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底部导流板论文和设计-孙爱飞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用底部导流板,包括导流板和导流机构,所述导流板的下端设置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正面安置有安装孔,所述导流板的正面两侧镶嵌有第一导流槽,且导流板的正面上下端连接有第二导流槽,所述导流机构安装于导流板的正面,且导流板的下端固定有遮尘机构。该汽车用底部导流板设置有第一导流槽,其与第二导流槽之间相互垂直,且由于两者向外侧凸起,则能够在导流板的后侧起到加强支撑的作用,防止导流板前侧受到的风阻过大而向后侧弯曲,从而避免对空气气流引导的影响,且能够增加导流板的使用寿命,导向板可以沿着旋转轴进行转动,则当导流板倾斜安装时,导向板可以对气流进行直线引导。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汽车用底部导流板,包括导流板(1)和导流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1)的下端设置有安装板(2),且安装板(2)的正面安置有安装孔(3),所述导流板(1)的正面两侧镶嵌有第一导流槽(4),且导流板(1)的正面上下端连接有第二导流槽(5),所述导流机构(6)安装于导流板(1)的正面,且导流板(1)的下端固定有遮尘机构(7)。

设计方案

1.一种汽车用底部导流板,包括导流板(1)和导流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1)的下端设置有安装板(2),且安装板(2)的正面安置有安装孔(3),所述导流板(1)的正面两侧镶嵌有第一导流槽(4),且导流板(1)的正面上下端连接有第二导流槽(5),所述导流机构(6)安装于导流板(1)的正面,且导流板(1)的下端固定有遮尘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用底部导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槽(4)的一侧关于导流板(1)的一侧呈凸出结构,且第一导流槽(4)与第二导流槽(5)之间呈垂直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用底部导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机构(6)的内部包括有进风口(601),且进风口(601)与导流板(1)之间通过注塑构成一体化连接,所述进风口(601)的正面设置有加强肋(602),且进风口(601)的内部两侧安置有旋转轴(603),所述旋转轴(603)靠近进风口(601)中心线的一端镶嵌有导向板(604),且导向板(604)的上下端连接有吸音棉(6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用底部导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604)等距离排列在进风口(601)的内部,且导向板(604)通过旋转轴(603)与导向板(604)构成转动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用底部导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棉(605)关于导向板(604)的中心线轴对称,且吸音棉(605)的外表面呈凹凸不平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用底部导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尘机构(7)的内部包括有转动轴(701),且转动轴(701)与导流板(1)之间为熔融连接,所述转动轴(701)的下端安装有遮板(702),所述导流板(1)的下端固定有限位板(70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用底部导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板(702)与限位板(703)之间为活动连接,且遮板(702)通过转动轴(701)与导流板(1)构成转动结构。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用底部导流板。

背景技术

导流板是在轿车前端的保险杠下方安装的向下倾斜的连接板,它的作用是保护汽车发动机等汽车零部件、扰乱和减少进入汽车底部的空气气流,以减小高速行驶时空气气流对汽车产生的升力及可以减轻车身前侧的空气涡流,减小空气阻力。

市场上的导流板由于需要倾斜安装,则导气口或进风口会将气流进行倾斜疏导,导致气流在汽车的底部不是呈直线流动,使汽车下端的气流不均匀,即对汽车产生的升力不均匀,且在速度过快时,导流板受到风阻会变形,影响导流板的使用寿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汽车用底部导流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用底部导流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市场上的导流板由于需要倾斜安装,则导气口或进风口会将气流进行倾斜疏导,导致气流在汽车的底部不是呈直线流动,使汽车下端的气流不均匀,即对汽车产生的升力不均匀,且在速度过快时,导流板受到风阻会变形,影响导流板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用底部导流板,包括导流板和导流机构,所述导流板的下端设置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正面安置有安装孔,所述导流板的正面两侧镶嵌有第一导流槽,且导流板的正面上下端连接有第二导流槽,所述导流机构安装于导流板的正面,且导流板的下端固定有遮尘机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流槽的一侧关于导流板的一侧呈凸出结构,且第一导流槽与第二导流槽之间呈垂直结构。

优选的,所述导流机构的内部包括有进风口,且进风口与导流板之间通过注塑构成一体化连接,所述进风口的正面设置有加强肋,且进风口的内部两侧安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靠近进风口中心线的一端镶嵌有导向板,且导向板的上下端连接有吸音棉。

优选的,所述导向板等距离排列在进风口的内部,且导向板通过旋转轴与导向板构成转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吸音棉关于导向板的中心线轴对称,且吸音棉的外表面呈凹凸不平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遮尘机构的内部包括有转动轴,且转动轴与导流板之间为熔融连接,所述转动轴的下端安装有遮板,所述导流板的下端固定有限位板。

优选的,所述遮板与限位板之间为活动连接,且遮板通过转动轴与导流板构成转动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汽车用底部导流板设置有第一导流槽,其与第二导流槽之间相互垂直,且由于两者向外侧凸起,则能够在导流板的后侧起到加强支撑的作用,防止导流板前侧受到的风阻过大而向后侧弯曲,从而避免对空气气流引导的影响,且能够增加导流板的使用寿命;

导向板可以沿着旋转轴进行转动,则当导流板倾斜安装时,导向板可以对气流进行直线引导,有效的解决导气口或进风口会将气流进行倾斜疏导,导致气流在汽车的底部不是呈直线流动,使汽车下端的气流不均匀,即对汽车产生的升力不均匀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扰乱和减少进入汽车底部的空气气流,以减小高速行驶时空气气流对汽车产生的升力;

