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盏花素治疗脑血栓的疗效观察

灯盏花素治疗脑血栓的疗效观察

一、灯盏花素治疗脑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于丹丹[1](2020)在《基于复杂网络方法评价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在我国,急性脑梗死是最常见的卒中类型,占所有脑卒中的69.6%~70.8%。有研究报告,我国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发病后1个月内病死率约为2.3%~3.2%,3个月的病死率和致残疾率分别为9%~9.6%和34.5%~37.1%,1年的病死率和致残疾率分别为14.4%~15.4%和33.4%~33.8%。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使得急性脑梗死成为全球重点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加剧了社会和家庭的负担。目前,西医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最新指南推荐使用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降颅内压、降纤、支架置入等疗法。近年来,随着医药科技在中医药制剂领域的广泛运用,中药注射剂,尤其是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开始运用于治疗脑梗死并取得较好的疗效。然而,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种类繁多,各有优劣,但临床开展的研究多是中药注射剂与西医治疗的疗效比较,故不同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孰优孰劣尚不明确,致使临床医生在选择用药时由于缺乏证据而难以做出选择。因此,比较不同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很有必要。研究目的评价不同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并将这些药物进行排序,从中选取疗效排序较好的两种药物初步探索两者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机制差异。研究内容(1)开展网状Meta分析研究,即2019年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以下简称2019年版《国家医保目录》)中16种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网状Meta分析。(2)开展排序前5位的中药注射治疗脑梗死的机理研究,即根据网状Meta分析结果,选择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总有效率和NIHSS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排序两个结局指标上均位于前5位的两种中药注射剂,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初步探索上述两种中药注射剂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机制差异。研究方法(1)网状Meta分析研究方法首先,全面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 和 Web of Science,检索香丹注射剂、丹参注射剂、丹红注射剂、脉络宁注射剂、红花注射剂、苦碟子注射剂、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血塞通注射剂/注射用血塞通(冻干)、血栓通注射剂/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灯盏细辛注射剂、灯盏花素注射剂/注射用灯盏花素、冠心宁注射剂、疏血通注射剂、舒血宁注射剂、黄芪注射剂和瓜蒌皮注射剂共计16种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随机对照试验。其次,采用Cochrane手册推荐的偏倚风险(Risk of Bias,ROB)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最后,基于频率学派的统计模型,采用STATA 16软件进行所有数据分析。具体内容包括:使用STATA 16软件中基于多元回归模型的mvMeta软件包进行网状Meta分析;采用Loop-specific Method来评估直接比较结果和间接比较结果的一致程度;计算累积排序概率图下面积(Surface Under the Cumulative Ranking,SUCRA),并以数值由大到小预测各治疗措施疗效排序。(2)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首先,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和中医百科全书(The Encyclopedia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ETCM)收集已筛选出的丹红注射剂(丹参、红花)和脉络宁注射剂(石斛、牛膝、金银花、玄参)的活性成分和靶点,通过人类表型本体(Human Phenotype Ontology,HPO)数据库、Disease connect 数据库、Genecard 数据库和人类孟德尔遗传学(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OMIM)数据库收集脑梗死相关基因,数据背景设为人类基因(Homo Sapiens)。其次,使用Excel 2010整理上述收集的和筛选的结果,删除重复的靶点。将数据导入STRING工具构建以下网络:①丹红注射剂与脑梗死重叠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rotein Protein Interaction,PPI);②脉络宁注射剂与脑梗死重叠靶点的PPI。网络的节点(Node)表示靶点,边(Edge)表示靶点和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利用Cytoscape软件中Network Analyzer工具计算网络的重要拓扑参数节点度(Degree)和中介中心度(Betweenness centrality)筛选丹红注射剂和脉络宁注射剂与脑梗死重叠的核心靶点。最后,利用DAVID数据库分别对丹红注射剂与脑梗死重叠的靶点和脉络宁注射剂与脑梗死重叠的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Ontology,GO)功能和京都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生物学通路富集分析,以了解丹红注射剂和脉络宁注射剂治疗脑梗死涉及的生物过程(Biological Process,BP)、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MF)、细胞组分(Cellular Components,CC)和 KEGG信号通路。即将上述筛选的靶点导入DAVID数据库,限定物种为人,选择标识为Official-gene-symbol,设定阈值P<0.05,筛选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生物学过程和信号通路。研究结果(1)网状Meta分析结果将初步检索出21348条相关记录导入文献管理软件NoteExpress,经查重后最终筛选出120篇中文文献。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总体偏低,主要体现在随机序列的生成、分配隐藏和盲法等条目。冠心宁注射剂、瓜蒌皮注射剂和黄芪注射剂的相关研究均不符合纳排标准。除常规治疗外,13种中药注射剂针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总有效率指标的疗效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脉络宁注射剂+常规治疗>灯盏细辛注射剂+常规治疗>丹红注射剂+常规治疗>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常规治疗>血栓通注射剂+常规治疗>苦碟子注射剂+常规治疗>香丹注射剂+常规治疗>血塞通注射剂+常规治疗>疏血通注射剂+常规治疗>灯盏花素注射剂+常规治疗>舒血宁注射剂+常规治疗>红花注射剂+常规治疗>丹参注射剂+常规治疗;13种中药注射剂针对NIHSS评分指标的疗效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血栓通注射剂+常规治疗>脉络宁注射剂+常规治疗>疏血通注射剂+常规治疗>苦碟子注射剂+常规治疗>丹红注射剂+常规治疗>舒血宁注射剂+常规治疗>灯盏花素注射剂+常规治疗>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常规治疗>灯盏细辛注射剂+常规治疗>血塞通注射剂+常规治疗>红花注射剂+常规治疗>香丹注射剂+常规治疗>丹参注射剂+常规治疗。(2)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鉴于疗效排序均位于前5位的注射剂有脉络宁注射剂、丹红注射剂和血栓通注射剂,而血栓通注射剂与血塞通注射剂有效化学成分相同,不便于区分。因此,本研究选取脉络宁注射剂和丹红注射剂开展机制研究。通过检索TCMSP平台和ETCM平台获得丹红注射剂活性成分339个,基因靶点2479个。通过TCMSP平台和ETCM平台获得脉络宁注射剂活性成分204个,基因靶点1660个。通过检索HPO数据库、Disease-connect数据库、OMIM数据库和Genecard数据库获得脑梗死基因650个。丹红注射剂与脑梗死重叠的靶点基因有13个,脉络宁注射剂与脑梗死重叠的靶点基因有38个。丹红注射剂与脑梗死重叠靶点的相互作用网络包括12个节点,21条边;脉络宁注射剂与脑梗死重叠靶点的相互作用网络包括34个节点,125条边。两种中药注射剂均可通过肿瘤抑制蛋白(Tumor Protein p53,TP53)、内皮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c Oxide Synthase 3,NOS3)等核心靶点,纤维蛋白溶解、一氧化氮生物合成过程、一氧化氮介导的信号转导、内皮细胞细胞凋亡负调节、凋亡过程的负调控等生物过程,磷脂酰肌醇3’-激酶(The 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Akt,PI3K-Akt)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信号通路和细胞凋亡等信号通路发挥治疗脑梗死的作用。丹红注射剂还可通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Serpin Family E Member 1,SERPINE1)、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等核心靶点,应力激活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级联、活性氧代谢过程的正调控、死亡结构域受体对外源性凋亡信号通路的负性调控等生物过程,MAPK信号传导途径等通路治疗脑梗死。脉络宁注射剂还可以通过激酶插入结构域受体(Kinase Insert Domain Receptor,KDR)、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Toll-样受体 4(Toll-like Receptor 4,TLR4)等核心靶点,炎症反应、缺氧的细胞反应和白细胞介素-10产生的正调控等生物过程,血小板活化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信号传导等信号通路发挥治疗脑梗死的作用。结论(1)网状Meta分析结果表明丹红注射剂和脉络宁注射剂治疗急性脑梗死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总有效率和NIHSS评分两个结局指标上比其他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效果好。(2)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表明脉络宁注射剂核心靶点拓扑分析结果整体情况优于丹红注射剂。丹红注射剂的活性成分侧重从调控凝血过程、能量代谢调节和保护血脑屏障等途径来治疗脑梗死,重在活血。脉络宁注射剂的活性成分侧重从调控血小板活化、血栓形成、炎症反应和通过对血管的功能进行调控以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损伤等途径治疗脑梗死,重在活血兼清热。(3)药理学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临床疗效的差异。中医药疗效评价应坚持倡导以疗效为先导的研究策略,可以在临床疗效比较评价确切之后,基于优势评价指标,有针对性地开展机制研究,以更好地为临床上针对同一疾病的同类竞争药物的选择提供用药参考和依据。

