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Kinetic simulating experiment on the secondary hydrocarbon generation of kerogen(论文文献综述)
关瑞[1](2021)在《延安探区山西组细粒沉积物生烃及页岩气富集特征》文中研究指明页岩气是一种非常规油气,是我国未来天然气主要的接替选区,具有“持续式”聚集的特点。我国鄂尔多斯盆地延安地区山西组页岩气资源丰富,但目前尚未对该地区山西组建立页岩气的富集模式。本文选取延安地区山西组泥岩样品,以一大整块样品,钻取直径为2.5cm的岩心柱子,利用WYMN-3型温—压生烃模拟仪对岩心柱进行生烃模拟实验,研究其生排烃潜力,并利用扫描电镜和氮气吸附的方法对延安地区山西组储层孔隙进行分析,并与实际地质条件相结合,以探讨在研究区中影响页岩气富集的主要因素,建立页岩气藏的富集模式。本文根据测井曲线和地层划分标准对山西组进行了小层划分和沉积微相划分,认为研究区山西组整体处于三角洲沉积相,山1段和山2段泥岩厚度普遍在20~40m之间。在此基础上利用微量元素分析测试数据分析还原了山西组各小层的古沉积环境和古生产力,结果显示在山西组沉积时期整体处于水下,基本处于温暖潮湿的还原环境中,沉积的古生产力较高,有机碳含量较高,有机质的成熟度达到了高成熟—过成熟的阶段,大量发育以生气为主的Ⅲ型干酪根。而生烃模拟实验的结果显示山西组不同岩性组合,对不同成熟阶段的生排烃均有影响。目前山西组发育泥—砂—泥、煤—泥—砂及煤—泥三种岩性组合,在有机质成熟度过高时,泥岩中生成的烃类滞留泥岩地层中,可以形成较高的超压,可以大量排出。电镜扫描和氮气吸附实验的结果显示该地区主要发育大小以介孔为主矿物粒间孔和粒内孔,是油气运移与吸附的主要通道。在对泥页岩埋藏地质条件研究的基础上,与研究区生烃强度及孔隙特征相联系,建立了延安地区山西组的两种页岩气富集模式,分别是厚层泥岩夹薄砂层富气模式和厚层泥页岩与粉细砂岩富气模式。
朱瑞[2](2018)在《大港探区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生烃过程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港探区石炭-二叠系作为深层油气勘探的新领域,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油气发现,但是其油气生成过程、资源潜力大小等尚不明确。本文首先运用地球化学、测井和录井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煤系烃源岩进行了评价,基于沉积埋藏史、热史和生烃史分析,提出了石炭-二叠系烃源岩生烃过程的多样性,然后运用密闭体系生烃热模拟实验恢复了有效油气成藏的油气生成过程,通过不同生烃过程的烃源岩生烃动力学分析,得到了不同生烃过程的油气生成模式。本文探讨的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油气生成多样性,为研究区油气资源评价提供了地质和地球化学依据。通过基础地球化学分析,认为大港探区山西组和太原组煤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好到中等,有机质类型主要以Ⅲ型为主、II2型次之,生油能力较差,主要以生气为主。基于对大港探区石炭-二叠系不同生油气阶段的单井沉积埋藏史-热史-生烃史的分析,并根据烃源岩起始成熟度不同划分出5种有效成藏的生烃过程:一次生烃(早期中止低熟)过程、一次生烃(早期中止成熟)过程、二次生烃(早期低熟)过程、二次生烃(早期成熟)过程、三次生烃过程。通过对这3类5种生烃过程进行生烃热模拟实验,分析烃类的产率变化特征及生烃动力学特征得出:二次生烃(早期低熟)过程中止油气处于低成熟阶段,以生油为主,生气量少;二次生烃(早期成熟)过程中止处于生油高峰阶段,开始有大量的油气生成,三次生烃过程中止处于湿气阶段,生油减少,以生气为主。基于此,建立了3种有效成藏的生烃过程的油气生成模式:二次生烃(早期低熟)过程主要发生在孔店低凸起附近,现今油、气生成率分别为11.6%和26.5%;二次生烃(早期成熟)过程主要发生在岐口凹陷附近,烃源岩进入生油高峰阶段,现今的油、气生成率分别为8.7%和31.8%;三次生烃过程主要发生在南皮凹陷,现今油、气生成率分别为1.7%和35.6%。
