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晶紫内酯论文_向文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结晶紫内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内酯,结晶,微胶囊,氨基,聚氨酯,织物,印花。

结晶紫内酯论文文献综述

向文军[1](2014)在《结晶紫内酯的热变色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主要制备了以结晶紫内酯为发色剂的复配物,研究了这些复配物的热色性能,并对部分典型复配物作了DSC检测,及对热致变色复配物的变色机理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4年18期)

徐建锋,杨文斌,吴秋宁,杨越飞[2](2014)在《可逆热致变色结晶紫内酯微胶囊的性能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对自制可逆热致变色结晶紫内酯微胶囊和市售蓝色微胶囊进行显微结构观察、粒径分析,测定未处理的微胶囊的变色温度与变色时间,对其进行加热、浸泡有机溶剂、浸泡化学试剂、升降温处理,再测定其变色温度与变色时间。结果表明,和市售蓝色微胶囊相比,自制结晶紫内酯微胶囊粒径较小,变色较灵敏,具有较好的分散性,但变色温度范围较小。自制结晶紫内酯微胶囊具有较好的耐有机溶剂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能,两者均有优良的耐热老化性能和耐疲劳性能。(本文来源于《西北林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伍寿珍[3](2014)在《聚氨酯—结晶紫内酯可逆热致变色微胶囊制备及印花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热致变色纺织品具有辨识度高、色彩动态、仿制难等优点,本文通过制备热敏变色微胶囊,然后丝网印花棉织物,得到热敏变色织物。制备的可逆热致变色微胶囊变色温度为40"℃左右,通过剪切乳化工艺的改善,微胶囊的性能得到提升,采用丝网印花的方法制备变色印花棉织物,对棉织物的性能进行了表征。可逆热致变色纺织功能材料是指能够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出现色彩反复变化的纺织材料。结晶紫内酯(crystal violet lactone,简称CVL)的发色速度快、升华量小和油溶性好,在变色指示、无碳复写纸、激光记录仪等领域都有应用。聚氨酯具有优异的弹性、耐磨性、抗冲击和拉伸等性能,已经广泛应用于纤维、保温材料、合成皮革、防水材料、粘合剂、造纸、铺装材料等领域。原位聚合法是指制备时不需要考虑单体的溶解性,全部单体都可以在芯材表面聚合成高聚物的方法。本文以聚氨酯为囊壁材料,研究变色微胶囊的典型工艺条件,探讨了芯材配比、反应的温度、搅拌速度与乳化剂百分比含量及PH值等制备工艺参数对变色微胶囊成囊效果的影响,可以反映聚氨酯类微胶囊的一般制备规律,为变色微胶囊的制备提供指导,进而开发出温致变色的纺织材料。原位聚合法优化剪切乳化工艺为:搅拌速度为1500r/min,搅拌时间为60min,乳化剂添加量为2%,制备出来的微胶囊颗粒直径均匀,变色效果明显,为织物的变色印花后整理及纺丝变色纤维提供了基础。可逆变色微胶囊涂料丝网印花棉织物经水洗后,其色差值只有小幅降低,水洗牢度可达4级,能够满足各项服用性能。可逆热致变色微胶囊印花浆整理的织物的牢度达到4级,手感良好,能在印花织物上加以应用。印花织物在20℃-45℃的条件下能达到明显的可逆变色,实现无色→蓝色→无色的可逆变化过程,且颜色恢复时间在4s-45s内,变色效果极为明显。可逆热致变色微胶囊印花浆的分散条件为:PVA用量为10g,溶剂水90ml,加热到90℃,搅拌使其溶解,形成均匀的溶液。37%甲醛溶液用量为46ml,PH值为4,反应完全后加入13g尿素,除去过量的甲醛,制得改性PVA溶液。加入热敏变色微胶囊,研磨50min,制得涂料半成品,加入适量柔软剂和增稠剂对其进行改性,来提高涂层性能,研磨使其分散良好。随着印花浆质量分数的增加,印花棉织物的色差值逐渐增加,但水洗后印花棉织物的色差值达到一定数值后开始有所下降。将干摩擦牢度、湿摩擦牢度、刷洗牢度和手感作为考察指标,综合优化后,将可逆热敏变色印花浆用于丝网印花的最佳工艺为:印花浆最佳质量分数为10%,焙烘温度为120℃,焙烘时间为4min。(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期刊2014-06-01)

