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乳料论文_王凯英,王晓旭,鲍坤,赵蒙,杨雅涵

导读:本文包含了代乳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犊牛,仔猪,斯坦,增重,梅花鹿,奶水,小肠。

代乳料论文文献综述

王凯英,王晓旭,鲍坤,赵蒙,杨雅涵[1](2019)在《梅花鹿仔鹿代乳料饲喂技术概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简要介绍了家养梅花鹿仔鹿代乳料技术研究、应用历史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就存在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并对该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特种经济动植物》期刊2019年08期)

张成峰,王之保,柏中林,李静,石先华[2](2019)在《不同营养水平代乳料对夏南牛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补饲代乳料提高夏南牛犊牛生长发育速度,培育优质健康犊牛,实现犊牛早期断奶。[方法]犊牛随机挑选并随机分成2个组,试验组使用B配方的饲料,对照组使用A配方的饲料,两组牛分圈饲喂,犊牛与母牛隔离饲养。代乳颗粒料自由采食,采取少给、勤给、逐渐增多的饲喂方法。试验期内测量犊牛体尺、体重,观察不同代乳料的适口性,记录疾病发生种类、次数和频率。[结果]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日增重提高17.78%,但差异不显着(P>0.05)。试验组比对照组体高、体斜长、胸围3项体尺分别增加了0.67 cm,1.04 cm和2.05 cm,差异不显着(P>0.05)。腹泻发病率试验组23.08%,对照组22.22%,两组均没有发生其他疫病和死亡。[结论](1)A、B两种代乳颗粒料均可以取代代乳粉,作为夏南牛犊牛的补饲料。(2)较高营养水平的代乳颗粒料,可以提高夏南牛犊牛日增重。试验用代乳颗粒料优于犊牛精料补充料。(3)B配方的代乳颗粒料适口性较好。(本文来源于《中国牛业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周键[3](2018)在《仔猪代乳料对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旨在研究饲喂代乳料对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12头泌乳能力相当的初产母猪,其中每头窝产仔猪8头,共计12窝96只体重相近的初生仔猪,以4窝为1组,分为3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对照组),3组仔猪除自由采食母乳外,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饲喂等量1号代乳料和2号代乳料,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研究表明,使用代乳料的两组试验仔猪生长速度较快,相比对照组每头提高0.938 kg和0.884 kg,分别提高15.35%和14.46%(P<0.05),而且试验Ⅰ、Ⅱ组仔猪腹泻发病率较低,健康状况显着好于对照组。另外试验Ⅰ组的饲料转化率较试验Ⅱ组略低,表明1号饲料的饲喂效果要好于2号饲料。(本文来源于《猪业科学》期刊2018年08期)

