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晶晶
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枣阳441200
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护理方式。方法:本次临床护理研究主要选取了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本院所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65例患者作为临床护理研究的对象,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对比和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在观察组的3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对护理质量表示满意的患者为26例,对护理质量表示一般的5例,对护理质量不满的患者为1例,总满意率为96.86%。在对照组的33例患者中,对护理质量表示满意的患者为6例,对护理质量表示一般的患者为23例,对护理质量感到不满意的患者为4例,总满意率为87.88%。实验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的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程度,对于患者疾病的缓解和康复具有积极的影响,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心理护理;饮食护理
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使得高血压、高血脂等患者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过程当中。为了更好的发挥临床护理的价值,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率失常的临床护理方式,本次临床护理研究主要选取了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本院所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65例患者作为临床护理研究的对象,进行临床护理的实践分析,希望能够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护理产生积极的影响,以下为本次临床护理研究的具体内容。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临床护理研究主要选取了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本院所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65例患者作为临床护理研究的对象。65例患者中,男41例,女24例,年龄在43到79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5.2±4.5)岁,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主要是通过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各项生命体征,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等等方式开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主要是通过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教育等方式来开展[1]。
1.2.1心理护理
微笑与患者沟通,多鼓励患者,为患者讲解成功的治疗案例,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和状态。
1.2.2饮食护理
患者发病后4到6小时禁止患者进食,其后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逐步进食流食等,饮食以清淡为主,注意营养搭配[2]。
1.2.3健康教育
为患者和患者家属讲解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相关疾病知识,帮助患者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建立有效的家庭支持网[3]。
1.3观察指标
对比和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开展,分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三个等级,总满意度=(满意+一般)/n×100%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临床护理实践分析主要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计量资料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进行检验,P<0.05则代表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观察组的3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对护理质量表示满意的患者为26例,对护理质量表示一般的5例,对护理质量不满的患者为1例,总满意率为96.86%。在对照组的33例患者中,对护理质量表示满意的患者为6例,对护理质量表示一般的患者为23例,对护理质量感到不满意的患者为4例,总满意率为87.88%。实验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对比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是当前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如果没有及时得到治疗将会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4]。
全面的护理干预主要是结合患者的实际临床症状进行细致化的护理,将人性化的理念融入于临床护理的过程当中,通过微笑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患者讲解成功的治疗案例,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和状态,并通过饮食指导以及健康教育等方式,提升临床护理的质量和护理的综合效果,为患者疾病的缓解奠定良好的基础[5]。
在本次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护理观察中,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6.86%,对照组的患者总满意率为87.88%。实验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临床护理实践能够看出,全面的护理干预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价值。
总而言之,全面的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程度,对于患者疾病的缓解和康复具有积极的影响,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茜,阚新梅,高影,梁晓丽,等.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11例心电监护及护理[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10):1153-1155.
[2]柯友洋.倍他乐克联合可达龙、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并发恶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18):3578-3580.
[3]王茜,阚新梅,梁晓丽,李娟,等.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的急诊护理和观察[J].安徽医学,2010,31(11):1364-1365.
[4]李宏伟,张艳芹,商克勇,刘长江,等.前位护理路径在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效果评价[J].山西医药杂志,2014,43(6):701-703.
[5]金彦彦,张新勇,王春梅,聂绍平,等.BNP、CRP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分析[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4,30(11):983-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