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审美境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境界,文艺,之境,黄冈,王国维,佛教,词话。
审美境界论文文献综述
于荔[1](2019)在《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追求审美的人生境界》一文中研究指出"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提出的重要美学命题。这个命题的提出,既承认美的客观存在,又强调人的主观感受,美存在于审美活动中,是美与美感的统一,世界万物由于人的意识被点亮唤醒,从而构成了一个美的世界。审美活动可以从各方面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和品格,但审美活动对人生的意义归结起来就是提升人的人生境界。(本文来源于《大观(论坛)》期刊2019年10期)
刘发开[2](2019)在《王国维“境界”说的理论结构与审美精神转向》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贯通古今、融汇中西的创造性美学范畴,"境界"说蕴涵了"真"与"实"的审美基质、"不隔"与"不代"的审美尺度、"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审美境界、"众芳芜秽"与"以血书者"的审美旨归等四个层面意蕴,共同构建起"境界"说美学意蕴的整体结构。王国维基于民族文化本位立场融汇西方美学与民族文化并达成学理再创,在生命维度上促成新的审美精神转向,在古今中西交汇时期具有开时代风气之先的重要意义,对于以新视角重新激活中国传统美学与文论话语,构建新时代中国美学与中国文论话语体系也颇具借鉴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文艺评论》期刊2019年09期)
潘海军[3](2019)在《王国维“境界”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场域的审美呈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王国维"境界"说涵摄"无我"与"真我"两维架构。"真我"之维聚焦"忧""畏""终极焦虑"等情感形态,彰显存在本体论场域的审美取向。鲁迅的《野草》、冯至的《十四行诗》、海子诗歌创作,皆体现出对生存虚无的原初情绪,凸显"真我"的审美旨趣。"无我"之维追求情景交融、意与境会的高格深意。周作人散文、朱自清散文、何其芳的《画梦录》,以精练语言寄托无限情思,构塑"心与物化"物我情融的艺术至境。王国维"境界"说在现代文苑得到了有力呈现,彰显其蓬勃的理论生命力。将王国维"境界"说从理论层面辨析转向艺术实践的探讨,无疑是王国维美学思想研究的全新路径。(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期刊2019年09期)
许玲[4](2019)在《审美体验:让母语的感知迈向全新境界》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的母语音韵优美、丰富细腻,不仅具有极强的表情达意功能,其语法修辞、节奏韵律也具有鲜明的审美价值。语文教学需要引领学生对文本语言的形式和情感进行赏析,感受母语独特的语言之美和情感之美,将语文教学演绎成为独具魅力、赏心悦目的审美之旅,在唤醒学生内在心灵的同时渗透美德教育。本文提出要依托美感元素,形成审美意识;营造鲜活情境,提升审美能力;多维形式朗读,铸造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本文来源于《小学生(下旬刊)》期刊2019年09期)
马李文博[5](2019)在《改良审美生态 提高审美境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 马李文博)8月1日,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召开研讨会,组织文艺评论家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成立70周年的贺信。研讨会上,大家一致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是当前文艺路线、方针、政策最科学和最切实可行的表达。文艺(本文来源于《中国艺术报》期刊2019-08-05)
祁春风,贺仲明[6](2019)在《现实书写的本土纵深与审美新境界——评刘醒龙的长篇小说《黄冈秘卷》》一文中研究指出长篇小说《黄冈秘卷》~(1)是刘醒龙在长期执着的现实书写上一个重要突破。他早期的"大别山之谜"系列小说,因为受到魔幻现实主义和寻根文学思潮的影响,较着力于驰骋自我想象力和渲染神秘因素。1990年代初,他进一步明确了现实书写的创作方向,与此同时,开启了长篇小说体裁创作,更加全面地透视乡土社会和都市生活,并突入到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之中。数十年的创作历史中,可以发现刘醒龙不断增强的"本土意识"。这不仅指他细致地刻画山区的小镇、江边的(本文来源于《小说评论》期刊2019年04期)
