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线扫描论文_蒋伊琳,佟岐,郜丽鹏,王海艳,汲清波

导读:本文包含了玫瑰线扫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玫瑰,视场,目标,玫瑰花,方位,回波,陀螺。

玫瑰线扫描论文文献综述

蒋伊琳,佟岐,郜丽鹏,王海艳,汲清波[1](2017)在《基于压缩感知和红外玫瑰线扫描的红外图像重构(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红外亚成像制导技术是由点源探测技术到成像制导技术的一种过渡,由单元探测器和光机扫描装置组成.红外玫瑰线扫描亚成像系统是亚成像制导中的一种,红外玫瑰线扫描亚成像系统按照特定的图案采集视场中的部分数据并得到一幅含有目标位置信息的亚图像.受单像素相机的启发,主要研究红外玫瑰线扫描亚成像系统中的压缩成像.压缩感知可以在更少的采样数据条件下重构红外图像,其应用到红外亚成像制导系统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观测矩阵的构造.关于随机观测矩阵的研究已经比较广泛,但随机矩阵很难实现.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单的适用于红外玫瑰线扫描亚成像系统的确定性观测矩阵.此外还提出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恢复算法,称为优化子空间追踪算法.仿真结果显示构造的观测矩阵能够压缩和重构红外图像,且重构效果优于随机高斯观测矩阵和随机伯努利观测矩阵,提出的恢复算法也具有较好的表现.(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毫米波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焦彤[2](2014)在《玫瑰线扫描在动力陀螺式位标器中的实现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精确打击是当前现代化战争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红外寻的导弹武器系统具有高精度和发射后不管等特点,是执行精确打击的主要手段。位标器是红外导引头的关键部件,位于导弹最前端,用于探测并跟踪目标。随着现代战争的发展,导弹武器系统对位标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具有更远的探测距离、更高的跟踪精度及更强的抗干扰能力的下一代位标器产品的需求显得越发迫切。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等优点的动力陀螺式位标器被广泛使用。玫瑰线扫描体制是用一个较小的瞬时视场通过扫描获得一个较大的捕获视场。因此,采用玫瑰线扫描体制的动力陀螺式位标器相对上一代产品具有更高的探测灵敏度,更好的跟踪精度和更强的抗干扰能力,是点源探测发展的一种高级形态。本文基于光学探测系统和陀螺系统两个功能模块介绍了动力陀螺式位标器的工作原理。介绍了玫瑰线扫描原理。分析了动力陀螺在位标器上的应用,包括介绍了陀螺特性,推导了陀螺运动方程和传递函数。通过对光学探测系统、陀螺转子、框架系统和光学元件扫描系统的设计,在一种成熟的动力陀螺式位标器平台上实现了玫瑰线扫描。根据玫瑰线扫描的原理,分析了陀螺绕动的现象和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方案。根据动力陀螺的特性,分析了导引头零位不对称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方案。最后对位标器的一些主要性能进行了测试,验证了位标器设计实现的功能。本文的研究工作是在动力陀螺式位标器上实现了玫瑰线扫描,并且解决了采用玫瑰线扫的动力陀螺式位标器工作中的一些关键问题,为我国下一代红外寻的导引头的研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4-10-10)

张磊,裘雪红[3](2003)在《一种新的确定“玫瑰线”扫描中瞬时视场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要介绍了玫瑰线扫描的原理 ,给出了传统的瞬时视场的计算方法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瞬时视场的求法 ,同时给出了新算法对全视场扫描的论述 ,最后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本文来源于《红外技术》期刊2003年01期)

杨莉[4](2000)在《用TMS320C50实现“双色红外玫瑰线扫描”亚成像目标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目标识别”是设计和研制红外制导武器的关键技术。它的效用直接影响着红外制导武器系统的精度与实时性。本文介绍了采用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 2 0C5 0为亚成像系统的核心硬件 ,并用本系统对”双色红外玫瑰线扫描”的红外亚成像图形进行自适应门限提取、图形分割和求质心等识别处理。通过实验验证了本系统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红外技术》期刊2000年06期)

