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新余学院学报》总目录

2002年《新余学院学报》总目录

一、《新余高专学报》2002年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刘慧慧[1](2021)在《井上靖《杨贵妃传》中的〈杨贵妃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井上靖是日本现代文学史上颇负盛名的作家。他创作了大量取材于中日两国历史的历史小说,在中国和日本都拥有很高的知名度。《杨贵妃传》是始创作于1963年的长篇历史小说,描写了在波诡云谲的盛唐时期,绝代美人杨玉环传奇而悲剧的一生。在《杨贵妃传》一书中,井上靖笔下的杨贵妃形象是非常复杂的、矛盾的、不断成长的。她具有强烈的命运意识,深知宫廷女子的命运由不得自己掌控,却又在成为玄宗的妃子后,努力凭借自己的美貌和智慧争取玄宗的宠爱,试图掌握自己的命运。她善妒、冷酷,以自我为中心,她的一切行动,皆是为了在深宫中保全自己的性命和地位。然而,井上靖笔下的杨贵妃却存在超脱那个时代女性局限的独特气质,那就是对于政治的关心和对国家的爱。最终对于杨贵妃的死,井上靖以“殉国”一词做出了评判。《杨贵妃传》中的杨贵妃,突破了旧时代女性的局限,对于命运、权力、国家有自己的见解,最终却仍旧逃不过悲剧的结局。她的一生都在围绕“权力”二字而活,服从权力、争取权力、一度大权在握,然而从结局来看却只不过是男性权力斗争的傀儡和牺牲品。由此看来,井上靖笔下的杨贵妃,既舍弃了部分传统杨贵妃形象的特点,又为杨贵妃形象增添了别样的魅力。此前,对《杨贵妃传》的研究多注重于在与井上靖所参考的《新唐书》、《资治通鉴》、《长恨歌传》等中国史传中传统杨贵妃形象作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井上靖笔下的杨贵妃形象的特点,将《杨贵妃传》中的杨贵妃定位为孤独、善妒、政治斗争牺牲品的悲剧女性。经过研究,笔者认为,对《杨贵妃传》的研究,依然存在有待发掘之处。《杨贵妃传》中对杨贵妃等人物的描写,符合井上靖一贯的历史人物形象的创作倾向。从这一点来看,可以说《杨贵妃传》的主人公杨玉环的形象构成,与作者井上靖的创作意图有着密切的关联。结合井上靖所着的《苍狼》、《淀君日记》、《额田女王》等其他历史小说来看,井上靖在创作历史人物时,往往以人物生存的时代为背景来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的命运。《杨贵妃传》这部小说,表面上是在写杨贵妃一生的传奇经历,实际上是通过杨贵妃这一人物形象,来折射唐王朝由繁盛走向衰落的过程。历史上任何一件大事的发生,一个王朝的转折,都是由一段黑暗的政治开始的。井上靖创作《杨贵妃传》,不仅仅是在刻画作者自己心中的杨贵妃形象,而是意在通过描写杨贵妃、唐玄宗等历史人物的人生经历,再现暗流涌动的盛唐时代,揭示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轨迹。笔者认为,这是井上靖创作《杨贵妃传》这部小说的深层意图所在。借历史人物窥探历史的进程,展现时代的兴衰,表达自己对于历史的理解,这也是井上靖一贯创作历史小说的手法。本论文意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以中日两国文学史上典型的杨贵妃形象作为参照对象,深刻剖析《杨贵妃传》中登场的杨贵妃的外在和内在,从而更加全面而立体地认识井上靖笔下的杨贵妃形象。此外,通过考察杨贵妃这一历史人物在全书中的定位,探究井上靖创作《杨贵妃传》的深层意图,以此来丰富对井上靖及其历史小说的理解。因此,具体来说本论文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第一章中,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考察中日两国文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杨贵妃形象,分析杨贵妃形象在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变迁。并通过考察井上靖对传统杨贵妃形象的取舍和创新,探寻井上靖深层的创作意图。第二章中,以第一章中列举的中日文学史上的杨贵妃形象,尤其是井上靖在创作《杨贵妃传》时所参考的书目中呈现的杨贵妃形象为参照对象,通过剖析井上靖所刻画的杨贵妃的外在表现和内心世界,更加全面地理解《杨贵妃传》一书中所呈现的井上靖心目中的杨贵妃形象。第三章中,结合前两章得出的结论,分析杨贵妃在全书中的定位,进一步深化对于井上靖的创作意图的理解。此外,结合井上靖的其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小说,考察作者在创作历史人物时的共通性,丰富对于井上靖的历史小说的认识。

刁静茹[2](2021)在《中韩文学中傻瓜形象的嬗变比较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考察中韩文学中傻瓜形象的特征并探讨其嬗变原理。为此,本文借助荣格的原型理论,运用平行比较研究方法和文学社会学研究方法对中韩两国各个历史时期文学作品中傻瓜形象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进行探究。针对中韩文学中傻瓜形象的嬗变研究结果如下。中韩两国文学中傻瓜形象的嬗变研究考察范围是从口头文学开始直到20世纪后半期文学为止,可以看出,中韩两国各个时期的傻瓜形象虽表象上存在差异,但本质上又呈现出相当高的相似性。嬗变过程中,中韩两国文学作品中傻瓜形象的的根本性特征都以“引人发笑”、“囿于身份”、“无法胜利”和“反抗主流”的共同脉络呈现。中韩文学傻瓜形象的嬗变原理与各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紧密相关。口头文学中引人发笑的傻瓜女婿其实是农村社会婚姻风俗和深层社会心理的产物。古典讽刺小说中的傻瓜读书人也好、傻瓜两班也好,都是封建王朝身份制度下的人物群像。到了20世纪20、30年代,中韩两国都受到殖民侵略、陷入内忧外患的困境。此时,相比于身份,民族的生存危机成为了更加紧迫的问题。因此,这一时期,两国文学中的傻瓜形象均呈现出了“无法胜利”的特征。经历了长时间的思想上的禁锢和政治上的束缚,20世纪后半,两国都迎来了社会变革的重要时机。这一时期“反抗主流”成为了傻瓜形象的鲜明特征。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在于——通过对中韩两国文学中非正常人的傻瓜形象的探究,来讴歌人们对于不义的抵抗乃至反抗精神,进而强调人性的单纯。希望本论文能够成为中韩文学中傻瓜形象嬗变系统性研究的开始。

