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缠绕工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复合材料,工艺,碳纤维,光纤,火箭发动机,无极,丁腈橡胶。
缠绕工艺论文文献综述
肖亚超,郑志才,陈艳,王尚,孙士祥[1](2019)在《苯并(口恶)嗪树脂体系在湿法缠绕工艺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旋转黏度计测定了苯并(口恶)嗪(BZ)树脂体系的黏度-温度曲线以及黏度-时间曲线,并计算BZ体系的固化动力学参数,从而确定固化工艺;在特定固化工艺条件下将BZ树脂初步缠绕内径60mm的碳管,测试其相关的力学性能,为BZ树脂体系应用于湿法缠绕工艺提供一定的依据。测试结果表明,该树脂体系室温下黏度为0.35Pa·s,满足湿法缠绕工艺的要求;固化工艺参数T_i=173℃,T_p=197℃,T_f=214℃,而固化制度为100℃/1h+120℃/1h+140℃/1h+160℃/1h+180℃/2h+200℃/2h;碳管的水压测试达到19MPa。(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9年07期)
黄通,郭保全,栾成龙,朱家萱,潘玉田[2](2019)在《薄壁内衬复合材料发射筒结构设计与缠绕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单兵筒式武器设计中的应用,开展了薄壁内衬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发射筒结构设计和工艺技术研究。首先,基于弹性理论和网格理论分别建立薄壁内衬层和碳纤维增强层厚度计算模型;其次,基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损伤过程,分析了复合材料筒身的失效形式,讨论了采用不区分失效形式的Tsai-Wu强度准则和区分失效形式的Hashin强度准则的作用影响;最后,阐述了复合材料发射筒的缠绕工艺流程,重点分析了铺层方式和缠绕张力对纤维缠绕工艺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以为复合材料发射筒以及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圆筒结构的设计和加工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玻璃钢/复合材料》期刊2019年05期)
王中奇,杨涛[3](2019)在《基于某固体火箭发动机绝热层的一种新型机械缠绕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某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绝热层现有的诸多问题及缺点,研发了一套新型的机械绝热层缠绕技术,采用剪叉臂作为主要的支撑部件,丝杠进给的方式,将气囊预先支撑成型,再进行绝热层的缠绕,弥补了人工缠绕的诸多问题。同时完成了正负气压控制系统以及下位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为以后的发动机绝热层缠绕问题提供了可行的方案。(本文来源于《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期刊2019年05期)
于永红,杨静文,刘兆朋,李泽英[4](2018)在《分瓣金属模辅助缠绕工艺成型舱段缩比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型号复合材料舱段研制为背景,提出用分瓣金属模辅助缠绕工艺整体成型内网格加强筋圆柱壳复合材料构件。依据舱段结构特点,设计了缩比件,并用分瓣金属模成型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缩比件。研究结果表明,分瓣金属模可以成型出外形完整、尺寸准确的缩比件,且成型的构件尺寸稳定性好、精度高,但劳动强度大。试验表明,分瓣金属模辅助缠绕工艺可以整体成型内网格加强筋圆柱壳复合材料构件。(本文来源于《玻璃钢/复合材料》期刊2018年12期)
熊超,李博,殷军辉,邓辉咏[5](2018)在《碳纤维复合材料迫击炮身管结构设计与缠绕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比刚度高、比强度大的轻量化优势,以及可设计性强、耐腐蚀性优、抗疲劳性好等显着特点,可作为武器装备轻量化设计的绝佳选材。在对迫击炮身管进行受力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金属内衬外加碳纤维复合材料增强层的迫击炮复合身管双层结构,介绍了用于迫击炮复合身管加工的缠绕设备和缠绕工艺,基于实验结果,综合分析了碳纤维材料的选择、铺层顺序、纤维缠绕张力等工艺对迫击炮复合身管承压性能的影响,可为火炮复合材料身管以及复合材料承载圆筒的结构设计与加工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玻璃钢/复合材料》期刊2018年05期)
