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本是具有实际价值的,例如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波普尔的“第三世界”都是人类认识研究成果的记录,也是人类生产活动成果的事实表现。其在不同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与人类社会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关键词:文本 客观性 认识活动 价值
一、作文目的:让学术研究者更普遍重视以文本作为认识和研究对象
在一般的学术研究中,我们更重视客观史料与实验数据的论据价值,因其内容和逻辑上的可验证性以及来源的真实性,但是对于学术研究中某一观点或研究思路的创新,除了需要真实性论证,笔者个人认为更重要的是需要思辨性的论证,因为学术研究成果不能只是研究出来了就是摆放呈现,不能只用来做资本评职称,更重要的是学术成果的转化,然而在将学术研究理论之间转化为有效用成果的前阶段,笔者认为必要加入通过思辨形式的观点交流,这样以来,以文字形式呈现的思想成果才能真正落实在人身上,才能将人的思想以人为本的应用,况且当下诸多学者过度的强调逻辑论证的严谨性,这就形成了一种唯客观材料为论据和认识对象的形式主义思维,学术研究不能在技术层面因噎废食,步步自危,那样创作的激情和思想的灵性就会慢慢在恐惧中被抹杀。
对于同类理据构成的常用词而言,其本体所指称的事物有可能被扩大使用范围,从而涵盖该类事物对象的大部分或者全部。也有可能正好相反,本体所指称的事物出现使用范围缩小的情况,使得其本体所涵盖的事物对象仅仅是原来同类事物中的部分对象,甚至是个别对象。
二、文本的一般解释
文本,一般是指人类语言文化的文字或书面表达形式,具有可见性,固定性的特点。一般的文本解释以是否指向文学性为标准分为两种:一种是指由语言文字组成的文学实体,表现为“作品”,对于作者而言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另一种解释,广义上讲文本定义为“任何由书写固定下来的话语”,由一个或者多个句子组成,具有完整系统的含义。
三、文本是否可以作为认识对象
1.文本是否能被认识
首先,上文笔者在对“文本”的一般解释中得出,文本首先是具有一般物质属性的,亦是可以被人认识的。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文本的内容具有差异性,多样性,对文本的理解与解读甚至具有可变性,所以对文本尽管是可以认识的,但是并不是一种直观的认识与反映,而是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经历曲折的过程。
其次,文本在内容上,虽然一般是指对人类思维意识的反映(直观或者经过思维加工),但是其本质是对现实社会,物质世界的反应,再结合其必然的物质表现形式,文本实际上也属于事实也具有客观实在性,只不过文本作为客观事实不能离开人和人的认识[1]。例如,树木,流水作为自然界的物质,其没有人的活动的干预亦会存在,而文本这一物质事实上是人类思维意识活动的产物,其存在与价值不能脱离人与人的活动,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桥梁,亦是社会存在与进步的必要表现形式。
比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朗读。有的人扮成皇帝,有的人扮成骗子,有的人扮成大臣,有的人扮成小孩,教师可担任旁白,这种阅读方式既能够把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来,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阅读内容。朗读完毕之后,教师可以让分别扮作皇帝、骗子、大臣以及小孩的学生说说自己对人物的理解,从人物的心理到行为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认识,其他学生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最后在大家的畅所欲言中获得丰富的阅读感悟。
认识对象,首先是指人的内心活动,自我意识与动作行为的承接客体,亦具有客观性。其一般解释大约有两种:第一是指以更加精确的反映客观现实为目的,以实现主观与客观,理性与感性统一为手段的认识主体认识和反映的客观对象。第二是指人类认识活动中的整个被认知事物。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常说的客观事物属于认识活动的范畴,但其并非认识活动的全部,只是被认知对象中的重要因素的关系集合。
2.文本能否作为认识对象
所以,文本首先其具有的一般物质属性是可以被人认识的,只不过这种认识并不一定是即时的,其方式与过程都是具有多样性的。而文本结合其内容与实际价值在目的上是有认识意义的,可以对人类下一步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进行指导性的影响[3]。
