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油性能论文_马永飞,庄远,钱立军,钱叶剑,汪陈芳

导读:本文包含了喷油性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柴油机,喷油,喷油器,乙醇,直喷,压力,高压。

喷油性能论文文献综述

马永飞,庄远,钱立军,钱叶剑,汪陈芳[1](2019)在《喷油时刻对汽油/乙醇发动机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一台Yamaha YBR250发动机原机,进行乙醇直喷(EDI)与汽油进气道喷射(GPI)的改装,研究了EDI喷油时刻对发动机缸内混合气形成、燃烧和排放的影响,同时建立了EDI结合GPI发动机的叁维计算模型,对试验工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分别对喷雾模型和燃烧模型进行了试验标定,结果表明:通过改变EDI喷油时刻,进气涡流与喷雾带动气流的运动共同作用于缸内燃料的蒸发雾化,可以在火花塞附近形成不同程度的燃料浓区;延迟EDI喷油时刻至100°CA BTDC,能够有效地协同壁面传热以及乙醇蒸发作用,降低点火时刻缸内温度,从而降低最大爆发压力和缸内燃烧温度;相对于早喷工况,EDI喷油时刻为100°CA BTDC的工况能够有效降低缸内HC及NO排放.(本文来源于《内燃机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宫宝利,姚实聪,彭乐高,崔连波,胡君[2](2019)在《喷油压力和EGR策略对柴油机瞬变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喷油压力和EGR策略对柴油机恒转速增转矩的瞬变工况下累积烟度和烟度峰值的影响。研究表明:分段轨压策略中,在490N·m负荷时,增加喷油压力,累积烟度和烟度峰值的下降幅度最大;在EGR率为5%时,全程原机喷油压力策略对瞬变过程中的烟度峰值影响较小;在EGR率为5%的20%~100%恒转速增转矩瞬变工况下,提高起始负荷和采用全程原机喷油压力策略,均能有效降低烟度峰值;在20%~100%恒转速增转矩的瞬变过程开始后的1.5s关闭EGR阀,能有效降低烟度峰值,结合分段轨压策略,能进一步降低烟度峰值。(本文来源于《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杨安杰,宋中界,杨建伟,王振鹏,成梁[3](2019)在《喷油器喷油压力对S1110型柴油机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发动机试验台架对S1110型单缸柴油机改变喷油压力进行了负荷特性试验和速度特性试验,测定了当喷油压力分别为16 MPa、20 MPa、24 MPa时,不同工况下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扭矩、燃油耗、排气温度、排气烟度等参数,并绘制了相应的变化曲线,比较分析了喷油器喷油压力对该型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与排气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喷油压力20 MPa条件下柴油机的动力性、经济性、排气烟度最佳。(本文来源于《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王忠,王凯,王鹏,刘帅,汤志明[4](2019)在《挤压研磨对喷油器流量及雾化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挤压研磨工艺对喷油器喷孔流量和雾化的影响,采用喷雾试验台、高速摄像机、喷油器性能试验台和EFS单次喷射测量仪,在不同挤压研磨加工时间和系统压力的工艺条件下,拍摄了喷油器的喷雾图片,测量了喷孔的流量.分析了喷油器喷孔喷雾的喷雾锥角、喷雾贯穿距、初次和二次破碎、喷雾差异度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挤压研磨加工时间和系统压力的增加,喷孔的挤研增量逐渐增加;当挤研增量从5%增加到20%时,喷雾锥角从14.8°减小到12.6°,喷雾贯穿距从36.20 mm增加到44.20 mm,一次破碎区域的贯穿距由3.93 mm增大到22.20 mm,一次破碎的贯穿距在整个喷雾贯穿距中的占比增大;随着挤研增量的增大,喷雾差异度增大,不利于燃油在燃烧室的均匀分布.(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刘红彬,桂勇,骆清国,孙大光,张少亮[5](2019)在《高压共轨柴油机喷油系统性能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高压共轨喷油系统高压油泵、共轨管、电控喷油器等进行了分析,建立了高压共轨喷油系统数学模型;采用GT-FUEL以燃油流动过程为基本流动模型建立了高压共轨喷油系统仿真模型;对高压共轨喷油系统进行了台架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对仿真模型的计算精度进行了验证,误差在8.1%以内.(本文来源于《车辆与动力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石晋宏,王铁,张正午,杨甜甜[6](2019)在《喷油策略对高压共轨柴油机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通过优化喷油控制参数提高共轨柴油机性能的目的,在云内动力电控高压共轨柴油机上研究了不同的喷油策略对柴油机的性能影响。柴油机运行在转速为2 000r/min,负荷为-50%的典型工况下,使用Fischer-Tropsch(F-T)煤制油作为柴油机燃料。结果表明:喷油压力由62.8MPa增大至143.8MPa时,燃烧提前7°、滞燃期缩短30.2%,缸压和放热增多,碳烟颗粒物(SOOT)排放降低94.5%,NO_x排放升高16.2%,CO与碳氢化合物(HC)排放分别下降6.7mg/m~3和7.8mg/m~3;推迟喷油导致燃烧推后、滞燃期延长,缸内压力下降,NO_x排放量减少,SOOT,CO和HC排放增多。喷油压力和主喷正时是影响柴油机性能的关键因素,在优化喷油规律时应作为主要因素进行考虑。该工况下,喷油参数的最佳组合为喷油压力103.2 MPa,预喷正时上止点前(BTDC)曲轴转角为15.5°,主喷正时上止点前(BTDC)曲轴转角为8.1°.(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王子宇[7](2019)在《基于喷油策略的柴油机燃烧噪声及声品质性能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车辆噪声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已经成为反映其产品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而人们对噪声的评价指标,也逐渐由传统声学参数向心理声学参数覆盖。柴油机在怠速与低速中小负荷工况下,燃烧噪声占主导地位,对整机噪声性能,特别是声品质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本文针对某车用柴油机,从喷油策略的角度出发,对低速中小负荷工况下的燃烧噪声与声品质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通过多喷油参数优化提升整机噪声性能。首先,搭建了试验样机燃烧过程与噪声性能的同步测试与分析平台,确立了用于柴油机噪声评价的心理声学参数,并给出了燃烧噪声的计算与分析方法。同时,将燃烧过程气缸压力分解为叁个部分,分析气缸压力级频谱的影响因素,确立了压力高频振荡的临界滤波频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段式燃烧压力振荡的声品质评价方法。其次,探究了喷油参数对燃烧噪声和声品质的影响规律,并分析总结了声品质参数与燃烧过程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燃烧噪声方面,其受主喷正时和共轨压力影响,规律均大致呈现单调变化趋势;随预喷间隔和油量增加,则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变化规律。而整机噪声受燃烧噪声影响较为明显,与之变化规律大致相同。在声品质方面,除波动度参数外,其余声品质参数均与喷油策略的变化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主喷正时和共轨压力的影响略大于预喷间隔和预喷油量。同时,经相关性分析可知,响度值在不同负荷工况下,均与主喷燃烧过程具有较高的相关性,通过降低主喷燃烧过程压力振荡,可有效降低响度水平。尖锐度值在10%负荷工况下受预喷燃烧过程影响明显,通过减小预喷燃烧过程压力振荡,能够有效抑制高频噪声,从而降低尖锐度大小;50%负荷工况下,主喷燃烧过程的压力振荡与高频噪声对尖锐度的影响则更加显着。声品质粗糙度在各负荷工况下,均与整个燃烧过程的压力振荡与高频噪声相关性较高,通过优化整个燃烧过程的压力振荡总能量,可一定程度上降低粗糙度水平;但总体而言,粗糙度与燃烧过程的相关性略低于其他声品质参数。最后,对柴油机怠速与低转速中小负荷工况(1000-2000r/min,10%和50%负荷工况)的燃烧噪声与声品质性能进行了喷油参数的协同优化,并在优化过程中采用心理声学烦恼度指标综合评价柴油机声品质性能。经过优化后,在NOx和碳烟排放与原机持平或略有降低的前提下,柴油机噪声综合性能得到改善。其中,怠速工况下,声压级较原机降低0.8d B(A),心理声学烦恼度降低约6.1%;1000-2000r/min转速,10%和50%负荷工况下,声压级较原机分别降低1.0d B(A)和0.7d B(A),心理声学烦恼度分别降低约7.2%和6.5%。(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9-05-01)