杨亮,张文举,孙新文,李奎,曹梦[4](2018)在《不同蛋白源代乳料对肉用犊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蛋白源代乳料对肉用犊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随机试验设计,将20头新生黑安格斯犊牛按体重和生长状况相近的原则随机分成CK组(对照组)、A组(发酵豆粕组)、B组(膨化大豆粉组)和C组(大豆蛋白粉组),每组5头,试验期45d。结果表明:在30~45日龄期间,试验组犊牛日增重均显着低于CK组(P<0.05),营养物质消化率低,犊牛腹泻率处于整个试验期的最高水平,在血清生化指标方面,45日龄时不同蛋白源代乳料对犊牛血清中尿素氮、总蛋白、白蛋白、甘油叁脂和钙含量均有显着影响(P<0.05);在45~60日龄期间,试验组犊牛日增重明显增加,各组犊牛腹泻率开始降低,60日龄时试验组犊牛血清生化指标受不同蛋白源代乳料的影响减小;在60~75日龄期间,试验B组和C组犊牛日增重与CK组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各试验组犊牛营养物质消化率明显提高,腹泻率大幅降低,甚至无腹泻情况发生,75日龄时各组犊牛血清生化指标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综上,不同蛋白源代乳料的饲喂效果差于母乳,但随着犊牛日龄增加有所改善,其中膨化大豆粉为最佳代乳料蛋白源。(本文来源于《家畜生态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牛青燕[5](2017)在《早期补饲代乳料对断奶前后仔猪生长性能、小肠菌群组成及菌群代谢产物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哺乳期仔猪的生长和健康直接关系着养猪业的经济利益。在生产实践中,很多规模化养猪场通过给哺乳仔猪补饲代乳料来改善母乳不足的情况。但对于早期补饲对仔猪断奶前后的健康状况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因此本试验拟通过在第4日龄给仔猪补饲代乳料与纯母乳喂养仔猪相比来研究早期补饲代乳料对断奶前后仔猪生长性能、内脏器官指数、小肠形态结构、二糖酶活力、营养转运载体及二糖酶的基因表达、菌群组成及菌群代谢产物的影响。本研究主要分为3个部分。试验一:早期补饲代乳料对断奶前后仔猪生长性能、小肠消化吸收能力的影响本试验旨在研究早期补饲代乳料对断奶前后仔猪生长性能、内脏器官指数、小肠黏膜形态结构、二糖酶活力及营养转运载体和二糖酶基因的相对表达丰度的影响。选取10窝杜×长×大初生仔猪,在第4日龄时,随机分为2组,每组5窝,分别为:对照组(Control)纯母乳喂养,试验组(Treatment)饲喂母乳的同时添加代乳料。试验组仔猪采食母乳的同时从第4日龄开始添加代乳料。在28日龄时,从每窝中随机挑选一头仔猪屠宰,对剩余仔猪实施断奶,断奶后两组仔猪饲喂相同日粮至35日龄。在35日龄时从每窝中随机挑选一头仔猪屠宰采样。分离内脏器官(肝脏、肾脏、脾脏、胰脏、胃)及小肠,迅速结扎空肠和回肠,并分别进行测量和称重;用4%多聚甲醛溶液固定空肠和回肠组织,进行切片制作以及组织学观察;刮取空肠和回肠的黏膜,测定空肠和回肠黏膜二糖酶活力,并且测定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转运载体及二糖酶基因的相对表达丰度。