马丽[3](2017)在《依兰第三煤矿煤的生烃热演化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依兰第三煤矿古近系达连河组中煤层具有煤层厚度大,煤质条件好,煤层发育集中等特点,根据煤化作用的理论,处于长焰煤阶段的煤具有良好的生气条件,所以本文选取依兰第三煤矿古近系达连河组中煤层长焰煤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封闭体系下的黄金管热模拟实验,得到不同温度的烃与非烃产率特征,并通过利用生烃动力学计算得到产物的动力学参数。分析产物产率特征认为侧链脱落的顺序有可能为:C5、C4、C3、C2;对比活化能分布认为大分子发生反应的顺序有可能为:大分子裂解得到C6-14,之后侧链脱落得到C2-5,官能团脱落得到CH4。分析表观活化能推测:低温阶段CH4来源于解析出的游离气和吸附气、结合CO2的产率特征推测CH4的来源有甲氧基中甲基的脱落;中间阶段结合此阶段其他烃类产物得到CH4来源于长链烷烃类的二次热解;高温阶段,CH4来源于甲苯热解。使用Petromod进行依兰第三煤矿古近系达连河组中煤层的埋藏演化史模拟,得到该煤层煤的镜质组反射率分布范围为0.53%-0.73%;由于煤样为腐殖煤,为Ⅲ型干酪根,主要以生成气体为主;通过模拟所得镜质组反射率与瓦斯产率关系,结合该煤层底板等深线得到原始生成瓦斯等值线图。利用收集所得依兰第三煤矿古近系达连河组中煤层煤储层特征与地质构造背景,分析了现今瓦斯分布状况,发现现今由于依兰第三煤矿为露天煤矿而存在煤层露头、井田正断层发育、水文地质条件以及采动影响,原始生成瓦斯气体不同程度得富集和逸散,导致现今瓦斯分布发生很大变化。
徐进军,金强,程付启,林腊梅[4](2017)在《渤海湾盆地石炭系—二叠系煤系烃源岩二次生烃研究进展与关键问题》文中研究说明渤海湾盆地下伏石炭系—二叠系煤系烃源岩自古近纪以来的二次生烃具有重要的油气成藏意义,成为中国东部深层油气研究的热点。综合前人对该套烃源岩的分布特征、地化特征、二次生烃研究方法以及二次生烃模式等研究成果,认为研究区石炭系—二叠系煤系烃源岩的二次生烃起始点确定、二次生烃动力学机制分析以及二次生烃有效性评价是研究的关键问题;此外,构造演化解析和烃源岩生烃史的恢复可以确定二次生烃起始点,开展不同二次生烃起始点的热模拟实验可以揭示二次生烃过程中形成油气的有机质性质及其生烃动力学机制,结合研究区不同构造单元的温度和压力条件可以预测二次生烃资源量,达到深层油气资源预测的目的。
李伍[5](2015)在《镜质组大分子生烃结构演化及其对能垒控制机理》文中研究说明叠合盆地受多期构造叠加作用,导致煤系受热历史呈非连续的阶段性发展,引发煤中有机质二次生烃,需要开展创新性探索。本论文力求较全面地揭示和描述镜质组的二次生烃过程、迟滞性显现特征,从分子结构层面上解读二次生烃中存在的“能垒”机理和煤化作用机制,建立煤中镜质组二次生烃的动力学模型和参数,并进行地质外推。采用自然演化系列的腐植煤,精选出了不同热演化程度的镜质组。利用显微组分、镜质组反射率测定获取了煤岩学特征,利用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测定样品的工业指标和元素含量。进行了单组分的Rock-eval和真空玻璃管热解模拟实验,结合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固体核磁共振等先进的分析测试技术进行了镜质组分子结构表征。利用Kinetic软件和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得到了镜质组二次生烃动力学参数。同时使用固体核磁共振、Materials Studio和Reaxff进行了镜质组大分子模型的分子模拟和量子化学计算。从大分子结构演化、有机质裂解生烃动力学角度,系统分析了镜质组的二次生烃相态、数量与大分子结构演化的关系,揭示了“能垒”机理。取得的成果和结论如下:(1)成功分离镜质组单组分,获取了不同煤级镜质组分离密度,得到高纯度的镜质组,分析了不同煤级镜质组煤岩特征和有机地球化学特征;(2)获取了不同煤级镜质组热模拟(10℃/h和30℃/h)的CH4,C2-5,总烃产率及湿度结果,得到了开放体系和封闭体系的动力学参数,建立了镜质组二次生烃动力学的数学模型;(3)首次提出了一套定量半定量结构表征体系,得到了系列谱图,利于不同煤级镜质组谱图结构参数解析,计算出不同煤级结构参数。首次揭示了不同煤级镜质组结构指标体系,并结合该定量半定量结构表征体系,评价了镜质组分子结构演化进程,提出了镜质组结构演化模式图;(4)基于光谱结构参数和元素分布,选择合适的力场,进行分子动力模拟和量子化学计算,获取了不同成熟度镜质组单分子结构的三维大分子模型和分子物理化学属性;(5)首次揭示了镜质组二次生烃过程中“能垒”的分子结构控制机理,给出了镜质组二次生烃与结构演化的耦合机理,从镜质组分子结构演化角度解释了煤化作用机理。