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序列特异性引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引物,特异性,序列,多态性,基因,血型,链式反应。
序列特异性引物论文文献综述
葛彪,田改生,李勤学,李冯锐[1](2018)在《序列特异性引物联合RT-PCR在LRRK2基因多态性分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帕金森病(PD)相关基因LRRK2疾病易感位点R1628P、G2385R的新检测方法。方法设计序列特异性引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的方法,对已知基因型的标准品进行分型检验;检测100例未知基因型的PD样品,并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LFP)的方法对待检样品基因型进行验证。结果标准品分型结果完全正确,待检的100例样品分型结果与PCR-RLFP分型结果完全吻合。结论序列特异性引物联合实时荧光定量PCR可成功实现对LRRK2疾病易感位点R1628P、G2385R的基因型分型。(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8年12期)
刘建业,王丹丹,张福生[2](2017)在《基于rDNA ITS序列SNP位点的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引物鉴别青椒和花椒》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设计专用于花椒与青椒鉴别的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PCR)引物,建立花椒与青椒的分子鉴别方法。方法本研究提取花椒与青椒样品的DNA,并利用rDNA ITS(核糖体DNA内部转录间隔区)序列通用型引物分别对样品进行PCR扩增,PCR产物经双向测序、比对,寻找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特异性位点,并分别针对花椒与青椒的SNP位点设计出花椒与青椒的特异性PCR引物,用于花椒与青椒的特异性PCR引物鉴别。结果所设计的特异性引物为花椒和青椒的鉴别提供了分子鉴定的依据,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花椒和青椒。结论本文所设计的特异性PCR引物能有效地鉴别出花椒与青椒,该方法具有准确、高效、灵敏、简便等特点,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与临床》期刊2017年06期)
郑红云,李艳,童永清,刘航[3](2014)在《一种新型通用引物多重PCR技术可特异性检测Y染色体序列标签位点》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通用引物多重PCR(UP-M-PCR)技术,检测Y染色体微缺失。方法:选取50例健康男性,针对Y染色体AZFa,AZFb,AZFc和AZFd区15个标签位点(STS),选择15对特异性引物和1对UP,将UP加在特异性引物对的5’端,按扩增片段大小组建4组稳定可靠的UP-M-PCR体系,分析其扩增效率和特异性。结果:UP引入M-PCR对检测体系无影响。UP-M-PCR可特异性扩增AZF区15个STS,且较M-PCR特异性更好,条带更清晰。结论:UP-M-PCR体系较M-PCR操作方便,扩增效率均衡,特异性高,是男性不育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筛查的新方法。(本文来源于《微循环学杂志》期刊2014年04期)
夏燕,段玲,韩宁宁,朱启英,刘翛然[4](2014)在《羊水细胞ABO血型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法基因定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羊水细胞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equence specific primers,PCR-SSP)法进行胎儿ABO血型基因定型检测的可靠性。方法 28例孕妇羊水细胞采用PCR-SSP法进行胎儿ABO血型基因定型检测,对应胎儿出生后进行ABO血型血清学定型。结果 28份羊水细胞中27份ABO基因定型结果与胎儿出生后血清学定型结果相符。结论 PCR-SSP方法检测羊水细胞ABO基因型能较准确判定胎儿ABO血型,可用于产前胎儿ABO血型检测。(本文来源于《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期刊2014年04期)
廖扬勋,王洋洋,陈立强,梁结玲[5](2012)在《聚合酶链式反应-特异性序列引物基因定型在新生儿溶血病ABO血型定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聚合酶链式反应-特异性序列引物(PCR-SSP)基因定型在新生儿溶血病(CHDN)ABO血型定型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例来自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溶血病(HDN)的样本,对这些样本进行ABO血型鉴定等一系列血型血清学方法进行检测,然后用PCR-SSP基因定型技术进行样本的基因分型。结果与其血型的血清学分型结果进行比较,新生儿溶血病ABO血型的定型是新生儿输血的必要保障,而PCR-SSP基因分型较血型血清学方法更快捷、准确。结论 PCR-SSP基因正型技术将不再局限于疑难血型的鉴定中,并会越来越多地应用于HDN的鉴定中。(本文来源于《检验医学与临床》期刊2012年13期)
