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丹波元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素问,医学史,伤寒论,中国,论文,丹波元坚,丹波元简。
丹波元简论文文献综述
李国钰[1](2015)在《丹波元简、丹波元坚与刘绍武《伤寒论》叁部定位的对比及原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文通过研究日本汉方考证学派代表丹波元简、丹波元坚父子与刘绍武先生对《伤寒论》叁部的定位,分析二者异同点及其原因,了解刘绍武对丹波父子叁部划分的继承与发展,并讨论二者对临床的意义。方法本文运用文献学的理论、方法与思路,采用文献检索方法及归纳对比法,整理分析丹波元简、丹波元坚与刘绍武先生的叁部定位异同点及原因分析,具体内容如下:1、丹波元简叁部定位研究方法:1)检索《伤寒论》中包括“表”、“半表半里”、“里”的条文,整理分析,注释及按语中的对应部位。2)检索《伤寒论》中带有代表性部位的病证,整理丹波元简《伤寒论辑义》对这些病证中部位的叁部划分。2、丹波元坚叁部定位研究方法:1)整理《伤寒论述义》有关叁部内容,提炼丹波元坚的叁部划分观点。2)整理归纳六病各篇涉及的主要部位。3、刘绍武叁部定位研究方法:1)检索《刘绍武先生讲评<伤寒杂病论>》注释中有关论述,并提炼其观点。2)整理提炼《<伤寒论>串讲》六病提纲证、《仲景学术观》正文涉及的部位。4、运用归纳对比法,对比二者叁部划分异同点,并多方面分析原因。结果丹波父子认为《伤寒论》中表即人体之躯壳部分;里通常指胃腑;半表半里即膜原,为表与里的分界线。刘绍武先生认为《伤寒论》表指人体躯壳及呼吸系统;里指人体从口腔至肛门的消化道,即胃家;半表半里指胸腔腹腔中,除外在表之呼吸系统,及在里之消化系统的脏器系统。1、相同点1)二者都视躯壳部分为表部,胃腑为里部。2)均将叁部划分从病理角度升为生理角度。古往今来,很多医家对《伤寒论》的解读都是从病理角度,强调证的易变性和个体差异性,由此体现在处方用药时强调辨证施治的重要。以“辨证论治”为准则理解《伤寒论》的叁部划分,对叁部划分的思维均止步于人体处于疾病时病理部位,据证而定,是相对的,易变的。丹波元坚《伤寒论述义》中“表者,躯壳之分”、“里者,胃腑是也”;刘绍武将人体视为圆桶状结构等都是叁部在生理层面上的论述,是据生理解剖结构而定的,相对固定的。2、不同点1)叁部中具体部位不同丹波父子认为半表半里即位于胸胁部位膜原,而刘绍武认为半表半里是位于胸腹腔的,除外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脏器系统。2)叁部划分标准不同刘绍武叁部划分的标准是根据人体的解剖结构与功能特点,并结合了西方哲学中系统方法论的观点,划分标准是明确的。丹波父子虽然从生理与病理层面解读叁部,但同时认为认为表、里含义有常变的不同,即又有相对状态存在,注重病理上的叁部划分,生理的叁部划分只是雏形,尤其是在半表半里的划分上,无明确的划分标准。3)定位明确度不同丹波父子里部定位模棱两可,既指通常情况下的胃腑,又可相对表而言指脏腑。刘绍武先生认为里部就是胃腑,指从口腔到肛门的消化道,定位明确。结论二者叁部定位不同,是由于时代原因导致的理论架构、治学理念、认识《伤寒论》的角度及辨证侧重点不同,丹波父子注重文献训诂,治学主张采辑历代医家之长,致力于阐释《伤寒论》之本义;而刘绍武先生处于建国前后,多国侵入,多种文化相互碰撞,刘绍武先生受中西汇通派、汉方医学之影响,大胆创新,对《伤寒论》进行“立纲、归类、正误、补缺”,进而创立叁部六病学术流派,临床辨证抓叁部之虚实。丹波元坚初步增加了生理角度的解读,对临床指导性有所提升。刘绍武对叁部生理解读结合西医解剖学观点,更为直观明确;将人体视为圆桶状结构,分为叁部,病证囊括度高;临床指导性强,在叁部划分上完全突破了经络脏腑的框架,以解剖生理病理为依据,与临床实际相结合,完全落实于人体的疾病,使经方的方证应用理法方药一以贯之,做到了辨证精准、用药规范。(本文来源于《山西中医学院》期刊2015-03-15)
钱超尘,萧红艳[2](2012)在《日本丹波元简《素问记闻》简考》一文中研究指出《素问记闻》是丹波元简(又称多纪元简,字桂山,1755—1810)在江户医学馆讲授《素问》的讲稿。今存弟子钞录稿一部,分上中下叁册。抄录者非一人。第一册封面左下角写有蝇头小楷"素问记闻叁卷叁册,写本。桂山先生口授。"(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内经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集》期刊2012-07-01)
钱超尘[3](2000)在《金洼七朗《素问考》与丹波元简《素问记闻》》一文中研究指出金洼七朗《素问考》与丹波元简《素问记闻》@钱超尘$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中国医学史;;素问考;;素问记闻(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00年01期)
段逸山[4](1997)在《《素问》全元起本篇序之判定原则——兼抉丹波元简诸氏所列篇序》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朝齐梁时期的全元起本是《素问》的早期传本,已亡佚于南北宋之交。考定全本篇序是探讨全本概貌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北宋林亿等新校正一般仅说明唐代王冰本某篇原在全本某卷,而未明指其篇序,加上王冰改编时往往将全本1篇分别插入2篇或3篇中,且这2篇或3篇序次相隔,从而为确定全本篇序造成困难。从丹波元简始,诸家一般只是依照王本篇序来排列全本各卷篇序,自然难以再现全本篇序之原貌。本文提出判定全本篇序的3条原则,即:依准全本同卷篇目在王本中的序列排列,据此可判定全本序次30篇;依准新校正的明示排列,据此可判定6篇;依准所含王本主要内容的篇目顺序排列,据此可判定34篇。本着这互相关联的3条原则,全本70篇序次便井然重现。(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学报》期刊1997年03期)
丹波元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素问记闻》是丹波元简(又称多纪元简,字桂山,1755—1810)在江户医学馆讲授《素问》的讲稿。今存弟子钞录稿一部,分上中下叁册。抄录者非一人。第一册封面左下角写有蝇头小楷"素问记闻叁卷叁册,写本。桂山先生口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丹波元简论文参考文献
[1].李国钰.丹波元简、丹波元坚与刘绍武《伤寒论》叁部定位的对比及原因分析[D].山西中医学院.2015
[2].钱超尘,萧红艳.日本丹波元简《素问记闻》简考[C].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内经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集.2012
[3].钱超尘.金洼七朗《素问考》与丹波元简《素问记闻》[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
[4].段逸山.《素问》全元起本篇序之判定原则——兼抉丹波元简诸氏所列篇序[J].中国医药学报.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