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药物控制释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药物,光热,纳米,敏感,凝胶,环境,疏水。
药物控制释放论文文献综述
牛雪明[1](2019)在《介孔二氧化硅和超疏水抗菌生物膜两种药物控制释放体系制备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药物学、生物材料学和临床医学的发展,可以控制药物释放的载体成为逐渐兴起的药物运输体系研究热点。与传统的给药模式相比,药物控制体系的优点在于在机体内可以实现药物靶向、缓释,有效地降低了因药物短时间内大量释放而引起的身体不适的风险以及一些药物的生物毒性。其中药物载体的性能是药物控制释放技术的重点所在,包括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承载药物能力。所以对此类材料制备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该论文分别针对两种药研究了两种载药材料。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2-furaldehyde,5-HMF)是由葡萄糖和果糖脱水生成的一种亲水性小分子化合物,因其抗氧化和抗炎被广泛研究,然而由于它的分子结构中含有醛基,当使用过量时会引起生物毒性,以及其化学不稳定性使其在药物使用方面的研究受到阻碍。为了克服这一阻碍,该论文采用新型叁维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3D-MSNs)作为药物载体,通过载体的降解药物被缓慢地释放出来,降低了药物的生物毒性,并且延长了药效。通过对工艺的优化我们得到了粒径更小,分散度更好,比表面积更大的介孔二氧化硅载体。介孔二氧化硅具有很好的细胞相容性,通过载体的包封,也增强了小分子药物的稳定性。碘是一种广谱药物,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具有杀菌抑菌效果,适用范围很广,并且不具有耐药性。主要用于医药、燃料、感光材料及化学试剂。碘通常被用于抑制外伤或术后伤口的细菌滋生,但是由于碘易挥发而且使用浓度较高时会产生毒性和腐蚀性,导致在医疗领域的推广受到抑制,普通的涂抹很难具有一个长时间的杀菌效果。我们利用聚四氟乙烯(Poly tetra fluoroethylene,PTFE)和聚维酮(polyvinyl pyrrolidone,PVP)通过一种新颖并且简单的方法合成了一种载碘的超疏水生物膜。因为超疏水材料表面十分粗糙的结构会将空气困在超疏水薄膜表面的凹槽中形成一个空气层,利用这层空气膜的存在把超疏水界面作为一个药物控制释放的载体。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证明了该生物膜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抗细菌粘附的效果,而且可以达到长效抗菌。综上所诉,控制药物释放载体的发展为一些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较差的药物使用和推广提供了途径和可能性。(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4-25)
潘继华,惠永欣,李鹤群[2](2019)在《浅论壳聚糖基水凝胶药物控制释放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对药物的控制释放要求逐渐提升。水凝胶实际应用中具备很强的理化性质,同时得益于壳聚糖的存在,水凝胶的种类也逐渐丰富。文章对壳聚糖与水凝胶药物控制释放体系的物理作用与化学网络结构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将探究的重点放置在了药物担载与释放上,仅供参考与借鉴。(本文来源于《西部皮革》期刊2019年06期)
施萍,曾贤伍,何文涛,彭立聪,祁芊芊[3](2019)在《肿瘤靶向pH响应药物递送-成像体系的合成与控制释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聚烯丙基胺修饰合成了一种苯硼酸靶向的聚合物配体:聚烯丙基胺/马来酸酐-聚乙二醇-硫辛酸-苯硼酸(PAH/SA-PEG-LA-PBA),共轭作用在ZnO、CdTe/CdS量子点表面,连接抗癌药物阿霉素后形成苯硼酸靶向-示踪诊疗一体体系:ZnO、CdTe/CdS@(PAH/SA-PEG-LA-PBA)-DOX(量子点的荧光可示踪/显像药物递送过程),核磁共振(~1H-NMR)测试表明成功合成了(PAH/SA-PEG-LA-PBA)聚合物,透射电镜(TEM)测得该体系呈规整球形且分布均匀,平均粒径约30 nm;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荧光谱图显示该体系具有ZnO、CdTe/CdS量子点的吸收峰,还出现了较强的荧光发射峰,由此说明了苯硼酸靶向的诊疗示踪一体体系的成功制得,负载阿霉素的纳米粒子的载药量为80%.体外释放研究表明,pH 5.0时药物释放速度比pH 7.4时快,48 h后累计释放率达87.1%.因此,该pH响应性纳米颗粒作为抗癌药物载体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郭梦扬[4](2018)在《利用导电复合水凝胶控制药物释放》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给药方法,输入到人体内药物量大且浓度降低速度快,纳米级对药物的可控释放进行研究,尤其导电复合水凝胶材料通过电信号刺激对药物实现可控释放,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学术界对导电水凝胶的制备与改性,并且将其应用于药物释放方面的进展,为进一步将导电材料应用于控制药物释放方面的研究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天津化工》期刊2018年04期)
