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堵防护盖板论文和设计-李兵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封堵防护盖板,在地铁电梯、楼梯出入口周围设置有“U”型防护墙,防护墙的开口端为乘客进出通道,所述封堵防护盖板包括在展开后能够将所述地铁电梯、楼梯出入口顶部封闭的水平封板结构和能够将所述乘客进出通道封闭的垂直封板;其中,所述水平封板结构包括:固定封板和活动封板,所述固定封板设置在远离乘客进出通道的防护墙上,固定封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滑轨,在靠近乘客进出通道的防护墙上设置有升降滑道结构,所述活动封板的下表面设置有能够在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升降滑轨机构上移动的滚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整体性好,便于操作,省时省力,克服人工搬运防护盖板临时安装问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封堵防护盖板,在地铁电梯、楼梯出入口周围设置有“U”型防护墙,防护墙的开口端为乘客进出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防护盖板包括在展开后能够将所述出入口的顶部封闭的水平封板结构和能够将所述乘客进出通道封闭的垂直封板;其中,所述水平封板结构包括:固定封板和活动封板,所述固定封板设置在远离乘客进出通道的防护墙上,固定封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滑轨,在靠近乘客进出通道的防护墙上设置有升降滑道结构,所述活动封板的下表面设置有能够在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升降滑道结构上移动的滚轮。

设计方案

1.一种封堵防护盖板,在地铁电梯、楼梯出入口周围设置有“U”型防护墙,防护墙的开口端为乘客进出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防护盖板包括在展开后能够将所述出入口的顶部封闭的水平封板结构和能够将所述乘客进出通道封闭的垂直封板;其中,

所述水平封板结构包括:固定封板和活动封板,所述固定封板设置在远离乘客进出通道的防护墙上,固定封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滑轨,在靠近乘客进出通道的防护墙上设置有升降滑道结构,所述活动封板的下表面设置有能够在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升降滑道结构上移动的滚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防护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封板与活动封板连接,在活动封板上设置有控制垂直封板收起和展开的卷扬机构,展开后的垂直封板能够将乘客进出通道封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堵防护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封板由若干个横条封板单元连接而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防护盖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乘客进出通道的外侧地面上设置有用于隐藏所述垂直封板的凹槽,垂直封板的下部通过铰轴固定在所述凹槽内,垂直封板能够绕所述铰轴上下翻转,所述活动封板上设置有用于拉拽垂直封板翻转的卷扬机构。

5.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封堵防护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扬机构为手动卷扬机构或者电动卷扬机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防护盖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乘客进出通道的外侧地面上设置有用于隐藏所述垂直封板的凹槽,垂直封板的下部通过铰轴固定在所述凹槽内,垂直封板能够绕所述铰轴上下翻转,凹槽内设置有用于推动垂直封板向上翻转的活塞缸,所述活塞缸的活动端设置有支撑轮,所述支撑轮的下方设置有倾斜的导向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防护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滑道机构包括:第二滑轨,在所述第二滑轨下方设置有升降装置,与所述升降装置连接有驱动装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防护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封板上连接有驱动所述滚轮自行走的水平行走机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防护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封板在展开位置时,活动封板与所述固定封板处于同一平面内,活动封板与固定封板的接合面呈活动封板在重力作用下趋向于挤压固定封板的坡面。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堵防护盖板,其特征在于,在收起位置时,所述活动封板叠放在所述固定封板的上方,配备有将活动封板固定在该收起位置的第一锁定件;所述垂直封板位于所述活动封板的上表面,配备有将垂直封板固定在该收起位置的第二锁定件。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铁人防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人防城市地铁站电、楼梯出入口水平封堵。

背景技术

在城市地铁站厅层楼梯出入口通常会配备有活动的密封盖板,平时,密封盖板收起,乘客能够自由的出入地铁站;在战时或者遇到突发事件,密封盖板能够将出入口封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应对核爆、航空炸弹等冲击波破坏,并对核、生、化等侵袭破坏具有防护功能。

目前的密封盖板存在跨度小、抗力低,密封盖板在密封或者打开时都需要人工抬起和搬运,耗费人力。对于大跨度(如:6000mm×12000mm)、抗力较高的防护封堵盖板的产品需求,缺少相应的定型产品。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申请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跨度、较高抗力的防护密闭封堵盖板,解决城市地铁上、下层站厅楼梯出入口防护密闭问题,确保战时或突发事件时,保护站内人员、设备的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封堵防护盖板,在地铁电梯、楼梯出入口周围设置有“U”型防护墙,防护墙的开口端为乘客进出通道,所述封堵防护盖板包括在展开后能够将所述出入口的顶部封闭的水平封板结构和能够将所述乘客进出通道封闭的垂直封板;其中,

