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运聚模式论文_李军生,张晓磊,汤文芝

导读:本文包含了油气运聚模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油气,模式,火山岩,渤海,油层,油藏,体系。

油气运聚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李军生,张晓磊,汤文芝[1](2019)在《欧加登盆地多期构造运动控制下的传递式油气运移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欧加登盆地为东非大型含油气盆地之一,勘探程度低,资源潜力巨大,但该盆地油气运移模式的研究尚属空白,影响盆地高效勘探开发。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应用大量地震资料解释结果,分析盆地多期次构造演化过程,明确盆地断裂特征;采用有机地球化学资料分析了主要烃源岩及气源,首次建立欧加登盆地多期构造运动控制下的传递式油气运移模式:互不连通的3期断裂提供油气运移的垂向通道,渗透性好的地层提供油气横向运移通道,断裂与渗透性地层相互配置,为油气的运移创造条件,逐步从古生代运移至中生代,由深至浅在不同层系储层内聚集成藏,形成现今欧加登盆地纵向上多层系油气分布的格局。该项研究可有效指导盆地的油气勘探工作。(本文来源于《特种油气藏》期刊2019年05期)

徐佑德[2](2018)在《车排子地区石炭系火山岩油藏油气输导体系与运聚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钻井、地震及大量分析化验资料,对车排子地区石炭系火山岩油藏的油气输导要素及输导样式进行了综合研究,认为研究区石炭系发育断层、毯砂、风化淋滤层3种油气输导单元,形成了断层-毯砂、断层-淋滤层、走滑断层等3种有效输导样式,控制了油气向盆缘凸起区大规模运移。根据车排子凸起东西两翼油藏在油源、输导要素等方面的差异,建立了"毯砂-风化淋滤层和走滑断层油气运移、断阶带优储聚集"的近源运聚模式及"毯砂-风化淋滤层油气运移、斜坡区优储聚集"的远源运聚模式。(本文来源于《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薛永安[3](2018)在《渤海海域油气运移“汇聚脊”模式及其对新近系油气成藏的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渤海海域新近系是重要的勘探层系,但不同构造区带的新近系油气成藏差异很大。通过渤海海域新近系不同构造带油气分布特征和富集规律的研究,提出在古近系中发育"汇聚脊"是造成上覆新近系有利圈闭成藏的关键。"汇聚脊"是有利于油气聚集的低势区,包括高凸起型、陡坡沉积砂体型和凹中古地貌隆起型3种类型。新近纪晚期,在凹陷内的掀斜断块构造和缓坡区的断块构造中,由于古近系不发育"汇聚脊",新近系难以形成商业性油气藏。依据新近系的有利构造圈闭与"汇聚脊"的空间和时间关系建立了油气成藏模式。油气运移的"汇聚脊"及其控藏模式的建立是对渤海湾盆地浅层油气成藏理论的丰富,可指导渤海海域新近系较高成熟勘探域的勘探。(本文来源于《石油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柴浩,于宏宇,张曦,郭天然[4](2018)在《榆树林地区油气运移模式与油气分布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叁肇凹陷榆树林地区扶杨油层与葡萄花油层油源条件、运移通道、运移动力、运移方式等地质因素,认为研究区主要存在源内—上生下储式、源内—下生上储式、源外—断层砂体联合输导式以及源外—下生上储复合式4种油气运移模式。分析结果表明:源内的两种运移模式作用范围内,油气主要连片分布在邻近油源断层的局部构造高部位或断层—岩性圈闭中;源外—断层与砂体联合输导运移模式,油气以侧向运移为主,油气零散分布于古构造脊线附近;源外—下生上储复合模式,油气运移主要以断层与砂体配合垂向与侧向联合输导的复合形式,油气分布于邻近油源断层的局部构造高部位的扶杨油层,且其上覆葡萄花油层砂岩不发育。(本文来源于《中国锰业》期刊2018年02期)