贺大鹏,许涛[6](2018)在《适于缠绕工艺的发动机绝热层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的发动机绝热层成型方法的弊端,采用力学性能、耐烧蚀性能测试法、电子扫描法等分析技术对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发动机缠绕用绝热层技术进行了系统地研究。结果表明,与9621丁腈橡胶单独作为发动机内绝热层相比,9621丁腈橡胶基体经锦纶布增强后的绝热层复合材料烧蚀速率有所增加,但其拉伸强度大幅提高,且具有良好的剥离强度和剪切性能。同时,探索了绝热层材料缠绕成型工艺的实施方案及其成型工艺,证明采用优选得到的9621橡胶绝热层复合材料及优化的缠绕成型工艺参数完全可以实现发动机内绝热层的缠绕成型。(本文来源于《橡塑技术与装备》期刊2018年06期)
彭志军[7](2017)在《陶瓷压砖机双层缠绕工艺的改造》一文中研究指出双层缠绕式压砖机被市场广泛认同引发陶机企业对压机的全面更新换代,而其制造过程中的双层缠绕工艺成为制约产品生产提速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从制造环节缠绕工艺的多方面进行升级改造,为双层缠绕工序的实现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本文来源于《佛山陶瓷》期刊2017年11期)
王迪[8](2017)在《不同缠绕工艺下复合材料气瓶力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复合材料气瓶因质量轻、强度高、抗疲劳性能好等优点,已成功应用到诸多领域中。然而,目前对复合材料气瓶的结构设计和性能分析仍存在许多不足。如在复合材料气瓶损伤失效方面,仅分析了复合材料层的失效形式,并未给出整体结构的失效过程;在复合材料气瓶非测地线缠绕方面,研究只停留在改变缠绕角度,并未考虑到螺旋缠绕角对筒体缠绕层厚度再分配的影响;在复合材料气瓶的瓶肩堆积方面,工程上只是凭借缠绕经验,采用扩孔法减少瓶肩的纤维堆积,但相关的理论研究较少。针对以上存在的不足,本文结合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对复合材料气瓶的结构和性能进行研究分析,主要工作及研究结果如下:(1)本文采用渐进损伤方法,模拟复合材料气瓶的整体失效过程。基体开裂首先出现在筒体复合材料层上,由等厚段向两端扩展;在封头上出现较晚,由两端向中心扩展。基体全部开裂以后,气瓶上的纤维还保持完好。内压继续增加,当达到某一值后,筒体上的纤维出现了局部断裂,与基体扩展方向不同,纤维断裂除了由初始位置向两端扩展外,还沿径向局部扩展。纤维的断裂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气瓶的承载能力,内胆在纤维断裂初始位置变形增大,然后破裂,导致气瓶最终整体失效。计算得到,该类气瓶的最终爆破压力为112MPa,接近试验值108MPa。(2)根据DOT-CFFC标准要求,确定复合材料气瓶自紧压力的变化范围。在此基础上,研究自紧压力对气瓶疲劳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筒体等厚段的等效应力幅随着自紧压力的增大而增大。从而,确定出该类气瓶的最佳自紧力约为54MPa。(3)针对非测地线的研究不足,本文考虑缠绕角对筒体缠绕层厚度再分配的影响,通过封头的非测地线理论分析,得出偏差角的允许范围,并结合偏差角对气瓶应变的影响,确定出其最佳值。在此基础上,采用应力分析和渐进损伤方法,探讨非测地线缠绕对气瓶的力学性能影响,研究表明非测地线缠绕不改变气瓶的极限承载能力,同时能提高封头的强度。对于该类气瓶,公称工作压力下,采用最佳偏差角缠绕的气瓶,其封头的内壁和外壁在极孔附近的Mises应力分别平均降低6.4%和4.3%。对于不同偏差角的气瓶,其爆破压力均为112MPa,与测地线缠绕气瓶相同。(4)针对瓶肩堆积问题,本文提出带宽扩孔法和极值扩孔法。研究发现扩孔不仅能够降低极孔附近的纤维堆积,还能够让封头上的纤维分配更加均匀。通过比较不同扩孔模型模拟结果,发现对于该类气瓶采用一带宽和一带半宽各一次扩孔效果最佳,能够在保证纤维极值厚度降低31.5%的基础上,降低气瓶整体应力水平。通过渐进损伤分析,发现扩孔技术能提高气瓶的极限承载能力。因此,在适当的情况下,进行扩孔缠绕,不仅能减少瓶肩堆积,还能提搞气瓶整体的强度和极限承载能力。(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7-06-01)
顾仲阳[9](2017)在《竹缠绕 有说道》一文中研究指出工程建设经常需要铺设管道,传统管道通常由钢筋、水泥或塑料制成。竹管是人类很早使用的管道之一,可不可以用它来替代传统管道?2009年,由浙江鑫宙竹基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第一根竹缠绕复合管道,在杭州试用成功。之后,竹缠绕复合管应用在新疆、黑龙(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期刊2017-03-25)
