导读:本文包含了弥散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尺度,多孔,腰椎,介质,骨质疏松,异丁烯,溶质。
弥散度论文文献综述
宫玥,张敏,任宇,郭彩娟,孙琳[1](2019)在《砂箱弥散试验尺寸效应及弥散度尺度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砂箱弥散试验结果的应用受弥散度尺度效应及砂箱尺寸效应限制。为导向性分析砂箱尺寸效应和尺度效应对弥散度影响及二者关系,以中、细砂构建孔隙含水层,采用尺寸为1.0 m(长)×0.4 m(宽)×0.6 m(高)、0.5 m(长)×0.2 m(宽)×0.3 m(高)的大、小尺寸比为2倍的砂箱各两个,开展NaCl示踪砂箱弥散试验,观测分析10、20、30和40 cm等4个尺度的弥散度。结果表明:①小砂箱弥散度大于大砂箱,具体为(4.26±0.94)cm>(1.21±0.30)cm、(5.66±1.42)cm>(1.66±0.42)cm、(4.33±1.32)cm>(1.45±0.50)cm和(3.08±0.11)cm>(2.81±0.03)cm;②以大砂箱为表征,弥散度尺度效应为0.045 7;③与大砂箱相比,尺寸效应使小砂箱的弥散度分别增大(2.51±0.39)倍、(2.41±0.50)倍、(1.99±0.57)倍和(0.10±0.05)倍;④尺寸效应(E_(size))和尺度(x)关系为E_(size)=0.153 2x-7.731 8。综上所述,砂箱尺寸越大,尺寸效应越小;尺度越大,尺寸效应越不明显。该研究为消除尺寸效应对砂箱试验测定土体弥散度影响,及实现砂箱尺度测得弥散度的野外尺度外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饶登宇,白冰[2](2019)在《溶质运移中多孔介质弥散度影响因素的SPH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借助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方法,本文从流体质点运动和溶质扩散的物理本质出发,设计并进行孔隙尺度下多孔介质中溶质运移的仿真实验,进而分析多孔介质弥散度影响因素,并讨论弥散度与多孔介质结构参数的关系。通过离散化N-S方程和Fick扩散方程,建立描述孔隙水流动的SPH水动力模型和描述溶质分子扩散的扩散模型,求解出在低Pe数下对流扩散方程的一维定解问题,检验了模型的准确性。在高Pe数流场中,进行了恒定流速的黏性流体穿透多孔介质薄层的仿真实验,计算结果可准确模拟出过水断面上各流体质点的流速差异、流体质点在多孔介质中的弥散过程以及流体质点的迂曲绕流过程;通过建立叁段理想化的孔隙通道模型,发现在迂曲路径相同时,速度差对机械弥散度仍有显着影响。最后,为探究弥散度与多孔介质结构参数的关系,生成了多组随机粒径的二维多孔介质进行溶质穿透仿真实验。计算结果表明,弥散度与流速变异系数、迂曲度、迂曲路径差以及不均匀系数大致呈正相关,与孔隙率呈负相关。(本文来源于《水利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程勤波,陈喜,张志才,张润润,高满[3](2018)在《土柱变密度溶质运移试验推求水平及垂直方向弥散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溶质运移对流弥散理论的变密度海水入侵模型广泛用于海水入侵研究,而水动力弥散系数是影响模型模拟效果的关键性参量之一。利用传统土柱溶质运移试验结合旁侧抽水,采用数值反演法成功获取了水平及垂直两方向弥散度。相对于传统方法,在不增加试验复杂度的前提下,同时推求了不同方向的弥散度,提高了试验效率,节约了试验成本,可广泛用于测定水动力弥散系数等参数。(本文来源于《水文》期刊2018年06期)
林宏海,蔡仕锴,杨心广,张晓燕,陈玲[4](2018)在《尿毒症患者血透前后心电图P波弥散度改变意义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前后心电图P波离散度(Pd)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尿毒症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患者45例为观察组,另选择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45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液透析前后心电图最大P波时限(Pmax)、最小P波时限(Pmin)、Pd、血透前心脏彩超检查及血透前后尿素氮、肌酐、血钾、血钙、血镁等变化。结果:观察组透析前Pmax、Pmin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透析后观察组Pmax、Pd较透析前延长(P<0.05);Pmin透析前后无显着差异;观察组HD后BUN、Scr、血钾、血磷、血镁水平均低于HD前,而血钙、CO2CP水平明显高于HD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D前、后血钠水平未见明显变化(P>0.05);HD前观察组左心房内径(LAD)为(39.54±5.15)mm,明显大于对照组LAD(26.34±3.34)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426,P=0.000)。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后Pd异常增大,可作为预测血液透析患者心房纤颤的一个良好指标。(本文来源于《赣南医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孙海波,齐明,海涌,王心宽,张武军[5](2018)在《小剂量骨水泥弥散度的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在椎体成形治疗中,如何把握骨水泥注入剂量,获得满意的骨水泥弥散度,重建骨折椎体的生物力学平衡,目前没有统一定论。