结果显示,早期补饲代乳料对断奶前后仔猪的平均日增重、采食量及内脏器官指数(肝、脾、胰、肾、小肠重和小肠长与体重的比值)并无显着影响(尸>0.05),对断奶前后仔猪空肠和回肠黏膜形态结构(绒毛长、隐窝深、绒毛与隐窝的深度比)也无显着差异(尸>0.05)。在28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仔猪空肠黏膜乳糖酶活力显着下降(尸<0.05),而蔗糖酶活力显着升高(尸<0.05);回肠黏膜中的麦芽糖酶活力显着升高(尸<0.05),而回肠乳糖酶和蔗糖酶活力呈现升高的趋势(P= 0.06;尸= 0.09)。在35日龄时,试验组仔猪空肠黏膜麦芽糖酶和回肠黏膜乳糖酶活力显着高于对照组(尸<0.05)。以上结果提示,在仔猪出生后第4日龄给仔猪补饲代乳料并不影响断奶前后仔猪的生长性能、内脏器官指数及小肠黏膜的形态结构,但提高了断奶前后仔猪小肠黏膜刷状缘二糖酶活力。试验二:早期补饲代乳料对断奶前后仔猪空肠菌群组成及菌群代谢产物的影响本试验旨在研究早期补饲代乳料对仔猪空肠食糜菌群组成及菌群代谢产物造成的影响。试验设计和材料同试验一所述,对28和35日龄试验仔猪进行屠宰取样,取出空肠食糜,测定食糜中pH值、菌群组成及菌群代谢产物的浓度。结果显示,28日龄,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仔猪空肠食糜内乙酸和总的短链脂肪酸(SCFAs)浓度显着升高(尸<0.05);食糜中梭菌 1 科(Clostridiaceae 1)、丹毒丝菌科(Erysipelotrichaceae)和梭菌XIVa属(ClostridiumXXVa)的相对丰度显着升高(P<0.05),梭菌XI属(CVlottridium Ⅺ)呈现升高的趋势(P = 0.07)。在35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仔猪空肠食糜pH值显着降低(P<0.05),食糜中乳酸的含量和韦荣球菌科(Veillonellaceae)的相对丰度呈现升高的趋势(尸= 0.05;尸= 0.08)。结果提示,在仔猪出生后第4日龄给仔猪补饲代乳料并不影响断奶前后仔猪空肠食糜内菌群的组成,但使断奶前空肠内总短链脂肪酸的浓度升高,增加了乳酸的浓度,降低了断奶后仔猪空肠内的pH值。试验叁:早期补饲代乳料对断奶前后回肠菌群组成及菌群代谢产物的影响本试验旨在研究早期补饲代乳料对哺乳仔猪回肠食糜菌群组成及菌群代谢产物造成影响。试验设计和材料同试验一所述,在28和35日龄屠宰时,取出回肠食糜,测定pH值、菌群代谢产物的浓度、并采用DGGE和Real-time PCR方法测定回肠菌群组成及数量。结果显示,28日龄,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仔猪回肠食糜内丙酸、异丁酸浓度及丙酸占总短链脂肪酸的比例显着升高(P<0.05);而乙酸占总短链脂肪酸的比例显着下降(P<0.05);35日龄,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仔猪回肠食糜的pH值显着降低(P<0.05),乳酸浓度显着升高(P<0.05),厚壁菌门细菌的基因拷贝数显着增加(P<0.05)。结果提示,在仔猪出生后第4日龄给仔猪补饲代乳料并不影响断奶前后仔猪回肠食糜内菌群结构,但使断奶前丙酸的浓度及其占总短链脂肪酸的比例升高,并且使断奶后主要菌群数量及乳酸浓度增加、pH值降低,从而使断奶前后仔猪回肠内环境维持在一个相对健康的状态。(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7-05-01)

