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生态系统模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风景园林,绿色空间规划,生态系统服务,浅山地区
生态系统模拟论文文献综述
李方正,刘阳,施瑶,胡凯富,郑曦[1](2019)在《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模拟演算的绿色空间规划框架——以北京市浅山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快速城镇化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给人类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作为一种应对气候变化、构建绿色宜居生存环境的方法得到推广。建立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模拟演算的绿色空间规划框架,对于客观评价绿色空间的服务功能、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空间网络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方法】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北京市浅山地区为例,构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的绿色空间规划框架,选取缓解热岛效应、水土保持、固碳释氧、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文化娱乐6种功能指标,采用径流系数公式计算、MaxEnt模型模拟等方法进行评价,识别区域不同服务类型的关键绿色空间位置并提出适宜的绿色空间类型,最后通过构建游憩绿道以及生态廊道加强绿色空间联系,完善绿色空间布局。【结果】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服务效益空间分布呈现一定差异性,根据不同区域提供的服务差异划定湿地公园、森林公园、郊野公园、城市公园、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以及生态保育绿地7种绿色空间类型,新增6条绿道(195 km)连接平原与浅山区,在温泉镇、延寿镇、十叁陵镇、峪口镇等村镇构建生态廊道,建立以目标动物保护为目的的线性绿色空间。【结论】绿色空间能够提供多种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构建绿色空间规划框架对于加强落实浅山区生态优先的发展战略,推动形成可持续的绿色发展方式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张珊,田向军,陈权亮,韩锐,张洪芹[2](2019)在《不同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对GEOS-Chem模型模拟全球CO_2浓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气中CO_2含量的增加速率已经超过了自然界所能吸收的速度,并逐步影响到全球气候变暖。利用模型模拟分析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工具用以深入对碳循环的理解。本文使用2008~2010年的生物模型SiB3(Simple Biosphere version 3)与优化后的CT2016(Carbon Tracker 2016)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驱动GEOS-Chem大气化学传输模型模拟全球CO_2浓度。通过分析模拟CO_2浓度的空间分布与季节变化,加深对全球碳源汇分布特点的理解,探究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不确定性对模拟结果的影响,进而认识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反演精度提升的重要性。SiB3与优化后的CT2016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都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但在欧洲地区碳源汇的表现相反,其全球总量与空间分布也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模拟CO_2浓度结果表明:在人为活动较少地区,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对近地面CO_2浓度空间分布起主导作用,尤其在南半球和欧洲地区模拟浓度有明显差异,且两种模拟结果的季节差异依赖于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的季节变化。将模拟结果与9个观测站点资料进行对比,以期选用合适的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来提升GEOS-Chem模拟CO_2浓度的精度。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模拟结果均能较好的模拟CO_2浓度的季节变化及其峰谷值,但CT2016模拟的CO_2浓度在多数站点处更接近观测资料,模拟准确性更高。(本文来源于《气候与环境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鲁显楷,莫江明,张炜,毛庆功,刘荣臻[3](2019)在《模拟大气氮沉降对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活动加剧了活性氮的生产和排放,并导致氮沉降日益增加并全球化。目前,人类活动对全球氮循环的干扰已经超出了地球系统安全运行的界限。中国已成为全球氮沉降的高发区域,高氮沉降已经威胁到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安全,并成为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亟待理清和解决的热点问题。对国际上和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模拟氮沉降研究的概况进行了综述,并从生物学和非生物学两大过程重点阐述模拟氮沉降增加对中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中国自2000年以后才开始重视大气氮沉降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在国内森林生态系统模拟氮沉降试验研究上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模拟氮沉降研究表明,持续高氮输入将会显着改变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威胁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特别是处于氮沉降热点区域的中国中南部。