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聚模式论文_张迎朝,甘军,徐新德,梁刚,李兴

导读:本文包含了运聚模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模式,油气,火山岩,体系,油藏,石炭系,石炭纪。

运聚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张迎朝,甘军,徐新德,梁刚,李兴[1](2019)在《琼东南盆地深水东区Y8-1含气构造天然气来源及侧向运聚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综合钻井天然气地球化学、地震资料,分析了琼东南盆地深水东区Y8-1构造天然气成因、来源及侧向运聚模式.天然气轻烃C6、C7组成分析表明,Y8-1构造天然气既有别于松东凹陷北坡的油型气,也不同于深水L17-2气田的煤型气.根据天然气乙烷、丙烷碳同位素特征,判断Y8-1构造天然气具有煤型气和油型气混合成因特征.选择盆地东部典型煤型气、油型气作为端元,计算得到Y8-1构造天然气中煤型气占53.3%、油型气占46.7%,分别来源于松南-宝岛凹陷下渐新统崖城组陆源海相烃源岩、始新统湖相烃源岩,两套烃源岩均具备生成成熟-高成熟天然气的地质条件.松南-宝岛凹陷中烃源岩生成的天然气沿断裂、构造脊、砂岩层侧向长距离运移,在Y8-1崖城组、花岗岩基岩圈闭中聚集成藏.(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孙雨,刘如昊,于利民,闫百泉,文慧俭[2](2019)在《源下致密砂岩油成藏特征、控制因素和运聚模式——以松辽盆地大安地区白垩系泉头组扶余油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加深对致密砂岩油的成藏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的认识,以松辽盆地大安地区白垩系泉头组扶余油层为例,通过物性测试、薄片显微观察、包裹体均一温度测定和地层水矿化度分析等手段,总结了致密砂岩储集层特征、源储组合方式、石油成藏时间、油水分异程度、石油富集特征等成藏特征,分析了源储组合方式、剩余压差、致密砂岩储集层的分布及其内部非均质性对致密砂岩油形成的控制作用,认为不同类型源储组合条件下石油发生差异性运聚,控制了致密砂岩油的分布特征和富集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扶余油层致密砂岩储集层呈"平面多支、垂向多层"的分布特征;扶余油层上部与上覆青山口组烃源岩直接接触,形成了紧邻型源储组合,扶余油层中下部与青山口组烃源岩不能直接接触,形成了分离型源储组合;砂岩储集层致密化时间为姚家组沉积时期,早于石油充注时间,属于"先致密后成藏型"致密砂岩油藏;石油二次运移距离较短,油水分异程度差,整体呈准连续型分布,但富集程度差异大.源储组合方式、剩余压差、致密砂岩储集层分布及其内部非均质性是源下致密砂岩油的成藏特征的主要控制因素.综合分析认为,源储紧邻型致密砂岩油以短距离"面式运移"方式,通过源储界面附近的微裂缝和储集层中的孔隙直接向储集层中幕式充注,在致密砂岩储集层中运移距离可达40~300 m,受微裂缝发育特征和储集层非均质性影响,石油在储集层中发生差异性运聚,富集于优势运移通道附近;源储分离型致密砂岩油呈"点或线状横向推进式运移"方式在致密砂岩储集层中运移,横向运移距离可达30~850 m,储集层内部"甜点"为主要通道和富集部位.(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徐佑德[3](2018)在《车排子地区石炭系火山岩油藏油气输导体系与运聚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钻井、地震及大量分析化验资料,对车排子地区石炭系火山岩油藏的油气输导要素及输导样式进行了综合研究,认为研究区石炭系发育断层、毯砂、风化淋滤层3种油气输导单元,形成了断层-毯砂、断层-淋滤层、走滑断层等3种有效输导样式,控制了油气向盆缘凸起区大规模运移。根据车排子凸起东西两翼油藏在油源、输导要素等方面的差异,建立了"毯砂-风化淋滤层和走滑断层油气运移、断阶带优储聚集"的近源运聚模式及"毯砂-风化淋滤层油气运移、斜坡区优储聚集"的远源运聚模式。(本文来源于《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沈卫兵,庞雄奇,陈践发,王阳洋,张科[4](2018)在《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运聚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多元地质条件及其空间匹配关系角度出发,综合地质剖析及地球化学示踪等方法,对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奥陶系油气输导体系、运移方向及分布特征等进行的精细研究。结果显示:断裂、源储接触关系及盖层等共同控制着油气垂向运移的距离及层位;构造背景、不整合面、渗透性输导层、断裂的配置关系等控制着油气侧向运移的方向、通道和距离;海平面升降旋回、优质储层的配置关系控制着油气垂向聚集层位及平面分布规律。进一步结合研究区烃源岩条件、储层类型等研究成果,基于源储纵向接触关系及油气垂向运移距离,目的层油气成藏模式可分为近源混合成藏模式与远源混合成藏模式;根据油气来源区域及油气横向运移距离,又可分为内部源岩迭加混合成藏模式与内外部源岩交叉混合成藏模式。(本文来源于《沉积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赵乐强,林会喜,郭瑞超,宫亚军,闵飞琼[5](2018)在《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区火山岩风化壳油藏油气运聚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盆缘凸起火山岩风化壳油藏位于油源之外,油气运聚过程复杂,成藏认识程度低。文章以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石炭系为例,利用地质与地球化学资料,总结了该区火山岩风化壳油藏油气运聚特征,剖析了油气运聚过程,建立了盆缘凸起风化壳油气运聚模式。研究表明,风化壳结构层与断层决定着凸起内石炭纪火山岩风化壳圈闭的形成与分布;石炭纪火山岩风化壳具有双源侧向供烃特点。该风化壳在晚白垩世—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经历过2期较大规模油气充注。在油气充注过程中,油气通过"断层-毯砂"、"断层-风化淋滤层"及"断层-毯砂-风化淋滤层"等3种复合输导体系向凸起运移,从而在风化壳圈闭中聚集成藏。由断层-风化淋滤层输导的油气主要分布在靠近凹陷部位;由断层-毯砂、断层-毯砂-风化淋滤层输导的油气相对远离凹陷。车排子凸起石炭纪火山岩风化壳油藏油气运聚模式可概括为:双源侧向供烃,断层、毯砂及风化淋滤层复合输导,2期充注,浮力驱动,风化壳圈闭聚集。(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杨尚儒,高岗,张永超,郭郁,王建伟[6](2018)在《南堡2号构造带中浅层油源对比及原油运聚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南堡凹陷2号构造带中浅层原油为成熟轻质原油,具有低密度、低粘度、低凝固点、含蜡、低硫和胶质的特点,基本未遭受生物降解。基于烃源岩和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精细研究,将南堡2号构造带烃源岩分为Ⅰ类和Ⅱ类,发育层位分别以沙叁段—沙二段和东叁段为主,Ⅰ类烃源岩优于Ⅱ类;原油分为A类、B类和C类,A类原油中伽马蜡烷含量低,B类原油伽马蜡烷含量相对较高,这3类原油中的C27,C28和C29规则甾烷分别呈典型的"√"型、"L"型和"V"型,生烃母质具有低等水生生物和高等植物双重输入特征,主要形成于弱氧化—弱还原的淡水湖泊环境。A类、B类原油分别与Ⅰ类、Ⅱ类烃源岩具有亲缘关系,C类原油为混源油。在此基础上,明确不同类型原油的来源,依据源储关系建立中浅层原油运聚模式。油源断裂是深层油气向上运移的通道,断裂封闭性控制断裂两侧储层的含油气性和原油类型,深层超压为深层油气向中浅层圈闭运移提供动力,烃源岩与断裂的空间关系影响中浅层原油类型及分布。(本文来源于《油气地质与采收率》期刊2018年01期)