伍寿珍,黄晨,许云辉[4](2014)在《聚氨酯-结晶紫内酯可逆热致变色微胶囊制备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制备可逆变色织物,实验以聚氨酯为壳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结晶紫内酯变色微胶囊。运用正交试验的方法探讨了变色芯材的配比、反应的温度、搅拌速度与乳化剂百分比含量等因素对微胶囊形态和变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芯材配比结晶紫内酯︰硬脂酸︰十四醇=1:3:30,搅拌速度为1500 r·min-1,搅拌时间为60 min,乳化剂添加量为2﹪,制备出来的微胶囊颗粒直径均匀,变色效果明显,为织物的变色印花后整理变色及纺丝变色纤维提供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聂伟安[5](2013)在《结晶紫内酯的绿色合成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应该从工艺源头上就运用环保的理念,推行源消减、进行生产过程的优化集成,废物再利用与资源化,从而降低了成本与消耗,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毒性,减少产品全生命周期对环境的不良影响。绿色化工的兴起,使化学工业环境污染的治理由先污染后治理转向从源头上根治环境污染。目前,染料的生产使用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如何从源头上治理染料行业的环境污染正越来越受到重视。结晶紫内酯(crystal violet lactone,简称CVL)是世界上生产量最大的热压敏染料,用于感热、压记录纸的发色剂,当前国内外合成结晶紫内酯的生产工艺主要有两种,尿素法和米氏醇(Michle's hydrol)法。两种方法都是分两步,第一步先合成无色结晶紫(2-[4,4'-bis(dimethylamino)benzhydryl]-5-dimethylamino-benzoic acid,简称LCVL),再将LCVL氧化得到结晶紫内酯。本课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甲烷贝司(MBDA,分子式(4,4'-Di(dimethylamino)-diphenylmethane)工艺合成结晶紫内酯清洁生产方法,避免了以前方法中甲烷贝司氧化生成米氏醇过程中的损耗和环境污染。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和溶剂,双氧水做氧化剂,甲烷贝司被在室温下转化成米氏醇,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在甲烷贝司、米氏醇和结晶紫内酯的合成中都使用水做溶剂,而且水溶液可以重复使用,很少有叁废排放,符合绿色化工的要求,结晶紫内酯的总收率可以达到50%,用甲苯重结晶,得到纯度97%的结晶紫内酯。(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3-04-01)

黄玉平[6](2012)在《压敏染料结晶紫内酯的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N,N-二甲基苯胺为原料经Vilsmeier反应合成得到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原料配比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当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4.5 h,N,N-二甲基苯胺与叁氯氧磷配比为1∶1.3(mol/mol)时,收率为87.8%.以对二甲氨基苯甲醛、N,N-二甲基苯胺、间二甲氨基苯甲酸为原料,经缩合、氧化得到结晶紫内酯,收率41.5%.(本文来源于《天津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6期)

张明昕,吴秋宁,杨文斌[7](2012)在《结晶紫内酯变色过程的计算模拟与实验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改变结晶紫内酯(CVL)与酸的物质的量比,测试了不同物质的量比下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结合量子化学计算模拟手段对结晶紫内酯在酸催化下变色过程的电子结构和垂直激发谱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质子亲和能与溶剂效应是影响结晶紫内酯变色过程的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分子科学学报》期刊2012年06期)

张晓婷[8](2012)在《隐色体染料甲乙结晶紫内酯的显色研究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章:简要概述了隐色体染料的结构及分类,综述了叁芳甲烷类苯酞型隐色体染料的研究进展。通过显色机理、合成及应用叁个方面对结晶紫内酯进行了概括。分别对可降解环保颜料、可擦墨水进行了介绍,并对降解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了概括。第二章:采用紫外—可见分子吸收光谱法(UV-Vis)研究了甲乙结晶紫内酯的吸收光谱行为,研究了溶剂、浓度、表面活性剂、显色酸、pH值、金属离子对甲乙结晶紫内酯显色的影响,从而筛选出甲乙结晶紫内酯在应用方面的条件。其中,选择无水乙醇作为理论实验的溶剂;选择水杨酸、双酚A、草酸作为显色酸。另外,叁种表面活性剂对CVL-S的显色影响不大;随着pH值的增加显色减弱;Cu2+、Fe3+、Al3+都有较好的显色效果。第叁章:利用甲乙结晶紫内酯显色后颜色鲜艳、且具有在一定条件下显色后可褪色的性质制备可降解环保颜料。基于国家颜料测定标准,对本文所合成的小分子有机颜料的基本应用性能和特殊性能进行测定,包括颜料的色光、吸油量、耐水性,耐酸、碱性以及化学降解性。结果表明,颜料的色光鲜亮,吸油量适中,耐水、耐酸性较好,耐碱性略差,有明显的降解效果。第四章:介绍了不同擦除原理的可擦墨水,就其利弊引出化学擦除的优点。主要研究了化学可擦墨水及擦除剂的配方,并测定其擦除性能,结果表明擦除现象明显、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2-06-01)

