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Fe(phen)_3~(2+)与DNA作用的荧光光度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袁贝[1](2019)在《UV/O3高级氧化技术产生羟基自由基及其在医用织物洗涤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课题致力于探究UV/O3高级氧化技术产生羟基自由基(·OH)在常温下洗涤应用,且评价了对医用织物杀菌消毒作用,对提高能源利用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研究了UV/O3体系产生·OH的最佳工艺,考察p H、UV波长、UV强度对·OH产生的影响,以水杨酸为·OH捕获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检测器,检测水杨酸与·OH反应生成的羟基化产物,即2,3-二羟基苯甲酸和2,5-二羟基苯甲酸,间接得到·OH生成量。优化最佳工艺后,对表皮葡萄球菌细菌污布、大肠埃希式菌细菌污布、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污布进行洗涤和评价。结果如下:1、水杨酸及其羟基化产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检测器检测条件:C18反相柱,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水溶液=50:50,流速为1.0 m 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320 nm。水杨酸及其羟基化产物的色谱峰面积与浓度之间均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都在0.997以上,满足测试要求。2、在UV/O3体系中,UV波长254 nm,UV强度200 W,臭氧气体流量为20 L/min,泵的流量为1 L/min,水温为25℃,反应20 min,在p H 4.0,7.0,10.0时,生成·OH的量分别为27.61μmol/L,87.47μmol/L,42.84μmol/L,说明p H对·OH产生有显着影响,·OH产生的最佳p H为7.0;其他反应条件相同时,改变UV波长,发现·OH的生成量相差不大,说明在现有条件下,UV波长对·OH产生没有显着影响;其他反应条件相同时,改变UV强度,发现200 W比100 W多生成2.0倍·OH,说明UV强度对·OH产生有显着影响。UV/O3体系产生·OH最佳工艺为:p H 7.0,UV波长254 nm,UV强度200 W,臭氧气体流量为20 L/min,泵的流量为1 L/min,水温为25℃。3、利用UV/O3体系产生·OH最佳工艺对表皮葡萄球菌(活菌数为104 CFU/100cm2)、大肠埃希式菌(活菌数为102CFU/100cm2)、金黄色葡萄球菌(活菌数为102CFU/100cm2)的细菌污布进行洗涤,5 min后,表皮葡萄球菌杀菌率达99%,大肠埃希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未检出;10 min后,表皮葡萄球菌杀菌率达99.9%。洗涤5 min后,已达到清洁织物规定标准;洗涤10 min后,细菌污布更加清洁、安全。
梁晓静[2](2016)在《纳米金/银RRS和SERS测定痕量甲醛、铋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介绍了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综述了甲醛、铋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建立了测定痕量甲醛、铋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新方法。简要讲述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1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瑞利散射能量转移纳米光谱检测痕量甲醛在碱性条件下,甲醛与4-氨基-3-联氨-5-巯基-1,2,4-三氮杂茂(简称AHMT)缩合生成6-巯基-5-二氮杂茂(4,3-b)-S-四氮杂苯紫红色化合物,该化合物作为瑞利散射受体与射共振能量转移的供给体纳米金聚集体接触时,发生共振瑞利散射能量转移,导致瑞利散射信号猝灭。随着甲醛浓度的增大,形成的化合物越多,纳米金聚集体转移给紫色化合物的散射光能量越多,导致体系在370 nm处的瑞利散射强度线性降低。甲醛浓度在0.8-64μmol/L范围内与370 nm处的共振瑞利散射光强度降低值ΔI呈线性关系。在醋酸-乙酸铵介质存在下,甲醛与乙酰丙酮在过量铵盐条件下生成黄色化合物二乙酰基二氢卢剔啶(DDL)。受体化合物DDL与纳米金聚集体接触时,发生瑞利散射共振能量转移,导致瑞利散射信号猝灭。形成的化合物随着甲醛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纳米金聚集体转移给黄色化合物的散射光能量增多,导致体系370 nm处的瑞利散射强度线性降低。其降低值ΔI370nm与甲醛的浓度在2.5-150 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ΔI370 nm=21.24C+209,该法用于分析测定甲醛,结果令人满意。2氢化物发生-共振瑞利散射能量转移光谱法检测痕量铋在酸性介质中,以NaBH4为还原剂,将Bi(Ⅲ)还原为BiH3气体使其逸出,用I3-氧化石墨烯(GO)溶液吸收,I3-被BiH3还原为I-,导致吸收液中I3-减少。当无BiH3时,吸收液中I3-浓度最高,GO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瑞利散射(RRS)能量转移给I3-最多,导致RRS信号猝灭最强。随着Bi(Ⅲ)浓度增大,吸收液中I3-减少,GO的RRS能量转移减少,体系在370 nm处的共振强度增强。在选定条件下,Bi(Ⅲ)浓度在0.05-5.5 μmol/L范围内与RRS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ΔI370nm=144.39C+70,检出限为0.02μmol/L Bi,据此可建立一个检测Bi(Ⅲ)的氢化物发生-共振瑞利散射能量转移光谱分析新方法。3纳米银催化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法测定痕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pH 7.4 Na2HPO4-NaH2PO4缓冲溶液及多肽探针存在时,纳米银(AgNPs)发生聚集,聚集体在400 nm处产生一个较强的共振瑞利散射峰;当溶液中存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时,AgNPs能够稳定的分散在溶液中,导致400nm处共振散射强度降低。随着hCG浓度的增加,体系在400 nm处共振瑞利散射强度线性降低。hCG浓度在0.25-50 ng/mL范围内与RRS降低值ΔI400nm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ΔI400nm=27.4C+117,相关系数0.9907。该多肽反应液中分散的AgNPs对H2O2还原HAuCl4生成金纳米粒子的反应具有较强的催化作用,其产物金纳米微粒在370 nm处有一较强的共振瑞利散射峰,在1615 cm-1拉曼位移处产生较强的SERS效应。随着hCG浓度增大,反应液中分散的AgNPs增加,催化作用增强,370nm处的共振瑞利散射峰信号增强。hCG浓度在0.05-10ng/mL范围内与RRS增加值ΔI370 nm成线性,回归方程为ΔI370nm=409.8C+294,相关系数0.9913。以VB4R作为SERS探针,hCG浓度在0.05-20 ng/mL与ΔI1615cm-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ΔI1615cm-1=142C+134,相关系数0.9871。据此,建立了灵敏、简便检测hCG的多肽探针纳米银催化共振瑞利散射光谱以及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新方法。
蒋胜军[3](2015)在《钢中微量硼的测定方法研究及其对钢淬透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硼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为B,硼元素主要是以硼砂等矿石的形态存在,经过研究,人们已经发现微量硼能够显着地提高钢的淬透性。近年来,科学家开始致力于对微量硼影响钢淬透性机理的研究,目前,业界普遍认可的机理是奥氏体晶界能降低机理,硼的加入在确保钢淬透性的前提下,还能够节约贵重金属和稀缺合金,从而大大地节省了钢材的成本。由于钢铁中的硼对钢铁的淬透性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快速而准确地分析出钢铁中硼的含量就显得尤为重要。文中对当前多种主要的分析方法进行了试验总结,比如姜黄素分光光度法、微波消解后ICP法和光电直读光谱法,通过对标样和试样进行对比检测,同时,对以上这三种方法进行测定条件的优化,并从准确度、回收率和精密度等方面证实方法的可行性,经过实验的研究,发现不同的样品适用的方法是不同的,对于屑状样品,我们可选择微波消解后ICP法来检测硼的含量;对于块状样品,我们可采取光电直读光谱法来加以检测,此外,本文通过试验来得到硼的有效浓度范围,最终确定硼的质量分数在0.0005%0.0025%范围时,对钢淬透性的影响是最为显着的。
王绿静[4](2014)在《光谱和分子模拟法研究核酸与小分子及结构类似物的相互作用》文中研究表明DNA通常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载体,同时也是大多数抗癌、抗病毒药物的主要靶向分子,因此在生命科学的相关研究中对DNA的研究是极其重要的。药物及其结构类似物对DNA理化性质的影响使DNA基因的复制和转录得到改变。因此对药物及其结构类似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的研究不仅能探明致癌小分子或抗癌药物与DNA相互作用的方式,还能为探究致癌及抗癌小分子的毒性、药理及设计、合成新型相关的抗癌药物小分子提供理论指导意义。本文主要采用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和分子模拟等技术对小分子结构类似物和fsDNA的相互作用等方面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综述DNA和药物小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2)小分子结构类似物与DNA相互作用的光谱法研究;(3)诺氟沙星和抗艾滋病新药FNC相互作用的研究及其分析应用;(4)论文小结。本文主要研究了大麻酚、Fluorazone系列、3-甲氧基-1,2-萘醌六种类似物等小分子化合物与fsDNA的相互作用。荧光光谱实验表明它们均能使AO-DNA的荧光猝灭,为静态猝灭,通过不同温度下的双对数方程和Van’t Hoff方程获得了结合常数、结合位点、热力学常数等数据,结果表明:大麻酚与DNA相互作用的主要作用力为疏水作用;SL-a与DNA相互作用的主要作用力为疏水作用和静电结合,SL-b,SL-c,SL-d主要为氢键和范德华力;3-甲氧基-1,2-萘醌六种类似物等小分子化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中a,b,c,d,e,f均为疏水作用为主,b,c,e,f也存在静电作用力;同时研究表明它们与DNA的结合模式均为嵌插结合,应用分子模拟技术来辅助说明与DNA结合的主要结合位点,结果显示结合位点均为A-T丰富的碱基对间,但插入的DNA序列位置有所不同。论文还研究了诺氟沙星和FNC的相互作用并应用于FNC含量的检测,检测的线性范围:1.2936.20μg·mL-1。
