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雾发生装置,包括罐体、底座和盖板;所述罐体为贯通的罐状结构,罐体固定安装在底板和盖板之间;所述盖板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口,盖板的上端垂直设有第一出气口、第一出液口、增压入口和增压出口,盖板的内部设有气流通道;所述进气口的出气端与所述气流通道的进气端连通;所述增压入口的进气端与气流通道的侧壁连通;所述第一出气口的进气端与气流通道的出气端连通。本实用新型用于解决目前的油雾发生器的的结构紧凑性较差,难以满足对多个刀具的实现同时或者不同时,同量或者不同量的冷却润滑的问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油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底座(2)和盖板(3);所述罐体(1)为贯通的罐状结构,罐体(1)固定安装在底板和盖板(3)之间;所述盖板(3)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口(31),盖板(3)的上端垂直设有第一出气口(32)、第一出液口(33)、增压入口(34)和增压出口(35),盖板(3)的内部设有气流通道(36);所述进气口(31)的出气端与所述气流通道(36)的进气端连通;所述增压入口(34)的进气端与气流通道(36)的侧壁连通;所述第一出气口(32)的进气端与气流通道(36)的出气端连通。
设计方案
1.一种油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底座(2)和盖板(3);所述罐体(1)为贯通的罐状结构,罐体(1)固定安装在底板和盖板(3)之间;所述盖板(3)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口(31),盖板(3)的上端垂直设有第一出气口(32)、第一出液口(33)、增压入口(34)和增压出口(35),盖板(3)的内部设有气流通道(36);所述进气口(31)的出气端与所述气流通道(36)的进气端连通;所述增压入口(34)的进气端与气流通道(36)的侧壁连通;所述第一出气口(32)的进气端与气流通道(36)的出气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器(4)和调压阀(5),所述过滤器(4)通过接头与所述进气口(31)固定连接,所述调压阀(5)的进气端与所述增压入口(34)通过接头固定连接,调压阀(5)的出气端与所述增压出口(35)通过接头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气混合机构(6),所述油气混合机构(6)包括出气管(61)、出液管(62)、第一泵液管、油气混合器(63)、混合管和雾化喷头(65);所述出气管(61)的进气端通过接头与第一出气口(32)连通,所述出液管(62)的进液端通过接头与第一出液口(33)的出液端连通,第一出液口(33)的进液端与所述第一泵液管连通,出气管(61)与出液管(62)的出液端与所述油气混合器(63)的入口端连通,油气混合器(63)的出气端通过所述混合管与所述雾化喷头(65)连通,所述出气管(61)上设有第一电磁阀(611),所述出液管(62)上设有第二电磁阀(621),所述油气混合器(63)的侧端设有第一流量调节阀(66),所述出液管(62)上设有第二流量调节阀(6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油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混合器(63)包括盒体(631)、导气管(632)、导液管(633)和分流接头(634),所述导气管(632)水平安装在所述盒体(631)内,所述导液管(633)竖直安装在盒体(631)内,所述分流接头(634)竖直安装在盒体(631)内,所述混合管的进液端与所述分流接头(634)的出液端螺接,分流接头(634)包括第一外通道和第一内通道,导气管(632)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一外通道的进液端连通,导液管(633)的出液端与所述第一内通道的进液端连通;所述混合管包括外管道和内管道,所述外管道的进液端与所述外通道的出液端连通,所述内管道的进液端与所述内通道的出液端连通,所述雾化喷头(65)包括第二外通道和第二内通道,所述第二外通道的进液端与所述外管道的出液端连通,所述第二内通道的进液端与所述内管道的出液端连通,第二外通道的出液端和第二内通道的出液端相交形成喷雾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油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66)包括第一旋钮、第一调节杆和第一限位螺母,所述第一限位螺母是固定安装在油气混合器(63)的侧壁上,第一调节杆的杆身上设有与第一限位螺母的内螺纹相互配合的外螺纹,第一调节杆位于油气混合器(63)外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