所述水平封板结构包括:固定封板和活动封板,所述固定封板设置在远离乘客进出通道的防护墙上,固定封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滑轨,在靠近乘客进出通道的防护墙上设置有升降滑道结构,所述活动封板的下表面设置有能够在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升降滑轨机构上移动的滚轮。

进一步的,所述垂直封板与活动封板连接,在活动封板上设置有控制垂直封板收起和展开的卷扬机构,展开后的垂直封板能够将乘客进出通道封闭。

进一步的,所述垂直封板由若干个横条封板单元连接而成。

进一步的,在所述乘客进出通道的外侧地面上设置有用于隐藏所述垂直封板的凹槽,垂直封板的下部通过铰轴固定在所述凹槽内,垂直封板能够绕所述铰轴上下翻转,所述活动封板上设置有用于拉拽垂直封板翻转的卷扬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卷扬机构为手动卷扬机构或者电动卷扬机构。

进一步的,在所述乘客进出通道的外侧地面上设置有用于隐藏所述垂直封板的凹槽,垂直封板的下部通过铰轴固定在所述凹槽内,垂直封板能够绕所述铰轴上下翻转,凹槽内设置有用于推动垂直封板向上翻转的活塞缸,所述活塞缸的活动端设置有支撑轮,所述支撑轮的下方设置有倾斜的导向面。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滑轨机构包括:第二滑轨,在所述第二滑轨下方设置有升降装置,与所述升降装置连接有驱动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封板上连接有驱动所述滚轮自行走的水平行走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封板在展开位置时,活动封板与所述固定封板处于同一平面内,活动封板与固定封板的接合面呈活动封板在重力作用下趋向于挤压固定封板的坡面。

进一步的,在收起位置时,所述活动封板叠放在所述固定封板的上方,配备有将活动封板固定在该收起位置的第一锁定件;所述垂直封板位于所述活动封板的上表面,配备有将垂直封板固定在该收起位置的第二锁定件。

本实用新型的封堵防护盖板,在收起状态时,活动封板叠放在固定封板的上方,垂直封板水平叠放在活动封板的上表面;需要将地铁电梯、楼梯出入口封闭时,将升降滑轨抬升,将活动封板从第一滑轨移动至第二滑轨上,升降滑轨下降后活动封板和固定封板接合构成了防护顶板。

提供了三种垂直封板的闭合结构,将垂直封板将乘客进出通道封闭。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方案整体性好,便于操作,省时省力,克服人工搬运防护盖板临时安装问题;

升降设计结构新颖,操作灵活简便,省时省力,安全可靠;

防护盖密封性好,闭锁操作灵活简便;

防护盖板平移机构结构简单新颖,安全可靠,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封堵防护盖板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纵向端面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的俯视图;

图5为图1的局部透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封堵防护盖板的第二种实施例的局部透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封堵防护盖板的第三种实施例的局部透视图;

图标:1-防护墙;2-固定封板;3-活动封板;4-垂直封板;5-接合面;6-密封层;7-滚轮;8-卷扬机构;9-第一滑轨;10-第二滑轨;11-升降螺杆;12-手轮装置;13-横条封板单元;14-铰轴;15-凹槽;16-活塞缸;17-支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封堵防护盖板的具体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封堵防护盖板适用于人防城市地铁站厅层楼梯出入口水平封堵,在地铁电梯、楼梯出入口周围设置有呈三面闭合一端开放的“U”型的防护墙1,防护墙1的开口端为乘客进出通道,供乘客出入地铁站,封堵防护盖板具体包括:水平封板结构和垂直封板4,水平封板结构和垂直封板4是能够收起和展开的,平常为收起状态,展开后水平封板结构能够将地铁电梯、楼梯出入口顶部封闭,垂直封板4能够将乘客进出通道封闭,水平封板结构和垂直封板4在能够配合“U”型的防护墙1将地铁电梯、楼梯出入口与地面上周围环境隔离封闭。

其中,水平封板结构,包括:固定封板2和活动封板3,固定封板2设置在远离乘客进出通道的防护墙上,在图1中地面上右侧为乘客进出通道,固定封板2则设置在左侧,固定封板2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滑轨9,第一滑轨9设置为两条平行的滑轨,在靠近乘客进出通道的防护墙1上设置有升降滑道结构,参考图6,升降滑轨机构包括:第二滑轨10,在第二滑轨10下方设置有升降装置,与升降装置连接有用于控制升降装置抬升或下降的驱动装置,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二滑轨10的下方设置有两个升降螺杆11,升降螺杆11通过传动转轴与手轮装置12连接,人力转动手轮装置12后,传动转轴带动两个升降螺杆11同时上下移动,从而控制第二滑轨10在升降过程中保持水平状态。

