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权威论文_李万平,方爱东

导读:本文包含了话语权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话语,权威,主流,高校,里斯,意识形态,服务业。

话语权威论文文献综述

李万平,方爱东[1](2019)在《微时代高校主流话语权威塑造的机遇、挑战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主流话语权威"不是依靠外力强制的"硬性"权威,而是一种建立在情感认同基础之上的"软性"权威。微时代背景下高校主流话语权威的塑造既面临着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因此,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者必须以时代的和辩证的眼光来全面审视微时代高校主流话语权威塑造的现实境遇,通过找准主流话语主体角色定位,重构话语主体权威;确立主流话语内容主导地位,保障话语内容权威;转换主流话语传播固有渠道,实现话语传播权威等多种对策,实现微时代高校主流话语权威的塑造。(本文来源于《理论导刊》期刊2019年11期)

李万平,方爱东[2](2019)在《话语间性视域下我国主流话语权威的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主流话语权威的建构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话语间性的存在使这种建构面临多种困境:话语阶层多样性,主流话语整合权威弱化;话语符号互弈性,主流话语引导权威淡化;话语语境复杂性,主流话语感召权威减化。因此,宣传思想工作者必须通过创建话语主体间性模式,提升主流话语整合权威;规制话语符号叙事范式,加强主流话语引导权威;做好话语语境动态适应,巩固主流话语感召权威。(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李万平,方爱东[3](2019)在《微时代高校主流话语权威的消解与重塑》一文中研究指出"主流话语权威"不是依靠外力强制的约束,而是基于主流话语得到理解和认同而使人自觉内化与自愿服从的"软性"权威。但是,微时代背景下高校主流话语权威呈现多种消解态势,具体表现为:"微形象"失真,即话语主体权威虚化;"微意志"多向,即话语内容权威淡化;"微思维"畸变,即话语传播权威弱化。高校必须通过回归"微角色",重构话语主体权威;加强"微引领",提升话语内容权威;创新"微模式",彰显话语传播权威等多种路径,重塑微时代高校主流话语权威。(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张玲,李仕波[4](2019)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威提升的若干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与教育者的情感渲染、理论把握、创新能力及表达技巧具有密切的联系。为了更好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威,教育者应从情感、理论、创新、表达等维度优化其形式和内容,增强有效性与实效性。(本文来源于《长春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刘小燕,崔远航[5](2018)在《政府话语权威与国际规则的经纬逻辑》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时间为"经"、国别为"纬",分别探讨国际规则和政府话语权威之间的关系:从时间纵坐标考察国家间博弈方式变迁、全球化潮流、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等历时性变化对二者关系的影响;从国家实力横坐标考察其与国际规则制定中政府话语权大小和作用方式的影响。进而讨论不同类型国际规则创制和实施过程中政府话语权的作用方式。历时性看,工业革命后至二战前,国际规则仅为国家博弈的结果。二战后,国际规则参与者愈发多元,国家间依存度趋强,国际规则涉及领域增多,国际规则逐渐成为各国博弈的手段,到21世纪国际规则更成为权力转移下大国之间大规模冲突爆发的缓冲机制。另外,实力有限的发展中国家与国际组织等也拥有了扩大自身话语权的新机遇。国际规则的构建与实施中,强权国家间、非强权国家间、强权国家与非强权国家间、国家政府与其他国际行为体之间的协商模式也更为复杂,因此形成了多种模式、多种形态下的政府话语权作用方式。(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10期)

卫佳睿[6](2018)在《声音中的女性意识和话语权威——论《金色笔记》中的叙述声音》一文中研究指出《金色笔记》是英国当代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一部经典着作。小说以女性视角和独特的叙事结构讲述了20世纪50年代"自由女性"的思想困惑和精神分裂。小说既展示了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现状和女性对男性权威的反抗,又表达了女性意识和女性话语权威。本文将运用女性主义叙事学理论,分析小说女主人公安娜·沃尔夫在《自由女性》和五本笔记中的多重叙述声音,探讨作者如何通过声音强调了女性意识并赋予女性话语权威。(本文来源于《淄博师专论丛》期刊2018年03期)

申萍,张肖微[7](2018)在《十大专项行动助狮城质量“强筋壮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申萍通讯员张肖微)日前,市委、市政府出台《沧州市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快质量强市建设的实施方案》,提出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质量提升10个专项行动,力争到2020年,全市大质量、大标准体系基本形成,“沧州制造”将更具品牌价值,“沧州标准”更具话语权(本文来源于《沧州日报》期刊2018-08-16)

修立梅[8](2018)在《叙述声音和话语权威——论《藻海无边》的第一人称叙述》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直以来,《藻海无边》的叙事策略都是评论界关注的重点之一。小说的叁个部分均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者,依次分别是安托瓦内特(伯莎·梅森)、其新婚丈夫(罗切斯特)和被监禁的安托瓦内特,然而这叁部分在具体叙事策略上的不同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将着眼于分析叁个第一人称叙述声音的不同特点,考察作者简·里斯如何通过调节具体叙事策略,借以隐秘却强有力地介入小说,引导、影响读者对不同叙述者做出不同的情感反应和价值、道德判断,从而树立安托瓦内特的话语权威。(本文来源于《外国文学》期刊2018年03期)

