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卫视新疆地区接收太难(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宇[1](2020)在《融媒时代电视综艺的媒介生态建构》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以来,以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不断涌现,其席卷之势给传统媒体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巨大冲击,致使传播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媒介生态与传播格局随之发生了深刻变革,传统媒体曾经形成的核心竞争力逐渐瓦解。电视作为现代社会至关重要的一种媒体形态,在新的技术环境、社会环境下,正面临多方面的挑战,网络视频、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对传统电视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新媒体对传统媒体进行的多层面、多角度的渗透,使两者间愈渐频繁的互动发展,电视媒体不再一枝独秀,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面对冲击,结合国家战略要求、技术进步以及行业发展形式,传统媒体不得不借力新媒体,整个传媒业呈现媒体融合的趋势。近年来,媒体融合更是作为国家战略不断推进深化,媒体融合发展推动形成全媒体传播体系,打造中国特色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已上升到国家治理体系的高度,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新生态势在必行。作为当下电视荧屏中占据主流地位的节目类别,电视综艺节目在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下,更是遭遇到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能否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借助互联网思维破除僵局,尽快掌握媒介融合的技巧,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同时,利用新媒体的特点不断丰富自己,实现传统电视节目与新媒体平台的融合,创新节目形态,减少受众流失,加强自身品牌建设,完成自身转型,实现电视综艺生态平衡长远发展,成为最为紧迫的命题。随着互联网不断升级换代,媒介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工具,或是一个沟通的渠道,它已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连接的平台,开始将人类社会引入一个相互联系的生态圈中,使得任何一种媒介问题的解决,依靠单一的媒体都解决不了,需要从一个更大范围的媒介生态学的角度去审视和关照,因此,把综艺节目搁置于当前的媒介融合的大生态的背景下,研究综艺节目的创新问题是本文所要面对和解决的主要问题。也基于此,本文会侧重于使用媒介生态学的理论,对融媒背景下的电视生态的变革、电视综艺节目的媒介生态现状进行一个全景式的扫描与归纳,由此分析电视综艺节目的媒介生态建构问题,以期探索出一条可行的电视综艺节目融合创新发展路径,并建立电视综艺节目媒介生态建构的理论体系。具体而言,本文聚焦融媒时代电视综艺节目的媒介生态建构研究,主要以媒介融合、媒介生态、媒介平台等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传播学、艺术学、经济学等相关理论,采用跨学科的研究视角,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观看、整理、研究分析大量综艺节目的基础上对融媒时代下电视综艺节目的创新发展路径进行深入探析,从“原生态”、“内生态”和“外生态”三方面对融媒时代下电视综艺节目进行媒介生态建构研究,提出具体建构策略,帮助电视综艺节目健康发展。该选题对电视综艺节目的研究和创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将分为五个章节对融媒时代电视综艺的媒介生态建构进行研究。绪论部分,首先对选题的背景进行详细的分析阐述,并论述选题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方面的重要意义;其次,就选题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主要从媒介融合、融媒时代电视的发展、媒介生态、综艺节目的发展等四个方面,对国际、国内相关着作、文献及理论进行梳理和介绍;最后,交代本文写作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对文中相关概念,主要是融媒、电视综艺和媒介生态做了简要的界定,在此基础上廓清其定义和特点,并对研究涉及的相关理论,如媒介融合理论、媒介生态理论、媒介平台理论等进行理论梳理铺垫,这些理论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章主要研究融媒时代电视生态的变革,从电视媒体面临的困境入手,如何突破困境,要从生态的角度去探讨。对于当下电视生态的变革通过电视发展的三度空间、传统媒介与新媒介交织下的电视生态和电视产品的创新路径三方面阐述,最后将电视传播生态变革的动因归结于技术革新、政策推动、市场开放、文化融合、受众需求几方面因素。第三章通过内容形态、传播形态、制作方式和节目类型四个维度分别对电视综艺的发展历史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内容形态上从晚会表演到真人秀、传播形态上从电视综艺到网络综艺、制作方式上从科组长制到工作室制、节目类型上从节目综艺到产品综艺,并对各阶段综艺节目进行历史分期,纵向与横向梳理相结合,便于厘清综艺节目的发展状况和变迁变革。第四章着重研究电视综艺媒介生态的现状与媒介生态危机。将电视综艺节目置于一个宏观、动态的媒介生态环境之中,从外部生态环境和生态位及生态关系方面系统分析电视综艺节目生存与成长的背景,探析电视综艺的生存现状和生长态势,并分析电视综艺节目在当下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媒介生态危机。第五章探究融媒时代电视综艺的媒介生态建构问题,这是本文重点论述的章节。结合用户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等互联网思维作为建构基础,分别从组织机构变革驱动的电视综艺“原生态”建构、内容为中心的产制理念推动的电视综艺“内生态”建构和以合作共赢的产业链模式为基础的“外生态”建构三方面阐述电视综艺的媒介生态建构策略。最后结语部分聚焦于对本文的总结和电视综艺的未来发展的展望。本文通过对电视综艺节目的研究,以融媒时代为背景,以媒介生态学为视点审视电视综艺节目的生态现状、影响因素,探究优良综艺节目生态的建构策略,从而寻找电视综艺节目再平衡的出路与转机,以期指导传播实践,促进电视综艺节目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梁聪聪[2](2019)在《中亚来华留学生媒介接触与文化认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沿线国家之间不仅在政治、经济上加强合作,文化交流亦日益频繁。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亚洲第一留学目的国。这体现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以及留学生对我国高等教育的肯定。中亚国家留学生来到中国,实现了从母文化到异质文化的跨越,媒介接触与文化认知的问题接踵而来。