邵蕾[2](2020)在《注射用灯盏花素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疗效观察和安全性评价》文中提出目的:1.观察注射用灯盏花素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2.观察注射用灯盏花素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气虚血瘀证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60例符合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气虚血瘀证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法分为注射用灯盏花素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确保基本治疗效果,基础治疗包括: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 qd、阿托伐他汀钙片40mg qn。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灯盏花素50mg qd,疗程14天,记录6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BI),观察临床疗效。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血脂、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实验室指标。结果:1.本研究纳入的两组病人一般状况(年龄、性别、病程)、既往病史和初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2.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治疗前后评分分别为8.87±1.98、3.60±1.07,对照组治疗前后评分分别为8.53±2.05、4.43±1.28,两组患者在治疗14天后的NIHS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呈显着降低趋势,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治疗组疗效更为显着且两组具有显着差异,由此表明有统计学意义(P<0.05)。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治疗组治疗前后评分对应为49.37±6.39、75.30±9.38,对照组治疗前后评分分别为50.23±5.98、66.57±9.37,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改善程度方面以治疗组效果更为显着,对照组与之存在较大差别,由此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临床综合疗效:治疗组有4例基本痊愈,18例显着进步,5例进步,3例无效,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有1例基本痊愈,9例显着进步,15例进步,5例无效,总有效率83.3%,表明治疗组有效率相对更高,进一步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中医证候总评分比较: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总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6.血脂水平比较:两组病例治疗后对血脂的各个指标分别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血脂水平得到更为有效的调控,优于对照组,说明注射用灯盏花素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脂情况。7.安全性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实验室指标均正常。治疗过程中,上述指标均未出现明显变化,患者无特殊不适,无不良事件的发生。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无显着性差异,因而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药物治疗安全性高。结论:1.结合计量学研究结果可知活血化瘀法在临床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所取得的疗效显着,由此为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即活血化瘀法在其中具有重要作用。2.注射用灯盏花素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气虚血瘀证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疗效确切。3.本课题观察期内,注射用灯盏花素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未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原云鹤[3](2019)在《复方灯盏花素冻干粉针剂制备研究及质量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课题旨在研究从三七总皂苷中分离出高纯度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的方法,并探索以灯盏花素、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单体配比的新组合物用于治疗脑卒中的复方冻干粉针剂,制定出该复方冻干粉针剂的质量标准草案,并对该复方冻干粉针剂进行初步稳定性考察。方法:1、从三七总皂苷中通过大孔树脂粗分离、溶剂萃取,中压制备液相纯化、高压制备液相纯化,硅胶正相色谱柱纯化的方法,分离出高纯度的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2、采用均匀设计法设计出六个复方配比,进行小鼠脑缺血再灌注药效学筛选,筛选出一个较佳的复方配比,以该配比进行制剂处方工艺研究。通过考察加入不同的碱时溶液色泽、澄清度、含量及溶液随时间放置过程中有关物质的变化情况,筛选出碱种类和用量。通过考察复方中加抗氧剂亚硫酸氢钠、抗氧剂L-半胱氨酸盐酸盐和不加抗氧剂在60℃加速条件下其色泽、澄清度、含量和有关物质变化,筛选抗氧剂;通过研究复方加冻干保护剂甘露醇0、3%、5%、7%时,其外观、复溶性和澄清度,确定添加冻干保护剂的用量;通过研究添加活性炭量0.005%、0.01%和0.02%时,活性炭吸附对其含量变化情况的影响,确定活性炭用量;通过电阻法测定冻干制剂共晶点、共熔点制定冻干曲线,并对冻干曲线进行优化,确定其冻干工艺。3、对三批小试样品进行性状考察、色谱鉴别,检查其溶解时间、pH值、溶液颜色、水分、装量差异、有关物质、含量等性质,并进行含量测定方法学研究和方法学验证,建立初步的质量标准草案。4、通过影响因素考察、加速考察、长期考察,研究复方灯盏花素的质量稳定性。结果:1、研究发现了从三七总皂苷中分离纯化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的较为高效的方法,并从三七总皂苷中分离出了 95%以上纯度的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2、通过药效学筛选确定了灯盏花素、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的最佳配比,并以该配比进行制剂处方工艺研究,以B作为助溶剂,以质量比灯盏花素:B=150:58.5作为助溶剂的最佳用量,配制主药溶液浓度为90mg/ml,不添加抗氧剂,不添加冻干保护剂,添加活性炭用量为0.005%,振摇30min,使用0.22μm滤膜过滤。复方的共晶点为-23.7℃,共融点为-19.7℃,冻干时预冻温度设置为-35℃,保温1.5h,升温至30℃,总冻干时间为13h。3、参照2015版中国药典其制剂性状、鉴别、各检查项均符合规定,含量测定方法学合理有效,建立了初步的质量标准草案。4、影响因素、加速、长期条件下考察,其制剂复溶时间在40s以内,复溶后的溶液澄清透明,pH值维持在7.00~7.50之间,标示含量变化±10%以内,制剂稳定性较好。结论:探索了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新复方灯盏花素较佳配比,该复方制剂处方工艺基本合理,质量标准可控,初步稳定性考察显示新制剂稳定性好。

