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油行业用标贴半自动化装置论文和设计-郑丽娟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润滑油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润滑油行业用标贴半自动化装置,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前侧底端螺接固定设置有压板,所述安装架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侧固定连接设置有传输带;通过在放料转轴外侧加装套筒,套筒与放料转轴之间采用滚珠转动,使标贴卷安装在套筒上转动放卷时,套筒在放料转轴上的转动更加稳定,且结合限位座的加装,使标贴卷在套筒上的转动不会出现上下位移的现象,提高标贴的粘贴效率,同时在传输过程中,加装张力辊、压平板和压平辊,使标贴的传输更加稳定,避免因张力不足,导致标贴的粘贴位置出现偏差,增强转动稳定性和标贴的粘贴位置的精准度。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润滑油行业用标贴半自动化装置,包括安装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的前侧底端螺接固定设置有压板(3),所述安装架(1)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的内侧固定连接设置有传输带(21),所述支撑架(2)的前侧设置有安装机座(5),所述安装机座(5)的左侧设置有放料盘(4),所述安装机座(5)的上方螺接固定设置有张紧辊(6),所述张紧辊(6)的右侧设置有张力辊(61),所述张力辊(61)的右侧设置有压平板(62),所述压平板(62)的右侧设置有压平辊(63),所述压平辊(63)的右上方设置有粘贴辊(65),所述粘贴辊(65)的外侧设置有刮板(64),所述粘贴辊(65)的左侧设置有传输辊(66),所述传输辊(66)的左侧设置有收卷滚筒(9),所述张紧辊(6)、所述张力辊(61)、所述压平板(62)、所述压平辊(63)、所述刮板(64)、所述粘贴辊(65)、所述传输辊(66)和所述收卷滚筒(9)均与所述安装机座(5)固定连接,所述粘贴辊(65)的右侧设置有压紧板(7),所述压紧板(7)与所述安装机座(5)螺接固定,所述放料盘(4)主要由限位盘(41)、放料转轴(42)和限位座(43)组成,所述限位盘(41)位于所述放料转轴(42)的顶端外侧,且与所述放料转轴(42)卡合固定,所述限位座(43)位于所述放料转轴(42)的底端外侧,且与所述放料转轴(42)固定连接,所述放料转轴(42)的外侧卡合固定设置有套筒(421),所述套筒(421)与所述放料转轴(42)之间卡合固定设置有滚珠(4211)。

设计方案

1.一种润滑油行业用标贴半自动化装置,包括安装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的前侧底端螺接固定设置有压板(3),所述安装架(1)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的内侧固定连接设置有传输带(21),所述支撑架(2)的前侧设置有安装机座(5),所述安装机座(5)的左侧设置有放料盘(4),所述安装机座(5)的上方螺接固定设置有张紧辊(6),所述张紧辊(6)的右侧设置有张力辊(61),所述张力辊(61)的右侧设置有压平板(62),所述压平板(62)的右侧设置有压平辊(63),所述压平辊(63)的右上方设置有粘贴辊(65),所述粘贴辊(65)的外侧设置有刮板(64),所述粘贴辊(65)的左侧设置有传输辊(66),所述传输辊(66)的左侧设置有收卷滚筒(9),所述张紧辊(6)、所述张力辊(61)、所述压平板(62)、所述压平辊(63)、所述刮板(64)、所述粘贴辊(65)、所述传输辊(66)和所述收卷滚筒(9)均与所述安装机座(5)固定连接,所述粘贴辊(65)的右侧设置有压紧板(7),所述压紧板(7)与所述安装机座(5)螺接固定,所述放料盘(4)主要由限位盘(41)、放料转轴(42)和限位座(43)组成,所述限位盘(41)位于所述放料转轴(42)的顶端外侧,且与所述放料转轴(42)卡合固定,所述限位座(43)位于所述放料转轴(42)的底端外侧,且与所述放料转轴(42)固定连接,所述放料转轴(42)的外侧卡合固定设置有套筒(421),所述套筒(421)与所述放料转轴(42)之间卡合固定设置有滚珠(42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油行业用标贴半自动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板(7)和所述压平板(62)的前侧接触面均粘接固定设置有防护垫(8),所述防护垫(8)为海绵材质,所述压紧板(7)与所述压平板(62)的边角处均为圆滑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油行业用标贴半自动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座(4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座(43)分别对称分布在所述放料盘(4)的顶端和底端,顶端的所述限位座(43)与所述限位盘(4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油行业用标贴半自动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盘(41)与所述放料转轴(42)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套筒(421)的高度低于所述放料转轴(42)的高度,所述放料转轴(42)与所述套筒(421)的顶端形成台阶式结构,所述放料转轴(42)的直径与所述限位盘(41)内部中间位置处开设的圆形槽孔的直径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油行业用标贴半自动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平辊(6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压平辊(63)之间的间距与标贴的厚度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油行业用标贴半自动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辊(61)、所述压平辊(63)、所述粘贴辊(65)和所述传输辊(66)的外侧壁均为光滑平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油行业用标贴半自动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3)与所述传输带(21)之间的间距与润滑油料桶的高度相等,所述压紧板(7)的接触面与润滑油料桶的粘贴面相接触。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润滑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润滑油行业用标贴半自动化装置。