本文以顾列伟学者对于中国文化认知的分类为依据,将中国文化分为物质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交通文化、科技文化)、精神文化(学术文化、宗教文化、文学、艺术)和制度文化(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但笔者主要集中于对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分别选取兰州大学和北京语言大学的中亚来华留学生共160人作为调查对象,对中亚来华留学生的媒介接触、中国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认知以及媒介接触对中亚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认知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分析了中亚来华留学生媒介接触现状及媒介使用效果;第二章分析了中亚来华留学生对中国物质文化的认知状况;第三章分析了中亚来华留学生对中国精神文化的认知状况;第四章探讨了媒介接触对中亚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认知的影响因素;第五章分析了中亚来华留学生在媒介接触与中国文化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升策略。
张艳[3](2018)在《记忆的保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际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精神文化遗产。在传播过程中,它以文化记忆的形式呈现,在社会发展中起着教化民众、建构身份认同的作用。作为一种强调世代传承的活态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代际之间主要以口耳相传、言传身教的方式进行传播,是传受主体基于一定的代际关系而进行的传播实践。在新的传播环境下,虽然互联网技术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际传播能够跨越巨大的空间,传播范围从个人、家庭、地域等层面扩大到更广泛的社会层面,但还是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代际断裂现象。人是文化传播活动的主体,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常是与特定的文化空间、文化传统紧密相连,如何让创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群体或个人代代相传,实现文化空间或文化传统的赓续和发展,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新问题。文章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湖北楚剧为分析案例,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等方法,在文化记忆和文化传播理论框架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际传播进行分析,以探寻弥合代际断裂,走出传播困境的策略。全文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从传播形态和社会功能上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记忆的特性,并从微观和宏观层面上对代际传播的相关概念进行厘清与辨析,从传承的内在需求和保护的必然要求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际传播的重要性进行论述。其次,从传播范围和传播媒介的变化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际传播现状进行说明。并结合案例分析,从传受主体的代际分层、传播内容的代际承接、传播时空的代际延续和传播效果的代际差异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际传播特征进行了说明,并首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际传播形式进行了三种分类,即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直线式传播,个体与群体之间的教学式传播,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社区式传播。再次,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和案例的比较分析,从传受主体间的代际断层、传播意愿上的代际反差和效果认知上的代际鸿沟三个方面说明传播过程中的代际断裂现象,并对这一现象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进行阐释,从传播环境的客观局限和代际群体的主观限制上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际传播陷入困境的原因。最后,根据前文分析,针对我国国情和代际群体的实际情况,从政府、民众和传媒三个层面上提出代际传播策略,具体包括完善传播链条和传播条件、激发传播动力和传播实践、增加传播密度和传播渠道等。
戴颖洁[4](2016)在《冲突与共谋:全球模式节目本土化生产的权力博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模式节目跨境流动作为全球传播格局的表征,体现了全球与地方文化的"勾连"。本研究以国外模式节目的本土化生产为研究对象,以权力博弈为切入视角,将模式置于全球和地方化的产业、经济以及政策规制中,分析模式节目本土生产空间的开拓以及文化"杂合化"的实现过程。研究者于2015年5月至10月在灿星公司开展田野调研,并对27位涉及模式本土化运作的工作人员进行了 32次深度访谈,人员范围覆盖灿星公司,灿星合作方,以及国内其他同行。与此同时,还对田野期间获取的灿星公司内部资料、重点模式节目的拉片分析报告,以及各路媒体的相关宣传报道展开文本分析,并积极参加学界、业界模式相关的论坛和会议,进一步丰富理论知识和研究资料。本研究围绕灿星涉猎的《中国好声音》、《了不起的挑战》、《我的小小电视》三个模式节目,立足于电视空间的生产,将原本被遮蔽的"权力"要素置于前台。不仅关注媒介文本,更关注形塑媒介文本的框架性因素、结构性力量,以及他们的博弈路径,互动方式对本土版文化形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模式节目本土化分为引进、生产和推广三个主要阶段,涵盖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四大权力机制,模式方,制作方,国家权力部门,播出平台,广告商五大权力主体。政治因素是引进时最重要的衡量因素;经济因素是生产和推广阶段的最大诉求。多元主体间的竞争性互动,造就了"杂合化"的运作逻辑。这种"杂合"不仅体现在文本形态上,也体现在动力机制上;有力地批判了文化帝国主义流派"同质性文化"和"主导一服从"二元对立的理论主张,也回应了文化多元主义流派漠视权力架构的理论缺陷。最后以图绘形式,勾勒出模式本土化各阶段主要动力机制的运作方式和依存关系。引进阶段,政治和经济,政治和文化,政治和技术,都是单方面依存关系。引进违规的模式,总局不答应,受众不认同,广告商和制作方会蒙受经济损失;想要改变违规的模式点,技术层面有较大挑战。因此,政策上的把控诉求也是受众的文化诉求,广告商的利益诉求,以及本土电视人的自觉要求;不愿意冒险引进意识形态相左的模式。生产阶段,经济和政治,经济和文化,经济和技术,都是双向互动关系。一方面,经济利益的实现依赖政治权力提供的资源和保障;依赖文化接近性对受众认同感的营造,并转变为收视卖点;依赖本土的制作水平;另一方面,经济权力也通过和政治权力的良性互动,以及采取意识形态与商业表达相结合的"并置"策略,为自己拓展政治局面。与此同时,依托节目影响力传递主导意识形态,学习西方先进经验提升本土生产力,反作用于文化和技术权力。推广阶段,经济和政治,经济和文化,经济和技术,都是单方面依存关系。通过依托营销平台、营销渠道的技术支持,营销宣传时置入文化元素获取受众认同,以及注意规避政策要素弱化政治风险等方式,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虽然不同阶段不同权力的权重存在差异,互动方式也有区别,但政治、经济、文化、技术之间形成了同盟。通过建构技术层面的专业主义,和政策进行良性互动,依赖、推崇文化差异,制造受众文化认同等方式,构建同一框架下全球文化的不同体验,巧妙地掩盖了电视产业跨国合作的商业诉求这一真实运作逻辑。