于晨[3](2019)在《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职业教育的“跨界”属性,促使校企合作政策成为改革开放后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代表性政策。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成效与走向,对我国职业教育办学育人水平的稳定与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以回顾总结政策变迁历程为契机,准确认识和系统把握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是实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合理有序变迁的基本前提。本研究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及其变迁历程”为研究对象,遵循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与规范性研究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坚持宏观层面方法论与微观层面分析技术的协同运用,在对政策演进历史分期、主要特征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阐释分析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及其作用条件,并据此提出若干优化政策变迁路径的对策建议。改革开放后四十年间,国家政策实践在不同时期分别呈现出三种“范式”:从上世纪末之前国家总体性控制下校企一体共生的行政推动,到本世纪第一个十年间与职业教育结构调整相伴随的促校联企改革攻坚,再到当前以校企一体化办学、多元协同共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探索。不同政策范式对于如何看待校企双方的角色定位,以及如何稳定与密切校企合作关系,均存在显着的差异。以上述政策范式变化为依据,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1978年至1998年间的“校附行企、一体共生”阶段;1998年至2010年间的“校主企辅、促校联企”阶段;2010年至今的“校企同主、多元共治”阶段。不同阶段政策在类别形态、要素构成和变革强度等方面,呈现出由纲领性、散点式政策条文向系统与专门化政策体系发展,由权威命令与系统变革工具为主向多元工具协同应用转变,由依附共生范式变革后的渐进性调整向双主协同范式演进的特征。政策的产生及调整,归根结底是身为政策制定者的政府部门所作出的抉择。政府作出相应抉择的动力,一方面源自其所处环境的压力机制,另一方面则源自其自身的能动机制。长期以来,不同学者分别从上述两类机制入手,形成了社会中心论与国家中心论两种差异化的政策变迁解析路径。本研究综合运用政策网络、政策(政府)过程、新制度主义等多学科理论,基于“制度—场域—行动者”的辩证视角,构建政策变迁的“场域—学习”解释分析框架。该框架将“政策制定与执行场域”、“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确立为核心解析变量,力求从中央政府职业教育管理部门所处环境的压力机制及其自身的能动机制层面,系统探讨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及其作用条件,从而实现国家中心论与社会中心论两种差异化解析路径的有机整合。通过应用该框架,本研究发现,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结构性因素和行动者能动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政、行、企、校等各类关键行动者(公私组织)之间,因“权威”、“资金”、“信息”、“组织”、“合法性”等资源的彼此依赖而形成特定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构成“政—政”、“政—行”两个政策制定场域和“央—地”、“企—校”两个政策执行场域。“政—政”制定场域涉及国务院系统内教育行政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的协同决策关系。“政—行”制定场域涉及国务院职业教育管理部门(主要是教育行政部门)与国家行业管理中介机构之间的分级决策或合作治理关系。上述政策制定场域的运作与变革主要受到国家行政管理、社会治理等制度的影响。“央—地”执行场域涉及中央政府(国务院职业教育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权、事权关系。“企—校”执行场域涉及各类企业与中高职院校之间的办学合作关系。上述政策执行场域的运作与变革,主要受到国家税收分配、财政支付、产业经济、教育行政、劳动就业等制度的影响。政策制定与执行场域的持续运作与深刻变革,会对中央职能部门的决策与行为产生特定的压力机制,并引发校企合作政策在形态类别设置、工具选择运用乃至范式层面不断发生变迁。与此同时,作为具有自主能动性的“国家行动者”和政策的主要制定者,中央职能部门在特定制度结构性因素和场域关系性因素的影响下,会基于自身的角色定位与目标偏好,主动开展先期循证性学习、局部试验性学习、事后改进性学习,以引导和持续推动国家政策创新发展。这种中央职能部门的能动机制,为校企合作政策过程附加了源源不断的作用力,将国家政策实践限定在中央可控范围之内,并确保其始终具备旺盛的变革驱动力与发展调适力。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优化路径的择定,必须高度关注上述影响政策场域运作变革、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的主客观条件。国家应通过必要的制度设计,引导政策场域的有序运作与良性变革,并完善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的组织程序。具体对策建议包括:强化全国人大与政协的顶层设计权能;优化中央跨部门协同决策的组织机制;保持中央财政资金的引导与扶持效力;完善全国性行业协会的社会中介职能;健全校企命运共同体的配套制度供给;破解局部试验性学习开展的现实瓶颈。

李铁绳[4](2019)在《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础教育的质量提升与保障依赖于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教师教育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活水源头。专业化是教师职业的基础,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目标与根本旨归。教师专业化必然要求教师教育专业化。教师教育专业化是国际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新时代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论题。然而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不健全,导致教师教育转型脱离实际,进而导致基础教育需求侧与教师教育供给侧出现结构性矛盾——基础教育需求侧是教师队伍结构性短缺,教师教育供给侧则是教师培养供过于求,从而影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及教育现代化进程。国内关于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研究主要偏重微观分析,系统化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因此,研究者确定了教师教育专业化这一时代论题。根据掌握的文献资料和已有研究,将研究的核心问题确定为“教师教育专业化如何演进”,并聚焦于四个主要问题: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课程设置、教师专业标准。为了全面深入地研究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探析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走向,本研究遵循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采用历史文献法、比较分析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方法,对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变及其逻辑按照一条主线与三条辅线展开研究,一条主线是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进程,系统分析了我国师范教育初创、师范教育曲折发展、师范教育重建、教师教育转型阶段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演进特征,重点厘清了每个发展阶段横断面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课程设置、教师专业标准等方面的演进历程,梳理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脉络与特色。三条辅线分别为:一是我国对西方教师教育制度体制的移植、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学习日本——仿照美国——以俄为师——遍采各国,将西方教师教育理念、体制与我国教师教育实际相结合,逐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师教育体系;二是社会需求对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师资数量与质量需求、教师专业标准与教师资格制度、教师专业发展等需求对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诉求;三是师范生学费政策的演变,主要经历了免费——缴费——部分回归公费的变迁。同时对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教师教育专业化进行了纵览与横述,以国际经验为镜鉴,启示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改革。研究最后聚焦于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分析了历史逻辑的变化,呈现了理论逻辑的特质,展现了实践逻辑的复杂。在实践逻辑方面,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梳理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变迁历程,对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体制从制度断裂与制度渐变两个维度进行了制度变迁分析,从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两个维度进行了路径演变分析,全方位、立体式展示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演进图景。理论逻辑方面,分析了教师教育的基本规律、教师专业发展规律、师范性与学术性的二重性,为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实践逻辑方面,基于教师教育治理的视角,从国家宏观层面、地方中观层面、学校微观层面提出了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实践策略,分析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改革走向。