背景技术

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汽车、机械设备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或半固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辅助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只要是应用于两个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而可以减少两物体因接触而产生的磨擦与磨损之功能,即为润滑油,润滑油、润滑脂统而言之,而所谓润滑剂,简单地说,就是介于两个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具有减少两个物体因接触而产生摩擦的功能者,润滑油是一种技术密集型产品,是复杂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而其真正使用性能又是复杂的物理或化学变化过程的综合效应,润滑油的基本性能包括一般理化性能、特殊理化性能和模拟台架试验,贴标机,是将成卷的不干胶纸标签粘贴在PCB、产品或规定包装上的设备,贴标机是现代包装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原有的润滑油行业用标贴半自动化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在标签卷的放卷过程中,一般采用张紧辊进行传输,张紧机构较为单一,存在张力不足或标签卷在转动过程中出现位置的偏移,导致标签粘贴出现偏差,降低标贴的粘贴效率;

2、标签卷在粘贴在润滑油桶上时,存在气泡或褶皱的现象,若不及时进行抚顺压紧,存在粘贴不紧密而脱落的现象,降低生产效率,浪费资源,增加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润滑油行业用标贴半自动化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使用安全稳定,工作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2、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润滑油行业用标贴半自动化装置,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前侧底端螺接固定设置有压板,所述安装架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侧固定连接设置有传输带,所述支撑架的前侧设置有安装机座,所述安装机座的左侧设置有放料盘,所述安装机座的上方螺接固定设置有张紧辊,所述张紧辊的右侧设置有张力辊,所述张力辊的右侧设置有压平板,所述压平板的右侧设置有压平辊,所述压平辊的右上方设置有粘贴辊,所述粘贴辊的外侧设置有刮板,所述粘贴辊的左侧设置有传输辊,所述传输辊的左侧设置有收卷滚筒,所述张紧辊、所述张力辊、所述压平板、所述压平辊、所述刮板、所述粘贴辊、所述传输辊和所述收卷滚筒均与所述安装机座固定连接,所述粘贴辊的右侧设置有压紧板,所述压紧板与所述安装机座螺接固定,所述放料盘主要由限位盘、放料转轴和限位座组成,所述限位盘位于所述放料转轴的顶端外侧,且与所述放料转轴卡合固定,所述限位座位于所述放料转轴的底端外侧,且与所述放料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放料转轴的外侧卡合固定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与所述放料转轴之间卡合固定设置有滚珠。

优选的,所述压紧板和所述压平板的前侧接触面均粘接固定设置有防护垫,所述防护垫为海绵材质,所述压紧板与所述压平板的边角处均为圆滑结构。

优选的,所述限位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座分别对称分布在所述放料盘的顶端和底端,顶端的所述限位座与所述限位盘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盘与所述放料转轴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套筒的高度低于所述放料转轴的高度,所述放料转轴与所述套筒的顶端形成台阶式结构,所述放料转轴的直径与所述限位盘内部中间位置处开设的圆形槽孔的直径相等。

优选的,所述压平辊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压平辊之间的间距与标贴的厚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张力辊、所述压平辊、所述粘贴辊和所述传输辊的外侧壁均为光滑平面结构。

优选的,所述压板与所述传输带之间的间距与润滑油料桶的高度相等,所述压紧板的接触面与润滑油料桶的粘贴面相接触。

3、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种润滑油行业用标贴半自动化装置,通过在放料转轴外侧加装套筒,套筒与放料转轴之间采用滚珠转动,使标贴卷安装在套筒上转动放卷时,套筒在放料转轴上的转动更加稳定,且结合限位座的加装,使标贴卷在套筒上的转动不会出现上下位移的现象,提高标贴的粘贴效率,同时在传输过程中,加装张力辊、压平板和压平辊,使标贴的传输更加稳定,避免因张力不足,导致标贴的粘贴位置出现偏差,增强转动稳定性和标贴的粘贴位置的精准度。

