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佛教传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佛教界,中国佛教,中华优秀传统,省佛教协会,讲经,韩国佛教,演觉法师,华严,卫塞节,嵩山少林寺
佛教传播论文文献综述
辛永刚[1](2019)在《浙江佛教界:“走出去”“请进来” 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佛教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世界各国文化爱好者的关注。浙江省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关心并支持佛教文化传播和交流,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人民之间的情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我省佛教界对外交流成果丰硕。我们接待日本、韩国佛教代表团(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报》期刊2019-12-03)
刘彤[2](2019)在《西风东渐之佛路梵韵——论早期佛教美术的区域性传播(下)》一文中研究指出这种凸显明暗对比的渲染手法起源于早期印度,不仅在后来的克什米尔地区绘画作品中被广泛使用,在龟兹石窟和敦煌石窟中也经常可以见到类似手法的作品。如敦煌莫高窟第249窟的释迦牟尼说法图壁画(图一六)就是用的这种渲染绘画手法。该壁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采用较深的黑色勾勒出基本轮廓和线条,在线条围起的中间部分则使用较浅的颜色,通过深、浅两种色调的对比,(本文来源于《文物天地》期刊2019年12期)
高渊,梁建花[3](2019)在《新媒体语境下西北地区文化传播的困境与反思——以泾川县佛教文化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自信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格外重要,时代的进步与发展要求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凭借互联网发展起来的新媒体已成为信息社会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本文以泾川县佛教文化为例,通过分析泾川佛教文化在新媒体语境下的发展与传播现状,了解并找到行之有效的对策,以解决西北地区文化传播的困境。(本文来源于《视听》期刊2019年11期)
刘彤[4](2019)在《西风东渐之佛路梵韵——论早期佛教美术的区域性传播(上)》一文中研究指出绪论早期佛教美术与古希腊美术的渊源自释迦牟尼证道以来,佛教在这个娑婆世界上已经存在了2500多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各种佛教理论和修持方法一方面通过师徒之间的言传身教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佛教典籍得以传承,另一方面,佛教美术在帮助佛教教义进行效率更高的传播上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佛教造像和绘画是佛教美术的两个主要门类,如果把它们放到世界美术史的宏观框架下就会发现,它的(本文来源于《文物天地》期刊2019年10期)
胡亚琦[5](2019)在《论东晋士僧交往对佛教传播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梁启超先生在《佛学研究十八篇》中提到:"佛法确立,实自东晋。吾于叙述以前,先提出两问题。第一,佛法何故能行于中国,且至东晋而始盛耶?"之后,梁先生从"思想之伏流"和"时代之背景"两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及解答。梁先生的解答无疑已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可,但却忽视了佛教传播中"人"的因素。佛教以"佛、法、僧"为"叁宝","佛"与"法"都是抽象的存在,"僧"是"佛"与"法"的承载者与传播者。东晋的士族阶层在政治及文化领域均占有支配性的地位,且作为这一时(本文来源于《人文天下》期刊2019年18期)