周占武[5](2015)在《中国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1996年《实话实说》起,谈话节目开始活跃于中国内地电视荧屏。经过近20年的发展,电视谈话节目经历了从遍地开花、喧嚣一时到纷纷关停、此生彼亡再到平淡无奇、苦苦坚守的过程。整体来说,《实话实说》为电视谈话节目树立了样板,但也成为谈话节目无法超越的“经典”。随着电视谈话节目的出现和演变,相关的研究越来越多,产生了一批有见地的研究成果。但由于没有对概念做细致、严谨的界定,特别是没有对谈话节目和专题节目、访谈节目、演讲节目等做出明确的区分,导致大部分研究概念混乱、所指模糊、各说各话。概念的混乱对电视业务发展和学术研究都十分不利。本文更多着眼于电视业务,坚持问题导向,即从电视谈话节目现实存在的问题出发,作出分析并试图给出解决办法。第一章绪论,交代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文献综述,列举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章是理论基础部分。从电视谈话节目的定义切入,明确了谈话节目与专题节目、访谈节目、演讲节目的区别,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以内容和形式作为标准,划分了电视谈话节目的类型。从内容上,电视谈话节目包括四类: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社教类电视谈话节目、娱乐类电视谈话节目和服务类电视谈话节目;从形式上,电视谈话节目包括座谈式谈话节目和辩论式谈话节目两类。本文重点研究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实话实说》作为内地最有影响的电视谈话节目,属于半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因此,也是本文研究的对象。论述中国的电视谈话节目和脱口秀(Talk show)不是相等关系,也不是包含关系,而是交叉关系。在西方国家,电视谈话节目已成为电视节目的主体样式之一,占整个西方电视节目总量的60%—70%。为什么电视谈话节目有如此地位?因为它更接近电视的本质。当前,我国电视谈话节目为什么遭遇瓶颈?尝试提出了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好看与否的四个标准:新闻性、真实性、趣味性、启发性。第三到第六章聚焦于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的几大元素:话题、主持人、嘉宾、谈话现场和后期剪辑包装。话题方面,当前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存在话题偏软、新闻性缺失等问题,主题先行也是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不受欢迎的决定性因素,它无异于电视的“自杀性”行为。主持人是电视谈话节目的灵魂,因此电视谈话节目也可以称作主持人节目。当前中国新闻类谈话节目主持人还普遍存在只当“传声筒”,浅表性介入,发现能力、表达能力不足,个性和魅力缺乏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主持人选拔机制的创新以及电视机构领导层观念的转变。谁来谈并且谈得好,这是电视谈话节目成功与否的关键。某种意义上说,谈话节目也是嘉宾节目。当前的电视谈话节目存在嘉宾构成单一、代表性不足以及嘉宾资源结构性匮乏等问题。本文分析了造成嘉宾困境的原因并试图给出解决办法和路径。现场空间及布置、现场观众、道具、大屏幕、连线电话,现场乐队等共同构成谈话节目的现场。这些元素哪些属于必备元素,哪些属于非必备元素?它们各自发挥什么作用?应该避免哪些误区?文章都试图给出回答。后期剪辑包装是电视谈话节目生产流程的最后一环,它解决的是视觉和收看效果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同样给谈话节目带来损害甚至是致命性的伤害。因此,这个环节同样不能忽视。调整顺序、断章取义、过度包装等等都不可取。综观2002年以后中国内地的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一方面乏善可陈,另一方面仅存的一部分节目生存艰难、平淡无奇。中国新闻类谈话节目真正的标杆出现在凤凰卫视,因此,研究中国电视谈话节目,不能不甚至要浓墨重彩地提及凤凰卫视的几档节目。《哥伦比亚新闻评论》中文版首届传媒行业“中国标杆品牌”颁奖授予《一虎一席谈》“现场PK类”2008年传媒行业中国标杆品牌称号;《锵锵三人行》获得了“清谈类栏目”2008年传媒行业中国标杆品牌称号。“现场PK类”和“清谈类”分别对应的是辩论式谈话节目和座谈式谈话节目。凤凰卫视以上两档谈话节目不仅获得了国际认可,在中国大陆,这两档节目也是公认的标杆,一说到辩论,人们自然会想到和提到《一虎一席谈》;一说到座谈(或者聊天),《锵锵三人行》也是有口皆碑。鉴于此,笔者在论述过程中较多地关注了这两个栏目。
李宁[6](2014)在《叙事学视角下的《中国好声音2》》文中指出《中国好声音》是一档流行的电视综艺节目,自2012年播出以来就受到大众的持续关注,研究者也对《中国好声音》节目及其影响等展开了相关研究。目前,已有对于《中国好声音》节目的研究多从外在视角出发,本文选择从内在视角审视这一节目,以传播学5W模式为基本分析架构,从理论和方法上借鉴叙事学,对赛制升级后的《中国好声音2》进行探究,同时与《中国好声音1》进行适当比较研究。研究旨在通过挖掘《中国好声音2》的表层结构及深层结构、探讨节目中的矛盾体现和隐喻内涵、分析理清节目故事的逻辑关系、以简化公式的形式探讨悬念设置等,进而回答研究的核心问题:《中国好声音2》是如何叙事的。此外,本文的研究也为研究其它电视综艺节目以及新闻传播学科的相关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及方法。在具体的研究上,论文认为:(1)《中国好声音2》是群体作者创造的节目,叙述者是复合的而非单一的,隐含作者是接受者的想象和建构。(2)《中国好声音2》只是在讲述一个简单的故事:选出2013年节目的冠军。但节目通过复杂化序列丰富了故事内容。丰富的序列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了节目的复杂程度。(3)悬念在叙述故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而命运与矛盾是悬念的本质内涵所在。悬念的设置己从《中国好声音1》的单一事件单一悬念转变成《中国好声音2》的同一事件多重悬念。(4)这是一个简单易懂的节目,但对于接受者来说又是一个需要想象建构完整性的节目,因为节目中的时空是根据现实时空进行的重塑。(5)概括而言,节目的模式化使得《中国好声音2》与《中国好声音1》具有较多的相似性;节目是简单的故事复杂化后的呈现,是依托悬念胜出的故事;摆脱“红不过三”命运的方法在于悬念中矛盾的非重复性和悬念的良性运用。由于个人能力的局限,研究仍有可改进之处。
