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雅男:试析黑格尔“真理是过程”论文

孙雅男:试析黑格尔“真理是过程”论文

摘要:黑格尔对真理的追问可以说是其哲学探讨的核心和实质,“真理是过程”构成黑格尔哲学真理观的主旨特征。黑格尔认为真理本身的实现就是一个过程,其首先表现为在历史上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另一方面,蕴含真理事物的自我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深化、不断完善并体现从自我异化到趋同的过程。着眼于黑格尔对传统形而上学独断论和形式主义真理观的批判,在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论述“真理是过程”思想,进而在认识论角度合理把握其过程性真理观。从本体和方法论角度对黑格尔真理的过程性思想做全面梳理,更加层次性、系统性地了解“过程”在黑格尔真理观上的重要地位,也有利于更加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和实践观。

关键词:真理;批判;过程;认识论

在整个西方哲学史上,黑格尔建立了最庞大、最全面的哲学体系,恩格斯称他在自己领域是“奥林波斯山上的宙斯”。列宁说:“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黑格尔辩证法这个最全面、最富有内容、最深刻的发展学说,是德国古典哲学最大的成果。”这不仅体现了黑格尔辩证法哲学的价值追求,也表明了关于真理的问题研究是黑格尔哲学所要探寻的最终属地,某种意义上讲,理解了黑格尔真理观的脉络,亦即把握了黑格尔辩证法哲学的核心领域。在真理观问题上,黑格尔哲学尤为显著的特征就是蕴含的过程性思想,即把真理看作是不断运动和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体现的是真理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黑格尔作为德国古典哲学之集大成者,他“第一次——这是他的伟大功绩——把整个自然的、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写成为一个过程,即把它描写为处在不断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黑格尔辩证法的思维方式是用差异性代替统一性,要在确定性中找到不确定性,在不确定性中确立新的确定性……对于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追求构成了人类活动的内在环节。而这种思维方式也自然地隐含在对过程性真理观的探求中。

一、黑格尔对传统形而上学真理观的批判

1.对康德以前“独断论”的批判

回顾近代以来的哲学思维方式,康德之前的真理观持一种抽象、孤立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朴素的态度,它还没有意识到思想自身所包含的矛盾和思想自身与信仰的对立。”传统思维方式以探寻一个不动的本原为归依,坚持一种非此即彼的方式看待世界万事万物,并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观念定势,将思维的限定在事物自身之中,在这个预定前提下,思维所至的地方本身就已被认识掌握,真理也就被束缚在有限的知性范畴内。狭义的独断论将现有的表象事物确定为真理的对象,通过思维即可达到真知。这种真知以有限性为基础,无限性的思维性质的事物被束缚在有限的框架范畴内,通过被认知的方式有限化,而这种有限性显而易见是有缺陷的、表面化的。如用“简单”、“复杂”来描述灵魂,或者直接归结为某一简单的命题,实则是将存在的谓词当作足以表示真理的最后规定。真理在被外在的、有限的谓词描述时,势必会转变为独立的、片面的、固定的存在。

努力建立健全党员发展制度。对党员进行规范、全面的思想等方面的教育,需要国家建立与完善相关党员发展制度,对培养党员有方向性指导性的作用,此外,在制定完党员发展制度,可以根据以这个文件为根本党员发展制度的文件,根据职业的不同,制定更多更细的文件,如高校师范生党员的培养、高校非师范生党员的培养等。有了这些文件,高校对于党员的培养,更有方向性,更能培养合格党员以及优秀党员。

2.对康德形式主义真理观的批判

康德的真理观是客观寓于主观的、先验的、“纯粹统觉”的和形式的,也是有限的。一方面,“在康德哲学里,思维作为自身的规定,只是形式地建立起来,至于思维如何自身规定,自身规定到什么程度,康德并无详细指示。”康德在对知性形而上学批判中站在理性的高度提出认识的矛盾,并得出“物自体”不可知的结论。康德认为知觉包含个别的、主观性的东西,也就是感性所把握的现象;同时构成我们经验的世界包含普遍性和必然性的客观——是不可知的,这些客观的存在在康德那里成了先天规定的,也就是“先验论”。这同于后来费希特的“外来的刺激”,将“他物”抛弃到不可认知的“他界”之中,否定认识的无限性。另一方面,真理在康德那里被形式化,以至于更为重要的内容则被认为可有可无的东西遭到了摒弃,亦即忽略了内容和形式的同一。黑格尔认为,这种单调的形式主义就像调色板上只有两种颜色,却要用这两种颜色去画宇宙万物一样。这种单调的形式主义给予我们的只不过是知识的目录,却不管它的内容是如何产生的,而真理却蕴含在内容的产生过程中。

