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梅雨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梅雨,暴雨,尺度,系统,数值,高空槽,切变。
梅雨锋论文文献综述
徐亚钦,吴松涛,杨旺文,刘学华,黄艳[1](2019)在《浙江省梅雨锋强降水的锋生及环流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浙中西(浙江省中部和西部)梅雨锋强降水的锋生及环流特征,以2016年6月15日一次典型梅雨为代表,采用ERA-INTERIM(0.25°×0.25°)再分析资料、FY-2E卫星云顶亮温和雷达资料,运用风场分解、合成分析等方法对锋生与强降水的对应关系及环流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典型梅雨处于有利的天气尺度背景下,强降水区与中低层锋生区有较好对应。锋区维持时,强降水区伴随中层倾斜锋生和形变锋生;锋区南压时,强降水区伴随中层倾斜锋生和低层水平锋生。低层梅雨锋北侧为超地转偏西气流,南侧为非地转东南气流,它们分别影响了北侧非平衡偏北气流和南侧平衡西南气流的发展,从而影响锋生系统。在锋区存在低层地转偏差辐合、高层辐散的上升运动,形成次级环流上升支,锋后反之。此外,锋前低空纬向风为次地转,而锋后低空纬向风为超地转,高空纬向风为次地转,这进一步促进了次级环流的发展。合成场中,在200 hPa西风槽槽后及槽前分别存在西北气流和西南气流显着增强区;在700 hPa浙北(浙江北部)地区存在东北气流显着增强区。合成锋生各分解项的水平及垂直分布与典型个例较类似。低层锋生主要由散度项贡献,形变项次之,倾斜项则起负作用;中层锋生主要由倾斜项贡献,形变项次之;高层锋消主要由倾斜项贡献。(本文来源于《大气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崔春光,胡伯威,王晓芳,李山山,周文[2](2019)在《相当正压切变型梅雨锋暴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梅雨锋暴雨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主要的灾害天气,一直以来是气象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我国气象学家就关注并对梅雨锋暴雨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包括梅雨锋概念、结构、大尺度环流场、气候特征、多尺度特征及其形成的热力和动力机制等,为梅雨锋暴雨业务预报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科学认识。本文主要概述了梅雨锋概念及其研究历程、重点详细阐述了相当正压型梅雨锋暴雨的结构、性质及其形成机理,总结了近年来造成梅雨锋暴雨的MCS的分类、结构特征及环境条件,地形对MCS的影响机理、MCS激发的动力机制等。(本文来源于《暴雨灾害》期刊2019年05期)
苟阿宁,王玉娟,张家国,吴涛,韩芳蓉[3](2019)在《一次梅雨锋附近“列车效应”致灾大暴雨过程观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7月6日在武汉发生了一次造成城市严重内涝的暴雨过程。本文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逐小时地面加密观测资料和EC 0.25°×0.25°细网格模式数据,对这次梅雨锋附近极端暴雨的降水特征、中尺度对流系统演变和暴雨成因等进行了细致分析,结果表明:(1)本次大暴雨是在典型梅雨期环流形势下发生的,副热带高压西北侧的高温、高湿区配合江淮切变线稳定少动,暴雨则出现在西南低空急流风速辐合区,925 hPa西南低空气流的进退有利于东北路冷空气南下,这与雨带的落区和维持有密切联系。(2)梅雨锋狭长雨带上的降水量分布呈现不均匀性,强暴雨主要集中在几个中心,降水中心的分布与梅雨锋附近低层风场扰动有关,梅雨锋雨带上产生大暴雨是一个典型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CS),沿着西南一东北走向的引导气流移动,湖北特殊地形促使"列车效应"进一步加强。(3)列车线主要由江淮切变线或边界层辐合线附近的中尺度系统扰动形成,地面中尺度气旋性辐合及低空西南急流长时间维持,是形成"列车效应"的主要原因。(4)MCS在雷达回波上有叁个明显特征,第一个是MCS在雷达回波形态上属于带状对流,由层状云和列车线共同组成,雨带与西南气流走向一致;第二特征是层状云和列车线移动方向几乎一致,MCS移动方向与列车线走向平行,垂直于列车线的分量很小;第叁个是对流单体在列车线上游新生、加强,并向下游移动,对流单体的传播方向和列车线方向相反。(5)西南急流向近地面扩展、"牛眼"结构及风随高度顺转等中尺度系统,促使近地面扰动加强,诱发强降水。(本文来源于《气象》期刊2019年08期)
张舒阳,闵锦忠[4](2018)在《2013年6月23日江淮地区梅雨锋暴雨的发展和维持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WRF模式对2013年6月23日江淮地区的梅雨锋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利用模式输出的细网格资料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地面梅雨锋、高低空急流耦合、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以及中层短波槽的配置有利于暴雨的发生发展;暴雨主要由两个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发展、维持、合并造成;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为暴雨提供了动力条件;高温高湿环境为暴雨提供水汽及热力条件。水汽及凝结潜热的诊断分析表明,高空槽的抽吸作用与潜热反馈的配合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向中层输送水汽,使最大凝结发生在中层,加强低层的正涡度中心,二是向高层输送源源不断的热量,避免凝结潜热在中层堆积,有利于不稳定形势和上升运动的维持,从而影响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移动和发展。(本文来源于《气象科学》期刊2018年06期)