苏辛[5](2018)在《环境敏感药物控制释放发展概况》一文中研究指出药物控制释放是从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在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后,逐渐成为多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重点和热点,涉及药物学、高分子化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药物控制释放的研究和应用目的均是为了提高药物疗效、降低或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及减少给药次数,以减少病患痛苦。而从上世纪70年代起,控制释放型药物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其目的主要是通过药物的载体在不同环境下表现出不同的环境响应性,根据不同的环境控制药物的释放,可以达到靶向给药和选择性给药的效果。(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8年20期)
杨柳青[6](2018)在《环境敏感药物控制释放相关专利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药物控制释放[1]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逐渐成为多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来治疗药物定向释放逐渐成为了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其中环境敏感型材料[2]属于一类重要的药物控制释放材料,这类材料可以很好的满足药物定向控制释放的需求。本文对环境敏感药物控制释放相关技术专利申请情况进行了分析,其中选取了在该领域技术较为领先的两家公司的专利申请进行了重点分析。(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8年20期)
孟熙[7](2018)在《环境敏感药物控制释放专利技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药物控制释放目的是通过延缓药物从制剂中的释放速率从而避免服药初始阶段机体内药物浓度过高的副作用和服药末期阶段药物浓度过低治疗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文通过专利检索和数据统计对国内外环境敏感药物控制释放的专利申请情况进行了分析,采用计量排序、可视化聚类、技术路线等分析方法,揭示了国内外专利申请量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并着重从国内重要申请人东华大学入手,沿着其技术演进路线:材料-组合物-应用-应用材料解析其技术发展脉络,为我国药物控制释放的研发策略及宏观产业政策的指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8年20期)
陈耿佳[8](2018)在《多功能钌基纳米平台控制释放药物对肿瘤同步成像与治疗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癌症作为全球范围内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至今仍然是一个未被攻克的健康难题。由于肿瘤生物学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异质性,传统的临床治疗手段常常只能取得有限的治疗结果。传统癌症疗法的内在局限性促进了纳米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纳米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纳米药物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目前纳米药物的研究趋势已从单一疗法逐渐转向具有协同作用的联合疗法,两种或多种单一疗法之间的协同增强作用有助于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1+1>2)。纳米药物的最大技术优势在于可以在同一纳米平台上负载多种药物用于肿瘤的协同治疗,甚至可以联合生物成像技术用于肿瘤早期诊断、评估治疗效果等,使诊断治疗一体化。药物递送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s,DDSs)是纳米药物最关键的组成成分,其决定着纳米药物的内在性质和治疗方式。DDSs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脂质体载体、聚合物载体、无机纳米载体等,其中以无机纳米载体种类最多,表面修饰手段也最丰富。无机纳米粒子除了作为药物载体之外,其本身也可以发挥不同的功能,例如铁基纳米作为磁共振成像造影剂、金基纳米作为高效光热试剂等。DDSs的负载能力决定着纳米药物的药效,因此具有高负载能力的纳米载体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介孔纳米材料在生物医药工程领域被认为是具有发展潜力的DDSs之一,特别是利用其均一的孔容、易修饰的孔道结构来实现药物的负载和控制释放;另外,二维纳米材料由于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和特殊的光学性质,在药物递送方面也越来越受到肯定。