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旱涝论文_孙福宝,刘文彬

导读:本文包含了全球旱涝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旱涝,全球,干旱,洪涝,长江流域,黄土高原,气候学。

全球旱涝论文文献综述

孙福宝,刘文彬[1](2018)在《全球升温哪些地方旱涝风险大》一文中研究指出导读全球升温将导致地表水循环加剧、干旱和洪涝灾害频率增加、水资源时空分布变得更加不均匀,给不同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潜在风险。科学评估气候变化可能引起的社会经济风险,是近年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要命题。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理科(本文来源于《北京日报》期刊2018-05-30)

李敏敏,延军平[2](2013)在《全球变化下秦岭南北旱涝时空变化格局》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1961年-2010年秦岭南北59个气象站逐月降水数据,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SPI)和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法(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对秦岭南北旱涝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①秦岭南北近50a气候总体呈暖干化趋势,降水变化经历了四个时期:正常期-湿润期-干旱期-过渡期;②关中、陕南两地的旱涝等级变化,无论从步调上还是趋势上都基本一致。关中旱涝等级年代波动幅度小于陕南,暖干化程度大于陕南;③EOF分析得出近50a秦岭南北降水主要空间分布类型为:受大尺度气候变暖影响,降水量以秦岭为界,关中地区由北向南纬向递增,陕南呈现西南-东北向带状分布的全区一致型,这是最主要的分布特征。此外受纬度因素、季风气候、小尺度地貌单元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有西北(渭北旱塬)-东南(大巴山地区)向的降水分布相反型,以汉中盆地为正值中心的东北-西南向降水分布相反型,以汉江谷地中段为负值中心的东西向降水分布相反型。(本文来源于《资源科学》期刊2013年03期)

黄荣辉,杜振彩[3](2010)在《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旱涝气候灾害的演变特征及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旱涝气候灾害是中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它不仅分布广、发生频率高,而且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研究表明:随着全球变暖中国旱涝气候灾害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更加明显,这是由于包括海陆气各圈层相互作用的东亚季风气候系统的变异所造成。笔者利用IPCC-AR422个海陆气耦合气候数值模式的计算结果对在A1B排放情景下21世纪各时期东亚夏季风降水的变化趋势进行预估,结果表明:在全球变暖背景下东亚夏季风降水在21世纪不仅年际变率增强,而且从21世纪中期亚洲夏季风增强,它将引起中国华北和华南地区夏季降水明显变强,洪涝灾害增多。(本文来源于《自然杂志》期刊2010年04期)

赵宗慈,罗勇,江滢,徐影[4](2008)在《全球和中国降水、旱涝变化的检测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持续严重干旱和暴雨洪涝对全球社会经济发展有明显影响,近些年来随着观测记录的加长和对更多的复杂气候模式和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情景的观察统计,对全球和中国的降水与旱涝变化评估和预估有了更深入研究,注意到20世纪全球和中国降水有多年代际波动,近几十年洪涝和干旱在局部地区频繁发生,如我国的长江流域多发生洪涝,华北地区持续干旱。预估21世纪由于人为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和全球变暖,全球和中国的降水将可能增加,尤以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部分地区降水强度增加明显,而中低纬度部分地区干旱日数将可能增加,应该引起水利、农业、林业、交通、卫生等有关部门的关注。(本文来源于《科技导报》期刊2008年06期)

何丽,吴宜进,但长军,薜怀平[5](2007)在《近百年全球气温变化对长江流域旱涝灾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气温正经历着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着变化,研究其对长江流域的影响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历史资料(1900-2000年)的分析,了解全球气温变化背景下长江流域气温、降水量及其由此带来的旱涝灾害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100a来,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长江流域年平均气温也出现明显增加的趋势,近10a的增温幅度更大,增温地区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主;长江流域的降水量随气温增加而增大,随气温的降低而减少;暖期降水增加加大了洪灾发生的机率,给长江流域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而非暖期气温下降又会使长江流域面临干旱的威胁。研究结果可为流域内洪涝灾害的预测和预防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气象》期刊2007年04期)

陈特固,曾侠,张江勇,刘爱君,钱光明[6](2007)在《全球变暖背景下的广东省降水量及旱、涝变化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粤港澳7个气象站近100年来降水量变化趋势,并对其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全年及前、后汛期的降水量变化存在2~7年、10年和30年左右的周期;广东省雨量的长期变化与全球气候变暖不存在一致性,但近期气候变暖和广东的重旱、重涝事件频率增加有关;目前,广东的年降水量处于长期变化中的峰值下滑趋势,预估2020年处于少雨时期,沿海地区重旱、轻旱出现频率增加。(本文来源于《广东气象》期刊2007年01期)

张俊,施能,封国林,刘锦绣[7](2006)在《1948~2001年全球旱、涝变化和ENSO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回顾了全球旱涝气候变化的一些最新研究,提出全球旱涝年定义方法,用最新资料对全球的旱涝年,旱涝季进行了补充计算与统一划分。给出了1948~2001年全球旱涝年和旱涝季表。据此,研究了全球旱涝气候变化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研究了全球旱涝年、旱涝季、全球降水量与ENSO的关系。计算了南方涛动在解释年、季平均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中的方差贡献百分比,结果表明,南方涛动在对全球,北半球和南半球陆地年降水量中的解释方差百分比,分别是59.5%;28.6%和47.2%。南方涛动在9~11月,0°~10°S纬度带内的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中的解释方差高达到67.9%。南方涛动在20°N~30°S纬度带内的年降水量中有很大的解释方差。(本文来源于《气象科学》期刊2006年05期)

