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较好的锻造用平锻机,包括主体、主体一侧的散热机构和主体中间的安装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散热扇,所述主体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的一侧中间固定连接有限位风轮,所述限位风轮的中间开设有限位孔,所述散热扇位于限位风轮的一侧对应于限位孔的位置处,所述限位孔的中间对应于限位风轮的位置处开设有固定孔,且固定孔贯穿限位风轮的一侧表面;散热扇与限位杆的设置,有效的增加了平锻机的散热效果,只需将散热扇通过限位杆固定于限位风轮的中间,散热扇便会随着限位风轮的旋转而对平锻机的表面进行散热,不仅使用相对自动化,同时有效的降低了平锻机内侧的温度,降低了安全隐患。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散热较好的锻造用平锻机,包括主体、主体一侧的散热机构和主体中间的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散热扇(12),所述主体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外壳(2),所述外壳(2)的一侧中间固定连接有限位风轮(1),所述限位风轮(1)的中间开设有限位孔(11),所述散热扇(12)位于限位风轮(1)的一侧对应于限位孔(11)的位置处,所述限位孔(11)的中间对应于限位风轮(1)的位置处开设有固定孔(13),且固定孔(13)贯穿限位风轮(1)的一侧表面,所述散热扇(12)的中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7),所述连接板(17)的一侧中间对应于固定孔(13)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5),所述固定杆(15)的中间固定连接有限位螺栓(16)。
设计方案
1.一种散热较好的锻造用平锻机,包括主体、主体一侧的散热机构和主体中间的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散热扇(12),所述主体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外壳(2),所述外壳(2)的一侧中间固定连接有限位风轮(1),所述限位风轮(1)的中间开设有限位孔(11),所述散热扇(12)位于限位风轮(1)的一侧对应于限位孔(11)的位置处,所述限位孔(11)的中间对应于限位风轮(1)的位置处开设有固定孔(13),且固定孔(13)贯穿限位风轮(1)的一侧表面,所述散热扇(12)的中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7),所述连接板(17)的一侧中间对应于固定孔(13)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5),所述固定杆(15)的中间固定连接有限位螺栓(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较好的锻造用平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包括限位环(20),所述外壳(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操作柜(3),所述限位环(20)位于操作柜(3)的一侧中间,所述限位环(20)与操作柜(3)的中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柱(19),所述外壳(2)的一侧对应于限位环(20)的位置处开设有连接槽(21),且连接槽(21)贯穿外壳(2)的一侧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散热较好的锻造用平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工作台(7),所述工作台(7)位于外壳(2)的一侧底端,所述工作台(7)的底端中间固定连接有底座(5),所述底座(5)的底端中间固定连接有脚踏(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散热较好的锻造用平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的顶端中间固定连接有操作环(10),所述操作环(10)的底端中间对应于外壳(2)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固定座(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散热较好的锻造用平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的中间对应于工作台(7)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限位板(4),所述限位板(4)的顶端中间对应于固定座(9)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操作杆(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散热较好的锻造用平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11)的四周对应于限位风轮(1)的位置处开设有防滑槽(18),所述散热扇(12)的一侧对应于防滑槽(18)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4)。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平锻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散热较好的锻造用平锻机。
背景技术
平锻机又称为卧式锻造机,平锻机作为机械压力机的一个分支,主要是用局部镦粗的方法生产模锻件,在该设备上除可进行局部聚集工步,还可实现冲孔、弯曲、翻边、切边和切断等工作,由于它的生产率较高,适于大批、大量的生产,故广泛地用于汽车、拖拉机、轴承和航空工业中。
现有的平锻机在使用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使用平锻机时散热效果较差,当平锻机长时间使用后,平锻机内侧会产生巨大的温度,这些温度在机器运转时难以散热,不仅会对机器的内部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很有可能降低平锻机的使用寿命,不仅耽搁了工作的进展,同时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散热较好的锻造用平锻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较好的锻造用平锻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平锻机在使用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使用平锻机时散热效果较差,当平锻机长时间使用后,平锻机内侧会产生巨大的温度,这些温度在机器运转时难以散热,不仅会对机器的内部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很有可能降低平锻机的使用寿命,不仅耽搁了工作的进展,同时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散热较好的锻造用平锻机,包括主体、主体一侧的散热机构和主体中间的安装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散热扇,所述主体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的一侧中间固定连接有限位风轮,所述限位风轮的中间开设有限位孔,所述散热扇位于限位风轮的一侧对应于限位孔的位置处,所述限位孔的中间对应于限位风轮的位置处开设有固定孔,且固定孔贯穿限位风轮的一侧表面,所述散热扇的中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中间对应于固定孔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中间固定连接有限位螺栓。
优选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限位环,所述外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操作柜,所述限位环位于操作柜的一侧中间,所述限位环与操作柜的中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外壳的一侧对应于限位环的位置处开设有连接槽,且连接槽贯穿外壳的一侧表面。