刘林林[10](2016)在《基于拨杆技术的主动控制光纤缠绕工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研究在微张力(小于5g,精度?0.5g)状态下如何绕制出高质量的光纤环。光纤环的绕制技术是光纤陀螺仪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微张力状态下,光纤环的精确排线变的困难,难以顺利进行,研制出合理的绕制工艺对提高光纤陀螺仪精度是必要的。本文首先研究了光纤环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机械性能。在分析了传统光纤环绕制方法在小张力状态下精确排线困难的原因的基础上,验证了拨杆法的理论可行性,进而提出了一套采用拨杆法绕制四级对称光纤环的工艺方法。总结了在拨杆法绕制光纤环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针对问题原因以及解决办法进行了详细的探究。通过实验对拨杆法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认为拨杆法的实质是通过二次定位减小缺陷出现的概率,提高缠绕的稳定性。提出了拨杆法对机械系统、图像系统和电器系统的要求。定义了影响拨杆法绕制光纤环的各种因素,并对其进行了定性分析。设计出了一套基于拨杆法和图像系统的光纤环排线均匀度的评价方法。基于现有的光纤和图像系统,均匀度测量分辨率能够达到3%。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定量的分析了各个影响因素,提出了度量标准和最优值区间。分析了拨杆法的优缺点,总结了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最后,为了控制拨杆系统的振动,对拨杆系统关键部件进行了模态分析。(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6-05-01)
缠绕工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探究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单兵筒式武器设计中的应用,开展了薄壁内衬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发射筒结构设计和工艺技术研究。首先,基于弹性理论和网格理论分别建立薄壁内衬层和碳纤维增强层厚度计算模型;其次,基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损伤过程,分析了复合材料筒身的失效形式,讨论了采用不区分失效形式的Tsai-Wu强度准则和区分失效形式的Hashin强度准则的作用影响;最后,阐述了复合材料发射筒的缠绕工艺流程,重点分析了铺层方式和缠绕张力对纤维缠绕工艺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以为复合材料发射筒以及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圆筒结构的设计和加工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缠绕工艺论文参考文献
[1].肖亚超,郑志才,陈艳,王尚,孙士祥.苯并(口恶)嗪树脂体系在湿法缠绕工艺中的应用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9
[2].黄通,郭保全,栾成龙,朱家萱,潘玉田.薄壁内衬复合材料发射筒结构设计与缠绕工艺研究[J].玻璃钢/复合材料.2019
[3].王中奇,杨涛.基于某固体火箭发动机绝热层的一种新型机械缠绕工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
[4].于永红,杨静文,刘兆朋,李泽英.分瓣金属模辅助缠绕工艺成型舱段缩比件[J].玻璃钢/复合材料.2018
[5].熊超,李博,殷军辉,邓辉咏.碳纤维复合材料迫击炮身管结构设计与缠绕工艺研究[J].玻璃钢/复合材料.2018
[6].贺大鹏,许涛.适于缠绕工艺的发动机绝热层技术研究[J].橡塑技术与装备.2018
[7].彭志军.陶瓷压砖机双层缠绕工艺的改造[J].佛山陶瓷.2017
[8].王迪.不同缠绕工艺下复合材料气瓶力学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7
[9].顾仲阳.竹缠绕有说道[N].人民日报.2017
[10].刘林林.基于拨杆技术的主动控制光纤缠绕工艺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