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灰混凝土强度特性研究

湿灰混凝土强度特性研究

一、湿排灰混凝土强度特性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杜森[1](2020)在《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水化特性及性能提升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在混凝土中使用粉煤灰代替部分水泥是一个有效利用粉煤灰的方式。在混凝土中掺入比水泥更多的粉煤灰,即粉煤灰占总胶凝材料的质量分数大于50%,可得到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这种混凝土存在诸多优点,例如更具发展潜力的后期强度、更低的干缩、更经济的制造成本,在实际工程中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应用,包括大体积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碾压混凝土和纤维增强混凝土等。但是目前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应用范围不广,这主要与其早期强度较低和抗冻性较差有关。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中的粉煤灰在早期的水化程度较低,导致了混凝土在早期的力学强度的降低;而粉煤灰中往往含有未燃烧完全的碳,降低在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中使用引气剂的引气效果,进而影响了抗冻性的提高。本文提出一种非引气的改善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性能的综合措施。首先从粉煤灰在大掺量粉煤灰体系中的水化特性入手,通过试验设计优选出了在强度性能上最优异的大掺量粉煤灰体系配合比。然后在采用最优配合比的大掺量粉煤灰体系中分别通过合适的措施改善了其传输性质、浆体微观结构性质和界面过渡区性质。将这三部分的研究中取得最优性能的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分别进行了进一步试验,对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提出了多相球体模型,采用抗冻性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在本文选取的影响因素范围内,以抗压强度作为优化标准,大掺量粉煤灰砂浆的最优配合比为粉煤灰占胶凝材料的质量分数为60%、水胶比为0.3、无其他替代掺合料。大掺量粉煤灰砂浆中粉煤灰颗粒内部不同相在粉煤灰水化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不同,Ca相参与到粉煤灰水化反应中的速度要快于Si相或Al相。不同掺量条件下,采用背散射图像处理得到的C类粉煤灰的28d水化程度相近,都超过60%。在大掺量粉煤灰砂浆中掺加合适的非聚合物外加剂或者聚合物外加剂都可以改善其传输性质(降低吸水性),同时不降低砂浆的力学性质。在降低砂浆的透气性方面,聚合物外加剂表现更加突出;在优化砂浆的孔结构、降低孔临界半径方面,非聚合物外加剂的表现更加明显。氧化石墨烯在0.01%到0.1%的掺量下可以提高粉煤灰的水化程度,同时抑制裂缝的扩展,达到提高混凝土中浆体的显微硬度、划痕表面粗糙度、划痕硬度和摩擦系数的效果。超过0.05%的掺量后,氧化石墨烯灰发生团聚,对浆体微观结构产生不利影响。使用含有氧化石墨烯或者纳米二氧化硅的水泥净浆可以成功对对混凝土中的粗骨料进行表面包裹处理,改善混凝土中的界面过渡区。在纳米材料使用量仅为直接掺加的情况十分之一或者更少的情况下,界面过渡区的微观结构更加致密,孔隙率降低,水化产物增多,对混凝土的劈裂强度、吸水性、氯离子渗透性和抗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效果。氧化石墨烯作为一种亲水性纳米材料,掺加在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后由于增加吸水性而显着降低了其抗冻性。掺加化学外加剂、对粗骨料进行纳米二氧化硅改性水泥净浆包裹都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考虑未水化粉煤灰的存在而提出的四相球体模型对动弹模量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匹配良好,证实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在冻融循环中的破坏主要发生在胶凝浆体中,由特定循环次数后吸水率进行表征的等效水胶比增长迅速,降低起弹性模量。本文聚焦于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针对其早期强度低和抗冻性不佳的缺点进行了深入研究。从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中粉煤灰的水化特性及混凝土抗冻性的改性机理层面探讨了混凝土抗冻性提升的措施。这些措施可以扩大这种绿色环保混凝土在实际中的运用,对这些措施的改性机理的研究可以用来指导解决在实际中使用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发现的新问题。