李萃翠[7](2014)在《多维观照:大众传媒与城市形象建构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对城市的竞争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城市形象的塑造与推广成为城市软实力的主要表现,如何调动各方力量塑造城市形象并解决好城市形象推广中出现的问题与矛盾,就成为每个城市发展的题中要义。本文以媒介的表征来反思中国现代的城市化进程,梳理并重新定位城市与媒体之间的关系,进而提供一个可以操作和借鉴的城市形象传播体系。第一章分阶段梳理不同时代背景下大众传媒与城市形象之间的关系,包括1949-1978年间革命语境下的、1978-1992年间改革开放语境下的以及1992-2012年间市场经济语境下的传媒与城市。第二章结合城市营销理论及传播学经验学派的研究,讨论城市建构的传媒策略。本章提出中国城市营销的背景,从20世纪90年代起,政府不断将土地卖给开发商,而“买入”城市的恰恰是这个城市的市民,在这一买一卖当中,中国的城市化的资金得以积累,城市形象得以重新塑造。同时通过引用城市品牌与营销的概念,列举不同时期、不同城市、不同媒介的例子,阐明了城市品牌营销的各个重要因素,以及点出中国城市中存在过分依赖媒体对城市的形象塑造,忽略了城市精神、城市文化等内涵养成的问题。第三章探讨大众传媒建构社会认同、整合社会意识的所为与不为,通过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例子,阐述了中国城市形象传播中的政治因素、政府意愿对媒体的导向,以及详细论述了财富的崇拜、流行都市文化和当代“城市剧”对城市形象传播的影响。第四章论述了传媒对城市“他者”的塑造,通过城市“新移民”、性工作者、失业人员三个阶层,解构大众传媒对于城市“他者”的形象呈现及媒体的话语表达与“他者”的社会阶层属性及其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的重要关联。在制造认同的过程中,官方媒体主要采用放大美好品格的一贯方式,并将负面的事物遮蔽于受众的视野之中,而市场化媒体则试图挖掘“他者”群体的真实生活面貌,以期获得社会同情与宽容。与此同时,大众传媒出于特定的目的会使得媒介所建构的真实与客观真实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也正是如此,才使得其自身如此多元而富有活力。第五章基于上述四章的分析,阐述了城市病的表现、形成原因,并反思了英美国家对城市病治理的经验教训。详细论述了如何从城市硬件,城市营销和大众传媒的形象建构与符号传播三个层面塑造理想的城市形象,以及如何从“连接”、“沟通”和“共享”三个方面建立一个可沟通的城市。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将居于主导地位,大众传媒则作为积极的参与者。总之,无论是城市形象还是传播媒介,其背后一定是深刻的文化根基。提出问题是为了更好地改变,而非单纯的批判。城市应正视自身所面临的诸多发展困境。本文更加注重从方法论层面出发就如何推动城市发展、如何塑造理想的城市形象以及大众传媒何以可能创新为一种公共领域并作用于可沟通城市建设进行具体论述,以期为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建言献策。
李冬梅[8](2010)在《网络时代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内容生产与营销创新》文中研究表明真人秀是一种非虚构类的电视节目,没有剧本,纪实性地描述现实事件,通常是普通人而非专业演员通过行动展示人们的个性心理的节目。由于制作速度快和成本低的缘故,电视真人秀节目在电视制作公司和播出机构开始流行。在国内电视荧屏上,不少电视真人秀节目是省级卫视或地面频道的品牌节目,因此对于扩大电视频道的影响力非常重要。电视真人秀节目和观众有着广泛的互动,极大地满足了观众的多方面的心理需求,在电视产业链运营造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目前国内电视真人秀节目模仿国外的优秀节目的居多,缺乏原创,这说明电视人还没有有效地整合相关资源。因此他们需要转变观念,追求创新。另一方面,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理念还没有完全落实到电视人的行动中,有些优秀节目由于缺少营销和宣传,没有获得很好的观众市场和广告市场,更不用说产业化开发了。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先行创新可以带动电视业的创新实践,因此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1948年的《隐藏的摄像机》可以说是最早的真人秀电视的雏形,尽管当时这样的节目被称为“纪录片”。早期的真人秀也包括那些回答问题赢取奖金或奖励的游戏秀节目。自从1999年《老大哥》出现后,真人秀节目迅速兴起。网络推动着那些真人秀节目称为社会事件。人们在网络上讨论各种与电视真人秀节目有关的话题,年轻观众喜欢通过电脑、手机和其他工具与真人秀节目互动,双屏娱乐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国内,以2000年的《生存大挑战》和2001年《走入香格里拉》节目的播出为代表,中国的电视真人秀节目开始迅速发展,更多地运用网络技术,包括网络报名、网络投票、网络报道、网络评论等。2005年的湖南卫视《超级女声》更是将整合营销推进到了新的高度。从国内的学术文献来看,目前国内研究电视真人秀的论文有200多篇,硕士论文28篇,没有博上论文。但从选题来看,基本上没有从电视与网络的关系的角度进行研究的。同样,目前国内研究电视真人秀的两本论着对这个领域也没有深入探讨。因此这篇论文研究的是电视真人秀与互联网间的融合关系这个空白研究领域,重点分析电视真人秀节日的内容生产与营销的创新。第一章当代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发展现状。在这一部分首先梳理了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历程,其次对当代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类型及形态特征做了分析,与国外电视真人秀节目进行比较,从中发现国内的电视真人秀节目尽管数量较多,但类型较为单一,更多地局限在才艺表演的真人秀节目,因此应该拓展节目内容生产和类型研发的思路,进行观念创新。最后分析了当代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传统营销模式,包括传统媒介营销、网络营销,线下活动营销、广告营销等,从中发现国内电视真人秀节目传统营销中的潜在问题。第二章当代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媒介融合环境。本章首先整体上分析了全球媒介融合的大趋势,探讨了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媒介融合环境,分析了它与网络在时间、技术上的契合点和文化理念上的相似性。在21世纪初,出现了博客、微博客、播客、网络社区、邮件、即时通讯等网络社会媒体,视频网站出现竞合的趋势,网络消费方式的多元化、三网(包括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的融合,这些都为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另外从文化相似性来看,真实与拟态、偷窥与观察、广泛参与性和互动性等特性使得电视真人秀和网络可以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第三章阐述了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创新指标。本文提出了四个关键的评价指标,即观众注意力、网络影响力、节目竞争力和节目的原创力。还对2009年的20档省级卫视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网络影响力做了实证研究,对这些节目的网络关键词搜索记录数、相关新闻量、相关视频量、博客博文数、贴吧发帖数等进行了详细的数据统计和对比分析。第四章讨论了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类型。真人秀节目的类型多样,一个国外的研究认为电视真人秀节目分为13个类型,尹鸿教授认为可以分为9个类型,研究者胡波则提出有4个类型。本文尝试用系统观和层次论,对电视真人秀节目删繁就简,认为应该从四个不同层次即个体、家庭、组织和社会来研究节目选题,分析了四种典型类型的节目——才艺表演类、生活服务类、职场工作类、公益类真人秀,分别阐述了其制作理念和形态创新的方法,并强调真人秀节目必须关注普通人的个性心理和真实生活,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第五章分析了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内容生产创新。