刘晓婷[7](2019)在《“心境互渗”与审美境界——以中国茶道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心""境"关系来探讨中国茶道美学的境界问题。基于"心境互依"而实现的"心境互渗",是审美境界之所以生成的一般特征,具有审美发生学上的普遍意义。"境况"是现场实况,而"境界"的现起则是对于"境况"的超越性转换。"境因心起"或"心能转境"是以"心境互渗"为基本条件而生成的审美境界。"心"是境界得以建构的"灵源",是主体心灵在当下境况之下所实现出来的心灵场域,因此一切"境界"皆为"意境",是自身之"心意"与"意义"得以呈现的基本形态。"心不起境"或"心境双泯"是无言之境,蕴含对于生命与存在之究竟实相的终极体悟,是究竟的生命境界,也是最高的审美境界。(本文来源于《浙江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7期)
陶陶[8](2019)在《诗歌创意写作审美境界导论:心灵与大地之约》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文学艺术的精灵,诗歌以其特有的抒情审美形象之美感和审美意蕴,不断地震荡着读者的灵魂,影响着人的人格风范,塑造着人的精神价值,提升着人的美学境界。所以说,诗歌是美好的,诗歌是富有哲学意味的艺术美学,诗人的诗歌活动也就有了诗意的生存的境界。正如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所说的那样,人的理想生存状态,正像诗人一样,"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本文从这两个方面论述,一、诗歌创意写作之大地诗意栖居境界。即诗歌创意的神性之约,诗歌创意的心灵之约;二、诗歌创意写作的心物互动体验。即诗歌创意的感兴体验之域,诗歌创意之心灵情智体验之维,诗歌创意审美体验之境。(本文来源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王新勇[9](2019)在《艺术审美创造的叁维境界》一文中研究指出"意境"(境界)具有生命的内涵,这是无庸置疑的。叶朗先生在论述老子的"道"时说:"老子的‘道’是宇宙万物的本体和生命,对于一切具体物的观照最后都应该进到对‘道’的观照;‘道’是‘无’和‘有’、‘虚’和‘实’的统一,‘道’包含‘象’,产生‘象’,但是‘象’是有限的,而‘道’是无限的。"在论到"境"时,叶朗先生又说:"‘境’是‘象’和‘象’外虚空的统一,也就是庄子的‘象罔’的对应物,中国古典美学家认为,只有这种‘象外之象’——境,才能体(本文来源于《读书文摘》期刊2019年02期)
余虹[10](2019)在《华藏世界:佛家审美境界之一》一文中研究指出华藏境界是华严宗所追求的宗教境界,也是中国佛家有代表性的审美人生境界之一。从佛教视角论,华藏世界之美:一美在华藏世界庄严绚丽之相;二美在华藏世界所蕴含的圆融无碍的深邃之理。华藏世界是相与理的统一,是理相融通互摄的结果。从美学角度论,华藏世界作为一个意象世界,在其庄严美妙的形象世界中蕴含着丰富而深邃的人生哲理,体现出审美人生境界的诸多特质。本文从华藏世界的庄严华美与圆融无碍的一真法界两个层面剖析华藏世界的审美特质,揭示华藏世界作为审美人生境界的丰富内蕴。(本文来源于《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审美境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作为贯通古今、融汇中西的创造性美学范畴,"境界"说蕴涵了"真"与"实"的审美基质、"不隔"与"不代"的审美尺度、"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审美境界、"众芳芜秽"与"以血书者"的审美旨归等四个层面意蕴,共同构建起"境界"说美学意蕴的整体结构。王国维基于民族文化本位立场融汇西方美学与民族文化并达成学理再创,在生命维度上促成新的审美精神转向,在古今中西交汇时期具有开时代风气之先的重要意义,对于以新视角重新激活中国传统美学与文论话语,构建新时代中国美学与中国文论话语体系也颇具借鉴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审美境界论文参考文献
[1].于荔.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追求审美的人生境界[J].大观(论坛).2019
[2].刘发开.王国维“境界”说的理论结构与审美精神转向[J].中国文艺评论.2019
[3].潘海军.王国维“境界”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场域的审美呈现[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9
[4].许玲.审美体验:让母语的感知迈向全新境界[J].小学生(下旬刊).2019
[5].马李文博.改良审美生态提高审美境界[N].中国艺术报.2019
[6].祁春风,贺仲明.现实书写的本土纵深与审美新境界——评刘醒龙的长篇小说《黄冈秘卷》[J].小说评论.2019
[7].刘晓婷.“心境互渗”与审美境界——以中国茶道为中心[J].浙江社会科学.2019
[8].陶陶.诗歌创意写作审美境界导论:心灵与大地之约[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9
[9].王新勇.艺术审美创造的叁维境界[J].读书文摘.2019
[10].余虹.华藏世界:佛家审美境界之一[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