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雨果看浪漫主义作家的世界观和人物创造——兼议马克思恩格斯对浪漫主义的论述(论文文献综述)
陈琛[1](2020)在《论《莎乐美》中的暴力书写》文中研究说明《莎乐美》是王尔德最重要的悲剧作品,也是最能代表他艺术风格的戏剧作品。身为爱尔兰人,王尔德以非母语——法语创作了《莎乐美》,这也成为英国戏剧史上一次前卫而大胆的实验,《莎乐美》也因此而被视为王尔德的先锋实验剧。但法语并非是这部戏剧唯一值得人铭记的特点。基督教经典——《圣经》的神圣前世与戏剧中带有异域风情的情色暗示以及畸形的恋尸癖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种反差震颤了19世纪保守的英国剧坛,对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教条式的伦理道德观念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情色意味的挑逗与适度的暴力威胁使《莎乐美》完成了它的使命——颠覆传统道德观念。然而当我们剥去《莎乐美》奢靡与腐败的外衣时,王尔德留给我们的仅仅是一个纯美而空洞的骨架吗?在他以“为艺术而艺术”的纯粹理念而建立起来的文学虚拟世界里,除了唯美,是否还存在着其它强有力的支撑?本文作者认为,暴力就是这被隐形的“支撑物”。那么,《莎乐美》中的暴力书写究竟体现在哪里呢?这种暴力为何难以被察觉?暴力是怎样被艺术化后“隐藏”起来的?王尔德的暴力书写又有何意义呢?本文将以《莎乐美》为主要分析对象,以王尔德个人的生活、创作为辅助分析材料,以文本细读为基本研究方式,从戏剧作品及作者创作两个维度来分析暴力书写的表现、生成以及意义。本文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绪论分为三个部分,将分别介绍选题缘由、意义以及《莎乐美》在国内外的研究情况。第一章主要分析戏剧情节所呈现的暴力。第一节将分析剧中的语言暴力,从人物对话着手,分析戏剧情节中隐含的男性对女性的暴力以及女性对男性的反抗。第二节则集中分析剧中的身体暴力,即从“凝视”与“七层纱之舞”两个戏剧元素分析其中隐含的性别暴力。第二章主要分析《莎乐美》中暴力书写的策略。第一节从美化暴力的艺术方式入手,分析戏剧中的语言、人物与情节,从而明确唯美思想对暴力书写的美化与指导作用。第二节从美化暴力的相反方向入手,分析戏剧中的暴力书写何以生成,阐明这种逆向的、偏离性的书写正是王尔德试图与维多利亚时期主流文化传统抗衡的有力证据。第三章将对《莎乐美》中的暴力书写进行溯源分析。首先梳理暴力的基本概念以及演变过程,再建立起暴力与文学的联系。进而通过对《圣经》原文本的分析,阐述《莎乐美》中暴力书写的渊源与必然性。最后将分析《莎乐美》创作的社会背景、作者背景与戏剧背景,以此明确暴力书写的深层原因。第四章主要阐述《莎乐美》中的暴力书写的意义。第一节主要阐述其对文学方面的影响,以戏剧为切入点,分析《莎乐美》的暴力书写对维多利亚时期的道德、文学、美学传统等方面形成的冲击性影响,进而引发出对诗学正义的讨论。第二节则重在阐述暴力书写对现代悲剧的重建意义。
李清瑞[2](2018)在《叙事:时间与空间—现代叙事中的“三一律叙述”现象研究》文中提出“三一律”美学理论和观念的发展,尽管在某种程度上与希腊和罗马史诗,存在着一定关联性,但在相当长的历史过程中,它主要还是一种与舞台相联系的戏剧理论。在经过了古希腊、罗马和文艺复兴的戏剧发展后,到了法国的古典主义时期,这种戏剧理论开始上升为社会“主导性”的戏剧美学原则。也正是由此,形而上的“三一律”理论开始对戏剧艺术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前后的时间,差不多有两百年。由于“三一律”强调戏剧的“严格规范化”,因此在后世的艺术实践中也多遭批评。以至于在不断批评中,人们似乎只保留下“三一律”理论是阻碍戏剧发展的印象。几乎很少有人去注意,在曾经的历史空间中,“三一律”实际上是来自于戏剧实践的一种美学原则,同时也曾经是一种推动了戏剧艺术进步的理论力量。“三一律”自萌芽至传播于17世纪的法国,其间社会历史变迁极大。“三一律”在不同时期所面临的具体语境,所要应对的挑战也是大有不同。在整个的欧洲历史过程中,“三一律”现象的衍变,从来不是“铁板一块”。因此,不分彼此地对其进行笼统批判或否定,显然是不合适的。作为一种理论现象,从萌芽到发生,从发生到成长,都会有一个渐变的过程。“三一律”也是如此。仅就欧洲的情况看,“三一律”从萌生到概念的成形,实际上走过了两个时间阶段;前一个,是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在此一段,“三一律”无论理论还是实践,都处于朦胧不清的状态;后一个,是从“三一律”在法国的古典主义复兴,到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代表对其进行的19世纪历史批判。作为滥觞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的一种戏剧理论,戏剧实践的“三一律”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和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时期,得到了普遍认可。当时的剧作家和理论家们,纷纷以是否遵从时间、地点和情节(行动)的整一律,作为衡量评判戏剧成功与否的标准。倘若只是在古典戏剧那里碰到“三一律”,似乎还没有什么可以让人“意外”。但是当人们在现代戏剧中也频频与“三一律叙事”相遇,问题就很值得深刻反思了。而与此同时,在“三一律”的数百年演变中,其美学价值也通常会被简单地淹没在“有用”二字之中。碍于欧洲浪漫主义之后对“三一律”的不断批判,使得人们更难去探究“三一律”理论的丰富性所在。特别是在影视剧传播铺天盖地的今天,人们似乎也早就不再对“三一律”问题感兴趣了。检索国内对“三一律”的研究,不仅近年来的与论者寥寥,感兴趣的人也只很少几个。“老物件”陈旧了,看上去再也不那么高大上了。人们离它走远,似乎也没什么不应该。然而人们需要思考的是:为什么作为美学思潮现象,“三一律”多遭批判贬责?而作为戏剧或艺术叙事方式,它又有着始终不竭的实践力量?特别是,我们还应该把视野从古典主义“三一律”的古老问题上“拉开”,从广义戏剧的角度(即从现代戏剧、电影和电视剧的“新戏剧”形式角度),尤其是在传统戏剧影响力消退而影视剧蔚为大观,成为人们消费的社会主流文化产品的今天,将“三一律”结合到当今的社会传播特点,对“三一律”现象进行“重审”。这样,我们很可能看到的是一个仍然“鲜活”的有可能得到更为广阔的开拓与应用的理论。“三一律”所规定的究其根底,无外乎是一个关于文学叙事的规则。而故事是所有叙事艺术的主体和基本构件。若将故事展开来看,在叙事节奏的转换和故事情节的推动中,“三一律”其实是“无处不在”的。因为,所有的故事都是时间故事,时间是故事唯一的主轴。而“三一律”既是文学时间的基本单位也是故事的时间轴。不同时期的“三一律”代表着不同的叙事观和时间-空间观,从古希腊时期对情节的强调,到文艺复兴时期重视人物,此时,“三一律”都主要是因应舞台技术发展而出现的戏剧观念。而在法国古典主义时期,这种戏剧观念开始取得了指导性地位,对戏剧艺术创作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了观念与技术的相互巩固。这一趋势在马克思那里得到了唯物史观的揭示。人们对“三一律”的怀疑象征着人性在艺术中的觉醒。而且非常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种戏剧艺术的实践性理论,“三一律”在今天的戏剧和影视或其他叙事艺术中,依然具有实践价值。
巫毓[3](2018)在《1940年代徐訏小说中的城市书写》文中研究表明文学史上的徐訏曾引发批评家与读者的两极评价,流派归属亦引论争,新时期以来,针对其作品特色及文学史意义的研究愈趋成熟,基于此,笔者从“历时”角度出发,重点研究他历经了初期思想的嬗变,在战乱频发的1940年代于“大格局”中突破主流话语拘囿而创作的系列彰显“城市意识”且独具特色的小说,并以“城市书写”为切入口,通过挖掘徐訏亲历的“城市体验”与浪漫的“城市想象”理解他潜隐而复杂的“城市意识”,领略系列“都市奇情”小说的艺术魅力,以期透过文学史的镜像,贴近历史现场,挖掘徐訏其人其作的价值。第一章:城市书写的主体变奏。首先,对徐訏作为“都市人”的创作心态和创作条件进行观照,以其“既得”的城市经验:上海和巴黎为例,探析中西方摩登都市文化对徐訏契入城市的影响;其次,从“主体性”的个体经验出发,基于对城市的“亲历性”体验和“旁观式”审视理解其“城市想象”与“身份认知”;最后,阐述徐訏在1940年代“文化综合”时期文学道路的选择及其原因。第二章:城市书写的呈现方式。通过文本细读,浸入小说内部,从“大时代”中捕捉“小镜头”:城市景观与空间:从中西混杂的洋场景观与逼仄的空间中理解彼时城市文化的“隐喻”与“反讽”;“城中人”:城市摩登女郎“去欲望化”的神秘鲜活形象、苦闷彷徨的知识分子在乱世中的复杂人文心态、患“城市忧郁病”而致空虚的“空心人”;城市生活:战乱无常中的“人间苦”、难中娱乐的刺激和颓荡的逃避、“饮食男女”在“生死大义”中“好死”与“恶活”的挣扎。第三章:城市书写的独特文学史价值。基于文学史对徐訏的既有评价,从创作特色的延宕、主题意蕴的开掘等方面来探寻价值所在:雅俗融合的探新:从“都市奇情”到“诗化小说”的创作路径窥见雅俗在抵牾中融合的动态;新浪漫主义的现代“发声”:“非时代”写作对“城市书写”视域进行了拓展,在“现代性”语境中自觉拉开审美距离;逸出战争的母题回归:“人性”与“爱”。体味战乱中人性的坚守和异化,从“两性之爱”到“普世之爱”进行“爱”的寻觅与复归。