周磊,杨昆,刘振明,王银,迟淼[8](2019)在《喷油速率匹配喷油提前角对超高压共轨柴油机性能影响的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介绍可变喷油速率实现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单缸超高压共轨柴油机的计算模型,并利用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而后通过模型分析了不同喷油速率和喷油提前角对超高压共轨柴油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调整超高压共轨系统中电控增压器和喷油器电磁阀的开启时间,可以实现喷油速率的柔性可调;随着增压时间的滞后,柴油机缸压、缸温、放热率以及NO_x排放均下降,而soot排放上升。超高压矩形喷油速率可使柴油机获得最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随着喷油提前角的增加,柴油机缸压、缸温、放热率以及NO_x排放均上升,而soot排放先下降后上升,太小或太大的喷油提前角都会降低柴油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高喷油速率方案匹配较小的喷油提前角能提升柴油机的动力输出并降低燃油消耗,且每种喷油速率都存在一个最优的喷油提前角,使柴油机性能达到最佳。(本文来源于《西北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马永飞[9](2019)在《喷油策略对汽油/乙醇双燃料发动机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前能源与环境状况下,节能与环保成为发动机技术开发目标的重点。乙醇作为一种可再生的代用能源,有较多的优点,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现阶段在乙醇缸内直喷(EDI)+汽油进气道喷射(GPI)发动机上,由于乙醇的粘度、汽化潜热较高,对缸内混合气形成中降温效果、乙醇碰壁、蒸发情况、燃烧及排放的影响仍需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以Yamaha YBR250的单缸四冲程风冷发动机作为基础发动机,实现乙醇缸内直喷EDI+GPI的改造。此台发动机可以分别对乙醇喷射系统和汽油喷射系统进行控制,可实现喷油时刻、喷油压力的连续可调。利用商业软件AVL Fire对实验发动机进行叁维建模,并且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可对发动机的工作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实现混合气形成、燃烧和排放可视化。本文主要对EDI+GPI发动机的工作过程进行试验研究和模拟计算。实验研究了喷油时刻及喷油压力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AVL Fire对发动机进行建模,对不同工况进行模拟计算。实验及模拟结果表明:1)EDI早喷工况,能够使乙醇充分蒸发,但乙醇对缸内降温效果不明显,致使燃烧温度较高,NO排放较高。2)随着EDI喷油时刻的滞后至150°CA BTDC,缸内燃料浓区逐渐转移至近壁侧,燃烧效果变差,CO及HC排放量逐渐增高。3)喷油压力对早喷工况影响较小;对于EDI喷油时刻为100°CA BTDC工况影响较大,对于4 MPa的喷油压力,更容易在缸内形成接近火花塞侧的富燃区,燃烧效果及排放效果较好。4)不同工况同时表明:喷油压力对直喷燃料的蒸发有促进作用,同时也会增加燃油碰壁量。(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9-04-01)