袁晓光[5](2019)在《四十年来〈说文解字〉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是《说文解字》研究的一个重要节点,《说文解字》研究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对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的《说文解字》研究成果进行分类梳理,有利于全面了解和掌握这一段时期《说文解字》研究的水平和进程,认识这一段时间《说文解字》研究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此外,对四十年来《说文解字》研究成果的梳理也可为《说文解字》的学习者和研究者提供必要的参考文献和研究信息,有助于拓展研究思路与视野,从而推动今后《说文》学更加自觉、深入的发展,取得更加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以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说文解字》的研究成果为研究对象,较为全面地搜集了四十年来《说文解字》有关文献,在此基础上,分门别类地梳理《说文解字》的研究成果,并归纳四十年来《说文解字》研究的特点及不足。全文分为五个部分,十三个章节。第一部分包括一至三章,第一章说明四十年来对许慎其人的生平经历、哲学思想、学术思想及《说文·叙》的研究成果;第二章梳理四十年来对《说文解字》版本、校勘及注本方面的研究成果;第三章对四十年来从整体上研究《说文解字》的成果进行介绍。第二部分四至七章是对《说文解字》本体的研究成果。第四章“《说文解字》体例研究”主要是梳理《说文解字》的编排条例、说解条例、引证条例以及其他条例的研究成果。第五章“《说文解字》六书研究”主要是梳理总体上研究六书的成果及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分别研究的成果。第六章“《说文解字》部首研究”是关于部首注释、部首性质、立部归部及其他方面的研究成果;第七章“《说文解字》形体研究”主要是梳理对《说文解字》中的字体,即篆文、古文、籀文、或体、俗字及整体上对《说文解字》重文进行研究的成果。第三部分八至十一章是从语言学角度对《说文解字》进行研究的成果。第八章“《说文解字》古文字研究”梳理了研究《说文解字》与古文字关系的成果及运用古文字考证《说文解字》说解的成果;第九章“《说文解字》语音研究”整理了《说文解字》上古语音系统研究、《说文解字》中古音反切研究及《说文解字》注音的研究成果;第十章“《说文解字》训诂与词汇研究”主要是梳理揭示《说文解字》训诂学价值、《说文解字》词义研究、《说文解字》训诂方式研究及《说文解字》词汇研究的成果。第四部分是十一章和十二章,相比于传统《说文》学,是关于新兴领域的《说文》学研究成果。第十一章“《说文解字》文化研究”回顾了全面揭示《说文解字》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的成果及对《说文解字》中所蕴含的社会状况、物质文化、科技文化分别研究的成果。第十二章“《说文解字》其他方面研究”梳理了《说文解字》相关文献整理、《说文解字》检索及《说文解字》应用的研究成果。第五部分是最后一章,总结四十年来《说文解字》研究的特点及不足。此外,本文的参考文献部分较为全面地收录了四十年来《说文解字》研究的成果,可看做是上起1978年,下迄2018年的《说文解字》研究论着索引,为学习者和研究者提供必要的参考文献。

郑茹[6](2018)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研究(1949-2016)》文中认为学术期刊是以探索、积累和传播人类的科技知识、先进思想为基本目标的特殊出版物。学术期刊凝聚着学者的智慧,对科学研究具有导向作用,学者以期刊为阵地分化出动态聚合的论域,催化新的成果的产生。学术期刊的出版研究目的在于考察学术期刊出版活动的诸多环节以及出版要素,揭示学术期刊出版的演化历程,探索学术期刊出版规律,揭示出版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贯穿出版活动始终的准则和规范等。相比于自然科学期刊而言,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出版研究更容易受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与制约。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具有为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独特功能,因此对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出版进行长时段研究,能够揭示不同历史阶段下社会对学术知识、先进思想的需求情况,以及不同时期的学术研究所呈现出的表现形态和差异性,可以镜观不同时期的学术发展情况。本研究采集1949-2016年CNKI近60年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征稿启事,作为研究的数据来源,并且有针对性的利用CNKI公开的期刊出版数据,作为征稿启事的补充,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历年期刊出版史料进行计量分析和内容分析。研究的时间跨度涵盖建国至今,涉及了人文社会科学19个一级学科,因此能够较为全面的反映新中国建立以来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面貌和学术期刊出版生态。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揭示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基本情况,梳理出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发展的概貌。包括期刊种类走势、地域分布、学科的基本分布等。(2)揭示建国以来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出版规范演变及完善历程。包括审稿制度、出版要求,如稿件类型以及论文格式(题名、摘要、引文)等方面的要求。(3)通过分期研究将建国后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分成四个阶段进行分析,揭示每个阶段期刊的发展特征;通过分层研究重点分析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以及网络期刊等特殊类型,揭示名刊工程期刊的示范作用、核心期刊的引领效应以及网络期刊的倒逼效应。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现有的研究中宏观层面、全景式、整体性研究较为少见。本研究从宏观层面对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出版演化状况所做全景式描摹,是对以往以单一期刊或某类期刊、某地区出版期刊为主的个案式研究的补充,能够从多维度揭示建国以来学术期刊出版演变的过程。同时,也能够从微观层面,揭示不同时期、不同学科、不同类型期刊的出版特征。(2)针对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进行长时间段连续性研究的方法、区别于节点研究。本研究的时间范围是建国至今,在一个较长时间跨度上考察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出版生态,既可以形成时间上的演化研究,也可以针对某一时间进行横向比较,在已有的期刊出版史研究中较为少见。本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其一,建国后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基本生态不断发生变化。表现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发展过程较为波折,全国范围内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存在分布不均衡的现象,人文社会科学的不同学科的学术期刊的发展差距较大。其二,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规范受欧美影响,日益与世界对接,审稿制度、稿件类型以及论文的写作规范是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完善。其三,从分期情况看,不同历史时期的期刊出版在种类、发展速度、学科组成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受复杂的社会环境、学术水平、科学技术的影响,期刊的出版呈现不同的状态。从分层情况看,核心期刊对学术期刊的规范具有引领效应,“名刊工程”对大学学报的发展具有示范效应,网络期刊对纸本期刊具有倒逼效应。本研究的价值主要在于呈现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出版的整体面貌和出版规范发展的完整过程,从学术期刊出版中出现的基本现象出发,涉及到学术期刊出版的诸多方面,揭示学术期刊发展中经历的低谷和浪潮,从而为本土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董文浩[7](2018)在《江西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 ——鉴于“江西共大”办学经验的启示》文中研究指明2014年始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迫切要求我国高等院校培养大量的具有足够理论基础和专业素养,同时又能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鉴于高校的办学类型和人才培养方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任务无可争议地落在了地方本科院校身上。而实际上,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同质化”倾向严重,高校供给侧和市场需求侧矛盾尖锐,迫切需要对地方本科院校办学模式进行深层次转变,即向应用型高校转型。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是我国教育史上一所极具时代意义和特色的地方院校。其贡献不仅是人才培养,更难能可贵的是开辟了一种新型的教育范式,摸索出了一套生产与学习相结合、业务与政治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道路。而这种办学模式与我国目前所倡导的地方高校转型的宗旨十分类似。因此,本研究试图通过历史的视角以江西共大这一历史现象为研究对象,系统地梳理其办学经验,以期对当今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提供借鉴。论文第一部分以多维视角对我国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背景及必要性进行全面检视。首先,通过总量、地区、类型等维度对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设置情况进行直观表达,清晰感知地方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其次,从高等教育的内外环境出发,来进一步佐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迫切性。最后,从多种立场来展示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对其产生的积极影响,深入认识到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是多方利益的普遍要求,势在必行。论文第二部分通过实证研究探讨江西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现状,并重点对转型中的问题进行归纳。本部分选取江西省三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本科院校作为案例进行深度的实地研究,通过文本搜集、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访谈等途径对其办学定位、专业建设、教学内容、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现状研究和问题探讨。论文第三部分是深入历史情境,对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办学经验进行细致梳理。在充分结合上文所归纳出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中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的从办学模式、办学定位、系科建设、教学内容、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六个方面展开。另外,在对江西共大以上每一方面的办学经验进行整理时,要严格依照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宗旨和方向,并尽可能细化,旨在能够对现实转型提供适切性指导。论文第四部分以上述的理论分析、实践考察和史料梳理的研究结果为依据,在对江西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问题全面把握的基础上,通过历史的视角对其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突破的现实路径提供借鉴。此部分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找准历史与现实融合的切入点,对江西共大这一历史事物的办学经验为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进行全方位论证;另一方面是在论证的基础上,分门别类对地方本科院校办学中的不同维度经过历史经验借鉴后提出可行性策略,进而促进江西省地方本科院校顺利转型。

