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基体论文_董雨菲,马建中,刘超,鲍艳,林阳

导读:本文包含了聚合物基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聚合物,基体,纳米,复合材料,接枝,金球,各向异性。

聚合物基体论文文献综述

董雨菲,马建中,刘超,鲍艳,林阳[1](2019)在《SiO_2的功能化改性及其与聚合物基体的界面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米二氧化硅(SiO_2)作为一种最常用的无机纳米材料,受到了各个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且已得到实际应用。以纳米SiO_2作为改性填料,得到的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兼具了聚合物基体和纳米SiO_2二者的优点,因而表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光学性能以及化学稳定性等。但是纳米SiO_2表面富含大量活性硅羟基,极易团聚,用一般方法难以实现其在纳米尺度上的均匀分散以及与高分子基体材料间良好的界面粘结。因此,在制备纳米SiO_2改性的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前,研究者们常通过对SiO_2进行表面改性,以改善其与聚合物基体的界面相容性及其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性,并赋予其一定的功能性。目前,纳米SiO_2的改性方法有很多,总的来说主要为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而根据改性剂的种类不同,又可以分为有机改性、无机改性和杂化改性叁种。聚合物/纳米SiO_2复合材料的优异性能不仅取决于有机聚合物和无机纳米SiO_2两组分的性能,还取决于两者间的界面结构和形态特征。尽管界面相的体积含量只占总体积含量中很少的一部分,但是界面间的相互作用、界面处聚合物结构与基体结构的差异、界面相微观形貌的变化等都会使整个复合体系的宏观性能发生明显的改变。因而针对有机聚合物与无机纳米SiO_2间的界面研究对于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近年来,关于聚合物与无机纳米粒子之间的界面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聚合物及无机纳米粒子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对界面处性能的影响;另一方面是聚合物基体与无机纳米粒子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目前,常通过现代仪器分析技术测试界面相的微观形貌(如粗糙程度、厚度等)及化学结构(如化学键合方式、键能等),或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阐明分子集合体结构以及相互间的微观作用机理,从理论角度更准确地解释界面性能和界面行为,为复合材料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和新方法。本文归纳了有机改性、无机改性和杂化改性叁种方法在纳米SiO_2的功能化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并对比了不同改性方法的优势和缺点,较全面地综述了当前现代仪器分析表征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在聚合物/SiO_2界面作用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最后展望了纳米SiO_2与聚合物基体界面作用未来研究的工作重点。(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19年11期)

区洁美,洪炜,陈旭东[2](2019)在《不同聚合物基体对银纳米立方体薄膜光学性质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等技术研究了四种聚合物基体(PEG、PVA、PMMA、PS)对银纳米立方体薄膜光学性质的影响。结果发现,聚合物薄膜使得银纳米立方体的等离共振峰出现红移,而且红移程度随着聚合物折射率增大而增加,其中覆盖PS薄膜的样品红移最大,达到了98nm。所有样品中均可观察到来自银纳米颗粒表面氧化银光还原生成的Ag纳米簇的荧光发射。由于聚合物薄膜能够对Ag纳米簇结构起到一个稳定作用,从而增强了其发光,并影响它们的闪烁行为。(本文来源于《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期刊2019年01期)

高洋洋,张立群[3](2017)在《电场控制纳米杆在聚合物基体中导电网络的形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将纳米杆填料加入聚合物基体中时能有效的提高材料的导电性能。本研究目的是考察纳米杆填充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在电场作用的变化。当材料置于电场下时,纳米杆填料会发生诱导极化。一端带正电,另一端带负电。这样纳米杆会沿着电场方向排列,同时纳米杆带不同电荷末端相互吸引而搭接在一起。材料导电性能表现出各向异性,这与电场强度与诱导电荷大小相关。我们主要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采用典型的珠璜模型描绘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一般特性。在电场作用下,纳米杆受到电场的静电力使得材料导电概率下降;而纳米杆带不同电荷末端产生静电相互作用提高了材料导电概率。同时,材料沿着电场方向的导电概率上升,垂直于电场方向的导电概率下降。因此,材料导电概率的上升与下降取决于静电力与静电相互作用的大小。材料导电概率,静电力和静电相互作用可以用一个半经验方程描绘。同时,材料逾渗值,静电力和静电相互作用也可以用一个半经验方程描绘。(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E:高分子理论计算模拟》期刊2017-10-10)