金成[4](2019)在《鼠尾草酸及其衍生物的心脑血管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研究鼠尾草酸和乙酰鼠尾草酸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保护作用。(2)探讨鼠尾草酸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1)采用小鼠急性脑缺血缺氧、体内血栓以及氯仿诱导的心律失常模型来评价鼠尾草酸和乙酰鼠尾草酸对小鼠心脑血管的保护作用。(2)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缺血模型。造模前7天每天灌胃给药1次,末次给药后,用改良的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缺血模型,检测大鼠凝血功能、血小板聚集以及血细胞计数,同时采用TTC染色检测脑梗塞范围,观察鼠尾草酸和乙酰鼠尾草酸对大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3)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鼠尾草酸高剂量、鼠尾草酸中剂量、鼠尾草酸低剂量、模型组以及假手术组,处理方式同(2)。缺血2h后实施再灌注,采用Zea-Longa进行神经功能评分,TTC染色检测梗死面积,分光光度法检测LDH、GSH-PX以及MDA的表达变化,ELISA检测TNF-α、TNF-β、IL-1、IL-1β的表达变化,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氧化应激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变化,TUNEL染色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同时检测大鼠凝血功能、血小板聚以及血细胞计数。[结果](1)鼠尾草酸和乙酰鼠尾草酸对小鼠心脑血管疾病有保护作用。在小鼠急性脑缺血缺氧中,乙酰鼠尾草酸显着性延长喘息时间。在心律失常模型中,乙酰鼠尾草酸和鼠尾草酸组心室纤颤发生率与复方丹参、灯盏花素和盐酸普莱洛尔组相近。在体内血栓模型中,乙酰鼠尾草酸组小鼠死亡时间显着性延长。(2)鼠尾草酸和乙酰鼠尾草酸对大鼠脑缺血有保护作用。在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缺血模型中,鼠尾草酸预处理大鼠神经损伤症状改善,TTC结果显示梗死范围减小;凝血功能显示APTT延长,FIB含量降低,血小板聚集抑制;血常规显示部分生理指标有一定的变化。乙酰鼠尾草酸预处理大鼠血浆ATPP延长、FIB含量减少以及部分血常规生理指标也发生了改变。(3)鼠尾草酸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且机制多样。Zea-Longa评分显示再灌注24h时,鼠尾草酸能减轻大鼠神经损伤症状;TTC染色结果显示,鼠尾草酸预处理组大鼠脑梗死范围明显减小;同时FIB含量减少,血小板聚集率降低,血细胞检测,白细胞计数减少。在鼠尾草酸低剂量组MAD含量显着减少,在高剂量与中剂量中谷胱甘肽(GSH)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显着升高。ELISA检测结果显示,鼠尾草酸预处理TNF-α、TNF-β、IL-1和IL-1 β的表达增加。Q-PCR结果显示,鼠尾草酸处理可以提高皮质中AKT、eNOS、ERK5、HOX-1、Keap1、MEK5、Nrf2及TRPV4 mRNA的表达,而海马中表达水平降低;蛋白免疫印迹显示,鼠尾草酸预处理后皮质MEK5和AKT表达增多,Keap1表达减少,其它蛋白表达也有不同的影响。TUNEL染色显示,高剂量和中剂量组凋亡细胞显着性减少。[结论](1)在小鼠急性脑缺血缺氧、小鼠体内血栓、小鼠心律失常以及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缺血中鼠尾草酸和乙酰鼠尾草酸对部分指标有一定的改变,具有心脑血管疾病保护作用。二者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可能与化合物极性、电负性以及酸碱度改变有关。(2)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鼠尾草酸能减少大鼠皮质的梗死范围,改善神经功能,具有保护作用。研究显示它对脑组织中氧化应激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炎症因子水平,氧自由基以及细胞凋亡以及凝血功能等有影响,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应激、抗凋亡、抗炎症相关。