赵宇,裴昌春,赵光平,杨成芳[5](2018)在《梅雨锋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组织特征和触发条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常规气象观测、地面加密自动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结合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模式模拟资料,对2015年6月26—28日长江中下游的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中尺度对流系统(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MCS)的组织特征和对流触发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暴雨过程线状MCS在发展初期表现为东西向雨带不断的"后部建立"以及随后对流单体的"列车效应";在发展成熟期,对流单体向东北—西南向发展,形成多个近乎平行的东北—西南向短雨带。呈现2种尺度的对流组织方式:新生对流单体沿着单个雨带向东北方向的"列车效应"和短雨带沿着线状M CS向东平流的"列车带"效应。2)低空急流的持续加强为对流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条件性不稳定和对流有效位能,偏南暖湿气流在向东北推进的过程中,在风速辐合处被强迫抬升至自由对流高度,释放不稳定能量,触发对流。3)对流雨带内近地面向南的冷出流与低层西南暖湿气流的持续交汇和相互作用有利于新单体生成发展,使雨带得以维持。(本文来源于《大气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李红莉,胡扬[6](2018)在《基于雷达资料同化的一次梅雨锋暴雨系统演变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长江中下游梅雨锋暴雨引发的长江及江淮流域洪涝灾害是我国重要的气象灾害之一,提高暴雨的监测、预测能力是国家减灾防灾的重大需求。梅雨锋是从晚春到初夏在东南亚地区出现的静止锋。梅雨锋是中国东部,台湾,韩国,日本乃至东部的重要水源,但有时也会造成严重的泥石流和洪水。因此,准确预测梅雨期降水的发生,强度和分布,了解其机理机制是有意义且重要的研究课题。受高空低槽和低空西南涡缓慢东移和低空切变线的影响,2014年长江流域梅雨期首场暴雨发生在7月4日-5日,雨带呈西南-东北向带状分布,符合长江中下游地区典型的梅雨期暴雨落区分布特征,分布多个强度大于100 mm的大暴雨中心,最大降水中心在安徽岳西297 mm。针对2014年7月4日-5日梅雨锋暴雨过程,采用逐时雨量变分订正雷达反射率因子后的同化数值模拟试验结果,研究此次梅雨锋暴雨系统初生发展、成熟以及衰亡机制。结果表明,变分订正后的雷达反射率因子的同化试验,较为成功地再现了暴雨关键区的地面累积降水分布及时间演变,模拟的降水分布演变特征与观测的雷达回波结构演变相一致。大尺度天气系统的配置为随后暴雨的产生提供有利条件。暴雨过程中尺度对流带的对流单体持续穿过暴雨关键区,是该地区大暴雨产生的原因。暴雨关键区上空低层存在对流不稳定,剧烈的上升运动,以及充沛的水汽条件,为强降水的发生发展创造了条件。低空急流为暴雨系统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能量,底层空气辐合增强,是暴雨关键区内降水持续且发展至最强的重要原因。成熟阶段,暴雨系统具有倾斜的垂直结构,关键区上空剧烈的上升运动,有利于最强降水的产生。降水衰亡阶段,不稳定能量减小,低空急流快速减弱,中低层层结趋于稳定,上升运动减弱,导致对流系统减弱消散。(本文来源于《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期刊2018-10-24)
裴昌春,童华君,仇耀[7](2018)在《梅雨锋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的观测特征和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地面自动站加密资料、NCEP FNL 1°x1°再分析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结合WRF模式模拟结果,对2015年6月26~28日发生在江淮流域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此次暴雨过程中,高低层具有梅雨锋暴雨典型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副热带高压,梅雨锋,切变线,低空急流,地面中尺度辐合线等是此次大范围持续强降水重要影响系统。(2)线状中尺度对流系统发展阶段存在两种不同尺度的组织化方式:一种是新生对流单体沿着每个雨带向东北方向移动的"回波列车",另一种是雨带沿着线状MCS向东移动的"雨带列车"。(3)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西南暖湿气流在向东北推进过程中,由于低层低θe空气堆的阻挡被强迫抬升至自由对流高度,释放不稳定能量,触发新对流;对流雨带内部对流发展旺盛处在近地层形成局地向南的偏冷出流与低层西南暖湿气流的持续交汇、相互作用,使得雨带后部不断有新单体生成,从而维持其发展。(本文来源于《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期刊2018-10-24)