导向板的上下端有吸音棉,则可以在导流的过程中,可以将气流与导向板及导流板接触时产生的噪音进行吸附,从而进一步减小导流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且吸音棉的表面凹凸不平,则可以避免气流在导向板之间流通时产生回音;

遮板可以在导流板安装完成后,沿着转动轴转动,与限位板接触,则遮板可以对安装板和安装孔进行遮挡,既能够避免灰尘堆积在安装板和安装孔上影响后期进行拆卸,且能够避免气流进入到安装板和安装孔附近的空隙内而产生噪音和回音,体现该导流板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流板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流板;2、安装板;3、安装孔;4、第一导流槽;5、第二导流槽;6、导流机构;601、进风口;602、加强肋;603、旋转轴;604、导向板;605、吸音棉;7、遮尘机构;701、转动轴;702、遮板;703、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用底部导流板,包括导流板1、安装板2、安装孔3、第一导流槽4、第二导流槽5、导流机构6、进风口601、加强肋602、旋转轴603、导向板604、吸音棉605、遮尘机构7、转动轴701、遮板702和限位板703,导流板1的下端设置有安装板2,且安装板2的正面安置有安装孔3,导流板1的正面两侧镶嵌有第一导流槽4,且导流板1的正面上下端连接有第二导流槽5,第一导流槽4的一侧关于导流板1的一侧呈凸出结构,且第一导流槽4与第二导流槽5之间呈垂直结构,第一导流槽4与第二导流槽5之间相互垂直,且由于两者向外侧凸起,则能够在导流板1的后侧起到加强支撑的作用,防止导流板1前侧受到的风阻过大而向后侧弯曲,从而避免对空气气流引导的影响,且能够增加导流板1的使用寿命,导流机构6的内部包括有进风口601,且进风口601与导流板1之间通过注塑构成一体化连接,进风口601的正面设置有加强肋602,且进风口601的内部两侧安置有旋转轴603,旋转轴603靠近进风口601中心线的一端镶嵌有导向板604,且导向板604的上下端连接有吸音棉605;

导流机构6安装于导流板1的正面,且导流板1的下端固定有遮尘机构7,导向板604等距离排列在进风口601的内部,且导向板604通过旋转轴603与导向板604构成转动结构,导向板604可以沿着旋转轴603进行转动,则当导流板1倾斜安装时,导向板604可以对气流进行直线引导,有效的解决导气口或进风口601会将气流进行倾斜疏导,导致气流在汽车的底部不是呈直线流动,使汽车下端的气流不均匀,即对汽车产生的升力不均匀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扰乱和减少进入汽车底部的空气气流,以减小高速行驶时空气气流对汽车产生的升力,吸音棉605关于导向板604的中心线轴对称,且吸音棉605的外表面呈凹凸不平状结构,导向板604的上下端有吸音棉605,则可以在导流的过程中,可以将气流与导向板604及导流板1接触时产生的噪音进行吸附,从而进一步减小导流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且吸音棉605的表面凹凸不平,则可以避免气流在导向板604之间流通时产生回音;

遮尘机构7的内部包括有转动轴701,且转动轴701与导流板1之间为熔融连接,转动轴701的下端安装有遮板702,导流板1的下端固定有限位板703,遮板702与限位板703之间为活动连接,且遮板702通过转动轴701与导流板1构成转动结构,遮板702可以在导流板1安装完成后,沿着转动轴701转动,与限位板703接触,则遮板702可以对安装板2和安装孔3进行遮挡,既能够避免灰尘堆积在安装板2和安装孔3上影响后期进行拆卸,且能够避免气流进入到安装板2和安装孔3附近的空隙内而产生噪音和回音,体现该导流板1的灵活性。

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汽车用底部导流板首先将安装螺丝插入到安装孔3,并对准到汽车底部的前裙板上,再拧紧安装螺丝,使该导流板1固定在汽车的底部,再将遮板702沿着转动轴701向下转动,使遮板702与安装板2保持平行状态,则遮板702可以对安装板2和安装孔3进行遮挡灰尘和气流,由于安装后的导流板1呈倾斜状态,手动调节导向板604,使导向板604沿着旋转轴603转动,直至导向板604一彻底接近呈平行状态,则汽车高速行驶时,导向板604可以对气流进行直线引导,有效的解决导气口或进风口601会将气流进行倾斜疏导,导致气流在汽车的底部不是呈直线流动,使汽车下端的气流不均匀,即对汽车产生的升力不均匀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扰乱和减少进入汽车底部的空气气流,以减小高速行驶时空气气流对汽车产生的升力,而当气流在导向板604之间快速流通时,导向板604的上下端有吸音棉605,则可以在导流的过程中,可以将气流与导向板604及导流板1接触时产生的噪音进行吸附,从而进一步减小导流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且吸音棉605的表面凹凸不平,则可以避免气流在导向板604之间流通时产生回音,而第一导流槽4与第二导流槽5之间相互垂直,且由于两者向外侧凸起,则能够在导流板1的后侧起到加强支撑的作用,防止导流板1前侧受到的风阻过大而向后侧弯曲,从而避免对空气气流引导的影响,就这样完成整个汽车用底部导流板的使用过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一种汽车用底部导流板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87974.6

申请日:2019-01-2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492622U

授权时间:20191015

主分类号:B62D 35/02

专利分类号:B62D35/02

范畴分类:32B;32G;

申请人:江苏华曼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江苏华曼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26600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开发区天益路

发明人:孙爱飞;包位海;吴勤;雷吕兵;方涛;胡天增;王忠

第一发明人:孙爱飞

当前权利人:江苏华曼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汽车用底部导流板论文和设计-孙爱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