首先指出了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克隆成风有很多弊病。其次提出电视节目制作人应该完善电视真人秀节目制作的创新流程,强调了策划环节的团队合作。然后分别谈到了头脑风暴法、戈登法、默写式头脑风暴法(635法)、电子会议法、借助外脑法等征集创意的方法。最后提出电视人在节目制作中应该重视创造思维的被忽视的多种思维形式,比如发散思维、形象思维、逆反思维、批判思维、联想、灵感、直觉等,可以使用多种创造思维方法,如列举法、组合法、类比法、移植法、逆反法、联想法、信息交合法等。第六章探讨的是电视真人秀节日的网络营销。电视真人秀节目的营销可以分为节目营销和广告营销。在网络时代,网络营销对电视真人秀节目的营销非常重要,也是创新的领域。本章分析了不同的网络营销方法,如新闻营销、病毒式营销、节目网站营销等。第七章阐述的是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广告营销。本章首先阐述了网络传播对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广告营销的五个方面的影响,然后以湖南卫视2009年的《快乐女声》的广告营销为典型个案,分析了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硬广告的特点。最后探讨了植入式广告营销的模式。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的创新。一、研究对象创新目前国内对电视真人秀节目研究的课题主要是从电视节目制作观念、节目元素、形态结构、道德价值、文化背景等进行分析和评价。本研究选取的“网络时代中国真人秀节目的制作与营销创新”是相对较新的研究领域。媒介融合是目前世界媒体发展的大趋势。在国家推进三网融合的背景下,中国电视业与网络业走向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竞合。本文研究的是网络时代的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内容生产与营销的创新,目前属于较新的研究领域。二、研究方法创新1、调查法。本研究对一些电视媒体机构进行了调查,笔者作为现场观众实地观看节目,与节目制作人、编导进行电话和邮件沟通交流等,获得了关于电视媒体的第一手资料。同时通过参与培训和实地考察,对央视索福瑞的媒介调查技术有所了解。另外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对244名山东艺术学院大学生进行了调查,了解了他们对于当前国内电视真人秀节目的态度。虽然由于调查范围小,代表性较弱,但从一些数据也反映了年轻人对国内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客观的评价。2、内容分析法。Ole Holsti (1969)认为: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于传播讯息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从而得出推论的研究方法。本文使用内容分析法对网络上与电视真人秀节目有关的信息进行了搜集整理和分析,涉及新闻、博客、贴吧、文章、视频、广告、网站等。通过定量分析和定性研究的结合,对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网络影响力问题、节目的制作方式、节目的营销模式等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3、实验法。笔者对网络意见领袖如何影响电视媒体的效果进行了小范围的实验研究。实验的方法是通过与一些电视栏目的制作人员和博客博主电话沟通与邮件联系,验证是否影响了电视栏目的制作与宣传。这验证了一个假设,即一些电视媒体人正在开始重视意见领袖的建议。4、跨文化比较和多学科的分析方法。中国的电视真人秀节目走自主创新之路不能闭门造车。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电视节目制作人更应该学习借鉴国外的优秀节目。笔者对国外的相关节目视频、网站、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以发现中国电视节目制作与营销的不足,提出创新的办法。本文尝试采用多学科交叉的分析方法,包括电视学、创造学、心理学、广告学、市场营销学、传播学等。三、研究结论创新1、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与互联网互动的“双屏”时代已经到来。电视网络提供的各种便利条件对真人秀节目的制作与营销非常有用。电视人应该重视互联网用户,增强节目的网络影响力,维护广告客户的利益,从而实现双赢。2、克隆国外节目对国内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发展有不少危害。电视人在节目的制作创新中,除了头脑风暴法外,可以运用多种创造思维方法,并有效利用网络资源。3、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创新在于理念创新和形态创新。电视人应该吸收心理学的一些研究成果,展示人的个性心理和个体差异性,了解观众的多种心理需求。突破电视真人秀节目既有的类型说的定势思维,除了才艺表演类节目,未来真人秀节目应该在生活服务类、职场工作类节目和公益类节目方面不断创新,推出更多亚类型的节目。4、网络营销是电视真人秀节目营销的创新点。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网络营销应该使用各种网络营销模式,致力于通过“沟通”与“对话”的关系营销增进与受众的关系,从而实现真正的“受众中心”。5、植入式营销是电视真人秀节目广告营销中的创新点。植入营销的模式包括口头、实物、标志、情境和机构形象的植入。本文的不足之处是:限于篇幅和能力,国外的一些最新资料没有完全反映到研究中。研究提出的内容生产和营销创新的方法也有待实践检验。
路小勇,武如阶[9](2002)在《北京卫视新疆地区接收太难》文中研究表明
二、北京卫视新疆地区接收太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卫视新疆地区接收太难(论文提纲范文)
(1)融媒时代电视综艺的媒介生态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一)媒介融合的相关研究 |
(二)融媒时代电视的发展相关研究 |
(三)媒介生态的相关研究 |
(四)综艺节目的发展相关研究 |
三、研究目标、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融媒 |
二、电视综艺 |
三、媒介生态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媒介融合理论 |
二、媒介生态理论 |
三、媒介平台理论 |
第二章 融媒时代电视生态的变革 |
第一节 融媒时代电视媒体面临的困境 |
一、电视媒体地位与电视传播功能削弱 |
二、电视受众流失严重 |
三、电视专业人才外流 |
四、电视广告收入下滑 |
五、融合发展停留表面,缺乏具体路径 |
第二节 融媒时代电视生态的现状 |
一、移动、社交、智媒——电视发展的三度空间 |
二、竞合共生——传统媒介与新媒介交织下的电视生态 |
三、形态与价值迭变——成为电视生态的常态 |
第三节 融媒时代电视生态变革的动因 |
一、技术赋能媒体 |
二、制度政策支持 |
三、市场环境推动 |
四、文化相融共生 |
五、受众需求变化 |
第三章 电视综艺的发展与衍变 |
第一节 从晚会表演到真人秀 |
一、萌芽期(1980 年—1995 年) |
二、发展期(1996 年—2002 年) |
三、成长期(2003 年—2009 年) |
四、高速发展期(2010 年至今) |
第二节 从电视综艺到网络综艺 |
一、起步期(2007 年—2013 年) |
二、成长期(2014 年—2015 年) |
三、黄金期(2016 年至今) |
第三节 从科组长制到工作室制 |
一、科组长制度 |
二、制片人制度 |
三、独立制片人制度 |
