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细菌分离鉴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细菌,鉴定,褐藻,巴里,曲霉,新霉素,茵陈。
细菌分离鉴定论文文献综述
刘仕飞,伊艳杰,董臣,单友田,李瑞芳[1](2019)在《禾谷丝核菌拮抗细菌XZ18-3的分离、鉴定及其发酵条件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平板稀释法从土壤中分离菌株,用对峙培养法筛选出一株对小麦纹枯病病菌禾谷丝核菌拮抗效果好的菌株XZ18-3。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分析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该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XZ18-3),并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培养基成分,研究了菌株XZ18-3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菌株XZ18-3最佳培养基为葡萄糖2.00%、蛋白胨2.00%、MgSO_41.25%;其最佳发酵条件:发酵时间48 h、转速180 r/min、接菌量1.00%、pH 7.0。通过条件优化得到XZ18-3菌株发酵液的抑菌率为57.25%,比原发酵液活性提高了56.55%。(本文来源于《中国植保导刊》期刊2019年11期)
张皓迪,孙瑜[2](2019)在《鲤鱼细菌性败血症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从重庆某水产养殖场患有典型细菌性败血症的鲤鱼肝脏中分离到两株细菌(P-H1和P-B1),经菌体形态观察、回归感染试验、生化鉴定和16S rDNA分析,确认两株致病菌均为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对健康鲤鱼进行回归感染试验,结果与原病源鱼发病症状一致,且发现P-H1菌株的致病速度、致病强烈程度明显高于P-B1菌株。本研究可为鲤鱼细菌性败血症诊断和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水产科技情报》期刊2019年06期)
丰硕,谢晓晨,黄振东,万晴,乐倩倩[3](2019)在《小菌虫肠道可培养细菌的分离鉴定及产消化酶活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离小菌虫肠道可培养细菌,并研究其产消化酶活性,探讨肠道细菌对小菌虫消化食物的影响。方法采用传统细菌分离培养方法分离小菌虫肠道细菌,利用16S rDNA序列进行细菌分子鉴定;利用筛选培养基鉴别各细菌的产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性。结果在小菌虫肠道中分离到4种可培养细菌,分别是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Pseudocitrobacter faecalis和芽胞杆菌(Bacillus sp.)。其中,2种芽胞杆菌属细菌有产消化酶活性。枯草芽胞杆菌有产纤维素酶、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芽胞杆菌仅有产蛋白酶活性,但产酶能力低于枯草芽胞杆菌。结论小菌虫肠道细菌中可培养细菌结构简单,但其中的芽胞杆菌属细菌有产纤维素酶、淀粉酶和蛋白酶能力,说明小菌虫肠道中的2种芽胞杆菌属细菌可能有协助小菌虫进行食物消化的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国微生态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雒晓芳,苏强,陈丽华,张巍,田瑜琳[4](2019)在《污水中絮凝细菌的分离及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阐明污泥中絮凝细菌的种类和特性,利用常规培养技术通过絮凝率测定和多次富集从污水水渠中分离和筛选絮凝菌,并对筛选得到的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分子生物学鉴定以及絮凝率特性分析。结果利用营养琼脂培养基分离出絮凝菌20株,筛选出絮凝性能稳定且活性良好的两株微生物絮凝菌ZF1和ZF18,其絮凝率分别为57.68%和57.20%,超过其余18株的絮凝率。经鉴定可知,ZF1为志贺氏菌属(Shigella sp.),ZF18为荧光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此研究不仅为研究絮凝微生物提供良好的菌种资源,更对于研究污水治理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9年22期)
刘海超,李振铎,张健,王共明,赵云苹[5](2019)在《四株高效降解褐藻胶的海洋细菌的分离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海洋环境中筛选有效降解褐藻胶的菌株,以期为制备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褐藻胶寡糖提供参考,为海带的精深加工提供材料,提升海带的应用价值。通过仿刺参肠道微生物诱导实验、利用海藻酸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性培养基分别对健康仿刺参肠道、海胆肠道、海带及海水中的微生物进行初筛,以DNS法、紫外吸收法测定菌株褐藻胶裂解酶酶活力,利用16S rDNA测序对菌种进行鉴定。通过试验共筛选出四株具有较强褐藻胶降解能力的菌株,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显示,菌株X11与微小杆菌属的海岸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 aestuarii)有99%的相似性,菌株X14与弧菌属的产气弧菌(Vibrio gazogenes)有97%的相似性、菌株X17与肠杆菌属的霍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hormaechei)有100%的相似性,以及菌株X24与假交替单胞菌属的苯酚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phenolica)有100%的相似性、其酶活力分别为194.69U/mL、219.80U/mL、187.79U/mL和211.29U/mL,均有作为降解褐藻胶的工程菌的潜力。(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13)