陈亚丽[4](2017)在《古典马克思主义劳动范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话题,是喝着“圣水”的永生范畴。对劳动范畴的关注和研究,也是古典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贡献。它们贯穿于古典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每个方面,彰显着古典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独特和迷人之处。在当今时代,劳动仍然是创造这个伟大时代的最强音,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所一再强调和崇尚的。在新时期,对劳动范畴的研究有利于更加深刻地认识古典马克思主义的本意,古典不等于不在场或过时,就像经济学家仍然需要阅读亚当·斯密,心理学家仍然需要研究弗洛伊德一样,古典马克思主义劳动范畴能够提供当代社会劳动中最基本的问题,持续引导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这些学说没有被轻易驳倒、替代或湮没于历史洪流之中,它们在很多方面仍然维持着我们最基本的看法和态度,因而具有彻底性和深刻性。本文以古典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这一基本范畴的渊源和发展为主线索,通篇铺展为五部分。导论部分主要阐明了“古典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谱系”及“劳动范畴”的概念,指出科学全面地认识这些概念,有助于为全文的研究提供铺垫和致思方向。第二部分是对古典马克思主义劳动范畴的渊源进行分析,笔者阐明从历史的追溯情况来看,从古到今,一切劳动范畴的发展都为古典马克思主义劳动范畴的产生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资源,而且本文着重观照的是古典马克思主义同时代人对劳动的若干思考,以及轰轰烈烈开展的工业大革命对形成中的古典马克思主义劳动范畴的影响。第三部分是对古典马克思主义具体劳动范畴的解读,笔者通过对古典马克思主义劳动的基本范畴作全面考察和理论分析,以及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提出的主要观点有:雇佣劳动是劳动力商品向劳动力资本转化的逻辑起点及归根结底是异化劳动,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既相互区分又相互转化,脑力劳动对体力劳动的控制,抽象劳动是一个历史范畴,社会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在任何条件下都是存在的,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的运动规律对于我们正确和深刻认识共产主义社会中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的高度统一具有重要作用,古典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范畴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深化的,共产主义劳动范畴是一种自由自觉的劳动范畴。第四部分是马克思主义谱系内部诸家对古典马克思主义劳动范畴的诠释和发展,这里笔者主要论述正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新马克思主义与古典马克思主义劳动范畴的关系,展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为政治文明的高端样态和对古典马克思主义劳动范畴的真正推进和发展,同时笔者对那些赋予对古典马克思主义劳动范畴不恰当阐释的理论给予批判和澄清。第五部分论述古典马克思主义劳动范畴在当下面临的纷繁生态,要求我们对现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各种劳动现象给予正确的理解,同时要看到当今时代的全球化是一个失衡的全球化,即资本是全球化的,而劳动却是地域化的。按照古典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范畴理论和世界历史理论,全世界的无产者必将联合起来,为实现共产主义和劳动解放创造条件。
陈欣[5](2017)在《马克思生活美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活美学是对艺术美学的批判与扩展,主要研究艺术与现实生活的统一性以及现实生活的审美经验。从类型看,第一类生活美学完全排斥艺术美学,只研究日常生活的审美经验,但又不得不使用艺术美学的术语,这是狭义的生活美学;第二类生活美学研究面向生活的艺术美学,这是相对广义的生活美学;第三类生活美学既研究艺术美学,又研究日常生活的审美经验,这是绝对广义的生活美学。就马克思生活美学而言,实现两个伟大转变之后的马克思的美学并没有传统西方美学严格意义上的、独立的美学形态,其美学思想是融合在立足于社会生活并诉诸改变世界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文学批判等理论之中,它主要由文艺理论、生活美学与感性理论三部分组成,其中生活美学是马克思美学的一部分,属于相对广义的生活美学,它主要研究艺术与现实生活。马克思从真、善、美的维度考察现实生活,其美学思想相应地可概括为马克思生活美学之真、善、美。对马克思来说,现实生活之“真”体现规律性,它是世界的生成;现实生活之“善”体现目的性,它是改变生成的世界;现实生活之“美”体现审美感性,它是改变的成果:世界的改变,这个改变了的世界,就是共产主义,就是全人类的解放。从“真”的维度看,生活美学的真实性当遭遇现实生活后即出现分裂,这种表现为同一对象的不同主观见解,即主观与客观之争。在真实性外部,又存在倾向性与之竞争。不管是真实性内部矛盾或外部矛盾,都只能通过实践的审美形式--审美建构得以统一。因此,真实是实践的生成,马克思生活美学之真是世界的生成,感性的真实必然走向理性的真理。从“善”的维度看,马克思社会存在决定艺术的真理观不能理解为经济决定论。对马克思而言,现实生活之“善”的内容是改变世界,而在美学形式上,这种有用性或目的性又表现为扬弃黑格尔等唯心主义逆生活的神秘形式,而真正走向生活的“朴素形式论”的简明逻辑。从美感的角度看,马克思认为美感起源于劳动而不是宗教,马克思与擅长创作宗教绘画的拿撒勒画派并无直接联系;美的规律亦是真实性与倾向性的统一的美感的规律;走出艺术生产所产生的“美文学”困境之后,艺术既可在阶级社会中生产美,也可在“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里创造美。西方学者把马克思生活美学理解为纯粹自由的美学,这是无法成立的。马克思生活美学的生命力是必然与自由、艺术他律与艺术自律的统一。西方学者质疑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合理关系,反对恩格斯、列宁与斯大林的理论,其共同逻辑是:把继承看作抄袭,把创新当成篡改。
敖天颖[6](2016)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婚姻理论及其实践研究 ——以成都地区为例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讨论“中国共产党婚姻理论及其实践”这一问题的基本前提是:婚姻是一种社会化、规范化的两性选择,既有个体隐私性,又有社会公开性,公权力的适当介入已是基本共识。本论文所要讨论的核心便聚焦于中国共产党作为一种强大的公权力存在,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这样一个特殊年代对群众婚姻的介入。选择“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婚姻理论及其实践”这一特殊研究对象的必要依据是: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社会的婚姻状况出现了并非自然渐变的剧变、陡变,其核心要素当在中国共产党的强有力推动。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婚姻理念变化以及制度建构并不完全是一个纯粹的自然演化进程,如果仅仅依靠个体本身去推动,一方面这种自然进程必然十分缓慢,另一方面也未必完全符合大多数人(包括男女老幼)的基本利益底线。而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某些符合大多数人基本婚姻利益底线的理念和行为加以固化和深化,并动用国家机器加以规范及保障,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婚姻制度迅速全面建立。建国前成都地区的封闭性和强大的封建场域,以及流传至今丰富的资料遗存,成为揭橥这场婚姻剧变并映现中国共产党婚姻理论颇具意义的样本。由此,本文主体内容的逻辑行进链条是:为什么要介入、如何介入以及介入的效果;本文所主要依据的样本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成都地区这一具体时空中的婚姻状况。一、为什么要介入?