一旋钮,第一调节杆位于油气混合器(63)内的一端其杆径长渐变变小形成锥台部;所述第二流量调节阀(622)包括第二旋钮、第二调节杆和第二限位螺母,所述第二限位螺母是固定安装在油气混合器(63)的侧壁上,第二调节杆的杆身上设有与第二限位螺母的内螺纹相互配合的外螺纹,第二调节杆位于油气混合器(63)外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二旋钮,第二调节杆位于油气混合器(63)内的一端其杆径长渐变变小形成锥台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油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混油器(7)和添加器(8),所述混油器(7)的中部滑动穿设有刚性的导油管(71),所述导油管(71)包括第一管体(711)、第二管体(712)和第三管体(713),所述第二管体(712)连接所述第一管体(711)和所述第三管体(713),第三管体(713)的内径大于第一管体(711)的内径,第三管体(713)上设有混合回油孔(714),第一管体(711)的出液端设有记忆金属阀片(72),第一管体(711)上设有第一混合进油孔(715),混油器(7)设有中间管(717),中间管(717)的内侧用于插入导油管(71),中间管(717)的下部设有第二混合进油孔(716),第二混合进油孔(716)用于在导油管(71)插入中间管(717)时与第一混合进油孔(715)对齐,以将中间管(717)外侧的空间与导油管(71)内侧的空间连通,中间管(717)内的底部设有压缩弹簧(718),所述压缩弹簧(718)的下端抵在混油器(7)的底部,压缩弹簧(718)的上端与一滑动套筒(719)邻接,所述滑动套筒(719)用于在导油管(71)与中间管(717)脱离时将第二混合进油孔(716)堵住;所述添加器(8)固定安装在混油器(7)上,添加器(8)的内部设有微型水泵(81),所述微型水泵(81)通过第二泵液管(82)与所述混油器(7)与所述中间管(717)外侧的空间导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油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忆金属阀片(72)包括安装环板(721)和多个呈扇形状的金属片(722),单个所述金属片(722)具有记忆特性,多个金属片(722)环设在所述安装环板(721)内,多个金属片(722)远离安装环板(721)的一端在不受外力的作用下相互贴合且封闭安装环板(721),多个金属片(722)在受外力的作用下沿着外力的方向变形且打开安装环板(721)。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油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支撑杆(24),所述底座(2)和盖板(3)的大小相同且均呈矩形体状,底座(2)和盖板(3)的顶角处均倒圆角,底座(2)和盖板(3)的顶角处均设有螺纹孔,单个所述支撑杆(24)的下端和上端均设有外螺纹,支撑杆(24)的下端从底座(2)上的螺纹孔处旋出并通过螺母紧固,支撑杆(24)的上端从盖板(3)的螺纹孔处旋出并通过螺母紧固,所述底座(2)和盖板(3)的同一侧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支架板(2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油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支架板(23)之间固定连接有缓震板(25),所述缓震板(25)远离所述罐体(1)的一端设有缓震弹簧(2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油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圈(9),所述密封圈(9)的截面呈U形,密封圈(9)的下端为闭合端,密封圈(9) 的上端为开口端并呈靠拢状,密封圈(9)的外侧壁设有外凸的第一缓震部(91),密封圈(9)的内侧壁上设有内凸的第二缓震部(92),所述开口端与所述罐体(1)之间通过黏胶密封粘结,所述闭合端与第一凹槽(21)或者第二凹槽(39)之间通过黏胶密封粘结。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润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雾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切削加工过程中,机床加工刀具需要冷却、润滑。目前对机械加工刀具的冷却主要采用泵使冷却液直接喷到刀具上,从而实现了冷却和润滑的效果。但这种冷却和润滑方式,冷却效果不理想,且需要大量的冷却液以实现冷却液的循环,进一步会影响到刀具的使用寿命和加工精度。
为了保证刀具的使用寿命和加工精度,现有技术通常用油雾发生器对刀具进行冷却润滑,油雾发生器的作用是将润滑油进行雾化,为工作设备提供压力气体的同时对设备相关部件进行润滑,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