四、产品经理人制度 |
五、工作室制度 |
第四节 从节目综艺到产品综艺 |
一、节目综艺:娱乐为主,电视综艺商业模式探索 |
二、产品综艺:网综爆发,综艺节目产品属性深化 |
第四章 电视综艺的媒介生态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一节 电视综艺的外部生态环境 |
一、政治生态环境:政策调控不断,引导电视综艺发展的走向 |
二、经济生态环境:经济稳中有增,推动电视综艺市场化转型 |
三、文化生态环境:消费文化兴起,创造电视综艺节目新形态 |
四、技术生态环境: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促进电视综艺融合创新 |
第二节 电视综艺的生态位及生态关系 |
一、基本生态位:媒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物种” |
二、现实生态位:电视综艺节目自身的进化改良 |
三、种间关系:竞争排斥和互利共生 |
四、种内关系:掠夺性竞争促进多样化探索 |
第三节 电视综艺面临的媒介生态危机 |
一、外部生态下向市场妥协,“重娱乐化”变异 |
二、内容原创力缺乏,导致产能过剩与市场萎缩 |
三、媒介“生态位”高度重叠,节目同质化加剧 |
四、节目明星的天价成本,导致产值结构不合理 |
五、品牌意识薄弱,生态关系下生存竞争力较差 |
第五章 融媒时代电视综艺的媒介生态建构策略 |
第一节 媒介生态的建构基础——互联网思维 |
一、互联网思维 |
二、互联网思维影响下电视媒体的典型特征 |
三、“互联网+电视综艺”的化学反应 |
第二节 组织机构变革驱动电视综艺“原生态”建构 |
一、媒介常规——建立扁平化架构和一体化运作机制 |
二、媒介生态位——建立市场区隔,实现错位竞争 |
三、价值导向——传播变现与商业变现的选择 |
第三节 内容为中心的产制理念推动电视综艺“内生态”建构 |
一、基于需求、功能、价值的产制行为 |
二、以互动为核心的产制形态变革 |
三、“用户为王”的节目形式创新 |
第四节 以合作共赢的产业链模式为基础的“外生态”建构 |
一、传播渠道再转型——传播渠道立体化与传播模式融合化 |
二、台网联动新格局——合作、动态、非零和的媒体博弈 |
三、产业流程再塑造——垂直产业结构,打通全媒体产业链条 |
四、商业模式再创新——整合营销延伸价值链,重构综艺生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2)中亚来华留学生媒介接触与文化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六、概念界定 |
第一章 中亚来华留学生的媒介接触与使用情况分析 |
第一节 中亚来华留学生媒介接触现状 |
第二节 中亚来华留学生媒介接触效果 |
第二章 中亚来华留学生对中国物质文化的认知状况 |
第一节 中亚来华留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认知 |
第二节 中亚来华留学生对中国建筑文化的认知 |
第三节 中亚来华留学生对中国交通文化的认知 |
第四节 中亚来华留学生对淘宝文化的认知 |
第三章 中亚来华留学生对中国精神文化的认知状况 |
第一节 中亚来华留学生对宗教文化的认知 |
第二节 中亚来华留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 |
第三节 中亚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学艺术的认知 |
第四节 中亚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旅游文化的认知 |
第四章 媒介接触对中亚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认知的影响 |
第一节 外部因素 |
第二节 内部因素 |
第五章 对中亚来华留学生媒介接触与文化认知的再思考 |
第一节 中亚来华留学生在媒介接触与文化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中亚来华留学生媒介接触与文化认知提升策略 |
第三节 中国优秀文化对外传播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亚在华留学生媒介接触与文化认知调查问卷(汉语版) |
附录二 中亚在华留学生媒介接触与文化认知调查问卷(俄语版) |
附录三 访谈提纲 |
附录四 访谈对象代码对照表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致谢 |
(3)记忆的保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际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 研究的文献综述 |
(三)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 文化记忆理论 |
2. 文化传播理论 |
(四) 研究的主要问题 |
(五) 研究目的与方法 |
(六) 分析案例的介绍 |
1. 楚剧简介 |
2. 楚剧传播 |
二、记忆的透视: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际传播 |
(一) 作为文化记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1. 传播形态上的同一性 |
2. 社会功能上的一致性 |
(二) 代际传播的概念界定与辨析 |
1. 代际与代际关系 |
2. 代际关系与代际传播 |
3. 代际传播与文化记忆 |
(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际传播的重要性 |
1. 代际传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内在需求 |
2. 代际传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然要求 |
三、记忆的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际传播活动 |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际传播现状 |
1. 传播范围的延展化 |
2. 传播媒介的多元化 |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际传播特征 |
1. 传受主体间的代际分层 |
2. 传播内容上的代际承接 |
3. 传播时空上的代际延续 |
4. 传播效果上的代际差异 |
(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际传播形式 |
1. 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直线式传播 |
2. 个体与群体之间的教学式传播 |
3. 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社区式传播 |
四、记忆的断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际传播困境 |
(一) 代际断裂现象的表现形式 |
1. 传受主体间的代际断层 |
2. 传播意愿上的代际反差 |
3. 效果认知上的代际鸿沟 |
(二) 代际断裂带来的消极影响 |
1. 传播半径小 |
2. 传播实践欠缺 |
(三) 出现代际断裂现象的原因 |
1. 传播环境的客观局限 |
2. 代际群体的主观限制 |
五、记忆的保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际传播策略 |
(一) 政府层面:完善传播链条和传播条件 |
1. 保护和培养传承人 |
2. 合理分配传媒资源 |
(二) 民众层面:激发传播动力和传播实践 |
1. 树立正确的职业取向以打破传播偏见 |
2. 吸纳年轻一代亲身参与传播实践 |
(三) 传媒层面:增加传播密度和传播渠道 |
1. 通过议程设置提升话题关注度 |