王延蛟,孙丽丽,陈红,焦谊,刘晓宇[6](2010)在《改良型序列特异性引物PCR用于脂联素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运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技术(SSP-PCR)研究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方法根据GenBank中人脂联素基因(APM1)序列及SNP信息,利用Primer5.0设计引物,通过PCR技术检测APM1的SNPs。结果建立并优化了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PCR)技术,并可快速、直观、准确地进行基因分型。结论改良的SSP-PCR技术是一种特异性更高、操作简便的SNP检测方法。(本文来源于《地方病通报》期刊2010年02期)
于津浦,曹水,李慧,安秀梅,任秀宝[7](2008)在《巢式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方法检测HLA单倍体相合供受者间母胎微嵌合的临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临床应用巢式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SSP)方法检测HLA单倍体相合供受者间母胎微嵌合状态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5对拟行HLA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实体肿瘤患者及其供者,供受者为母子关系15例,父子关系10例。采集供受者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巢式PCR-SSP方法检测患者外周血中供者来源的HLA-DRB1位点,并计算母胎微嵌合阳性率。随机选取经巢式PCR-SSP证实嵌合阳性和阴性且供受者性别不同的患者各4例,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进行重复检测,并与巢式PCR-SSP方法的检测阳性率进行比较,同时采用噻唑蓝法检测这8例患者分别与其亲缘供者和HLA完全不相合无关第3人之间的混合淋巴细胞增殖反应(MLR),并计算增殖指数(SI)。结果巢式PCR-SSP方法灵敏度可高达0.001%,并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巢式PCR-SSP检测显示,在母子移植关系患者中母胎微嵌合阳性检出率为40%(6/15),而在父子移植关系患者中母胎微嵌合阳性检出率为0。巢式PCR-SSP方法的检测灵敏度与FISH技术相比明显增高,其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0%(4/8)和12.5%(1/8)。MLR检测显示,嵌合阳性患者对其亲缘供者和无关第3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SI分别为(0.949±0.023)、(1.320±0.095),嵌合阴性患者对其亲缘供者和无关第3人PBMC的SI分别为(1.133±0.036)、(1.245±0.069);嵌合阳性患者对其亲缘供者PBMC的增殖反应强度与嵌合阴性患者相比明显降低(P=0.001),并且也显着低于其对无关第3人PBMC的增殖反应强度(P=0.003)。结论巢式PCR-SSP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适用于临床HLA单倍体相合供受者间母胎微嵌合状态的快速检测。(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期刊2008年05期)
杨瑞,宋晓荣,秦川,杨献军[8](2007)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在精神疾病大样本多基因分型检测中的应用(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不适合临床的快速检测应用,也不适合对精神疾病候选基因作大样本量、多个基因的检测分析,而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可能弥补其不足之处。目的:建立多个基因多态性分型的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认识其在精神疾病分子研究水平中的应用。设计:观察实验。单位:新乡医学院分子生物研究室和病理生理教研室。材料:实验于2005-12/2006-10在新乡医学院分子生物研究室完成。精神疾病患者血样200份,0.5mL/份,由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提供。患者对本实验均知情同意。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的方法分析以下基因的多态性:TNFα-308A/G和-238G/A变异,IL-6-174G/C变异,CYP2D6*10B外显子第188位的C/T变异,COMT基因的第472位编码序列的G/A变异,MAOA基因位于第8外显子CDNA顺序的第941位点的G/T变异。主要观察指标: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分析患者血样的基因多态性。结果:TNFα-308A/G位点可检测到的基因型有G/G和A/G;TNFα-238G/A位点可检测到的基因型有G/A,G/G和A/A;IL-6-174G/C变异位点可检测到的基因型均为G/G纯合子;CYP2D6*10B外显子第188位的C/T位点可检测到的基因型为C/C,C/T和T/T;COMT基因的第472位编码序列的G/A变异位点可检测到的基因型为A/G,A/A和G/G;MAOA基因位于第8外显子CDNA顺序的第941位点的G/T变异可检测到的基因型为T/G,T/T和G/G。结论: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适合对大样本、多个基因的单核苷酸位点变异进行多态性分析,成本低、快速、准确,可用于精神疾病分子水平的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期刊2007年34期)