龚建勇,丁明跃,周成平[5](1998)在《基于玫瑰线扫描双色信息融合目标识别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图形扫描复合制导是当今深受国内外重视的一种制导方式。虽然玫瑰线扫描双色导引头技术已在战术地空导弹中得到了应用,但目前主要将其作为一维信号加以处理,不利于目标的识别与信息融合。本文的基本思想在于将玫瑰线扫描得到的一维波形转化为二维准成像图像,同时引入目标、背景以及诱饵的红外与紫外概率模型,采用Dempster证据理论将红外和紫外准成像图像进行融合,以提高系统去除诱饵即假目标的能力。模拟实验结果证明了本文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文来源于《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期刊1998年07期)

杨铎,李文,曹文庄[6](1996)在《玫瑰线扫描特性及方位信息提取问题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红外制导跟踪系统采用的玫瑰线扫描的特性进行了分析。文中简要论述了玫瑰线扫描图案的特点,并从这种扫描的时序分析中得出目标脉冲的一些重要特性,包括非周期性、多脉冲特性和目标脉冲的可区分性等;扼要讨论了目标方位信息的提取问题。最后对这种扫描方式作了简要评述。(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1996年02期)

杨铎,曹文庄[7](1993)在《玫瑰线扫描的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红外制导跟踪系统采用的玫瑰线扫描的特性进行了分析。简要论述了玫瑰线扫描图案的特点,并从这种扫描方式的时序分析中得出目标脉冲的一些重要特性,包括非周期(离散)性,多脉冲特性和目标脉冲的可区分性等。扼要讨论了目(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技术》期刊1993年05期)

玫瑰线扫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精确打击是当前现代化战争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红外寻的导弹武器系统具有高精度和发射后不管等特点,是执行精确打击的主要手段。位标器是红外导引头的关键部件,位于导弹最前端,用于探测并跟踪目标。随着现代战争的发展,导弹武器系统对位标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具有更远的探测距离、更高的跟踪精度及更强的抗干扰能力的下一代位标器产品的需求显得越发迫切。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等优点的动力陀螺式位标器被广泛使用。玫瑰线扫描体制是用一个较小的瞬时视场通过扫描获得一个较大的捕获视场。因此,采用玫瑰线扫描体制的动力陀螺式位标器相对上一代产品具有更高的探测灵敏度,更好的跟踪精度和更强的抗干扰能力,是点源探测发展的一种高级形态。本文基于光学探测系统和陀螺系统两个功能模块介绍了动力陀螺式位标器的工作原理。介绍了玫瑰线扫描原理。分析了动力陀螺在位标器上的应用,包括介绍了陀螺特性,推导了陀螺运动方程和传递函数。通过对光学探测系统、陀螺转子、框架系统和光学元件扫描系统的设计,在一种成熟的动力陀螺式位标器平台上实现了玫瑰线扫描。根据玫瑰线扫描的原理,分析了陀螺绕动的现象和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方案。根据动力陀螺的特性,分析了导引头零位不对称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方案。最后对位标器的一些主要性能进行了测试,验证了位标器设计实现的功能。本文的研究工作是在动力陀螺式位标器上实现了玫瑰线扫描,并且解决了采用玫瑰线扫的动力陀螺式位标器工作中的一些关键问题,为我国下一代红外寻的导引头的研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玫瑰线扫描论文参考文献

[1].蒋伊琳,佟岐,郜丽鹏,王海艳,汲清波.基于压缩感知和红外玫瑰线扫描的红外图像重构(英文)[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7

[2].焦彤.玫瑰线扫描在动力陀螺式位标器中的实现与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

[3].张磊,裘雪红.一种新的确定“玫瑰线”扫描中瞬时视场的方法[J].红外技术.2003

[4].杨莉.用TMS320C50实现“双色红外玫瑰线扫描”亚成像目标识别[J].红外技术.2000

[5].龚建勇,丁明跃,周成平.基于玫瑰线扫描双色信息融合目标识别方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8

[6].杨铎,李文,曹文庄.玫瑰线扫描特性及方位信息提取问题的探讨[J].红外与激光工程.1996

[7].杨铎,曹文庄.玫瑰线扫描的特性分析[J].红外与激光技术.1993

论文知识图

采样点数为3000时的玫瑰线扫描采样点数为3000时的玫瑰线扫描...玫瑰线扫描图示一7玫瑰线扫描图案玫瑰线扫描红外图像信号一1玫瑰线扫描模式图6一26一,F二

标签:;  ;  ;  ;  ;  ;  ;  

玫瑰线扫描论文_蒋伊琳,佟岐,郜丽鹏,王海艳,汲清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