2. 针对不同代际群体进行分众传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际传播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调查问卷结果分题统计表 |
附录三 访谈调查记录 |
致谢 |
(4)冲突与共谋:全球模式节目本土化生产的权力博弈(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模式节目—全球与地方的勾连 |
1.1 节目模式的全球发展历程 |
1.1.1 1980年代前,节目模式萌芽期 |
1.1.2 1980年代—1990年代,节目模式产业形成期 |
1.1.3 1990年代,节目模式产业的勃兴时期 |
1.1.4 2000年代—至今,模式产业繁荣时期 |
1.2 节目模式的全球流动图景 |
1.3 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
1.4 学科视角 |
1.4.1 传播政治经济学视角 |
1.4.2 媒介社会学视角 |
1.4.3 吉登斯"结构化"理论 |
1.5 研究内容和框架 |
2 研究综述 |
2.1 "模式"(Format) |
2.1.1 概念与缘起 |
2.1.2 "模式"的产业链 |
2.2 "模式"节目本土化 |
2.2.1 模式节目定位—媒介全球化的争议 |
2.2.2 模式节目本土化呈现—文化"杂合"理论的新面向 |
2.2.3 模式节目的本土化过程 |
2.3 "模式"节目研究成果介绍 |
2.4 小结 |
3 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法 |
3.1 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 |
3.2 个案介绍 |
3.2.1 欧美棚内音乐真人秀《中国好声音》 |
3.2.2 韩国户外真人秀《了不起的挑战》 |
3.2.3 韩国台网互动真人秀《我的小小电视》 |
3.3 具体研究方法 |
3.3.1 参与式观察 |
3.3.2 深度访谈 |
3.3.3 文本资料 |
3.3.4 资料分析 |
3.3.5 研究局限 |
3.4 小结 |
4 模式产业的中国印迹 |
4.1 中国电视业的发展进程 |
4.2 模式产业的中国式成长 |
4.2.1 2006年以前,萌芽期 |
4.2.2 2006年—2010年,初步发展期 |
4.2.3 2010-至今,爆发式增长期 |
4.3 中国模式产业的现状与趋势 |
4.3.1 抢购海外综艺节目模式成为卫视惯常选择 |
4.3.2 版权保护缺位,综艺节目克隆成风 |
4.3.3 综艺节目速生速朽,优质节目产能不高 |
4.3.4 真人秀进入怪圈,明星平民结合成为突破口 |
4.4 小结 |
5 在地"连结":模式引入中的权力博弈 |
5.1 "探路":模式引入前的准备 |
5.1.1 常规工作:热点追踪与数据分析 |
5.1.2 动态联系模式方,掌握最新节目动态 |
5.1.3 主动参会,寻求合作伙伴和优秀模式 |
5.2 模式节目的选择和偏好:"三步走"策略 |
5.2.1 模式 |
5.2.2 外部环境 |
5.2.3 运营团队 |
5.3 模式节目引进时的谈判和协商 |
5.3.1 对内谈判 |
5.3.2 对外谈判 |
5.4 模式在地"连结"中的权力互动 |
5.4.1 模式引入前 |
5.4.2 模式研判时 |
5.4.3 模式谈判中 |
5.5 小结 |
6 在地"创造":模式本土化生产中的权力博弈 |
6.1 模式在地"创造"中的"去地方化" |
6.1.1 "形式"去地方化 |
6.1.2 "内容"去地方化 |
6.2 模式在地"创造"中的"再地方化" |
6.2.1 导演团队,竞争优化 |
6.2.2 "匠心"精神,内容为王 |
6.2.3 洞悉市场,错位竞争 |
6.2.4 人文传统的引领与置入 |
6.3 模式在地"创造"中的权力互动 |
6.3.1 生产方与模式方 |
6.3.2 生产方与国家权力部门 |
6.3.3 生产方与播出平台 |
6.3.4 生产方与广告商 |
6.4 小结 |
7 在地"推广":模式本土实现中的权力博弈 |
7.1 营销推广:捆绑资本的资本最大化策略 |
7.1.1 电视节目的整合营销传播 |
7.1.2 赞助商的借势营销 |
7.2 "真"与"秀":包裹文化和艺术外衣的资本策略 |
7.3 模式在地"推广"中的权力互动 |
7.3.1 传统平台与视频网站的互动模式 |
7.3.2 赞助商借势营销的尺度和利益平衡 |
7.3.3 模式方与制作方赤裸的资本角逐 |
7.4 小结 |
8 政策、资本、文化、技术—模式节目本土生产空间的权力博弈 |
8.1 研究背景、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回顾 |
8.2 研究发现回顾 |
8.2.1 模式节目的本土化路径 |
8.2.2 模式节目本土化中的权力博弈 |
8.3 "杂合化"的权力运作逻辑 |
8.3.1 "杂合化"的文本形态 |
8.3.2 "杂合化"的动力机制 |
8.3.3 模式本土化的博弈路径和权力地图 |
8.4 研究展望 |
附录 访谈节选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5)中国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一、关于电视谈话节目发展历程和现状、产生背景和兴起的原因以及境内外比较的研究 |
二、关于电视谈话节目概念和特点的研究 |
三、关于电视谈话节目类型的研究 |
四、关于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话题、嘉宾等各元素的研究 |
五、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思考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思路方法 |
一、主要内容与结构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三、研究难点及创新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
第一节 电视谈话节目 |
一、电视谈话节目的定义 |
二、电视谈话节目的要件 |
三、电视谈话节目的基本元素 |
四、电视谈话节目与脱口秀(Talk show)之辨 |
五、电视谈话节目的类型 |
第二节 谈话节目体现电视本质的回归 |
一、电视谈话节目与电视的本质 |
二、谈话节目困境与突围 |
第三节 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的应有品质 |
一、反思《实话实说》 |
二、新闻类谈话节目的新闻性、真实性、趣味性、启发性 |
三、公共话语空间的构建 |
第三章 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话题的偏离和纠正 |
第一节 走偏的话题 |
一、话题雷同 |
二、话题摇摆 |
第二节 主题先行对新闻类谈话节目的危害 |
一、何谓“主题先行” |
二、主题先行的危害 |
三、民生话题主题先行的泛滥 |
第三节 轻松背后的严肃——《锵锵三人行》的启示 |
一、轻松的外表 严肃的内里 |
二、栏目定位与话题选取 |
三、轻松和严肃的统一 |
第四章 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灵魂作用的发挥 |
第一节 谈话节目是主持人节目 |
一、谈话节目离不开主持人 |
二、Anchor、Host与News reader |
第二节 新闻类谈话节目主持人的素质和能力 |
一、主持人的发现能力 |
二、主持人的表达能力 |
三、主持人的个性和魅力 |
第三节 主持人与谈话场 |
一、真诚平等的谈话场 |
二、轻松活泼的谈话场 |
三、讲导向的谈话场 |
第五章 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的嘉宾困境与对策 |
第一节 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需要什么样的嘉宾 |
一、嘉宾类别与嘉宾结构 |
二、嘉宾的代表性 |
第二节 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的嘉宾困境及对策 |
一、何谓嘉宾困境 |
二、如何破解嘉宾困境 |
