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公共组织绩效评估推行过程中,会给被评估者带来压力与焦虑,甚至被评估者会对评估者或评估机构产生“敌意”。以上因素都不利于公共组织绩效评估的顺利开展,也不利于评估者或评估机构与被评估者之间良好人际互动的形成。因此,在公共组织绩效评估过程中,需要对评估者与被评估者的行为进行管理,缓解被评估者的心理压力,减少评估者或评估机构与被评估者之间的“冲突”,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共组织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作用,为公共组织绩效评估的开展创立宽松环境。
【关键词】公共组织绩效;绩效评估;个体行为;冲突管理
1 引言
公共组织绩效评估、个体行为、冲突管理都是组织行为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在充分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研究公共组织绩效评估中的个体行为,寻找冲突产生的根源,探求冲突变化发展的规律与过程,掌握处理冲突的正确策略与方法,从而有效地管理冲突,解决矛盾和改善人际关系,提高组织绩效评估的效率和效能。
2 公共组织绩效评估中影响个体行为的相关因素
2.1 组织行为学中关于个体行为的主要理论
美国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认为个体行为受客观刺激的影响并因之产生一定的反应,其公式为S-R(刺激-反应)。美国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托尔曼在华生观点的基础上,提出“目的性行为主义”的主张。他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引入了期望、目的、预期等中间变量,并认为这些客观变量是行为最后形成的最直接原因,用公式表示为S-O-R。德国群体动力学家勒温将个体行为看成是个体特征与环境特征的函数,即B=f(P,E),其中B、P 与E 分别代表个体行为、个体特征与环境特征。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美国学者斯金纳认为强化行为、改变行为的主要动力是有机体“操作”环境的效果。
总之,无论是行为主义者还是新行为主义者都认为个体行为是有起因的,且起因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反应,而公共组织更为关注的是与公共组织绩效相关的个体行为,同时公共组织也会对个体行为提出自己的要求与标准。
五年后,我大学毕业时,老马还在写诗,已经是个小有名气的农民诗人。虽然依旧在种地,但他有了一点难得的感悟:诗歌可能与稻草有关系,但一定和职业没有关系。别人可以把爱诗和写诗的人当成怪物,但诗人自己不能。
2.2 公共组织绩效评估中,影响个体行为的心理因素
在社会交往中,具有社会属性的人与他人建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公共组织绩效评估中,无论是评估主体还是评估客体,都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与心理特质,因此,在绩效评估过程中存在人际冲突。分析引起这些冲突的原因,是寻找冲突解决之道的必经途径与必要基础。
个体动机对公共组织构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管理者如何激励员工,充分发挥员工的潜力,促进组织的发展,以及鼓励员工对组织的成功做出更多的承诺与贡献上。公共组织中的个体从事任何活动都是有一定原因的,这个原因就是个体行为的个体动机[2]。
2.2.2 个体动机
在开发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之前,公共组织需形成对“绩效”的一致定义和对当前绩效现状的正确认识。二者是公共部门顺利进行变革并推行“对症下药”的绩效评估的前提。另外,可以采取观察法、面谈法、问卷调查法倾听员工的心声,与员工进行充分沟通,使公共组织成员达成绩效评估势在必行的共识,减少绩效评估推行的阻力。为了防止知觉偏差使评估者形成对被评估者的偏见,可实行多层次、全方位的评估体系,采取自我评估、领导评估、个体评估与顾客满意度评价等,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提高考核结果的科学性。
公元前481年,田常在民众的支持下,打败了齐国当权贵族监止,并杀死了齐国奴隶主贵族的最高代表齐简公。从此,以田氏为首的齐国地主阶级势力反对奴隶主旧有阶级的斗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据《史记·田敬仲世家》记载,在田常杀死齐简公以后的五年,即公元前476年,“齐国之政,皆归田常”,由奴隶主贵族统治的姜齐政杖已名存实亡,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地主政权——田齐政权建立起来了。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或各个部分在人脑中的反映[1]。个体所采取的具体行为是基于个体所看到的或者所相信的环境为基础,而不是以外界的真实环境为基础。
2.2.1 个体知觉