现有的油雾发生器在安装配套的液路气路结构,例如过滤器、调压阀、油气分离器等装置时,需要布置较多的管道,导致油雾发生器的管路结构布置复杂,同时增大了整体结构的占地面积,结构紧凑性差,运输成本和安装成本高,同时后期安装维护不便,并且,整体的功能扩展性较差,难以满足对多个刀具的实现同时或者不同时,同量或者不同量的冷却润滑。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雾发生装置,用于解决目前的油雾发生器的的结构紧凑性较差,难以满足对多个刀具的实现同时或者不同时,同量或者不同量的冷却润滑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雾发生装置,包括罐体、底座和盖板;
所述罐体为贯通的罐状结构,罐体固定安装在底板和盖板之间;
所述盖板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口,盖板的上端垂直设有第一出气口、第一出液口、增压入口和增压出口,盖板的内部设有气流通道;所述进气口的出气端与所述气流通道的进气端连通;所述增压入口的进气端与气流通道的侧壁连通;所述第一出气口的进气端与气流通道的出气端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器和调压阀,所述过滤器通过接头与所述进气口固定连接,所述调压阀的进气端与所述增压入口通过接头固定连接,调压阀的出气端与所述增压出口通过接头固定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还包括油气混合机构,所述油气混合机构包括出气管、出液管、第一泵液管、油气混合器、混合管和雾化喷头;所述出气管的进气端通过接头与第一出气口连通,所述出液管的进液端通过接头与第一出液口的出液端连通,第一出液口的进液端与所述第一泵液管连通,出气管与出液管的出液端与所述油气混合器的入口端连通,油气混合器的出气端通过所述混合管与所述雾化喷头连通,所述出气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出液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油气混合器的侧端设有第一流量调节阀,所述出液管上设有第二流量调节阀。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油气混合器包括盒体、导气管、导液管和分流接头,所述导气管水平安装在所述盒体内,所述导液管竖直安装在盒体内,所述分流接头竖直安装在盒体内,所述混合管的进液端与所述分流接头的出液端螺接,分流接头包括第一外通道和第一内通道,导气管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一外通道的进液端连通,导液管的出液端与所述第一内通道的进液端连通;所述混合管包括外管道和内管道,所述外管道的进液端与所述外通道的出液端连通,所述内管道的进液端与所述内通道的出液端连通,所述雾化喷头包括第二外通道和第二内通道,所述第二外通道的进液端与所述外管道的出液端连通,所述第二内通道的进液端与所述内管道的出液端连通,第二外通道的出液端和第二内通道的出液端相交形成喷雾口。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包括第一旋钮、第一调节杆和第一限位螺母,所述第一限位螺母是固定安装在油气混合器的侧壁上,第一调节杆的杆身上设有与第一限位螺母的内螺纹相互配合的外螺纹,第一调节杆位于油气混合器外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一旋钮,第一调节杆位于油气混合器内的一端其杆径长渐变变小形成锥台部;所述第二流量调节阀包括第二旋钮、第二调节杆和第二限位螺母,所述第二限位螺母是固定安装在油气混合器的侧壁上,第二调节杆的杆身上设有与第二限位螺母的内螺纹相互配合的外螺纹,第二调节杆位于油气混合器外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二旋钮,第二调节杆位于油气混合器内的一端其杆径长渐变变小形成锥台部。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还包括混油器,所述混油器的中部滑动穿设有刚性的导油管,所述导油管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第三管体,所述第二管体连接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三管体,第三管体上设有混合回油孔,第一管体的出液端转动设有阻流阀片,第一管体上设有第一混合进油孔,混油器设有中间管,中间管的内侧用于插入导油管,中间管的下部设有第二混合进油孔,第二混合进油孔用于在导油管插入中间管时与第一混合进油孔对齐,以将中间管外侧的空间与导油管内侧的空间连通,中间管内的底部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下端抵在混油器的底部,压缩弹簧的上端与一滑动套筒邻接,所述滑动套筒用于在导油管与中间管脱离时将第二混合进油孔堵住。