新中国的建设不啻为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新政权的稳固总是需要合适的政治用器和合理的革命义理,婚姻制度改革正是一场集器道于一体的破旧启新运动。婚制改革被寄予了高度厚望——不仅可以建立新的婚姻制度、新的家庭关系、新的社会生活和新的社会道德,更能促进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发展。“四新”与“四建设”的论述完整系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婚姻制度改革重要价值的认识。二、如何介入?以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简称为婚姻法)的颁布、推行和贯彻为主线和载体,具体体现在建立先进婚姻理论、建构合理婚姻制度和运用国家机器规塑群众婚姻实践三方面:(一)中国共产党婚姻理论的直接源头为马克思主义婚姻理论,并结合中国传统家庭伦理之精粹,构成完整体系。婚姻理论包含“自主纯粹”的爱情观、“情责衡平”的婚姻离合观、“团结和睦”的家庭观、“增产节约”的日常生活观,涵盖从恋爱、结婚、离婚(部分婚姻)、到家庭生活的完整婚姻链条。其中,婚姻自由、男女平等、家庭和睦是中国共产党婚姻理论持之以恒的理想和建树,“增产节约”则主要囿于新中国成立初期贫穷的特殊国情。(二)以婚姻理论为内核和导向,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构建起系统化的制度,以引导和规范群众的婚姻行为。婚姻制度体系包含婚姻法律、婚姻保障机制、婚姻监察机制,涵盖从立法、司法、执法、到监督(针对公权力执行者)的完整运转循环。(三)以有形化建制为中介,中国共产党将婚姻理论推广到实践中。实践以改旧立新为总方针、以人民内部矛盾为定性,并集合与中心任务相结合、针对落后制度的策略,涵盖从宣传教育到法律强制(包括群众运动)的各类实践环节。其中,宣传教育是主要实践方式,法治是次要且必要的实践方式,而群众运动的实践方式则主要囿于新中国成立初期革命性的强大场域及不够健全的法治环境。三、介入的效果如何?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国共产党婚姻理论及其实践基本肃清了传统父权为代表的封建家庭意识形态,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婚姻的资本支配,广泛改善了婚姻思想及行为。尤其是妇女普遍向社会化人格转型,应被视为妇女解放的重要标记。当然,婚姻思想和行为的深层次提升,还需要持续建设先进婚姻文化。
陈吟[7](2013)在《岭南建筑学派现实主义创作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岭南建筑学派的建筑师秉承岭南文化开放、务实、兼容、创新的精神,立足现实条件、直面现实问题、把握现实矛盾,以高扬现代主义理论旗帜、凸显地域文化特色为基点和起点,历经近一个世纪的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现实主义创作思想。基于建筑史学和建筑美学的视角,本文以岭南建筑学派的创作思想为研究对象,梳理出自现代主义建筑思想传入岭南起至今近百年间的发展轨迹及阶段特色,以期将个体建筑师的自我思想表述串“点”成“线”、连“线”成“面”,既可更真实地还原历史全貌,又可促进未来建筑创作实践以及建筑史学研究、建筑设计理论研究、建筑美学研究等的繁荣发展。首先,第二章针对“岭南建筑学派”这一尚未在学术研究中正式立论的概念进行辨析。通过明确现代科学学派成立的基本标准、论述学派存在的重要价值,论文尝试从岭南建筑学派的学术阵地、代表人物、学术思想、代表作品、学术影响等多个方面较全面地论述了“岭南建筑学派”的学理合法性。其次,第三章从宏观上提出岭南建筑学派创作思想具有“现实主义”特色,并引入“现实主义”美学理论、阐释了论文的基本认知和立场,进而,就岭南建筑学派创作思想萌生的时代契机、继承的地域文化传统、引进的建筑思想来源进行了解析,认为其创作思想具有现实主义导向。再次,通过归纳、整理、提炼相关素材,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深入分析了功能现实主义、地域现实主义、文化现实主义三个维度的创作思想探索,提出其分别体现了技术理性、风格自律、体系建构的阶段性特征,表现出岭南建筑学派现实主义创作思想逐步丰富、完善、体系化的过程。最后,基于上述内容,第七章展开了关于岭南建筑学派现实主义创作思想的评论,勾勒出其创作思想的发展脉络,挖掘出现实主义创作思想对于岭南建筑学派的价值,揭示出其整合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未来走向。本文的目标在于论析“岭南建筑学派”的学理合法性,揭示岭南建筑学派创作思想的逻辑层次、内容特征,阐释岭南建筑学派创作思想的现实主义特色和现实主义精神,进而提出尚有深入到个体建筑师研究、学派整体性研究、各地域建筑思想比较研究等理论拓展空间。
武洁[8](2013)在《雨果文艺思想研究》文中提出维克多·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领袖人物,他一生笔耕不辍,为后世留下了不朽的精神财富。雨果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有目共睹,在诗歌、小说和戏剧创作领域着述丰富且影响深远;雨果并不是专门的文艺理论家,却着有大量文学理论专着,这些文论着作作为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理论武器,有力地打击了腐朽的古典主义对法国文学的统治,促进了新的文学流派的建立,推动了法国文学同世界文学同步的脚步。后世对雨果的研究多集中在对其诗歌、小说和戏剧等文本的艺术分析上,研究雨果文艺思想的论文着作相对较少且多不成体系,鉴于雨果的文论对于法国和世界文学发展进程的重要作用,对其文艺思想进行全方位系统化地梳理势在必行,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对其文艺思想的认知,而且有助于认识西方文艺学和美学发展的规律,有助于我国当代文艺学和美学的建设。本文由导言、四章和结语六部分组成。导言部分主要阐释的是目前我国国内对于雨果及其文艺思想研究的现状、不足和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意义。第一章首先是对雨果及其着述的简单介绍,进而对雨果文艺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来源进行简要的分析。第二章是本文的主体,是对雨果文艺思想的总结。共分四节,第一节是打破伪古典主义旧文学和建立浪漫主义新文学,主要包括打破伪古典主义的陈规戒律以及对浪漫主义文学要素新的规定性这两部分内容;第二节是以心灵和想象建构美丑对照的文学世界,包括雨果所重视的心灵和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美丑对照的文学创作原则,其中美丑对照原则是雨果文艺思想的核心,文章主要分析了其产生的根源、涵义、艺术表现形式和意义;第三节是作家的社会性与文学的功利性,包括作家的职责——威吓与给予和文艺的功能——破坏与建设这两部分的内容,;第四节是文学发展观问题,是雨果对文学发展问题和引起文学发展变化原因的理论性探索,雨果从自身的理论体系出来将文学发展的历史分为了三个历史时期,分别为原始时代、古代和近代。第三章主要论述雨果文艺思想的形象表现,即雨果的浪漫主义文艺思想在其作品中的表现,这一部分的设置主要考虑了雨果不仅仅是位重要的文学理论家,他首先是作为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出现在历史舞台的,因此对其重要作品的评析是必要而且重要的。本文选定雨果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来分析其中蕴含的文艺思想,分别是《巴黎圣母院》和《笑面人》。第四章是对雨果文艺思想的评价,分为两节:第一节是对雨果文艺思想的地位和局限的评价,通过与其他同时代浪漫主义文论家的比较凸显出雨果文艺思想独特的地位,在肯定雨果文艺思想重要地位的同时也要正视其文艺思想中的明显的不足和局限;第二节是对雨果文艺思想价值意义的评价,在肯定雨果文艺思想重大的价值后,本文也着重阐释了其文艺思想对我国当代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的积极意义。
