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内模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永磁,摄动,斜拉桥,盾构,参数,小脑,同步电机。
内模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王贵恩,靳宇星[1](2019)在《斜拉桥索无损检测驱动系统内模解耦控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在役斜拉桥索只能进行无损检测,且检测信号受外界干扰较大的特点,为保持机器人平稳运动,设计了基于内模解耦空间矢量脉宽控制方法的驱动系统。仿真结果表明,驱动系统采用内模解耦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方法,可有效抑制电磁惯量扰动与参数模型不相匹配对输出激励电流的影响,克服传统的PI控制不能动态解耦以及对电机参数敏感的问题,可为桥梁斜拉索检测机器人提供稳定动力。(本文来源于《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杨慎敏,张洪涛,刘永红,徐欣航,侯倩[2](2019)在《火电机组主蒸汽温度内模控制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火电厂主蒸汽温度对象高阶大惯性的特性,采用内模控制系统结构,使控制系统具有更好的性能。给出了一种内模控制系统结构及参数设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设计的系统具有较好的动态调节特性及稳定性。(本文来源于《河北电力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李翔宇,赵志诚,王文逾[3](2019)在《基于反向解耦的电压型PWM整流器内模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叁相电压型PWM整流器提出了一种新型双闭环控制方法。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建立了叁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数学模型,考虑其耦合特性,采用反向解耦方法实现了标称系统的完全解耦,并对解耦后的广义被控对象设计了电流内环的内模PI (Internal model control PI, IMC-PI)控制器,在此基础上,基于电压外环的简化模型设计了IMC-PID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既保证了系统的完全解耦,又减少了控制器整定参数个数,可使系统同时具有更好的动态性能和鲁棒性。(本文来源于《控制工程》期刊2019年10期)
陈静[4](2019)在《基于小脑内模机理的自平衡机器人平衡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人脑系统中的感觉运动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结构,模拟小脑的内模机理,建立了基于反馈误差学习的自适应逆模型,作为自平衡机器人的控制中枢,为机器人构建了具有生物学特性的感觉运动系统。小脑模型部分采用BP神经网络进行模拟,网络权值作为小脑模型内部的突触,通过突触修饰完成系统的自适应学习,与传统的反馈控制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采用本文提出的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增强系统控制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张瑞峰,尹忠刚,刘健[5](2019)在《基于内模控制的兆瓦级直驱PMSM控制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这里充分结合永磁同步电机(PMSM)与直驱传动方式的优点,首次将兆瓦级直驱PMSM(DD-PMSM)应用于电力机车,提高了电力机车传动系统的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内模控制(IMC)的兆瓦级DD-PMSM控制方法,解决了在低开关频率下分段调制时控制参数较多以及PMSM在d,q轴存在交叉耦合的问题,提高了整车系统的鲁棒性。通过在分段调制策略中的7,3脉冲下采用中间60°的调制方式,实现了较高的电压利用率以及到方波调制的平稳切换。最终在电力机车地面联调试验平台上完成了1.2 MW DD-PMSM的相关试验,验证了所采用控制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电子技术》期刊2019年09期)
梁芯萌,张九根,谢金鑫,陈哲[6](2019)在《基于改进内模解耦控制的空调系统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内模解耦的控制方法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针对时滞性问题也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但是其多变量内模解耦控制器的内部结构复杂,计算量较大。提出了利用遗传算法对内模控制器的参数进行优化。首先对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解耦控制器进行设计,然后确定目标函数的优化参数,并设计了利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的步骤,最后通过MATLAB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系统的超调量小,抗干扰能力强,即使在模型不匹配时依然能够实现稳定控制。(本文来源于《暖通空调》期刊2019年09期)