李旭冉[9](2017)在《“天人之际”—中国文明的“话语权威外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中西文明的"大分流"问题。政权与话语权的相互关系决定了一个文明在文明竞争之中的表现。国家权力由政权与话语权共同构成。国家权力内部的政权与话语权的相互关系是文明权力结构的关键。不同的政权与话语权相互关系,决定了不同文明的国家权力的强度的不同与社会自治发展程度的不同,进而决定了不同文明的社会整合能力与社会自我更新能力的不同。关于文明的类型问题。根据不同文明的文明权力结构类型的不同,可以将诸文明分为叁类。第一,"受命建德"中国文明类型,即政权掌握话语权。第二,"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的西方文明类型,即政权与话语权彼此独立。第叁,"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的伊斯兰文明类型,即话语权反过来掌控政权。西方文明之所能在大分流中脱颖而出,原因就在于其特有的政权与话语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之下,社会自治得以在政治经济与思想等诸方面获得更大的发展,因而产生出资本主义政治与经济制度、近现代科学技术。关于中国文明的性质与分期。中国文明的属性在于话语权威外化,即政权掌握话语权。中国古代史可分四期。第一期以"绝地天通"为开端,是中国文明的孕育期。"绝地天通"的对象就是降神巫术。氏族贵族阶层通过控制祭祀与降神巫术,来实现对话语权的集体控制。第二期以"文王受命"为开端,中国文明正式成熟。"文王受命",就是王权垄断话语权。"天子建德"就是以封建制与嫡长子继承制贯彻王权对话语权的垄断。周人创造出"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丕显奕世"的基于血缘的天命解释论来支撑王权对话语权的掌控。第叁期,战国以后原有的基于血缘的天命解释论崩溃,"五德终始"、"天人感应"的成为天命解释论的主体。第四期,宋以后"五德终始"、"天人感应"对天命解释论的价值受到质疑,理学的伦理的视角成为主体。关于"天人之际"。燎祭是中国文明精神世界的基础,"天人之际"所包含的"中"、"帝"、"天"、"示"、"主"、"王"、"气"、"德"、"命"、"义"、"礼乐"等诸概念都出于燎祭。"中"就是合乎天命;"中国"就是得天命之国;"中庸",就是用"中",即遵从天命。(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7-06-01)

杨晓光[10](2016)在《自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威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广泛应用打破了主流意识形态所掌控的传统媒体对话语权的垄断,从传播渠道、传播模式、议程设置、信息资源等方面严重挑战了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威。自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要改变其在意识形态斗争中对广大青年话语权争夺的不利地位,增强时代感和感召力,须大力建设反映主流话语的自媒体平台,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受众"的切身需求,重视对青年群体的媒介素养教育,加强对自媒体平台的应用管理,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自媒体队伍。(本文来源于《南京政治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话语权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主流话语权威的建构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话语间性的存在使这种建构面临多种困境:话语阶层多样性,主流话语整合权威弱化;话语符号互弈性,主流话语引导权威淡化;话语语境复杂性,主流话语感召权威减化。因此,宣传思想工作者必须通过创建话语主体间性模式,提升主流话语整合权威;规制话语符号叙事范式,加强主流话语引导权威;做好话语语境动态适应,巩固主流话语感召权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话语权威论文参考文献

[1].李万平,方爱东.微时代高校主流话语权威塑造的机遇、挑战及对策[J].理论导刊.2019

[2].李万平,方爱东.话语间性视域下我国主流话语权威的建构[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3].李万平,方爱东.微时代高校主流话语权威的消解与重塑[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4].张玲,李仕波.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威提升的若干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9

[5].刘小燕,崔远航.政府话语权威与国际规则的经纬逻辑[J].社会科学.2018

[6].卫佳睿.声音中的女性意识和话语权威——论《金色笔记》中的叙述声音[J].淄博师专论丛.2018

[7].申萍,张肖微.十大专项行动助狮城质量“强筋壮骨”[N].沧州日报.2018

[8].修立梅.叙述声音和话语权威——论《藻海无边》的第一人称叙述[J].外国文学.2018

[9].李旭冉.“天人之际”—中国文明的“话语权威外化”[D].山东大学.2017

[10].杨晓光.自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威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6

论文知识图

“于无画处笔生花·石鲁艺术大展”专题石鲁...“于无画处笔生花·石鲁艺术大展”专题石鲁...“于无画处笔生花·石鲁艺术大展”专题石鲁...“于无画处笔生花·石鲁艺术大展”专题石鲁...“于无画处笔生花·石鲁艺术大展”专题石鲁...“于无画处笔生花·石鲁艺术大展”专题石鲁...

标签:;  ;  ;  ;  ;  ;  ;  

话语权威论文_李万平,方爱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