王旭辉[8](2017)在《我国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研究 ——基于“专业”层面的探讨》文中提出高等教育和其他任何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一样存在着供给与需求问题。一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始终绕不开供求关系。与一般商品或劳务有所不同的是,高等教育连接着两座桥,一座通往个体求学者及其家庭,另一座通往社会用人部门和国家。从而高等教育客观上存在着两类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供给和需求,它们分别是个体对高等教育服务的需求和与之对应的教育机会供给、社会对高等教育“产品”的需求和与之对应的人力资源供给。两类供求关系分别发生于高等教育的“入口”和“出口”环节,共同影响着一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本文分别把高等教育“入口”和“出口”所涉及的供求关系称为第一类供求关系和第二类供求关系。在我国特殊的高等教育制度环境下,高等教育的第二类供给无论在总量上还是结构上很大程度都取决于第一类供给,招多少人、招生的专业结构如何往往决定了毕业多少人、毕业生的专业结构如何。这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实际上具有“一元供给”和“二元需求”的基本特征,三者形成了一个特殊的供求三角关系。在这个三角关系中,高等教育的两类需求由于目标上的不一致很可能存在着一定范围的结构性错位,它们分别对高等教育产生了不对称的拉力。这将使高等教育的办学陷入两难困境。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的实证和理论研究就显得很有学术意义。遗憾的是,当前大量文献往往只局限于对其中的某一类供给和需求进行探讨,把两种供求问题串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来讨论的文献十分罕见。这恰恰就是本文要面对的一项综合性工作。本文的研究主要针对高等教育的专业层面,讨论的是供求关系中的结构性问题,具体研究分为事实分析和规范研讨两个部分。在事实分析中,首先分别对我国高校的分专业供给分布和我国高校的分专业学生需求现状进行了描述性统计,让读者对我国高等教育第一类供给和第一类需求的分专业表现有一个相对关系的概念。我们分别以招生规模和平均生源指数作为衡量不同专业第一类供给和第一类需求的参数。数据显示,无论是招生规模还是生源条件,专业间的差异均十分显着,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然而,“招生大户”并不必然等同于“热门专业”。为了考察不同专业第一类供给和第一类需求的匹配性,或者说结构协调性,就需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等教育的第一类供求关系存在着突出的结构性矛盾。相应地,本文也利用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就业数据评估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第二类供求关系,发现结构性矛盾同样存在,但似乎较前者要乐观一些。事实上,之所以我国高等教育在前后两头都存在供求矛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两类需求本身的矛盾。在这般现实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必然面临着两难选择。要么提高学生的专业满足率以平衡第一类供求关系,要么提高专业结构的社会适应性以平衡第二类供求关系,要么采取折衷方案以兼顾两头。每一种政策取向都有舍有得,难以做到十全十美。更重要的是,数据本身只告诉我们“现状是什么”,却无法为我们提供“理想是什么”和“如何构建理想”的信息。这要求本文必须从事实研究转向学理研究,从规范意义上进行价值分析和一系列与之相关的理由陈述、逻辑推理和哲学批判。在这一过程中,本文提出并论证了两个有利于化解矛盾的关键性见解:首先要以市场性供给取代高等教育中的“配给式”供给,这是调节高等教育供求矛盾的必要条件和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供求均衡模式,这是一种具有综合协调功能的矛盾调节策略。两个主张分别是促使我国高等教育双重结构性供求矛盾朝着有利方向移动的“通解”和“特解”。当明确了何为理想和构建理想的基本思路后,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构建理想模式的现实途径,提出了八条政策创新方向。它们分别是关于如何构建我们想要的均衡模式和如何让这一模式发挥最佳功效的若干政策思路。在文章的最后,指出了八种方案必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和政策组合,以互补的方式参与到构建理想模式的政策实践中,而不宜割裂地运用。只有这样,高等教育专业层面的双重供求矛盾才能在长效机制下走向综合协调意义上的动态平衡。这就达到了“治本”的目标,跳出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狭隘思维,避免了只根据数据上的诊断直接为不同专业如何调整供给提出具体的、静态的标准答案。这正是本文将事实研究和价值研究有机结合的奥妙所在。

李瑶[9](2017)在《江西省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产业的转型升级,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用人单位实际需要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为破解这一难题,自2014年起,江西省教育厅启动了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工作,2015年2月,江西省计划本科院校的转型借鉴欧洲应用科学大学的办学模式,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但是欧洲国家应用科技大学的成功办学,有其特殊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必须基于本省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现实状况和转型诉求,不可盲目模仿与移植。本研究正是建立在求解“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问题基点上,以江西省新建本科院校作为重点研究对象,遵循“一般→个别”的研究思路,先从宏观层面切入,阐述新建本科院校的蓬勃兴起与设置进度,并着重分析其当前的发展困境与转型诉求。其次,通过对其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的分析,揭示出当前的发展状况并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也不能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必须开辟一条不同于老牌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之路。再次,从微观层面选取新余学院为案例,深入剖析转型发展的模式探索,并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并总结学生对于转型模式的认可度与满意度。最后,在新建本科院校纷纷寻求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需发挥政府为主导,高校为主体的作用,为江西省内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本研究的主要章节为:第2章是对江西省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现状进行全面扫描,着重分析其发展的内外部困境,揭示出其为摆脱现实的发展困境而发出的转型诉求,实现了研究范围的创新,使对策的研究更具有针对性。第3章利用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对江西省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的内外部动力予以界定并加以分析,通过建立简单综合动力机制模型将内外部动力联系起来,形成院校转型的综合动力。第4章选取新余学院作为案例,对院校转型的具体模式进行探究,着重分析其办学定位、办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建设、与地方企业合作等方面,并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收集了在校生对学校转型的认可度与满意度,揭示其在转型中的不足及可借鉴之处,以期为省内其他院校的转型提供借鉴。在本章的研究中不仅收集到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更利用案例分析法深入剖析具体院校的转型探索,实现了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的创新,增加了研究的可信度。第5章通过前文的理论分析及调查分析得出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的必要性,并结合江西省的实际情况,为江西省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提出适当可行的对策,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高校的主体作用。