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还包括添加器,所述添加器固定安装在混油器上,添加器的内部设有微型水泵,所述微型水泵通过第二泵液管与所述混油器与所述中间管外侧的空间导通。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还包括四支撑杆,所述底座和盖板的大小相同且均呈矩形体状,底座和盖板的顶角处均倒圆角,底座和盖板的顶角处均设有螺纹孔,单个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和上端均设有外螺纹,支撑杆的下端从底座上的螺纹孔处旋出并通过螺母紧固,支撑杆的上端从盖板的螺纹孔处旋出并通过螺母紧固,所述底座和盖板的同一侧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支架板。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两个支架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缓震板,所述缓震板远离所述罐体的一端设有缓震弹簧。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截面呈U形,密封圈的下端为闭合端,密封圈的上端为开口端并呈靠拢状,密封圈的外侧壁设有外凸的第一缓震部,密封圈的内侧壁上设有内凸的第二缓震部,所述开口端与所述罐体之间通过黏胶密封粘结,所述闭合端与所述第一凹槽或者第二凹槽之间通过黏胶密封粘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罐体、底座和盖板,由于罐体直接是安装在底座和盖板之间,相比于传统的油雾混合器的盖板,本实用新型的盖板本体通过在盖板本体的内部加工出进气口、第一出气口、第一出液口、增压入口、增压出口和气流通道,使得盖板本体上的管道被大量的隐去,同时,也减少了管道安装的成本,使用者在进行拆装时,只需要将相应的气路液路机构与盖板本体上的各个口连接即可,拆装方便,并且使得盖板上的气路结构集成化,安装占用空间更小,维护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油雾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罐体、底座和盖板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盖板与气路液路机构的组装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油气混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多个油气混合机构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油气混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混油器和添加器的连接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记忆金属阀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一种油雾发生器的罐体的侧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罐体与密封圈的装配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油雾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罐体、底座和盖板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盖板与气路液路机构的组装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油气混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记的表示含义如下:
1、罐体;11、观察管;2、底座;21、第一凹槽;22、泄油孔;23、支架板;24、支撑杆;3、盖板;31、进气口;32、第一出气口;33、第一出液口;34、增压入口;35、增压出口;36、气流通道;37、第二出气口;38、第二出液口;39、第二凹槽;4、过滤器;5、调压阀;6、油气混合机构;61、出气管;611、第一电磁阀;62、出液管;621、第二电磁阀;622、第二流量调节阀;63、油气混合器;631、盒体;632、导气管;633、导液管;634、分流接头;64、混液管;65、雾化喷头、66、第一流量调节阀;。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雾发生装置,包括罐体1、底座2和盖板3;
所述罐体1为贯通的罐状结构,罐体1固定安装在底板和盖板3之间;