第三节 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与专家公信力 |
一、“专家”、“公知”污名化 |
二、“专家”、“公知”因何被污名 |
三、怀疑权威又离不开权威的悖论 |
第六章 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现场和后期应避免的误区 |
第一节 谈话现场各元素作用的最大化 |
一、场地空间布置与谈话氛围的营造 |
二、现场观众不是旁观者 |
三、道具为谈话服务 |
第二节 后期剪辑包装应避免的误区 |
一、后期剪辑的原则 |
二、包装应避免的误区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叙事学视角下的《中国好声音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绪论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中国好声音》的研究 |
2.2 已有从叙事学角度对《中国好声音》展开的研究 |
3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好声音》概述 |
1 《中国好声音》栏目介绍 |
1.1 《中国好声音》栏目引入的背景 |
1.2 《中国好声音》的标志性意义 |
2 《中国好声音1》与《中国好声音2》 |
2.1 《中国好声音1》流程简介 |
2.2 《中国好声音2》流程简介 |
2.3 《中国好声音》流程图的意义 |
第二章 谁在叙述 |
1 作者、隐含作者和叙述者 |
2 《中国好声音2》的作者、叙述者、隐含作者 |
2.1 《中国好声音2》的群体作者 |
2.2 《中国好声音2》的叙述者 |
2.3 《中国好声音2》的隐含作者 |
3 谁在叙述 |
第三章 《中国好声音2》在叙述什么 |
1 文本与故事 |
2 《中国好声音2》中的象征 |
3 《中国好声音2》:功能性的角色和多级序列 |
3.1 功能性的角色 |
3.2 《中国好声音2》的叙事序列 |
第四章 悬念——《中国好声音2》讲故事的核心 |
1 悬念以及已有《中国好声音1》的悬念研究 |
1.1 什么是悬念? |
1.2 已有关于《中国好声音1》悬念的分析 |
2 《中国好声音2》的悬念 |
2.1 学员的视角 |
2.2 导师的视角 |
3 《中国好声音2》的悬念叙事策略 |
3.1 复合悬念 |
3.2 叙事节奏 |
4 悬念:多样化呈现的相近矛盾与残酷的命运厮杀 |
第五章 谁看到了什么样的故事 |
1 谁在“看” |
2 “看”到了什么 |
2.1 《中国好声音2》的可理解性 |
2.2 时间和空间的重塑 |
2.3 想象的完整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语 |
(7)多维观照:大众传媒与城市形象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城市形象建构的变迁 |
一、城市与大众传媒 |
二、革命语境下的传媒与城市形象(1949—1978) |
三、改革开放语境下的传媒与城市(1978—1992) |
四、市场经济语境下的传媒与城市(1992—2012) |
第二章 城市形象建构的传媒策略 |
一、城市形象的政治经济学 |
二、城市品牌的传媒策略 |
三、“地产”、“地王”、“地标” |
四、城市传播与城市形象片 |
第三章 城市形象的多维建构 |
一、政治符号:“中国城市化运动”的媒介镜像 |
二、财富崇拜:城市精英的媒体再现 |
三、流行文化与都市风景 |
四、人性幻象与当代“城市剧” |
第四章 城市形象的认同性建构 |
一、制造认同:“他者”如何进入城市 |
二、传媒塑造的城市“他者” |
三、谁的城市:作为“他者”的社会阶层 |
四、期待融入:“他者”对城市的感知与认知 |
第五章 城市形象建构的困境与出路 |
一、城市形象建构的困境:城市病?媒体病? |
二、国外的经验与教训 |
三、理想城市形象的媒介形塑 |
四、构建“可沟通城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8)网络时代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内容生产与营销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电视真人秀"界定 |
二、电视真人秀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国内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发展现状 |
第一节 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类型形态 |
第三节 电视真人秀节目内容生产中的问题 |
第四节 电视真人秀节目的传统营销模式 |
第二章 当代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媒介融合环境 |
第一节 当代媒介融合趋势综述 |
第二节 电视真人秀与网络的融合 |
第三章 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创新指标 |
第一节 对电视真人秀节目创新的认识 |
第二节 电视真人秀节目创新评价的关键指标 |
第三节 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网络影响力实证分析 |
第四章 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类型创新 |
第一节 才艺表演类真人秀的创新 |
第二节 生活服务类真人秀的创新 |
第三节 职场工作类真人秀的创新 |
第四节 公益类真人秀的创新 |
第五章 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内容生产创新 |
第一节 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内容生产过程创新 |
第二节 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创新技法 |
第六章 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网络营销创新 |
第一节 网络新闻营销 |
第二节 博客营销 |
第三节 病毒式营销 |
第四节 节目网站的营销 |
第七章 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广告营销创新 |
第一节 网络传播对电视真人秀广告营销的影响 |
第二节 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硬广告营销 |
第三节 电视真人秀节目的植入式营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北京卫视新疆地区接收太难(论文参考文献)
- [1]融媒时代电视综艺的媒介生态建构[D]. 王晓宇. 山东师范大学, 2020(10)
- [2]中亚来华留学生媒介接触与文化认知研究[D]. 梁聪聪. 兰州大学, 2019(08)
- [3]记忆的保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际传播研究[D]. 张艳. 湖北大学, 2018(02)
- [4]冲突与共谋:全球模式节目本土化生产的权力博弈[D]. 戴颖洁. 浙江大学, 2016(08)
- [5]中国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研究[D]. 周占武. 暨南大学, 2015(03)
- [6]叙事学视角下的《中国好声音2》[D]. 李宁. 厦门大学, 2014(08)
- [7]多维观照:大众传媒与城市形象建构研究[D]. 李萃翠. 苏州大学, 2014(12)
- [8]网络时代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内容生产与营销创新[D]. 李冬梅. 山东大学, 2010(09)
- [9]北京卫视新疆地区接收太难[J]. 路小勇,武如阶. 中国有线电视,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