姚城,张新涛,于海波,杨传超,陈丽祥[7](2017)在《石臼坨凸起东南斜坡带输导体系与油气运聚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生物标志化合物对比,断面精细刻画,并利用断层活动性、砂体的展布特征以及成藏综合分析等技术手段,厘清了石臼坨凸起东南斜坡带油气来源,刻画了油气优势运移路径,确定了油气的优势输导体系,最终建立了石臼坨凸起东南斜坡带油气运聚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油气主要来自渤中凹陷沙一二段烃源岩为低成熟—成熟原油,且表现出良好的运移效应。2)油气成藏期为2.1 Ma,与生烃高峰时间5.2 Ma相匹配,具有晚期、快速、高效生烃的特征。3)石南一号边界断层规模大、活动性强、断面形态起伏,控制油气从渤中凹陷深层到石臼坨凸起浅层的垂向运移,凸起上晚期断裂控制浅层油气的垂向运移和聚集。4)古近系近源扇体沿着边界断层呈裙边状发育,与烃源岩大面积接触,具有中转油气的作用。馆陶组砂砾岩是新近系油气横向输导层,油气趋于沿着构造脊向高部位运移。明下段极浅水叁角洲砂体发育,与断层组合构成构造-岩性圈闭,保存油气。5)在凸起斜坡带形成"断控源仓型"和"断裂直控型"油气运聚模式。(本文来源于《断块油气田》期刊2017年06期)