实体瘤是由癌细胞和许多其他类型的基质细胞组成的,包括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每种细胞类型都有其自身功能,它们会嵌入一个由胶原蛋白和蛋白多糖组成的细胞外基质中形成一个特殊的肿瘤微环境,以此来支持肿瘤生长。与正常组织相比,肿瘤微环境具有一些独特性质,如血管异常、低氧水平和微酸pH等。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诱导形成肿瘤微环境起着重要作用,针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来治疗实体瘤已被证明是一个有效的策略。得益于生物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研究者们开发出多种造影剂不仅能够快速、准确检测肿瘤位置,还能与具有治疗功能的小分子药物结合于同一纳米载体上,实现同步诊断与治疗。基于以上的研究背景,本论文中设计合成了两种多功能钌纳米体系,系统研究它们作为药物载体用于肿瘤诊断治疗的功能,为临床肿瘤疗法提供新的策略。全文共分为叁个章节。第一章:绪论,简要介绍了肿瘤微环境的发生以及针对肿瘤微环境的纳米疗法,同时进一步阐述纳米药物在复杂体内环境面临的生物屏障。最后重点介绍了当前基于纳米药物的肿瘤多模联合治疗策略和最新研究进展。第二章:通过多元醇还原法和软模板法合成了具有通孔结构的钌纳米载体(pRuNPs),结合具有温度响应性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并负载上钌配合物(RBT),形成一个诊断治疗纳米体系pRu-pNIPAM@RBT。我们首先研究了pRu-pNIPAM@RBT的光热光动力性能、药物负载和控制释放及其诱导细胞凋亡机制。其次通过荧光和光声双模成像分别监测药物动态和精确定位肿瘤大小,最后通过异种移植皮下肿瘤模型研究pRu-pNIPAM@RBT的抗肿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生物成像指导下pRu-pNIPAM@RBT能有效地消融肿瘤并且不对周边正常组织产生明显伤害,生物安全性评估也说明了pRu-pNIPAM@RBT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第叁章:制备具有高负载能力的二维雪花状钌纳米,在此基础上合成具有生物响应性的纳米体系RuNPs@ICG-BLZ。利用纳米粒子对实体瘤特有的增强渗透滞留效应(EPR效应)被动靶向肿瘤组织,减少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并联合光动力学疗法抗结直肠癌。首先我们通过实验证明RuNPs@ICG-BLZ具有较高的药物负载率和敏感的炎症响应性。其次,在细胞水平研究RuNPs@ICG-BLZ诱导细胞凋亡和渗透细胞球的能力。最后利用异种移植小鼠体内实验评估RuNPs@ICG-BLZ抗肿瘤效果,并通过免疫荧光切片研究RuNPs@ICG-BLZ在体内的抗肿瘤原理。(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18-06-10)
李青坡[9](2018)在《近红外光介导的阿霉素光敏脂质体药物控制释放与肿瘤治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借助于纳米药物传递系统实现药物的病灶部位靶向递送,实现时空可控的药物释放是增加药物治疗功效,降低毒副作用的有效手段。本研究首先以克隆重组技术成功制备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抗体(HER2ab),并采用两种设计实现了通过近红外光介导的药物靶向控制释放行为,以及针对HER2ab阳性表达肿瘤的多模式靶向联合治疗。首先设计了一种新型近红外光动力响应的药物控制释放系统。制备一种包含有特殊磷脂材料(1-(1Z十八碳烯基)-2-油酰基-sn-甘油基-3-磷酸胆碱,PLsPC)和近红外光敏剂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的光敏性脂质体;以盐酸阿霉素(Doxorubicin,DOX)为模型抗肿瘤药物,将其包封于脂质体内;脂质体表面进一步修饰抗HER2抗体,可以主动识别HER2高表达的肿瘤细胞。所构建的光敏脂质体(HER2-I&D-LSL)在近红外照射下,能产生大量活性氧(ROS),实现对肿瘤的光动力治疗;同时氧化PLsPC中的乙烯醚键,使其发生断裂,导致该磷脂分子失去一条疏水脂质链,脂质膜结构紊乱,从而触发DOX的释放,发挥抗肿瘤的化疗作用。研究先验证了 NIR(Near-Infrared)光照下HER2-I&D-LSL在体外溶液中以及在细胞内均能产生大量ROS。控制药物释放的程度主要与脂质膜中PLsPC比重、ICG-ODA量以及光照的条件有关。该脂质体能有效被肿瘤细胞摄取,由于其表面修饰有anti-HER2抗体,因此表现出对HER2受体高表达的肿瘤细胞均具有更高的内在化和累积能力。摄取了光敏脂质体的肿瘤细胞,经近红外光照射下,均能触发药物从脂质体中释放,导致细胞内游离DOX的浓度明显增加。体外肿瘤细胞杀伤力测试中,发现结合了 NIR光照的脂质体同时产生光动力与化疗功效,引起的癌细胞损伤显着高于单纯的化疗作用。针对高HER2表达的癌细胞,由于HER2受体的介导,靶向光敏脂质体HER2-I&D-LSL比非靶向光敏脂质体I&D-LSL具有更强的抗肿瘤活性。在针对多种动物肿瘤模型的体内抗肿瘤实验中,证明较之单一的光动力和单一的DOX化疗,HER2-I&D-LSL结合NIR照射表现出更强的肿瘤生长抑制,同时并未导致明显的系统毒性。本研究进一步将DOX和具有近红外光热转化效应的中空金纳米球(HAuNS)包裹于脂质体中,HER2ab修饰于脂质体表面,构建了一种近红外光热效应的光敏脂质体(HER2-DOX-PSL)。为了实现高的HAuNS包封,采用了十八烷基-3-巯基丙酸酯(OMP)修饰HAuNS表面,进行疏水改性。在NIR激光照射下,HER2-DOX-PSL产生明显光热作用,导致DOX迅速从脂质体中释放出来。在同时荷有HER2ab阳性和阴性肿瘤的裸鼠双肿瘤模型实验中,证实了 HER2介导的脂质体肿瘤靶向递送作用。HER2-DOX-PSL与NIR激光照射结合产生了明显的体内抗肿瘤效果,肿瘤抑制效率高达92.7%,显着优于单纯的光热治疗或化疗,这主要归因于该脂质体在HER2阳性表达肿瘤中的积累增加,以及产生的光热化疗的联合双重效果。更重要的是与非靶向脂质体DOX-PSL相比,HER2-DOX-PSL明显表现出更低的系统毒性,这主要是因为在获得好的抗肿瘤效果的前提下,HER2-DOX-PSL可以实现更小的DOX给药剂量,更少的正常组织中脂质体积聚以及更低的NIR照射功率。本论文设计新型载药光敏脂质体,以实现NIR介导药物触发释放和多模式的肿瘤联合治疗,为肿瘤临床安全有效治疗提供一条新的可能的途径。(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06-01)