师为硕[10](2017)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江西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优化研究》文中指出教育作为供给侧劳动力生产要素的主要配置渠道,应是最根本的“供给侧”因素。面对江西省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出的要求,应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突破口,实施创新、精准、有效的教育供给,提高其全要素生产率与资源配置效率。江西省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高等职业教育这一人才输出的生命线,然而江西省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仍存在一些结构性的矛盾,尤其专业要素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还不能很好地契合产业结构发展的需要和趋势,因此为提高专业供给的质量与效率,使其与区域产业定位和发展优势的面向性更强、协调性更好、契合度更高,有必要深入研究江西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本研究基于江西省产业结构现状、趋势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相关数据,对专业供给现状、专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契合度及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情况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发现专业设置存在结构性扭曲、专业面向战略新兴产业的有效供给不足、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不强等问题。为此,应当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增设新兴专业、加快要素流动、聚焦服务面向、打造专业建设共同体、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强化三产互动等措施来优化江西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

二、《新余高专学报》2002年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余高专学报》2002年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井上靖《杨贵妃传》中的〈杨贵妃像〉(论文提纲范文)

谢辞
摘要
要旨
はじめに
    1.研究対象
    2.先行研究
    3.问题提起
    4.研究意义
第一章 杨贵妃像の文学史的変迁
    1.1 中国文学における杨贵妃像
    1.2 日本文学における杨贵妃像
    1.3 井上靖の『杨贵妃伝』を创作した意図
        2.1.1 孤独な人
        2.1.2 自己中心的な生き方
        2.2.1 运命意识が高い
        2.2.2 情が薄い
        2.2.3 膨大な権力欲
    2.3 矛盾した杨贵妃像
第三章 井上靖の杨贵妃像の位置づけ
    3.1 悲剧的人物としての杨贵妃
        3.1.1 「殉国者」としての杨贵妃像
        3.1.2 権力闘争の犠牲品としての杨贵妃像
    3.2 风景としての杨贵妃
        3.2.1 観察者としての杨贵妃
        3.2.2 唐王朝の暗黒政治の缩図としての杨贵妃
    3.3 井上靖歴史小説における人物像の共通性
        3.3.1 井上靖の歴史小説の共通性
        3.3.2 井上靖の歴史小説における女性像の共通性
おわりに
参考文献
附件

(2)中韩文学中傻瓜形象的嬗变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摘要
目录
正文
参考文献