宁美[2](2019)在《粉煤灰的磁选及其性质对比研究》文中指出粉煤灰是燃煤电厂排放的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堆存量大,大量粉煤灰亟待解决。我国粉煤灰的综合利用中精细化、高附加值利用主要是提取粉煤灰中的硅、铝、铁和稀有金属元素等组分,存在利用技术水平低、利用量少以及处理后粉煤灰难以利用的问题;在建筑材料中因具有改善混凝土工作性能的作用而广泛使用。我国粉煤灰的利用率近年来有所提高,但仍较发达国家低。由于粉煤灰中含有磁性铁氧化物,且西南地区粉煤灰铁氧化物含量偏高,约10~25%左右,因此可以通过磁选分离。磁选粉煤灰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大多聚焦于粉煤灰的磁选工艺,对于磁选后粉煤灰较原灰的性质变化缺乏相关研究。由于磁选降低了粉煤灰中惰性的铁氧化物含量,相对的活性硅铝的含量增加,粉煤灰的活性提高,因此磁选后低铁含量粉煤灰作为水泥和混凝土掺合料时,性能的变化情况值得探索。采用干法与湿法对珞璜电厂不同种类粉煤灰进行磁选,探究了影响磁选效果的因素,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对磁选前原状粉煤灰、磁选后的高铁含量粉煤灰和低铁含量粉煤灰的基本物理化学特性进行了对比。包括化学组成、烧失量、物相组成、颗粒形貌、粒度分布、凝结时间、需水量比、流变性和火山灰活性等。实验结果表明(1)在电流强度2.5A,磁选管倾角80°,磁选次数为3次的条件下,经干法磁选后高铁含量粉煤灰铁氧化物含量增加到57.66%,低铁含量粉煤灰铁氧化物含量降低到8.64%,铁的去除率达38.64%;(2)在磁选介质浓度20%、3%乙醇作为分散剂时,经四次由强到弱的磁场强度梯度磁选后高铁含量粉煤灰铁氧化物含量达55.24%,经12000GS磁场强度四次磁选后低铁含量粉煤灰铁氧化物含量降低到4.55%,铁的去除率达67.68%;(3)磁选效果受原状粉煤灰的铁氧化物含量与粒度影响较大,铁氧化物含量越高或粒径越大,磁选后高铁含量粉煤灰铁回收率越高,低铁含量粉煤灰除铁率更高。与干法磁选相比,湿法磁选铁的回收率较高,约20%,铁的去除率更高,且湿法磁选扬尘较少,磁选介质可循环利用。磁选前后粉煤灰性质变化(1)低铁含量粉煤灰中铁氧化物含量降低到一定水平后不能通过磁选进一步降低,铁氧化物含量降低到5%左右;(2)XRD结果表明,经磁选后高铁含量粉煤灰中磁赤铁矿含量明显增加;(3)高铁含量粉煤灰随着铁氧化物含量增加,颗粒越粗;低铁含量粉煤灰粒度略有降低;(4)高铁含量粉煤灰球形度较好,颗粒表面不同结晶形貌的粉煤灰铁含量不同,针状结晶颗粒铁含量最高;(5)低铁含量粉煤灰的需水量比略有降低,凝结时间延长;(6)高铁含量粉煤灰降低粉煤灰-水泥体系粘度的作用优于原状粉煤灰,优于低铁含量粉煤灰;(7)低铁含量粉煤灰的火山灰活性均有所增加,相比原状粉煤灰提高了14%左右,且随着龄期的增加粉煤灰的活性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在56d火山灰活性最高,达93%,后期趋于平缓。磁选后低铁含量粉煤灰能够作为水泥、混凝土掺合料使用。