森林生态系统的氮沉降效应依赖于系统的氮状态、土地利用历史、气候特征、林型和林龄等。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加强长期跟踪研究和不同气候带站点之间的联网研究,特别是在森林生态系统对长期氮沉降响应与适应的过程机制、地下碳氮吸存潜力研究、以及与其他全球变化因子的耦合研究等方面,以期为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管理依据。(本文来源于《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王金凤,刘方,白晓永,代稳,李琴[4](2019)在《西南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及模拟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分析对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作用,为揭示西南地区ESV过去-现在-未来时空演变规律,运用ESV计算体系对西南地区2005—2015ESV动态演变进行定量分析,采用Logistic-CA-Markov耦合模型预测2025年ESV格局。结果表明:(1)2005—2015年西南地区总体呈现增长的趋势,其值达到20.85亿元,主要受青海、西藏水域ESV增加所致,青海、西藏ESV增长率占绝对优势。(2)空间上呈现西北和东南部ESV高、北部ESV低的分布格局;不同类型和不同等级的ESV在空间上相互转换,低等级向高等级转化明显,其他生态景观向建设用地亏损流动减少的价值不足以抵消向水域流动增加的价值,盈利大于亏损,生态环境明显好转。(3)Logistic回归分析各生态景观的ROC值均大于0.87,拟合结果能够满足预测要求;CA-Markov模拟ESV空间布局,Kappa系数为0.86,可以在整体上较准确的反映其空间演变格局。(4)2015—2025年ESV空间演化表明西南地区各区域生态环境总体趋于良好,但建设用地增加的生态负效应不可忽视,还需合理进行用地布局。研究揭示了西南地区过去-现在-未来ESV时空演化规律,提供了长时间序列的时空演化图谱,对该地区实施卓有成效的生态规划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和重要参考。(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9期)
范泽孟,范斌[5](2019)在《欧亚大陆植被生态系统平均中心时空偏移的情景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欧亚大陆复杂多样的植被生态系统在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下,其时空分布格局将发生系列的偏移变化,进而对欧亚大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如何从全球气候变化驱动的角度来实现欧亚大陆植被生态系统时空偏移趋势的模拟分析,已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生态环境研究的热点科学问题之一。在对HLZ生态系统模型进行改进和构建植被生态系统平均中心时空偏移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基于欧亚大陆的气候观测数据(1981—2010年)和CMIP5 RCP2.6、RCP4.5和RCP8.5叁种情景数据(2011—2100年),实现欧亚大陆植被生态系统平均中心时空偏移趋势的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欧亚大陆植被生态系统平均中心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的中部和南部地区;3种气候情景下,欧亚大陆的亚热带干旱森林、暖温带湿润森林、亚热带有刺疏林、亚热带潮湿森林、冷温带潮湿森林、寒温带湿润森林、冷温带湿润森林、亚热带湿润森林、暖温带干旱森林、亚极地/高山湿润苔原和极地/冰原等植被生态系统的平均中心偏移幅度大于其他植被生态系统类型;欧亚大陆植被生态系统在RCP8.5情景下的植被生态系统平均中心偏移幅度大于其他两种情景;在2011—2100年期间,3种气候变化情景下,欧亚大陆植被生态系统平均中心整体上将呈向北偏移的变化趋势。(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4期)
税伟,杜勇,王亚楠,杨海峰,付银[6](2019)在《闽叁角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时空动态与情景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闽叁角城市群由厦门、泉州和漳州3个城市组成,是我国沿海开放地区之一。21世纪以来,快速的城镇化过程严重影响了该区域的生态安全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制约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闽叁角城市群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关系,对该区域的生态安全协同联动管理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估算了闽叁角城市群的保水服务、保土服务、NPP和食物供给4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使用空间分析和空间统计等方法分析其时空动态变化和相互之间的权衡协同关系,并在不同情景下模拟了2030年的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布和权衡关系。结果表明:2005—2015年来,闽叁角城市群的保水服务、保土服务、NPP和食物供给四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均呈下降趋势;在2005—2015年间,闽叁角城市群的保水、NPP与保土3种服务之间呈现协同关系,食物供给服务与其他叁种服务均呈权衡关系,虽四种服务的权衡协同关系未变,但权衡协同程度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在空间分布特征上,晋江流域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程度均高于九龙江流域,闽叁角3个城市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关系统一呈现厦门市>泉州市>漳州市;在不同情境设置中,自然情景下4种生态系统服务出现大幅降低,协同关系主要呈降低趋势,而权衡关系加剧,与规划情景相比,保护情景下的协同关系更高,权衡关系更低。(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4期)