张婷,费满冬[5](2018)在《灯盏花注射制剂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疗效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综合评价灯盏花注射制剂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系统性收集1990年来国内外采用灯盏花注射制剂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随机对照文献,按照JADAD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算临床总有效率的合并率差(RD)值及其95%CI。结果:9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共824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采用灯盏花治疗组比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的合并RD为0.20(0.150.25)。敏感性分析和Egger’s检验结果显示,结果稳定可靠,无发表偏倚。结论:Meta分析结果提示采用灯盏花制剂能有效改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且安全性高。

汤艳霞[6](2018)在《化瘀通闭汤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中西医结合(化瘀通痹汤+西医常规)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属中医气滞血瘀型)患者的对比研究,探讨化瘀通痹汤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病例标准的6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气滞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前者予以西医常规联合化瘀通痹汤治疗,后者予以西医常规治疗,疗程14天。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中医证候评分及实验室指标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血流变,同时评价化瘀通痹汤的临床安全性。结果:(1)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组内治疗前后及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均能降低患者的NIHSS评分,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化瘀通痹汤组疗效优于西医组。(2)改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ADL评分量表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均能降低ADL评分,减轻患者病残程度,提高生活能力,化瘀通痹汤组疗效优于西医组。且化瘀通痹汤组治疗后第30天、第90天与西医组的ADL评分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说明化瘀通痹汤组对患者后期生活能力的恢复有一定的作用。(3)中医临床疗效比较:化瘀通痹汤组愈显率80%,总有效率96.67%;西医组愈显率40%,总有效率86.67%,两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提示化瘀通痹汤能有效治疗AIS。(4)实验室指标: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血流变,组内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治疗方法对均有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血流变的作用,化瘀通痹汤组优于西医治疗组。(5)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安全性检查未见异常。结论:化瘀通痹汤组通过调节AIS患者(气滞血瘀型)的超敏C反应蛋白、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血液流变学的水平,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病残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气滞血瘀证候,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化瘀通痹汤治疗AIS(气滞血瘀型)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

童春媚,杨炳伟[7](2017)在《灯盏花素的临床研究及作用机制》文中认为灯盏花素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改善血液流变学微循环、抑制纤维蛋白和炎症反应等作用。本文综述了灯盏花素在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并发症和其他疾病中的临床研究及作用机制。