研究成果有助于沉积有机质二次生烃理论向深层次发展,丰富煤化作用机理;而且为深部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的勘探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汤庆艳,张铭杰,张同伟,尚慧,林瑶[6](2013)在《生烃热模拟实验方法述评》文中指出生烃热模拟实验是烃源岩成烃潜力与资源评价的重要手段,可再现地质体中有机质热解演化过程,为评价盆地成烃潜力、过程与机理、推导成烃模式及动力学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资料。模拟实验样品的选择取决于研究目的和沉积盆地中有机质的类型及演化程度,实验模拟装置体系主要有开放体系和封闭体系两种,开放体系模拟有机质初始裂解反应,封闭体系模拟原油和天然气的二次裂解反应。通过温度、压力、水介质及矿物质等不同实验条件下有机质成烃的模拟实验研究,使实验条件尽量接近地质实际条件,结合沉积盆地热史、沉积史,实验结果可揭示生烃史与沉积盆地的演化关系,为盆地模拟提供重要参数;模拟结果可有效外推到地质实际揭示烃类形成机理和排烃效率。开发岩石围压控制等新的实验技术,加强天然气二次裂解动力学研究、有机质、地层水和矿物质相互作用及孔隙发育条件下的高温高压模拟是生烃热模拟实验领域的发展方向,对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郑伦举,马中良,何生[7](2012)在《海相烃源岩二次生烃潜力定量评价新方法》文中研究说明烃源岩二次生烃的演化过程是残余干酪根热解演化与残留油热裂解转化两个既相互联系又完全不同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的叠加。本文利用自制高压釜热压生烃模拟实验装置,采取分阶段连续递进模拟实验方式,以海相烃源岩样品为例分别评价了残余干酪根的生烃潜力与残留可溶有机质转化油气潜力,建立了一套不同起始与终止成熟度海相烃源岩二次生烃潜力的定量评价方法,并首次明确提出了干酪根生油指数KIo、干酪根生气指数KIg、干酪根生烃指数KIh等评价烃源岩生烃潜力的参数,弥补了ROCK-EVAL热解评价方法无法分别评价烃源岩在不同生烃演化阶段所生成的"油"或"烃气"潜力的不足。
李林[8](2011)在《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二次生烃模拟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鲁西隆起石炭-二叠系成熟度较低的煤系烃源岩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封闭体系下的高温高压加水热模拟实验,查明了三种煤系烃源岩在生烃特征、生气潜力、动力学机制方面的差异,并利用动力学参数进行了莘县凹陷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二次生烃量的计算。各岩性样品皆表现出较为完整的液态烃生成过程,煤系泥岩生油能力高于煤岩,太原组煤系泥岩液态烃产率高于山西组煤系泥岩。气态烃产率来说,暗色泥岩产率高于炭质页岩和煤岩,山西组煤系烃源岩气态烃产率略高于太原组烃源岩。煤岩生成总气态烃的表观活化能均高于炭质页岩和暗色泥岩,也就是说煤系泥岩比煤岩更易生成气态烃。通过动力学参数、有机质热演化史、各岩性样品的气态烃产率,建立了石炭-二叠系煤岩及煤系泥岩二次生烃的化学动力学地质模型,并结合埋藏史曲线,得出了煤岩、煤系泥岩生烃率与地质时间的关系曲线,更为准确进行二次生烃量的计算。通过计算得出,莘县凹陷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二次生烃量为2.78 1012m3,太原组煤系源岩的二次生烃量大于山西组烃源岩,煤岩二次生烃量>暗色泥岩>炭质页岩。
饶松,胡圣标,汪集旸[9](2011)在《有机质生烃动力学参数研究进展:回顾和展望》文中研究表明生烃动力学,作为一种动态的研究方法,在研究有机质生烃机制和解决油气勘探实际问题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由于在不同地质背景下形成的不同或相同类型的有机质,其生烃动力学参数存在明显差异,这动摇了以典型干酪根类型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传统生烃模式,给实际应用带给困难.所以,必须针对具体盆地特定烃源岩进行生烃动力学实验,求取特定烃源岩的生烃动力学参数,这样才能准确地模拟出盆地的生烃过程.为了逼近地质实际,更加精确地描述有机质生烃动力学参数,应加强对有机质分子结构的研究,探讨温、压共同作用下有机质生烃动力学模型.此外,中国南方海相碳酸盐岩生烃动力学的研究将是今后生烃动力学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