裴婷[9](2009)在《米氏醇工艺合成结晶紫内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结晶紫内酯(CVL)的合成可分为2步:首先合成无色结晶紫内酯(LCVL),然后将LCVL氧化成CVL。介绍了以米氏醇工艺为主的合成方法,详细研讨了米氏醇和间二甲基氨基苯甲酸的合成方法,并讨论了反应条件对反应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化工技术与开发》期刊2009年05期)

杨旭[10](2009)在《结晶紫内酯微胶囊的制备及变色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主要研究了结晶紫内酯CVL变色体系、变色微胶囊制备工艺及变色性能。隐色染料结晶紫内酯、十六醇、双酚A作为变色染料体系组分,根据变色效果确定了其最佳配比。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研究了其变色温度范围,利用红外光谱和XRD初步研究了此可逆热致变色复配物在变色时的结构转变,探讨了其变色原理。以尿素甲醛缩聚物为壁材,可逆热致变色体系为囊芯,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可逆热致变色微胶囊。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微胶囊的外部形貌,通过激光粒径测定仪对微胶囊粒径及粒径分布范围进行了测定,考察了微胶囊制备时的重要工艺过程条件对微胶囊包覆率、粒径及成囊后性能的影响。着重考察了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微胶囊粒径大小及分布范围随反应条件发生的变化。同时还研究了微胶囊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耐溶剂性,并对此微胶囊的变色区间、响应速度及变色循环次数进行了测试,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取得了具有科学价值的研究结果。研究结果证实,经过微胶囊化,提高了可逆热致变色材料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耐溶剂性,可以通过改变成囊条件,得到不同规格的微胶囊产品。同时,可逆热致变色材料变色性能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使可逆热致变色材料具备更加广泛的应用前景成为可能,达到了本研究的目的和要求。(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09-05-01)

结晶紫内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分别对自制可逆热致变色结晶紫内酯微胶囊和市售蓝色微胶囊进行显微结构观察、粒径分析,测定未处理的微胶囊的变色温度与变色时间,对其进行加热、浸泡有机溶剂、浸泡化学试剂、升降温处理,再测定其变色温度与变色时间。结果表明,和市售蓝色微胶囊相比,自制结晶紫内酯微胶囊粒径较小,变色较灵敏,具有较好的分散性,但变色温度范围较小。自制结晶紫内酯微胶囊具有较好的耐有机溶剂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能,两者均有优良的耐热老化性能和耐疲劳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结晶紫内酯论文参考文献

[1].向文军.结晶紫内酯的热变色性能研究[J].广东化工.2014

[2].徐建锋,杨文斌,吴秋宁,杨越飞.可逆热致变色结晶紫内酯微胶囊的性能表征[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4

[3].伍寿珍.聚氨酯—结晶紫内酯可逆热致变色微胶囊制备及印花应用[D].安徽农业大学.2014

[4].伍寿珍,黄晨,许云辉.聚氨酯-结晶紫内酯可逆热致变色微胶囊制备及应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4

[5].聂伟安.结晶紫内酯的绿色合成工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6].黄玉平.压敏染料结晶紫内酯的合成研究[J].天津理工大学学报.2012

[7].张明昕,吴秋宁,杨文斌.结晶紫内酯变色过程的计算模拟与实验探索[J].分子科学学报.2012

[8].张晓婷.隐色体染料甲乙结晶紫内酯的显色研究及应用[D].山西大学.2012

[9].裴婷.米氏醇工艺合成结晶紫内酯研究[J].化工技术与开发.2009

[10].杨旭.结晶紫内酯微胶囊的制备及变色性能研究[D].苏州大学.2009

论文知识图

结晶紫内酯分散染料微胶囊的SE...2-5不同配比(n双酚A〕II结结晶紫内酯化学结构式结晶紫内酯分散染料微胶囊结晶紫内酯结构变化图

标签:;  ;  ;  ;  ;  ;  ;  

结晶紫内酯论文_向文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