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浅析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吴亚萍

贵州省剑河县民族中医院贵州剑河556400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原因,并总结预防措施。方法:对2010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587例分娩产妇中发生产后出血的25例产妇进行临床总结分析。结果:产后出血发生率为4.3%。导致产后出血原因:子宫收缩12例占48%,胎盘残留6例占24%,软产道损伤4例占16%,凝血功能机制3例占12%。结论:产后出血是产科的急症及重症,充分认识产后出血的各种原因,对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减少孕产妇死亡率。

产后出血即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1]。一旦发生产后出血,预后相当严重,轻则削弱产妇抵抗力,易发生感染并发症,重则造成母体失血性贫血、休克、甚至死亡。因此产后出血的观察及预防是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的关键。本文回顾分析我院产后出血25例,总结产后出血的原因并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住院分娩产妇共587例,发生产后出血25例,其发生率4.3%。其中阴道分娩产妇诊断产后出血18例,剖宫产产妇诊断产后出血7例,平均年龄在20-42岁,平均27.5岁;孕周34-42周,平均39+1周,初产妇5例,经产妇20例。

1.2方法25例产后出血患者经临床诊断均为产后出血。

2结果

产后出血发生率为4.3%。导致产后出血原因:子宫收缩12例,占48%;胎盘残留6例,占24%;软产道损伤4例,占16%;凝血功能机制3例,占12%。

3.讨论

3.1产后出血的原因及临床表现

3.1.1产后出血的原因

(1)子宫收缩乏力的原因

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以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占首位,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80%[2]。

(2)胎盘因素

根据胎盘剥离情况,导致产后出血的胎盘因素有胎盘滞留、胎盘粘连或植入、胎盘部分残留等。

(3)软产道损伤

急产,宫缩过强,产程过快,胎儿过大,瘢痕子宫,接产时未保护好会阴或阴道手术助产操作不当,均可引起会阴、阴道、破膜后血肿或阔韧带内血肿。

(4)凝血机制

凝血功能障碍所致产后出血少见血小板减少、严重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凝血因子缺乏等易引起产后出血。

3.1.2产后出血的临床表现

产后出血主要表现为阴道流血量过多及因失血引起休克等相应症状和体征。

3.2产后出血的预防

3.2.1子宫收缩乏力的导致出血的预防

严密观察产程,加强产程护理,宣传分娩的护理常识,解除产妇思想顾虑,注意休息、饮食,避免过分体力消耗导致使产程延长。妊娠晚期,尤其是临产后避免使用大剂量镇静药物,如杜冷丁,硫酸镁,巴比妥类药物,以免导致宫缩乏力,避免第一产程过早地使用腹压,如过早有排挤感应注意有无头盆不称,确诊胎方位,并给予及时处理,避免多产。产时中因宫缩乏力可加用缩宫素2.5U缓慢静滴,从8滴/min开始,当有规律性宫缩进入产程后,要严密观察产程,避免因强烈的宫缩而造成子宫破裂及软产道裂伤。间接因素对剖宫产产妇应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严格掌握适应症,二是提高手术质量,减少术中出血。会阴侧切适宜,注意止血,减少术中出血,预防多产,以减少产后出血率的发生。

2.2胎盘娩出导致出血的预防

胎盘因素引起的出血迅猛,常危及母儿生命,应高度重视胎盘因素引起的产后出血。正确处理第三产程,胎盘未剥离前,避免按摩子宫或牵拉脐带,在胎儿娩出后即给产妇注射缩宫素20u帮助子宫收缩,胎盘娩出后,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注意母体面胎盘小叶有无缺损,血管有无断裂,注意有无副胎盘。如发现有残留或胎盘异常,应立即行清宫术。如胎儿娩出30min,排除膀胱充盈及给缩宫素后仍不排除胎盘时,应行人工剥离胎盘术,严重者手术行子宫切除术,则可有效地避免失血过多,术后给予抗生素及缩宫素,子宫收缩好,宫底下降,阴道流血不多,但子宫收缩欠佳,宫底下降,阴道出血不多,表示宫腔内有积血。一旦发现术后宫腔积血应立即予以彻底清除,切忌有仅按压子宫即能清除积血的错误认识。长时间深度刺激宫体,宫腔积血清除不彻底,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又使子宫过度疲劳,乳酸堆积,更加重了子宫收缩乏力[3]。

2.3软产道损伤的导致出血的预防

宫口开全前勿使产妇过早用腹压,避免危产,以防止产程进展较快,导致宫颈裂伤,第二产程时,正确保护会阴,使胎头、胎盘缓慢娩出,避免软产道裂伤;胎头过大,阴道手术产时,应行会阴侧切术,阴道手术时常规阴道检查有无高位软产道裂伤。

2.4凝血功能障碍导致出血的预防

注意观察产妇一般状况,对患有贫血、血液系统疾病,肝及全身性疾病者,要及时纠正,对不宜继续妊娠具有产后出血可能的合并症应在妊娠早期终止妊娠,对有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孕妇,如双胎、羊水过多、妊高症、有产后出血史、剖宫产史应择期住院待产,正确为胎盘早剥或死胎者,应及早处理,注意预防凝血功能障碍。

2.5产道血肿的预防

产道血肿多发生在分娩后数小时内,产妇自感阴道、肛门周围剧烈胀痛,伴有里急后重感,随时间延长而加重,如出血量多,有多种程度的失血表现,常因疼痛及失血而休克,出现面色苍白、冷汗、脉搏细快及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阴道检查时,阴道血肿多使一侧阴道壁向阴道腔膨出,阴道变窄,形成血肿壁的组织十分紧,触诊可产生剧痛,肛门周围皮肤有时可见紫斑,阴唇血肿可见阴唇膨大,皮肤粘膜表面呈紫色,腹膜后血肿中,于腹股沟韧带区域处可扪及血肿包快,且有明显触痛,若出现上述临床症状时,均应做详细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软产道血肿进行处理,防止继续出血,严密观察产后出血,防患于未然。尤其在观察产程时,认真描绘产程图,积极处理产程,避免滞产或第二产程延长,使用缩宫素时,要严格缩宫素的剂量及静滴速度,认真观察子宫收缩强度、频率,防止宫缩过强。接生时要注意保护会阴,胎头娩出不能过快,防止软产道撕裂,产后应注意胎盘、胎膜及软产道的检查,尤其对妊高征、手术助产、出生巨大胎儿产妇及合并有血小板减少或软产道静脉曲张的产妇更为重视。对会阴侧切口的缝合,按解剖层次对合整齐,不留死腔。对断裂血管用丝线结扎,有效预防产后出血。剖宫产及阴道助产与阴道分娩,因其对软产道的创伤及手术时间的延长,无疑可增加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严格掌握剖宫产及阴道助产指征也是避免和减少产后出血的重要措施。

结论:对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给于充分的重视并做好预防措施,对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及时产后的失血量做到相对准确的收集,对产后出血做出第一时间的诊断及正确的处理,就能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4]。在临床上,需要严密监视产程、熟练相关操作、严格执行产后2h留置观察制度,防范于未然[5]。充分认识产后出血的各种原因,对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减少孕产妇死亡率。

[参考文献]

[1]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第6版.2004:224.

[2]肖冰,熊庆.产后出血诊疗进展[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26(1):2-4.

[3]熊庆,粱娟.孕产妇死亡率及死亡构成的变化趋势[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26(1):1-2.

[4]解敏,马彦玲,田玉玲.16例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J].山东医药.2009,49(30):109-110.

[5]赖婷,叶芳青.191例重度产后出血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320-322.

标签:;  ;  ;  

浅析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