周莉[9](2013)在《马克思交往实践理论研究 ——兼议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社会从一开始就被打上了交往的烙印,为了生存,为了揭开大自然的神秘面纱,人类开始通过合作来达到力量的综合,从而共同抵御自然灾害的袭击,继而开始了原始的交往。随着科技革命的到来,通讯、信息和电子技术打破了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彼此间的交往,使交往以新的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全球逐渐成为了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共同体。交往也开始成为当代人类社会突出的生存境界。本文首先考察了马克思交往理论的思想源泉,在此基础上继续寻找马克思关于交往理论的历史痕迹,并把交往理论上升到实践的高度,这一哲学视角的转变突破了以往交往研究的视域。因此,本文第二部分试图厘清马克思交往实践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并结合当代社会交往的一些问题,探讨马克思交往实践理论的时代内涵和特征,试图赋予马克思交往实践理论新的时代面貌。本文在第三部分阐述了交往实践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最后,通过探讨交往实践理论与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揭示交往实践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意义。对马克思交往实践理论发展历程的探讨是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只是文章的一个触角,通过这个触角试图找到交往实践理论的现实根基。通过文本解读和自我思考试图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从传统低效甚至无效的“灌输”走向有效乃至多效的“交往”。
陶海洋[10](2013)在《《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文中指出《东方杂志》是商务印书馆的一个重要出版物,也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发行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而又完全民办的综合性杂志。《东方杂志》于1904年创办、1948年终刊,共发行44卷、819号,先后经历8位主编,发表作品20000余篇。在经历清季、北洋政府、民国过程中,《东方杂志》不仅记录了20世纪上半叶世界的发展历程,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大量述评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而且努力为社会培养人才,因此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一个生长点。秉承商务印书馆“以扶助教育为己任”的企业宗旨,《东方杂志》致力于介绍现代文化最新成果,以述评时事政治作为办刊特色,并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在长达44年的发展过程中,《东方杂志》可以分为主要五个时期,即早期杂志(1904—1910年)、杜亚泉时期(1911—1919年)、钱智修时期(1920—1931年)、王云五时期(1932—1941年)、苏继颀时期(1943—1948年)。为便于研究,钱智修时期可以分为具体的三个阶段,即钱智修时期(上)(1920—1923年)、钱智修时期(中)(1924—1927年)和钱智修时期(下)(1928—1931年),王云五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即王云五时期(上)(1932—1938年)、王云五时期(下)(1939-1941年)。杜亚泉、钱智修、胡愈之、王云五等四人,不仅是《东方杂志》的重要作者,而且是杂志发展中的关键人物。其中,杜亚泉以其独特的见解引发了中西文化论争,钱智修是主编时间最长者,胡愈之是作品最多的作者、又曾担任过杂志主编,而王云五则是挽救商务印书馆及《东方杂志》的核心人物。早期杂志《东方杂志》的重要作者,有蛤笑、蕴照、孟森等人。主要内容以清末新政为重点,在立宪主旨下,多数作者主张保存传统文化,同时述评清廷政治腐败、主张发展实业,作品主要涉及教育、立宪、外交、实业等内容,同时还有大量转载文章。杜亚泉时期《东方杂志》的作者约计453人次,而重要作者有杜亚泉、胡愈之等10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文章来源大为拓展,其中来源于英美等西方国家报刊的译述文章更多。杂志积极参与新文化运动,介绍大量西方社会思潮,其中包括各类社会主义思潮。以杜亚泉为代表的作者,认真反思包括“一战”在内的现代文明的“时代错误”,述评民国建立后愈益严重的政治腐败,努力寻找整合社会的新的精神动力。这批文化人,努力进行中西文化的鉴别、对比和“体合”,“随世运而俱进”,自觉承担起现代文化最为激烈的观念转变的时代使命。杜亚泉因引发东西文化论争,主编职务被无奈地撤换。事实上,文化分歧在《东方杂志》内部早就开始,主编的替换也经过一个微妙的过渡阶段,另一方面,由于文化争论中所涉及的问题,当时的文化人不可能达成共识,注定了这场文化论争只能是一波三折的过程。钱智修时期(上)的《东方杂志》的作者共约计510人次,重要作者有胡愈之、周建人等12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积极顺应时势变化,“注重于切实可行之具体问题”。作者队伍更为庞大,出现大量介绍西方社会发展的翻译作品,包括文学作品的翻译与创作,理论视角更为开阔,同时出现更多的独立评论,又使这一杂志逐步摆脱了文化争论和思辨的色彩,进一步加大了现代文化的传播力度。钱智修时期(中)的作者共约计340人次,重要作者有黄惟志、胡愈之等11人次。这一时期的主要内容以1926年为界,有一个从述评中西文化,转向重点述评国际时事政治的变化过程。在国际时政报导上,主要以欧洲为重点,并介绍苏联以及他国的政治发展。这一变化与钱智修等人的民间政治思想有关。同时,这一时期出现更多的文学创作,注重描述某类社会层面、特别是知识分子和下层百姓的生活状态,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内容。钱智修时期(下)的作者约有786人次,重要作者则为俞颂华、张明养等9人次,作者队伍进一步分化。在内容上,这一时期进一步注重国际时事的报导与述评,并进一步关注了国外社会文化、社会生活,同时出现现代文学的创作高潮。文学作品更多关注基层民众生活及心理状态,反映了基层社会民众在政治剧变与社会动荡中面临的生活压力。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是中国文化事业受日本侵华战争摧残、并努力抗争的一个见证,日本侵华战争造成《东方杂志》三次停刊、四次搬迁的曲折。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上),作者总人数约计1340人次,重要作者有张明养、郑永恭等12人次,而来源于社会上的作者大为增加,可以说明商务印书馆在经历“一·二八”事变的劫难后,及时得到社会的大力支持。这一时期正值中国新一代文化人成长并活跃于文化舞台,文化传播的主体、内容与方式都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社会出现新一轮的文化生成现象。《东方杂志》更多关注了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下各国的经济应对之策,国际社会新的战争危险,特别增强了经济体制理论的述评。同时,主要由于中日矛盾的上升,关注民族生存和国家发展,成为文化人的深深的忧思,并由于环境的逼迫,出现新一轮的文化反思。这一时期,文学作品受战争影响最大,出现大批现实主义风格作品,但这种特殊政治动荡中出现的创作高潮,很快因抗日战争进入艰苦时期而中断。王云五时期(下)的《东方杂志》作者共计约317人次,重要作者有吴泽炎、郑允恭等18人次。这一时期述评欧洲相关事务的作品大为减少,而反映具体国家之间外交活动的作品比例大为上升,反映了国际政治力量在“二战”中重新组合的状态。其中,中日战争的相关报导大为增强,同时出现的经济类作品针对性更强,很多作品述评了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经济、贸易、金融等方面的具体应对之策,但这一时期的社会文化及文艺作品的质量却开始下降。苏继癫时期的《东方杂志》作者总人数约计613人次,重要作者有吴泽炎、岑仲勉等8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尽管走出了抗日战争的阴影,却又因内战等影响而出现发展顿挫,并最终休刊。这一时期的作者队伍日益星散,办刊特色也逐步丧失。《东方杂志》忠实地反映和记录着时代变迁,成为20世纪世界和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全备的资料库,全面述评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主要学术思想,成为探索中国发展模式必需的思想库,大量培养人才,成为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库,同时,在剧烈的社会动荡中保持长时段的持续发行,也成为世界杂志发行史上的典型的样本库。《东方杂志》的发展历程说明,现代文化的发展,不仅需要社会诸要素共同的现代化作为基础,更需要中国文化人努力实践现代学者品格。
二、从雨果看浪漫主义作家的世界观和人物创造——兼议马克思恩格斯对浪漫主义的论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雨果看浪漫主义作家的世界观和人物创造——兼议马克思恩格斯对浪漫主义的论述(论文提纲范文)
(1)论《莎乐美》中的暴力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二 作品介绍 |
三 国外《莎乐美》研究的现状 |
四 国内《莎乐美》研究的现状 |
第一章 《莎乐美》中的暴力呈现 |
第一节 语言暴力 |
一 男性对女性的压迫 |
二 女性对男性的反抗 |
第二节 身体暴力 |