向玉[8](2017)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治疗中风的效果比较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并比较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治疗中风的效果和安全性,并按照效应量的大小对其进行排序,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主要的中英文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CNKI)(2006~)、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2006~)、万方数据库(2006~)、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VIP)(2006~)、PubMed(1973~)、Ovid Embase(1972~)和 Cochrane 图书馆(1976~)。检索时间截至2016年6月30日。全面、系统地收集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治疗中风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对质量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并运用Stata 12.0、WunBUGS 14.3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网状Meta分析等。结果:最终筛选纳入85篇文献,均为随机对照试验,共有913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病程均在72小时内。研究涉及19种中药注射液、11种西药注射液及常规治疗。纳入文献虽然均报告了随机序列的产生方法,但绝大多数研究均未提及分配隐藏和盲法。仅3项研究成功实施了双盲,2项研究提及由专人保管盲底。2项研究报告了失访人数,其余研究均未提及失访。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1.在有效率方面:涉及19种中药注射剂、9种西药注射液及常规治疗的比较,包括:(1)复方丹参注射液比银杏达莫注射液(OR=2.11,95%C1[1.02,3.95])、灯盏细辛注射液(OR=4.05,95%Cl[1.59,8.92])、丹参川芎嗪注射液(OR=2.29,95%Cl[1.09,4.34])临床疗效更佳;(2)川芎嗪注射液比丹参川芎嗪注射液(OR=3.27,95%Cl[1.32,6.85])、丹红注射液(OR=0.48,95%Cl[0.21,0.96])、灯盏细辛注射液(OR=0.22,95%Cl[0.07,0.51])、苦碟子注射液(OR=2.69,95%Cl[1.22,5.26])、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OR=3.45,95%Cl[1.12,8.28])、银杏达莫注射液(OR=0.39,95%Cl[0.15,0.79])、血栓通注射液(OR=5.43,95%Cl[1.11,18.16])临床疗效更佳;(3)疏血通注射液(OR=0.42,95%Cl[0.15,0.93])、脉络宁注射液(OR=0.27,95%Cl[0.08,0.69])、舒血宁注射液(OR=0.38,95%Cl[0.13,0.84])比灯盏细辛注射液临床疗效更佳;(4)丹参注射液比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OR=7.30,95%Cl[2.16,18.82])、复方丹参注射液(OR=0.38,95%Cl[0.14,0.79])、丹红注射液(OR=0.24,95%Cl[0.08,0.54])、银杏达莫注射液(OR=O.19,95%Cl[0.07,0.40])、疏血通注射液(OR=0.26,95%Cl[0.10,0.56])、丹参川芎嗪注射液(OR=0.17,95%Cl[0.06,0.36])、苦碟子注射液(OR=0.22,95%Cl[0.06,0.54])、舒血宁注射液(OR=0.29,95%Cl[0.11,0.62])、灯盏细辛注射液(OR=0.10,95%Cl[0.03,0.27])、红花黄色素注射液(OR=6.24,95%Cl[1.27,20.06])、血塞通注射液(OR=2.83,95%Cl[1.11,6.08])、血栓通注射液(OR=11.59,95%Cl[2.10,40.43])、低分子肝素注射液(OR=9.22,95%Cl[1.50,31.3])、前列地尔注射液(OR=7.34,95%Cl[1.43,23.1])临床疗效更佳;(5)杏丁注射液比血栓通注射液(OR=8.90,95%Cl[1.08,34.98])、银杏达莫注射液(OR=0.31,95%Cl[0.06,0.93])、灯盏细辛注射液(OR=0.17,95%Cl[0.03,0.56])、丹参川芎嗪注射液(OR=0.29,95%Cl[0.06,0.88])、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OR=0.30,95%Cl[0.05,0.95])临床疗效更佳;(6)血塞通注射液比银杏达莫注射液(OR=0.48,95%Cl[0.21,0.93])、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OR=0.44,95%C1[0.18,0.86])、灯盏细辛注射液(OR=0.26,95%Cl[0.10,0.53])、丹参川芎嗪注射液(OR=0.45,95%Cl[0.18,0.91])临床疗效更佳;(7)常规治疗比低分子肝素注射液(OR=8.48,95%Cl[1.74,25.91])、前列地尔注射液(OR=6.82,95%Cl[1.60,19.29])、复方丹参注射液(OR=0.36,95%Cl[0.22,0.56])、丹红注射液(OR=0.23,95%C1[0.12,0.38])、银杏达莫注射液(0R=0.18,95%Cl[0.09,0.32])、灯盏细辛注射液(OR=0.10,95%Cl[0.04,0.21])、疏血通注射液(OR=0.25,95%C1[0.16,0.38])、川芎嗪注射液(OR=0.51,95%C1[0.28,0.83])、丹参川芎嗪注射液(OR=0