辛艳朋,秦建中,郑伦举,邱楠生[10](2010)在《海相页岩二次生烃潜力热模拟实验研究》文中指出利用热压模拟实验的方法,选取自然演化不同起始成熟度的海相页岩,系统研究了海相页岩二次生烃规律。研究表明,海相页岩二次生烃过程不是一次生烃的直接延续,生烃特征与一次连续生烃也有差异。随着二次生烃起始成熟度的增加,二次生油产率存在比一次连续生烃滞后的生油高峰,并且随起始成熟度增加位置更加向后推移,已经处于高演化阶段的海相页岩不再有二次生油高峰。起始成熟度控制二次生烃潜力,起始成熟度处于生油窗之前的海相页岩具有较高的二次生油和生气潜力,起始成熟度处于生油窗的海相页岩具有较高的二次生气潜力和一定的二次生油潜力;起始成熟度高于传统生油窗的海相页岩,二次生油能力已经很低,但是演化到一定程度还具有相当的生气潜力;已经达到过成熟的海相页岩基本上不具备二次生烃潜力。此研究完善了二次生烃的理论研究,对中国叠合盆地海相烃源岩的评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Kinetic simulating experiment on the secondary hydrocarbon generation of keroge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Kinetic simulating experiment on the secondary hydrocarbon generation of kerogen(论文提纲范文)
(1)延安探区山西组细粒沉积物生烃及页岩气富集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项目依托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研究区概况 |
1.3.2 生烃模拟 |
1.3.3 生烃动力学 |
1.3.4 页岩气富集模式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层发育特征 |
2.2 沉积相特征 |
2.2.1 沉积相标志 |
2.2.2 古沉积环境 |
2.3 古生物及古生产力 |
2.3.1 古生物 |
2.3.2 古生产力 |
第三章 山西组页岩地球化学特征 |
3.1 页岩的空间展布特征 |
3.2 页岩地球化学特征 |
3.2.1 有机质丰度 |
3.2.2 有机质类型 |
3.2.3 有机质成熟度 |
3.3 页岩气特征 |
3.3.1 页岩气地球化学特征 |
3.3.2 页岩气成因 |
第四章 泥页岩生烃特征 |
4.1 生烃模拟方法 |
4.2 生烃模拟实验 |
4.2.1 样品采集和制备 |
4.2.2 实验方法和原理 |
4.2.3 实验流程 |
4.2.4 实验产物收集与定性 |
4.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五章 页岩气富集模式 |
5.1 不同气藏赋存特征及山西组岩性组合 |
5.1.1 不同岩相中页岩气赋存特征 |
5.1.2 山西组岩性叠置 |
5.2 山西组页岩气富集模式 |
5.2.1 页岩气富集条件 |
5.2.2 页岩气富集模式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大港探区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生烃过程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煤系烃源岩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1.2.2 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生烃过程 |
1.2.3 生烃热模拟实验及生烃动力学研究 |
1.3 研究区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思路、内容及成果 |
第2章 大港探区石炭-二叠系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2 地层及沉积特征 |