一 被凝视的身体 |
二 被控制的身体 |
第二章 《莎乐美》中暴力书写的策略 |
第一节 美化暴力 |
一 诗化的语言 |
二 悲剧与喜剧的融合 |
第二节 暴力的生成 |
第三章 《莎乐美》中暴力书写的溯源 |
第一节 文学视域中的暴力 |
一 暴力及相关理论梳理 |
二 暴力与文学 |
第二节 《莎乐美》的早期书写 |
第三节 王尔德的《莎乐美》 |
一 社会背景 |
二 作者经历 |
第四章 暴力书写的意义 |
第一节 反抗社会规训 |
第二节 重铸悲剧精神 |
结语 暴力书写——文学的另一种精神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叙事:时间与空间—现代叙事中的“三一律叙述”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标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标及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布瓦洛对“三一律”的定义 |
1.2.2 马克思、恩格斯对“三一律”的批判 |
1.2.3 亚里士多德的“三一律”原意 |
1.2.4 “三一律”中国研究现状 |
第2章 “三一律”历史脉络考辨 |
2.1 历史语境下的必然,“三一律”的起源 |
2.2 “三一律”现状:从辉煌到远去 |
2.3 “三一律”中被忽视的时间观 |
2.4 小结 |
第3章 文学叙事中的“三一律” |
3.1 “三一律”对文学叙事的“省略” |
3.2 二级叙事下的“三一律”故事与形象刻画 |
3.3 文本中的时间与“三一律”关系 |
3.4 小结 |
第4章 “三一律”对戏剧创作的影响 |
4.1 戏剧中的“三一律”情节 |
4.2 戏剧中人物形象的经典塑造与“三一律叙述” |
4.3 戏剧实践中无处不在的“三一律” |
4.4 小结 |
第5章 电影的故事选择及叙事特性 |
5.1 电影故事的商业化特性 |
5.2 “三一律叙述”的荧幕呈现 |
5.3 “三一律”对电影故事的聚焦 |
5.4 “三一律叙述”对影视作品审美效果的提升 |
5.5 小结 |
第6章 高概念电影与“三一律叙述” |
6.1 高概念电影的基本特征与商业属性 |
6.2 中国高概念电影的初期实践 |
6.3 高概念电影的叙事特征 |
6.4 高概念电影在中国的“情节化” |
6.5 “高概念”与“三一律叙述”结盟,商业化与泛娱乐化的“双赢” |
6.6 小结 |
第7章 影视实践中的“三一律叙述” |
7.1 线性叙事下的荧幕“三一律” |
7.1.1 技术壁垒下的“三一律”—“室内剧”电影 |
7.1.2 “三一律”下的伏笔铺设—《夜店》叙事特征分析 |
7.1.3 强化行动—《天下无贼》叙事特征分析 |
7.1.4 空间主导情节—《新龙门客栈》叙事特征分析.. |
7.1.5 “三一律”故事的形象塑造—《十二怒汉》叙事特征分析 |
7.1.6 时间“一律”—美剧《24小时》叙事特征分析 |
7.2 并置叙事下的“三一律”故事 |
7.3 “分段整合”-长篇连续剧《雍正王朝》叙事特征分析.. |
7.4 “三一律叙述”在非线性叙事电影中的实践 |
7.5 小结 |
第8章 故事中的“三一律”,始终存在的叙事力量 |
8.1 “三一律”的遮蔽与反遮蔽 |
8.2 叙事中的必要条件:“三一律” |
8.3 荧幕中的时间选择 |
8.4 “三一律叙述”的实践价值 |
8.5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3)1940年代徐訏小说中的城市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问题 |
第一章 上海到巴黎:城市书写的主体变奏 |
第一节 城市体验与创作缘起 |
第二节 贴合与犹疑:城市想象中的“身份认知” |
第三节 “文化综合”时期的文学道路选择 |
第二章 “大时代”中的“小镜头”:城市书写的呈现方式 |
第一节 景观隐喻与空间反讽 |
第二节 战时洋场的“城中人” |
第三节 从“生”到“活”:乱世中的卑琐与颓迷 |
第三章 创新中的坚守:城市书写的文学史价值 |
第一节 雅俗融合:从“都市奇情”到“诗化小说” |
第二节 新浪漫主义的“现代”发声 |
第三节 逸出战争的母题回归:“人性”与“爱” |
结语 |
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古典马克思主义劳动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核心概念界定 |
1.1.1 古典马克思主义 |
1.1.2 马克思主义谱系 |
1.1.3 劳动范畴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交叉研究法 |
1.4.3 批判建构法 |
第二章 古典马克思主义劳动范畴的渊源 |
2.1 原始社会时期的劳动状况 |
2.2 古希腊时期的劳动观 |
2.2.1 赫西俄德的劳动思想 |
2.2.2 柏拉图的劳动分工观 |
2.2.3 亚里士多德的劳动观 |
2.3 中世纪时期的劳动观 |
2.3.1 《圣经》中的劳动观 |
2.3.2 封建社会的现实劳动 |
2.4 欧洲近代关于劳动范畴的研究 |
2.4.1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范畴 |
2.4.2 黑格尔的劳动概念 |
2.4.3 空想社会主义劳动学说 |
2.5 工业革命的巨大影响 |
第三章 古典马克思主义具体劳动范畴的解读 |
3.1 雇佣劳动范畴 |
3.1.1 雇佣劳动是劳动力商品向劳动力资本转化的逻辑起点 |
3.1.2 雇佣劳动归根结底是异化劳动 |
3.2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范畴 |
3.2.1 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形态划分 |
3.2.2 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相互转化 |
3.3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范畴 |
3.3.1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划分 |
3.3.2 脑力劳动对体力劳动的控制 |
3.4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范畴 |
3.4.1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涵义 |
3.4.2 抽象劳动是不是永恒范畴 |
3.5 社会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范畴 |
3.5.1 社会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含义 |
3.5.2 社会主义的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
3.6 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范畴 |
3.6.1 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的概念 |
3.6.2 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的交换性 |
3.6.3 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的运动规律 |
3.7 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范畴 |
3.7.1 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界分 |
3.7.2 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范畴的扩展 |
3.8 共产主义劳动范畴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谱系内部诸家对劳动范畴的诠释 |
4.1 正统马克思主义对古典马克思主义劳动范畴的阐发 |
4.1.1 恩格斯劳动范畴思想的总体发展脉络 |
4.1.2 恩格斯对古典马克思主义劳动范畴的深化 |
4.1.3 列宁论共产主义的劳动态度 |
4.1.4 列宁论知识分子的政策 |
4.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古典马克思主义劳动范畴的发展 |
4.2.1 毛泽东对古典马克思主义劳动范畴的发展 |
4.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古典马克思主义劳动范畴的发展 |
4.3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古典马克思主义劳动范畴的评论 |
4.3.1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古典马克思主义劳动范畴的解读 |
4.3.2 法兰克福学派对古典马克思主义劳动范畴的解读 |
4.3.3 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者高兹对古典马克思主义劳动范畴的解读 |