王淑秀,张艳芳,杨献军,秦川,杨瑞[9](2007)在《序列特异性引物多聚酶链反应方法进行大样本多基因的多态性鉴定(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多个基因同时进行多态性分析的序列特异性引物多聚酶链反应(PCR-SSP)方法,以满足其在临床检验中进行基因多态性鉴定时的应用。方法应用优化后的PCR-SSP的方法分析以下基因的多态性:TNF-α-308A/G和-238G/A变异、IL-6-174G/C变异、CYP2D6*10B外显子第188位的C/T变异。结果应用同一个PCR扩增程序,可同时对多个基因、多个临床样本的基因多态性同时进行分析,基因型清晰,而且基因分型快速、准确。结论优化后的PCR-SSP适合对大样本、多个基因的单核苷酸位点变异进行多态性分析,值得在临床检验的应用中推广。(本文来源于《新乡医学院学报》期刊2007年04期)
张祥林,伍永明,王翀,李碧佳[10](2007)在《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的16S rDNA序列分析及特异性引物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细菌16S rDNA基因的通用引物对16个供试菌株进行PCR扩增,把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将获得的序列与GenBank中相关菌株的16S rDNA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以此设计出检测A.a.c的特异性引物,并利用最大简约法构建了16S rDNA系统演化树。系统演化关系分析表明,6~9号供试菌株的16S rDNA序列与A.a.c标准菌株仅有3个位点的差异,其同源性均在99.8%以上,在构建的系统演化树上,它们聚为同一个族群。利用设计的一对特异性引物(BFB64/65),对各供试菌株进行PCR检测,结果只有A.a.c相关菌株产生扩增条带,产物大小与预期一致。(本文来源于《植物病理学报》期刊2007年03期)
序列特异性引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设计专用于花椒与青椒鉴别的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PCR)引物,建立花椒与青椒的分子鉴别方法。方法本研究提取花椒与青椒样品的DNA,并利用rDNA ITS(核糖体DNA内部转录间隔区)序列通用型引物分别对样品进行PCR扩增,PCR产物经双向测序、比对,寻找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特异性位点,并分别针对花椒与青椒的SNP位点设计出花椒与青椒的特异性PCR引物,用于花椒与青椒的特异性PCR引物鉴别。结果所设计的特异性引物为花椒和青椒的鉴别提供了分子鉴定的依据,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花椒和青椒。结论本文所设计的特异性PCR引物能有效地鉴别出花椒与青椒,该方法具有准确、高效、灵敏、简便等特点,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序列特异性引物论文参考文献
[1].葛彪,田改生,李勤学,李冯锐.序列特异性引物联合RT-PCR在LRRK2基因多态性分型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
[2].刘建业,王丹丹,张福生.基于rDNAITS序列SNP位点的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引物鉴别青椒和花椒[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
[3].郑红云,李艳,童永清,刘航.一种新型通用引物多重PCR技术可特异性检测Y染色体序列标签位点[J].微循环学杂志.2014
[4].夏燕,段玲,韩宁宁,朱启英,刘翛然.羊水细胞ABO血型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法基因定型研究[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4
[5].廖扬勋,王洋洋,陈立强,梁结玲.聚合酶链式反应-特异性序列引物基因定型在新生儿溶血病ABO血型定型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
[6].王延蛟,孙丽丽,陈红,焦谊,刘晓宇.改良型序列特异性引物PCR用于脂联素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检测[J].地方病通报.2010
[7].于津浦,曹水,李慧,安秀梅,任秀宝.巢式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方法检测HLA单倍体相合供受者间母胎微嵌合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08
[8].杨瑞,宋晓荣,秦川,杨献军.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在精神疾病大样本多基因分型检测中的应用(英文)[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
[9].王淑秀,张艳芳,杨献军,秦川,杨瑞.序列特异性引物多聚酶链反应方法进行大样本多基因的多态性鉴定(英文)[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7
[10].张祥林,伍永明,王翀,李碧佳.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的16SrDNA序列分析及特异性引物的设计[J].植物病理学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