2.3 油气分布特征 |
第3章 煤系烃源岩地球化学与分布特征 |
3.1 烃源岩地质特征 |
3.1.1 烃源岩的岩性特征 |
3.1.2 烃源岩的沉积环境 |
3.2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3.2.1 有机质丰度 |
3.2.2 有机质类型 |
3.2.3 有机质成熟度 |
3.3 烃源岩分布特征 |
3.3.1 烃源岩剖面分布特征 |
3.3.2 烃源岩平面分布特征 |
第4章 生烃过程多样性及生烃模拟实验 |
4.1 生烃过程多样性 |
4.1.1 沉积埋藏史-热历史-生烃史分析 |
4.1.2 有效成藏的生烃过程 |
4.2 生烃模拟实验 |
4.2.1 实验样品 |
4.3 密闭体系生烃动力学实验 |
4.3.1 密闭体系实验装置 |
4.3.2 一次持续生烃模拟实验 |
4.3.3 二次生烃和三次生烃模拟实验 |
4.4 实验数据处理及动力学参数计算 |
4.4.1 实验参数处理 |
4.4.2 动力学参数计算 |
第5章 不同生烃过程的生烃动力学研究 |
5.1 不同生烃过程烃类产率特征 |
5.1.1 液态烃产率特征 |
5.1.2 气态烃产率特征 |
5.2 不同生烃过程烃类生烃动力学特征 |
5.2.1 液态烃动力学特征 |
5.2.2 气态烃动力学特征 |
5.3 不同生烃过程油气生成模式 |
5.3.1 二次生烃(早期低熟)过程油气生成模式 |
5.3.2 二次生烃(早期成熟)过程油气生成模式 |
5.3.3 三次生烃过程油气生成模式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依兰第三煤矿煤的生烃热演化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流程 |
1.4 论文特色 |
2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1 构造背景 |
2.2 含煤地层和煤层 |
3 生烃热模拟实验 |
3.1 实验原理 |
3.2 实验样品 |
3.3 实验装置 |
3.4 实验方案与流程 |
4 生烃动力学分析 |
4.1 烃类产率特征 |
4.2 动力学参数计算 |
4.3 热模拟生烃动力学参数分析 |
4.4 小结 |
5 煤系生烃史恢复 |
5.1 依兰煤田沉积埋藏史与热史恢复 |
5.2 依兰第三煤矿有机质成熟史与生烃史恢复 |
5.3 依兰第三煤矿瓦斯含量恢复 |
5.4 依兰第三煤矿煤层瓦斯演化影响因素 |
5.5 依兰第三煤矿瓦斯分布现状 |
5.6 小结 |
6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存在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渤海湾盆地石炭系—二叠系煤系烃源岩二次生烃研究进展与关键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二次生烃研究进展 |
1.1 烃源岩发育与分布特征 |
1.2 二次生烃研究方法 |
1.2.1 盆地模拟技术恢复二次生烃史 |
1.2.2 热模拟实验研究二次生烃动力学机制 |
1.3 二次生烃模式 |
2 二次生烃研究的关键问题 |
2.1 二次生烃起始点确定 |
2.2 二次生烃动力学机制研究 |
2.3 二次生烃有效性评价 |
3 结论 |
(5)镜质组大分子生烃结构演化及其对能垒控制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流程与主要内容 |
1.4 论文创新点 |
2 样品与实验 |
2.1 地质背景 |
2.2 样品采集 |
2.3 样品制备 |
2.4 分析测试方法 |
2.5 数据处理 |
2.6 小结 |
3 镜质组二次生烃动力学特征 |
3.1 封闭体系热解产物分布 |
3.2 开放体系热解生烃特征 |
3.3 二次生烃化学动力学模型 |
3.4 二次生烃动力学参数 |
3.5 热解实验地质外推 |
3.6 小结 |
4 镜质组大分子结构演化表征 |
4.1 热解前结构特征 |
4.2 光学性质演化 |
4.3 结构演化规律 |
4.4 大分子结构参数 |
4.5 含氧官能团演化特征 |
4.6 镜质组大分子结构建模 |
4.7 小结 |
5 二次生烃的分子结构控制机理 |
5.1 结构演化与生烃耦合机理 |
5.2 大分子裂解机理 |
5.3 反应机理理论分析 |
5.4 二次生烃滞后性的能垒机理 |
5.5 小结 |
6 结论 |