4.4 新马克思主义激进政治经济学对当代资本主义劳动的批判 |
4.4.1 布雷弗曼关于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过程的改变 |
4.4.2 劳动过程理论研究的后现代转向 |
4.4.3 保罗·巴兰的帝国主义论 |
4.4.4 弗兰克和沃勒斯坦关于依附论的营构 |
第五章 古典马克思主义劳动范畴当下面临的纷繁生态 |
5.1 对古典马克思主义劳动范畴的争论 |
5.1.1 劳动价值论是否已经过时 |
5.1.2 怎样看待资本主义劳动控制形式 |
5.1.3 社会主义劳动是否存在“剥削” |
5.2 按劳分配在社会主义实践中面临的难题 |
5.2.1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最基本的物质利益原则 |
5.2.2 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
5.2.3 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和纠正分配不公 |
5.3 全球化与劳动阶级可能的未来 |
5.3.1 世界资本主义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扩张 |
5.3.2 从国家阶级到跨国阶级的全球阶级形成 |
5.3.3 劳动阶级可能的未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5)马克思生活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创新 |
第二章 生活美学与马克思生活美学 |
一、生活美学 |
(一)生活的涵义 |
(二)生活美学的涵义 |
二、马克思生活美学 |
(一)马克思生活美学的前提 |
(二)马克思生活美学的内涵 |
第三章 马克思生活美学之真 |
一、真实性的发生 |
(一)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真实性 |
(二)日常生活审美现代性的真实性 |
二、真实性的分裂 |
(一)艺术生活真实性的分裂 |
(二)日常生活真实性的分裂 |
三、真实性的统一 |
(一)审美建构 |
(二)生产生活 |
第四章 马克思生活美学之善 |
一、善的功利性 |
(一)经济与善 |
(二)利益与善 |
二、善的非功利性 |
(一)善的非功利性之形式:简明逻辑 |
(二)善的非功利性之内容:改变世界 |
第五章 马克思生活美学之美 |
一、美感的起源 |
(一)宗教与美感 |
(二)劳动与美感 |
二、美的规律 |
(一)美的规律之意蕴 |
(二)美的规律与审丑 |
三、美的生活 |
(一)艺术生产 |
(二)“美文学”困境 |
(三)生活的统一性 |
第六章 马克思生活美学之真、善、美的统一 |
一、真、善、美的统一与自由 |
(一)真理与真、善、美 |
(二)自由与真、善、美 |
二、真、善、美的统一与艺术 |
(一)艺术他律与真、善、美 |
(二)艺术自律与真、善、美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着作 |
(6)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婚姻理论及其实践研究 ——以成都地区为例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旨趣 |
二、研究述评 |
三、研究方法 |
四、相关界定 |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婚姻理论溯源与新中国成立前婚姻理论及其实践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婚姻理论溯源 |
一、唯物史观——解析婚姻的基点 |
二、两种生产互相促进——指导婚姻的具体理论 |
三、爱情基础论——婚姻的理想状态 |
四、消解资本主义私有制——实现理想婚姻的基础路径 |
五、良好家风——提升婚姻质量的有效保障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婚姻理论及其实践的发展历程 |
—、理想婚姻原则与实现路径的理论建构阶段(1921-1928) |
二、婚姻治理模式法治化的初期阶段(1929-1942) |
三、婚姻本位由个体到家庭的调整阶段(1943-1949) |
第二章 成都地区推行新婚姻制度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推行新婚姻制度的必要性 |
一、婚姻具有显着能动性 |
二、封建婚姻制度残余急需清理 |
三、资产阶级婚姻思想需要扬弃 |
四、部分妇女深受神权束缚 |
第二节 推行新婚姻制度的可能性 |
一、政治保障——中国共产党对新婚姻制度的重视及主导 |
二、经济基础——男女平等的财产权和工作权 |
三、精神向往——青年和妇女对婚姻制度改革的期待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婚姻理论架构 |
第一节 “自主纯粹”的爱情观 |
一、婚恋支配权从家长到当事人的转移 |
二、摆脱物质束缚的崇高情感 |
三、注重内在美的择偶观 |
四、正当的婚前交往 |
第二节 “情责衡平”的婚姻离合观 |
一、婚姻结合以爱情为始 |
二、婚姻延续以责任为纽 |
三、婚姻离异以感情破裂为据 |
第三节 “团结和睦”的家庭观 |
一、夫妻的双向度平等 |
二、以尊婆爱媳为标志的新型姻亲关系 |
三、保护子女利益 |
第四节 “增产节约”的日常生活观 |
一、美满婚姻促进增产 |
二、提倡简朴家庭生活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婚姻制度建设 |
第一节 婚姻法律制度建设 |
一、以夫妻关系为主轴的法条结构 |
二、以现实谨慎为圆心的司法执法策略 |
第二节 婚姻保障制度及其在成都地区的具体执行 |
一、婚姻登记制 |
二、婚姻调解制 |
三、离婚救济制 |
四、夫妻财产制 |
第三节 婚姻监察制度及其在成都地区的具体执行 |
一、干部负责制 |
二、妇联陪审制 |
三、舆论监督制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婚姻理论的实践展开 |
第一节 实践的方针与策略 |
一、改旧立新的总方针 |
二、人民内部矛盾的实践定性 |
三、推行婚姻法与中心任务相结合的实践策略 |
四、针对落后婚姻制度的批判策略 |
第二节 成都地区思想教育层面的实践 |
一、组建专业报告员、宣传员队伍 |
二、全渠道的宣传教育模式 |
三、注重身边典型的宣传教育方法 |
第三节 成都地区法治和群众运动层面的实践 |
一、对婚姻争端实行法律判决 |
二、对婚姻犯罪实施法律惩罚 |
三、对婚姻不当行为发动群众运动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婚姻理论及其实践的总结 |
第一节 成都地区具体成效分析 |
一、婚前交往的开放 |
二、新式婚俗的兴起 |
三、封建婚姻实体的消解 |
四、代际关系的重构 |
五、家庭和生产的共进 |
第二节 历史意义 |
一、促进婚姻治理模式由“礼制”向“礼法同治”优化 |
二、实现婚姻资源均衡流动 |
三、加速女性由家庭人格向社会人格转型 |
第三节 历史局限 |
一、阶级意识泛化对婚姻自由的负面影响 |
二、全能政府思维下群众能动性的相对缺失 |
三、破与立的结构性失衡 |
结语 现实观照——建立先进婚姻文化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
―、当下婚姻文化的主要缺疏 |
二、制约先进婚姻文化建设的因素 |
三、建设先进婚姻文化的原则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岭南建筑学派现实主义创作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现实意义 |
1.2 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岭南建筑学派相关研究的演进趋势 |
1.2.1.1 概念提升:从岭南建筑到岭南建筑学派 |
1.2.1.2 系统化拓展:从单一作品研究到多元化、系统化研究 |
1.2.1.3 反思性趋势:从特点提炼到批判性观点的出现 |
1.2.2 现有研究缺憾 |
1.3 研究对象与范畴 |
1.3.1 岭南建筑学派 |
1.3.2 现实主义创作思想 |
1.4 研究方法 |
1.4.1 史料取材与事实陈述 |
1.4.2 文本分析与思想解读 |
1.4.3 对比思考与理性批判 |
1.5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岭南建筑学派”的学术立论 |
2.1 “学派”的确立标准 |
2.1.1 中西学术史上的代表性学派特征 |
2.1.2 “派”、“流派”与“学派” |
2.1.3 现代科学学派的确立标准 |
2.2 建筑界的学派之争 |
2.2.1 现代建筑史上的代表性学派及其影响 |
2.2.2 国内建筑界对于提倡学派的忧虑与呼吁 |
2.2.3 建筑学派存在的价值 |
2.3 岭南建筑学派的学理合法性辨析 |
2.3.1 岭南建筑学派的学术阵地 |
2.3.2 岭南建筑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学术思想 |
2.3.3 岭南建筑学派的代表作品 |