赵晓红[5](2011)在《双水相萃取/浮选分离—富集环境中持久性污染物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已经逐步意识到环境中持久性污染物(主要是指金属污染物和抗生素残留)在土壤、大气、水源中沉积对环境及人类健康所产生的危害。金属污染物不易被生物降解,相反却能在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下,成千百倍地富集,在水体中具有持久的危害性。同时随着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有毒金属离子通过食物链进入生物体内,并不断累积,进而破坏生态系统、危害人体健康。抗生素药物在临床、养殖业和农业中的大量使用,一方面会通过动物体内的残留转移到人体,另一方面动物、禽类产生的耐药菌也会传播给人类,给人类的健康和生存带来严重危胁。对于环境样品的分析,样品的前处理是重要环节,液-液萃取、固相萃取是常用的环境样品前处理方法,但是这两种方法或使用挥发性有机溶剂造成二次污染;或处理成本高;或操作繁琐、富集倍数有限,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因而,建立高效、无毒、无污染的绿色分离/富集方法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建立了绿色无毒双水相萃取体系(小分子醇-盐双水相体系),并将其应用在环境中持久性污染物的分离与富集中;同时,建立溶剂浮选技术与光谱法联用分离/富集环境中痕量重金属残留;再次,创建一种集双水相体系与气浮溶剂浮选法相结合的新的绿色分离/富集体系——双水相气浮溶剂浮选(Aqueous two-phase gas solvent sublation, ATGS),并将该体系利用在环境持久性污染物的分析与检测中。本课题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1)双水相萃取技术分离/富集环境中持久性污染物a.以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为检测手段,研究了乙醇-硫酸铵双水相萃取镉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且利用FT-IR光谱,对其萃取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实验结果表明,Cd(Ⅱ)与I-、结晶紫在pH 5.0-6.0的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中形成稳定的紫色配合物。当在最佳条件下时,Cd(Ⅱ)的萃取率达到100.00%。该方法校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0.500μg/mL,相关线性系数为0.9993,方法检出限为0.012μg·mL-1。用于环境水样中镉含量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2.8%~3.6%,加标回收率大于95.00%。b.在沸水浴加热下,Zn(Ⅱ)对氨苄西林的降解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其降解产物可产生荧光。据此建立了一种正丁醇-盐-水双水相体系,萃取间接荧光光度法测定环境中痕量氨苄西林的方法。考察了正丁醇中加入盐的种类、盐用量、Zn(Ⅱ)离子浓度、加热时间及温度对萃取率的影响,优化了萃取条件。氨苄西林降解物浓度在5×10-6~9.0×10-5 mol·L-1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为5.16×10-10mol·L-1。且正丁醇萃取氨苄西林降解物富集倍数高(达26倍),试剂用量少,在优化试验条件下实测了长江水、井水、玉带河水样,回收率为94.5%~100.2%。该方法适合于环境水样中氨苄西林的分析测定。(2)溶剂浮选技术与光谱法联用分离/富集重金属残留a.在酸性条件下,Cr(Ⅵ)能将二苯碳酰二肼(DPC)氧化成紫红色二苯偶氮碳酰,自身被还原为Cr(Ⅱ),Cr(Ⅲ)可与二苯偶氮碳酰生成深紫红色Cr(Ⅲ)—二苯偶氮碳酰配合物,该配位化合物在水相中不易溶解且不稳定,而在有机溶剂苯中稳定且极易溶于苯,利用此特性用N2将Cr(Ⅲ)一二苯偶氮碳酰配合物浮选于苯中,形成真溶液,通过测定有机相吸光度测定溶液中Cr(Ⅵ)含量(λmax=540nm)。用过硫酸铵(少许AgNO3催化)将溶液中Cr(Ⅲ)氧化成Cr(Ⅵ),同法测定Cr(Ⅵ)+Cr (Ⅲ) (∑Cr)含量,差减法计算出Cr(Ⅲ)含量。由于采用了大的富集倍数,使灵敏度大大提高,ε540=4.2×105L·mol-1·cm-1,比水相光度法提高10倍,50 mL溶液中,线性范围0~12μg/50mL。测定2.0μgCr(Ⅵ),RSD=1.80%,方法检出限7.1×10-9mol·L-1,由于络合和浮选的选择性,使本法选择性极强(大多数共存离子不影响测定)。b.Mn(Ⅱ)与1,10-二氮杂菲(phen)能生成稳定的配位阳离子[Mn(Phen)3]2+,该阳离子能与碱性染料四碘荧光素(TIF)缔合生成缔合物Mn(phen)3(TIF)2,该缔合物在水中不稳定,但在有机溶剂中稳定且极易溶于有机溶剂,基此用N2浮选三元缔合物于苯中,建立了光度法测定锰的新方法。本法灵敏度高(ε=9.6×105L·mol-1·cm-1),对4.0μg/200mL锰测定6次,测定的RSD=2.3%,检出限为0.5μg·L-1,适用于天然水和酒中锰的测定。c.Cu(Ⅱ)易与铜试剂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NaDDTC)形成配合物Cu(DDTC)2,该配合物不溶于水且在水中不稳定,而在有机溶剂中稳定,且易溶于有机溶剂,基此建立了基于N2浮选Cu(DDTC)2于苯中的溶剂浮选光度法测定铜的新方法。本法灵敏度高(ε435=2.9×105L·mol-1·cm-1),精密度理想(测定5μg/400mL Cu(Ⅱ)6次,RSD=2.0%),检出限低(400 mL浮选体积检出限2.8×10-2μg·L-1)。适于天然水中痕量铜测定。d.Pb2+易与I-形成[PbI4]2-(?)配阴离子,该阴离子可与罗丹明B(RhB+)等阳离子碱性染料形成三元缔合物。该三元体系在水中不稳定,而在有机溶剂中较稳定,基此建立了N2浮选Pb(Ⅱ)—I-—RhB+体系于苯中的溶剂浮选三元配合物测铅新方法,本法灵敏度高(ε=2.2×105L·mol-1·cm-1),选择性好(不同氰化物掩蔽),精密度理想(测定5μg铅10次,RSD=1.7%),实测了半导体厂处理前电镀废水。(3)双水相气浮溶剂浮选分离/富集环境中持久性污染物a.结合气浮溶剂浮选和双水相萃取(ATPE)的优点,建立了一种新的分离/富集的方法,双水相气浮溶剂浮选(ATGS),并用于环境中痕量Cd(Ⅱ)的分离/富集.同时,以火焰原子吸收光谱(FAAS)检测Cd(Ⅱ),考察了浮选时间、N2流速、丙醇的分相条件、pH和配合剂用量等因素对浮选Cd(Ⅱ)的影响.最后优化出最佳浮选条件和测定条件,并探讨了共存离子对Cd(Ⅱ)浮选的干扰情况。结果表明,2 mol·L-1的KI9.5mL, 1g·L-1的罗丹明B 2.5 mL,盐体积分数为46%,缔合时间17min,气浮流速20 mL·min-1,浮选率可达100%,富集倍数为10,优于单一的双水相萃取。Cd(Ⅱ)含量在0.050-5.000 mg·L-1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F=2.8967C-0.1474,相关系数为0.9996,检出限为0.0113 mg·L-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8%(n=15)。b.离子液体[Bmim]BF4-无机盐体系浮选红霉素的最优化浮选条件:当显色剂为75%硫酸,反应时间30 mmin,此时浮选完的富含[Bmim]BF4的上相具有荧光性,可用于ROX和ACE的定量分析。当选择降低浮选溶剂[Bmim]BF4粘度的溶剂为H2O, V[Bmim]BF4:VH2O=1:1时,可有效的降低[Bmim]BF4的粘度,使其作为良好的浮选溶剂。当浮选池体积为50 mL,对于ROX, Na2CO3的浓度为为0.32 g·mL-1,试液pH=11.5;对于ACE, (NH4)2SO4的浓度为0.54 g·mL-1,pH值为5.5。两种浮选体系的气体流速15 mL·min-1,浮选时间50 min,在优化条件下气浮溶剂浮选,浮选率为75%~85%(ROX)和80%-90%(ACE),富集倍数21.25(ROX); 22.5(ACE),分配系数为100和141。
潘全[6](2011)在《两亲性物质及金属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核酸是生命现象中不可或缺的物质之一,也是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肩负着重要的生理功能。核酸与许多小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是生物分析化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对于医药制品的研发,核酸生物化学反应的研究,以及在疾病诊断,临床医学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进一步研究和发展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核酸快速测定方法以及探讨小分子与核酸相互作用机理成为当前分析化学研究关注的热点课题。本论文以共振光散射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紫外吸收光谱法为主要分析手段,研究了两亲性物质以及金属配合物与核酸的相互作用,建立定量检测核酸的测定方法,并结合多种分析技术对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各部分内容概述如下。一、研究了含氟表面活性剂全氟丁基磺酸钾(FC-98)与核酸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特征,考察了反应条件及影响因素,全氟丁基磺酸钾在加入DNA后,体系的RLS明显增强,且RLS增强强度与DNA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从而建立了定量检测DNA的测定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当FC-98浓度为4.0×10-6mol/L时,DNA线性范围最宽,为0.62~6.08 mg/L,方法的检出限(36)为31.0ng/mL。结合紫外,红外及电镜等分析手段探讨了FC-98与DNA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二者之间主要依靠疏水作用相结合,并引起DNA构象发生改变。二、研究了阳离子型含氟两亲性聚合物P(HFMA-St-MOTAC)-g-PEG与核酸的共振光散射光谱特征,讨论了离子强度和酸度对反应体系的影响,以及共存离子的干扰情况。结果表明,当DNA加入到聚合物溶液中后,体系的RLS显着增强,且RLS增强强度与DNA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从而建立了定量测定DNA的方法。DNA线性范围为0.92~6.08 mg/L,方法的检出限(3δ)为37.0ng/mL,用于合成样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通过紫外、红外及透射电镜研究了P(HFMA-St-MOTAC)-g-PEG与DNA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二者主要通过插入结合方式相互作用,并伴随有一定的静电及疏水作用。三、应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稀土金属配合物Eu(AA)3Phen与核酸的相互作用,通过盐效应、DNA热变性以及荧光猝灭实验并结合紫外吸收光谱法探讨了Eu(AA)3Phen与核酸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金属配合物是以静电作用方式与DNA相互结合,并测定其结合常数为1.6×104 L/mol。同时采用圆二色光谱及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配合物加入前后对DNA构象变化的影响,凝胶电泳从另一角度进一步证实了金属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方式为静电作用。