6.1 结论与认识 |
6.2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图版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生烃热模拟实验方法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热模拟实验方法的发展历史 |
2 热模拟实验样品 |
3 热模拟实验装置 |
3.1 开放系统 |
3.2 半封闭系统 |
3.3 封闭系统 |
4 热模拟实验条件 |
5 热模拟实验研究的发展方向 |
6 结论 |
(7)海相烃源岩二次生烃潜力定量评价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干酪根二次生烃潜力定量评价 |
1.1 多阶段连续递进生排烃模拟实验方法 |
1.2 干酪根生烃潜力定量评价参数 |
1.3 残余干酪根二次生烃潜力定量评价 |
2 残留可溶有机质生烃潜力定量评价 |
2.1 可溶有机质生烃潜力定量评价标准 |
2.2 残留可溶有机质生烃潜力定量评价 |
3 二次生烃潜力定量评价 |
4 结论 |
(8)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二次生烃模拟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3 存在问题及研究思路 |
第2章 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二次生烃热模拟实验 |
2.1 热模拟实验装置 |
2.2 实验方案及流程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章 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二次生烃动力学分析 |
3.1 不同升温速率法求取化学动力学参数 |
3.2 微分法求取石炭-二叠煤系烃源岩二次生烃动力学参数 |
第4章 化学动力学地质模型及二次生烃量计算 |
4.1 生烃动力学地质模型 |
4.2 石炭-二叠煤系烃源岩生烃热演化史 |
4.3 莘县凹陷二次生烃期次的确定 |
4.4 莘县凹陷二次生烃量的计算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Kinetic simulating experiment on the secondary hydrocarbon generation of kerogen(论文参考文献)
- [1]延安探区山西组细粒沉积物生烃及页岩气富集特征[D]. 关瑞.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2]大港探区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生烃过程多样性研究[D]. 朱瑞.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3]依兰第三煤矿煤的生烃热演化实验研究[D]. 马丽. 中国矿业大学, 2017(03)
- [4]渤海湾盆地石炭系—二叠系煤系烃源岩二次生烃研究进展与关键问题[J]. 徐进军,金强,程付启,林腊梅.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7(01)
- [5]镜质组大分子生烃结构演化及其对能垒控制机理[D]. 李伍. 中国矿业大学, 2015(03)
- [6]生烃热模拟实验方法述评[J]. 汤庆艳,张铭杰,张同伟,尚慧,林瑶.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
- [7]海相烃源岩二次生烃潜力定量评价新方法[J]. 郑伦举,马中良,何生. 沉积学报, 2012(03)
- [8]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二次生烃模拟实验研究[D]. 李林. 中国石油大学, 2011(10)
- [9]有机质生烃动力学参数研究进展:回顾和展望[A]. 饶松,胡圣标,汪集旸.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 2011
- [10]海相页岩二次生烃潜力热模拟实验研究[J]. 辛艳朋,秦建中,郑伦举,邱楠生. 现代地质,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