张辉[3](2018)在《大掺量湿排粉煤灰泡沫混凝土制备技术》文中认为泡沫混凝土具有低密度,低导热系数,高流动性和自密实等特点,发展初期主要用作建筑保温材料,随后被广泛应用到回填工程等其他领域。在制备泡沫混凝土时掺入一定量的粉煤灰,能够进一步提高粉煤灰的利用率,降低经济成本。但对于粉煤灰的品质、掺量及其他胶凝材料均有一定的要求。本文主要研究品质较低的湿排粉煤灰和普通硅酸盐水泥,辅以适当激发剂制备主要用于回填工程的泡沫混凝土。研究了:湿排粉煤灰活性的激发、发泡剂的相容性问题及泡沫混凝土的制备。结果表明:用硫酸钠、硫酸钠+氧化钙、石膏+氢氧化钠、水玻璃这四种激发剂对试验用湿排粉煤灰激发效果明显,四种激发剂均能将掺80%湿排粉煤灰的砂浆56天强度提高至15MPa以上,较未掺激发剂组提高200%以上;且前三种激发方式主要是促进钙矾石的生成,而水玻璃激发结果主要是生成高聚合物凝胶体。稳泡剂如SDS等和增稠剂如PVA等均可以在植物蛋白发泡剂性能未达标时大幅提高其发泡性能,考虑综合性能和经济效益,试验在植物蛋白发泡剂中复掺0.3%SDS和0.1%PVA后达到最佳效果;泡沫混凝土浆料的水胶比会影响泡沫与浆料混合的均匀程度,但对内部气孔孔径分布的整体趋势影响较小;浆料的不同配比及湿排粉煤灰激发剂的种类均会影响泡沫混凝土内部气孔的孔径分布,导致不同尺寸气孔的占比发生明显变化。经优化设计,制备出表干容重为800kg·m-3、湿排粉煤灰掺量为80%的泡沫混凝土,其56天抗压强度达到1.84MPa。试验发现,该湿排粉煤灰具有较好的潜在活性,具有进一步激发处理后应用于其他混凝土工程的可能性;同时,可以通过降低湿排粉煤灰掺量或提高泡沫混凝土容重进一步提升所制备的泡沫混凝土的性能,以探索该泡沫混凝土在其他领域内的应用。

黄安冲[4](2015)在《利用吉安电厂废渣和锰渣制备复合混凝土掺合料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吉安天河电厂每年排放16万吨炉底渣和8万吨湿排粉煤灰,江西正恒实业公司每年排放锰渣约3万吨,这些废渣长期得不到合理的利用,给企业带来沉重负担并造成当地的环境污染。本课题承担对上述三种废渣的理化性质、胶凝性能以及制备混凝土复合掺合料的利用研究,探讨了废渣活化方法及其对复合掺合料胶凝性能的影响。对炉底渣和湿排粉煤灰的研究表明,炉底渣和湿排粉煤灰的化学成分类似于普通粉煤灰,含有一定量的玻璃体,火山灰性合格;作为水泥混合材使用时活性较高,掺量小于或等于为30%时28 d抗压强度比达80%以上,但明显增加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作混凝土掺合料时,炉底渣与湿排粉煤灰按2:1混合并添加5%的石英粉,可制得符合GB/T 1596-2005中规定的Ⅱ级粉煤灰,其技术指标为:细度45μm筛余为16.0%、烧失量为2.57%、需水量比为105.0%、强度活性指数为80.0%。对锰渣的研究表明,锰渣玻璃体含量达90%以上,其活性相比高炉矿渣稍低;物理激发方式对锰渣的活性激发具有良好的效果,化学激发剂中石膏和生石灰对锰渣的活性激发,早期具有明显的效果,但后期却有不利作用;以锰渣为原料制备GB/T 18046-2008规定的矿粉产品时,将锰渣球磨至比表面积为308m2/kg,可制备成S75级矿粉产品,比表面积为460 m2/kg,可制备成S95级矿粉产品。以湿排粉煤灰和炉底渣为原料制备的复合Ⅱ级粉煤灰和以锰渣为原料制备的S95锰渣矿粉掺入到混凝土中,均可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收缩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各项技术指标达到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质量优于同类市售产品。