王强[7](2011)在《蛋氨酸类希夫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生物活性研究》文中指出氨基酸是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是构成生物体内蛋白质、酶等的基本结构单元,在生物体内参与多种生物化学过程。氨基酸希夫碱及其配合物具有抗病毒、抑菌、抗癌等生物活性和较好的载氧、催化性能,在农业、医学、催化、材料、生物科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通过反应引入其它不同结构和活性的基团,从而合成出新的氨基酸希夫碱配体及其金属配合物,研究其结构、性质与生物活性,对指导配合物的合成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择活泼羰基化合物与L-蛋氨酸缩合得到了5个系列希夫碱配体,将这些配体与金属离子反应得到了80种新型的的希夫碱配合物,培养了两个希夫碱配合物的单晶。采用元素分析、热分析、核磁共振氢谱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推断出粉末状金属配合物可能的化学结构;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出了单晶的精细结构;对配体及其配合物进行了荧光光谱分析;并对部分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方式进行了研究;研究了铜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主要工作如下:(1)合成了邻香草醛缩蛋氨酸希夫碱(KHL1)及其配合物,培养了配位聚合物{[CuL1(H2O)2]·[CuL1(H2O)]3·4H2O}n和四核配合物[Cd4(L1)4(H2O)2]·3H2O的单晶。单晶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CuL1(H2O)2]·[CuL1(H2O)]3·4H2O}n,属三斜晶系,空间点群Pī。晶胞参数为a =5.2027(5)(?),b = 16.6916(16)(?) ,c = 20.237(2)(?),α= 88.895(10)°,β= 84.127(1)°,γ=83.577(10)°,V = 1737.2(3)(?)3,F(000) = 848,Dc = 1.561 g/cm3, R1 = 0.0760,wR2 = 0.2095。该配合物属于配位聚合物,整个分子包含两个独立单元,且处于不同的配位环境。独立单元一由1个铜离子、2个配位水分子及1个希夫碱配体所组成,Cu(1)离子具有稍畸变的四方锥体配位几何。独立单元二是通过羧基桥连而成的链状聚合物, Cu(2)离子具有扭曲的四方锥体配位几何结构。配合物[Cd4(L1)4(H2O)2]·3H2O,属单斜晶系,空间点群P2(1)/c,晶胞参数为a = 22.035(2) (?),b = 14.362(6) (?) ,c = 20.237(2)(?),α= 90°,β=104.8940(10)°,γ=90°,V = 7037(?)3,F(000) = 3416,Dc = 1.605 g/cm3, R1 = 0.1993, wR2 = 0.4536。镉配合物分子由4个镉离子、2个配位水分子、4个希夫碱配体和3个未配位水分子所组成四核分子,整个分子通过O–H…O氢键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二维网状结构。其余8种配合物的可能组成分别为:[ML1(H2O)2]·nH2O (M=Zn、Co、Ni, n=1; M=Mn, n=2)、[LnL1 (NO3)(H2O)2]·nH2O (Ln=La、Pr, n=1; Ln= Sm、Yb, n=2 )。(2)合成了2-羟基-1萘甲醛缩蛋氨酸希夫碱(KHL2)及其配合物,配合物的可能组成分别为:[ML2(H2O)2]·nH2O (M=Zn, n=0; M= Cu、Mn, n=1; M= Co、Ni, n=2), [LnL2(NO3)(H2O)2]·nH2O (Ln=Er、Sm, n=1; Ln=La、Pr, n=2), [YbL2(NO3)(H2O)2]·2CH3OH (L2 = C16H15NO3S)。(3)合成了吡啶-2-甲醛缩蛋氨酸希夫碱(KL3)及其配合物,配合物的可能组成分别为:[M(L3)2]·nH2O (M= Mn, n=0; M=Ni、Zn, n=1; M= Co、Cu, n=3), [LnL3(NO3)2]·nH2O (Ln=La、Sm, n=1; Ln=Yb, n=2; Ln=Er、Pr, n=3), [M(Phen)L3]·Ac·nH2O (M=Co、Cu, n=1; M=Ni、Zn, n=2; M=Mn, n=3), [Ln(Phen)(NO3)L3]·NO3·nH2O (Ln=La、Sm, Er, n=2; Ln= Pr、Yb, n=3) (L3 = C11H13N2O2S, Phen = 1,10-Phenanthroline, Ac = CH3COO)。(4)合成了噻吩-2-甲醛缩蛋氨酸希夫碱(KL4)及其20种金属配合物,配合物的可能组成分别为:[M(L4)2(H2O)2]·nH2O (M= Co、Cu, n=1; M=Ni, n=2; M=Zn、Mn, n=3), [LnL4(NO3)2(H2O)]·nH2O (Ln=Er, n=0; Ln=La、Sm, n=2; Ln=Pr, Yb, n=3), [ML4(Phen)(H2O)]·Ac·nH2O (M=Co、Cu, Ni, n=2; M=Zn、Mn, n=3), [LnL4(Phen)(NO3)(H2O)]·NO3·nH2O (Ln=Sm、Pr、Yb, n=1; Ln=La、Er, n=2) (L4 = C10H12NO2S2, Phen = 1,10-Phenanthroline, Ac = CH3COO)。(5)合成了2-乙酰基吡啶缩蛋氨酸希夫碱(KL5)及其配合物,配合物的可能组成分别为:[M(L5)2]·nH2O (M= Zn, n=1; M= Cu、Ni、n=2; M= Co、Mn, n=3), [LnL5(NO3)2]·nH2O (Ln=Sm、Yb, n=2; Ln=La、Er、Pr, n=3) , [M(Phen)L5]·Ac·nH2O (M=Cu, n=0; M=Co、Mn, n=2; M=Ni、Zn, n=3), [Ln(Phen)(NO3)L5]·NO3·nH2O (Ln=Pr、Yb, n=1; Ln=La、Sm、Er, n=2) (L5 = C12H15N2O2S, Phen = 1,10-Phenanthroline, Ac = CH3COO) (L5 = C12H15N2O2S, Phen = 1,10-Phenanthroline, Ac = CH3COO )。(6)利用Achar法和Coats-Redfern法,对配合物进行了热分解动力学处理,得出了相关的动力学方程及动力学参数。(7)测定了配合物的荧光光谱,比较了其荧光特性。初步研究结果显示:配合物[ZnL1(H2O)2]·H2O、[ZnL2(H2O)2]、[LaL2(NO3)(H2O)2]·2H2O、[PrL2(NO3)(H2O)2]·2H2O、[Zn(L3)2]·H2O、[LaL3(NO3)2]·H2O、[Zn(L4)2(H2O)2]·3H2O、[LaL4(NO3)2(H2O)]·2H2O、[Zn(L5)2]·H2O、[LaL5(NO3)2]·3H2O、[SmL5(NO3)2]·2H2O、[PrL5(NO3)2]·3H2O具有较好的荧光性质,它们与对应的配体相比,配合物的激发峰和发射峰位置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兰移或红移,且相对荧光强度明显增强,是配体的2~3倍。(8)研究了Cu(Ⅱ)配合物[CuL2(H2O)2]·H2O、[CuL4(Phen)(H2O)]·Ac·2H2O ,Zn(Ⅱ)配合物[Zn(L3)2]·H2O分别与鱼精DNA之间的作用模式。实验结果显示:配合物[CuL2(H2O)2]·H2O、[CuL4(Phen)(H2O)]·Ac·2H2O与DNA发生了插入作用,配合物[Zn(L3)2]·H2O与DNA发生了静电作用。配合物中配体的共平面性越好、平面面积越大、空间位阻越小,其与DNA作用越显着,越有利于其以插入方式与DNA发生相互作用。(9)对合成的16种铜、锌希夫碱配合物,采用MTT法进行抗肿瘤活性筛选,得到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具有较好抑制作用的2种铜配合物[CuL2(H2O)2]·H2O、CuL4(Phen)(H2O)]·Ac·2H2O。对CuL4(Phen)(H2O)]·Ac·2H2O、CuL2(H2O)2]·H2O的进一步抗肿瘤活性研究发现:这两种配合物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内的内糜蛋白酶体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抑制能力与配合物的使用浓度和作用时间正相关;并且前者的抑制效果优于后者。更重要的发现是金属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的差异与金属离子的选择及配体的结构密切相关,对于同一配体,铜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优于锌配合物。此外,共平面性好、空间位阻小、含杂原子的配体所形成的金属配合物抗肿瘤活性效果更佳。
李丽清[8](2007)在《化学发光新体系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发现新的化学发光反应,建立新的化学发光分析方法,研究其应用于实际样品分析的可行性,另一方面是将电化学发光检测技术应用于毛细管电泳分析系统,以克服化学发光分析选择性差的不足。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化学发光新体系在抗肿瘤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本论文将流动注射新技术应用于化学发光分析,对影响化学发光强度的诸因素进行了实验和探讨,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羟基喜树碱、丝裂霉素、阿霉素、氟尿嘧啶、6-巯基嘌呤、氨基蝶呤等抗肿瘤药物的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测定以上物质的检出限分别6×10-9g mL-1、6×10-9g mL-1、6×10-8g mL-1、6×10-8g mL-1、6×10-9g mL-1、6×10-9g mL-1,线性范围分别为1.0×10-8~6.0×10-5g mL-1、1.0×10-8-6.0×10-5g mL-1 1.0×10-7~1.0x10-4gmL-1、1.0×10-7~8.0×10-5gmL-1、1.0×10-8~8.0×10-5gmL-1、1.0×10-8~6.0×10-5g mL-1。这些方法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仪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可靠,为研究药物代谢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手段。并对化学发光反应机理作了初步的探讨。2化学发光新体系在喹诺酮类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建立一种灵敏度高、可靠性好的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检测方法,以满足生物体内或自然环境中低含量的此类物质的分析测定要求。因此本文重点研究了氧氟沙星、洛美沙星、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这4种常用喹诺酮类药物的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其检出限分别为7×10-9g mL-1、3×10-9g mL-1、4×10-8g mL-1、6×10-9g mL-1,线性范围分别为2.0×10-8~6.0×10-6g mL-1、1.0×10-8~6.0×10-5g mL-1、1.0×10-8~1.0×10-5g mL-1、1.0×10-8~6.0×10-5g mL-1、并将这些方法分别应用于药剂和体液中喹诺酮类药物的分析,初步探讨了可能的化学发光机理。3镝离子敏化化学发光新体系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我们在实验中发现,稀土离子Dy3+可以大大提高化学发光强度,据此建立了Dy3+敏化化学发光新体系,探讨了该化学发光体系的发光机理。测定了培氟沙星、依诺沙星、氟罗沙星、吡哌酸和依诺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测定这些药物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10-9~8.0×10-6g mL-1、1.0×10-9~1.0×10-5g mL-1、1.0×10-9~6.0×10-5g mL-1、1.0×10-9~8.0×10-6g mL-1、1.0×10-9~8.0×10-6g mL-1、检出限分别为6×10-10g mL-1、3×10-10g mL-3×10-10g mL-1、6×10-10g mL-1、4×10-10g mL-1。这些方法具有灵敏度高、仪器设备操作简单、无需光源、无背景散射等背景干扰的优点,尤其是与流动注射相结合,测定简单快速、重现性好。