沈卫兵,庞雄奇,陈践发,王阳洋,张科[5](2018)在《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运聚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多元地质条件及其空间匹配关系角度出发,综合地质剖析及地球化学示踪等方法,对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奥陶系油气输导体系、运移方向及分布特征等进行的精细研究。结果显示:断裂、源储接触关系及盖层等共同控制着油气垂向运移的距离及层位;构造背景、不整合面、渗透性输导层、断裂的配置关系等控制着油气侧向运移的方向、通道和距离;海平面升降旋回、优质储层的配置关系控制着油气垂向聚集层位及平面分布规律。进一步结合研究区烃源岩条件、储层类型等研究成果,基于源储纵向接触关系及油气垂向运移距离,目的层油气成藏模式可分为近源混合成藏模式与远源混合成藏模式;根据油气来源区域及油气横向运移距离,又可分为内部源岩迭加混合成藏模式与内外部源岩交叉混合成藏模式。(本文来源于《沉积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赵乐强,林会喜,郭瑞超,宫亚军,闵飞琼[6](2018)在《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区火山岩风化壳油藏油气运聚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盆缘凸起火山岩风化壳油藏位于油源之外,油气运聚过程复杂,成藏认识程度低。文章以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石炭系为例,利用地质与地球化学资料,总结了该区火山岩风化壳油藏油气运聚特征,剖析了油气运聚过程,建立了盆缘凸起风化壳油气运聚模式。研究表明,风化壳结构层与断层决定着凸起内石炭纪火山岩风化壳圈闭的形成与分布;石炭纪火山岩风化壳具有双源侧向供烃特点。该风化壳在晚白垩世—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经历过2期较大规模油气充注。在油气充注过程中,油气通过"断层-毯砂"、"断层-风化淋滤层"及"断层-毯砂-风化淋滤层"等3种复合输导体系向凸起运移,从而在风化壳圈闭中聚集成藏。由断层-风化淋滤层输导的油气主要分布在靠近凹陷部位;由断层-毯砂、断层-毯砂-风化淋滤层输导的油气相对远离凹陷。车排子凸起石炭纪火山岩风化壳油藏油气运聚模式可概括为:双源侧向供烃,断层、毯砂及风化淋滤层复合输导,2期充注,浮力驱动,风化壳圈闭聚集。(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王伟[7](2017)在《霸县凹陷文安斜坡区砂岩输导层油气运移模式及成藏控制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渤海湾盆地霸县凹陷文安斜坡区为靶区,综合利用沉积学、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地震岩性预测、数值模拟技术以及储层地质学等学科。在确定油气输导体系类型及砂岩输导层划分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砂岩输导层的宏观发育特征、砂体流体连通性、微观发育特征以及油气运移模式。然后结合构造特征、烃源岩特征、盖层发育特征、断层封闭性等研究成果,利用油气运移综合数值模拟方法,刻画砂岩输导层中油气运移路径,并且总结了砂岩输导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首先,从成藏期圈闭和烃源岩空间配置角度出发,结合油源对比结果,对文安斜坡区的油气输导体系类型进行确定,结果表明:研究区油气以侧向运移为主,断层在油气运移过程中主要起到垂向调整和侧向封堵的作用,不整合起短距离运移以及封堵成藏的作用,认为研究区主要的输导体系为砂岩输导体系。按照罗晓容对砂岩输导层的定义,通过研究区的盖层发育特征、砂体沉积成因、砂体发育特征的研究,厘定研究区古近系的主要砂岩输导层为沙河街组一段中部输导层(以下简称沙一段输导层)和沙河街组二段输导层。其次,通过野外观察、叁维地震、测井、录井、岩心、压汞、铸体薄片以及试油等油田勘探资料与大量的开发动态资料对2套砂岩输导层的砂体发育特征及砂体连通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宏观上,2套砂岩输导层发育扇叁角洲以及河流叁角洲沉积;砂岩厚度集中在10m~50m,砂地比主要在0.2~0.8之间,越靠近物源砂体越发育。微观上,沙二段砂岩输导层物性以中孔低渗为主;沙一段砂岩输导层物性以中孔中渗为主。砂体连通性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的地区、不同层位受不同的地质因素影响,其砂体的流体连通性的砂地比下限也是不同的,文安斜坡区沙二段砂岩输导体的流体连通性砂地比下限C0和大面积连通砂地比界限C为0.23和0.55,沙一段砂岩输导层的流体连通性砂地比下限C0和大面积连通砂地比界限C为0.25和0.61;沙二段砂岩输导层比沙一段砂岩输导层的连通砂体分布范围大。另外,在断裂几何学特征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断裂活动期次、断裂系统划分以及油气垂向调整区域的研究,结合前人对文安斜坡区成藏期的确定,认为斜坡区中带和外带的中期走滑伸展断裂系统、晚期张扭断裂系统、早期伸展—中期伸展走滑断裂系统、中期走滑伸展—晚期张扭断裂系统、早期伸展—中期走滑伸展—晚期张扭断裂系统是文安斜坡区油气垂向输导断裂,使部分油气在砂岩输导层中的运移方向由侧向运移改变为垂向调整。最后,进行构造建模、烃源岩建模和连通砂体建模,并且加入断层侧向封闭能力、盖层评价结果以及大地热流(HI)、古水深(PWD)和沉积水界面温度(SWIT)等边界条件,选择合适的热史、生烃史、排烃史和二次运移史模拟方法,对研究区进行叁维油气运移综合数值模拟,对油气侧向运移的优势路径进行刻画。在此基础上按照油气侧向运移砂体层位不同,将文安斜坡区油气侧向运移分为“侧接式”和“变径及侧接式”两种油气运移模式。砂岩输导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为3个方面:(1)砂岩输导层油气运移路径控制油气藏平面分布;(2)砂岩输导层控制着油气藏分布的层位;(3)砂岩输导层与断裂活动期、排烃期的时间匹配控制油气大量运移期。(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期刊2017-12-01)