王佩,李小雁,童雅琴,黄永梅,杨晓帆[7](2019)在《植被动态控制黑河流域典型生态系统能量分配——观测及数值模拟(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Understanding the controls on seasonal variation of energy partitioning and separation between canopy and soil surface are important for qualifying the vegetation feedback to climate system. Using observed day-to-day variations of energy balance components including net radiation, sensible heat flux, latent heat flux ground heat flux, and meteorological variables combined with an energy-balanced two-source model, energy partitioning were investigated at six sites in Heihe River Basin from 2014 to 2016. Bowen ratio(β) among the six sites exhibited significant seasonal variations while showed smaller inter-annual fluctuations. All ecosystems exhibit a "U-shaped" pattern, characterized by smaller value of β in growing season, with a minimum value in July, and fluctuating day to day.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 average Bowen ratio was the highest for the alpine swamp meadow(0.60 ± 0.30), followed by the desert riparian forest Populus euphratica(0.47 ± 0.72), the alpine desert(0.46 ± 0.10), the Tamarix ramosissima desert riparian shrub ecosystem(0.33 ± 0.57), alpine meadow ecosystem(0.32 ± 0.17), and cropland ecosystem(0.27 ± 0.46). The agreement of Bowen ratio between simulated and observed values demonstrated that the two-source model is a promising tool for energy partitioning and separation between canopy and soil surface. The importance of biophysical control explains the convergence of seasonal and annual patterns of Bowen ratio for all ecosystems, and the changes in Bowen ratio showed divergence among varied ecosystems because of different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to energy flow pathways between canopy and soil surface.(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期刊2019年09期)
刘甲毅[8](2019)在《秦岭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模拟与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是指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碳与自养呼吸消耗的碳的差值,是衡量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重要指标之一。NPP不仅可以反映生态系统中植被的生长情况,同时也是陆地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NPP估算的主要方法有实测法和模型模拟法两种,目前较为常用的模型模拟的方法能够高效准确地对区域或全球尺度的NPP进行估算,是研究区域或全球尺度NPP最为重要的手段。秦岭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标识,不仅是我国的南北分界线,而且蕴含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探究秦岭山地NPP的变化趋势对研究气候变化影响以及区域生态系统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根据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中给出的排放情景(RCP4.5和RCP8.5),利用秦岭山地的气象数据、NDVI数据、全球气候模式数据、NCEP再分析数据,首先利用C-FIX模型模拟了2000-2015年秦岭山地的NPP并研究其与气候条件的关系,并构建NPP与气候条件的辅助模型;再利用ASD统计降尺度模型预估了2016-2100年秦岭山地的气候变化情况;最后将2016-2100年的气候情景数据带入辅助模型从而模拟出2016-2100年秦岭山地NPP的变化情况,进而分叁个时期(2016-2040,2041-2070,2071-2100)对NPP的变化情况进行区域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2000-2015年陕西境内秦岭山地森林生态系统NPP范围是0-1253.73 gC·m~(-2)·a~(-1),平均值为1019.46gC·m~(-2)·a~(-1);分布状况主要表现在:南坡明显高于北坡,西部要高于东部,高海拔林地低于中低海拔林地,人口聚集区低于天然林地。年际变化方面,2000-2015年NPP值年际波动较大,但增长趋势十分明显,从NPP的变化趋势来看,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两个阶段:2000-2010年间NPP年际波动较大,上升趋势不明显;2010-2015年除去2014年外,NPP呈现急速上升趋势。