4毛细管电泳一电化学发光检测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本论文以毛细管电泳为分离手段,以电化学发光为检测手段,建立了CE-ECL同时检测脯氨酸和吡哌酸;利多卡因、脯氨酸和洛美沙星;普鲁卡因、布比卡因、加替沙星、恩诺沙星和培氟沙星的新方法。讨论了联吡啶钌浓度、检测电位、磷酸盐缓冲液浓度和pH值、进样电压和进样时间等实验参数对分离检测的影响。确定了测定的线性范围,并将这些方法成功的应用于实际样品的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曹伟[9](2007)在《药物和生物大分子的化学发光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核酸和蛋白质是生命现象的物质基础,对于它们的研究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的重要内容。核酸是生物的基本遗传物质,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与生物的生长,发育以及癌变,突变等异常活动相关。蛋白质则是生物体含量最丰富的大分子物质,也是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核酸和蛋白质的定量测定是生物化学和其它生物学科中经常涉及的分析任务,是临床检验中诊断疾病及检查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也是许多生化药物分离提纯中质量检验及食品检验中常见的分析项目。药物是用来预防、治疗疾病和帮助机体恢复正常机能的物质,药物分析在药物的生产、使用以及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定量测定药物和生物分子的方法很多,化学发光分析法由于具有灵敏、快速、仪器简单、操作方便、易于实现自动化等优点,已在生物、医学、环境、材料等领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本论文以化学发光法为主要研究手段,对核酸、蛋白质和抗生素等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论文的第一部分综述了化学发光分析的基本原理、常用化学发光体系以及药物、生物分子化学发光分析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共引用文献193篇。在论文的第二部分中,研究了抗生素药物阿莫西林和苯酚的化学发光反应,建立了相应的分析方法并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在第一节中,研究了高锰酸钾与阿莫西林的化学发光反应,使用甲醛作为增强剂可大大提高化学发光的强度。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建立了阿莫西林浓度与化学发光强度之间的线性方程,方法的检出限为1.5×10-8g/mL,线性范围为2.0×10-8~1.0×10-6g/mL。方法成功地应用于药物和胶囊中阿莫西林的测定,结果满意。在第二节中,研究了高锰酸钾与苯酚的化学发光反应,并探讨了发光增强剂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建立了苯酚浓度与化学发光强度之间的线性方程,苯酚浓度在5.0×10-9~1.0×10-6g/mL范围内与化学发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达到3×10-9g/mL。本法用于环境样品中微量苯酚的测定,结果与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一致。对相关化学发光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探讨。本部分的研究成果已发表在Luminescence和Spectrochimica Acta PartA上。在论文的第三部分中,研究了抗生素药物青霉素G钾和氨苄西林的化学发光反应,建立了相应的分析方法并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在第一节中,研究了高锰酸钾与青霉素G钾水解产物的化学发光反应,使用甲醛作为增强剂可大大提高化学发光的强度。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建立了青霉素G钾浓度与化学发光强度之间的线性方程,方法的检出限为7×10-8g/mL,线性范围为1.0×10-7~10×10-5g/mL。在第二节中,研究了Ce(Ⅳ)-Ru(phen)32+与氨苄西林水解产物的化学发光反应,氨苄西林的降解产物可显着增强Ru(phen)32+-Ce(Ⅳ)体系的化学发光强度。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建立了氨苄西林浓度与化学发光强度之间的线性方程,氨苄西林浓度在2.0×10-7~4.0×10-6g/mL范围内与化学发光强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10-8g/mL。对相关化学发光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探讨。部分研究成果已发表在Luminescence上。在论文的第四部分中,研究了生物大分子蛋白质的化学发光反应,并建立了测定蛋白质的新方法。在第一节中,研究了高锰酸钾与蛋白质的化学发光反应,使用Ru(phen)32+作为增强剂可大大提高化学发光的强度,同时对核酸有较高的允许量,建立了灵敏的选择性测定蛋白质的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建立了蛋白质浓度与化学发光强度之间的线性方程,对BSA的检出限为2.5×10-7g/mL,线性范围为6.0×10-7~1.0×10-4g/mL。本法用于实际样品中微量蛋白质的测定,并与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对照,结果满意。在第二节中,研究了高锰酸钾与蛋白质的化学发光反应,使用甲醛作为增强剂可大大提高化学发光的强度。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建立了蛋白质浓度与化学发光强度之间的线性方程,BSA的检出限为8.6×10-8g/mL,线性范围为4.0×10-7~1.0×10-4g/mL。本法用于实际样品中微量蛋白质的测定,并与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对照,结果满意。论文的第五部分研究了银纳米粒子对化学发光反应的影响,建立了测定核酸和氨基酸等的新方法。在第一节中,研究了银纳米粒子对Ce(Ⅳ)-Ru(phen)32+化学发光体系的催化作用,试验了银纳米粒子的粒径、用量等对发光强度的影响。在第二节中,研究了银纳米粒子-Ce(Ⅳ)-Ru(phen)32+化学发光体系测定核酸的方法及应用,核酸的存在会增强银纳米粒子-Ce(Ⅳ)-Ru(phen)32+发光体系的发光强度,椐此建立了灵敏的测定核酸的化学发光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建立了DNA浓度与化学发光强度之间的线性方程,DNA浓度在1.0×10-7~1.0×10-5g/mL范围内与化学发光强度成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10-9g/mL。在第三节中,研究了银纳米粒子-Ce(Ⅳ)-Ru(phen)32+化学发光体系测定酪氨酸的方法及应用,酪氨酸的存在会使银纳米粒子-Ce(Ⅳ)-Ru(phen)32+发光体系的发光强度降低,椐此建立了灵敏的测定酪氨酸的化学发光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建立了酪氨酸浓度与化学发光强度之间的线性方程,测定酪氨酸的线性范围为1.0×10-8~1.0×10-6g/mL,检出限达到5×10-9g/mL。在第四节中,研究了银纳米粒子-Ce(Ⅳ)-Ru(phen)32+化学发光体系测定吲哚乙酸的方法及应用,吲哚乙酸的存在会使银纳米粒子-Ce(Ⅳ)-Ru(phen)32+发光体系的发光强度降低,椐此建立了灵敏的测定吲哚乙酸的化学发光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建立了吲哚乙酸浓度与化学发光强度之间的线性方程,测定吲哚乙酸的线性范围为1.0×10-8~6.0×10-7/mL,检出限为9×10-9g/mL。在第五节中,对相关化学发光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探讨。本论文的主要特点和创新点:1.研究发现,甲醛对高锰酸钾-阿莫西林、苯酚等的化学发光反应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本身不产生化学发光的抗生素药物(青霉素G钾、氨苄西林),其水解产物在高锰酸钾-甲醛和Ce(Ⅳ)-Ru(phen)32+体系中也产生灵敏的化学发光。椐此建立了上述三种抗生素药物和苯酚新的分析方法。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等特点。2.研究发现,Ru(phen)32+和甲醛对高锰酸钾-蛋白质的化学发光反应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椐此建立了化学发光法测定蛋白质的新方法。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特点,而高锰酸钾-Ru(phen)32+化学发光体系能允许核酸存在下选择性测定蛋白质。3.研究发现,银纳米粒子对Ce(Ⅳ)-Ru(phen)32+化学发光反应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并建立了测定核酸、氨基酸和吲哚乙酸新的化学发光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等特点。本研究拓展了纳米技术在化学发光分析中的应用,丰富了化学发光分析技术,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陆晓红[10](2006)在《稀土吡啶酰胺及稀土赖氨酸希夫碱配合物的合成以及与DNA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发现配合物cis-[Pt(NH3)2Cl2]具有抗癌作用以后,小分子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成为配位化学和生物化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小分子金属配合物和DNA相互作用的方式和机理的研究,对探索配合物在抗肿瘤药物、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技术及其它相关领域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研究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的方法使DNA发生断裂,这是获取DNA的序列信息和阻止癌变基因复制的重要工作。与此同时,有关稀土及其配合物作为人工酶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它们能以水解方式断裂核酸中的磷酸二酯键,并且断裂效率较高。由此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稀土与吡啶酰胺和赖氨酸希夫碱配合物,并且比较和研究了系列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作用方式和结合能力。 本论文主要分为四方面: 1、吡啶酰胺类配体的合成及与DNA作用 酰胺基普遍存在于自然状态的蛋白质的基本结构中,而对配位化学家来说它也是配体的重要组成单元。吡啶酰胺配体是一类含有酰胺基的多齿配体,它们是通过吡啶胺和羧酸前驱体的缩合反应得到的。我们合成了N,N′-双(2-吡啶甲酰胺)-1,2-乙烷(H2L1),N,N′-双(2-吡啶甲酰胺)-1,2-苯(H2L2),N-苯基-吡啶-2-甲酰胺(HL3)三个配体,通过元素分析、核磁共振光谱、红外光谱及紫外光谱对配体进行了表征。同时应用紫
二、Fe(phen)_3~(2+)与DNA作用的荧光光度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Fe(phen)_3~(2+)与DNA作用的荧光光度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UV/O3高级氧化技术产生羟基自由基及其在医用织物洗涤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医用织物洗涤方法及卫生清洁标准 |
