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报酬合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报酬,竞争力,委托代理,经理人,合约,委托人,羊群。
报酬合约论文文献综述
胡古月[1](2011)在《基于代理商报酬合约设计的渠道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营销渠道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但由生产商、代理商等渠道成员构成的渠道系统是一个松散的联盟,每个成员都有各自不同的利益,作为理性经济人的渠道成员在追求各自利益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大量的投机行为,导致渠道效率的低下。为了减少投机行为的发生,就必须要对渠道进行有效地控制,论文利用委托代理理论,分别分析了在单委托人多代理人、多委托人单代理人两种不同的委托代理关系下,作为委托人的厂商如何通过报酬合约设计来加强渠道控制,减少作为代理人的渠道代理商的投机行为。论文重点研究单委托人多代理人报酬激励机制模型和多委托人单代理人报酬激励机制模型的构建,研究的焦点是模型中的激励机制的最优参数设置,以及它对代理商努力程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单委托人多代理人关系下,在基于相对业绩比较的委托代理模型中,代理人的最优努力程度要高于不存在反映相对业绩比较的变量的合约设计;最优激励因子与代理商的风险规避度、外生随机变量方差、市场随机因素对产出的影响系数负相关,与代理人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局部单调递增,即只有当竞争激烈程度限定在一定范围内时,代理人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越大,最优激励因子才会越强,代理商的最优努力程度才会越高。在多委托人单代理人关系下,最优激励因子受代理商的风险规避系数、外生随机变量对产出的影响系数、每个厂商激励因子的相对比较大小、厂商产品努力程度的产出系数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代理商对厂商一的努力程度与厂商一的激励因子正相关,与厂商二的激励因子负相关,与厂商一产品的努力程度的产出系数正相关。厂商一的激励因子与厂商二的激励因子正相关、与厂商二产品的努力程度的产出系数正相关。现实中存在支持上述结论的经验证据。(本文来源于《重庆工商大学》期刊2011-06-02)
江海潮[2](2010)在《委托人代理人竞争力与合约报酬分配均衡》一文中研究指出委托人代理人竞争力是委托代理合约设计与报酬分配的重要决定因素。构建的委托人代理人竞争力合约模型表明:①委托人代理人竞争力独自决定各自的固定收入报酬,并与竞争力投入策略、二阶成本因素和代理人风险偏好因素共同决定剩余收入分配;②委托人代理人竞争力及其投入策略反应对合约设计、合约产出、剩余收入分配、竞争力投入比例的影响受合约报酬偏好、二阶成本和风险偏好因素的约束;③委托人代理人竞争力及其投入策略的非对称性是剩余收入分配冲突产生的根源,也是合约动态调整、报酬分配变动与合约有效性变化的重要原因;④调控合约报酬分配应该着力调节委托人代理人竞争力关系和策略反应。(本文来源于《管理学报》期刊2010年04期)
江海潮,邹新月[3](2010)在《委托人代理人竞争力与合约报酬分配评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委托人代理人竞争力是委托代理合约设计与报酬分配的重要决定因素,沿着委托人代理人产权控制权占有与合约报酬分配、治理机制对委托人代理人竞争力约束与合约分配、信息不对称及委托人代理人竞争力与合约分配、委托人代理人个人特征与合约报酬均衡等线索,梳理、评价有关委托人代理人竞争力与合约报酬相关课题的研究进展,并指出该领域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向。(本文来源于《商业研究》期刊2010年02期)
江海潮,邹新[4](2008)在《委托人代理人竞争力与合约报酬分配均衡》一文中研究指出委托人代理人竞争力是委托代理合约设计与报酬分配的重要决定因素。本文所构建的委托人代理人竞争力合约模型表明:(1)委托人代理人竞争力独自决定各自固定收入报酬,并与竞争力投入策略、二阶成本因素和代理人风险偏好因素共同决定剩余收入分配;(2)委托人代理人竞争力及其投入策略反应对合约设计、合约产出、剩余收入分配、竞争力投入比例的影响受合约报酬偏好、二阶成本、风险偏好因素的约束;(3)委托人代理人竞争力及其投入策略非对称性是剩余收入分配冲突产生根源,也是合约动态调整、报酬分配变动与合约有效性变化的重要原因;(4)调控合约报酬分配应该着力调节委托人代理人竞争力关系和策略反应。(本文来源于《第叁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期刊2008-11-01)
申明浩,宋剑波[5](2008)在《基于报酬合约的经理人羊群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信息不对称和经理人有限理性的背景下,以经理人风险厌恶及报酬与其相对业绩相关性为假设前提,基于经理人安全理性原则,构造了一个二元经理人的羊群行为模型,证明了经理人决策过程的相互影响关系,以及经理人为谋求个人效用的最大化,不得不考虑竞争对手的行为选择;并将模型扩展到n个经理人,进一步发现了经理人羊群行为发生的内在经济逻辑。文章贡献在于用模型化方法证明了经理人经营决策羊群行为的存在性,且羊群行为的显着程度与经理人的报酬结构(收入系数和股权比例等)相关。对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也支持这一结论。(本文来源于《经济学(季刊)》期刊2008年03期)
申明浩,宋剑波[6](2008)在《基于报酬合约的经理人羊群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信息不对称和经理人有限理性的背景下,以经理人风险厌恶及报酬与其相对业绩相关性为假设前提,基于经理人安全理性原则,构造了一个二元经理人的羊群行为模型,证明了经理人决策过程的相互影响关系,以及经理人为谋求个人效用的最大化,不得不考虑竞争对手的行为选择;并将模型扩展到n个经理人,进一步发现了经理人羊群行为发生的内在经济逻辑。文章贡献在于用模型化方法证明了经理人经营决策羊群行为的存在性,且羊群行为的显着程度与经理人的报酬结构(收入系数和股权比例等)相关。对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也支持这一结论。(本文来源于《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3期》期刊2008-04-01)
