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新:论“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的多维阐释论文

刘新新:论“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的多维阐释论文

摘 要:“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这一观点是马克思在物质生产实践领域中整合出的,但是学术界历来对“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观点理解不一,为此基于不同的视角对这一观点从不同的方面进行解读。

关键词: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并无绝对正确和永远存在的东西,真理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因为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而在这个过程中又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但这并不是说我们不能把握和认知事物的发展和变化。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而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知的,只要我们按照规律办事,那么事物的发展也就在我们的掌握之中了,而且矛盾又是具体的,所以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办事情,更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必须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尤其对于我们文科纷繁浩杂的观点和论断来说,某个观点或论断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来说是有历史性意义的,但是马克思也告诉我们不是人们的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所以,哲学家或文人骚客的观点或论断无不深深扎根于他们生活的时代。比如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的观点,这一观点是在当时阶级压迫深重的情况下产生的,在当时无疑是有巨大的社会推动作用的,特别是号召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等阶级暴力革命的观点,为世界被压迫国家和被压迫民族争取民族独立和夺取政权指明了方向,而且这些观点为后来我们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起到了巨大的启发和借鉴作用,比如在“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和“共产党必须要掌握人民武装军队”等观点的指导下,我们党在革命的过程中转败为胜,不断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毛泽东也多次参考借鉴《共产党宣言》中的理论从而更好的指导革命实践的开展和顺利进行,特别是阶级分析理论,毛泽东当时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状况的分析,为中国革命找到了可以团结和依靠的盟友和可以争取的中间阶级,并且找到了必须狠狠打击的对象,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毛泽东的阶级分析理论犹如黑暗中的一把火,照亮了革命的前进道路。历史的巨轮在轰轰烈烈地向前发展,我们今天的中国已经实现了人民民主专政,我们消灭了阶级对立,但是不得不提的是,上世纪中曾经强行以“阶级斗争为纲”结果带来的是巨大的损失和倒退,所以,我们不能重蹈历史的覆辙,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才是我们今天应该走的康庄大道。

总有一天,幼小的孩子都会明白,明白母亲去过的地方留下的记忆做过的决定经历过的颠沛流离。明白父母之间的关系。明白人性的无奈,无解,所有细微褶皱层面里的内容,以及生活形式的多样性和其本质上的残酷直接。是的。终究都会明白。

Comparison of Methods for Predicting Added Resistance Due to Waves……………LI Chuanqing, XU He, HUANG Zhenping, CHEN Xiaping(3·1)

当今,社会生产方式日新月异,在今天我们的时代,应该用我们的社会实践去分析我们的社会意识。然而这样的做法并不是完全用历史虚无主义考虑问题,因为在时间的长河中那些具有真理性的真理只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越发熠熠生辉。比如马克思哲学的三大部分唯物论、认识论和辩证法一直被人们视若真理,就是因为不管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或者在更远的未来,这三大部分永远都不会过时,永远都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开拓世界的工具,这三大部分不仅对我们做事情有指导意义,而且对我们的为人处事也是有帮助意义的,比如从唯物论中我们可以学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对人要真诚。认识论告诉我们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我们的朋友,学会欣赏周围的人,而辩证法则告诉我们对待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方法。所以说,真理永远都不会过时,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让人觉得弥足珍贵。而且,实事求是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就是因为我们根据现有的情况不断的实事求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根据国情实事求是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实事求是推行“一五计划”并优先发展重工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更是实事求是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定,在今天这个新时代我们更是在不断地实事求是,不断地给马克思主义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所以,对于马克思的一些观点或论断我们应该用具体的历史的眼光去看待并不断丰富和发展之。

具体要做的研究包括: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目的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之间的关系;厘清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工具性”目的和“价值性”目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目的的生成条件;通过实证调查分析总结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目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借鉴哲学解释学所倡导的“主体间性”原则、“对话”关系、“实践智慧”等理念,彰显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的“价值性”目的等。