1.2.1 国内外医用织物洗涤方法 |
1.2.2 国内外清洁织物的卫生清洁标准 |
1.3 高级氧化技术 |
1.3.1 Fenton法 |
1.3.2 电化学氧化法 |
1.3.3 光化学氧化法 |
1.3.3.1 UV/H_2O_2光化学氧化法 |
1.3.3.2 UV/O_3光化学氧化法 |
1.4 ·OH氧化有机物反应机理 |
1.4.1 ·OH的氧化性 |
1.4.2 ·OH的反应速率 |
1.4.3 ·OH氧化有机物的反应机理 |
1.5 ·OH捕获剂的选择 |
1.5.1 二甲基亚砜 |
1.5.2 邻二氮菲-Fe~(2+) |
1.5.3 亚甲基蓝、番红花红T |
1.5.4 芳烃类化合物 |
1.5.4.1 ·OH与SA的反应机理 |
1.6 ·OH检测方法 |
1.6.1 电子自旋共振法 |
1.6.2 化学发光法 |
1.6.3 分光光度法 |
1.6.4 荧光光度法 |
1.6.5 高效液相色谱法 |
1.7 杀菌消毒 |
1.7.1 O_3杀菌消毒 |
1.7.2 UV杀菌消毒 |
1.7.3 UV/O_3杀菌消毒 |
1.8 本课题研究目的与内容 |
1.8.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8.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2 臭氧在水中溶解度的测定 |
2.3 UV/O_3体系产生·OH检测条件的探索 |
2.3.1 SA、2,3-DHBA、2,5-DHBA标准溶液的配制 |
2.3.2 SA、2,3-DHBA、2,5-DHBA标准溶液的检测方法 |
2.4 UV/O_3体系产生·OH最佳工艺条件的探索 |
2.4.1 UV/O_3 体系产生·OH最佳pH的探索 |
2.4.2 UV/O_3 体系产生·OH最佳UV波长及强度的探索 |
2.4.3 UV/O_3 体系产生·OH捕获剂SA最佳浓度的探索 |
2.5 细菌污布的制备、洗涤及细菌检测 |
2.5.1 医用织物样品细菌检测及细菌污布的制备 |
2.5.2 UV/O_3体系产生·OH最佳工艺洗涤细菌污布及细菌检测 |
2.5.3 O_3工艺洗涤细菌污布及细菌检测 |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
3.1 臭氧在水中溶解度的测定结果 |
3.2 确定UV/O_3体系产生·OH检测条件 |
3.2.1 确定SA、2,3-DHBA、2,5-DHBA紫外-可见最大吸收波长 |
3.2.2 确定SA、2,3-DHBA、2,5-DHBA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条件 |
3.3 确定·OH产率的影响因素 |
3.3.1 不同pH对·OH生成的影响 |
3.3.2 不同UV波长对·OH生成的影响 |
3.3.3 不同UV强度对·OH生成的影响 |
3.3.4 捕获剂SA最佳浓度的确定 |
3.3.5 小结 |
3.4 细菌污布洗涤及检测结果 |
3.4.1 医用织物样品细菌检测结果 |
3.4.2 UV/O_3体系产生·OH最佳工艺洗涤检测结果 |
3.4.3 O_3工艺洗涤检测结果 |
3.4.4 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纳米金/银RRS和SERS测定痕量甲醛、铋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光散射的概述及分类 |
1.2 共振瑞利散射(RRS)光谱技术 |
1.2.1 共振瑞利散射(RRS)光谱技术的分析进展 |
1.2.1.1 在核酸分析中的应用 |
1.2.1.2 在蛋白质分析中的应用 |
1.2.1.3 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
1.2.2 共振瑞利散射能量转移 |
1.3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光谱技术介绍 |
1.3.1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光谱技术的研究进展 |
1.3.2 表面增强共振拉曼光谱的研究分析应用 |
1.4 多肽探针的分析研究 |
1.5 催化增强技术和应用 |
1.5.1 纳米粒子催化增强技术 |
1.5.2 酶催化技术 |
1.6 甲醛的环境分析进展 |
1.6.1 甲醛的概述 |
1.6.2 甲醛的来源和毒性 |
1.6.3 甲醛的分析方法介绍 |
1.6.3.1 分光光度法 |
1.6.3.2 荧光光度法 |
1.6.3.3 化学发光分析法 |
1.7 铋(Bi)的环境分析进展 |
1.7.1 铋(Bi)的概述 |
1.7.2 铋(Bi)的分析方法 |
1.8 hCG的研究分析 |
1.8.1 hCG的概述 |
1.8.2 hCG的分析方法 |
1.8.2.1 化学发光免疫法 |
1.8.2.2 电化学免疫分析法 |
1.8.2.3 荧光免疫法 |
1.9 本课题研究的工作内容和意义 |
1.9.1 本课题研究的工作内容 |
1.9.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参考文献 |
2.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瑞利散射能量转移纳米光谱检测痕量甲醛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2.2 纳米粒子制备 |
2.2.2.1 纳米金(AuNPs)的制备 |
2.2.2.2 金纳米棒(AuNR)的制备 |
2.2.2.3 黄色、蓝色和红色纳米银的制备 |
2.2.2.4 GO、GN/GO的制备 |
2.2.3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0 分析原理 |
2.3.1 共振瑞利散射光谱 |
2.3.2 吸收光谱 |
2.3.3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 |
2.3.4 AHMT-甲醛分析体系条件的优化 |
2.3.4.1 氢氧化钾浓度的影响 |
2.3.4.2 AHMT用量的影响 |
2.3.4.3 反应温度及时间的影响 |
2.3.4.4 金和银纳米粒子、氧化石墨烯溶液浓度的确定 |
2.3.4.5 反应时间的影响 |
2.3.5 乙酰丙酮-甲醛分析体系条件的优化 |
2.3.5.1 乙酸铵及醋酸浓度的影响 |
2.3.5.2 乙酰丙酮量的确定 |
2.3.5.3 金和银纳米粒子、氧化石墨烯、GN/GO浓度的确定 |
2.3.5.4 反应温度及时间的影响 |
2.3.5.5 反应时间的影响 |
2.3.6 工作曲线 |
2.3.7 共存离子的影响 |
2.3.8 样品分析 |
2.4 结语 |
参考文献 |
3 氢化物发生-共振瑞利散射能量转移光谱法检测痕量铋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3.2.2 纳米粒子制备 |
3.2.2.1 GO、C纳米粒子制备 |
3.2.2.2 红色纳米银胶(AgNR)的制备 |
3.2.3 吸收液的制备 |
3.2.4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分析反应原理 |
3.3.2 光谱 |
3.3.2.1 GO(C)-I_3~-体系 |
3.3.2.1.1 共振瑞利散射光谱 |
3.3.2.1.2 吸收光谱 |
3.3.2.2 I_3~--AgNR-VBB体系 |
3.3.2.2.1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
3.3.2.2.2 共振瑞利散射光谱 |
3.3.2.2.3 吸收光谱 |
3.3.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能谱(EDS) |
3.3.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3.3.5 激光散射 |
3.3.6 反应条件的优化 |
3.3.6.1 GO(C)-I_3~-体系 |
3.3.6.1.1 反应液中HCl浓度的影响 |
3.3.6.1.2 NaBH_4浓度的影响 |
3.3.6.1.3 I_3~-浓度的影响 |
3.3.6.1.4 GO和碳素浓度的确定 |
3.3.6.2 I_3~--AgNR-VBB SERS体系 |
3.3.6.2.1 AgNR浓度的影响 |
3.3.6.2.2 VBB浓度的影响 |
3.3.6.2.3 NaCl浓度的影响 |
3.3.7 工作曲线 |
3.3.7.1 共振瑞利散射工作曲线 |
3.3.7.2 紫外可见吸收工作曲线 |
3.3.9 共存物质的影响 |
3.3.10 样品分析 |
3.4 结语 |
参考文献 |
4. 纳米银催化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法测定痕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 |
4.2.2 试剂 |
4.2.3 纳米溶胶溶液的制备 |
4.2.3.1 金纳米溶胶的制备 |
4.2.3.1.1 柠檬酸钠还原法(AuNP_c) |
4.2.3.1.2 NaBH_4还原法(AuNP_B) |
4.2.3.1.3 黄色、蓝色和红色纳米银的制备 |
4.2.4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方法原理 |
4.3.2 共振瑞利散射光谱 |
4.3.3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 |
4.3.4 紫外吸收光谱 |
4.3.5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能谱(EDS) |
4.3.6 激光散射 |
4.3.7 多肽反应及纳米催化分析条件的优化 |
4.3.7.1 多肽反应条件的优化 |
4.3.7.1.1 缓冲溶液pH以及浓度的影响 |
4.3.7.1.2 多肽探针浓度的影响 |
4.3.7.1.3 多肽探针与hCG结合时间的影响 |
4.3.7.1.4 纳米粒子浓度的确定 |
4.3.7.1.5 最后反应时间的影响 |
4.3.7.2 RRS检测hCG纳米催化体系条件的研究 |
4.3.7.3 SERS检测hCG纳米催化体系的条件优化 |
4.3.7.3.1 反应液体积的影响 |
4.3.7.3.2 HAuCl_4浓度的影响 |
4.3.7.3.3 HCl浓度的影响 |
4.3.7.3.4 H_2O_2浓度的影响 |
4.3.7.3.5 VB4R浓度的影响 |
4.3.8 工作曲线 |
4.3.8.1 共振瑞利散射和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强度工作曲线 |
4.3.8.2 紫外可见吸收工作曲线 |
4.3.9 共存物质的影响 |
4.3.9.1 多肽探针体系测hCG的干扰 |
4.3.9.2 RRS检测hCG多肽探针催化体系共存物质的影响 |
4.3.9.3 SERS检测HCG多肽探针催化体系共存物质的影响 |
4.3.10 分析应用 |
4.4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和申请的专利 |
致谢 |
(3)钢中微量硼的测定方法研究及其对钢淬透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硼元素的概述 |
1.1.1 硼的物理性质 |
1.1.2 硼的化学性质 |
1.1.3 硼氧化合物 |
1.2 硼元素在钢中的作用 |
1.3 微量硼的测定方法 |
1.3.1 分光光度法 |
1.3.2 荧光光度法 |
1.3.3 原子吸收光谱法 |
1.3.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
1.3.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
1.3.6 极谱法 |
1.3.7 离子色谱法 |
1.3.8 其他方法 |
1.4 微量硼改善钢淬透性的机理 |
1.4.1 晶界吸附与气团学说 |
1.4.2 晶界偏聚学说 |
1.5 论文选题及路线设计 |
1.5.1 论文选题 |
1.5.2 研究路线设计 |
第2章 姜黄素光度法测定钢中硼的研究 |
2.1 绪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实验仪器 |
2.2.2 主要实验试剂 |
2.2.3 实验操作过程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章 光电直读光谱法测定钢中硼的研究 |