(2)2000-2015年秦岭山地NPP变化与气温变化有很强的一致性:随着气温的升高,NPP值不断升高。气温与当月NPP存在极显着相关性。降水变化与NPP变化也有一定的一致性,但一致性不高,降水变化对NPP有一定的影响能力,但不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气温与降水对NPP的影响均没有滞后效应。(3)21世纪未来时期NPP变化从年尺度上来说,在RCP4.5情景下,秦岭山地NPP在未来叁个时期较基准期的增加量分别为53.36gC·m~(-2),75.35 gC·m~(-2),79.93gC·m~(-2),说明秦岭山地NPP在21世纪前期的增长量最大,中期增长开始变缓,到了后期NPP的变化微乎其微;在RCP8.5情景下,秦岭山地在未来叁个时期较基准期的NPP增加量分别为55.06 gC·m~(-2),94.54 gC·m~(-2),132.61 gC·m~(-2),说明秦岭山地的NPP逐步增加,且有增长率越来越高的趋势。(4)21世纪未来时期NPP变化区域尺度上来说,在RCP4.5情景下,21世纪初期NPP较基准期增长率分布方式为:负增长率分布在海拔较高区域,中部增长率较低,西北部增长率最高;中期分布方式为:西北部区域增长率较高,南部区域以及高海拔区域增长率较低;后期分布方式为:中部中高海拔区域以及北部区域增长率较高,高海拔区域增长率较低。在RCP8.5情景下,21世纪初期秦岭山地NPP增长率主要分布方式为:西北以及东北部部分区域的增长率最高,中部区域的增长率相对较低;中期分布方式为:增长率较低(<10%)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南部以及西部区域,中部区域的增长率相对较高,西北部区域的增长率最高;21世纪后期的分布方式为:整体的分布方式呈现明显的阶梯状分布:由南向北,由东向西增长率逐步升高。(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9-06-01)
陈建忠[9](2019)在《东海北部海洋浮游生态系统季节变化的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生态系统在连接大气圈和岩石圈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也是海洋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海是中国典型的大陆架边缘海,常年受到长江冲淡水、近岸水团和外海洋流的影响,其水文条件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十分复杂。研究者们通常结合实地观测数据和叁维物理-生物地球化学耦合模型,来研究东海海洋生态系统,但目前,尚缺乏对东海局地海洋生态系统的时空变化的高分辨率研究。本研究基于GOTM、ERSEM模型,在东海北部(125°E,31°N)建立了浮游生态系统要素的垂向一维模型,并动态模拟了这些要素的季节、垂向变化。通过分析该区域浮游群落结构的季节、垂向的变化,分析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和反馈机制,讨论了控制这些过程的主控因子和协同作用,发现光照和营养盐对浮游生态系统的季节性变化存在显着性影响,从而为未来扩展到叁维模型的应用奠定了基础。模拟结果显示,东海的物理场和营养盐的模型数据和观测数据的对比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说明该模型可以较真实的模拟东海的物化环境。其次,我们还分析了浮游生物的生物量的季节、垂向变化。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浮游生态系统的主要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和反馈机制,并进一步分析了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模型结果的基础上,对浮游群落结构变化的分析表明,除特殊阶段外,硅藻是研究区域的常见优势种群,微型、微微型浮游植物是春季藻华后期和夏季上层水体中的优势种群,说明它们在低营养盐的环境中具有较高的竞争优势。其次,浮游植物群落的季节、垂向变化的影响因素包含光照、温度、浮游动物、细胞粒级、营养盐及其供给速率。浮游动物的季节变化分析显示,1-4月的优势种群为微型浮游动物;4-5月为小型浮游动物;5-12月,除夏季上层水体外,多以中型浮游动物为优势种群。其中,浮游动物种群变化的影响因素包含温度、浮游植物、细胞粒级、细菌和溶解氧。浮游植物种群和主要环境因子的CCA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关系存在显着季节性变化。在冬季,光照是控制硅藻生长的主要因子,而温度是小型、微型和微微型浮游植物的主要控制因子。在春季,营养盐是小型、微型和微微型浮游植物的主要控制因子,而温度和光照对它们的生长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夏、秋两季,光照和营养盐对所有的浮游植物种群生长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为了进一步研究大气强迫和光照的变化对东海北部浮游生态系统的影响作用,我们为模型提供了以3小时为间隔的10年大气强迫和太阳辐射数据。对比2006和2012年的模拟结果表明,两组参数的年际变化会导致浮游生态系统要素的季节、垂向变化。总体而言,除夏季上层等水体外,两年模拟结果的对比显示,物理参数基本相同,两年浮游生物的分布格局也基本相似。但是,2012年的浮游生物的生物量普遍高于2006年,这可能是由于两年营养盐分布的差异所引起的。然而,该研究中的一维耦合模型仅考虑了局地过程,无法考虑水平物质输运和环流过程,是影响该模型完整分析海洋生态系统的限制因素。因此,在该研究的模型架构下,未来可以构建叁维物理-生物地球化学模型(FVCOM-FABMERSEM),用于更好的进行东海浮游生态系统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刘园[10](2019)在《基于CA-Markov的县城土地利用动态模拟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资源趋紧、环境污染现象突出的背景下,研究区域生态环境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基于RS和GIS,分析潜江市1995-201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测算各年份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s Value,ESV),绘制ESV空间分布网格图,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并构建CA-Markov模型,对潜江市2035年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进行动态模拟,进一步探索不同发展情景下2015-2035年潜江市的土地利用格局以及ESV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潜江市土地利用结构以耕地为主,其次是建设用地与水域,林地、草地、湿地等重要的生态资源匮乏。