周梅,许洪泽[8](2018)在《2017年浙中梅雨锋暴雨多尺度结构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NCEP 1o×1o的FNL分析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FY-2E卫星云图资料对2017年浙江中部梅汛期前后大尺度环流背景进行分析,同时对梅汛期3次强降水过程的梅雨锋水平与垂直结构对比、低层风场对中尺度对流系统发展的影响等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进入梅汛期,贝湖长波脊发展及长久维持,带状分布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偏强,有利于冷暖空气交汇于浙江一带,形成大范围、持续时间长的强降水;在垂直方向上,高空西风急流的入口区右侧与低空急流核左前方相迭加,高低空急流耦合作用明显,形成有利于梅雨维持和发展的动力条件;在850hPa,梅雨锋南侧的低空急流带中有多个中尺度急流核存在,强涡度值和降水与中尺度低空急流核的位置较吻合;3次强降水过程均具有正涡度带随时间东移的现象,揭示了梅雨锋区低值系统沿切变线东移的特点;第3次暴雨过程正涡度东移特点最明显,对流层低层的有利动力条件导致MCS的发展增强及强降水的出现;第2次暴雨过程正涡度东移特点不明显且强度较其它两次偏弱,反映出这次暴雨过程局地对流系统生成、发展产生;第2次过程的副热带西风急流中心风速明显较第1次和第3次偏小,但西风急流中心位置南移至30oN~35oN之间,正好位于梅雨锋区上空,补偿了因急流风速减小对高层辐散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期刊2018-10-24)
王羱,张立凤,尹韩笑[9](2018)在《理想梅雨锋系统的中尺度重力波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使用ARW-WRF模式(3.2版本)模拟了理想梅雨锋系统中的中尺度重力波,研究了波动的产生和传播特征。为了模拟需要,对模式的控制方程组进行了稍微的修改,并构造了一个2D锋面迭加位温和水汽扰动来初始化模拟。1与初始锋面相关的fanlike波(本文来源于《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2 副热带气象及其生态环境影响》期刊2018-10-24)
聂云,周继先,顾欣,周艳,杜小玲[10](2018)在《“6.18”梅雨锋西段黔东南大暴雨个例诊断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资料、FY-2C云顶亮温(TBB)资料及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2015年6月17—18日发生在黔东南地区的典型梅雨锋西段暴雨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在500 h Pa两槽一脊单阻型梅雨形势下,冷空气沿贝加尔湖阻塞高压东侧南下与来自南海、孟加拉湾的暖湿气流在黔东南交汇,500 h Pa短波槽东移促使低空切变线东移南压和地面梅雨锋发展,配合200 hPa南亚高压东部脊附近的"辐散抽吸"作用,共同触发了中尺度对流系统(MCS)而造成暴雨;(2)大暴雨由多个MCS新生、东移、合并与发展加强造成,强降雨主要发生在对流云团发展到成熟阶段,TBB降低过程与降雨增强过程较为一致;(3)梅雨锋雨带上一镶嵌若干γ、β中尺度云团的α中尺度对流系统在黔东南地区维持是造成该地区清水江流域持续强降雨的直接原因;(4)低层正螺旋度中心、中高层负螺旋度中心均向下移动,且低层正螺旋度迅速增大,有利于低层切变线快速发展和降水增强;(5)低层850 h Pa水汽通量辐合带与强降雨带吻合较好。(本文来源于《暴雨灾害》期刊2018年05期)
梅雨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梅雨锋暴雨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主要的灾害天气,一直以来是气象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我国气象学家就关注并对梅雨锋暴雨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包括梅雨锋概念、结构、大尺度环流场、气候特征、多尺度特征及其形成的热力和动力机制等,为梅雨锋暴雨业务预报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科学认识。本文主要概述了梅雨锋概念及其研究历程、重点详细阐述了相当正压型梅雨锋暴雨的结构、性质及其形成机理,总结了近年来造成梅雨锋暴雨的MCS的分类、结构特征及环境条件,地形对MCS的影响机理、MCS激发的动力机制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梅雨锋论文参考文献
[1].徐亚钦,吴松涛,杨旺文,刘学华,黄艳.浙江省梅雨锋强降水的锋生及环流特征分析[J].大气科学.2019
[2].崔春光,胡伯威,王晓芳,李山山,周文.相当正压切变型梅雨锋暴雨研究进展[J].暴雨灾害.2019
[3].苟阿宁,王玉娟,张家国,吴涛,韩芳蓉.一次梅雨锋附近“列车效应”致灾大暴雨过程观测分析[J].气象.2019
[4].张舒阳,闵锦忠.2013年6月23日江淮地区梅雨锋暴雨的发展和维持机制[J].气象科学.2018
[5].赵宇,裴昌春,赵光平,杨成芳.梅雨锋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组织特征和触发条件分析[J].大气科学学报.2018
[6].李红莉,胡扬.基于雷达资料同化的一次梅雨锋暴雨系统演变特征分析[C].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2018
[7].裴昌春,童华君,仇耀.梅雨锋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的观测特征和数值模拟研究[C].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2018
[8].周梅,许洪泽.2017年浙中梅雨锋暴雨多尺度结构特征分析[C].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2018
[9].王羱,张立凤,尹韩笑.理想梅雨锋系统的中尺度重力波分析[C].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2副热带气象及其生态环境影响.2018
[10].聂云,周继先,顾欣,周艳,杜小玲.“6.18”梅雨锋西段黔东南大暴雨个例诊断分析[J].暴雨灾害.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