.17,95%C1[0.08,0.30])、脉络宁注射液(0R=0.42,95%Cl[0.19,0.80])、舒血宁注射液(0R=0.28,95%C1[0.18,0.41])、苦碟子注射液(OR=0.21,95%C1[0.09,0.41])、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OR=0.17,95%C1[0.06,0.37])、红花黄色素注射液(0R=0.24,95%C1[0.06,0.63])、血塞通注射液(0R=0.41,95%C1[0.23,0.67])、血栓通注射液(0R=0.14,95%Cl[0.02,0.39])临床疗效更佳;(8)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较灯盏花素注射液(OR=0.33,95%Cl[0.09,0.83])临床疗效更佳;(9)维脑颅通注射液比丹红注射液(OR=0.24,95%Cl[0.07,0.56])、银杏达莫注射液(OR=0.18,95%C1[0.06,0.41])、灯盏细辛注射液(OR=0.10,95%C1[0.03,0.25])、疏血通注射液(0R=0.26,95%Cl[0.09,0.57])、丹参川芎嗪注射液(0R=0.18,95%Cl[0.05,0.43])、舒血宁注射液(OR=0.29,95%C1[0.10,0.66])、苦碟子注射液(0R=0.22,95%C1[0.06,0.56])、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0R=0.17,95%C1[0.05,0.42])、红花黄色素注射液(0R=0.24,95%Cl[0.06,0.63])、血塞通注射液(0R=0.40,95%C1[0.18,0.75])、血栓通注射液(0R=0.15,95%C1[0.02,0.48])临床疗效更佳;(10)胞二磷胆碱比低分子肝素(OR=46.42,95%Cl[4.94,190.8])、前列地尔注射液(OR=38.44,95%C1[4.23,158.60])、依达拉奉注射液(0R=281.8,95%C1[2.59,1487])、复方丹参注射液(0R=0.10,95%Cl[0.01,0.30])、丹红注射液(0R=0.06,95%C1[0.01,0.19])、银杏达莫注射液(0R=0.05,95%C1[0.008,0.16])、灯盏细辛注射液(OR=0.02,95%Cl[0.004,0.09])、疏血通注射液(0R=0.07,95%C1[0.01,0.20])、川芎嗪注射液(0R=0.14,95%C1[0.02,0.43])、丹参川芎嗪注射液(0R=0.04,95%C1[0.007,0.14])、脉络宁注射液(OR=0.11,95%C1[0.01,0.37])、舒血宁注射液(0R=0.08,95%C1[0.01,0.23])、苦碟子注射液(0R=0.05,95%C1[0.009,0.19])、丹参注射液(OR=0.30,95%Cl[0.04,0.97])、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0R=0.04,95%C1[0.007,0.15])、红花黄色素注射液(0R=0.07,95%C1[0.007,0.25])、杏丁注射液(OR=0.20,95%Cl[0.03,0.64])、血塞通注射液(OR=0.10,95%Cl[0.02,0.29])、血栓通注射液(OR=0.04,95%C1[0.003,0.15])、常规治疗(0R=0.28,95%C1[0.05,0.78])、金纳多注射液(0R=0.10,95%C1[0.004,0.52])、维脑颅通注射液(0R=0.30,95%C1[0.05,0.95])临床疗效更佳;(11)盐酸培他啶注射液比金纳多注射液(OR=0.28,95%C1[0.05,0.79])临床临床疗效更佳;(12)前列地尔注射液比维脑颅通注射液(OR=7.56,95%C1[1.43,24.06])临床疗效更佳。其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2.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涉及19种中药注射液、7种西药注射液及常规治疗之间的比较,包括:复方丹参注射液比丹红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效果更佳;丹红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与常规治疗相比,效果更优;其余均无统计学差异。3.日常活动能力方面:涉及11种中药注射液、2种西药注射液及常规治疗之间的比较,包括:丹红注射液比疏血通注射液效果更优;复方丹参注射液、常规治疗比疏血通注射液更佳;复方丹参注射液较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效果更优;维脑路通注射液较血塞通注射液效果更优;其余均无统计学差异。根据概率排序结果,在有效率方面,排前5位的分别是灯盏细辛注射液(5.842)、尼莫地平注射液(7.187)、灯盏花素注射液(7.744)、血栓通注射液(7.965)和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9.478)。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排前5位的分别是常规治疗(7.518)、丹参注射液(7.587)、低分子肝素注射液(8.596)、复方丹参注射液(8.772)和胞二磷胆碱钠注射液(9.072)。在日常活动能力方面,排前5位的分别是疏血通注射液(4.513)、灯盏细辛注射液(5.599)、丹参川芎嗓注射液(5.921)、血栓通注射液(6.108)和舒血宁注射液(6.68)。对于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仅少部分研究提及,且多为描述性,故目前尚缺乏数据对其进行评价。结论:部分中药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对中风患者在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活动能力方面优于单纯常规治疗,而灯盏细辛注射液及血栓通注射液较其它注射液相对较优。但是,纳入研究尚缺乏评估安全性的充足数据,且纳入的针对每个中药注射剂的试验数目不多,研究质量也不高,故本研究结论应慎重对待,有待进一步研究。