冯新灵,罗隆诚[8](2006)在《全球变化背景下中国未来汛期旱涝灰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汛期降水量大、年际变率也很大,加之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使之成为我国夏季主要致灾因子之一。做好汛期旱涝预测,提高预报准确率,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全国194个地面气候资料国际交换站1971年~2000年汛期(5月~8月)降水序列资料,通过具有极好处理贫信息能力的灰预测方法,对我国2010年~2020年汛期降水的旱涝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10年~2020年我国由“南涝北旱”转换成“北涝南旱”的可能性并不大,但是每年汛期都有旱涝灾害发生,北京、银川、石家庄等地区旱灾严重,重庆、南昌、广州等地汛期水患频繁。(本文来源于《资源科学》期刊2006年05期)

张永国,亢晋勇,李秀英[9](2005)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山西旱涝灾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干旱是对山西农业生产威胁次数最多、影响范围最广、造成损失最重的气象灾害。本文根据1991—1999年的降水资料,利用降水距平百分率和暴雨频次对山西近期旱涝灾害进行了分析。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干旱趋于严重,全省干旱大致2-3年出现一次,每年都导致粮食农作物大幅度减产。降水量减少现象在冬季(12-2月)最严重。春旱发生频率较高,并存在地区差异,由北向南逐渐减少。夏旱和夏秋连旱损失最大。山西省暴雨次数、受灾面积、经济损失的年际差异和地区差异比较明显,降水量多的年份暴雨场次多、范围大、损失严重。暴雨具有南多北少、山区多、盆地少的特征,多发地区主要分布在山西省的南部和东南部。山西省暴雨集中在7、8、9叁个月,尤以7、8月份最多,占总数的77.7%。与前几十年相比90年代暴雨次数有明显的减少趋势。暴雨洪水损失除粮食减产一项不如干旱造成的严重外,其他各种经济损失都居各种自然损失之首。(本文来源于《忻州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5年02期)

王毅荣[10](2005)在《黄土高原植被生长期旱涝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揭示黄土高原植被生长期降水演变特征,主要采用EOF分解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利用黄土高原区域51站1961-2000年降水资料,研究植被生长期降水旱涝特征,分析和比较了干年和湿年降水。结果表明:区域响应以一致的涝或旱为主,高原中北部为响应最敏感区;时间演变中1971年之前相对多雨,1985年后明显变旱,存在3~5a、8a左右的年际振荡,3~5a周期明显;高原东北部是干年降水响应最敏感区,是干旱最突出的地方;高原北部是湿年降水响应最敏感区,是降水偏多最突出的地方(易涝);旱年降水响应中局地性较强,湿年降水响应以全区一致为主。(本文来源于《干旱区地理》期刊2005年02期)

全球旱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依据1961年-2010年秦岭南北59个气象站逐月降水数据,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SPI)和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法(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对秦岭南北旱涝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①秦岭南北近50a气候总体呈暖干化趋势,降水变化经历了四个时期:正常期-湿润期-干旱期-过渡期;②关中、陕南两地的旱涝等级变化,无论从步调上还是趋势上都基本一致。关中旱涝等级年代波动幅度小于陕南,暖干化程度大于陕南;③EOF分析得出近50a秦岭南北降水主要空间分布类型为:受大尺度气候变暖影响,降水量以秦岭为界,关中地区由北向南纬向递增,陕南呈现西南-东北向带状分布的全区一致型,这是最主要的分布特征。此外受纬度因素、季风气候、小尺度地貌单元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有西北(渭北旱塬)-东南(大巴山地区)向的降水分布相反型,以汉中盆地为正值中心的东北-西南向降水分布相反型,以汉江谷地中段为负值中心的东西向降水分布相反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全球旱涝论文参考文献

[1].孙福宝,刘文彬.全球升温哪些地方旱涝风险大[N].北京日报.2018

[2].李敏敏,延军平.全球变化下秦岭南北旱涝时空变化格局[J].资源科学.2013

[3].黄荣辉,杜振彩.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旱涝气候灾害的演变特征及趋势[J].自然杂志.2010

[4].赵宗慈,罗勇,江滢,徐影.全球和中国降水、旱涝变化的检测评估[J].科技导报.2008

[5].何丽,吴宜进,但长军,薜怀平.近百年全球气温变化对长江流域旱涝灾害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07

[6].陈特固,曾侠,张江勇,刘爱君,钱光明.全球变暖背景下的广东省降水量及旱、涝变化趋势[J].广东气象.2007

[7].张俊,施能,封国林,刘锦绣.1948~2001年全球旱、涝变化和ENSO关系[J].气象科学.2006

[8].冯新灵,罗隆诚.全球变化背景下中国未来汛期旱涝灰预测[J].资源科学.2006

[9].张永国,亢晋勇,李秀英.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山西旱涝灾害研究[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

[10].王毅荣.黄土高原植被生长期旱涝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J].干旱区地理.2005

论文知识图

全球陆地12~2月平均的降水距平指数(实心...全球陆地6~8月平均的降水距平指数(实心...全球6~8月降水距平指数的时间序列、线性...全球6~8月旱、涝年的降水距平差值t检验...5.151991-2013年全球海...5.14西南地区夏季旱涝急转个例年70...

标签:;  ;  ;  ;  ;  ;  ;  

全球旱涝论文_孙福宝,刘文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