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少根
(乐业县人民医院广西乐业533200)
【摘要】目的观察三联疗法对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及价值,旨在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自我院近年来接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中随机抽选120例患者临床完整资料为本次分析的临床依据,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雷尼替丁行三联治疗,观察组采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三联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总体疗效及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期间对于疼痛、嗳气、反酸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均要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及Hp根除率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奥美拉唑为主的三联疗法为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先进治疗方案,奥美拉唑三联法可有效杀灭幽门螺旋杆菌,达到消除炎症并根除感染的目的,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三联疗法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0-0025-02
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发病率较高,该病为多种发病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临床早有资料证实,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及着床为胃肠疾病,尤其是溃疡疾病的关键致病因素,故抗菌治疗成为消化性溃疡的治疗重点,单一药物疗法及药物二联疗法的抗菌效果欠佳且复发率较高,大量临床实验报道,三联疗法为消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有效方案。为了探寻消化性溃疡的理想三联疗法方案,本文笔者结合本院实际治疗案例作为分析依据,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原则,自我院2008年3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中随机抽选120例作为本次临床探究的依据,患者均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Hp)筛查结果均为阳性,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n=60)采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雷尼替丁行三联治疗,观察组(n=60)采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三联法治疗,其中观察组中男患32例,女患28例,平均年龄(28.5±12.3)岁,溃疡类型:复合性溃疡9例,胃溃疡19例,十二指肠溃疡32例;对照组中男患29例,女患31例,平均年龄(27.8±11.9)岁,溃疡类型:复合性溃疡7例,胃溃疡22例,十二指肠溃疡31例;患者入院前均为服用过相关抗菌药及胃肠药,无一例存在消化系统穿孔、出血或幽门梗阻等合并症,患者符合《消化性溃疡防治指南》标准[1],患者均为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器官恶性病变、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后显示具有相似性,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雷尼替丁行三联治疗:阿莫西林1000mg/次,克拉霉素500mg/次,雷尼替丁20mg/次,以上药物均2次/日,连续治疗两周;观察组采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美拉哇三联法治疗,阿莫西林1000mg/次,克拉霉素500mg/次,奥美拉唑20mg/次,以上药物均2次/日,连续治疗两周;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进食生冷及辛辣食物,服药期间禁用其他药物,均于饭前服用,治疗结束后观察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于停药四周后行胃镜、尿素酶检测,所有患者接受为期半年的随访,以总结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状况。
1.3疗效评定
无效:胃镜下显示溃疡面有新进展或减少面积<50%,腹膜刺激征无改善;有效:胃镜下溃疡面减少>50%,或溃疡面即有所消退,腹膜刺激征基本消失;治愈:溃疡面完全愈合,各项监测指标均恢复正常,腹膜刺激征完全消失。Hp根除效果:尿素酶测试及呼气试验均成阴性[2]。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与统计,计量资料以(x-±s)表示,并以t进行检验,若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则以P<0.05表示,提示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用药期间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用药期间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比表
组别上腹疼痛反酸腹胀嗳气
观察组(n=60)2.73±0.322.71±0.342.74±0.682.81±0.35
对照组(n=60)0.96±0.380.75±0.360.89±0.340.74±0.72
由上表可知,观察组患者用药期间对于疼痛、嗳气、反酸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均要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2.2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及Hp根除率,详见表2。表2两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及Hp根除率对比表(例,%)
组别治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Hp根除率(%)
观察组(n=60)557159(98.33)45(75.00)
对照组(n=60)449753(88.33)55(91.67)
由上表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Hp根除率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3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
两组患者用药后均呈现出轻微头晕、腹泻、呕心症状,停药后自行消除,半年随访结果提示,观察组2例复发,复发率为3.33%(2/60),对照组7例复发,复发率为11.67%(7/60)(P<0.05)。
3.讨论
临床早有实践证实,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与致病的攻击因子及保护因子间地位失衡有关,其中胃粘膜具有三重保护因子,其为胃黏液、胃粘膜细胞及胃壁血供,而攻击因子为胃酸过多及幽门螺杆菌,尽管消化性溃疡的起病机制较为复杂,但临床均认同胃粘膜自身防御能力减退、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胃酸的强侵袭为引发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因素[3],且临床微生物实验结果提示,人体感染幽门螺杆菌可诱发胃黏膜组织的病变,由此提示我们,消化系统疾病与幽门螺杆菌具有密切的关联。因此临床认识到,消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可改善溃疡类消化系统疾病的自然进程,促使溃疡面的愈合,并避免溃疡的再次复发,那么,消化性溃疡的理想治疗方案是什么呢?
李肖凌[1]通过实践证实,以雷尼替丁为主的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远不及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三联法治疗的效果佳,患者的溃疡愈合率、幽门螺杆菌转阴率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该结论与本文研究结果一致。笔者认为,造成两种三联疗法疗效差异的原因为,奥美拉唑类属于PPIs制剂,该类药物为现阶段临床治疗消化性溃疡最为先进有效的药物,奥美拉唑在酸性条件下具有较高的活力,其可在短时间内迅速控制住胃酸的分泌,阻断胃酸分泌的通道,且药力持续时间长,并通过降低尿素酶活性来逐步根除幽门螺旋杆菌,以达到促进溃疡面愈合的目的,该药可与2-3类抗生素联合使用,可收获更为显著的疗效,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为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二药为广谱抗菌药物,具较高的稳定性,且二者对于幽门螺杆菌亦具备一定的抵抗力,保护胃粘膜及十二指肠不受损伤,为溃疡面的愈合创造良好的条件[5]。雷尼替丁为典型的抗消化性溃疡的H2受体阻滞药,该药可有效降低胃酸的活性,但对抑制胃泌素的分泌无特异性,故笔者认为,在制定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时,应将以PPIs制剂为主的三联疗法作为治疗首选。
综上所述,奥美拉唑可作用于胃壁细胞,为H+-K+-ATP酶的理想抑制剂,可快速有效抑制胃酸分泌,防止Hp的着床并消除Hp,与抗生素合用时有助于巩固疗效,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总之,以奥美拉唑为主,阿莫西林及克拉霉素为辅的三联疗法对于消化性溃疡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不失为临床抗酸性药物与抗Hp药物搭配使用的有效尝试,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为保障用药安全,在剂量上应针对患者实际做适量调整。
参考文献
[1]吴向红.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9,32(15):45-46.
[2]马蕾.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护理[J].当代医学.2012,25(10):147-148.
[3]王梅.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32(26):121-122.
[4]赵龙枝.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47(25):145-146.
[5]李肖凌.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34(21):146.
[6]赖荣昌.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1,22(11);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