张綦慧,张丽,牛焕敏,张允岭[9](2016)在《灯盏细辛制剂在脑血管病治疗中的应用》文中认为从基础和临床研究等方面较为全面、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灯盏细辛制剂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基础研究方面,观察灯盏细辛制剂在脑兴奋性氨基酸、钙超载、自由基产生、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等各种因素参与缺血性脑损伤过程的干预作用。临床研究方面,探讨灯盏细辛单独或是与其它药物联合应用,不仅可以促进急性期和恢复期脑梗死患者神经缺损功能恢复,而且对血液流变学、血黏度、血脂等方面也有较好的疗效和作用。以上研究表明,灯盏细辛制剂为纯中药制剂,与同类药物相比,其有效成份清楚,质量可控,安全有效,治疗脑血管疾病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同时为脑血管病的治疗和预防提出一些新的思路及展望,其作用机制和临床疗效也需进一步加以验证。

李雨芹,宋春江[10](2016)在《奥扎格雷钠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Meta分析》文中指出目的:系统评价奥扎格雷钠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国内外多个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关于奥扎格雷钠联合灯盏花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相关文献,依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应用Review Manager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9个随机对照试验,分析显示,奥扎格雷钠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疗效的比值比(OR)合并值为4.46(95%可信区间为3.165.64)。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效加权均数差(WMD)合并值为-4.79(95%可信区间为-5.47-4.12)。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有一定疗效,且安全、不良反应较少,但由于所选样本质量偏低,尚需进一步进行严格的,多中心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来验证。

二、灯盏花素治疗脑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灯盏花素治疗脑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复杂网络方法评价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论文整体框架概述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基于复杂网络理念的研究方法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概述
    综述二 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在治疗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概述
第二部分 基于两种复杂网络方法评价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研究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
        2.1.1 网状Meta分析
        2.1.2 网络药理学
        2.2 研究方法
        2.2.1 网状Meta分析
        2.2.2 网络药理学
    3 技术路线
    4 结果
        4.1 网状Meta分析结果
        4.1.1 文献检索结果
        4.1.2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4.1.3 证据网络图
        4.1.4 不一致性检验
        4.1.5 治疗结果排序
        4.2 网络药理学结果
        4.2.1 药物成分及药物、疾病靶点信息
        4.2.2 核心靶点分析
        4.2.3 GO功能富集分析
        4.2.4 KEGG通路分析
    5 讨论
        5.1 研究结果总结
        5.2 网状Meta分析结果与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之间的关联
        5.3 研究局限性
    6 结论
    7 创新点与展望
        7.1 创新点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一 检索策略
附录二 纳入120篇文献题录
附录三 纳入120篇文献的基本特征
附录四 13种中药注射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总效率和NIHSS评分的网状Meta分析结果和发表偏倚检测结果

(2)注射用灯盏花素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疗效观察和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中医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文献计量学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与纳入标准
        1.2 文献排除标准
        1.3 检索策略
        1.4 信息采集
        1.5 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发表文献的基本状况描述
        2.2 文献发表时间分布
        2.3 文献作者省份分布
        2.4 文献类型
        2.5 文献内容分析
    3 小结
第二部分 注射用灯盏花素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疗效观察和安全性评价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受试者退出试验标准
        1.7 研究方法
        1.8 统计方法
    2 研究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疗效分析
        2.3 安全性分析
讨论
    1 西医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认识
    2 中医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认识
    3 活血化瘀法与注射用灯盏花素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医理论依据
        3.1 瘀血是中风发病的重要因素
        3.2 血瘀是中风发病的基本病机
        3.3 活血化瘀法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基本治法
    4 中药注射剂的研究与开发
        4.1 中药注射剂的特点
        4.2 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
        4.3 中药注射剂存在的问题
        4.4 中药注射剂发展展望
    5 注射用灯盏花素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西医理论探讨
        5.1 抗血小板,促纤溶,防栓溶栓
        5.2 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
        5.3 减轻脑水肿,延缓神经细胞凋亡
        5.4 抑制脂质过氧化,清除自由基
        5.5 降低血脂,改善微循环
        5.6 调节免疫,减轻炎性反应
    6 课题研究结果分析
    7 文献计量学在中医研究中的价值
        7.1 文献计量学简介
        7.2 文献计量学在中医药发展研究领域的价值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NIHSS评分
    二 Barthel指数评定表
综述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研究进展
    1.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病机
    2.缺血性脑卒中的辨证分型
    3.中医药辨证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
    4.中药注射液在缺血性脑卒中中的应用
    5.针灸对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与治疗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复方灯盏花素冻干粉针剂制备研究及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脑卒中现状
    1.2 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和灯盏花素治疗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1.2.1 人参皂苷Rb1和人参皂苷Rg1治疗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1.2.2 灯盏花乙素治疗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1.2.3 人参皂苷Rg1和Rb1联合灯盏花乙素治疗脑卒中研究进展
    1.3 冻干粉针剂技术简介
        1.3.1 冻干粉针剂概念
        1.3.2 冻干粉针剂技术优势及劣势
        1.3.3 冻干粉针剂关键技术要点
    1.4 课题选题依据及意义
第二章 人参皂苷单体Rg1和Rb1的制备
    2.1 仪器与试剂试药
        2.1.1 仪器
        2.1.2 试剂
        2.1.3 试药
    2.2 三七总皂苷的粗分段
        2.2.1 大孔树脂分段法
        2.2.2 结晶溶剂分段法
    2.3 人参皂苷单体Rg1的纯化
    2.4 人参皂苷单体Rb1的纯化
        2.4.1 中压制备液相纯化
        2.4.2 高压制备液相纯化
    2.5 人参皂苷单体Rg1、Rb1的检测
        2.5.1 按《中国药典》三七总皂苷方法检测
        2.5.2 自建方法检测
第三章 复方灯盏花素冻干粉针剂的处方筛选及制备
    3.1 仪器与试剂试药
        3.1.1 仪器
        3.1.2 试剂
        3.1.3 试药
    3.2 活性成分配比筛选研究
        3.2.1 tMCAO模型建立
        3.2.2 脑梗死体积测定
        3.2.3 Bederson神经功能评分及肌力测试
        3.2.4 实验终点
        3.2.5 统计分析
    3.3 处方前研究
        3.3.1 原料理化性质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3.4 处方筛选
        3.4.1 主药的理化性质分析
        3.4.2 助溶剂的筛选
        3.4.3 抗氧剂筛选
        3.4.4 冻干赋形剂研究
        3.4.5 活性炭筛选
    3.5 冻干工艺研究
        3.5.1 共晶点和共熔点的测定
        3.5.2 冻干曲线的建立
    3.6 处方制备
第四章 复方灯盏花素冻干样品质量检测及质量标准草案
    4.1 注射用复方灯盏花素冻干粉针剂质量研究
        4.1.1 性状
        4.1.2 鉴别
        4.1.3 检查
    4.2 质量标准草案
第五章 复方灯盏花素冻干粉针剂的初步稳定性研究
    5.1 仪器与试剂试药
        5.1.1 仪器
        5.1.2 试剂
        5.1.3 试药
    5.2 影响因素实验
    5.3 长期实验
    5.4 加速试验
第六章 论文总结及创新性与展望
    6.1 总结
    6.2 创新性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文章发表情况
致谢