2.3.4 岭南建筑学派的学术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岭南建筑学派现实主义创作思想的发端 |
3.1 “现实主义”美学理论的引入 |
3.1.1 “现实主义”的概念发展 |
3.1.1.1 等同于“写实主义”的现实主义 |
3.1.1.2 批判现实主义思潮 |
3.1.1.3 现实主义的意识形态化 |
3.1.2 对现实主义的认知与思考 |
3.1.2.1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一个悖论 |
3.1.2.2 回归现实主义的基本内涵 |
3.1.2.3 现实主义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
3.2 岭南建筑学派创作思想萌发的时代契机 |
3.2.1 政治结构重塑之下的城市风貌变化 |
3.2.2 经济条件影响之下的建筑风格对立 |
3.2.3 中西建筑文化交流之下的技术储备 |
3.3 岭南建筑学派创作思想的现实主义导向 |
3.3.1 具有现实主义特色的地域文化传统 |
3.3.1.1 经世致用的价值理念 |
3.3.1.2 兼容并蓄的思维方式 |
3.3.1.3 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 |
3.3.1.4 自然平实的审美取向 |
3.3.2 现代主义:岭南建筑学派现实主义创作思想的直接源头 |
3.3.2.1 适应时代精神的建筑思想 |
3.3.2.2 重视技术要素的建筑思想 |
3.3.2.3 强调建筑功能的建筑思想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功能现实主义创作思想探索 |
4.1 时代背景:现代主义建筑在岭南的延续 |
4.1.1 百废待兴的社会局面 |
4.1.2 现代主义建筑力量的再度汇聚 |
4.2 功能现实主义创作思想内涵 |
4.2.1 与岭南亚热带气候相适应 |
4.2.1.1 借鉴岭南传统建筑 |
4.2.1.2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 |
4.2.1.3 整合多类相关要素 |
4.2.2 与岭南复杂多样的基地相适应 |
4.2.2.1 “同构化”思维 |
4.2.2.2 “生长式”思维 |
4.2.2.3 对话与交流思维 |
4.2.3 重视创作的经济合理性 |
4.2.3.1 “减法”思维 |
4.2.3.2 循环利用思维 |
4.2.3.3 “以低造价追求高质量”思维 |
4.3 技术理性:功能现实主义创作思想特征 |
4.3.1 建筑是立足于技术之上的功能系统体 |
4.3.2 运用技术实现建筑与环境的相互协调 |
4.3.3 注重实现建筑高质高效的技术策略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域现实主义创作思想探索 |
5.1 时代背景:关于“建筑风格”的热论 |
5.1.1 “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的集体探寻 |
5.1.2 展开“南方建筑风格”的理论探讨 |
5.1.3 深入开展岭南传统庭园调研 |
5.2 地域现实主义创作思想内涵 |
5.2.1 继承地域文化传统 |
5.2.1.1 移植和再造传统构件 |
5.2.1.2 承袭“散点式”布局 |
5.2.1.3 糅合传统与现代构成要素 |
5.2.2 彰显地域文化性格 |
5.2.2.1 简练通透的建筑形态 |
5.2.2.2 天然质朴的建筑材质 |
5.2.2.3 淡雅明快的建筑色调 |
5.2.3 营造地域建筑意境 |
5.2.3.1 注重“时间性” |
5.2.3.2 以“命题”引发联想 |
5.2.3.3 运用隐喻和象征 |
5.3 风格自律:地域现实主义创作思想特征 |
5.3.1 建筑风格立足于对地域传统的借鉴和创新 |
5.3.2 建筑风格是对地域文化心理的凝练和塑造 |
5.3.3 建筑风格的价值在于“文化认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文化现实主义创作思想探索 |
6.1 时代背景:全球化视野下的建筑新格局 |
6.1.1 国外建筑师及其建筑思想的引入 |
6.1.2 国内地域建筑的深广探索 |
6.1.3 中国现代建筑发展之路的探寻 |
6.2 文化现实主义创作思想内涵 |
6.2.1 重视建筑的时空整体性 |
6.2.1.1 建筑的空间整体性 |
6.2.1.2 建筑的时间整体性 |
6.2.2 以“文化”为核心的建筑创新理念 |
6.2.2.1 重视建筑的精神内涵与文化品格 |
6.2.2.2 文化研究与建筑创作的互助模式 |
6.2.2.3 建筑文化的表达方式 |
6.2.3 重视建筑创作中的“人” |
6.2.3.1 对建筑使用者的重视 |
6.2.3.2 对建筑师素养的重视 |
6.2.3.3 对创作团队机制的重视 |
6.3 体系建构:文化现实主义创作思想特征 |
6.3.1 超越特定文化的普适性理论 |
6.3.2 超越单一要素的整合式思维 |
6.3.3 适应不同文化的方法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关于岭南建筑学派现实主义创作思想的评论 |
7.1 岭南建筑学派现实主义创作思想的内在脉络 |
7.1.1 现实主义创作思想的时间脉络 |
7.1.2 现实主义创作思想的结构脉络 |
7.2 现实主义创作思想对于岭南建筑学派的价值 |
7.2.1 现实主义创作思想是对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吸纳和完善 |
7.2.2 现实主义创作思想是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地域化”理论成果 |
7.2.3 现实主义创作思想影响下的创作实践体现出极强的适应性 |
7.3 岭南建筑学派现实主义创作思想的发展走向 |
7.3.1 坚持技术理性的创作态度 |
7.3.2 整合价值理性的创作追求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8)雨果文艺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 国内雨果研究综述 |
二、 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意义 |
第一章 雨果及其文艺思想的生成 |
第一节 雨果生平及着述概观 |
第二节 雨果文艺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第三节 雨果文艺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
第二章 雨果文艺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打破伪古典主义旧文学与建立浪漫主义新文学 |
第二节 以心灵和想象建构美丑对照的文学世界 |
第三节 作家的社会性与文学的功利性 |
第四节 文学发展观 |
第三章 雨果文艺思想的形象表现 |
第一节 创作中的美丑对照设计 |
第二节 创作中的心灵与想象体现 |
第四章 雨果文艺思想评价 |
第一节 雨果文艺思想的地位与局限 |
第二节 雨果文艺思想的价值意义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马克思交往实践理论研究 ——兼议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一、 选题背景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方法 |
四、 创新之处 |
前言 |
第一章 马克思交往实践理论的思想源泉 |
一、 古希腊德性主义交往观 |
二、 17-18 世纪英国经验主义交往观 |
三、 18 世纪法国启蒙主义交往观 |
四、 18-19 世纪德国理性主义交往观 |
第二章 马克思交往实践理论的形成 |
一、 交往理论唯物主义方向之确立 |
二、 交往理论实践基础之确立 |
三、 交往理论基本框架之确立 |
四、 交往理论之具体深化 |
五、 交往理论之进一步扩展 |
六、 交往范畴之实践定位 |
七、 交往实践之内涵和特征 |
第三章 交往实践活动与人的发展的互动关系 |
一、 马克思对交往与人的发展关系的基本阐述 |
二、 交往实践活动在实现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
三、 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交往实践活动的普遍发展 |
第四章 交往实践活动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
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现状分析 |
二、 交往实践活动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中的启示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语 |
(10)《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 |
二、 学术研究回顾 |
三、 研究方法与目标 |
第一章 《东方杂志》与商务印书馆 |
第一节 商务印书馆简述 |
一、 商务印书馆的创办与创办者 |
二、 张元济对“商务”的主要贡献 |
三、 《东方杂志》是“商务”最重要的杂志 |