孟刚,张凯峰,郭艳,赵世冉,蔡雨欣,刘艳丽[5](2015)在《湿排粉煤灰性能评价及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针对陕西地区罗敷电厂5个不同堆放点的陈化湿排粉煤灰(WDFA)开展了试验研究。通过对5种试样的细度、密度、比表面积、活性指数等技术性能的检测,评价了湿排粉煤灰的品质,同时以混合过筛的试样作为矿物掺和料,开展了混凝土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几点建议,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王朝强,谭克锋,王培新,徐秀霞[6](2013)在《我国固废物砂浆节能应用研究现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阐阐述了砂浆的定义、分类和优势以及目前我国对固废物砂浆节能应用的研究现状,主要包括:粉煤灰渣型固废物砂浆、煤矸石型固废物砂浆、工业废渣型固废物砂浆、粉煤灰-废渣复合型固废物砂浆、橡胶颗粒(粉)型固废物砂浆等。分析了影响固废物砂浆利用的主要问题,对资源化利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李晓斌[7](2013)在《一种低品质湿排粉煤灰的激发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采用机械湿磨与化学激发剂的复合激发技术,制备得到高活性湿排粉煤灰料浆,并研究了不同化学激发剂、干磨和湿磨粉磨方式对湿排粉煤灰活性激发的影响以及水化产物(SEM)的变化。研究表明,复合化学激发剂Na2SO4+Ca(OH)2具有良好的活性激发效果,SEM显示7d改性湿排粉煤灰已参与二次水化反应,而激发剂Na(OH)+Ca(OH)2,水化生成大量的Ca(OH)2,对强度不利。湿磨比干磨具有更好的粉磨及活性激发效果,且湿磨对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影响小。通过复合激发的湿排粉煤灰料浆活性高于普通Ⅱ粉煤灰。

龚明子,曾冲盛,孟祥杰,陈晓彬[8](2012)在《湿排粉煤灰料浆活性激发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为有效提高湿排粉煤灰活性,采用机械湿磨与化学激发剂的复合激发技术,制备得到高活性湿排粉煤灰料浆,并研究了不同化学激发剂、干磨和湿磨粉磨方式对湿排粉煤灰活性激发的影响以及水化产物(SEM)的变化。研究表明,复合化学激发剂。Na2SO4+Ca(OH)2具有良好的活性激发效果,SEM显示7d改性湿排粉煤灰已参与二次水化反应,而激发剂Na(OH)+Ca(OH)2,水化生成大量的Ca(OH)2,对强度不利。湿磨比干磨具有更好的粉磨及活性激发效果,且湿磨对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影响小。通过复合激发的湿排粉煤灰料浆活性高于普通Ⅱ粉煤灰。

曹现强[9](2011)在《湿排低品质粉煤灰高效利用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湿排低品质粉煤灰进行活化试验,确定了制备混凝土掺合料的各种技术参数,并对该掺合料在混凝土中的高效利用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发现所研制的活化掺合料无论是对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还是对硬化混凝土的性能,其各项指标均优于普通混凝土,与Ⅰ级粉煤灰混凝土相比也具有较大的优势。