(3)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背景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职业教育校企合作
        二、政策变迁
        三、政策场域
        四、政策学习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研究
        二、政策变迁过程理论及应用研究
        三、政策网络与政策变迁关系研究
    第五节 研究方法
        一、方法论层面
        二、分析技术层面
    第六节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思路
        二、技术路线
    第七节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的变迁轨迹
    第一节 “校附行企、一体共生”阶段(1978—1998 年)
        一、实施行业企业自办或与教育部门联办方针
        二、引导与支持职业教育校办产(企)业发展
        三、选择在部分地区开展“双元制”改革试点
    第二节 “校主企辅、促校联企”阶段(1998—2010 年)
        一、探索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路径
        二、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工程
        三、启动实训基地及师资建设项目
        四、开展半工半读等国家政策试验
    第三节 “校企同主、多元共治”阶段(2010 年至今)
        一、加快健全央地校企合作专属法规制度体系
        二、充分挖掘国家行业系统的指导与协调功能
        三、依托央财项目持续搭建校企合作政策平台
        四、推动企业深度参与职教师资培训体系建设
        五、支持基层创新探索校企深度合作体制机制
    第四节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主要特征
        一、由行动纲领和散点式条文向国家政策体系发展
        二、由少数政策工具主导向多元工具协同应用转变
        三、由旧范式变革后的渐进调整向政策新范式演进
第三章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解释分析框架
    第一节 制度—场域—行动者:构建解释分析框架的基本视角
        一、“结构”与“行动者”的辩证关系:社会科学“元理论”的启示
        二、制度与场域:“结构”维度的主体构成要素
        三、结果性逻辑与适当性逻辑:“行动者”的能动机制
    第二节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核心解析变量
        一、政策场域
        二、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
    第三节 解释分析框架的结构设计及理论预设
        一、框架设计原则与整体结构
        二、理论预设
第四章 政策制定场域与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政—政”制定场域影响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作用机理
        一、由中央职能部门构成的场域关键行动者
        二、从同级协商到上级协调:场域运作变革及其对政策变迁的影响
    第二节 “政—行”制定场域影响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作用机理
        一、与政企分开改革相伴的场域关键行动者
        二、从分级决策到合作治理:场域运作变革及其对政策变迁的影响
第五章 政策执行场域与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央—地”执行场域影响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作用机理
        一、行政科层体制影响下的场域关键行动者
        二、从市县为主到省域统筹:场域运作变革及其对政策变迁的影响
    第二节 “企—校”执行场域影响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作用机理
        一、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场域关键行动者
        二、从行政共生到互利共赢:场域运作变革及其对政策变迁的影响
第六章 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与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政策学习:中央职能部门主动引导政策变迁的有效策略
        一、国家“适应能力”的集中体现
        二、政策学习的主要形式
    第二节 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影响政策变迁的作用机理
        一、革命和国家建设实践成功历史经验的内化迁移
        二、政策调整过程中节约政府决策成本的有效方法
        三、有限理性约束下规避政策改革风险的合理选择
        四、保障央地政策参与主体创新积极性的必要策略
第七章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优化路径
    第一节 强化全国人大与政协的顶层设计权能
        一、推动全国人大主导校企合作立法进程
        二、发挥政协协商决策职能助力政策创新
    第二节 优化中央跨部门协同决策的组织机制
        一、设立常设型的议事协调机构
        二、建立健全国家行政协助制度
    第三节 完善全国性行业协会的社会中介职能
        一、健全国家法律体系,强化政策设计参与权
        二、扩大利益代表范畴,提升协同决策合法性
        三、推行购买服务机制,增强政策变迁影响力
    第四节 保持中央财政资金的引导与扶持效力
        一、加强专项性一般转移支付资金的拨付力度
        二、保留适量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项目
    第五节 健全校企命运共同体的配套制度供给
        一、推行协调性的劳动就业制度
        二、完善国家培训质量标准制度
    第六节 破解局部试验性学习开展的现实瓶颈
        一、加强依法行政,推动政策试验法治化
        二、畅通信息渠道,提升政策试验透明度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一) 研究缘起
        (二) 问题提出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 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
        (二)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专业化
        (三)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分期
    三、文献综述
        (一) 教师教育专业化研究
        (二) 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研究
        (三) 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研究
        (四)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设置研究
        (五) 教师专业标准研究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师范教育初创
    第一节 师范教育的萌芽
        一、师范教育思想的萌芽
        二、师范教育的初步实践
        三、师范教育理论的移植与探索
    第二节 封闭师范教育制度的创立
        一、钦定:自上而下颁布
        二、奏定:自上而下推行
        三、独立设置的师范教育体系形成
        四、师范教育公费制度与自费制度并存
        五、管理师范教育的教育行政体制建立
    第三节 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一、中等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二、高等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三、实业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第四节 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
        一、初级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二、女子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三、优级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四、优级师范选科学堂课程设置
        五、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第五节 教员任用检定制度与培训制度
        一、教师任用制度和检定制度
        二、教师培训制度
    第六节 初创时期师范教育的特色与不足
        一、嫁接的师范教育思想
        二、封闭的师范教育体制
        三、师范教育办学质量总体不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师范教育曲折发展
    第一节 师范教育制度的曲折变迁
        一、封闭师范教育制度的初步发展(1912-1922年)
        二、开放师范教育制度的曲折发展(1922-1927年)
        三、上下结合的独立师范教育制度的探索(1927-1949年)
    第二节 民国时期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
        一、独立师范教育机构的建立与发展(1912-1922年)
        二、多元开放的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1922-1927年)
        三、独立师范教育机构的复兴(1927-1949年)
        四、女子师范教育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五、实业教员养成所的建立
    第三节 民国时期师范教育课程的演进
        一、封闭的师范教育课程(1912-1922年)
        二、开放的师范教育课程(1922-1927年)
        三、多元的师范教育课程(1927-1949年)
        四、女子师范教育课程设置
        五、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第四节 教师检定制度与教师培训制度
        一、教师检定制度
        二、教师培训制度
    第五节 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师范教育实践
        一、根据地师范教育的创建与发展
        二、解放区师范教育的发展
    第六节 师范教育逐步走向专业化
        一、启蒙到专业
        二、探索与不足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师范教育重建
    第一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制度的探索与发展
        一、建国初期师范教育制度的建立(1949-1966年)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制度的衰落(1966-1978年)
        三、改革开放时期师范教育制度的重建(1978-1999年)
    第二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
        一、独立封闭师范教育机构的重建与发展(1949-1966年)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机构严重削弱(1966-1976年)
        三、改革开放时期多元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1976-1999年)
    第三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专业设置演变
        一、建国初期师范专业设置
        二、改革开放期间师范教育专业设置
    第四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课程的变迁
        一、建国初期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49-1966年)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66-1976年)
        三、改革开放时期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76-1999年)
        四、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第五节 教师资格制度与职后教师培训制度
        一、教师资格认证制度
        二、教师培训制度
    第六节 师范教育在繁荣中式微
        一、师范教育的发展特色
        二、师范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教师教育转型
    第一节 教师教育转型政策演进
        一、综合化
        二、开放化
        三、高端化
        四、一体化
    第二节 教师教育转型实践
        一、综合化:师范院校向综合化发展
        二、开放化:综合性院校参与教师教育
        三、高端化:教师教育院校和培养层次升级
        四、一体化: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逐渐融合
    第三节 师范专业设置与认证
        一、师范专业设置
        二、师范专业认证
    第四节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建立
        一、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二、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第五节 教师资格制度与教师职后培训制度
        一、教师资格认定制度
        二、教师职后培训制度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逻辑
    第一节 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逻辑
        一、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制度变迁分析
        二、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路径演化
    第二节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理论逻辑
        一、教师教育基本规律
        二、教师专业发展规律
        三、教师教育的二重性
    第三节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实践逻辑
        一、国家宏观层面:建立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制度体系
        二、地方中观层面:推进教师教育专业化
        三、学校微观层面:践行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
        四、完善教师教育治理机制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5)四十年来〈说文解字〉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凡例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课题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文研究的对象、方法及目标
    第四节 《说文》研究成果简述
第一章 许慎研究及《说文·叙》研究
    第一节 许慎生平研究
    第二节 哲学思想研究
    第三节 学术思想研究
    第四节 《说文·叙》研究
第二章 《说文解字》版本、校勘、注本研究
    第一节 《说文》版本研究
    第二节 《说文》校勘研究
    第三节 《说文》注本
第三章 《说文解字》通论综述
    第一节 《说文》通论专着
    第二节 《说文》通论论文
第四章 《说文解字》体例研究
    第一节 《说文》编排体例研究
    第二节《说文》说解体例研究
    第三节《说文》引证体例研究
    第四节 《说文》其他体例研究
第五章 《说文解字》六书研究
    第一节 六书总论研究
    第二节 象形、指事、会意研究
    第三节 形声研究
    第四节 转注研究
    第五节 假借研究
第六章 《说文解字》部首研究
    第一节 《说文》部首注释
    第二节 《说文》部首相关问题研究
第七章 《说文解字》形体研究
    第一节 《说文》篆文研究
    第二节《说文》重文研究
    第三节《说文》古文研究
    第四节 《说文》籀文研究
    第五节 《说文》或体与俗字研究
第八章 《说文解字》与古文字研究
    第一节 《说文》与古文字资料互证关系研究
    第二节 运用古文字资料考证《说文》说解
第九章 《说文解字》语音研究
    第一节 《说文》上古语音系统研究
    第二节 《说文》中古音反切研究
    第三节 《说文》现代注音研究
第十章 《说文解字》训诂与词汇研究
    第一节 《说文》训诂价值的研究
    第二节 《说文》词义研究
    第三节《说文》训诂方式研究
    第四节 《说文》词汇研究
第十一章 《说文解字》历史文化研究
    第一节 文化的全面研究
    第二节 社会状况研究
    第三节 物质文化研究
    第四节 科技文化研究
第十二章 《说文解字》其他研究
    第一节《说文》资料的整理
    第二节 《说文》检字研究
    第三节 《说文》应用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研究(1949-201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存在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价值和创新点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重点与难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相关研究述评
    2.1 概念界定与辨析
        2.1.1 学术期刊与学术着作
        2.1.2 学术规范与出版规范
        2.1.3 出版、学术出版与期刊出版
    2.2 研究理论基础
        2.2.1 人文社会科学的内涵与分类
        2.2.2.文献计量学与期刊统计
        2.2.3 核心期刊与期刊评价
    2.3 研究现状述评
        2.3.1 国外期刊研究前沿与热点
        2.3.2 国内期刊研究成果及研究态势
第三章 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总况
    3.1 研究史料的采集与处理
        3.1.1 史料的采集
        3.1.2 数据的处理
    3.2 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出版基本分布情况
        3.2.1 期刊的种类、年发行数量以及期刊载文量的变化情况
        3.2.2 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更名、停刊情况
        3.2.3 期刊的版本分化情况
    3.3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地域分布研究
        3.3.1 期刊的出版地域整体分布
        3.3.2 强势期刊出版区域
        3.3.3 弱势期刊出版区域
    3.4 学术期刊出版的学科分布研究
        3.4.1 期刊种类的学科分布
        3.4.2 哲学人文和社会科学期刊的学科占比
        3.4.3 基础性学科与应用性学科期刊的差异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规范的演化
    4.1 审稿制度的演化
        4.1.1 三级审稿制
        4.1.2 双向匿名审稿制与同行评议制
    4.2 稿件类型的演化
        4.2.1 手稿
        4.2.2 打印稿
        4.2.3 电子稿
    4.3 论文结构规范的演化
        4.3.1 题名规范
        4.3.2 文章篇幅
        4.3.3 摘要与关键词
        4.3.4 引文规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分期与分层研究
    5.1 期刊的分期与分层
        5.1.1 期刊的分期依据
        5.1.2 期刊的分层依据
    5.2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分期研究
        5.2.1 七年过渡时期(1949-1956 年)
        5.2.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7-1966 年)
        5.2.3 十年文革时期(1966-1977 年)
        5.2.4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8 年至今)
    5.3 核心期刊与非核心期刊的分层研究
        5.3.1 CSSCI与“北大核心”期刊的基本情况
        5.3.2 核心期刊引入前后的出版情况比较
        5.3.3 核心期刊对规范的引领效应
    5.4 高校学报与名刊工程的分层研究
        5.4.1 学报的基本情况
        5.4.2 高校的更名情况
        5.4.3 名刊工程的示范效应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江西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 ——鉴于“江西共大”办学经验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人才诉求:应用型人才供需失衡
        1.1.2 政策背景:相关政策相继出台
        1.1.3 历史回眸:“江西共大”再度提及
    1.2 研究意义
        1.2.1 有助于丰富高等教育理论
        1.2.2 有助于地方本科院校的良性发展
        1.2.3 有助于充实教育史料
    1.3 研究综述
        1.3.1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综述
        1.3.2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办学经验研究综述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几个重要概念的界定
        2.1.1 地方本科院校
        2.1.2 应用型本科院校
        2.1.3 转型
    2.2 理论基础
        2.2.1 高等教育分类理论
        2.2.2 生态位理论
3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背景及必要性
    3.1 地方本科院校设置分析
        3.1.1 地方本科院校整体概况
        3.1.2 地方本科院校科类结构
        3.1.3 地方本科院校区域分布
    3.2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时代背景
        3.2.1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不断加快
        3.2.2 我国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方式发生改变
        3.2.3 社会矛盾突出,大学生就业难
    3.3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必要性
        3.3.1 转型发展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
        3.3.2 转型发展是顺应教育发展规律,调整高教结构的内在必然
        3.3.3 转型发展是提升地方本科院校竞争力的有力途径
        3.3.4 转型发展是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4 江西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现状及问题——以3所高校为例
    4.1 院校介绍与省内政策解读
        4.1.1 院校概述
        4.1.2 省内政策解读
    4.2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现状及问题
        4.2.1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与办学定位
        4.2.2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与专业建设
        4.2.3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与教学内容
        4.2.4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与师资队伍建设
        4.2.5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与科学研究
5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办学经验研究
    5.1 江西共大“半工(农)半读”模式
        5.1.1 什么是“半工半读”
        5.1.2 江西共大为什么选择“半工(农)半读”模式
        5.1.3 江西共大如何践行“半工(农)半读”模式
    5.2 江西共大办学定位
        5.2.1 办学类型定位——半工(农)半读
        5.2.2 人才培养类型定位——思想端正的专业性农林人才
        5.2.3 服务面向定位——服务本省
    5.3 江西共大系科建设
        5.3.1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设置系科
        5.3.2 专业建设
        5.3.3 场系合一
    5.4 江西共大教学内容
        5.4.1 教学内容面向
        5.4.2 课程设置和改革
        5.4.3 教材编写和改革
    5.5 江西共大师资队伍
        5.5.1 江西共大师资来源
        5.5.2 江西共大师资培养
        5.5.3 江西共大师资管理
    5.6 江西共大科学研究
        5.6.1 研究层次:应用性农业研究为主
        5.6.2 研究主体:“两条腿走路”
        5.6.3 研究模式:教学、生产、科学研究三结合
6 历史借鉴下江西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路径探析
    6.1 江西共大办学经验现实借鉴的可行性剖析
        6.1.1 教育具有共通性
        6.1.2 教育具有传承性
        6.1.3 教育具有启示性
    6.2 江西共大办学经验对江西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路径选择的启示
        6.2.1 “半工半读”模式的选择性应用
        6.2.2 找准办学定位,践行办学定位
        6.2.3 优化专业建设,吻合社会需求
        6.2.4 创新教学内容,注重学用融合
        6.2.5 完善师资队伍,构建“双师型”师资结构
        6.2.6 调转科研方向,提倡应用研究
7 总结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8)我国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研究 ——基于“专业”层面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理解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
    1.2 问题提出
    1.3 文献回顾
        1.3.1 对高等教育供求话题的一般分析或整体讨论
        1.3.2 对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和高校专业设置的研究
        1.3.3 关于学生专业选择方面的研究
        1.3.4 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研究
        1.3.5 文献简评
    1.4 研究思路和本研究的学术意义
    1.5 本文的内容与结构
    1.6 研究方法及技术说明
        1.6.1 研究方法
        1.6.2 变量说明
        1.6.3 样本和数据说明
第二章 高校招生(供给)的专业/科类分布的描述性统计——基于样本高校面向浙江省理工类招生的数据
    2.1 宏观层面:高校招生的学科门类/专业大类分布
        2.1.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2.1.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2.2 中观层面:高校招生的专业类别分布
        2.2.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2.2.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2.3 微观层面:高校招生的专业分布
        2.3.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2.3.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第三章 不同专业/科类的第一类需求表现的描述性统计——基于样本高校面向浙江省理工类招生的数据
    3.1 宏观层面:不同学科门类/专业大类生源条件对比
        3.1.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3.1.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3.2 中观层面:不同专业类别生源条件对比
        3.2.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3.2.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3.3 微观层面:不同专业生源条件对比
        3.3.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3.3.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第四章 高等教育的两类供求矛盾评估
    4.1 第一类供求矛盾分析
        4.1.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4.1.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4.2 第二类供求矛盾分析
        4.2.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4.2.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4.3 事实评估小结
第五章 高等教育供求问题中的若干现象剖析
    5.1 大类招生受学生欢迎吗?
    5.2 专业越来越不重要了吗?——基于专业“好坏”维度的讨论
    5.3 专业也和学校一样有层次性吗?
    5.4 第一类需求中的“超额需求”和“差异化需求”
第六章 处理高等教育双重供求矛盾的规范研讨
    6.1 研究逻辑的价值转向
        6.1.1 非正规逻辑和后实证主义
        6.1.2 把事实和价值结合起来
    6.2 从“配给式”供给走向市场性供给是调节矛盾的必要条件
        6.2.1 以市场为导向是走向任何供求平衡的基本前提
        6.2.2 我国高等教育专业层面的供给管理中存在的两个典型问题
        6.2.3 改进的思路
    6.3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供求均衡模式是化解矛盾的最佳策略
        6.3.1 现实中高等教育供求均衡的三种模式
        6.3.2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供求均衡模式最具综合合理性
        6.3.3 以学生为中心的均衡模式的理论根据及其超越
第七章 构建理想:在向学生需求的倾斜中走向综合协调
    7.1 从三个“不矛盾”看以学生为中心的均衡模式的综合合理性
    7.2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均衡模式在高等教育专业层面的政策创新
    7.3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本科样本院校名单
附录二: 高职高专样本院校名单
附录三: 合并后的50个本科专业类别名单
附录四: 合并后的40个高职高专专业类别名单
附录五: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
后记
研究生在学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后面加*号)