马克思在许多著作中都谈到了人是目的与手段的问题,但是没有关于“人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思想的独立章节,一般只是在阐释其他问题时插入论及。其中比较显著的表现在《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 年草稿》中。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说道:“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它‘并不拥有任何无穷尽的丰富性’,它并‘没有在任何战斗中作战’!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马克思恩格斯还指出:由于私有制的出现,“在过去,自主活动和物质生活的生产是分开的,这是因为它们是不同人的命运,同时物质生活的生产,由于个人本身的局限性,还被认为是自主活动的次要形式,——现在它们互相分离竟达到这般地步,以致物质生活一般都表现为目的,而这种物质生活的生产即劳动”“则表现为手段。”要使人所具有的目的性和手段性进行统一,不致“分离”,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个人必须占有现有的生产力总和,这不仅是为了达到自主活动,而且一般说来是为了保证自己的生存。”也就是要改变生产资料占有方式。只有“联合起来的个人对全部生产力总和的占有,消灭私有制”,“自主活动才同物质生活一致起来”,而且这“是同各个人向完整的个人的发展以及一切自发性的消除相适应的。”所以,要实现个人的目的性与手段性的统一,只能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通过以上论述可以发现马克思是在物质生产的领域论述这一命题的。我认为这个观点不仅适用于物质生产领域更适用于人类历史的发展和个人的自我发展这两个方面。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有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宗教是人们精神世界的鸦片。”我认为对这句话的分析要结合当时具体的社会情景,当时马克思看到了异化劳动对广大贫苦人民的深重压迫,因为异化劳动剥夺了本该属于工人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并且夺去了他们现世的幸福。工人在资本家的工厂中并不被当作人来看待,马克思说“宗教是人们精神世界的鸦片”,言外之意就是当时的人们用宗教来麻醉自己,不愿看到现世深重的苦难,把本该现世享有的幸福寄希望于来世,把宗教里描绘的幸福的世界当成可以得到救赎的彼岸世界而不是去反抗资产阶级现世对他们的深重压迫,这些贫苦的人们把生活的希望寄托给宗教,给自己一个美好的幻想,安于现状。这样一来也就丧失了革命的斗志。马克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一方面在控诉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压迫;另一方面就是想呼吁号召贫苦的受苦的人们联合起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所以,分析马克思的观点应该结合具体的社会现实,而不是天马行空,妄加评判。接下来我就马克思的著名观点“人既是自己的目的又是自己的手段”从不同的方面展开论述。

在人类历史层面:我认为可以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阐释这个观点。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历史的巨轮就是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推动才滚滚不断向前。回想我们的战争时期,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怎么能少了人民群众的身影,在每个时期人民群众都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到其中,在这个新时代,人民群众更会一往无前,奋力加鞭,不断实现更大的辉煌,夺取更大的胜利,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书写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手段,但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人民群众更好的生活,也就是说社会的发展是为了人的发展,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生动鲜活地体现了这一观点。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就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纵观共产党成立以来,党的每一项重大决策无一不是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出发的,无一不体现了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主体地位。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真正体现了一切发展依靠人民,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我们广大人民群众,我们首先摆脱了水深火热的苦日子,并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一步步富了起来。我们每个人都是改革开放四十年巨大成就的切实受益者,我这个贫困家庭的孩子能来到首都高等学府求学就是个最好的例证,因此我不得不深深感谢这个时代,不得不深深感谢国家的发展给我个人发展带来的机遇。从这个意义来说,人是社会发展的目的,没错。因此,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我赞同马克思的观点。

在与自我关系的处理层面:从这个方面来看,我也赞同马克思的观点,因为我们不仅要和别人和谐相处,更应该学会和自我平和相处,在和别人相处的过程中不能把别人当作手段,但是在自我这里,“我”必须成为我的手段,因为总的来说我们的发展目的是为了我们自己,但是外力对这个发展过程所起的作用微乎及微,所以,我们要靠自觉自省的能动的自我意识的不断深化来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也就是能动的认识自己和改造自己。要既能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也要能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既不盲目自大也不妄自菲薄,拒绝平庸。举例来说,我们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改造我们的主观世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清除思想中的不利因素,涤荡心灵,从而做一个道德品质高尚并且对社会有用的人。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我们穿衣打扮就是一个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向别人呈现一种清爽干净的外在面貌,既愉悦别人也点缀了这个世界。因此,从个人发展方面来说,我们必须要充分的把自己当作手段才能达到自己追求的完美目的。

综上所述,对马克思主义等经典作家的著名论断应该结合具体情境具体例子论证分析,吸取其中的精华结合新时代生动的社会现实,不断完善和丰富之,并使之更好的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实践中。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

[3] 臧琳琳.马克思“人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思想的哲学阐释[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

作者简介:刘新新(1991-),女,汉族,北京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6.085

标签:;  ;  ;  ;  ;  ;  ;  ;  ;  ;  ;  ;  ;  ;  

刘新新:论“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的多维阐释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