申俊敏[10](2010)在《黄土地区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及材料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高等级公路的主要路面结构形式,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及对气温不敏感等特性。水泥路面根据原材料及摊铺工艺不同,可分别修筑于不同等级的公路上,能够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因而自高速公路兴建至今,水泥路面发展迅速,截止2008年底,全国水泥路面总里程已达102.37万公里,占铺装路面总里程的69.89%。山西黄土地区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了大量病害,针对水泥路面损坏严重的客观现象,开展与之相关的课题研究,并有目的性的修筑一定长度的试验路,可获得丰富翔实的第一手资料,为山西省乃至全国水泥路面的修建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山西作为全国重化工基地,重载及超载严重,加速了路面的破损。为此,本文首先对山西省重要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水泥路面进行了调查,以根据路面实际使用情况,分析病害产生的原因和对应的维修对策。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室内试验,分别研究了普通混凝土、矿物外掺混凝土、纤维混凝土(分不同的掺配形式)和耐碱玻璃纤维混凝土的相应力学强度和其它各项路用性能,并分析和推荐了不同条件下材料的合理组成。其次,基于水泥路面应用中高强混凝土易出现开裂的实际情况,本文还研究了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开裂敏感性,并定量测试了强度等级、纤维掺量和粗集料公称最大粒径对、开裂性的影响,由此给出了混凝土路面合理的切缝时间。最后,根据山西省黄土路基普遍存在的情况,研究了黄土路基上不同水泥路面结构的优劣性,并修筑了一定长度的试验路。总之,本文在调查基础上,通过针对性的室内研究,分别给出了不同材料组成时的最佳配合比,并以此为基础,修筑了试验路。通过定期实地考察和检测,在数据分析基础上,优化了特殊地区黄土路基水泥路面的路面结构,并推荐了相应的施工工艺,具有很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湿排灰混凝土强度特性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湿排灰混凝土强度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水化特性及性能提升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施工性能
        1.2.2 水化反应特性
        1.2.3 力学性能
        1.2.4 耐久性能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原材料与试验设计
    2.1 原材料
    2.2 试验方案
        2.2.1 砂浆配合比及粉煤灰水化特性的研究
        2.2.2 砂浆传输性质的研究
        2.2.3 浆体微观结构的研究
        2.2.4 混凝土界面过渡区改性的研究
        2.2.5 混凝土多相球体模型的研究
    2.3 试验方法
        2.3.1 新拌试样成型及养护制度
        2.3.2 砂浆宏观性能
        2.3.3 砂浆微观结构
        2.3.4 新拌混凝土性能
        2.3.5 混凝土宏观性能
        2.3.6 混凝土微观结构
第3章 大掺量粉煤灰砂浆配合比优化及粉煤灰水化特性的研究
    3.1 配合比对砂浆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3.2 粉煤灰的水化特性研究
        3.2.1 粉煤灰微观形貌及水化程度
        3.2.2 元素分布
        3.2.3 元素摩尔比分布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化学外加剂对大掺量粉煤灰砂浆传输性质的优化研究
    4.1 外加剂对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4.2 外加剂对传输性质影响的研究
        4.2.1 吸水性
        4.2.2 透气性
        4.2.3 水接触角
        4.2.4 孔结构
    4.3 外加剂掺量的优化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氧化石墨烯对大掺量粉煤灰浆体微观结构影响的研究
    5.1 氧化石墨烯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
        5.1.1 抗压强度
        5.1.2 耐磨性
    5.2 氧化石墨烯对浆体微观摩擦学性质影响的研究
        5.2.1 浆体显微硬度
        5.2.2 浆体纳米划痕性质
    5.3 氧化石墨烯对浆体微观结构影响的研究
        5.3.1 浆体XRD测试
        5.3.2 浆体微观形貌
    5.4 氧化石墨烯掺量的优化研究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的纳米改性研究
    6.1 纳米材料改性净浆对粗骨料表面处理效果的研究
    6.2 粗骨料表面处理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
        6.2.1 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
        6.2.2 吸水性能
        6.2.3 氯离子渗透性
        6.2.4 抗冻性
    6.3 粗骨料表面处理对界面过渡区化学组成影响的研究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多相球体模型的研究及验证
    7.1 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四相球体模型的建立
        7.1.1 四相球体模型
        7.1.2 骨料的体积分数
        7.1.3 界面过渡区的体积分数
        7.1.4 未水化粉煤灰的体积分数
        7.1.5 胶凝浆体的体积分数
        7.1.6 体积模量
        7.1.7 动弹模量
    7.2 新拌混凝土工作性能的研究
    7.3 硬化混凝土性能的研究
        7.3.1 抗压强度
        7.3.2 吸水性能
        7.3.3 抗冻性
    7.4 四相球体模型对抗冻性的模拟研究
        7.4.1 动弹模量
        7.4.2 模型验证
        7.4.3 参数分析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2)粉煤灰的磁选及其性质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粉煤灰
        1.1.1 粉煤灰的形成与理化特性
        1.1.2 粉煤灰中磁珠的形成机理
    1.2 粉煤灰的研究应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2.1 粉煤灰的综合利用途径与现状
        1.2.2 粉煤灰综合中利用存在的问题
    1.3 粉煤灰分选技术
        1.3.1 筛分法
        1.3.2 浮选法
        1.3.3 风力分选法
        1.3.4 静电分离法
        1.3.5 磁选法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2 原材料和试验方法
    2.1 原材料
        2.1.1 粉煤灰
        2.1.2 水泥
        2.1.3 标准砂
        2.1.4 水
        2.1.5 化学药品
    2.2 试验方法
        2.2.1 粉煤灰的磁选方法
        2.2.2 粉煤灰的物理化学性质测试方法
3 干法磁选
    3.1 磁选设备的设计与制作
        3.1.1 磁选管管材的确定
        3.1.2 磁选管管口尺寸的确定
        3.1.3 电磁铁固定位置的确定
    3.2 干法磁选的影响因素
        3.2.1 磁场强度对干法磁选效果的影响
        3.2.2 磁选管倾角对磁选效果的影响