宋立业,张云龙,高庭[7](2019)在《基于内模重复与自适应复合控制的位置伺服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全断面盾构机姿态调整位置精度难以控制的难题,采用复合控制策略实现位置精度控制。利用模糊控制智能非线性特点在线整定PID参数提高与增强位置伺服系统的自适应与抗干扰能力,同时引入内模重复控制策略进一步优化位置伺服系统的控制精度。通过Simulink/AMEsim联合仿真实现全断面盾构机位置伺服系统的控制与液压系统相联合,实验验证复合策略使设备抗干扰能力与自适应跟踪性能稳步提高,并在矿井巷道试验中取得较好试验结果。(本文来源于《测控技术》期刊2019年08期)
单文娟,汤伟,王孟效[8](2019)在《纸浆间歇蒸煮过程的分数阶建模及内模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纸浆间歇蒸煮是在高温高压密封的蒸煮锅中进行,是一个复杂的黑箱过程.针对间歇蒸煮过程的非线性和系统参数不确定性问题,在机理建模的基础上,通过函数拟合及数值逼近对模型的非线性部分进行数学近似,建立了间歇蒸煮过程的分数阶模型.针对分数阶系统,采用内模控制原理设计分数阶PID控制器,以简化分数阶控制器的可调参数,并基于最大灵敏度及稳定裕度整定控制器参数,使系统在保证期望的动态性能条件下,获得较好的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间歇蒸煮过程的分数阶内模控制在超调、响应速度和鲁棒性方面优于整数阶控制.(本文来源于《信息与控制》期刊2019年04期)
裴忠贵,张玉良,魏海峰[9](2019)在《基于扰动补偿的永磁同步电机自抗扰内模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永磁同步电机PI控制存在的鲁棒性差问题,提出考虑参数摄动的永磁同步电机自抗扰内模控制方法.控制系统转速外环采用自抗扰控制器对外部负载扰动进行补偿,实现对给定转速的跟踪控制.电流内环设计考虑参数摄动的内模控制器,通过自适应观测器对电机参数摄动量进行实时估计和在线调整,增强电流预测控制的鲁棒性.实验对比传统PI控制与新型控制方法,其结果验证了新型控制方法在抗外部负载扰动和内部参数摄动方面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本文来源于《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卢延荣,徐正光,裴梦彤[10](2019)在《离散时间多采样率系统的预见跟踪控制:基于内模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幅值不衰减的外部信号,研究了离散时间多采样率系统的预见跟踪问题.首先,采用离散提升技术,将多采样率系统的预见跟踪问题转化为了单采样率系统的情形.其次,注意到参考信号和干扰信号的可预见和幅值不衰减的特点,分别引入关于预见信息的辅助系统和一类内模补偿器,进而使用状态增广技术将原始问题转化为增广系统的输出调节问题进行处理.然后,在证明增广系统可镇定的基础上,利用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理论,给出了使输出调节问题可解的充分条件以及最优预见控制器的设计方法.最后,数值仿真结果验证了所设计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第叁十八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7)》期刊2019-07-27)
内模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火电厂主蒸汽温度对象高阶大惯性的特性,采用内模控制系统结构,使控制系统具有更好的性能。给出了一种内模控制系统结构及参数设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设计的系统具有较好的动态调节特性及稳定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内模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1].王贵恩,靳宇星.斜拉桥索无损检测驱动系统内模解耦控制方法[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2].杨慎敏,张洪涛,刘永红,徐欣航,侯倩.火电机组主蒸汽温度内模控制系统设计[J].河北电力技术.2019
[3].李翔宇,赵志诚,王文逾.基于反向解耦的电压型PWM整流器内模控制[J].控制工程.2019
[4].陈静.基于小脑内模机理的自平衡机器人平衡控制[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19
[5].张瑞峰,尹忠刚,刘健.基于内模控制的兆瓦级直驱PMSM控制方法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19
[6].梁芯萌,张九根,谢金鑫,陈哲.基于改进内模解耦控制的空调系统优化[J].暖通空调.2019
[7].宋立业,张云龙,高庭.基于内模重复与自适应复合控制的位置伺服系统[J].测控技术.2019
[8].单文娟,汤伟,王孟效.纸浆间歇蒸煮过程的分数阶建模及内模控制[J].信息与控制.2019
[9].裴忠贵,张玉良,魏海峰.基于扰动补偿的永磁同步电机自抗扰内模控制[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10].卢延荣,徐正光,裴梦彤.离散时间多采样率系统的预见跟踪控制:基于内模的方法[C].第叁十八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7).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