史超[6](2017)在《早期补饲代乳料对哺乳仔猪断奶前后大肠微生物及代谢产物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现代养猪业的迅速发展,母猪产仔数量增加使得母猪泌乳量不能满足新生仔猪的生长需求,造成仔猪断奶腹泻率和死亡率上升。早期补饲代乳料能增强仔猪的肠道功能,提高仔猪对饮食转变的适应能力,降低断奶腹泻率。目前代乳料对仔猪腹泻的作用机制,人们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小肠的消化吸收功能,很少关注肠道菌群的改变对仔猪腹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肠道菌群不仅构成了机体的微生态环境,而且参与机体能量代谢、免疫调节、信号传递等生理过程,对动物肠道及机体健康至关重要。深入了解肠道菌群随代乳料添加的变化规律,能为研发仔猪代乳料、降低断奶仔猪的腹泻率提供一定的依据。因此,本论文通过研究早期补饲代乳料对哺乳仔猪断奶前后盲肠、结肠菌群组成及代谢产物的影响,探究断奶仔猪腹泻与肠道菌群变化之间存在的联系。本论文分为叁个部分。1.早期补饲代乳料对哺乳仔猪断奶前后生长性能和断奶后腹泻率的影响本试验旨在研究早期补饲代乳料对哺乳仔猪断奶前后生长性能和断奶后腹泻率的影响。选取10窝杜×长×大仔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窝。在仔猪出生后第4天开始,对照组仔猪只进行母乳喂养;试验组仔猪在母乳喂养的同时补饲代乳料,直到28日龄断奶。断奶后仔猪全部饲喂相同的日粮,观察两组仔猪断奶后腹泻情况,直到仔猪35日龄。在仔猪28日龄和35日龄时,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窝选取1头仔猪屠宰取样,采取大肠(盲肠和结肠)组织、食糜、黏膜样品,分别用于测定肠道黏膜形态、菌群组成及代谢产物、肠黏膜免疫及屏障功能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仔猪在断奶后一周内的腹泻率有降低的趋势(P=0.08),但断奶前后仔猪的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并无显着变化(P>0.05)。在28、35日龄时,两组仔猪的免疫器官(肝脏和脾脏)重量、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浓度及盲肠和结肠黏膜形态均无显着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早期补饲代乳料增加了试验组仔猪断奶前结肠黏膜厚度(P<0.05),降低了断奶后结肠黏膜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浓度(P<0.05)。结果提示,在仔猪出生后第4天到28天补饲代乳料并未影响哺乳仔猪断奶前后的生长性能、机体免疫和大肠(盲肠、结肠)生长发育,但能降低仔猪断奶后一周内的腹泻率。2.早期补饲代乳料对哺乳仔猪断奶前后盲肠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本试验旨在研究早期补饲代乳料对哺乳仔猪断奶前后盲肠菌群及代谢产物的影响。试验处理同试验一。结果显示:在断奶前(28日龄),两组仔猪盲肠内pH值、氨氮、乳酸、乙酸、丙酸、丁酸、戊酸、支链脂肪酸(BCFAs)和总短链脂肪酸(SCFAs)的浓度均无显着差异(P>0.05)。DGGE结果显示,断奶前两组仔猪盲肠菌群的香农指数和图谱条带数均无显着差异(P>0.05)。定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早期补饲代乳料降低了试验组仔猪断奶前盲肠内大肠杆菌属的数量(P<0.05),但对总菌、厚壁菌门、乳酸杆菌属、梭菌Ⅳ群、梭菌XIVa群的数量均无显着影响(P>0.05)。在断奶后(35日龄),与对照组相比,早期补饲代乳料增加了试验组仔猪盲肠内丙酸和总短链脂肪酸(SCFAs)的浓度(户<0.05),但对pH值、氨氮、乳酸、乙酸、丁酸、戊酸和支链脂肪酸(BCFAs)无显着影响(P>0.05)。DGGE结果显示,断奶后两组仔猪盲肠菌群的香农指数和图谱条带数均无显着差异(P>0.05)。定量结果显示,断奶后两组仔猪盲肠内总菌、厚壁菌门、乳酸杆菌属、梭菌Ⅳ群、梭菌XIVa、大肠杆菌属的数量均无显着差异(P>0.05)。结果提示,在仔猪出生后第4天到28天补饲代乳料并未影响哺乳仔猪断奶前后盲肠内菌群多样性和主要菌群数量,但能增加断奶后丙酸和总短链脂肪酸(SCFAs)的浓度,同时降低断奶前大肠杆菌属的数量,有助于降低哺乳仔猪断奶后的腹泻率。3.早期补饲代乳料对哺乳仔猪断奶前后结肠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本试验旨在研究早期补饲代乳料对哺乳仔猪断奶前后结肠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试验处理同试验一。结果显示:断奶前(28日龄),早期补饲代乳料增加了仔猪结肠内乙酸、丙酸、丁酸、支链脂肪酸(BCFAs)和总短链脂肪酸(SCFAs)的浓度(P<0.05)。高通量结果显示,断奶前两组仔猪结肠内菌群的α多样性和优势菌在门、科、属水平上的组成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早期补饲代乳料增加了断奶前仔猪结肠内Paraprevotella(P<0.05)、瘤胃球菌属(Rumminococcus)(P=0.06)、梭菌 XlVa(Clostridium XIVa)(P = 0.05)、琥珀酸菌(Succiniclasticum)(P = 0.05)、梭菌 IV(Clostridium IV)(P== 0.06)、柔嫩梭菌(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P = 0.10)和及Ruminococcusbro(P = 0.09)的相对丰富度;减少了乳酸杆菌(Lactobocillus)、后菌 Ⅺ(Clostridium Ⅺ)、Blautia、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P<0.05)、大肠杆菌属(Eschericuia)(P=0.08)、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P=0.08)的相对丰富度。定量结果显示,早期补饲代乳料下调了仔猪断奶前结肠黏膜中白介素-6(IL-6)(P<0.05)、干扰素-γ(IFN-γ)(户=0.09)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P= 0.08)的基因表达量,上调了 Toll样受体4(TLR4)(P<0.05)的基因表达量。断奶后(35日龄),早期补饲代乳料增加了仔猪断奶后结肠内乙酸(P<0.05)和总短链脂肪酸(SCFAs)的浓度(f=0.05)。DGGE结果显示,断奶后两组仔猪结肠内菌群的香农指数和图谱条带数均无显着差异(P>0.05)。定量结果显示,早期补饲代乳料减少了仔猪断奶后结肠内大肠杆菌属(P = 0.05)、乳酸杆菌属(P<0.05)、梭菌XIVa群数量(P<0.05)。此外,早期补饲代乳料上调了仔猪断奶后结肠黏膜中白介素-10(IL-10)(P<0.05)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P= 0.12)的基因表达量。结果提示,在仔猪出生后第4天到28天补饲代乳料并未影响哺乳仔猪断奶前后结肠内菌群的多样性和主要菌群结构,但能调节结肠内菌群组成、代谢产物组成以及结肠免疫相关的基因表达量,有利于维持断奶期间仔猪的肠道健康。(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7-05-01)