王玥[4](2017)在《纳米金球—聚合物基体界面力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十年来,柔弹性导电复合材料因其高弹性、高导电性的优越性能而备受关注,在开发可弯曲和可拉伸的电子和光电子产品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以金属橡皮为代表的柔弹性导电复合材料的出现,将极大地促进相关产业的技术革新与智能化发展。与传统复合材料的连续界面不同,纳米复合材料中第二相的纳米尺度效应使得纳米第二相与基体间的范德华作用增大,形成了独特的“纳米第二相-基体”纳观界面。这一界面构成了纳米第二相与基体之外的“第叁相”,其对材料的纳观结构以及宏观材料的整体力学行为和性能都具有显着的影响,因此对于该纳观界面本构关系的建立、力学行为及性能的研究是准确表征该类纳米复合材料力学行为的关键点。目前对纳米金球-聚乙烯基体界面力学性能的理论分析,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尚未见文献报道,对金属橡皮这一新型材料的纳观界面的研究仍具有很大的挑战性。本文采用多尺度模拟方法,一方面,基于连续力学方法和蒙特卡罗方法,建立“单个纳米金球+聚乙烯基体”和纳米金球复合材料两种模型,研究纳米复合材料中“纳米第二相-基体”界面的力学行为及性能;另一方面,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比较“纯聚乙烯”和“纳米金球-聚乙烯”这两种模型,研究纳观界面和环境变量对纳米复合材料整体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Lennard-Jones势,首次推导出了“球形纳米填料-基体”界面的内聚能量和内聚应力的解析式。(2)基于上述解析式,研究发现随着金球半径的增大,界面的内聚能量(每单位面积)和内聚强度均提高。并且在较小半径下,曲率效应作用很强,随着半径的增大作用逐渐减弱,最后可忽略不计。(3)以往的研究均基于稀溶液假设,不考虑金球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首次探讨了周围纳米复合材料中的金球对界面的影响,并且提出了稀溶液假设的适用范围。(4)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金球半径和体积分数、温度、应变速率对材料力学性能参数(杨氏模量、屈服应力/应变、断裂应力/应变)的影响,通过比较得出“纳米金球-聚乙烯”体系区别于“纯聚乙烯”体系的纳观特性。(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7-06-01)

刘朗萍,林宇,管爱国,吴国章[5](2016)在《细乳液聚合制备接枝纳米粒子及其在聚合物基体中的空间分布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细乳液聚合制备了不同接枝链长度和密度的聚苯乙烯接枝二氧化硅纳米复合粒子(Si O2-PS).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示差扫描量热(DSC)、热失重(TGA)与凝胶渗透色谱仪(GPC)考察了Si O2-PS粒子接枝结构特征.采用TEM研究了接枝链聚合度(N)和接枝密度(σ)对Si O2-PS填充PS体系纳米粒子空间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N基本不变,σ越高,纳米粒子越易均匀分散;而接枝链过长易使长链相互缠结,起到反浸润作用,粒子聚集,不利于均匀分散.纳米粒子热力学稳定分散状态仅与N、σ有关,与粒径无关.通过调控N和σ可得到特定的纳米粒子分散形貌.对比考察了Si O2-PS填充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体系结果,揭示了接枝链与基体分子链相容性对纳米粒子空间分布的贡献.(本文来源于《高分子学报》期刊2016年11期)

林蔚然,者东梅,俞峰[6](2016)在《高介电复合材料聚合物基体的研究现状及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根据聚合物基体介电性质的不同,将其分为非极性聚合物、极性聚合物和导电聚合物3大类,并分别论述了3类聚合物基体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对聚合物基体中填料粒子提高材料介电性能的机理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总结对比了3种基体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优缺点,并对3种聚合物基体的应用前景做了总结。介电性能高、介电损耗低、机械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好、成本较低廉的聚合物基体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塑料》期刊2016年04期)

