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高胆红素74例病因分析及护理

新生儿高胆红素74例病因分析及护理

刘静静(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产一科221000)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0-0314-02

【摘要】目的了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针对性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对74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进行分析,并对患儿进行密切观察,同时给予相应的综合护理干预。结果74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中,感染因素15例,母乳性黄疸11例,围生因素35例,溶血性黄疸10例,不明原因黄疸3例,单因素致病47例,多因素致病27例。所有患儿全部治愈。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复杂,减少婴儿感染机会,注重围生期保健,减少产科异常,给予抚触等综合护理干预是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关键措施。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病因护理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1]。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胆红素脑病(核黄疸),核黄疸严重时可危及患儿生命,幸存者可因神经系统受损而终生残疾。新生儿胆红素代谢有其特殊性,大约有5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可以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2]。现将我院产科病房74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病因及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1月~2011年6月,我院产科病房共出现74例新生儿黄疸,其中男性39例,女性35例,足月儿66例,早产儿8例;顺产29例,剖宫产45例。黄疸日龄≤24h者6例,2~3d者49例,3d以上者19例。患儿均应用经皮胆红素测定(JH-20IA经皮黄疸仪)而未静脉抽血。

1.2方法

①患儿均应用茵栀黄口服液(北京双鹤高科天然药物有限责任公司生产,10ml/支)3ml/次,一日3次,双歧杆菌(杭州龙达新科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0.5g/片)0.25g,一日2次。②患儿均采用蓝光照射治疗:采用双面蓝光,间歇照射治疗,每天照射12~18h。③针对病因治疗及对症治疗。④所有患儿母婴不分离,在儿科医师指导下治疗。

1.3护理措施

1.3.1抚触患儿在患儿每日沐浴后,给予全身抚触15-20min,尤其是抚触其背部可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引起脊髓排便中枢兴奋,加速胎粪尽早排出。有文献报道[3],新生儿抚触有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的作用。同时,抚触游泳可以消耗能量,增加患儿肠蠕动,促进患儿胃肠道激素如胃泌素、胰岛素的释放,增加食欲[4]。

1.3.2增加哺乳次数鼓励及指导母乳喂养,增加喂养次数,每日尽量超过6~8次。为了增加大小便的次数,加速胆红素的排泄,在哺乳的间期可适当补充葡萄糖水。母乳性黄疸的患儿停用母乳3~5d,而应用人工喂养,此时,也应增加人工喂养的次数,人工喂养时奶液的配制严格按配方稀释,以免奶液浓度过大增加患儿胃肠道负担,影响胆红素的排泄;奶液浓度过小可致新生儿营养不足。

1.3.3出院后随访指导均在新生儿出院一周时随访新生儿黄疸。有实验研究显示高胆红素血症可致新生儿听力损害。新生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初筛及复筛通过率与血清胆红素水平呈负相关。因此,对于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听觉诱发电位初筛没有通过者,叮嘱患儿家长应在1个月后至42天内随访复查,并告诉家长听力在6个月至1周岁早期干预的重要性,从而取得家长的配合。

2结果

所有患儿全部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日7.4天。一周后随访新生儿黄疸均无复发。74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中,有感染者15例占20.27%,其中新生儿肺炎6例,脐部感染3例,皮肤感染3例,肠道感染3例。母乳性黄疸11例,占14.86%。溶血性黄疸10例,占13.51%。围生因素所致黄疸35例,占47.29%,其中宫内窘迫17例,早产6例,头皮血肿4例,胎膜早破6例,产钳2例。不明原因黄疸3例,占4.05%。存在一种致病因素的新生儿47例,占63.51%,存在一种以上致病因素的新生儿27例,占36.49%。

3讨论

在新生儿早期,患儿血脑屏障功能不够完善,且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的阈值较低,易使血清中游离的胆红素透过血脑屏障而引起暂时性或永久性脑损害。对于存在有致新生儿黄疸的高危因素的患儿应尽早进行干预治疗,针对病因进行严密观察,早期干预,在未出现黄疸之前,通过增加喂养次数、抚触等护理措施,可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5]。从本组资料可以看出,围生因素在我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占第一位,但围生因素多是可以预防的,应加强产前保健及产前检查,降低难产、早产的发生率,同时,在分娩时严密观察,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减少产伤的发生率,尽可能使围生因素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降到最低。感染因素在我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占第二位,占20.27%。在细菌感染时,革兰氏阳性球菌分泌溶血素,从而使红细胞受到破坏。革兰氏阴性菌分泌内毒素,该毒素使红细胞脆性增加,胆红素生成增多,同时,肝脏的葡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受到影响,使肝脏对胆红素的结合能力降低,进一步使血清中未结合胆红素增加。加之患儿在感染时食欲减低,大小便减少,肠肝循环增加,使黄疸加重。茵栀黄口服液主要成分是茵陈、栀子、黄芩甙、金银花,其作用是清热解毒、利湿退黄。双歧杆菌可以调节肠道内环境,减少肠壁对未结合胆红素的吸收,从而起到退黄作用[1],同时,有可减轻茵栀黄口服液所致的消化道反应。

在临床护理中,应该严密观察患儿的喂养情况、吸吮能力,及时发现新生儿黄疸。向家长解释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及临床表现,同时,讲解患儿喂养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治疗护理措施,取得患儿家长的信任,使其配合治疗。出院时告知随访中应注意的事项,保障婴儿健康。

参考文献

[1]金汉珍,黄得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25.

[2]牛广健.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86例分析[J].安徽医学,2008,29(1):58-60.

[3]杜丽星,余唯琪,张晓燕,等.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6):414-415.

[4]凌赛泳,林梅.抚触及非营养性吸吮早期干预对低体重早产儿黄疸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1):133-134.

[5]邢素萍,梁英兰.抚触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作用[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4,26(6):916.

标签:;  ;  ;  

新生儿高胆红素74例病因分析及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