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王先波

论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王先波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梅铺一贯制学校442000

摘要:设置问题和进行提问,是语文教师公认的进行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的延伸是靠提问来进行支撑的。问题设计得好,总能为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让他们向更高、更远的层面飞跃。也能较好地展现课堂中教与学、疏与密、缓与疾、动与静、轻与重的相互关系,让课堂波澜迭起、抑扬有致。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提问原则

一、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的原则

课堂提问的目的是评价学生、检查学生、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等。因此,教师设计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出发点和准确的针对性。其一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其二是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例如,某著名语文教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她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教者在此基础上,接着顺势引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这就需要教师课前要进行充分细致的准备,抓住每一课的重点、难点,再结合学生的思维能力、认识水平提出相应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力和想象力,从而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课堂上都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提问的内容设计

1.提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语文教学中潜藏着大量学生感兴趣的切入点,教者若能够抓住这些切入点进行提问,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积极思维和回答问题的兴趣,往往能加深学生对整个篇章的理解。

2.提有难度的问题。教师的课堂提问要注意分寸,提的问题不能低于或过分高于学生的水平,要让学生“跳一跳把果子摘下来”。如果问题太简单,不能引起学生思考,那就等于白问。如果问题太难超过学生的心理认识发展水平,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在设置问题时,切忌空乏,切忌太大,而应有一定的梯度,让学生借助“梯子”一步一步往上爬,那么即使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到最后也能迎刃而解了。

3.曲问或活问,寻求知识契合点。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可以把问题换成“曲径通幽”的方式提出,寻求学生兴趣与课堂深度的契合点,找出学生最感兴趣而又同文章重、难点有着紧密联系的问题。

三、提问的时机

1.导入新课时提问。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一堂课,如果头开得好,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求知欲望,让他们带着问题通过自身的主动探索去洞悉知识的形成过程。为此,教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导入新课时的提问要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的理解也水到渠成。

2.在学生疑问处提问。设疑、释疑是人生追求真理、获取知识、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在学生似懂非懂、似通非通时及时提问,然后再与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势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在创新思维处提问。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若能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就是创新。教师应善于设计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四、提问的技巧

1.提问角度要新颖。通常情况下,教师在提问的时候,只是按照教学的中心和写作技巧来提问。在这种提问方法的长期影响下,就会让学生形成固定的思维方式,不利于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所以,教师在提问的时候,一定要创新提问角度,利用创新性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

2.提问内容要有深度。初中语文教材中,虽然很多内容看起来非常简单、平淡,但含有深刻的意义。在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对文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发现,引发学生思考。例如,在学习《背影》一文时,作者四次提到父亲的背影,可以提问:为什么作者四次提到了背影?四次背影给你什么感受?利用具有深度的问题,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问题的答案当具创造性。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学生的阅读鉴赏,即同文本对话的过程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对一部作品的解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每一个人的解读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多元是一种理念、一种指导思想,是一种存在的客观现实,也是教育发展的趋势。正是语言的这种“模糊性”和读者的“创造性”,才使得枯燥简单的语言变得如此神奇而富有魅力,而文学作品因为这种个性的解读而更具有魅力。所以教师绝对不能过早地抛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应该及时地设疑质疑,于无疑处生疑,使学生在不拘泥于那些权威答案的基础上能再推开一扇窗子,让学生看到更美的风景。

参考文献

[1]王祚扣对初中语文教学中“主问题”设计的思考[J].中学教学参考,2013,(12)。

[2]董秀英谈谈初中语文课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J].现代语文,2012,(11)。

[3]郭清平初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提问行为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2010,(3)。

标签:;  ;  ;  

论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王先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