郭宇,贾晓敏,张塬昆,王明,王雯[7](2016)在《雷达吸波聚合物基体材料研究概况》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雷达吸波材料吸波原理,归纳总结了近几年雷达吸波聚合物基体材料的研究现状,主要介绍了涂覆型、贴片型和结构型叁种类型聚合物基体材料的研究概况及其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今后吸波聚合物基体材料的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工程塑料应用》期刊2016年08期)

陈建闻,黄金瑞,宿俊宝,朱雨田,姜伟[8](2016)在《剪切流场诱导炭黑在聚合物基体中组装形成导电各向异性薄膜》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们前期工作中,发现剪切流场可以诱导不同维度的导电填料(2维石墨烯、1维碳纳米管)与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在聚丙烯(PP)基体中自发组装形成垂直于流场方向的规则条带结构,赋予材料导电各向异性的功能~([1-3])。然而,这种涡度方向条带结构的形成机理仍不清楚,而且材料的导电各向异性仍需进一步提高。本工作成功地将该方法推广到零维的炭黑(CB)填充的聚合物体系,系统研究了剪切板间距、剪切速率、CB含量等因素对CB条带形成的影响,制备了具有显着导电各向异性聚合物复合材料(垂直CB条带方向电阻率比CB条带方向高出8个数量级)。通过对PP/SEBS/CB体系进行流变学研究,发现由于存在负的法向应力差值,使得分散相在剪切流动过程中自发集聚组装形成涡度方向排列的条带结构。(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十分会:高分子》期刊2016-07-01)

王冉,梅花,任文坛,张勇[9](2016)在《PEO类聚合物基体的改性及其高性能电解质材料研究的新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聚氧化乙烯(PEO)是聚合物电解质传统的基体材料,它最大的优势在于在不添加任何增塑剂的情况下,可以与锂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但PEO易于结晶,使离子电导率降低。研究表明:采用共混、接枝、共聚、交联以及与无机物复合等方法对PEO进行改性,可以进一步提高此类聚合物电解质的性能。重点对PEO类聚合物基体的改性及其高性能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材料研究的新进展进行介绍,并对其研究前景做了展望。(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16年11期)

刘程林[10](2016)在《基于微纳迭层技术的二维无机纳米粒子在聚合物基体中可控分散取向机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合物/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简称PLS N)较其他一般材料有着独特的优异性质而受到青睐,其宏观特性的优劣取决于填充纳米粒子与基体之间形成微观结构的好坏,而微观结构的好坏又取决于材料成型工艺条件的控制。但是,应用现有的熔体插层这一方法制备得到的PLSN由于填充其中的二维无机纳米粒子分散取向的随机性,导致其微观结构存在缺陷而造成力学性能远没有达到所期望的性能指标要求。在本研究中利用自主设计研制微纳层迭挤出成型设备将纳米微层拖曳流场引入到PLSN的制备过程中,对纳米微层拖曳流场对基体材料中二维纳米粒子(MMT)的微观形态与宏观性能的影响规律与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并最终得到基于微纳层迭技术的纳米微层拖曳流场中对高分子基体中二维纳米粒子的可控取向方法。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得出的结论有:1、基于扭转层迭单元的流场分析。因熔体流动这一过程中由拖曳流场而产生的剪切力有利于聚合物高分子链的沿特定方向有序排列取向,而熔体插层进入层状纳米粒子的层间距之间也离不开剪切力的作用,故对扭转层迭单位的剪切速率场分析必不可少。利用Polyflow对扭转层迭单元的剪切速率场分布以及流量、黏度和不同基体材料对剪切速率分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扭转层迭单元内存在沿熔体挤出流动方向和垂直于熔体挤出流动方向上的剪切速率,不同流量、不同黏度以及不同物性参数对扭转层迭单元内的剪切速率场的分布规律没有影响,流量对剪切速率的影响作用最为有效,在不同物性参数材料下剪切速率主要受到其黏度的影响,但剪切速率几乎不会被黏度的变化而产生大幅度改变。对于同一种材料而言,剪切力发生变化主要因素是流量;对于不同物性参数的材料来说,剪切力的不同主要原因是熔体黏度的不同。2、基于扭转层迭单元的微纳迭层技术对单一聚烯烃材料性能的影响机制进行了研究。基于扭转层迭单元的纳米微层拖曳流场,利用微纳层迭挤出成型设备制备了LLDPE和PP单一材料的试样进行了取向度、结晶度、拉伸强度等测试。结果表明,在因扭转层迭单元特殊结构而产生沿挤出方向和垂直于挤出方向的纳米拖曳流场作用下能够有效地促进高分子链沿剪切力方向有序排列,高分子链的取向程度和材料的结晶度均得到大幅度提升,晶粒尺寸明显细化缩小;在拉伸过程中出现明显的双屈服现象,在沿挤出方向和垂直于挤出方向上均表现出高强度和高韧性,具有类似于双轴拉伸的效果。3、高分子基体中二维无机纳米粒子(MMT)可控分散取向方法的研究。基于纳米拖曳流场探究了微流层厚度(调节层数实现)、拖曳流速度梯度(改变螺杆转速实现)和不同基体物化性质(改变基体组份材料实现)对MMT在高分子基体组份中分散取向的作用规律。利用微纳层迭技术制备了不同层数、不同螺杆转速和不同基体材料下的聚合物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并对试样进行了微观结构、宏观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通过层数调节实现微流层厚度改变的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基体中MMT的分散、取向程度,当微流层厚度达到纳米级时MMT的分散、取向效果最明显;通过螺杆转速调节实现拖曳流速度梯度的方式对扩大MMT的层间距的作用不明显,但对MMT的取向作用效果明显;不同基体高分子物理与化学性质对MMT的分散取向效果不同,基体材料熔体黏度高、分子链结构单一的越能促进MMT剥离分散。依据研究结果可知,通过调节层数控制微流层厚度、改变螺杆转速控制拖曳流速度梯度以及改变基体材料可以达到MMT在基体材料的可控取向分散的目的。(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6-06-01)