二、黑格尔对“真理是过程”思想的规定

1.真理是自我否定发展的过程

黑格尔的真理观是辩证法体系下的新的真理观,是对旧的形而上学真理观的扬弃。这一真理观最大的特点就是把真理理解为一个系统的发展过程,也就是“真理是个过程”思想。黑格尔指出,“原来它是这样一种东西:被认识了的与没被认识的、自己的与外在的在它那里连接在一起。”在这样一种矛盾运动中,A为事物的本质必有相对应的被抛弃了的事物的B的一面,而B也是作为事物本质的存在。这也是黑格尔在真理过程思想中表达的否定之否定作为真理不断深化的方式。谈及到绝对理念时,黑格尔认为在意识(精神)自在地发展为自为的绝对理念,并不蕴含终极。他明确指出,“真理就是它的完成过程,它是一个圆圈,这个圆圈预悬着它的终点为目的,并以它的终点为起点,而且只当它实现了并达到了它的终点它才是现实的。”在这里,黑格尔将真理推向了不断发展、运动的过程,真理本身也包含否定的一面,即包含被称之为虚假的和正在消失的东西,而这些东西也理应被置于真理的深化过程的矛盾体系中。

2.真理是历史性的发展过程

黑格尔将历史的认识纳入真理过程发展的一个环节,真理的历史性过程正是真理在各个环节不断扬弃、被否定的、错误的本质,进而追求更深层次的终极的形态。用历史的眼光看世界,世界就是在不断演化过程中的运动,过程界定了所有事物的历史方位。世界作为一个集合体是自然运动的过程,运动是一切事物的存在方式和意义。其次,不仅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前进也是一个过程。黑格尔在其精神哲学中最先提出了世界历史概念,并系统论述了世界历史发展的理论,在黑格尔看来人类历史绝非杂乱无章而是有规律可循,是各民族逐渐走向统一的过程,世界历史构成绝对理念自我循环的环节。世界历史是有目的合规律的历史;是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社会历史是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有机统一。黑格尔作为辩证法大师,其世界历史思想实质是建立在绝对精神辩证法下的世界发展过程。运用辩证法的思维去思考事物,消解了“是就是,不是就不是”的极端对立思维,而是用对象性关系看待世界,看待人与社会的关系,使对立冲突迷散于辩证法中。每个人的发展寓于整个历史发展中,恩格斯认为,历史是各种合力的结果。人是历史性的存在,社会也是社会历史,脱离历史的人不存在,社会发展是继承历史的进一步发展,黑格尔把历史发展过程纳入真理观中,使不同状态、不同阶段的真理形态与其他真理形态处于矛盾运动的状态之中,既相互对立、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相互依存。正是这种矛盾关系和矛盾运动共同作用于真理,在历史的对立统一中的自我实现,构成人们认识的不断发展和深化,即便到了绝对理念的现实,这种矛盾也不曾弱化。

黑格尔的真理观具有“巨大的历史感做基础”,真理在历史上呈现出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特性。黑格尔曾指出:“我们在现世界所具有的自觉的理性,并不是一下子得来的,也不是从现在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而是本质上原来就具有的一种遗产。在黑格尔看来,真理的发展过程既是在历史中,又是在历史与现实的运动过程中得以实现。一方面,真理通过自身所具有的客观性规定自身,另一方面,真理又通过其超越性发展自己,哲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本质特点就在其具有超越的特征,真理观作为黑格尔哲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超越性打破了传统哲学思维方式所造成的两极分化,真理的自我运动使其转化为自身规定的他者,经过一系列的运动、变化,达到新的真理境界,实现了与自身的统一,并且具有了其原来所不具备的新的特性和内涵,是扬弃了以前的局限性后,成为反映现实的真理。因此,每个体系都成为真理的一部分。在黑格尔看来,真理与错误、真与假之间并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因此不能把它们形而上学地绝对对立起来,而必须承认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真理和错误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真理往往是从错误中演化而来,错误是真理的前导。从历史上来看,人的认识就是一个不断克服错误的前进发展过程,不断地否定又不断地肯定的过程。

三、黑格尔真理的过程性思想

1.在“过程性”中认识真理

真理的实现,黑格尔称之为绝对精神,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历经三种形态。作为理念的开始,精神自在地表现为生命体的存在,它既以自身概念体的形式呈现,也规定着自我的内容,也就是自我规定和自我否定的过程;在第二个阶段,精神进展为理念的存在,其中亦包含着理念和实践的统一对矛盾的、否定的相互同一的作用,在这一阶段,精神已经处在自身形式和内容的趋同之中了。第三个阶段,精神达至绝对精神的高度,完成了自为的现实性转变,它是绝对的、圆满的。但绝对精神的实现也只是另一个更高层次运动的开端,要在认识过程中理解真理的过程性,在过程性中把握真理的发展特性,必须掌握系统的分析和综合的方法。“逻辑的理念既是普遍的,又是存在着的,既是以概念为前提,又直接地是概念本身,所以它的开始既是综合的开始,又是分析的开始。”黑格尔认为,哲学的方法既是分析的又是综合的,于其开始、其进展,亦或是作为中介性的环节。