二是论证和建设新加坡(广西)健康产业园,主要发展医疗、养老等服务业和饮用水等健康产业,以新加坡富余资本、先进技术以及现代商业理念整合广西优质供给资源,改变广西优质资源开放水平较低的现状,服务全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2.2.3 个体能力
从各相关系数来看,与南京河流表层沉积物中APA最具相关性的是有机质质量百分数(r=0.763),极显著正相关(p=0.006);其次是总磷(r=0.703),显著正相关(p=0.016);再次为可交换态氮,与硝酸盐氮、铵态氮均显著正相关。表明表层沉积物营养成分充足情况下,使各种微生物保持旺盛的新陈代谢,则APA相对较高。各种磷形态中TP与APA的相关性最好,OP其次。APA与OP相关性较好,为正相关(r=0.576)。这一现象说明调查区域沉积物的有机磷经碱性磷酸酶作用产生的无机磷为沉积物中生物所利用。可交换态氮与APA的相关性好于凯氏氮,进一步印证了上述结论。
于是立刻我们就加倍的努力,正在吹笛子的把笛子吹得特别响,把笛膜振抖得似乎就要爆裂了似的滋滋地叫着。十岁的弟弟在吹口琴,他摇着头,好像要把那口琴吞下去似的,至于他吹的是什么调子,已经是没有人留意了。在大家忽然来了勇气的时候,似乎只需要这种胡闹。
因此,在人才的选择与聘用过程中,将人才与合适的工作相匹配就显得尤为重要。从事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也是造成绩效低下的原因之一。另外,由于公共组织中基层员工、中层管理层、高层领导层的能力与工作范畴都不相同,在绩效评估指标设计与方法选择方面就要区别对待。
在公共组织绩效评估中,有些指标一定程度上处于被评估者的掌控之下,很容易被“策略性”行为扭曲。例如,在利用文献调查法与述职法进行评估时,修改已有数据使之向“利己”的方向转变,或将绩效评估作为“打击报复”和“强化权威”的手段,评估者按照个人好恶对公共组织成员进行评估。
评估者与被评估者由于文化水平、家庭背景、立场与阅历等诸多因素的不同,若被评估者缺乏对评估制度的赞同和评估客观性、公正性的信赖,则冲突就会产生。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会形成第一印象、晕轮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定型效应、定势效应与投射效应等知觉偏差。这些偏差会造成评估者对被评估者的偏见,从而影响公共组织绩效评估的客观性。
能力是在实践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个体顺利完成某种活动必需具备的心理特征。个体能力对公共组织的影响体现在成员对个体能力与其工作匹配上,而工作匹配这一因素会直接影响到成员的绩效水平和工作满意度。
3 公共组织绩效评估中冲突产生的原因
在公共组织中,由于人们的观点、立场、利益与价值观念的不同,难免会有冲突存在。冲突由输入、干预变量与输出3个要素组成。这3 个部分分别是冲突产生的原因、处理手段与冲突的结果。其中,干预手段选择是否合适,将直接影响绩效评估政策的执行效果,如图1 所示。
图1 公共组织绩效评估中冲突产生原因
3.1 个体差异
总之,尽管在公共组织绩效评估过程中,个体行为千差万别,但是其产生还是具有自主性、原因性、目标性、社会性、连续性、持久性与可改变性等特点。对于公共组织绩效评估影响因素及其特点的了解,对于找到“冲突”的解决之道以及使绩效评估制度获得更多的支持具有重要作用。
3.2 角色矛盾
在公共组织绩效评估中,上级身兼批评者与帮助者的双重角色。一方面要在评估过程中,指出下属的工作问题之所在,以期其进行改善;二是要帮助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建议,促进公共组织的发展。就下属而言,一方面希望得到上级的肯定与赏识,从而有更光明的职业生涯发展;另一方面又必须听到反面的评价,虽然这些评价有时对自己不利,但是对改进工作绩效是有好处的。二者角色矛盾与个体差异的存在,被一定充满压力与焦虑的环境所激发,极易产生人际冲突。
3.3 缺乏信任
布莱克与莫顿,以及其他研究人员发现,处于冲突中的群体都认为自己比其他人(特别是自己的对手)更好[3]。这样双方的成见在既定目标无法实现时,会随着冲突的加剧而进一步强化,甚至相互指责,落井下石。有的成员在目睹了评估的不公正结果后,就会引发对评估制度本身与评估者的信任危机。评估方案朝令夕改也会造成公共组织绩效评估权威性的下降与参评双方信任的瓦解。
4 实施冲突管理,保障公共组织绩效评估的顺利进行
心理学家与组织行为学家托马斯提出了解决冲突的“二维模式”,该模式以冲突者行为意向为基础,以试图满足自己的关心点为纵坐标,以试图满足他人的关系点为横坐标,定义了冲突的二维空间模式,并组成了五种冲突管理策略。我们可以利用“托马斯冲突管理模式”来管理公共组织绩效评估中产生的冲突问题,此外配合以克服沟通障碍、工作再设计等方法则效果更佳。结合图1 与托马斯冲突处理模式,本文提出了公共组织绩效评估过程中冲突处理的模型,详见图2。
图2 公共组织绩效评估过程中冲突处理模型
4.1 竞争
竞争策略又称为强制策略,是指在冲突中为达到自己的目标与利益,无视他人的利益,是一种你输我赢的策略。例如,在公共组织绩效评估中,对于部门绩效长期不良的领导者,可以对领导者及其成员采取降级与调职等处理方式。根据管理者所在部门的绩效状况,进行人事调动与提升。总之,在公共组织绩效考核中,虽然采取竞争性策略会导致一些负面效果,但是在应对危机以及为了组织的整体风气与长远利益,这种方法还是有效果的。
4.2 回避
所谓回避策略是一种远离冲突、保持中立的冲突处理方式。例如,在公共组织绩效评估过程中,由于被评估者对评估结果不满,对评估者“发难”时,或者被评估者触怒了评估者时,此刻明智的选择就是采取“回避”策略,对感情冲突进行“冷处理”。
4.3 合作