张爱堂[10](2018)在《通过RAFT聚合可控制备具有光热效应的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在药物释放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本工作中,我们概括了近年来通过功能化聚合物修饰过渡金属硫化物及其在光热效应和药物释放中的相关研究进展,并通过RAFT活性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制备了不同功能化的高分子聚合物,进而制备了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首先,我们制备了共聚物P(OEGA)-b-P(VBA-co-KH570),并将它与二硫化钼纳米片复合,制备了具有光热效应和pH响应性药物释放能力的靶向性纳米复合材料;其次,我们通过RAFT活性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制备了无规共聚物P(OEGA-co-VBA),并与通过溶剂热法制备的二硫化钼纳米点复合,制备了具有光热效应、生物降解作用及双重响应性药物释放能力的二硫化钼纳米点复合材料。具体内容如下:光热效应协同化学疗法来提高治疗效率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我们概括了近年来通过功能化聚合物修饰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以及它们在光热效应和药物释放中的相关研究进展,并对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潜在应用和前景作了展望。然后,通过RAFT活性自由基聚合制备了共聚物P(OEGA)-b-P(VBA-co-KH570),并且将制备的聚合物通过Si-O-Mo化学键的方式负载到具有光热效应的二硫化钼纳米片上,负载上的聚合物不但能够提高纳米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还能有效的提高盐酸阿霉素分子的负载效率,此外,通过席夫碱反应负载到纳米载体上的盐酸阿霉素分子又能在酸性的环境中释放出来,因为该化学键具有酸响应性,靶向性的转铁蛋白也通过二硫键的方式负载到了纳米载体上以提高其靶向性,我们进一步探究了复合材料在细胞外和细胞内的光热效应以及药物释放能力。最后,我们通过RAFT活性自由基聚合制备了无规共聚物P(OEGA-co-VBA),将其巯基化后通过二硫键与溶剂热法得到的二硫化钼纳米点复合,制备了具有光热效应的靶向纳米点复合材料,盐酸阿霉素通过席夫碱反应负载到聚合物链上,修饰的聚合物还能够进一步提高载体的生物相容性,另外,具有靶向作用的转铁蛋白通过二硫键负载到纳米点载体上以提高靶向性,我们对纳米复合材料的双重响应性药物实验以及光热效应做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通过研究发现这种复合材料表现出了优异的治疗效果,因此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期刊2018-05-16)
药物控制释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对药物的控制释放要求逐渐提升。水凝胶实际应用中具备很强的理化性质,同时得益于壳聚糖的存在,水凝胶的种类也逐渐丰富。文章对壳聚糖与水凝胶药物控制释放体系的物理作用与化学网络结构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将探究的重点放置在了药物担载与释放上,仅供参考与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药物控制释放论文参考文献
[1].牛雪明.介孔二氧化硅和超疏水抗菌生物膜两种药物控制释放体系制备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
[2].潘继华,惠永欣,李鹤群.浅论壳聚糖基水凝胶药物控制释放体系[J].西部皮革.2019
[3].施萍,曾贤伍,何文涛,彭立聪,祁芊芊.肿瘤靶向pH响应药物递送-成像体系的合成与控制释放研究[J].化学研究.2019
[4].郭梦扬.利用导电复合水凝胶控制药物释放[J].天津化工.2018
[5].苏辛.环境敏感药物控制释放发展概况[J].科技风.2018
[6].杨柳青.环境敏感药物控制释放相关专利分析[J].科技风.2018
[7].孟熙.环境敏感药物控制释放专利技术分析[J].科技风.2018
[8].陈耿佳.多功能钌基纳米平台控制释放药物对肿瘤同步成像与治疗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8
[9].李青坡.近红外光介导的阿霉素光敏脂质体药物控制释放与肿瘤治疗研究[D].浙江大学.2018
[10].张爱堂.通过RAFT聚合可控制备具有光热效应的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在药物释放中的应用研究[D].青岛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