        3.2.3 磁选次数对磁选效果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4 湿法磁选
    4.1 磁选介质浓度对湿法磁选效果的影响
    4.2 分散剂种类及掺量对湿法磁选效果的影响
        4.2.1 十二烷基磺酸钠作为分散剂
        4.2.2 乙醇作为分散剂
    4.3 磁场强度梯度与磁选次数对湿法磁选效果的影响
    4.4 不同粉煤灰种类的湿法磁选结果
    4.5 本章小结
5 磁选前后粉煤灰的性质对比
    5.1 磁选前后粉煤灰的常量元素含量及烧失量
    5.2 磁选前后粉煤灰的SEM-EDS分析
    5.3 磁选前后粉煤灰的矿物组成
    5.4 磁选前后粉煤灰的粒度分布
    5.5 磁选前后粉煤灰对水泥浆体流变性的影响
    5.6 磁选前后粉煤灰-水泥浆体凝结时间
    5.7 磁选前后粉煤灰的需水量比
    5.8 磁选前后粉煤灰的活性
        5.8.1 磁选后高铁含量粉煤灰砂浆强度变化
        5.8.2 磁选后低铁含量粉煤灰砂浆强度变化
        5.8.3 粉煤灰种类磁选前后活性对比
        5.8.4 不同龄期粉煤灰的磁选前后活性对比
    5.9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C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3)大掺量湿排粉煤灰泡沫混凝土制备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泡沫混凝土概述
        1.1.1 泡沫混凝土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1.1.2 掺粉煤灰泡沫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1.1.3 泡沫混凝土在回填工程领域的应用现状及问题
        1.1.4 发泡剂的发展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湿排粉煤灰的研究与应用
        1.2.1 粉煤灰的特性及综合利用现状
        1.2.2 湿排粉煤灰的特性及研究现状
        1.2.3 湿排粉煤灰的激发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2 试验用原材料、设备及试验方法
    2.1 试验原材料
        2.1.1 水泥
        2.1.2 湿排粉煤灰
        2.1.3 细骨料
        2.1.4 水
        2.1.5 发泡剂
        2.1.6 其他化学试剂
    2.2 试验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湿排粉煤灰激发试验
        2.3.2 发泡剂改性及相容性试验
        2.3.3 泡沫混凝土制备
    2.4 各项原材料及泡沫混凝土性能测试方法
        2.4.1 湿排粉煤灰激发试验
        2.4.2 发泡剂的改性及相容性试验
        2.4.3 泡沫混凝土性能测试
3 湿排粉煤灰的激发试验
    3.1 湿排粉煤灰性能测试
        3.1.1 粉煤灰玻璃微珠含量试验
        3.1.2 湿排粉煤灰活性指数试验
    3.2 化学激发湿排粉煤灰试验
        3.2.1 硫酸钠激发湿排粉煤灰试验
        3.2.2 氧化钙和硫酸钠激发湿排粉煤灰试验
        3.2.3 石膏和氢氧化钠激发湿排粉煤灰试验
        3.2.4 水玻璃激发湿排粉煤灰试验
    3.3 本章小结
4 发泡剂改性及相容性试验
    4.1 常见几种表面活性剂性能试验
    4.2 发泡剂复配改性试验
        4.2.1 稳泡剂对植物蛋白类发泡剂的影响
        4.2.2 发泡剂溶液粘度对发泡性能的影响
    4.3 泡沫与泡沫混凝土浆料相容性试验
        4.3.1 不同水胶比水泥浆料和泡沫的相容性试验
        4.3.2 不同水胶比大掺量湿排粉煤灰浆料的和泡沫相容性试验
        4.3.3 不同水胶比掺矿渣浆料和泡沫的相容性试验
    4.4 本章小结
5 泡沫混凝土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5.1 掺湿排粉煤灰泡沫混凝土的制备
        5.1.1 浆料配合比的确定
        5.1.2 制备方法
        5.1.3 泡沫混凝土湿容重和表干容重的关系
    5.2 容重和抗压强度的关系
    5.3 吸水率及软化系数
    5.4 泡沫混凝土中孔的状态及分布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利用吉安电厂废渣和锰渣制备复合混凝土掺合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3 炉底渣、湿排灰和锰渣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1.3.1 炉底渣的研究与运用现状
        1.3.2 锰渣研究与应用现状
        1.3.3 湿排粉煤灰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目标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4.3 研究工艺路线图
第2章 湿排粉煤灰/炉底渣复合混凝土掺合料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原料
        2.2.1 炉底渣和湿排粉煤灰
        2.2.2 水泥
        2.2.3 水
        2.2.4 砂
    2.3 湿排粉煤灰、炉底渣的胶凝性能研究
        2.3.1 湿排粉煤灰、炉底渣的火山灰性试验
        2.3.2 湿排粉煤灰、炉底渣掺量对水泥强度的影响
        2.3.3 湿排粉煤灰、炉底渣对水泥物理性能的影响
    2.4 湿排粉煤灰/炉底渣复合混凝土掺合料的制备
        2.4.1 湿排粉煤灰、炉底渣制备粉煤灰掺合料的技术性能
        2.4.2 湿排粉煤灰/炉底渣复合掺合料的制备及改性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锰渣矿粉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原料
        3.2.1 锰渣
        3.2.2 高炉矿渣微粉
        3.2.3 其他原料
    3.3 锰渣的胶凝性能研究
        3.3.1 锰渣掺量对水泥强度的影响
        3.3.2 锰渣掺量对水泥物理性能的影响
    3.4 锰渣矿粉的制备
        3.4.1 锰渣活性的物理激发
        3.4.2 锰渣活性的化学激发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复合掺合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
    4.1 原料
        4.1.1 水泥
        4.1.2 集料
        4.1.3 水
        4.1.4 减水剂
        4.1.5 掺合料
    4.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4.2.1 基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4.2.2 受检混凝土配制方案
    4.3 混凝土性能检测
        4.3.1 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4.3.2 混凝土力学强度
        4.3.3 混凝土收缩性能
        4.3.4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湿排粉煤灰性能评价及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 试验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1.1 试验原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湿排粉煤灰的技术性能
        2.1.1 基本性能指标
        2.1.2 活性指数
    2.2 湿排粉煤灰对水泥浆体扩展度的影响
    2.3 湿排粉煤灰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3.3.1 湿排粉煤灰对新拌混凝土物理性能的影响
        2.3.2对硬化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3结论

