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幕墙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压条式框架幕墙,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竖直设置在幕墙与建筑物之间的铝合金立柱,所述铝合金立柱通过第一螺栓组固定有水平设置的铝合金横梁,所述铝合金立柱朝外的一面沿水平轴线方向对称固定有面板,所述铝合金立柱通过自攻钉固定,所述铝合金立柱朝外的一面分别在其两侧预留有插槽,所述插槽内均卡接有压条,所述压条的一面水平固定在所述面板朝外的一面,另一面朝所述插槽内部延伸且钩设固定于所述插槽内部。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高楼大厦外墙的装饰。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压条式框架幕墙,包括竖直设置在幕墙与建筑物之间的铝合金立柱(1),所述铝合金立柱(1)通过第一螺栓组(3)固定有水平设置的铝合金横梁(2),所述铝合金立柱(1)朝外的一面沿水平轴线方向对称固定有面板(4),其特征是:所述铝合金立柱(1)通过自攻钉(5)固定,所述铝合金立柱(1)朝外的一面分别在其两侧预留有插槽(6),所述插槽(6)内均卡接有压条(7),所述压条(7)的一面水平固定在所述面板(4)朝外的一面,另一面朝所述插槽(6)内部延伸且钩设固定于所述插槽(6)内部。
设计方案
1.一种压条式框架幕墙,包括竖直设置在幕墙与建筑物之间的铝合金立柱(1),所述铝合金立柱(1)通过第一螺栓组(3)固定有水平设置的铝合金横梁(2),所述铝合金立柱(1)朝外的一面沿水平轴线方向对称固定有面板(4),其特征是:所述铝合金立柱(1)通过自攻钉(5)固定,所述铝合金立柱(1)朝外的一面分别在其两侧预留有插槽(6),所述插槽(6)内均卡接有压条(7),所述压条(7)的一面水平固定在所述面板(4)朝外的一面,另一面朝所述插槽(6)内部延伸且钩设固定于所述插槽(6)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条式框架幕墙,其特征是:所述压条(7)与所述面板(4)朝外一面的连接位置处粘结有第一玻璃密封胶(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条式框架幕墙,其特征是:所述压条(7)与所述面板(4)朝外一面的缝隙处均填充有泡沫棒(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条式框架幕墙,其特征是:所述铝合金立柱(1)朝外的一面与所述面板(4)的连接位置处均粘结有第二玻璃密封胶(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压条式框架幕墙,其特征是:所述铝合金立柱(1)在与两块所述面板(4)的朝内的一侧的缝隙处均密封有三元乙丙密封胶条(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条式框架幕墙,其特征是:所述面板(4)为双层结构且其内部中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条式框架幕墙,其特征是:所述铝合金立柱(1)通过第二螺栓组(10)固定在幕墙与建筑物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压条式框架幕墙,其特征是:所述第二螺栓组(10)穿设有与所述铝合金立柱(1)抵接的角码(11)。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幕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压条式框架幕墙。
背景技术
框架幕墙是将工厂制作的一根根立柱、横梁和一块块玻璃运往工地,将立柱用连接件安装在主体结构上,再在立柱上安装横梁,形成幕墙框格后安装固定玻璃。一般,幕墙的立柱分区段自下而上安装,玻璃板块在区段内自上而下安装。
幕墙是建筑的外墙围护,不承重,由面板和支承结构组成,是现代大型、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在高楼大厦外墙的装饰中运用广泛。
但是,幕墙的安装工序繁多,施工繁杂,同时,面板与支承结构之间若连接不牢固容易发生晃动,带来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条式框架幕墙,其在安装时采用压条对面板进行抵接固定,以起到限位作用,避免面板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晃动,减少安装隐患,同时,因减少对面板的人工机械连接使施工工序减少,方便现场施工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压条式框架幕墙,包括竖直设置在幕墙与建筑物之间的铝合金立柱,所述铝合金立柱通过第一螺栓组固定有水平设置的铝合金横梁,所述铝合金立柱朝外的一面沿水平轴线方向对称固定有面板,所述铝合金立柱通过自攻钉固定,所述铝合金立柱朝外的一面分别在其两侧预留有插槽,所述插槽内均卡接有压条,所述压条的一面水平固定在所述面板朝外的一面,另一面朝所述插槽内部延伸且钩设固定于所述插槽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铝合金立柱和铝合金横梁设置在建筑物与幕墙之间以用于支撑面板;铝合金立柱通过自攻钉固定在建筑物与幕墙之间,具有较强的防松能力;压条对面板起到限位作用,以限制面板的水平移动,避免面板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晃动,减少安装隐患,同时,因减少对面板的人工机械连接使施工工序减少,方便现场施工安装。
优选的,所述压条与所述面板朝外一面的连接位置处粘结有第一玻璃密封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玻璃密封胶使压条与面板之间的粘结更稳固,以避免面板在建筑物外墙上发生相对移动引发晃动。
优选的,所述压条与所述面板朝外一面的缝隙处均填充有泡沫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泡沫棒填充了面板与压条之间的缝隙,以进一步加强面板和压条之间的联系,面板与压条之间的连接更稳固。