衡伟,叶子枭,黄加亮,范金宇[10](2019)在《喷油压力对电控船用中速柴油机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船用4190型柴油机电控化改造后,喷油压力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利用AMESim软件,建立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仿真模型,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安排燃油系统参数仿真计算,以实现燃油喷射特性的优化;同时基于AMESim与AVL_FIRE软件耦合,将优化结果导入柴油机缸内燃烧模型,进行仿真计算,以完成不同喷油压力对柴油机性能影响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当参数组合为:喷孔直径0. 22 mm、凸轮型线速度0. 46 mm/(°)、柱塞直径14 mm、高压油管长度1000 mm时,喷油压力为125 MPa;当参数组合为:喷孔直径0. 26 mm、凸轮型线速度0. 43 mm/(°)、柱塞直径14 mm、高压油管长度800 mm时,喷油压力为105 MPa。喷油压力提高,改善了柴油机燃烧质量,使得油耗率较原机降低约14. 3%与7. 2%,但NO_x排放质量分数分别升高约50%和11%,因此,需要兼顾柴油机的经济性与动力性进一步优化排放。(本文来源于《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喷油性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分析了喷油压力和EGR策略对柴油机恒转速增转矩的瞬变工况下累积烟度和烟度峰值的影响。研究表明:分段轨压策略中,在490N·m负荷时,增加喷油压力,累积烟度和烟度峰值的下降幅度最大;在EGR率为5%时,全程原机喷油压力策略对瞬变过程中的烟度峰值影响较小;在EGR率为5%的20%~100%恒转速增转矩瞬变工况下,提高起始负荷和采用全程原机喷油压力策略,均能有效降低烟度峰值;在20%~100%恒转速增转矩的瞬变过程开始后的1.5s关闭EGR阀,能有效降低烟度峰值,结合分段轨压策略,能进一步降低烟度峰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喷油性能论文参考文献

[1].马永飞,庄远,钱立军,钱叶剑,汪陈芳.喷油时刻对汽油/乙醇发动机性能的影响[J].内燃机学报.2019

[2].宫宝利,姚实聪,彭乐高,崔连波,胡君.喷油压力和EGR策略对柴油机瞬变性能的影响[J].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2019

[3].杨安杰,宋中界,杨建伟,王振鹏,成梁.喷油器喷油压力对S1110型柴油机性能的影响[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王忠,王凯,王鹏,刘帅,汤志明.挤压研磨对喷油器流量及雾化性能的影响[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刘红彬,桂勇,骆清国,孙大光,张少亮.高压共轨柴油机喷油系统性能仿真研究[J].车辆与动力技术.2019

[6].石晋宏,王铁,张正午,杨甜甜.喷油策略对高压共轨柴油机性能的影响[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19

[7].王子宇.基于喷油策略的柴油机燃烧噪声及声品质性能优化研究[D].江苏大学.2019

[8].周磊,杨昆,刘振明,王银,迟淼.喷油速率匹配喷油提前角对超高压共轨柴油机性能影响的仿真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9

[9].马永飞.喷油策略对汽油/乙醇双燃料发动机性能的影响[D].合肥工业大学.2019

[10].衡伟,叶子枭,黄加亮,范金宇.喷油压力对电控船用中速柴油机性能的影响[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论文知识图

缸内次后喷主动再生开发ECU可实现的喷油模式微粒捕集器压降和加载试验的试验系统...一1RB一988型喷油性能测试机示意...针阀升程对喷油性能的影响曲线电磁阀弹簧刚度对喷油性能的影...

标签:;  ;  ;  ;  ;  ;  ;  

喷油性能论文_马永飞,庄远,钱立军,钱叶剑,汪陈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