所述盖板3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口31,盖板3的上端垂直设有第一出气口32、第一出液口33、增压入口34和增压出口35,盖板3的内部设有气流通道36;所述进气口31的出气端与所述气流通道36的进气端连通;所述增压入口34的进气端与气流通道36的侧壁连通;所述第一出气口32的进气端与气流通道36的出气端连通。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罐体1、底座2和盖板3,由于罐体1直接安装在底座2和盖板3之间,在进行油雾发生时,保证了罐体1与底座2和盖板3之间的连接稳固性,震动小,同时密封性好,不会出现润滑油泄露的情况,安装占用空间更小,维护使用更加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2和盖板3的厚度的范围为18~32mm,优选为20mm,其具体厚度可根据厂家需要进行生产制造,通过在盖板3上加工出进气口31、第一出气口32、第一出液口33、增压入口34、增压出口35和气流通道36,这里气流通道36连通进气口31、增压入口34和第一出气口32,减少了管路布置,降低了管路安装成本,利于在后续使用过程中与其他的气路液路机构连接。
请参阅图1和图3,还包括过滤器4和调压阀5,所述过滤器4通过接头与所述进气口31固定连接,所述调压阀5的进气端与所述增压入口34通过接头固定连接,调压阀5的出气端与所述增压出口35通过接头固定连接。
设置的过滤器4用于外接气泵,并对气泵中泵出的压缩空气进行过滤。设置的调压阀5用于调节罐体1内的压强,空气在经过过滤器4后,进入到进气口31中,其中部分空气进入到第一出气口32中,另一部空气通过增压入口34进入到调压阀5中,并经过调压阀5调压后,从增压出口35流出,当盖板3与罐体1安装完成后,从增压出口35流出的压缩空气可以对罐体1内的润滑油施加压力。
请参阅图1、图3和图4,还包括油气混合机构6,所述油气混合机构6包括出气管61、出液管62、第一泵液管(未示出)、油气混合器63、混合管64和雾化喷头65;所述出气管61的进气端通过接头与第一出气口32连通,所述出液管62的进液端通过接头与第一出液口33的出液端连通,第一出液口33的进液端与所述第一泵液管连通,出气管61与出液管62的出液端与所述油气混合器63的入口端连通,油气混合器63的出气端通过所述混合管64与所述雾化喷头65连通,所述出气管61上设有第一电磁阀611,所述出液管62上设有第二电磁阀621,所述油气混合器63的侧端设有第一流量调节阀66,所述出液管62上设有第二流量调节阀622。
通过设置出气管61、出液管62、第一泵液管、油气混合器63、混合管64和雾化喷头65,这里出气管61用于流出前文的部分压缩空气,同时,增压出口35流出的压缩空气可以对罐体1内施加压力,并将罐体1内的润滑油压入到第一泵液管中,并使润滑油从第一泵液管压入到出液管62内,空气和润滑油分别通过出气管61和出液管62进入到油气混合器63内,再进入到混合管64中,并最终从雾化喷头65喷出。通过开闭第一电磁阀611和第二电磁阀621,可以控制出气管61和出液管62的启停,调节润滑油和压缩空气流出量。
请参阅图4,所述油气混合器63包括盒体631、导气管632、导液管633和分流接头634,所述导气管632水平安装在所述盒体631内,所述导液管633竖直安装在盒体631内,所述分流接头634竖直安装在盒体631内,所述混合管64的进液端与所述分流接头634的出液端螺接,分流接头634包括第一外通道和第一内通道,导气管632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一外通道的进液端连通,导液管633的出液端与所述第一内通道的进液端连通;所述混合管64包括外管道和内管道,所述外管道的进液端与所述外通道的出液端连通,所述内管道的进液端与所述内通道的出液端连通,所述雾化喷头65包括第二外通道和第二内通道,所述第二外通道的进液端与所述外管道的出液端连通,所述第二内通道的进液端与所述内管道的出液端连通,第二外通道的出液端和第二内通道的出液端相交形成喷雾口。
本实施例中的油气混合器63用于分离润滑油与压缩空气的流向,其分流接头634后续与混合管64连接,混合管64的外管道和内管道,长度相适配,内管道插入到外管道内,内管道用于流通润滑油,外管道则用于流通压缩空气。
从混合管64流出的润滑油和压缩空气进入到雾化喷头65后,雾化喷头65也与分流接头634或者混合管64具有类似的双层结构,雾化喷头65具有第二外通道和第二内通道,第二外通道与外管道连通,第二内通道和内管道连通,使得压缩空气和润滑油可以对应流出,并且在雾化喷头65不会相互干涉,而压缩空气和润滑油在从雾化喷头65喷出后混合并形成雾状。
请参阅图4,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66包括第一旋钮、第一旋钮和第一限位螺母,所述第一限位螺母是固定安装在油气混合器63的侧壁上,第一旋钮的杆身上设有与第一限位螺母的内螺纹相互配合的外螺纹,第一旋钮位于油气混合器63外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一旋钮,第一旋钮位于油气混合器63内的一端其杆径长渐变变小形成锥台部;所述第二流量调节阀622包括第二旋钮、第二调节杆和第二限位螺母,所述第二限位螺母是固定安装在油气混合器63的侧壁上,第二调节杆的杆身上设有与第二限位螺母的内螺纹相互配合的外螺纹,第二调节杆位于油气混合器63外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二旋钮,第二调节杆位于油气混合器63内的一端其杆径长渐变变小形成锥台部。