贾京坤,尹伟,邱楠生,陈纯芳,周末[8](2016)在《红河油田延长组长8段油气输导体系及运聚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综合地质、录井、测井及地震解释等资料,对红河油田上叁迭统延长组主要油气输导体系(包括输导层及断裂)进行研究,分析油气输导体系发育特征及其在油气成藏关键时期的控制作用。利用盆地模拟方法,恢复研究区油气成藏关键时期的古动力,结果表明,在延长组长8段沉积时期研究区处于超压系统,且超压是油气运移的主要古动力。在延长组油气输导机制及油气运聚规律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在超压系统内长8段油气输导体系是由有效输导断裂及与其连通性良好的输导层共同构成的断—缝—砂输导体系。油气优势运移方向为沿压力差方向向有效低势区聚集,具有侧向封闭条件或物性"甜点"以及有效低势区的岩性或构造-岩性圈闭是研究区下步的有利勘探目标。(本文来源于《油气地质与采收率》期刊2016年02期)

牛成民,杜晓峰,邹华耀,张参,王飞龙[9](2016)在《渤海海域石臼坨凸起油气输导体系与运聚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油气优势运移路径模拟、断面精细刻画及成藏综合分析等技术手段和方法,阐明了渤海海域石臼坨凸起油气输导体系与成藏模式。石臼坨凸起深层古近系油气输导体系由边界断层和古近系砂体组成,浅层新近系油气输导体系由馆陶组砂砾岩横向输导层和明化镇组断砂耦合组成;石臼坨凸起内部形成2种"Z"字形油气运移模式,即断层两侧砂-砂对接条件下的跨断层型及远离断层的砂-砂侧接型"Z"字形油气运移模式。结合典型油气田成藏特征解剖,建立了石臼坨凸起"运-分-聚"立体油气运聚模式,直接指导了石臼坨凸起秦皇岛33-1南亿吨级油田的发现,对渤海其他及类似地区的勘探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海上油气》期刊2016年03期)

韩祥磊,吴倩倩,林会喜,张奎华[10](2016)在《准噶尔盆地北缘哈拉阿拉特山构造带油气输导系统类型及运聚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准噶尔盆地北缘哈拉阿拉特山构造带经历多期构造运动的迭加改造,地质结构复杂,油气运聚规律复杂,极大地制约了油气勘探。以已发现油气藏为研究对象,采取地质解剖与地球化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原油中生物标志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等示踪指标在运移过程中的地质色层效应原理,对不同构造单元的油气输导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剥带与推覆—冲断带属于不同的油气输导系统,两者之间存在侏罗系八道湾组底不整合风化黏土层、不整合面之上灰(泥)质砾岩和推覆体顶部石炭系火山岩风化"硬壳"多重致密分隔层;且两者具有不同的油气来源和油气输导样式。浅层超剥带原油来源于玛湖凹陷风城组烃源岩,为远源"断—毯"横向输导模式;中深层推覆—冲断带油气来源于哈山地区风城组烃源岩,为近源"多断"联合垂向输导模式,其中,推覆迭置区为"断—缝"网状输导,冲断迭加区为"断—砂"阶梯输导,断褶变形区为断层优势输导。不同构造单元的输导要素差异配置控制了油气运聚成藏,形成了研究区立体含油的分布格局。(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地球科学》期刊2016年04期)