优选的,所述主体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位于外壳的一侧底端,所述工作台的底端中间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端中间固定连接有脚踏。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顶端中间固定连接有操作环,所述操作环的底端中间对应于外壳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固定座。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中间对应于工作台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顶端中间对应于固定座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操作杆。
优选的,所述限位孔的四周对应于限位风轮的位置处开设有防滑槽,所述散热扇的一侧对应于防滑槽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限位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散热扇与限位杆的设置,有效的增加了平锻机的散热效果,只需将散热扇通过限位杆固定于限位风轮的中间,散热扇便会随着限位风轮的旋转而对平锻机的表面进行散热,不仅使用相对自动化,同时有效的降低了平锻机内侧的温度,减少了平锻机内侧器件的损坏,增加了平锻机的使用寿命,保证了工作的顺利进展,降低了安全隐患。
2.限位环与连接槽的设置,有效的降低了工作难度,只需通过限位环即可将操作柜安装固定,不仅使用简单便利,同时便于操作柜的安装和检测,节省了时间和精力,降低了工作难度,增加了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扇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杆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滑槽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环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槽主视图。
图中:1、限位风轮;2、外壳;3、操作柜;4、限位板;5、底座;6、脚踏;7、工作台;8、操作杆;9、固定座;10、操作环;11、限位孔;12、散热扇;13、固定孔;14、限位杆;15、固定杆;16、限位螺栓;17、连接板;18、防滑槽;19、连接柱;20、限位环;21、连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散热较好的锻造用平锻机,包括主体、主体一侧的散热机构和主体中间的安装机构,散热机构包括散热扇12,主体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外壳2,外壳2的一侧中间固定连接有限位风轮1,限位风轮1的中间开设有限位孔11,散热扇12位于限位风轮1的一侧对应于限位孔11的位置处,限位孔11的中间对应于限位风轮1的位置处开设有固定孔13,且固定孔13贯穿限位风轮1的一侧表面,散热扇12的中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7,连接板17的一侧中间对应于固定孔13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5,固定杆15的中间固定连接有限位螺栓16,散热扇12与限位杆14的设置,有效的增加了平锻机的散热效果,只需将散热扇12通过限位杆14固定于限位风轮1的中间,散热扇12便会随着限位风轮1的旋转而对平锻机的表面进行散热,不仅使用相对自动化,同时有效的降低了平锻机内侧的温度,减少了平锻机内侧器件的损坏,增加了平锻机的使用寿命,保证了工作的顺利进展,降低了安全隐患。
为了使得操作柜3安装更加方便,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安装机构包括限位环20,外壳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操作柜3,限位环20位于操作柜3的一侧中间,限位环20与操作柜3的中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柱19,外壳2的一侧对应于限位环20的位置处开设有连接槽21,且连接槽21贯穿外壳2的一侧表面,限位环20与连接槽21的设置,有效的降低了工作难度,只需通过限位环20即可将操作柜3安装固定,不仅使用简单便利,同时便于操作柜3的安装和检测,节省了时间和精力,降低了工作难度,增加了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为了增加平锻机的实用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主体包括工作台7,工作台7位于外壳2的一侧底端,工作台7的底端中间固定连接有底座5,底座5的底端中间固定连接有脚踏6。
为了增加平锻机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外壳2的顶端中间固定连接有操作环10,操作环10的底端中间对应于外壳2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固定座9。
为了增加平锻机的便捷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外壳2的中间对应于工作台7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限位板4,限位板4的顶端中间对应于固定座9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操作杆8。
为了有效的增加散热扇12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限位孔11的四周对应于限位风轮1的位置处开设有防滑槽18,散热扇12的一侧对应于防滑槽18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将散热扇12安装固定,首先将连接板17与固定杆15对准限位风轮1的一侧位置处,然后将固定杆15深入限位风轮1的中间,使得固定杆15与固定孔13紧密贴合,然后旋转连接板17,使得散热扇12一侧的限位杆14旋转至防滑槽18的位置处,然后滑动连接板17,使得限位杆14与防滑槽18紧密贴合,防滑槽18有效的对散热扇12进行了限位,减少了散热扇12的滑动,接着将限位螺栓16对准固定杆15的位置处,旋转限位螺栓16,使得限位螺栓16通过螺纹旋转与固定杆15固定连接,且限位螺栓16的固定旋转反向与限位风轮1的旋转反向一致,使得当限位风轮1工作后,会增加限位螺栓16的固定效果,同时散热扇12会产生风力对平锻机进行散热降温,不仅使用相对自动化,同时有效的降低了平锻机内侧的温度,拆卸也十分简单,只需将限位螺栓16反方向旋转,使得限位螺栓16与固定杆15通过螺纹旋转分离,然后将固定杆15向一侧滑动,使得限位杆14与防滑槽18分离,然后将固定杆15与固定孔13分离即可,拆卸迅速便捷,减少了平锻机内侧器件的损坏,增加了平锻机的使用寿命,保证了工作的顺利进展,降低了安全隐患,接着将操作柜3安装固定,将操作柜3一侧的限位环20对准外壳2一侧的连接槽21的位置处,使得限位环20位于连接槽21的顶端位置处,使得限位环20深入限位环20的内侧中,然后将操作柜3顺着连接槽21缓缓向底端滑动,使得操作柜3通过连接柱19进行滑动,同时限位环20进行限位固定,不仅使用简单便利,同时便于操作柜3的安装和检测,节省了时间和精力,降低了工作难度,增加了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14356.9
申请日:2019-01-05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1(大连)
授权编号:CN209334624U
授权时间:20190903
主分类号:B21J 9/06
专利分类号:B21J9/06;B21J13/00
范畴分类:26D;
申请人:大连世凡机械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大连世凡机械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116300 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九龙村办事处肖炉村
发明人:吕德生
第一发明人:吕德生
当前权利人:大连世凡机械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工作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