目的:探讨在椎体成形治疗中注入小剂量骨水泥的弥散程度。方法:将18只羊随机分为3组,均获取T_(12)、L_1、L_2椎体,制备压缩性椎体骨折模型,A组T_(12)、L_1、L_2椎体通过双侧椎弓根注入上下相邻椎体体积平均值15%的骨水泥,B组T_(12)、L_1、L_2椎体通过双侧椎弓根注入上下相邻椎体体积平均值20%的骨水泥,C组T_(12)、L_1、L_2椎体通过双侧椎弓根注入上下相邻椎体体积平均值25%的骨水泥。通过术后CT影像学表现观察骨水泥弥散情况,进行多个独立样本的秩和H检验,比较3组骨水泥弥散程度是否存在区别。结果与结论:3组骨水泥弥散程度无差异,弥散优良率均在80%以上。结果说明在椎体成形治疗中,向压缩骨折椎体内注入小剂量骨水泥,即上下相邻椎体体积平均值的15%,亦能达到良好的弥散度,恢复椎体生物力学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8年14期)
张小筱,李修成[6](2017)在《渭河河漫滩宏观弥散度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宏观弥散度的确定对地下水溶质运移至关重要。利用竖管法野外现场测定900个点的垂向饱和渗透系数Kv值,然后进行统计分布检验,运用地质统计学中负指数模型在有块金效应影响的条件下拟合出ln Kv的空间相关尺度λ值,进而利用λ与宏观弥散度关系式求解渭河漫滩非饱和带的宏观弥散度。结果表明,研究区整体Kv平均值为0.012cm/s,方差为1.33,表明Kv空间差异性较大;垂向渗透系数基本服从对数正态分布规律,满足宏观弥散度计算条件;估算整体纵向宏观弥散度为21.27m,各排计算结果约2.11~4.65m。(本文来源于《水文》期刊2017年05期)
宋泉生,唐福波,王晓琥,张家立,李智斐[7](2017)在《腰椎QCT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伤椎骨造影弥散度的关联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目前临床通常采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该术式具有操作难度不大,手术时间短,创伤较小,康复快,止痛疗效确切等多项优点,但其存在骨水泥渗漏而引起的神经压迫症状甚至肺栓塞等并发症,制约其发展。如何降低骨水泥的渗漏,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目的:分析腰椎QCT值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伤椎对比剂的弥散分布的关联性。方法:选取60例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前行腰椎QCT检查,术中往椎体内注射对比剂,正侧位C臂X光机透视,了解不同骨密度值患者对比剂弥散分布情况以及骨水泥在椎体内弥散分布及渗漏等情况,分析腰椎QCT值与伤椎对比剂弥散分布及骨水泥渗漏的关联性。结果与结论:(1)60例共110个伤椎中对比剂弥散超过椎体中线74椎,占67.3%。低骨量组、骨质疏松组、严重骨质疏松组各组间对比剂弥散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单侧或双侧入路椎体成形式注入骨水泥,不同骨密度患者组间骨水泥渗漏情况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3)结果显示,对比剂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伤椎中的弥散分布与腰椎QCT值有一定关系,QCT值低的患者比QCT值较高的患者伤椎对比剂弥漫分布更充分,但骨水泥渗漏的发生与QCT值高低无明显相关,说明根据QCT值结合对比剂分布选择不同穿刺术式伤椎注入骨水泥可减少其渗漏,提高椎体成形术的安全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7年19期)
冯卉,李志艳,张大鹍,冯松,陈敏[8](2017)在《肝组织弥散度成像在慢性肝损伤诊断中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Strain Histogram组织弥散度成像技术在慢性肝损伤程度无创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Strain Histogram组织弥散度成像技术定量检测180例慢性肝炎(病毒性肝炎105例,非病毒性肝炎75例)患者肝脏弹性特征值,对照病理,分析肝脏弹性特征值与肝纤维化及肝脏炎症程度的相关性。结果:180例慢性肝炎患者LF指数用于判断轻度与中重度纤维化的诊断界值为2.785,LF指数越大,纤维化程度越重,灵敏度76.6%,特异度48.9%;LF指数用于判断轻度与中重度炎症的诊断界值为2.925,LF指数越大,炎症程度越重,灵敏度73.2%,特异度56.8%。105例病毒性肝炎患者LF指数用于判断轻度与中重度纤维化的诊断界值为2.975,LF指数越大,纤维化程度越重,灵敏度69.2%,特异度67.1%;LF指数用于判断轻度与中重度炎症的诊断界值为2.915,LF指数越大,炎症程度越重,灵敏度80.0%,特异度57.8%。75例非病毒性肝炎患者LF指数与肝纤维化和炎症程度不具有相关性。结论:LF指数可以反映肝脏纤维化及炎症程度,诊断灵敏度高,LF指数越大,肝纤维化及炎症程度越重。(本文来源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期刊2017年05期)