再次,文本是具有实际价值的,例如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2],波普尔的“第三世界”都是人类认识研究成果的记录,也是人类生产活动成果的事实表现。其在不同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与人类社会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如上文所述,文本属于客观事实而存在,其价值与属性离不开人与人的活动,顾其存在意义也包括人对其的认识与感知。可以作为认识对象的文本的功能性与价值,就一般人的社会活动而言也是具有实际意义的。
四、文本在研究中作为认识对象的意义
那么,依据认识对象的一般解释,文本首先是人类认知成果的记录与陈述行为完成后的客观存在,所以可以作为人类认知或者再次认知行为的承接客体。综上所述,根据“文本”隶属客观物质与客观事实的基本属性,以及文本的价值与功能性,可以判断,文本就其性质上可以作为认识对象而存在,并具有其功能与价值。
从人行路上走出去,探头看看街上有没有往来的车辆,刚想穿过街去转入文监师路,但一辆先前并没有看见的电车已停在眼前。我止步了,依然退进到人行路上,在一支电杆边等候着这辆车的开出。在车停的时候,其实我是可以安心地对穿过去的,但我并不曾这样做。我在上海住得很久,我懂得走路的规则。我为什么不在这个可以穿过去的时候走到对街去呢?我不知道。
针对上述情况,需要加强监督与管理重视程度,规范管理,合理处理各类违建行为。申请人到土地管理部门补办土地批准手续后,可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超土地面积不能办理审批手续。集体土地办理期间,可实施实际测量。做好数据收集与信息整理工作,保证各项审批与管理活动规范、合理,降低不良问题发生率。
首先,“文本”是人类认识活动的产物,其内容与功能包含人类个人或集体的思维成果。文本以作品或者其他介质的文化产品而存在,因其产生于人的活动并服务与影响人的实践,人们在社会中进行阅读,写作以及人类文化传承相关活动时,无论是历史、政治、文学、哲学还是科技领域都普遍的将文本作为其重要认识方式,而根据文本的属性可以判断这种认知方式亦是认知对象。所以,作为认识对象的文本对于认识行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特点,有利于人类认识活动的进行与效度的提高。
其次,认识行为是人类的基本行为,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手段与途径,作为人,特别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人,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认知活动。而文本无疑是人类交往、沟通与认知的主要工具,同时也是人类认知成果与思维结晶的首要方式,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特点[4],文本无论是作为工具还是作为认识对象都是具有特殊价值的,并且这样“二位一体”的功能性亦是不可替代的。
结语
众所周知,人类认识活动是具有普遍性与客观性的,无论是认识的主体—人,还是认识的客体—认识对象都具有客观性。以此为基础,人类认识活动的根本目的实则就是客观反映对象,并在理解其意义的基础上受到正确的指导,依此指导实践,达到以服务于人而改造世界的目的[5]。事实上,文本就其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类借助文本去认识世界也是更具有效度的,而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的与对传统认识对象进行认识活动产生的影响的区别,恰恰也是当代社会下,乃至是不断进步的人类社会文明影响下的认识活动的时代特点。
参考文献
[1]大卫·休谟.人类理解研究(节选)[J].考试(双语读写),2010(8):33-36.
[2]朱立元."经典的重读与新释——读《西方美学经典文本导读》."东方丛刊3(2007):242-245.
[3]闫月梅.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名目索引的历史及现状[J].中国索引,2011.
[4]邓联合.技术活动与精神超越——庄子的智慧[J].美术观察,2007(5):8-9.
[5]金瑞.当代哲学应当研究现实的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J].理论研究,1994(3):15-17.
中图分类号:B0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8-0279-01
标签:文本论文; 对象论文; 人类论文; 客观论文; 认知论文; 哲学论文; 宗教论文; 哲学理论论文; 哲学基本问题论文; 认识论论文; 《中文信息》2019年第8期论文; 中共乌海市委党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