3.1 绪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实验仪器 |
3.2.2 样品加工材料与设备 |
3.2.3 最佳分析条件确定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章 微波消解后ICP法测定钢中硼的研究 |
4.1 绪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实验仪器 |
4.2.2 主要实验试剂 |
4.2.3 实验方法 |
4.2.4 工作条件 |
4.2.5 测定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分析谱线的选择 |
4.3.2 微波消解条件和溶样酸的选择 |
4.3.3 干扰试验 |
4.3.4 标准曲线和检出限 |
4.3.5 样品分析 |
第5章 有效硼对材料淬透性的影响 |
5.1 绪言 |
5.2 实验部分 |
5.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5.3.1 硼对P20钢临界直径的影响 |
5.3.2 硼对淬透性的影响 |
第6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光谱和分子模拟法研究核酸与小分子及结构类似物的相互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DNA 和小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背景 |
1.2 DNA 和小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意义 |
1.3 DNA 和小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 |
1.3.1 DNA 的组成及结构 |
1.3.2 药物小分子和 DNA 的作用方式 |
1.3.3 研究小分子与 DNA 相互作用的方法 |
1.4 药物结构类似物小分子与 DNA 相互作用的研究内容 |
1.4.1 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的测定 |
1.4.2 结合模式的判断 |
1.5 研究展望 |
第二章 以吖啶橙为探针研究大麻酚与 DNA 相互作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试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fsDNA 对大麻酚紫外吸收的影响 |
2.3.2 大麻酚对 fsDNA-AO 体系的荧光光谱的影响 |
2.3.3 CBN 和 DNA 相互作用的分子模拟实验 |
2.3.4 结论 |
第三章 以吖啶橙为探针研究 Fluorazone 系结构类似物与 DNA 的相互作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及仪器 |
3.2.2 试验方法 |
3.3 结果及讨论 |
3.3.1 fsDNA 与 SL 系小分子相互作用的紫外可见光谱 |
3.3.2 DNA 和 SL 系小分子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 |
3.3.3 荧光猝灭机理 |
3.3.4 小分子与 DNA 的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点数 |
3.3.5 Fluorazone 类似物与 DNA 相互作用类型 |
3.3.6 离子强度对荧光性能的影响 |
3.3.7 融化温度实验 |
3.3.8 Fluorazone 类似物和 DNA 的相互作用的分子模拟实验 |
3.4 结论 |
第四章 光谱法研究 3-甲氧基-1,2-萘醌等结构类似物与 DNA 的相互作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及仪器 |
4.2.2 试验方法 |
4.3 结果及讨论 |
4.3.1 fsDNA 对六种结构类似物的紫外可见光谱的影响 |
4.3.2 AO-fsDNA 与六种药物结构类似物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 |
4.3.3 荧光猝灭机理 |
4.3.4 六种药物结构类似物和 DNA 的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点 |
4.3.5 六种药物结构类似物和 fsDNA 的作用类型 |
4.3.6 离子强度对荧光性能的影响 |
4.3.7 融化温度实验 |
4.3.8 六种药物结构类似物和 DNA 的相互作用的分子模拟实验 |
4.4 结论 |
第五章 光谱法研究诺氟沙星与 FNC 的相互作用及分析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5.2.2 试验方法 |
5.2.3 应用试验方法 |
5.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5.3.1 NFA 和 FNC 的相互作用 |
5.3.2 检测 FNC 的应用 |
5.3.3 应用 |
5.4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5)双水相萃取/浮选分离—富集环境中持久性污染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环境中持久性污染物分离/富集/分析进展 |
1.1.1 环境金属污染物分离/富集及应用 |
1.1.2 环境中抗生素残留分离/富集及分析研究进展 |
1.2 适用于环境中持久性污染物萃取的双水相体系的研究进展 |
1.2.1 双水相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 |
1.2.2 双水相萃取的应用 |
1.3 应用于环境中持久性污染物分离/富集的气浮溶剂浮选机理及其研究进展 |
1.3.1 溶剂浮选分类 |
1.3.2 影响浮选分离/富集结果的相关参数 |
1.3.3 浮选机理研究进展 |
1.3.4 气浮溶剂浮选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
1.4 选题的背景、意义与研究内容 |
1.4.1 选题来源 |
1.4.2 本研究的选题背景 |
1.4.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4.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双水相萃取技术分离/富集环境中持久性污染物的应用研究 |
2.1 乙醇-硫酸铵双水相萃取-FAAS法测定镉 |
2.1.1 引言 |
2.1.2 实验部分 |
2.1.3 结果与讨论 |
2.2 Zn(Ⅱ)催化降解双水相萃取间接荧光光度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痕量氨苄西林的研究 |
2.2.1 引言 |
2.2.2 实验部分 |
2.2.3 结果与讨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溶剂浮选技术与光谱法联用分离/富集重金属残留的应用研究 |
3.1 气浮溶剂浮选光度法测定痕量Cr(Ⅵ)和Cr(Ⅲ)的研究 |
3.1.1 引言 |
3.1.2 实验部分 |
3.1.3 结果与讨论 |
3.1.4 样品分析 |
3.2 溶剂浮选光度法测定Mn(Ⅱ)的研究 |
3.2.1 引言 |
3.2.2 实验部分 |
3.2.3 结果与讨论 |
3.2.4 样品测定 |
3.3 溶剂浮选光度法测定Cu(Ⅱ)的研究 |
3.3.1 实验部分 |
3.3.2 结果与讨论 |
3.3.3 样品测定 |
3.4 溶剂浮选光度法测定Pb(Ⅱ)的研究 |
3.4.1 引言 |
3.4.2 实验部分 |
3.4.3 结果与讨论 |
3.4.4 样品测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水相气浮溶剂浮选分离/富集环境中持久性污染物的应用研究 |
4.1 水相气浮溶剂浮选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联用分析环境中Cd(Ⅱ) |
4.1.1 引言 |
4.1.2 基本原理 |
4.1.3 实验部分 |
4.1.4 结果与讨论 |
4.2 离子液体([Bmim]BF_4)-无机盐双水相气浮溶剂浮选分离/富集环境水样中红霉素类抗生素残留 |
4.2.1 引言 |
4.2.2 实验部分 |
4.2.3 结果与讨论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创新点及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
5.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5.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5.3 进一步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符号及缩写对照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6)两亲性物质及金属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核酸的组成与结构 |
1.3 小分子与DNA相互作用的基本方式 |
1.3.1 共价结合 |
1.3.2 非共价结合 |
1.3.3 剪切作用 |
1.4 与DNA作用的小分子类别 |
1.4.1 表面活性剂 |
1.4.2 金属配合物 |
1.4.3 稀土离子 |
1.4.4 有机染料 |
1.4.5 药物分子 |
1.5 小分子与核酸相互作用的主要测定方法 |
1.5.1 荧光光谱 |
1.5.2 共振光散射光谱法 |
1.5.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1.5.4 电化学法 |
1.5.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
1.5.6 圆二色光谱 |
1.5.7 凝胶电泳 |
1.5.8 其他研究方法概述 |
1.6 共振光散射光谱法概述 |
1.6.1 共振光散射原理 |
1.6.2 共振光散射光谱法的定量分析 |
1.6.3 共振光散射光谱法的发展及应用 |
1.7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1.7.1 论文的指导思想 |
1.7.2 论文的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共振光散射光谱法研究全氟丁基磺酸钾与DNA的相互作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共振光散射光谱研究 |
2.3.2 酸度的影响 |
2.3.3 离子强度的影响 |
2.3.4 工作曲线 |
2.3.5 共存物质的干扰 |
2.3.6 合成样品的测试 |
2.4 机理探讨 |
2.4.1 紫外吸收光谱 |
2.4.2 外光谱 |
2.4.3 透射电镜 |
2.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阳离子型含氟两亲性聚合物与DNA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及试剂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共振光散射光谱分析 |
3.3.2 酸效应 |
3.3.3 盐效应 |
3.3.4 工作曲线 |
3.3.5 共存物质的干扰 |
3.3.6 分析测试 |
3.4 机理探讨 |
3.4.1 紫外吸收光谱 |
3.4.2 红外光谱 |
3.4.3 透射电镜 |
3.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金属配合物Eu(AA)_3Phen与DNA的相互作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药品及试剂 |
4.2.2 仪器 |
4.2.3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金属配合物Eu(AA)_3Phen的表征 |
4.3.2 配合物与DNA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4.3.3 配合物与DNA的荧光光谱 |
4.3.4 盐效应 |
4.3.5 DNA热变性 |
4.3.6 配合物与DNA的荧光猝灭 |