第一流量调节阀66的流量调节方式如下,通过旋动第一旋钮,使第一旋钮向油气混合器63内旋动,第一旋钮的锥台部靠近并堵住导气管632的进气端,减小压缩空气的流出量,相应的,可以向外旋动的第二旋钮,使锥台部远离导气管632的进气端,增大压缩空气的流出量。
第二流量调节阀622的流量调节方式与第一流量调节阀66类似。
请参阅图1和图2,还包括四个支撑杆24,所述底座2和盖板3的大小相同且均呈矩形体状,底座2和盖板3的顶角处均倒圆角,底座2和盖板3的顶角处均设有螺纹孔,单个所述支撑杆24的下端和上端均设有外螺纹,支撑杆24的下端从底座2上的螺纹孔处旋出并通过螺母紧固,支撑杆24的上端从盖板3的螺纹孔处旋出并通过螺母紧固,所述底座2和盖板3的同一侧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支架板(未示出)。
这里底座2和盖板3在与罐体1装配后,在保证整体连接稳固性和密封性的同时,其美观性也较好,而支撑杆24保证了底座2和盖板3之间的连接,同时,也进一步紧固了底座2与罐体1,盖板3与罐体1之间的连接,设置的支架板使罐体1可以安装在墙壁上。
实施例2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多个油气混合机构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与上述实施例所使用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仍然沿用上述实施例对于该附图标记的定义。
请参阅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一个盖板3可以与多个油气混合机构4配合使用,这样,仅通过改变盖板3和罐体1的大小,从而满足连接多个油气混合机构6,最终对多把刀具进行冷却。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油气混合机构6的出气管和出液管通过两个电磁阀控制。
除此之外,本实施例可以在盖板3的出气管和出液管设置两个电磁阀,通过两个电磁阀同时控制多个油气混合机构6的启停。
实施例3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油气混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混油器和添加器的连接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记忆金属阀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一种油雾发生器的罐体的侧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罐体与密封圈的装配剖视图。
图中,与上述实施例所使用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仍然沿用上述实施例对于该附图标记的定义。
新出现的附图标记如下:
25、缓震板;26、缓震弹簧;7、混油器;71、导油管;711、第一管体;712、第二管体;713、第三管体;714、混合回油孔;715、第一混合进油孔;716、第二混合进油孔;717、中间管;718、压缩弹簧;719、套筒;72、记忆金属阀片;721、安装环板;722、金属片;8、添加器;81、微型水泵;82、第二泵液管;9、密封圈;91、第一缓震部;92、第二缓震部。
请参阅图6至图11,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还包括混油器7和添加器8,所述混油器7的中部滑动穿设有刚性的导油管71,所述导油管71包括第一管体711、第二管体712和第三管体713,所述第二管体712连接所述第一管体711和所述第三管体713,第三管体713上设有混合回油孔714,第一管体711的出液端设有记忆金属阀片72,第一管体711上设有第一混合进油孔715,混油器7设有中间管717,中间管717的内侧用于插入导油管71,中间管717的下部设有第二混合进油孔716,第二混合进油孔716用于在导油管71插入中间管717时与第一混合进油孔715对齐,以将中间管717外侧的空间与导油管71内侧的空间连通,中间管717内的底部设有压缩弹簧718,所述压缩弹簧718的下端抵在混油器7的底部,压缩弹簧718的上端与一滑动套筒719邻接,所述滑动套筒719用于在导油管71与中间管717脱离时将第二混合进油孔716堵住;所述添加器8固定安装在混油器7上,添加器8的内部设有微型水泵81,所述微型水泵81通过第二泵液管82与所述混油器7与所述中间管717外侧的空间导通。
通过在添加器8内装入液态添加剂,液态添加剂经过微型水泵81泵入到混油器7与中间管717外侧的空间,然后液态添加剂再与混油器7内的润滑油充分混合。
当混油器7内未流入润滑油时,中间管717内的压缩弹簧718处于自由状态,所以将滑动套筒719顶起,滑动套筒719此时处于第一混合进油孔715内侧,将第一混合进油孔715封闭,从而隔断了中间管717以外的空间与中间管717以内的空间,起到了封闭中间管717的作用。能够保证润滑剂稳定的储存在混油器7中。
