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作不同农作物对刺梨园土壤微生物类群及酶活性的影响

间作不同农作物对刺梨园土壤微生物类群及酶活性的影响

论文摘要

为探究间作不同农作物对刺梨园土壤微生物类群和酶活性的影响,在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谷脚镇刺梨种植基地设置刺梨/辣椒间作、刺梨/玉米间作和刺梨单作三个种植模式的试验区,取0~20 cm深度和20~40 cm深度的土样,分别测试其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探明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和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间作对刺梨园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有促进的作用。间作模式下土壤微生物数量明显高于单作,综合比较发现:玉米//刺梨>辣椒//刺梨>刺梨单作;间作模式下土壤酶活性高于刺梨单作,其中:玉米//刺梨>辣椒//刺梨>刺梨。分析还表明:刺梨园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论文目录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材料与方法
  •     1.2.1 样地设置及样品采集
  •     1.2.2 测定方法
  •     1.2.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间作模式下对刺梨园土壤微生物类群的数量特征
  •     2.1.1 不同间作模式下土壤细菌的数量
  •     2.1.2 不同间作模式下土壤真菌的数量
  •     2.1.3 不同间作模式下土壤放线菌的数量
  •   2.2 不同间作模式对刺梨园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2.2.1 不同间作模式下土壤脲酶的活性
  •     2.2.2 不同间作模式下土壤蔗糖酶的活性
  •     2.2.3 不同间作模式下土壤酸性磷酸酶的活性
  •     2.2.4 不同间作模式下土壤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   2.3 土壤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3.1 结论
  •   3.2 讨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刘岚君,何季,文雪峰

    关键词: 刺梨园土壤,间作,微生物,酶活性

    来源: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9年06期

    年度: 2019

    分类: 农业科技,基础科学

    专业: 生物学,农业基础科学,农艺学

    单位: 贵州大学农学院

    基金: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基础[2019]1106号),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黔科合J字[2014]2072号),贵州省生物学一流学科建设项目(GNYL[2017]009)

    分类号: S154.3;S154.2

    DOI: 10.15958/j.cnki.sdnyswxb.2019.06.002

    页码: 8-13+42

    总页数: 7

    文件大小: 916K

    下载量: 116

    相关论文文献

    • [1].不同季节蚯蚓活动对土壤微生物类群数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11)
    • [2].农林复合系统对侵蚀红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类群特性的影响[J]. 土壤通报 2015(04)
    • [3].丘陵红壤不同人工林型土壤微生物类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状关系的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01)
    • [4].高黎贡山土壤微生物类群动态特征[J]. 草业科学 2013(07)
    • [5].亚热带红壤丘陵区不同人工林型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类群和酶活性的影响[J]. 生态环境学报 2015(09)
    • [6].长期旱改水对黑土微生物类群及酶活性的影响[J]. 北方园艺 2018(04)
    • [7].农田休闲后土壤微生物类群和酶活性的变化及对西洋参种植的影响[J]. 生物学杂志 2008(02)
    • [8].除草剂2,4-D对土壤微生物类群的影响[J]. 贵州农业科学 2014(02)
    • [9].茶菌间作模式对大叶茶土壤微生物类群的影响探析[J]. 南方农业 2017(02)
    • [10].南海环境微生物对聚球藻有机物质的响应[J]. 微生物学通报 2020(09)
    • [11].烟叶表面微生物类群两种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
    • [12].天水小陇山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类群生态特征研究[J]. 土壤通报 2011(05)
    • [13].放线菌分类地位的变迁及其系统学研究最新进展[J]. 微生物学杂志 2020(01)
    • [14].光合细菌和有机肥对土壤主要微生物类群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土壤 2008(03)
    • [15].旱田改水田对黑土pH及微生物类群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17(06)
    • [16].不同栽培方式冬种马铃薯的生长发育特性及产量品质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9(05)
    • [17].广西环江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林土壤微生物类群的空间格局[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5)
    • [18].科技[J]. 中国畜牧业 2020(02)
    • [19].西式发酵香肠中乳酸菌菌相构成及其作用与功能研究进展[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02)
    • [20].设施栽培下香石竹不同植株状态根际土壤微生物类群变化分析[J]. 土壤 2011(01)
    • [21].烟蒜轮作与套作对土壤微生物类群数量的影响[J]. 土壤 2016(04)
    • [22].普洱茶不同贮藏时期微生物种群的鉴定[J]. 现代食品科技 2008(02)
    • [23].科技与产品[J]. 农药市场信息 2008(16)
    • [24].南极菲尔德斯半岛土壤氮循环微生物类群数量与功能活性的初步研究[J]. 极地研究 2017(01)
    • [25].浅谈种子病原微生物的来源及控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01)
    • [26].烟叶霉变及预防[J]. 广东化工 2011(04)
    • [27].乳酸菌对中国传统主食馒头质量的影响[J]. 中国酿造 2015(11)
    • [28].例析以微生物为背景的生物试题[J]. 中学生物教学 2012(08)
    • [29].硒的微生物地球化学研究进展[J]. 地球与环境 2011(01)
    • [30].裂盖马鞍菌伴生菌研究初报[J]. 食用菌 2011(04)

    标签:;  ;  ;  ;  

    间作不同农作物对刺梨园土壤微生物类群及酶活性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