2.实践是认识真理的“中介”

实践是有目的的一种活动,实践运动的进行就在于对目的的扬弃,这首先体现在真理认识的“进展”阶段,实践认识和理论认识共同作用于精神的自我实现过程中。实践中的人是不断发生变化的主体,没有什么不变的本质,人的本质在实践过程中实现,人由对物的依赖走向全面、自由的发展是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践又作为手段,表现为中介性,社会与自然的相互作用通过实践得以实现,实践是二者沟通的中介,是人类社会的本体,实践搭建起人与社会沟通的基础,是人存在的根基,成为了人的生存本体。人类社会与人统一于实践,二者具有同一性。“人因自己的工具而具有支配外部自然界的力量。”实践是认识的“中项”,也是真理的“中介过程”。实践自身作为客体,是认识的前提,追去真理的过程也是实践的过程。实践还包含着在目的性规定下的主观因素,人的认识的形成包含多种因素,是各种因素合力的结果。因此,实践是包含是主体性与客观性的统一,实践自身就是完成了的目的,是主客体的统一,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使哲学的基本问题在对象性关系中得到解决,实践过程包含着思维和存在两个维度。黑格尔认为,实践本身以及实践作为手段性的存在必然是一个“中介的无限进展”。而绝对理念的实现也必然地在这一“中介的无限进展”的时间中成为现实。在描述实践的重要性时,他说“犁是比犁所造成的、作为目的的、直接的享受更尊贵些。……人以他的工具而具有支配外在自然的威力。”这体现出目的的实现是为了达到主客体的统一,从而达至真理的境界。黑格尔认为,在这一过程中,实践的手段性与目的性的辩证关系是更有价值的人类认识从感性到理性,从思维抽象到具体,由低级到高级,这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说明人类认识的动态性,生成性,揭示人类动态发展过程性特征。而自然、社会、人类思维的过程性统一于实践中。

利用本文提出的自动相位补偿方法进行相位补偿,结果如图7所示.比较精确补偿前后两幅图对角线的像素值的分布,图7(e)中实线代表图7(a)中虚线上的像素值分布,虚线代表图7(c)中虚线上的像素值分布.图7(e)中虚线方框内是对角线覆盖到的细胞区域,在图7(a)和(b)中用虚线方框标出,精确补偿前细胞相位有明显的像差,精确补偿后得到了无像差的细胞相位值.从图中明显看出,利用本文方法能够有效补偿原相位像中的二次曲面相位像差,得到细胞的无相位像差相位像.

四、余论

黑格尔的过程性真理观蕴含浓厚的辩证法思想,但是唯心主义的糟粕却使他的真理观褪色不少。黑格尔的真理过程的实现是在绝对精神的基础上,真理的实现就在于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因此,“它把事情完全头足倒置了,从思想中,从世界形成之前就永恒地存在于某个地方的模式、方案或范畴中,来构造现实世界,这完全像是一个叫黑格尔的人。”[13]黑格尔仅是将实践放置于精神的附庸手段来理解,思想解放是人自由解放的核心。将思想与现实相分离,把思想独立化,让它成为“纯粹的”思想,这不是思想解放的表现,而是对思想的幽禁。显然没有看到物质实践对于认识的决定作用,更不可能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黑格尔在后来的《逻辑学》中将实践看作是认识真理的过程一个环节,所以,列宁强调说,黑格尔的这种观点是和马克思主义相接近的。对此,我们应充分肯定。

而国内外针对地铁噪声的来源和控制都进行了广泛研究,梁笑娟等[4]调查了广州地铁1、2、3、4号线的车站环境噪声和列车车厢内部噪声水平,探讨了车站环境噪声的日变化趋势和地铁噪声的来源,测试结果证实地铁列车高速运行是地铁车站环境噪声的主要噪声源.张晓排等[5]对地铁车辆在静止及运行情况下进行车内噪声测试,结果表明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对车内噪声影响较大的是轮轨噪声,且车辆的密封性对车内噪声的分布有较大的影响.徐靖[6]采用Artemis测试分析系统对隧道内运行的大连厂地铁车辆进行了噪声测试,结果表明车辆内噪声的最主要噪声源是轮轨噪声,且主频带一般都在315~5 000 Hz之间,低频率的声压级很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9.

[2]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583.

[4][5][10]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刷馆,1980:94,100,151.

[3][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62-363,73.

[6]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M].北京:商务印刷馆,1976:25.

[7]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M].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刷馆,2009,12,2.

[8]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M].北京大学哲学系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58:8-9.

[9]汝信.论黑格尔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114.

[11][12]黑格尔.逻辑学:下卷[M].北京:商务印刷馆,1976:445,438.

标签:;  ;  ;  ;  ;  ;  ;  ;  ;  ;  ;  

孙雅男:试析黑格尔“真理是过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