姚城,张新涛,于海波,杨传超,陈丽祥[8](2017)在《石臼坨凸起东南斜坡带输导体系与油气运聚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生物标志化合物对比,断面精细刻画,并利用断层活动性、砂体的展布特征以及成藏综合分析等技术手段,厘清了石臼坨凸起东南斜坡带油气来源,刻画了油气优势运移路径,确定了油气的优势输导体系,最终建立了石臼坨凸起东南斜坡带油气运聚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油气主要来自渤中凹陷沙一二段烃源岩为低成熟—成熟原油,且表现出良好的运移效应。2)油气成藏期为2.1 Ma,与生烃高峰时间5.2 Ma相匹配,具有晚期、快速、高效生烃的特征。3)石南一号边界断层规模大、活动性强、断面形态起伏,控制油气从渤中凹陷深层到石臼坨凸起浅层的垂向运移,凸起上晚期断裂控制浅层油气的垂向运移和聚集。4)古近系近源扇体沿着边界断层呈裙边状发育,与烃源岩大面积接触,具有中转油气的作用。馆陶组砂砾岩是新近系油气横向输导层,油气趋于沿着构造脊向高部位运移。明下段极浅水叁角洲砂体发育,与断层组合构成构造-岩性圈闭,保存油气。5)在凸起斜坡带形成"断控源仓型"和"断裂直控型"油气运聚模式。(本文来源于《断块油气田》期刊2017年06期)