陈丽[6](2019)在《佛教文化的新媒体传播研究——以江西曹山宝积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佛教圆融包容的思想特质使得它能不断顺应新的时代传播方式,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佛教文化领域主动运用了新媒体传播佛法。江西曹山宝积寺对新媒体的运用形成了其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官方网站、微信和ALOG等多样化平台为载体,通过音乐、摄影、微视频等艺术形式传达禅宗内蕴;同时,与"平常心是道"的禅宗理念相呼应,曹山寺新媒体平台注重营造超越的日常生活氛围。佛教文化通过新媒体有效实现了现代传承,而如何更好深化人们的学理性和系统性认知,也是佛教的现代信息化运用中需要继续探索的一个问题。(本文来源于《南昌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关韶峰,许正林[7](2019)在《“佛教初传中国”学说对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外学界对"佛教初传中国"的研究多以文献学、历史学、音韵学等理论视角考察其初传时间、路径及真伪,而"佛教初传中国"各学说本身作为一种独特的外来宗教文化本土化传播范本,其重要研究价值反而被忽略。"佛教初传中国"各学说可视为一种传播文本内容,其流变过程体现了佛教中国化过程中不断成熟和进化的传播策略,可为中国文化对外跨文化传播策略提供借鉴和指导。(本文来源于《中国宗教》期刊2019年07期)
吴艳[8](2019)在《从《禅游天下》看佛教文化的现代传播》一文中研究指出禅游,从走进禅宗祖庭光孝寺开始7月11日,由禅风网出品的系列短视频文化节目——《禅游天下》第一期在网络播出,此后连续6周每周推出一期,带领观众探寻羊城广州6座佛教寺院的文化故事,在这座既现代化又蕴含着佛教传统文化的城市,探寻藏身于林立高楼间的寺(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报》期刊2019-07-16)
潘小溪[9](2019)在《汉传佛教的国际传播》一文中研究指出抚今追昔,灿烂繁荣的亚洲文明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佛教无疑是亚洲文明沧海中最耀眼的明珠之一。佛教文化起源于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河—恒河流域,后花开叁支,一南渡海峡,抵达锡兰、缅甸、柬埔寨等地形成南传佛教;一经丝绸之路沿线传入中国,又由中国传至日本、朝鲜半岛等地落地生根,形成汉传佛教;一越喜马拉雅山脉,形成藏传佛教。叁大语系佛教各自发展繁荣又紧密交(本文来源于《中国宗教》期刊2019年06期)
李红岩,杜超凡[10](2019)在《试论佛教文化网络传播“圈层化”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化时代也是不同文化交相辉映的时代,文化若要存续、创新,有效传播和交流互鉴是其中的应有之义。然而,佛教文化网络传播"圈层化"却使其处于一种孤立、封闭的状态,具体表征为身份圈层化、信息圈层化、社交圈层化以及话语圈层化。通过聚焦佛教文化网络传播的"圈层化"现象,理顺四大圈层的内在联系,发掘"圈层化"现象的成因,探索"圈层化"困局的突破路径,这不仅有助于延续佛教文化的生命力,而且也是全球化背景赋予文化传播领域的时代命题。(本文来源于《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佛教传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这种凸显明暗对比的渲染手法起源于早期印度,不仅在后来的克什米尔地区绘画作品中被广泛使用,在龟兹石窟和敦煌石窟中也经常可以见到类似手法的作品。如敦煌莫高窟第249窟的释迦牟尼说法图壁画(图一六)就是用的这种渲染绘画手法。该壁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采用较深的黑色勾勒出基本轮廓和线条,在线条围起的中间部分则使用较浅的颜色,通过深、浅两种色调的对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佛教传播论文参考文献
[1].辛永刚.浙江佛教界:“走出去”“请进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N].中国民族报.2019
[2].刘彤.西风东渐之佛路梵韵——论早期佛教美术的区域性传播(下)[J].文物天地.2019
[3].高渊,梁建花.新媒体语境下西北地区文化传播的困境与反思——以泾川县佛教文化为例[J].视听.2019
[4].刘彤.西风东渐之佛路梵韵——论早期佛教美术的区域性传播(上)[J].文物天地.2019
[5].胡亚琦.论东晋士僧交往对佛教传播的影响[J].人文天下.2019
[6].陈丽.佛教文化的新媒体传播研究——以江西曹山宝积寺为例[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9
[7].关韶峰,许正林.“佛教初传中国”学说对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启示[J].中国宗教.2019
[8].吴艳.从《禅游天下》看佛教文化的现代传播[N].中国民族报.2019
[9].潘小溪.汉传佛教的国际传播[J].中国宗教.2019
[10].李红岩,杜超凡.试论佛教文化网络传播“圈层化”现象[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标签:佛教界; 中国佛教; 中华优秀传统; 省佛教协会; 讲经; 韩国佛教; 演觉法师; 华严; 卫塞节; 嵩山少林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