孙锐锋[7](2016)在《利用代乳料饲喂犊牛实施早期断奶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选择40头30日龄荷斯坦母犊牛,随机分为2组,即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犊牛40日龄早期断奶试验,试验组犊牛40日龄断奶后完全用代乳料喂至100日龄,对照组按常规饲养,正常喂奶至100日龄。结果表明:对照组60日龄时犊牛体质量高于试验组,差异显着(P<0.05);100日龄时2组间体质量和体尺差异不显着(P>0.05);试验结束后,试验组犊牛的培育成本比对照组下降36.67%,效果明显。(本文来源于《饲料研究》期刊2016年22期)

洪惠云[8](2016)在《全乳与代乳料饲喂杂交奶水牛犊牛对比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鹤庆县松桂镇松桂、勤劳两个村委会选择40头杂交奶水牛犊牛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饲喂全乳,第二组饲喂全乳+代乳料。结果表明:第一组与第二组在3月龄、6月龄体重差异不显着(P>0.05),代乳料培育方式下,犊牛的断奶重虽然差异不明显,但能节约水牛奶和培育成本,而且在断奶后如果饲养条件好,犊牛会出现强度较大的代偿生长,经过代偿生长会使体重的增加得到补充。(本文来源于《云南畜牧兽医》期刊2016年04期)

王晓玲,李秋凤,杜柳柳,曹玉凤,高艳霞[9](2016)在《不同营养水平代乳料对奶公犊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选用40头健康、体质量及出生日期相近的荷斯坦奶公犊,按体质量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进行为期120d的生长育肥试验。不同处理组代乳料的营养水平为:Ⅰ组(22.00%CP,16.00 MJ/kg DE),Ⅱ组(20.00%CP,16.00 MJ/kg DE),Ⅲ组(22.00%CP,15.00 MJ/kg DE),Ⅳ组(20.00%CP,15.00 MJ/kg DE)。结果表明,Ⅰ组犊牛的日增重显着高于其他3组,比Ⅱ组、Ⅲ组和Ⅳ组分别提高了11.63%(P<0.01),6.67%(P<0.01)和5.49%(P<0.01)。代乳料的蛋白水平对犊牛试验末体质量和日增重影响显着,蛋白质水平为22.00%的代乳料组试验牛的试验末体质量和日增重比20.00%代乳料组分别提高了3.29%(P<0.05)和5.62%(P<0.01)。代乳料的消化能(DE)水平显着影响犊牛的干物质采食量(DMI),随DE水平的提高而显着降低,与15 MJ/kg DE水平代乳料组相比,16 MJ/kg DE水平代乳料组犊牛的DMI降低了2.90%(P<0.01);代乳料的蛋白水平对奶公犊60d和120d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消化率影响显着(P<0.05),蛋白质水平为22.00%的代乳料组犊牛60d和120d粗蛋白质的消化率比20.00%代乳料组分别提高了3.49%(P<0.05)和4.57%(P<0.05),粗脂肪的消化率分别提高了6.67%(P<0.05)和3.80%(P<0.05);蛋白质水平为22.00%的代乳料组试验牛120d血清中BUN、TP和T3的含量比20.00%代乳料组分别提高了21.61%(P<0.05),4.36%(P<0.05)和5.79%(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Ⅰ组犊牛的日增重、试验末体质量和营养物质消化率最高,建议0~4月龄奶公犊日粮适宜的DE为16.00 MJ/kg,CP为22.00%。(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缪万荣,杨正德,罗爱平,刘燕[10](2016)在《代乳料-犊牛料不同哺育方案对0~2月龄断奶公犊生长发育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旨在为中国荷斯坦犊牛的早期断奶人工培育提供参考。选择品种来源一致、体重(38.00±2.83)kg、平均出生时间1.83 d的健康中国荷斯坦奶公犊36头,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代乳料中添加以甘露寡糖为主的非抗生素营养调控剂、补充以消化酶为主的外源复合酶制剂、以大豆浓缩蛋白为主的非乳源性蛋白不同替代比例以及代乳料-犊牛料不同哺育方案对早期断奶犊牛初生~2月龄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4因子对犊牛初生~2月龄平均日增重(ADG)调控效果的最佳优化组合为:非抗生素营养调控剂0.36%、非乳源性蛋白85%、复合酶制剂0.20%以及哺育方案代乳料7周+犊牛料1周过渡,对ADG的影响分别为802、779、754和770 g。初生~1月龄以非乳源性蛋白为主效因子,1~2月龄以非抗生素营养调控剂为主效因子。中国荷斯坦公犊初生~2月龄体尺与体重的回归公式为:体重(kg)=胸围(m2)×体斜长(m)×96.08-10.80。结果表明,在合理添加以甘露寡糖为主的非抗生素营养调控剂与补充外源复合酶制剂的条件下,代乳料中使用85%的非乳源性蛋白对初生~2月龄中国荷斯坦公犊可取得良好的增重效果。(本文来源于《饲料工业》期刊2016年11期)