陈定安,魏小武,张敏,程伟,王玉双[6](2019)在《油茶树根际土壤解有机磷细菌的分离、鉴定及解磷能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获得高效解有机磷细菌,从油茶植株根际土壤中分离到21株解有机磷细菌,采用透明圈法进行复筛,仅有4株细菌能在有机磷培养基上形成明显的透明圈。4株细菌的D/d值在1.62~2.71之间,其中菌株Y6的D/d值最大,为2.71;发酵上清液有效磷含量为8.50~14.79 mg/L,较CK增加7.88~14.17 mg/L,其中菌株Y6发酵上清液有效磷含量最多,为14.79 mg/L,较CK增加14.17 mg/L。根据菌株Y6的菌落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初步确定菌株Y6为假单胞菌属。该菌株有利于改善油茶磷素供应,促进油茶生长,在生物有机肥研制中具有较大潜力。(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张琪,张菊,廖焰焰,杨慧林,王筱兰[7](2019)在《豆豉中的一株产酒精细菌分离筛选鉴定及其碳源氮源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曲霉型豆豉是一种以黑豆为基础发酵原料,经过制曲和发酵两个阶段制作而成。制曲阶段为发酵阶段提供一些酶和营养物质,发酵阶段主要产生风味物质和功能营养物质。通过TTC培养基鉴别培养,从曲霉型发酵阶段的豆豉中筛选得到了一株产酒精的细菌。将这株菌株进行形态学和16sRNA分子生物学鉴定,最终确定该菌株为Rummeliibacillus stabekisii。之后对该菌株的发酵培养基的碳源和氮源进行种类及浓度的优化。最终得到了最优碳源和氮源分别为碳源为蔗糖、氮源为酵母粉,两者在培养基成分中的较优质量浓度分别为7%和0.5%。最终的优化结果与该菌株初始酒精产量相比提高了3.21倍。本研究对于能源微生物的研究,为改良更优的产酒精工程菌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期刊2019年10期)
杨珊珊,张晓波,陈锋,刘素辉,孙玉萍[8](2019)在《新疆极端盐碱环境巴里坤湖沉积土壤中细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从新疆极端盐碱环境巴里坤湖土壤中分离培养获得细菌资源并鉴定,为今后微生物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菌种储备。方法采集新疆巴里坤湖面沉积物(北纬43.35°、东经92.47°),利用稀释法分离、培养菌株,通过测定16S rDNA基因序列,结合系统进化树鉴定分离纯化的细菌。结果本研究共分离和培养出细菌25株,经16S r DNA基因序列测定与基因bank中比对和建立进化树,发现这些菌株分属于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5个属:芽孢杆菌属(Bacillus,占68.00%)、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占8.00%)、动球菌属(Planococcus,占16.00%)、赖氨酸芽孢杆菌属(Lysinibacillus,占4.00%)、盐单胞菌属(Halomonas,占4.00%),其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占绝对优势(68.00%)。结论本研究分离获得耐高盐高碱细菌25株,为今后开发和利用极端环境微生物资源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本文来源于《疾病预防控制通报》期刊2019年05期)
鲍永毅,陈晓,牛明福,李梦圆,付应建[9](2019)在《茵陈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与抑菌活性成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从中药茵陈中分离内生细菌,筛选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分析活性成分。研究采用7种不同的培养基分离菌株,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发酵产物进行抑菌活性测定,并利用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抑菌活性较高的菌株发酵液活性成分。结果表明从茵陈新鲜组织中共分离到52株内生细菌,分属于9个种,芽孢杆菌为优势菌群。筛选得到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17株,其中NA-3、BPA-24和KMB-32 3株菌活性较强,NA-3和KMB-32的发酵液中齐墩果酸含量较高。本研究通过分离纯化茵陈内生细菌,明确了茵陈内生细菌的菌群类别,获得了产齐墩果酸的两个菌株,为微生物发酵生产活性物质提供了素材。(本文来源于《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期刊2019年11期)
陈瑜,李勇,李晓丽[10](2019)在《草鱼细菌性病原体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笔者对泗阳县运河北片草鱼养殖进行了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并对具有典型症状的发病草鱼进行了病原菌株分离和鉴定,将鉴定出的嗜水气单胞菌进行了常用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旨在为嗜水气单胞菌病原引起的草鱼细菌性疾病有效检验与防控及相对应的有效治疗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科学养鱼》期刊2019年10期)
细菌分离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18年从重庆某水产养殖场患有典型细菌性败血症的鲤鱼肝脏中分离到两株细菌(P-H1和P-B1),经菌体形态观察、回归感染试验、生化鉴定和16S rDNA分析,确认两株致病菌均为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对健康鲤鱼进行回归感染试验,结果与原病源鱼发病症状一致,且发现P-H1菌株的致病速度、致病强烈程度明显高于P-B1菌株。本研究可为鲤鱼细菌性败血症诊断和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细菌分离鉴定论文参考文献
[1].刘仕飞,伊艳杰,董臣,单友田,李瑞芳.禾谷丝核菌拮抗细菌XZ18-3的分离、鉴定及其发酵条件优化[J].中国植保导刊.2019
[2].张皓迪,孙瑜.鲤鱼细菌性败血症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J].水产科技情报.2019
[3].丰硕,谢晓晨,黄振东,万晴,乐倩倩.小菌虫肠道可培养细菌的分离鉴定及产消化酶活性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9
[4].雒晓芳,苏强,陈丽华,张巍,田瑜琳.污水中絮凝细菌的分离及鉴定[J].食品工业科技.2019
[5].刘海超,李振铎,张健,王共明,赵云苹.四株高效降解褐藻胶的海洋细菌的分离鉴定[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2019
[6].陈定安,魏小武,张敏,程伟,王玉双.油茶树根际土壤解有机磷细菌的分离、鉴定及解磷能力分析[J].湖南农业科学.2019
[7].张琪,张菊,廖焰焰,杨慧林,王筱兰.豆豉中的一株产酒精细菌分离筛选鉴定及其碳源氮源的优化[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9
[8].杨珊珊,张晓波,陈锋,刘素辉,孙玉萍.新疆极端盐碱环境巴里坤湖沉积土壤中细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J].疾病预防控制通报.2019
[9].鲍永毅,陈晓,牛明福,李梦圆,付应建.茵陈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与抑菌活性成分分析[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9
[10].陈瑜,李勇,李晓丽.草鱼细菌性病原体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J].科学养鱼.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