朱忠福,吴玉宇[7](2006)在《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委托代理合约与报酬契约》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存在委托人对代理人的授权行为,形成了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最优合同安排应该是他们效用函数之和的最大化。因此,可以设计一个最优激励报酬合同,诱导中小型高科技企业职业经理人从自身的利益出发,采取对股东最有利的行动,从而降低代理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效率,更好地满足股东的利益。(本文来源于《求索》期刊2006年09期)
付维刚,陆华儿[8](2006)在《经营者道德风险行为与激励报酬合约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企业所有者与经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导致经理人道德风险行为,增加了企业的代理成本。所以有必要设计激励报酬合约,使经营者获得一部分企业的剩余索取权,承担一部分企业的经营风险,以减少代理成本。一、激励报酬合约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企业所有者在(本文来源于《事业财会》期刊2006年03期)
杨柏[9](2004)在《证券监管人员报酬激励合约的经济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考虑证券违规行为罚款额和监管成本不确定条件下,运用信息经济学理论,建立了证券监管人员报酬激励合约模型。通过模型,分析了我国证券监管人员在信息对称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报酬激励合约的有关特征和相关解释。同时也分析了实施报酬激励合约的代理成本及其影响因素。(本文来源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期刊2004年12期)
申明浩[10](2004)在《基于报酬合约的经理人羊群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内外学者对羊群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金融市场中的现象和投资主体的行为。本文将研究对象拓展至一般企业经理人,分析经理人羊群行为的发生机制,并讨论规避此行为的报酬合约设计。 文章首先在信息不对称和经理人有限理性的背景下,以经理人风险厌恶,及报酬与其相对业绩相关性为假设前提,基于经理人安全理性原则,构造了一个二元经理人的羊群行为模型,证明了经理人决策过程的相互影响关系及经理人为谋求个人效用的最大化,不得不考虑竞争对手的行为选择。并将模型扩展到n个经理人,进一步发现了经理人羊群行为发生的内在经济逻辑。接着以与报酬显着正相关的声誉为核心,解释了声誉机制对于经理人的长期激励作用,运用信息经济学方法严格论述了经理人从众的羊群行为产生的原因。然后通过信息追随理论,在决策时序差异、信息不确定和信息成本过高及从众外部性的共同作用下,基于对报酬和声誉的需要,深入分析了经理人羊群行为发生的传导机制。 最后,遵循经理人报酬合约设计的原则,充分考虑到与报酬合约设计的相关因素,文章构建了叁位一体的分析框架,设计出一种新型的报酬合约模式,以消除经理人从众的羊群行为,即在运用动态产业基准衡量经理人业绩的前提下,采取由一笔固定的无风险报酬、加上根据企业绩效分享的剩余收益(业绩风险报酬)和根据决策质量(创新决策还是信息追随)确定的奖惩金(行为风险报酬)叁种支付组成的报酬形式。这种报酬合约能够使经理人信息追随的预期成本(或机会成本)大于预期收益,同时消除经理人因拥有剩余收益索取权而产生的道德风险行为,预期可达到规避经理人羊群行为之功效。(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04-04-28)
报酬合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委托人代理人竞争力是委托代理合约设计与报酬分配的重要决定因素。构建的委托人代理人竞争力合约模型表明:①委托人代理人竞争力独自决定各自的固定收入报酬,并与竞争力投入策略、二阶成本因素和代理人风险偏好因素共同决定剩余收入分配;②委托人代理人竞争力及其投入策略反应对合约设计、合约产出、剩余收入分配、竞争力投入比例的影响受合约报酬偏好、二阶成本和风险偏好因素的约束;③委托人代理人竞争力及其投入策略的非对称性是剩余收入分配冲突产生的根源,也是合约动态调整、报酬分配变动与合约有效性变化的重要原因;④调控合约报酬分配应该着力调节委托人代理人竞争力关系和策略反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报酬合约论文参考文献
[1].胡古月.基于代理商报酬合约设计的渠道控制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1
[2].江海潮.委托人代理人竞争力与合约报酬分配均衡[J].管理学报.2010
[3].江海潮,邹新月.委托人代理人竞争力与合约报酬分配评述[J].商业研究.2010
[4].江海潮,邹新.委托人代理人竞争力与合约报酬分配均衡[C].第叁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2008
[5].申明浩,宋剑波.基于报酬合约的经理人羊群行为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8
[6].申明浩,宋剑波.基于报酬合约的经理人羊群行为研究[C].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3期.2008
[7].朱忠福,吴玉宇.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委托代理合约与报酬契约[J].求索.2006
[8].付维刚,陆华儿.经营者道德风险行为与激励报酬合约设计[J].事业财会.2006
[9].杨柏.证券监管人员报酬激励合约的经济学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
[10].申明浩.基于报酬合约的经理人羊群行为研究[D].暨南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