(9)江西省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1.3.1 新建本科院校
        1.3.2 转型
        1.3.3 理论基础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创新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5.3 创新点
第2章 江西省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困境与转型诉求
    2.1 江西省新建本科院校的兴起
        2.1.1 江西省新建本科院校的设置进程
        2.1.2 江西省新建本科院校的科类结构
    2.2 江西省新建本科院校内外部发展困境
        2.2.1 江西省新建本科院校外部困境解读
        2.2.2 江西省新建本科院校内部困境解读
    2.3 江西省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诉求
        2.3.1 转型发展是新建本科院校摆脱现实困境的最佳出路
        2.3.2 转型发展是新建本科院校实现自身价值的根本途径
第3章 江西省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动力分析
    3.1 江西省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外部动力因素
        3.1.1 政治因素
        3.1.2 经济因素
        3.1.3 文化因素
        3.1.4 科技因素
    3.2 江西省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部动力因素
        3.2.1 新建本科院校的招生压力
        3.2.2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3.3 江西省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
第4章 江西省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调查分析
    4.1 新余学院基本概况
    4.2 新余学院转型之前的困惑
    4.3 转型发展的社会背景
        4.3.1 各级政府教育政策方针的支持与引导
        4.3.2 新余市经济发展的需求
    4.4 转型发展的实践探索
        4.4.1 顶层设计
        4.4.2 学校内部体制机制改革
        4.4.3 转变观念
        4.4.4 优化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对接
        4.4.5 制定以应用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4.4.6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4.5 新余学院转型发展的问卷调查
        4.5.1 本次问卷调查的说明
        4.5.2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4.5.3 调查结果总结
第5章 江西省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对策研究
    5.1 政府层面
        5.1.1 结合高校实际,实行教育政策区域化
        5.1.2 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
    5.2 高校层面
        5.2.1 立足章程建设,明确办学定位
        5.2.2 规范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5.2.3 立足社会服务,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5.2.4 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5.2.5 建立完善的实习实训基地
    5.3 社会层面
第6章 结论及不足
    6.1 结论
    6.2 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目录
附录Ⅱ新余学院转型发展问卷调查(学生版)
附录Ⅲ 新余学院转型发展问卷调查(教师版)