合作策略认为冲突的解决必须由双方采取积极的行动,在平等的、换位思考的基础上,扩大合作利益,追求双方共赢的局面[4],也就是评估方与被评估方正视二者在绩效评估结果或绩效评估制度本身上的认识分歧,在清晰了解对方立场的基础上,双方合作找出可行方案。让组织成员参与到公共组织绩效评估制度的制定与改进的过程中,使他们认识到绩效评估的重要性并且对评估过程有完整的概念,或者是在听取被评估者意见的基础上,对工作流程进行再设计,从根本上提高被评估者的工作绩效[5]。
5 结语
公共组织绩效评估中,处理冲突的策略决定了冲突能成为该项制度执行的积极因素还是消极因素。但是,由于公共组织的复杂情况,管理者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适合的冲突处理策略,在明确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进行个人行为管理,建设性地解决冲突,做好绩效评估工作,提高组织的绩效。
在清代,太医院负责给皇帝和王公贵族看病,堪称全国医疗界的权威机构。能入太医院的,无一不是医界中的精英。可令人跌破眼镜的是,这些医界权威人士,待遇却低得很,让人难以置信。
【参考文献】
【1】张凤.组织冲突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市场现代化,2017(10):114-115.
【2】王高.绩效考核中的人际冲突管理策略[J].行政论坛,2018(4):66-67.
【3】陈前.高层管理团队(TMT)的异质性、冲突管理与企业绩效[J].现代管理科学,2016(7):92-93.
【4】李建.冲突管理:一般理论命题的理性思考[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62-67;
【5】骆家辉.团队建役中的冲突管理技巧[J].企业活力,2016(1):88-89.
Individual Behavior Management in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Public Organizations
QIAO Xiao-ming
(Editorial Department,Journal of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Kunming650092,China)
【Abstract】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public organizations,it will bring pressure and anxiety to the assessed,and even the assessed will produce"hostility"to the assessor or the evaluation organization.The above factors are not conducive to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public organizations,nor to the formation of good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between assessors or assessment agencies and the assessed.Therefore,in the process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public organizations,it is necessary to manage the behavior of the assessor and the assessed,alleviate the psychological pressure of the assessed,and reduce the"conflict"between the assessor or evaluation agencies and the assessed,so as to maximize the role of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public organizations and create a relaxed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public organizations.
【Keywords】public organization performance;performance evaluation;individual behavior;conflic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C9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9)04-0049-03
【作者简介】乔小明(1971-),男,上海人,副编审,从事企业组织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学、战略管理学研究。
标签:组织论文; 冲突论文; 绩效评估论文; 个体论文; 绩效论文; 社会科学总论论文; 管理学论文; 管理组织学论文;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9年第12期论文;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