优选的,所述铝合金立柱朝外的一面与所述面板的连接位置处均粘结有第二玻璃密封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玻璃密封胶使铝合金立柱与面板之间的粘结更稳固,以避免面板在建筑物外墙上发生相对移动引发晃动。
优选的,所述铝合金立柱在与两块所述面板的朝内的一侧的缝隙处均填密封有三元乙丙密封胶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元乙丙密封胶条具有良好的弹性、抗压缩变形、耐天候老化、耐臭氧、耐化学作用及较宽的使用温度范围,以使铝合金立柱和面板之间的密闭性更好,防止雨水从缝隙处进入,腐蚀铝合金立柱,以延长铝合金立柱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面板为双层中空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层中空结构的面板具有良好的隔热、隔声性能,对建筑物起到较好的隔热、隔声效果。
优选的,所述铝合金立柱通过第二螺栓组固定在幕墙与建筑物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铝合金立柱采用第二螺栓组螺纹连接固定,以使铝合金立柱稳固地固定在幕墙与建筑物之间,连接效果更好。
优选的,所述第二螺栓组穿设有与所述铝合金立柱抵接的角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角码对铝合金立柱起到进一步的加固作用,以使铝合金立柱更稳固地固定在幕墙与建筑物之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幕墙在安装时采用压条对面板进行抵接固定,以起限位作用,避免面板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晃动,减少安装隐患,同时,人工的机械连接减少,施工工序减少,方便现场施工安装;
2、压条与面板之间通过第一玻璃密封胶粘结,缝隙位置处填充有泡沫棒,以使压条与面板之间的粘结稳固,避免面板在建筑物外墙上发生相对移动引发晃动;
3、铝合金立柱与面板之间通过第二玻璃密封胶粘结,以使铝合金立柱与面板之间的连接稳固,避免面板在建筑物外墙上发生晃动;
4、铝合金立柱在与两块面板朝内的一侧的缝隙处均密封有三元乙丙密封胶条,以使铝合金立柱和面板之间的密闭性更好,防止雨水从缝隙处进入,腐蚀铝合金立柱,以延长铝合金立柱的使用寿命;
5、双层中空结构的面板具有良好的隔热、隔声性能,对建筑物起到较好的隔热、隔声效果;
6、铝合金立柱通过第二螺栓组固定在幕墙与建筑物之间,第二螺栓组穿设有与铝合金立柱抵接的角码,以使铝合金立柱稳固地固定在幕墙与建筑物之间。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压条式框架幕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的放大图。
图中:1、铝合金立柱;2、铝合金横梁;3、第一螺栓组;4、面板;5、自攻钉;6、插槽;7、压条;8、第一玻璃密封胶;9、三元乙丙密封胶条;10、第二螺栓组;11、角码;12、第二玻璃密封胶;13、泡沫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压条式框架幕墙,包括竖直设置的铝合金立柱1,铝合金立柱1通过自攻钉5竖直固定在幕墙与建筑物之间且露出于幕墙表面,铝合金立柱1上抵接有角码11,铝合金立柱1通过第二螺栓组10水平固定在幕墙与建筑物之间,第二螺栓组10穿过角码11。
铝合金立柱1上水平设置有铝合金横梁2,铝合金横梁2通过第一螺栓组3固定在铝合金立柱1上。
铝合金立柱1朝外的一面沿水平轴线方向对称设置有面板4,面板4为双层中空结构。
铝合金立柱1朝外的一面与面板4的连接位置处均粘结有第二玻璃密封胶12(见图2),面板4与铝合金立柱1朝外一面连接位置的缝隙处均填充有三元乙丙密封胶条9(见图2)。
铝合金立柱1朝外的一面分别在其两侧预留有插槽6,插槽6槽口朝外且其内均卡接有压条7,压条7水平设置,压条7的一面水平固定在面板4朝外的一面,另一面朝插槽6内部延伸且钩设于插槽6内部。
参照图2,压条7通过第一玻璃密封胶8粘结在面板4朝外的一面上,压条7与面板4连接位置的缝隙处均填充有泡沫棒13。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预制铝合金立柱1与面板4,铝合金立柱1与面板4通过第二玻璃密封胶12粘结固定,铝合金立柱1朝外的一面与面板4的缝隙处均用三元乙丙密封胶条9密封,铝合金立柱1朝外的一面分别在两侧均预留有插槽6。
将铝合金立柱1竖直设置在幕墙与建筑物之间且面板4位于建筑物的外表面,第二螺栓组10穿过抵接于铝合金立柱1表面的角码11并固定在铝合金立柱1上。
铝合金横梁2水平设置在幕墙与建筑物之间并通过第一螺栓组3固定在铝合金立柱1上。
使压条7的一端卡接固定在插槽6内,另一端通过第一玻璃密封胶8粘结在面板4朝外的一面上,压条7与面板4连接位置的缝隙处用泡沫棒13填充。
铝合金立柱1朝外的一面在两个插槽6之间通过自攻钉5固定在幕墙与建筑物之间,自攻钉5露出于幕墙表面。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45943.4
申请日:2019-01-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1(广州)
授权编号:CN209620302U
授权时间:20191112
主分类号:E04B 2/00
专利分类号:E04B2/00;E04B2/96;E04B1/68;E04B1/90
范畴分类:36C;36D;
申请人:广东纵海建设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广东纵海建设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1340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荔新十二路96号17幢111号
发明人:欧荣华;胡鹏程;李振国
第一发明人:欧荣华
当前权利人:广东纵海建设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