聚合物基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等技术研究了四种聚合物基体(PEG、PVA、PMMA、PS)对银纳米立方体薄膜光学性质的影响。结果发现,聚合物薄膜使得银纳米立方体的等离共振峰出现红移,而且红移程度随着聚合物折射率增大而增加,其中覆盖PS薄膜的样品红移最大,达到了98nm。所有样品中均可观察到来自银纳米颗粒表面氧化银光还原生成的Ag纳米簇的荧光发射。由于聚合物薄膜能够对Ag纳米簇结构起到一个稳定作用,从而增强了其发光,并影响它们的闪烁行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聚合物基体论文参考文献

[1].董雨菲,马建中,刘超,鲍艳,林阳.SiO_2的功能化改性及其与聚合物基体的界面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9

[2].区洁美,洪炜,陈旭东.不同聚合物基体对银纳米立方体薄膜光学性质的影响研究[J].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19

[3].高洋洋,张立群.电场控制纳米杆在聚合物基体中导电网络的形成[C].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E:高分子理论计算模拟.2017

[4].王玥.纳米金球—聚合物基体界面力学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7

[5].刘朗萍,林宇,管爱国,吴国章.细乳液聚合制备接枝纳米粒子及其在聚合物基体中的空间分布调控[J].高分子学报.2016

[6].林蔚然,者东梅,俞峰.高介电复合材料聚合物基体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塑料.2016

[7].郭宇,贾晓敏,张塬昆,王明,王雯.雷达吸波聚合物基体材料研究概况[J].工程塑料应用.2016

[8].陈建闻,黄金瑞,宿俊宝,朱雨田,姜伟.剪切流场诱导炭黑在聚合物基体中组装形成导电各向异性薄膜[C].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十分会:高分子.2016

[9].王冉,梅花,任文坛,张勇.PEO类聚合物基体的改性及其高性能电解质材料研究的新进展[J].材料导报.2016

[10].刘程林.基于微纳迭层技术的二维无机纳米粒子在聚合物基体中可控分散取向机理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6

论文知识图

填充橡胶体系中高岭土粒子的聚集体状...硫化胶和混炼胶的吸水率-时间关...硅烷偶联剂(Si69)与白炭黑填充橡胶原...原位改性分散方法的过程原理示意图纯PLA和PLA/SiO2纳米复合材料动态频率...蒙脱土构的理意图

标签:;  ;  ;  ;  ;  ;  ;  

聚合物基体论文_董雨菲,马建中,刘超,鲍艳,林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