(10)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江西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的要求
        1.1.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提出的要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述评
        1.3.1 供给侧改革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2 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适应性相关研究
        1.3.3 研究现状述评
    1.4 采取的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分类对比法
        1.4.3 实地调研法
        1.4.4 访谈法
    1.5 研究框架和思路
    1.6 本文的创新
2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供给与需求
        2.1.2 专业结构
        2.1.3 产业结构
    2.2 理论基础
        2.2.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理论
        2.2.2 专业结构设置中应正确处理的六对关系
        2.2.3 高等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
        2.2.4 非均衡发展理论
3 江西省产业结构现状与发展趋势
    3.1 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3.2 江西省产业结构发展概况
    3.3 江西省产业内部结构分析
        3.3.1 江西省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相关分析
        3.3.2 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构分析
        3.3.3 江西省四大主体功能区产业规划结构分析
    3.4 江西省产业结构发展趋势
    3.5 本章小结
4 江西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现状
    4.1 专业结构分布不广
    4.2 高等职业教育机构间专业资源流动性不足
    4.3 专业供给不够精准
    4.4 部分专业大类趋同度过高
    4.5 专业群的建设力度弱
    4.6 专业调整力度不强
    4.7 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不高
        4.7.1 专业结构面向三次产业结构的整体适应性不强
        4.7.2 专业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效供给不足
        4.7.3 四大主体功能区域专业结构面向产业结构的协调性差
    4.8 本章小结
5 江西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优化对策
    5.1 增设新专业创造新供给
    5.2 加快要素流动促进良性竞合
    5.3 聚焦服务面向提升供给精准度
    5.4 发挥三方力量打造专业建设共同体
    5.5 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匹配产业结构升级
    5.6 优化资源配置强化三产互动
    5.7 打通层次壁垒构建现代职教专业体系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2016 年江西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开设情况一览表
附录2 2016 年江西省开设高职专业院校专业设置情况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四、《新余高专学报》2002年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井上靖《杨贵妃传》中的〈杨贵妃像〉[D]. 刘慧慧.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021(09)
  • [2]中韩文学中傻瓜形象的嬗变比较研究[D]. 刁静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1)
  • [3]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研究[D]. 于晨. 天津大学, 2019(01)
  • [4]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D]. 李铁绳.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5]四十年来〈说文解字〉研究综述[D]. 袁晓光. 天津师范大学, 2019(01)
  • [6]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研究(1949-2016)[D]. 郑茹. 东南大学, 2018(05)
  • [7]江西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 ——鉴于“江西共大”办学经验的启示[D]. 董文浩. 江西农业大学, 2018(02)
  • [8]我国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研究 ——基于“专业”层面的探讨[D]. 王旭辉. 厦门大学, 2017(01)
  • [9]江西省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D]. 李瑶. 南昌航空大学, 2017(01)
  • [10]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江西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优化研究[D]. 师为硕. 江西农业大学, 2017(03)

标签:;  ;  ;  

2002年《新余学院学报》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