第二节 关于《东方杂志》研究的几个问题 |
一、 《东方杂志》的创办 |
二、 《东方杂志》的主编 |
三、 《东方杂志》的栏目与用稿 |
四、 《东方杂志》的历史分期 |
第二章 杜亚泉与《东方杂志》 |
第一节 杜亚泉的生平及社会评价 |
一、 杜亚泉生平简介 |
二、 杜亚泉晚年生活拮据原因 |
三、 杜亚泉去世后的社会评价 |
第二节 杜亚泉研究概述 |
一、 “科学普及家和教育家”(1993年以前) |
二、 “杜亚泉热”(1993年以来) |
第三节 杜亚泉的思想 |
一、 述评大战前后的国际政局 |
二、 介绍边疆危机与中外关系 |
三、 关注日本舆论及对华政策 |
四、 述评辛亥革命及社会变化 |
五、 介绍世界新学说与思想 |
六、 中西文化异同与调和论 |
七、 道德接续与精神救国论 |
八、 思想启蒙中的文化论争 |
九、 杜亚泉对《东方杂志》的影响 |
第三章 钱智修与《东方杂志》 |
第一节 钱智修对《东方杂志》的改革 |
一、 钱智修的生平简介 |
二、 钱智修的改革主张 |
第二节 钱智修对国外政治发展的介绍(1911—1919年) |
一、 主权在民的思想与寡头政治的压迫 |
二、 劳动问题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
第三节 钱智修对平民政治思想的述评(1920—1924年) |
一、 平民政治需要现代公共政策 |
二、 平民政治需要进化社会道德 |
三、 实行自治是平民政治的关键 |
四、 平民政治要求改造知识阶层 |
第四章 胡愈之与《东方杂志》 |
第一节 胡愈之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
一、 胡愈之的生平及其在《东方杂志》的经历 |
二、 对胡愈之本人回忆有关内容的剖析 |
三、 胡愈之研究概况 |
第二节 胡愈之介绍国外新知识(1915—1919年) |
一、 关注中国等落后国家 |
二、 传播新科技与新知识 |
第三节 胡愈之的各类述评(1920—1927年) |
一、 1920年代的作品概述 |
二、 介绍欧美的政治发展 |
三、 述评中国政治及道路 |
四、 述评俄国革命及问题 |
五、 关注弱国与政治运动 |
六、 现代文学及文艺批评 |
第五章 王云五与《东方杂志》 |
第一节 王云五与商务印书馆的关系概述 |
一、 王云五生平简介 |
二、 王云五与商务印书馆的关系 |
第二节 “一·二八”事变与王云五的举措 |
一、 “一·二八”事变与商务印书馆的损失 |
二、 王云五为恢复商务印书馆所采取的措施 |
第三节 王云五对《东方杂志》的影响 |
一、 长期担任发行负责人 |
二、 努力调整栏目与内容 |
三、 成功渡过搬迁曲折 |
第四节 对王云五的不同评价 |
一、 当事人对王云五的评价 |
二、 台湾对王云五的评价 |
三、 大陆学界对王云五的不同评价 |
第六章 早期《东方杂志》(1904—1910年) |
第一节 清末新政与社会思潮的激荡 |
一、 清末新政简介 |
二、 现代社会思潮的广泛传播 |
第二节 主编和主要栏目 |
一、 主编及其思想倾向 |
二、 主要栏目等介绍 |
第三节 主要内容概述 |
一、 发展教育论 |
二、 振兴实业论 |
三、 改革政治论 |
四、 传统文化论 |
五、 外交形势论 |
第七章 杜亚泉时期的《东方杂志》(1911—1919年) |
第一节 时代动荡与思想纷争 |
一、 动荡时代与国内政局 |
二、 文化乱象与思潮涌动 |
第二节 杂志的稳定发展 |
一、 栏目和内容根本变化 |
二、 稳定的作者队伍形成 |
第三节 杂志的内容与特色 |
一、 记录各类社会动荡 |
二、 关注日本军国主义 |
三、 介绍现代社会思潮 |
四、 传播现代科技知识 |
五、 杂志的内容特色 |
第四节 文化分歧与主编调整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无奈的抉择 |
三、 冷静的纠偏 |
四、 未尽的结局 |
第八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上)(1920-1923年) |
第一节 政局变化与主义纷呈 |
一、 世界政局变化 |
二、 国内军阀混战 |
三、 各类主义纷呈 |
第二节 主要内容及其特色 |
一、 作者队伍概况 |
二、 记录世界时局的根本变化 |
三、 关注中国外交与国内乱政 |
四、 述评社会主义等现代思潮 |
五、 介绍现代学科与科学知识 |
六、 杂志内容特色 |
第九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中)(1924—1927年) |
第一节 国共合作与民族主义的高涨 |
一、 门户开放与中国民族主义的高涨 |
二、 国内矛盾与国民革命的顺利发展 |
第二节 主要作者及栏目概述 |
一、 主要作者及其特点 |
二、 栏目变化分析 |
第三节 主要作品及其内容概述 |
一、 述评欧美主要强国矛盾 |
二、 关注国际联盟相关会议 |
三、 介绍世界各国政治动荡 |
四、 批评列强强占特殊利益 |
五、 揭露日本对华侵略政策 |
六、 南北斗争中的政治变动 |
七、 现代文学作者及其作品 |
八、 中外文化关系与新成果 |
第十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下)(1928—1931年) |
第一节 国家统一与中日冲突 |
一、 国家统一与中外矛盾 |
二、 日本扩张与中日冲突 |
三、 作者队伍及内容变化 |
第二节 主要内容概述 |
一、 欧美冲突与国际政治失序 |
二、 经济危机与不同发展道路 |
三、 民族独立与中国国家建设 |
四、 改订新约与中国外交环境 |
五、 民族危机与日俄侵略满蒙 |
六、 时代变迁与各类社会文化 |
七、 国家统一与民族文化重构 |
八、 文学创作与民众艰辛生活 |
第十一章 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1932—1941年) |
第一节 日本侵华与中国抗战 |
一、 世界经济危机与日本侵华战争 |
二、 中国应对危机之策与全面抗战 |
三、 《东方杂志》作者队伍概述 |
第二节 王云五时期(上)(1932—1938年) |
一、 世界经济危机与战争威胁 |
二、 美国新政与统制经济问题 |
三、 法西斯崛起与国联的软弱 |
四、 内忧外患与中国国家建设 |
五、 日本侵略与中国抗战兴起 |
六、 反思传统与新型文化构建 |
七、 民众苦难与现实主义文学 |
八、 时代变迁与杂志内容特色 |
第三节 王云五时期(下)(1939—1941年) |
一、 作者队伍和内容特色概述 |
二、 国际反法西斯战线的形成 |
三、 “东亚新秩序”与日本的窘境 |
四、 中国坚持抗日与战时经济 |
五、 社会知识传播与文化偏向 |
第十二章 苏继庼时期的《东方杂志》(1943—1948年) |
第一节 时局变化与杂志的衰败 |
一、 抗日战争前后的政治分裂 |
二、 作者队伍概况与杂志衰败 |
第二节 杂志的主要内容 |
一、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与“冷战”开始 |
二、 “永久和平”的期盼与新战争威胁 |
三、 中国抗战胜利与国共内战爆发 |
四、 文史类作品与传统文化的反思 |
五、 大学教育发展与现代学科知识 |
结语:《东方杂志》对现代文化的贡献 |
一、 记录了20世纪上半叶中外社会发展 |
二、 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 |
三、 滋养了大批现代人才 |
四、 启示 |
附表十五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从雨果看浪漫主义作家的世界观和人物创造——兼议马克思恩格斯对浪漫主义的论述(论文参考文献)
- [1]论《莎乐美》中的暴力书写[D]. 陈琛.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2]叙事:时间与空间—现代叙事中的“三一律叙述”现象研究[D]. 李清瑞. 吉林大学, 2018(04)
- [3]1940年代徐訏小说中的城市书写[D]. 巫毓.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1)
- [4]古典马克思主义劳动范畴研究[D]. 陈亚丽.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7(02)
- [5]马克思生活美学研究[D]. 陈欣. 华侨大学, 2017(10)
- [6]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婚姻理论及其实践研究 ——以成都地区为例的考察[D]. 敖天颖.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
- [7]岭南建筑学派现实主义创作思想研究[D]. 陈吟.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5)
- [8]雨果文艺思想研究[D]. 武洁. 山东师范大学, 2013(S2)
- [9]马克思交往实践理论研究 ——兼议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D]. 周莉. 云南师范大学, 2013(05)
- [10]《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D]. 陶海洋. 南京大学,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