覃海飚,许建文,唐福波,王晓琥,宋泉生[9](2016)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伤椎骨造影弥散度与VDR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伤椎骨造影的弥漫度与VDR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性。方法对6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术前抽取患者外周血进行VDR基因型检测,术中观察患者骨造影剂弥散分布情况、骨水泥在椎体内弥散及渗漏等情况,然后分析伤椎骨造影剂弥漫分布情况与VDR基因型的关联性。结果 60例患者中检测到VDR基因BB型0例,Bb型28例,bb型32例。骨造影剂在椎体内弥散情况良好,60例共110个伤椎中85个椎体弥散超过椎体中线,其中Bb型患者占52个椎体、bb型患者占33个椎体,不同基因型患者间造影剂弥散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9个椎体发生了骨水泥渗漏,但均无椎管内渗漏,未发生明显并发症,其中Bb型患者占7个椎体、bb型患者占2个椎体,不同基因型患者间骨水泥渗漏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造影剂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伤椎中的弥散度与VDR基因多态性有一定关联,Bb基因型患者造影剂弥漫更充分,但同时Bb基因型患者伤椎发生骨水泥渗漏的比例也较高。(本文来源于《微创医学》期刊2016年06期)
曹恩伟,刘仍阳,常大海,董贵明[10](2016)在《低渗透性多孔介质室内弥散实验及弥散度求解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低渗透多孔介质在浅部含隔水层中分布广泛,是地下水污染物迁移的重要载体,然而其弥散度的取值目前研究还不足。针对此问题,以溴化钠为示踪剂开展了低渗透多孔介质的室内弥散实验研究,介质渗透系数为0.048 m/d,通过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溴离子浓度,并分别采用解析法和数值法进行了弥散度的求解,解析法和数值法求得的弥散度分别为0.004 8 m与0.006 5 m,研究成果可以为低渗透多孔介质中污染物迁移预测提供弥散度值参考。(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管理》期刊2016年10期)
弥散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借助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方法,本文从流体质点运动和溶质扩散的物理本质出发,设计并进行孔隙尺度下多孔介质中溶质运移的仿真实验,进而分析多孔介质弥散度影响因素,并讨论弥散度与多孔介质结构参数的关系。通过离散化N-S方程和Fick扩散方程,建立描述孔隙水流动的SPH水动力模型和描述溶质分子扩散的扩散模型,求解出在低Pe数下对流扩散方程的一维定解问题,检验了模型的准确性。在高Pe数流场中,进行了恒定流速的黏性流体穿透多孔介质薄层的仿真实验,计算结果可准确模拟出过水断面上各流体质点的流速差异、流体质点在多孔介质中的弥散过程以及流体质点的迂曲绕流过程;通过建立叁段理想化的孔隙通道模型,发现在迂曲路径相同时,速度差对机械弥散度仍有显着影响。最后,为探究弥散度与多孔介质结构参数的关系,生成了多组随机粒径的二维多孔介质进行溶质穿透仿真实验。计算结果表明,弥散度与流速变异系数、迂曲度、迂曲路径差以及不均匀系数大致呈正相关,与孔隙率呈负相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弥散度论文参考文献
[1].宫玥,张敏,任宇,郭彩娟,孙琳.砂箱弥散试验尺寸效应及弥散度尺度效应[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9
[2].饶登宇,白冰.溶质运移中多孔介质弥散度影响因素的SPH模拟研究[J].水利学报.2019
[3].程勤波,陈喜,张志才,张润润,高满.土柱变密度溶质运移试验推求水平及垂直方向弥散度研究[J].水文.2018
[4].林宏海,蔡仕锴,杨心广,张晓燕,陈玲.尿毒症患者血透前后心电图P波弥散度改变意义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8
[5].孙海波,齐明,海涌,王心宽,张武军.小剂量骨水泥弥散度的效果评价[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8
[6].张小筱,李修成.渭河河漫滩宏观弥散度计算[J].水文.2017
[7].宋泉生,唐福波,王晓琥,张家立,李智斐.腰椎QCT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伤椎骨造影弥散度的关联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7
[8].冯卉,李志艳,张大鹍,冯松,陈敏.肝组织弥散度成像在慢性肝损伤诊断中的临床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
[9].覃海飚,许建文,唐福波,王晓琥,宋泉生.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伤椎骨造影弥散度与VDR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性研究[J].微创医学.2016
[10].曹恩伟,刘仍阳,常大海,董贵明.低渗透性多孔介质室内弥散实验及弥散度求解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