4.3.7 配合物与DNA的圆二色光谱(CD) |
4.3.8 凝胶电泳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蛋氨酸类希夫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配位化学概述 |
1.2 希夫碱及其配合物概述 |
1.2.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2 应用现状 |
1.4 蛋氨酸希夫碱及其配合物概述 |
1.5 配合物与DNA 作用 |
1.5.1 作用方式 |
1.5.2 研究方法 |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1.7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蛋氨酸缩邻香草醛希夫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
引言 |
2.1 实验部分 |
2.1.1 主要化学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1.3 配体的合成 |
2.1.4 配合物的合成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元素分析 |
2.2.2 红外光谱 |
2.2.3 紫外-可见光谱 |
2.2.4 摩尔电导率 |
2.2.5 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
2.2.6 核磁共振氢谱 |
2.2.7 配合物的结构 |
2.3 单晶结构分析 |
2.3.1 Cu(Ⅱ)配合物的单晶结构分析 |
2.3.2 Cd(Ⅱ)配合物的单晶结构分析 |
2.4 荧光光谱 |
2.5 结语 |
第三章 蛋氨酸缩2-羟基-1-萘甲醛希夫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
引言 |
3.1 实验部分 |
3.1.1 主要化学试剂 |
3.1.2 主要仪器 |
3.1.3 配体的合成 |
3.1.4 配合物的合成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元素分析 |
3.2.2 红外光谱 |
3.2.3 紫外-可见光谱 |
3.2.4 摩尔电导率 |
3.2.5 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
3.2.6 核磁共振氢谱 |
3.2.7 配合物的结构 |
3.3 荧光光谱分析 |
3.4 结语 |
第四章 蛋氨酸缩吡啶-2-甲醛希夫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
引言 |
4.1 实验部分 |
4.1.1 主要化学试剂 |
4.1.2 主要仪器 |
4.1.3 配体的合成 |
4.1.4 配合物的合成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元素分析 |
4.2.2 红外光谱 |
4.2.3 紫外-可见光谱 |
4.2.4 摩尔电导率 |
4.2.5 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
4.2.6 核磁共振氢谱 |
4.2.7 配合物的结构 |
4.3 荧光光谱 |
4.4 结语 |
第五章 蛋氨酸缩噻吩-2-甲醛希夫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
引言 |
5.1 实验部分 |
5.1.1 主要化学试剂 |
5.1.2 主要仪器 |
5.1.3 配体的合成 |
5.1.4 配合物的合成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元素分析 |
5.2.2 红外光谱 |
5.2.3 紫外-可见光谱 |
5.2.4 摩尔电导率 |
5.2.5 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
5.2.6 核磁共振谱 |
5.2.7 配合物的结构 |
5.3 荧光光谱分析 |
5.4 结语 |
第六章 蛋氨酸缩2-乙酰吡啶希夫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
引言 |
6.1 实验部分 |
6.1.1 主要化学试剂 |
6.1.2 主要仪器 |
6.1.3 配体的合成 |
6.1.4 配合物的合成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元素分析 |
6.2.2 红外光谱 |
6.2.3 紫外-可见光谱 |
6.2.4 摩尔电导率 |
6.2.5 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
6.2.6 核磁共振氢谱 |
6.2.7 配合物的结构 |
6.3 荧光光谱分析 |
6.4 结语 |
第七章 配合物与DNA 的相互作用研究 |
引言 |
7.1 实验部分 |
7.1.1 主要化学试剂 |
7.1.2 主要实验仪器 |
7.1.3 实验方法 |
7.2 结果与讨论 |
7.2.1 配合物[CuL~2(H_20)_2]·H_20 与DNA 的相互作用 |
7.2.2 配合物[Zn(L~3)_2]·H_20 与DNA 的相互作用 |
7.2.3 配合物[CuL~4(Phen)(H_20)]·Ac·2H_20 与DNA 的相互作用 |
7.3 结语 |
第八章 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
引言 |
8.1 实验部分 |
8.1.1 主要化学试剂 |
8.1.2 主要实验仪器 |
8.1.3 实验步骤 |
8.2 结果与讨论 |
8.2.1 希夫碱配合物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
8.2.2 512 对PC-3 细胞的蛋白酶体活性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 |
8.2.3 53 对PC-3 细胞的蛋白酶体活性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 |
8.2.4 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与其结构关系的初探 |
8.3 结语 |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化学发光新体系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化学发光基本原理 |
1.3 化学发光新体系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
1.3.1 高锰酸钾化学发光体系 |
1.3.2 铈(Ⅳ)化学发光体系 |
1.3.3 其它无机氧化剂的化学发光体系 |
1.4 毛细管电泳法 |
1.4.1 毛细管电泳的分离模式 |
1.4.2 毛细管电泳检测器 |
1.4.3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检测的应用 |
1.5 化学发光最新进展 |
1.5.1 化学发光成像技术研究 |
1.5.2 分子印迹技术在化学发光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
1.5.3 纳米材料在化学发光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
1.5.4 后化学发光现象的研究 |
1.5.5 与化学发光联用的新技术 |
1.6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化学发光新体系在抗肿瘤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
2.1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羟基喜树碱 |
2.1.1 引言 |
2.1.2 实验部分 |
2.1.3 结果与讨论 |
2.2 高锰酸钾-甲醛-丝裂霉素化学发光体系的研究 |
2.2.1 引言 |
2.2.2 实验部分 |
2.2.3 结果与讨论 |
2.3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阿霉素 |
2.3.1 引言 |
2.3.2 实验部分 |
2.3.3 结果与讨论 |
2.4 高锰酸钾-甲醛-氟尿嘧啶化学发光体系测定氟尿嘧啶 |
2.4.1 引言 |
2.4.2 实验部分 |
2.4.3 结果与讨论 |
2.5 高锰酸钾-甲醛-6-巯基嘌呤化学发光体系的研究 |
2.5.1 引言 |
2.5.2 实验部分 |
2.5.3 结果与讨论 |
2.6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氨基喋呤 |
2.6.1 引言 |
2.6.2 实验部分 |
2.6.3 结果和讨论 |
第3章 化学发光新体系在喹诺酮类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
3.1 铈(Ⅳ)-连二亚硫酸钠-氧氟沙星化学发光体系的研究 |
3.1.1 引言 |
3.1.2 实验部分 |
3.1.3 结果与讨论 |
3.2 铈(Ⅳ)-硫代硫酸钠-洛美沙星化学发光体系的研究 |
3.2.1 引言 |
3.2.2 实验部分 |
3.2.3 结果与讨论 |
3.3 高锰酸钾-硫代硫酸钠-环丙沙星化学发光体系的研究 |
3.3.1 引言 |
3.3.2 实验部分 |
3.3.3 结果与讨论 |
3.4 铈(Ⅳ)-连二亚硫酸钠-诺氟沙星化学发光体系的研究 |
3.4.1 引言 |
3.4.2 实验部分 |
3.4.3 结果与讨论 |
第4章 稀土离子敏化化学发光新体系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
4.1 镝-高锰酸钾-硫代硫酸钠-培氟沙星化学发光体系的研究 |
4.1.1 引言 |
4.1.2 实验部分 |
4.1.3 结果与讨论 |
4.2 镝-铈(Ⅳ)-硫代硫酸钠-依诺沙星化学发光体系的研究 |
4.2.1 引言 |
4.2.2 实验部分 |
4.2.3 结果与讨论 |
4.3 镝敏化氟罗沙星的化学发光新体系的研究 |
4.3.1 引言 |
4.3.2 实验部分 |
4.3.3 结果与讨论 |
4.4 吡哌酸的镝敏化化学发光新体系的研究 |
4.4.1 引言 |
4.4.2 实验部分 |
4.4.3 结果与讨论 |
4.5 镝敏化依诺沙星的化学发光新体系的研究 |
4.5.1 引言 |
4.5.2 实验部分 |
4.5.3 结果与讨论 |
第5章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检测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
5.1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脯氨酸和吡哌酸 |
5.1.1 引言 |
5.1.2 实验部分 |
5.1.3 结果与讨论 |
5.2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利多卡因、脯氨酸和洛美沙星 |
5.2.1 引言 |
5.2.2 实验部分 |
5.2.3 结果与讨论 |
5.3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法测定麻醉剂和喹诺酮类药物 |
5.3.1 引言 |
5.3.2 实验部分 |
5.3.3 结果与讨论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药物和生物大分子的化学发光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化学发光分析的研究进展 |
1.引言 |
2.化学发光分析的基本原理 |
3.常见的化学发光体系 |
4.化学发光分析的发展趋势 |
第二节 药物化学发光分析的研究进展 |
1.抗生素药物的化学发光分析 |
2.其它药物的化学发光分析 |
第三节 生物分子化学发光分析的研究进展 |
第四节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研究目的和意义 |
2.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化学发光法测定阿莫西林和苯酚的研究 |
第一节 化学发光法测定阿莫西林的研究 |
1.实验部分 |
1.1 仪器和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2.结果与讨论 |