代乳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通过补饲代乳料提高夏南牛犊牛生长发育速度,培育优质健康犊牛,实现犊牛早期断奶。[方法]犊牛随机挑选并随机分成2个组,试验组使用B配方的饲料,对照组使用A配方的饲料,两组牛分圈饲喂,犊牛与母牛隔离饲养。代乳颗粒料自由采食,采取少给、勤给、逐渐增多的饲喂方法。试验期内测量犊牛体尺、体重,观察不同代乳料的适口性,记录疾病发生种类、次数和频率。[结果]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日增重提高17.78%,但差异不显着(P>0.05)。试验组比对照组体高、体斜长、胸围3项体尺分别增加了0.67 cm,1.04 cm和2.05 cm,差异不显着(P>0.05)。腹泻发病率试验组23.08%,对照组22.22%,两组均没有发生其他疫病和死亡。[结论](1)A、B两种代乳颗粒料均可以取代代乳粉,作为夏南牛犊牛的补饲料。(2)较高营养水平的代乳颗粒料,可以提高夏南牛犊牛日增重。试验用代乳颗粒料优于犊牛精料补充料。(3)B配方的代乳颗粒料适口性较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代乳料论文参考文献

[1].王凯英,王晓旭,鲍坤,赵蒙,杨雅涵.梅花鹿仔鹿代乳料饲喂技术概述[J].特种经济动植物.2019

[2].张成峰,王之保,柏中林,李静,石先华.不同营养水平代乳料对夏南牛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牛业科学.2019

[3].周键.仔猪代乳料对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J].猪业科学.2018

[4].杨亮,张文举,孙新文,李奎,曹梦.不同蛋白源代乳料对肉用犊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家畜生态学报.2018

[5].牛青燕.早期补饲代乳料对断奶前后仔猪生长性能、小肠菌群组成及菌群代谢产物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7

[6].史超.早期补饲代乳料对哺乳仔猪断奶前后大肠微生物及代谢产物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7

[7].孙锐锋.利用代乳料饲喂犊牛实施早期断奶效果研究[J].饲料研究.2016

[8].洪惠云.全乳与代乳料饲喂杂交奶水牛犊牛对比试验[J].云南畜牧兽医.2016

[9].王晓玲,李秋凤,杜柳柳,曹玉凤,高艳霞.不同营养水平代乳料对奶公犊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中国兽医学报.2016

[10].缪万荣,杨正德,罗爱平,刘燕.代乳料-犊牛料不同哺育方案对0~2月龄断奶公犊生长发育的影响[J].饲料工业.2016

论文知识图

1-3早期补饲代乳料对哺乳仔猪断...不同代乳料对各种养分表观消化...1-2早期补饲代乳料对哺乳仔猪断...21990 ̄20丨6年中国知网上#~一1早期补饲代乳料对断奶前(28日...3本论文的技术路线Fig.3S...

标签:;  ;  ;  ;  ;  ;  ;  

代乳料论文_王凯英,王晓旭,鲍坤,赵蒙,杨雅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