(4)鼠尾草酸及其衍生物的心脑血管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鼠尾草酸及其衍生物心脑血管保护作用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鼠尾草酸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综述 浅谈中药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灯盏花注射制剂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疗效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文献来源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标准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纳入文献基本情况
    2.2 纳入研究特征
    2.3文献质量评价
        2.4.1异质性检验和Meta分析
    2.4 Meta分析结果
        2.4.2 敏感性分析
        2.4.3 发表偏倚
        2.4.4 安全性
3 讨论

(6)化瘀通闭汤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1 临床资料
2.研究方法
3 观察内容
4 统计学处理
5 结果
6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7)灯盏花素的临床研究及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治疗脑血管疾病
2 治疗心血管疾病
3 治疗糖尿病及其他并发症
4 治疗其他疾病

(8)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治疗中风的效果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1 中风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1.2 中风病目前治疗措施及其存在的不足
    1.3 中药注射剂的优势及临床应用情况
    1.4 网状Meta分析的作用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的研究进展
        1.5.2 网状Meta分析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方法
    2.2 技术路线
    2.3 纳入与排除标准
        2.3.1 纳入标准
        2.3.2 排除标准
    2.4 文献来源与检索
        2.4.1 文献来源
        2.4.2 检索词
        2.4.3 检索策略
    2.5 文献筛选
    2.6 资料提取
    2.7 质量评价
    2.8 统计分析
        2.8.1 异质性检验
        2.8.2 合并效应量的估计
        2.8.3 亚组分析
        2.8.4 敏感性分析
        2.8.5 发表偏倚
        2.8.6 统计分析软件
第三章 结果
    3.1 文献检索结果
    3.2 纳入研究基本特征
    3.3 纳入研究质量评价
    3.4 结局评价结果
    3.5 网状Meta分析
        3.5.1 模型的选择
        3.5.2 一致性检验
        3.5.3 分析结果
        3.5.4 效果比较的排序
    3.6 不良反应报告
    3.7 发表偏倚
第四章 讨论
    4.1 研究结果
    4.2 安全性评价
    4.3 局限性
    4.4 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件
致谢

(9)灯盏细辛制剂在脑血管病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基础研究
2 临床研究
3 小结

(10)奥扎格雷钠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
    1.2 文献纳入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3 文献质量评价
    1.4 疗效评价指标
    1.5 结局指标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入选文献及质量评价
    2.2 Meta分析结果
        2.2.1 临床疗效Meta分析结果
        2.2.2 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比较分析结果
    2.3 发表偏倚评估
    2.4 安全性评价
3 讨论

四、灯盏花素治疗脑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复杂网络方法评价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D]. 于丹丹.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2]注射用灯盏花素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疗效观察和安全性评价[D]. 邵蕾.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3]复方灯盏花素冻干粉针剂制备研究及质量评价[D]. 原云鹤.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
  • [4]鼠尾草酸及其衍生物的心脑血管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 金成.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
  • [5]灯盏花注射制剂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疗效的Meta分析[J]. 张婷,费满冬.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17)
  • [6]化瘀通闭汤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D]. 汤艳霞.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8(01)
  • [7]灯盏花素的临床研究及作用机制[J]. 童春媚,杨炳伟. 人人健康, 2017(14)
  • [8]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治疗中风的效果比较研究[D]. 向玉.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2)
  • [9]灯盏细辛制剂在脑血管病治疗中的应用[J]. 张綦慧,张丽,牛焕敏,张允岭. 吉林中医药, 2016(09)
  • [10]奥扎格雷钠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Meta分析[J]. 李雨芹,宋春江. 中医药导报, 2016(15)

标签:;  ;  ;  ;  ;  

灯盏花素治疗脑血栓的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