(6)我国固废物砂浆节能应用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砂浆的定义和分类
    1.1 砂浆的定义
    1.2 砂浆的分类
2 我国固废物砂浆的研究现状
    2.1 粉煤灰渣型固废物砂浆
    2.2 煤矸石型固废物砂浆
    2.3 工业废渣型固废物砂浆
        2.3.1 钢渣型
        2.3.2 炉渣型
        2.3.3 工业尾矿型
        2.3.4 其他废渣
    2.4 粉煤灰-废渣复合型固废物砂浆
    2.5 橡胶颗粒 (粉) 型固废物砂浆
    2.6 其他型固废物砂浆
3 固废物砂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1 存在的问题[33, 34]
    3.2 建议
4 结语

(9)湿排低品质粉煤灰高效利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用材料
2 湿排低品质粉煤灰活化技术及相关参数
    2.1 湿排低品质粉煤灰活化技术
    2.2 湿排低品质粉煤灰活化试验参数
        2.2.1 混磨细度参数:
        2.2.2 混磨时间参数:
        2.2.3 活化掺合料配方参数:
        2.2.4 水胶比对活化掺合料性能影响参数:
        2.2.5活化掺合料最佳掺量参数:
3 低品质粉煤灰活化技术在混凝土工程高效利用研究
    3.1 试验测试方法
    3.2 配合比的设计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粉煤灰与活化掺合料对混凝土基本性能的影响
        (1) 混凝土的凝结时间
        (2) 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
        (3) 泌水与压力泌水
        3.3.2 粉煤灰与活化掺合料对硬化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1) 不同龄期的混凝土强度
        (2) 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压折比
        (3)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3.3.3 粉煤灰与活化掺合料对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影响
        (1) 混凝土的收缩性能
        (2) 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3) 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
4 结论