由于导油管71的下端面没有与滑动套筒719的上端面接触,所以压缩弹簧718仍然处于自由状态,滑动套筒719能够将第一混合进油孔715封闭。当混油器7内通入润滑油时,此时润滑油在经过记忆金属阀片72时,润滑油会施加推力给记忆金属阀片72,带动整个导油管71的下端面与滑动套筒719上端面接触,并且,通过调节调压阀5,使罐体1内的压强增大,间接增大油压,使润滑油施加给记忆金属阀片72推力的间接变大,保证能使滑动套筒719压缩压缩弹簧718,滑动套筒719向下移动,在第一混合进油孔715内侧的第一管体711的面积逐渐增多,第一混合进油孔715与第二混合进油孔716的空缺部分面积逐渐增大。直到导油管71前进至导油管71的外侧与混油器7的侧壁的顶端接触,第二混合进油孔716与第一混合进油孔715的重合面积最大,可以将压缩弹簧718压到底,此时润滑油进入到中间管717外侧与混油器7之间的空间内,与该空间内的添加剂充分混合,再经由第一混合进油孔715回流流出,同时,为了保证该空间内的回流效果,可以在第一混油孔715处转动设置单向阀片(未示出),避免混合油液从该空间内通过第一混油孔715流回到第一管体711内。
由于中间管717外侧与混油器7之间的空间内已经充满润滑油和添加剂,使得导油管71内的混合油液小部分再次流入到中间管717外侧与混油器7之间的空间内,其余的混合油液更多的是沿着导油管71流动至记忆金属阀片72处,推动记忆金属阀片72,使记忆金属阀片72打开,导油管71打开,流出混合油液。
由于第三管体713的内径大于第一管体711的内径的,这样初始状态下的润滑油不会在第三管体713处堆积,当润滑油流经第三管体713时的速度将会显著的小于流经第一管体711时的速度,当混合油液从混合回油孔714中流入到第三管体713时,会再与润滑油进一步混合,并流入到导油管71内。采用上述设置,流入液体在混油器7中的流经区域较长,与混油器7中的润滑油充分混合,实现对添加剂与润滑油的充分混合。
请参阅图8,所述记忆金属阀片72包括安装环板71和四个呈扇形状的金属片722,单个所述金属片722具有记忆特性,多个金属片722环设在所述安装环板721内,多个金属片722远离安装环板721的一端在不受外力的作用下相互贴合且封闭安装环板722,多个金属片721在受外力的作用下沿着外力的方向变形且打开安装环板722。
在混合油液撞击金属片722的过程中,给金属片722施加一个推力,使得金属片722朝向推力的方向弯曲,此时安装环板721的中间缺口慢慢露出,部分混合油液从缺口中流出,同时,安装环板71的端面也会承受混合油液推力,安装环板71和金属片722在推力的作用下,带动整个导油管71的下端面与滑动套筒719上端面接触,通过滑动套筒719逐步压缩压缩弹簧718,滑动套筒719逐渐向下移动,当金属片722被完全打开时,此时润滑油已经和添加剂充分混合,添加器8又在给中间管717与混油器7之间的空间内补充添加剂,而出液管62继续给导油管71内补充润滑油,整个混油器7内形成一个动态平衡,即整个金属片722被混合油液完全冲开,此时部分混合油液作用于安装环板721上的推力保证了压缩弹簧718仍然处于被压缩的状态,具体的压缩弹簧718和金属片722的弹性形变量,生产人员可以在生产中经过实验进行选择,并且,由于设置了由调压阀5,保证了导油管71滑动的可能性。
请参阅图9,两个支架板23之间固定连接有缓震板25,所述缓震板25远离所述罐体1的一端设有缓震弹簧26。
通过设置缓震板25,罐体1结构在安装在墙壁上后,缓震板25正对墙壁设置,同时,缓震弹簧26的自由端压住墙壁,在气路液路机构工作的过程中,缓震弹簧26用于减缓罐体1结构的震动。
请参阅图10和图11,还包括密封圈9,所述密封圈9的截面呈U形,密封圈9的下端为闭合端,密封圈9的上端为开口端并呈靠拢状,密封圈9的外侧壁设有外凸的第一缓震部91,密封圈9的内侧壁上设有内凸的第二缓震部92,所述开口端与所述罐体1之间通过黏胶密封粘结,所述闭合端与所述第一凹槽21或者第二凹槽39之间通过黏胶密封粘结。
设置的密封圈9用于使罐体1与底座2或者盖板3密封连接,密封圈9上的第一缓震部91和第二缓震部92与密封圈9一体成型,第一缓震部91和第二缓震板25用于裹住罐体1,减缓罐体1的震动,使罐体1结构可以长时间稳定工作,同时,也延长了罐体1与底座2或者盖板3的连接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9324.9
申请日:2019-01-16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1(上海)
授权编号:CN209648287U
授权时间:20191119
主分类号:B23Q 11/10
专利分类号:B23Q11/10
范畴分类:26H;
申请人:典辉商贸(上海)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典辉商贸(上海)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01108 上海市闵行区双柏路888号40幢3楼东侧323室
发明人:郑呈均
第一发明人:郑呈均
当前权利人:典辉商贸(上海)有限公司
代理人:张绍磊
代理机构:11514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