2.1 化学发光动力学曲线 |
2.2 反应介质及浓度的选择 |
2.3 发光增效剂的选择及甲醛浓度的影响 |
2.4 高锰酸钾浓度的影响 |
2.5 流速的选择 |
2.6 标准曲线、精密度和检出限 |
2.7 共存物质的干扰试验 |
2.8 样品分析 |
3.反应机理探讨 |
4.小结 |
第二节 化学发光法测定苯酚的研究 |
1.实验部分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1.3 样品预处理 |
2.结果与讨论 |
2.1 反应介质及浓度的选择 |
2.2 发光增效剂的选择及甲醛浓度的影响 |
2.3 KMnO_4浓度的选择 |
2.4 流速的选择 |
2.5 标准曲线、精密度和检出限 |
2.6 干扰实验 |
2.7 样品分析 |
3.机理探讨 |
4.小结 |
第三章 化学发光法测定青霉素G钾和氨苄西林的研究 |
第一节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青霉素G钾的研究 |
1.实验部分 |
1.1 仪器和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2.结果与讨论 |
2.1 水解条件的选择 |
2.2 反应介质及浓度的选择 |
2.3 高锰酸钾浓度的选择 |
2.4 甲醛浓度的选择 |
2.5 流速的选择 |
2.6 工作曲线、精密度和检出限 |
2.7 共存物质的干扰试验 |
2.8 样品分析 |
3.机理探讨 |
4.小结 |
第二节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氨苄西林的研究 |
1.实验部分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2.结果与讨论 |
2.1 水解条件的选择 |
2.2 H_2SO_4浓度的选择 |
2.3 Ce(SO_4)_2浓度的选择 |
2.4 Ru(phen)_3Br_2浓度的选择 |
2.5 流速的选择 |
2.6 标准曲线、精密度和检出限 |
2.7 共存物质的干扰试验 |
2.8 样品分析 |
3.机理探讨 |
4.小结 |
第四章 化学发光法测定蛋白质的研究 |
第一节 Ru(phen)_3~(2+)-KMnO_4-蛋白质体系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蛋白质的研究 |
1.实验部分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2.结果与讨论 |
2.1 蛋白质对化学发光的影响 |
2.2 反应介质及浓度的选择 |
2.3 高锰酸钾浓度的影响 |
2.4 Ru(phen)_3Br_2浓度的影响 |
2.5 流速的选择 |
2.6 标准曲线、精密度和检出限 |
2.7 共存物质的干扰试验 |
2.8 样品分析 |
3.小结 |
第二节 KMnO_4-甲醛-蛋白质体系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蛋白质的研究 |
1.实验部分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2.结果与讨论 |
2.1 反应介质及浓度的选择 |
2.2 高锰酸钾浓度的影响 |
2.3 甲醛浓度的影响 |
2.4 流速的选择 |
2.5 工作曲线、精密度和检出限 |
2.6 共存物质的干扰试验 |
2.7 样品分析 |
3.小结 |
第五章 纳米粒子催化化学发光法测定生物分子的研究 |
第一节 银纳米粒子对Ce(Ⅳ)-Ru(phen)_3~(2+)化学发光反应的影响 |
1.实验部分 |
1.1 仪器和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2.结果与讨论 |
2.1 银纳米粒子粒径对化学发光的影响 |
2.2 银纳米粒子浓度对化学发光的影响 |
3.分析应用研究 |
第二节 银纳米粒子催化化学发光法测定核酸的研究 |
1.实验部分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2.结果与讨论 |
2.1 银纳米粒子对化学发光的影响 |
2.2 流速的选择 |
2.3 硫酸浓度的选择 |
2.4 硫酸铈浓度的选择 |
2.5 Ru(phen)_3Br_2浓度的选择 |
2.6 标准曲线、精密度和检出限 |
2.7 共存物质的干扰试验 |
2.8 样品分析 |
第三节 银纳米粒子催化化学发光法测定酪氨酸的研究 |
1.实验部分 |
1.1 仪器和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2.结果与讨论 |
2.1 银纳米粒子对化学发光的影响 |
2.2 流速的选择 |
2.3 硫酸浓度的选择 |
2.4 硫酸铈浓度的选择 |
2.5 Ru(phen)_3Br_2浓度的选择 |
2.6 标准曲线、精密度和检出限 |
2.7 共存物质的干扰试验 |
2.8 样品分析 |
第四节 银纳米粒子催化化学发光法测定吲哚乙酸的研究 |
1.实验部分 |
1.1 仪器和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2.结果与讨论 |
2.1 银纳米粒子对化学发光的影响 |
2.2 硫酸浓度的选择 |
2.3 硫酸铈浓度的选择 |
2.4 Ru(phen)_3Br_2浓度的选择 |
2.5 流速的选择 |
2.6 标准曲线、精密度和检出限 |
2.7 共存物质的干扰试验 |
2.8 样品分析 |
第五节 机理探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The study on the chemiluminescence method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acromolecule |
Unit 1 Flow injection-chemiluminescence determination of Amoxicillin using potassium permanganate and formaldehyde system |
Unit 2 Flow injection-chemiluminescence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penicillin G potassium |
Unit 3 Flow injection-chemiluminescence determination of Amoxicillin using potassium permanganate and formaldehyde system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稀土吡啶酰胺及稀土赖氨酸希夫碱配合物的合成以及与DNA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DNA的基本性质 |
1.2.1 DNA的组成和结构 |
1.2.2 DNA的物化性质 |
1.3 DNA与配合物的相互作用 |
1.3.1 配合物与DNA作用的基本形式 |
1.3.2 金属配合物与核酸的反应 |
1.4 研究方法 |
1.4.1 紫外光谱法 |
1.4.2 荧光光谱法 |
1.4.3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 |
1.4.4 电化学方法 |
1.4.5 粘度法 |
1.4.6 凝胶电泳 |
1.5 吡啶酰胺、赖氨酸希夫碱及其配合物的研究现状 |
1.5.1 吡啶酰胺配体的合成 |
1.5.2 N,N′-双(2-吡啶甲酰胺)-1,2-乙烷和N-苯基-吡啶-2-甲酰胺及其衍生物的配合物的合成以及与DNA作用的研究 |
1.5.3 希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性质 |
1.6 展望及课题的提出 |
1.6.1 配体的选择 |
1.6.2 金属离子的选择 |
1.6.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吡啶酰胺配体的合成及与DNA作用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H_2L~1,H_2L~2和HL~3的合成与表征 |
2.2.1 试剂和仪器 |
2.2.2 配体的合成 |
2.2.3 配体的表征 |
2.3 H_2L~1,H_2L~2和HL~3与DNA作用的研究 |
2.3.1 H_2L~1,H_2L~2和HL~3与DNA作用的实验方法 |
2.3.2 H_2L~1,H_2L~2和HL~3与DNA作用的结果分析 |
第三章 稀土配合物[Ln_2(H_2L~1)_3(NO_3)_2](NO_3)_4.nH_2O的合成及与DNA作用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3.2.2 稀土配合物的合成 |
3.2.3 配合物与DNA作用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配合物的组成与性质 |
3.3.2 配合物的红外光谱 |
3.3.3 配合物的紫外光谱 |
3.3.4 配合物的热重分析 |
3.3.5 配合物的~1HNMR |
3.3.6 配合物与DNA作用的结果分析 |
第四章 稀土配合物[Ln_2(H_2L~1)_2(NO_3)_4](NO_3)_2.6H_2O的合成及与DNA作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配合物的合成 |
4.2.2 配合物与DNA作用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配合物的组成与性质 |
4.3.2 配合物的红外光谱 |
4.3.3 配合物的紫外光谱 |
4.3.4 配合物的热重分析 |
4.3.5 配合物与DNA的作用 |
第五章 稀土-香兰素缩赖氨酸希夫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与DNA作用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和仪器 |
5.2.2 香兰素缩赖氨酸希夫碱(HL)的制备 |
5.2.3 稀土配合物(REL(NO_3)2.3H_2O)的制备 |
5.2.4 配合物与ct-DNA作用的光谱法研究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配体及配合物的组成 |
5.3.2 配合物的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及核磁共振谱 |
5.3.3 配合物与DNA作用的光谱研究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四、Fe(phen)_3~(2+)与DNA作用的荧光光度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UV/O3高级氧化技术产生羟基自由基及其在医用织物洗涤中的应用研究[D]. 袁贝. 北京服装学院, 2019(02)
- [2]纳米金/银RRS和SERS测定痕量甲醛、铋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D]. 梁晓静. 广西师范大学, 2016
- [3]钢中微量硼的测定方法研究及其对钢淬透性的影响[D]. 蒋胜军. 浙江工业大学, 2015(06)
- [4]光谱和分子模拟法研究核酸与小分子及结构类似物的相互作用[D]. 王绿静. 郑州大学, 2014(02)
- [5]双水相萃取/浮选分离—富集环境中持久性污染物的研究[D]. 赵晓红. 江苏大学, 2011(06)
- [6]两亲性物质及金属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研究[D]. 潘全. 湖北大学, 2011(07)
- [7]蛋氨酸类希夫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生物活性研究[D]. 王强. 中国海洋大学, 2011(02)
- [8]化学发光新体系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 李丽清. 河北大学, 2007(03)
- [9]药物和生物大分子的化学发光法研究[D]. 曹伟. 山东大学, 2007(03)
- [10]稀土吡啶酰胺及稀土赖氨酸希夫碱配合物的合成以及与DNA作用的研究[D]. 陆晓红. 浙江师范大学, 2006(04)
标签:化学发光论文; 瑞利散射论文; 配合物论文;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论文; 荧光猝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