当然,为了节省人力还可以配备一电力驱动的电动转轮装置来替代手轮装置12。

升降螺杆11只是升降装置的其中,升降装置还可以使升降齿条,利用齿轮和齿条配合的方式实现第二滑轨10的升降。

升降装置还可以是其他已知结构如:活塞缸。

活动封板3的下表面设置有能够在第一滑轨9和第二滑轨10上移动的滚轮7。

当第二滑轨10向上移动至上限位置时,第二滑轨10和第一滑轨9连接,使活动封板3能够在第二滑轨10和第一滑轨9之间移动。当第二滑轨10向下移动至下限位置时,停滞在第二滑轨10上的活动封板3在展开位置,活动封板3与固定封板2处于同一平面内,活动封板3与固定封板2的接合面5呈活动封板3在重力作用下趋向于挤压固定封板2的坡面。

在本实施例中活动封板3的移动是通过人力推动的,为了节省人力,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可以在活动封板3上配备一个能够驱动滚轮7滑轨自行走的水平行走机构。

垂直封板4与活动封板3连接,在活动封板3上设置有控制垂直封板4收起和展开的卷扬机构8,卷扬机构8为手动卷扬机构或者电动卷扬机构;垂直封板4由若干个横条封板单元13连接而成。

在另一种优选的方案中,为保证整体结构的密封性,在防护墙1与本实用新型的封堵防护盖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结构6,密封结构6优选为密封胶条。

常时,活动封板3和垂直封板4处于收起位置,如图1中虚线所示,活动封板3叠放在固定封板2的上方,配备有将活动封板3固定在该收起位置的第一锁定件;垂直封板4位于活动封板3的上表面,配备有将垂直封板4固定在该收起位置的第二锁定件,第一锁定件和第二锁定件需要通过专用开启工具打开,便于长期安全稳固存放。

战时或遇突发事件需要封堵电梯出入口时,先将活动封板3从第一滑道9移动至第二滑道10上,第二滑道10下降后,活动封板3和固定封板2在同一平面内搭接,将出入口的顶部封闭,垂直封板4向下释放,将通道口封闭,闭锁压缩密封胶条,本实用新型的封堵防护盖关门到位。

实施例2

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封堵防护盖板的具体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封堵防护盖板的结构形式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垂直封板4自身结构和其封堵方式,具体的说本实施例中,垂直封板4为一整体结构,在乘客进出通道的外侧地面上设置有用于隐藏垂直封板4的凹槽15,垂直封板4的下部通过铰轴14固定在凹槽15内,垂直封板4能够绕铰轴14上下翻转,活动封板3上设置有用于拉拽垂直封板4翻转的卷扬机构8,卷扬机构8为手动卷扬机构或者电动卷扬机构。

常时,垂直封板4隐藏在凹槽15内;战时或遇突发事件需要封堵电梯出入口时,按实施例1中的方式展开活动封板3,启动卷扬机构8拉拽垂直封板4至竖直,垂直封板4将乘客进出通道封堵。

实施例3

如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封堵防护盖板的具体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封堵防护盖板的结构形式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垂直封板4自身结构和其封堵方式,具体的说本实施例中,乘客进出通道的外侧地面上设置有用于隐藏垂直封板4的凹槽15,垂直封板4的下部通过铰轴14固定在凹槽15内,垂直封板4能够绕铰轴14上下翻转,凹槽15内设置有用于推动垂直封板4向上翻转的活塞缸16,活塞缸16可以是电缸、气缸或液压缸,活塞缸16的活动端设置有支撑轮17,支撑轮17的下方设置有倾斜的导向面。

常时,垂直封板4隐藏在凹槽15内;战时或遇突发事件需要封堵电梯出入口时,按实施例1中的方式展开活动封板3,启动活塞缸16向上推动垂直封板4,垂直封板4将乘客进出通道封堵。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设计图

一种封堵防护盖板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7039.3

申请日:2019-01-16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1(北京)

授权编号:CN209817829U

授权时间:20191220

主分类号:E06B5/10

专利分类号:E06B5/10;E05F11/54;E05F13/02;E06B7/28

范畴分类:36F;

申请人:中国五洲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中国五洲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100032 北京市西城区西便门内大街85号

发明人:李兵;宋德荣

第一发明人:李兵

当前权利人:中国五洲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代理人:张希宇

代理机构:11717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邦创至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17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封堵防护盖板论文和设计-李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