2、该种润滑油行业用标贴半自动化装置,通过在传输带的尾端外侧加装压紧板,压紧板的内侧面与传输带上的润滑油桶的粘贴面相接触,在标贴粘贴后,润滑油桶的粘贴面通过与压紧板相接触摩擦传输,使标贴在润滑油桶上的粘贴更加紧密,且减小气泡和褶皱的产生,提高粘贴效率和粘贴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放料盘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放料转轴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压平板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架;2、支撑架;21、传输带;3、压板;4、放料盘;41、限位盘;42、放料转轴;421、套筒;4211、滚珠;43、限位座;5、安装机座;6、张紧辊;61、张力辊;62、压平板;63、压平辊;64、刮板;65、粘贴辊;66、传输辊;7、压紧板;8、防护垫;9、收卷滚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润滑油行业用标贴半自动化装置,包括安装架1,安装架1的前侧底端螺接固定设置有压板3,安装架1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架2,支撑架2的内侧固定连接设置有传输带21,支撑架2的前侧设置有安装机座5,安装机座5的左侧设置有放料盘4,安装机座5的上方螺接固定设置有张紧辊6,张紧辊6的右侧设置有张力辊61,张力辊61的右侧设置有压平板62,压平板62的右侧设置有压平辊63,压平辊63的右上方设置有粘贴辊65,粘贴辊65的外侧设置有刮板64,粘贴辊65的左侧设置有传输辊66,传输辊66的左侧设置有收卷滚筒9,张紧辊6、张力辊61、压平板62、压平辊63、刮板64、粘贴辊65、传输辊66和收卷滚筒9均与安装机座5固定连接,粘贴辊65的右侧设置有压紧板7,压紧板7与安装机座5螺接固定,放料盘4主要由限位盘41、放料转轴42和限位座43组成,限位盘41位于放料转轴42的顶端外侧,且与放料转轴42卡合固定,限位座43位于放料转轴42的底端外侧,且与放料转轴42固定连接,放料转轴42的外侧卡合固定设置有套筒421,套筒421与放料转轴42之间卡合固定设置有滚珠4211。

具体的,压紧板7和压平板62的前侧接触面均粘接固定设置有防护垫8,防护垫8为海绵材质,压紧板7与压平板62的边角处均为圆滑结构;海绵材质的防护垫8具有良好的弹性、形变性和防护性,避免接触压紧的过程中,刮破标贴,导致标贴出现破损的现象,增强标贴的粘贴稳定性和安全性,圆滑结构增强防护性。

具体的,限位座4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限位座43分别对称分布在放料盘4的顶端和底端,顶端的限位座43与限位盘41固定连接;限位座43用于对标贴卷起到良好的限位作用,避免标贴卷在转动放料的过程中,出现上下滑动导致标贴出现位移偏差的现象,增强标贴的粘贴精准度。

具体的,限位盘41与放料转轴42为可拆卸连接,套筒421的高度低于放料转轴42的高度,放料转轴42与套筒421的顶端形成台阶式结构,放料转轴42的直径与限位盘41内部中间位置处开设的圆形槽孔的直径相等;可拆卸连接便于安装标贴卷,且对标贴卷套设在套筒421上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台阶式结构使限位盘41在放料盘4上的安装固定更加稳定,且便于安装拆卸。

具体的,压平辊6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压平辊63之间的间距与标贴的厚度相等;用于在标贴卷的放料传输的过程中,抚顺标贴卷,增强粘贴稳定性和高效性。

具体的,张力辊61、压平辊63、粘贴辊65和传输辊66的外侧壁均为光滑平面结构;避免传输过程中刮破标贴卷,导致标贴出现破损的现象,增强标贴的粘贴稳定性和安全性。

具体的,压板3与传输带21之间的间距与润滑油料桶的高度相等,压紧板7的接触面与润滑油料桶的粘贴面相接触;用于在润滑油料桶的传输过程中,对润滑油料桶起到良好的限位固定作用,避免传输过程中粘贴标贴时,受外力作用,润滑油料桶出现倾倒的现象,且便于压紧板7压平标贴,使标贴与润滑油料桶之间的粘贴更加紧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把限位盘41从放料转轴42上拔出,然后将标签卷套放在套筒421外侧,再将限位盘41安在放料转轴42上,将标贴卷上的标贴依次交错绕设在张紧辊6、张力辊61、压平板62、压平辊63、刮板64、粘贴辊65、传输辊66、和收卷滚筒9上,然后打开控制开关,电机带动传输带21传动,同时传动马达带动收卷滚筒9转动,使润滑油桶和标贴卷同步传输,润滑油桶传输到粘贴辊65的位置时,刮板将标贴刮开,标贴粘贴到润滑油桶上,然后粘贴标贴的润滑油桶传输到压紧板7的位置,压紧板7将标贴与润滑油桶进行压实,使标贴的粘贴更加紧密,减小气泡和褶皱的产生,提高粘贴效率和粘贴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在标贴的粘贴传输过程中,套筒421与放料转轴42之间采用滚珠4211转动,使标贴卷安装在套筒421上转动放卷时,套筒421在放料转轴42上的转动更加稳定,且结合限位座43的加装,使标贴卷在套筒421上的转动不会出现上下位移的现象,提高标贴的粘贴效率,同时在传输过程中,通过加装张力辊61、压平板62和压平辊63,使标贴的传输更加稳定,避免因张力不足,导致标贴的粘贴位置出现偏差,增强转动稳定性和标贴的粘贴位置的精准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润滑油行业用标贴半自动化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99942.8

申请日:2019-01-2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1(大连)

授权编号:CN209720173U

授权时间:20191203

主分类号:B65C9/30

专利分类号:B65C9/30

范畴分类:申请人:大连沃连特种油品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大连沃连特种油品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116000 辽宁省大连市旅顺经济开发区华洋东路113号

发明人:郑丽娟

第一发明人:郑丽娟

当前权利人:大连沃连特种油品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润滑油行业用标贴半自动化装置论文和设计-郑丽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