1995-2015年,建设用地数量大幅上升,耕地略有增加,其他地类面积锐减。由转移矩阵可知,耕地和建设用地转出量最小,而转入量最多。草地转出量最大,林地、水域、湿地转出量较大。林地、草地的转入量较低,水域、湿地的转入量最少。1995-2015年,ESV大幅下跌,不同地类的生态价值差异显着,水域与耕地的价值最高,林地、湿地、草地次之,建设用地的价值为负数。耕地价值始终保持较高水平且呈增长趋势,林地、草地、湿地、水域的价值均有减少,湿地减幅最大,水域减量最大,水域面积变动是潜江市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浮动的主要原因。潜江市ESV高等区集中于水量丰沛的湖泊附近,低等区主要分布于城区及耕地。除2等以外,所有等级的ESV均呈现由原来的聚集区逐渐向周边蔓延的趋势。2015-2035年,自然发展情景下,潜江市建设用地、水域、湿地大幅扩张,其他地类面积下降,由于水域价值猛增,ESV大幅上涨。林地、草地受到的压力有所减小,但城镇工矿及虾池鱼塘不断侵占耕地,危及区域粮食安全。生态环境保护情景下,建设用地继续扩张,水域由增转减,但减少幅度不大,林地、草地、湿地的规模逐年增长,耕地减速相比自然发展情景大幅降低,ESV略有下降。此情景下,生态环境质量提升,而且与自然发展情景相比,耕地受到的威胁明显减小,水域扩张的速度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耕地保护情景下,与生态环境保护情景相似,林地、草地、湿地的面积呈增加趋势,且涨幅都有提升,不同的是,耕地资源不再流失,但水域的减幅扩大到22%,建设用地的增幅下跌,ESV略有下降。考虑到水生态系统对潜江市整体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每年流失的248 hm2的水资源是较大的隐患。此外,建设用地增速过慢会阻碍潜江市经济的发展。(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生态系统模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大气中CO_2含量的增加速率已经超过了自然界所能吸收的速度,并逐步影响到全球气候变暖。利用模型模拟分析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工具用以深入对碳循环的理解。本文使用2008~2010年的生物模型SiB3(Simple Biosphere version 3)与优化后的CT2016(Carbon Tracker 2016)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驱动GEOS-Chem大气化学传输模型模拟全球CO_2浓度。通过分析模拟CO_2浓度的空间分布与季节变化,加深对全球碳源汇分布特点的理解,探究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不确定性对模拟结果的影响,进而认识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反演精度提升的重要性。SiB3与优化后的CT2016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都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但在欧洲地区碳源汇的表现相反,其全球总量与空间分布也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模拟CO_2浓度结果表明:在人为活动较少地区,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对近地面CO_2浓度空间分布起主导作用,尤其在南半球和欧洲地区模拟浓度有明显差异,且两种模拟结果的季节差异依赖于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的季节变化。将模拟结果与9个观测站点资料进行对比,以期选用合适的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来提升GEOS-Chem模拟CO_2浓度的精度。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模拟结果均能较好的模拟CO_2浓度的季节变化及其峰谷值,但CT2016模拟的CO_2浓度在多数站点处更接近观测资料,模拟准确性更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态系统模拟论文参考文献
[1].李方正,刘阳,施瑶,胡凯富,郑曦.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模拟演算的绿色空间规划框架——以北京市浅山区为例[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9
[2].张珊,田向军,陈权亮,韩锐,张洪芹.不同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对GEOS-Chem模型模拟全球CO_2浓度的影响[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9
[3].鲁显楷,莫江明,张炜,毛庆功,刘荣臻.模拟大气氮沉降对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9
[4].王金凤,刘方,白晓永,代稳,李琴.西南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及模拟预测[J].生态学报.2019
[5].范泽孟,范斌.欧亚大陆植被生态系统平均中心时空偏移的情景模拟[J].生态学报.2019
[6].税伟,杜勇,王亚楠,杨海峰,付银.闽叁角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时空动态与情景模拟[J].生态学报.2019
[7].王佩,李小雁,童雅琴,黄永梅,杨晓帆.植被动态控制黑河流域典型生态系统能量分配——观测及数值模拟(英文)[J].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2019
[8].刘甲毅.秦岭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模拟与预估[D].西北大学.2019
[9].陈建忠.东海北部海洋浮游生态系统季节变化的模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
[10].刘园.基于CA-Markov的县城土地利用动态模拟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算[D].华中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