(10)黄土地区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及材料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与工程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3.1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调查
        1.3.2 室内试验研究
        1.3.3 路基施工质量控制与路面结构设计研究
        1.3.4 水泥混凝土路面试验路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1.3.5 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经济效益分析
第二章 山西省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调查
    2.1 京大高速公路
    2.2 大新高速公路
    2.3 国道208线山阴段
    2.4 国道108线祁-介段
    2.5 国道108线繁峙县五台山段
    2.6 夏汾高速公路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室内试验研究
    3.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1.1 原材料
        3.1.2 试验方案
    3.2 矿物外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2.1 原材料
        3.2.2 粉煤灰混凝土
        3.2.3 硅灰混凝土
        3.2.4 硅灰与粉煤灰混凝土
    3.3 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3.1 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3.2 纤维混凝土抗折、劈拉强度与韧性
        3.3.3 纤维混凝土弯曲性能
        3.3.4 钢纤维混凝土抗冲击性能
    3.4 层布钢纤维混凝土
        3.4.1 单层撒布钢纤维混凝土
        3.4.2 双层撒布钢纤维混凝土
        3.4.3 多层钢纤维增强混凝土
    3.5 耐碱玻璃纤维混凝土
        3.5.1 原材料及试件制作
        3.5.2 试验方案
        3.5.3 掺加耐碱玻璃纤维混凝土试验研究
    3.6 高强混凝土路面开裂敏感性研究
        3.6.1 强度等级对混凝土断裂能的影响
        3.6.2 纤维对混凝土断裂能的影响
        3.6.3 粗集料粒径对混凝土断裂能的影响
    3.7 贫混凝土性能研究
        3.7.1 原材料
        3.7.2 测试方法
        3.7.3 贫混凝土抗冻性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路基施工质量控制与路面结构设计研究
    4.1 概述
    4.2 黄土路基
        4.2.1 黄土组成特性
        4.2.2 黄土室内试验
        4.2.3 黄土地区半填半挖、新旧结合和深沟填筑等困难地带施工工艺
    4.3 结构设计研究
        4.3.1 交通分析
        4.3.2 路面材料参数确定
        4.3.3 荷载疲劳应力
        4.3.4 温度疲劳应力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泥混凝土路面试验路施工工艺
    5.1 工程概述
        5.1.1 背景
        5.1.2 试验段设计标准
    5.2 试验路施工
        5.2.1 砂砾垫层
        5.2.2 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
        5.2.3 贫混凝土基层
        5.2.4 混凝土路面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经济效益分析
    6.1 直接经济效益
    6.2 社会经济效益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下一步研究及建议
参考资料
致谢

四、湿排灰混凝土强度特性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水化特性及性能提升机制研究[D]. 杜森.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2]粉煤灰的磁选及其性质对比研究[D]. 宁美. 重庆大学, 2019(01)
  • [3]大掺量湿排粉煤灰泡沫混凝土制备技术[D]. 张辉. 重庆大学, 2018(04)
  • [4]利用吉安电厂废渣和锰渣制备复合混凝土掺合料的研究[D]. 黄安冲. 南昌大学, 2015(03)
  • [5]湿排粉煤灰性能评价及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J]. 孟刚,张凯峰,郭艳,赵世冉,蔡雨欣,刘艳丽. 粉煤灰, 2015(01)
  • [6]我国固废物砂浆节能应用研究现状[J]. 王朝强,谭克锋,王培新,徐秀霞. 粘接, 2013(12)
  • [7]一种低品质湿排粉煤灰的激发及性能研究[J]. 李晓斌. 福建建筑, 2013(03)
  • [8]湿排粉煤灰料浆活性激发及性能研究[A]. 龚明子,曾冲盛,孟祥杰,陈晓彬. 第三届两岸四地高性能混凝土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2012
  • [9]湿排低品质粉煤灰高效利用技术研究[J]. 曹现强. 粉煤灰综合利用, 2011(05)
  • [10]黄土地区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及材料性能研究[D]. 申俊敏. 长安大学, 2010(03)

标签:;  ;  ;  ;  ;  

湿灰混凝土强度特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