刘峻桥,吕延防,付广,孙同文,李佳兴[9](2016)在《正断层输导油气运移模式及其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正断层在油气成藏与分布中的作用,通过分析正断层输导与不同运移方向所形成的油气分布之间关系,对正断层输导油气运移输导模式及其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正断层输导油气运移模式主要有输导油气垂向运移和输导油气侧向运移2种模式。正断层输导油气垂向运移模式又可分为输导油气以垂向运移为主模式和输导油气先垂后侧运移模式;正断层输导油气侧向运移模式又可分为输导油气侧向连接运移模式和输导油气先侧后垂运移模式。正断层输导油气垂向运移模式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1正断层输导油气垂向运移模式控制着油气剖面分布特征,输导油气以垂向运移为主模式形成的油气可以在盖层上下分布,输导油气先垂后侧运移模式形成的油气只能在盖层之下分布。2正断层上盘高砂地比地层是其垂向输导油气运移模式形成油气平面分布的主要部位。正断层输导油气侧向运移模式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1正断层输导油气侧向运移模式控制着油气剖面分布特征,输导油气先侧后垂运移模式形成的油气可以在盖层上下分布,输导油气侧向连接运移模式形成的油气只能在盖层之下分布。2反向正断层下盘是其侧向输导运移模式形成油气平面分布的主要部位。(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期刊2016年06期)

彭靖淞[10](2016)在《基于断层封闭性研究的晚期成藏油气运移模式探讨——以渤海油田辽东湾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受大规模生排烃期控制,辽东湾油气充注主要发生在中新世之后。将晚期成藏与断层封闭性研究相结合,探讨了油气输导系统中断裂和储层二者对油气输导能力(排驱压力)的影响,并建立了两类典型输导系统运移模式。通过对10个油田油气运移特征、条件和模式的对比研究表明,新构造运动及其断裂活动带的东移控制了辽东湾油气晚期成藏:在新构造运动不活跃的辽西带,油气以侧向运移为主,在深层断砂耦合的低势区阶梯式成藏;在新构造活跃的辽东带,油气以垂向运移为主,在近源浅层低幅构造区贯穿式成藏。(本文来源于《石油地质与工程》期刊2016年04期)

油气运聚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钻井、地震及大量分析化验资料,对车排子地区石炭系火山岩油藏的油气输导要素及输导样式进行了综合研究,认为研究区石炭系发育断层、毯砂、风化淋滤层3种油气输导单元,形成了断层-毯砂、断层-淋滤层、走滑断层等3种有效输导样式,控制了油气向盆缘凸起区大规模运移。根据车排子凸起东西两翼油藏在油源、输导要素等方面的差异,建立了"毯砂-风化淋滤层和走滑断层油气运移、断阶带优储聚集"的近源运聚模式及"毯砂-风化淋滤层油气运移、斜坡区优储聚集"的远源运聚模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油气运聚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1].李军生,张晓磊,汤文芝.欧加登盆地多期构造运动控制下的传递式油气运移模式[J].特种油气藏.2019

[2].徐佑德.车排子地区石炭系火山岩油藏油气输导体系与运聚模式[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3].薛永安.渤海海域油气运移“汇聚脊”模式及其对新近系油气成藏的控制[J].石油学报.2018

[4].柴浩,于宏宇,张曦,郭天然.榆树林地区油气运移模式与油气分布规律研究[J].中国锰业.2018

[5].沈卫兵,庞雄奇,陈践发,王阳洋,张科.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运聚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J].沉积学报.2018

[6].赵乐强,林会喜,郭瑞超,宫亚军,闵飞琼.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区火山岩风化壳油藏油气运聚模式[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7].王伟.霸县凹陷文安斜坡区砂岩输导层油气运移模式及成藏控制作用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7

[8].姚城,张新涛,于海波,杨传超,陈丽祥.石臼坨凸起东南斜坡带输导体系与油气运聚模式[J].断块油气田.2017

[9].刘峻桥,吕延防,付广,孙同文,李佳兴.正断层输导油气运移模式及其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6

[10].彭靖淞.基于断层封闭性研究的晚期成藏油气运移模式探讨——以渤海油田辽东湾为例[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6

论文知识图

林镇地区延长组长4+5油气藏油气运聚葡萄花油层油气运聚模式柴西地区油气运聚模式德善屯凹陷圈闭与油气运聚模式...车莫低凸起带仓储层油气运聚模式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油气运聚模式

标签:;  ;  ;  ;  ;  ;  ;  

油气运聚模式论文_李军生,张晓磊,汤文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