运聚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加深对致密砂岩油的成藏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的认识,以松辽盆地大安地区白垩系泉头组扶余油层为例,通过物性测试、薄片显微观察、包裹体均一温度测定和地层水矿化度分析等手段,总结了致密砂岩储集层特征、源储组合方式、石油成藏时间、油水分异程度、石油富集特征等成藏特征,分析了源储组合方式、剩余压差、致密砂岩储集层的分布及其内部非均质性对致密砂岩油形成的控制作用,认为不同类型源储组合条件下石油发生差异性运聚,控制了致密砂岩油的分布特征和富集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扶余油层致密砂岩储集层呈"平面多支、垂向多层"的分布特征;扶余油层上部与上覆青山口组烃源岩直接接触,形成了紧邻型源储组合,扶余油层中下部与青山口组烃源岩不能直接接触,形成了分离型源储组合;砂岩储集层致密化时间为姚家组沉积时期,早于石油充注时间,属于"先致密后成藏型"致密砂岩油藏;石油二次运移距离较短,油水分异程度差,整体呈准连续型分布,但富集程度差异大.源储组合方式、剩余压差、致密砂岩储集层分布及其内部非均质性是源下致密砂岩油的成藏特征的主要控制因素.综合分析认为,源储紧邻型致密砂岩油以短距离"面式运移"方式,通过源储界面附近的微裂缝和储集层中的孔隙直接向储集层中幕式充注,在致密砂岩储集层中运移距离可达40~300 m,受微裂缝发育特征和储集层非均质性影响,石油在储集层中发生差异性运聚,富集于优势运移通道附近;源储分离型致密砂岩油呈"点或线状横向推进式运移"方式在致密砂岩储集层中运移,横向运移距离可达30~850 m,储集层内部"甜点"为主要通道和富集部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运聚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1].张迎朝,甘军,徐新德,梁刚,李兴.琼东南盆地深水东区Y8-1含气构造天然气来源及侧向运聚模式[J].地球科学.2019

[2].孙雨,刘如昊,于利民,闫百泉,文慧俭.源下致密砂岩油成藏特征、控制因素和运聚模式——以松辽盆地大安地区白垩系泉头组扶余油层为例[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9

[3].徐佑德.车排子地区石炭系火山岩油藏油气输导体系与运聚模式[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4].沈卫兵,庞雄奇,陈践发,王阳洋,张科.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运聚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J].沉积学报.2018

[5].赵乐强,林会喜,郭瑞超,宫亚军,闵飞琼.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区火山岩风化壳油藏油气运聚模式[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6].杨尚儒,高岗,张永超,郭郁,王建伟.南堡2号构造带中浅层油源对比及原油运聚模式[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8

[7].姚城,张新涛,于海波,杨传超,陈丽祥.石臼坨凸起东南斜坡带输导体系与油气运聚模式[J].断块油气田.2017

[8].贾京坤,尹伟,邱楠生,陈纯芳,周末.红河油田延长组长8段油气输导体系及运聚模式[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6

[9].牛成民,杜晓峰,邹华耀,张参,王飞龙.渤海海域石臼坨凸起油气输导体系与运聚模式[J].中国海上油气.2016

[10].韩祥磊,吴倩倩,林会喜,张奎华.准噶尔盆地北缘哈拉阿拉特山构造带油气输导系统类型及运聚模式[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6

论文知识图

3歧口凹陷潜山运聚模式王集-新庄地区运聚模式示意图油气运聚模式示意德善屯凹陷圈闭与油气运聚模式...林镇地区延长组长4+5油气藏油气运聚克拉玛依下亚组岩性油气藏运聚模式

标签:;  ;  ;  ;  ;  ;  ;  

运聚模式论文_张迎朝,甘军,徐新德,梁刚,李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