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从卓越法律人才转变到卓越法治人才,是对法学教育现实困境的回应。持续走低的法学毕业生就业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人才需要、中国参与国际法治的人才需要是促进转变的必然要求。要顺利实现这种转变,可以借鉴法治发达国家的法治人才培养经验,结合我国法治建设的内生需求,在培养理念、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相应变革。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谢伟
关键词: 卓越法律人才,卓越法治人才,理念,师资,教学方法,考核评价
来源: 社会科学家 2019年10期
年度: 2019
分类: 社会科学Ⅱ辑,社会科学Ⅰ辑
专业: 法理,法史,高等教育
单位: 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法治与经济发展研究所
基金: 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研究项目《卓越涉外法律人才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广东高校为视角》(2013JK064),广东省教育厅2017年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法律硕士经济法教学案例库建设》(2017QTLXXM20),广东省教育厅2018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湾区战略下广东高校法律诊所教育改革研究》
分类号: D90-4;G642
页码: 116-120
总页数: 5
文件大小: 97K
下载量: 185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谈涉外法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J]. 中国市场 2019(34)
- [2].法律人才需求与课程设置平衡机制的建立[J]. 韶关学院学报 2019(11)
- [3].涉海法律人才岗位胜任力构成要素探析[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0(04)
- [4].普通高校培养基层卓越法律人才的难题与解题[J]. 法制博览 2020(11)
- [5].浅析“一带一路”倡议下新疆涉外法律人才的培养[J]. 法制与社会 2020(12)
- [6].从战略高度推进高素质涉外法律人才队伍建设[J]. 国际法研究 2020(03)
- [7].“一带一路”视域下卓越涉外法律人才之培养策略分析[J]. 法制与社会 2020(18)
- [8].协同培养模式下卓越法律人才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J].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3)
- [9].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融合卓越法律人才与应用法律人才培养[J]. 法制与社会 2020(21)
- [10].“一带一路”倡议视野下涉外卓越法律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18(34)
- [11].论海洋法律人才专业素质及其构成[J]. 法制与社会 2019(12)
- [12].“人工智能+法律”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19(48)
- [13].独立学院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为例[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7(12)
- [14].论卓越法律人才本科培养计划的延伸--以地方高校法学院为主的分析[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06)
- [15].“一带一路”背景下高级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西南民族地区高校为视角[J]. 法制与经济 2017(05)
- [16].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培养涉外法律人才的现状及其改革——以长吉图先导区开发开放为背景[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 [17].涉外工程承包企业法律人才的培养[J]. 法制博览 2017(22)
- [18].浅议辅修双学位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7(07)
- [19].论地方民族院校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4)
- [20].“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 教育现代化 2017(30)
- [21].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联合培养机制探究[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7(09)
- [22].地方高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教育探析[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 [23].论“一带一路”战略视域下的卓越涉外法律人才之培养[J]. 知与行 2015(02)
- [24].依法治国背景下复合型法律人才之培养[J]. 知与行 2016(04)
- [25].论卓越法律人才的应有素质及其培养路径[J].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4(06)
- [26].安徽省总工会制定工会法律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规划[J]. 工会信息 2014(31)
- [27].安徽省总工会制定工会法律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规划[J]. 工会信息 2014(33)
- [28].高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沧桑 2014(06)
- [29].论卓越法律人才的类型选择与体系构建——以福建工程学院为例[J]. 皖西学院学报 2015(03)
- [30].卓越法律人才构成要件分析[J].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