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精神论文_赵伟,王秀芝

导读:本文包含了批判精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精神,批判性,马克思主义,恩格斯,方法论,客观,马克思。

批判精神论文文献综述

赵伟,王秀芝[1](2019)在《新工科下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质疑的科学精神》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工科教育中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创新教育,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与质疑的科学精神才能真正具有创新精神,本文从对于批判性思维与质疑的科学精神的深层理解入手,探讨这种精神对于新工科教育的重要性。(本文来源于《教书育人(高教论坛)》期刊2019年33期)

顾海良[2](2019)在《理论批判和思想交锋: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时代精神——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开创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恩格斯晚年坚守马克思的"理论精神和批判精神",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进行了坚决的捍卫,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的理论旨向和学术规范及其精神实质和时代意蕴。恩格斯坚持马克思思想研究的实际运用要同时代的现实发展相联系,要同各国经济社会的现实发展相结合;恩格斯对思想历史、思维材料和经济事实之间辩证关系的阐释,集中体现了这一方法上的核心要义。在理论旨向上,坚持对工人运动中各种错误思想的批判,坚持对诋毁马克思思想的各种错误思潮的批判,继承和弘扬马克思思想的科学精神特别是其中的批判精神。在学术精神上,对德国社会民主党理论研究者特别强调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遵循"更为接近真理"的学术依循,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的基本要求和根本方向。(本文来源于《求索》期刊2019年06期)

徐娟[3](2019)在《身份法学及其批判精神》一文中研究指出女权主义法学、种族批判法学、同性恋法学、亚太裔法学合称身份法学。身份法学属于20世纪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一部分,该法学流派的各支流派均突出人的身份特性,强调具体法制环境下个体的经历和感受,并以此认识法律及其运作过程。身份法学反对形而上的普遍性预设,否定传统自由主义法治理论;批判机会平等和普遍正义的观点,呼吁学界关注现代法律的身份伦理转向及其意义。身份法学对西方完美主义理性法治的批判,有助于我国司法实践中关注少数群体,兼顾形式正义和个体正义。(本文来源于《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芮金水[4](2019)在《批判性思维与工匠精神的培养——谈中职数学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批判性思维与工匠精神具有高度的相关性,要培养工匠精神需要先培养批判性思维。数学教学就是思维活动的教学,中职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主要途径。中职数学教学应根据中职校学生的特点,策略性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本文来源于《数学大世界(上旬)》期刊2019年11期)

马晶晶[5](2019)在《文化批判研究范式下的图书馆学理论走向与精神旨归》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批判研究范式是图书馆学重要的方法论。本文阐述了技术理性、人的实践中心论、哲学思维、社会反思与关怀对图书馆学文化批判研究范式的影响,对图书馆学理论走向和精神旨归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四川图书馆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周卫娟[6](2019)在《马克思主义自我批判精神的方法论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主义自我批判精神是在破除旧思想、批判旧制度、指导新革命中发展起来的,是一种否定自我、发展自我的理性精神和理论品质。从方法论意义上看,马克思主义自我批判精神能为当代中国的理论建设提供批判性的理论立场、发展性的理论视野和唯物辩证的方法论,能够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促进社会转型发展、建设服务型政府等提供方法论指导,所以应当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自我批判精神的方法论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期刊2019年27期)

蒋海英[7](2019)在《魏源咏史诗中的忧患意识和批判精神》一文中研究指出魏源集思想家、政治家和诗人于一身,长期以来,其诗作成就被他的经学和政治思想光芒掩盖。魏源的诗作"集古贤之长而自成一家",他的咏史诗创作饱含诗人时世动荡的忧患意识和对腐朽政治的批判精神。读其咏史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魏源。(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9年23期)

王宏波,曹睿[8](2019)在《批判“经验批判主义”捍卫和阐发物质观思想——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的精神实质及其当代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的一本重要着作,它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及其相关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到列宁主义阶段。这是一部论战性的哲学着作,体现了列宁在驳斥马赫主义及其经验批判主义的过程中,捍卫和阐发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批判性建构的哲学思维特点。(本文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栾青,韩秋红[9](2019)在《启蒙辩证法——对启蒙精神的批判》一文中研究指出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率先对启蒙进行了批判,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的先锋者和领军者,以历史和现实的双向角度对启蒙进行考察,从而质疑启蒙转向对发达工业社会极权主义性质的批判,从对启蒙的目标反思到对人现实困境的批判,从资本主义一体化进而到对资本主义自反性批判,霍克海默和阿多诺使启蒙的背反性在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下的丑陋面孔暴露在大众面前,这是西方世界话语体系的核心所在。启蒙精神贯穿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为中国现代化道路发展提供了历史借鉴。(本文来源于《齐鲁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黄明理[10](2019)在《论新时代意识形态的批判精神》一文中研究指出批判标准的科学合理性、批判精神的革命性、批判方式的辩证性叁者的有机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精神的重要特征。意识形态批判精神既是马克思主义最可贵的精神品质,也是中国共产党优良作风的重要体现和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手段。"批判的武器"是克服"四风"和预防腐败的精神净化剂。在新时代背景下,辩护与激励、理性而积极的建构式批判是发挥当代意识形态批判功能的侧重点。由于意识形态自身集政治性与学术性于一体,因此建构意识形态批判精神必然面临着学术问题与政治问题难以界划的难题,学术问题政治化与政治问题学术化是弘扬意识形态批判精神时所应当避免的两极偏误。(本文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期刊2019年04期)

批判精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恩格斯晚年坚守马克思的"理论精神和批判精神",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进行了坚决的捍卫,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的理论旨向和学术规范及其精神实质和时代意蕴。恩格斯坚持马克思思想研究的实际运用要同时代的现实发展相联系,要同各国经济社会的现实发展相结合;恩格斯对思想历史、思维材料和经济事实之间辩证关系的阐释,集中体现了这一方法上的核心要义。在理论旨向上,坚持对工人运动中各种错误思想的批判,坚持对诋毁马克思思想的各种错误思潮的批判,继承和弘扬马克思思想的科学精神特别是其中的批判精神。在学术精神上,对德国社会民主党理论研究者特别强调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遵循"更为接近真理"的学术依循,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的基本要求和根本方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批判精神论文参考文献

[1].赵伟,王秀芝.新工科下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质疑的科学精神[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9

[2].顾海良.理论批判和思想交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时代精神——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开创性研究[J].求索.2019

[3].徐娟.身份法学及其批判精神[J].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9

[4].芮金水.批判性思维与工匠精神的培养——谈中职数学教学[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9

[5].马晶晶.文化批判研究范式下的图书馆学理论走向与精神旨归[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9

[6].周卫娟.马克思主义自我批判精神的方法论意义[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

[7].蒋海英.魏源咏史诗中的忧患意识和批判精神[J].文教资料.2019

[8].王宏波,曹睿.批判“经验批判主义”捍卫和阐发物质观思想——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的精神实质及其当代意义[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9

[9].栾青,韩秋红.启蒙辩证法——对启蒙精神的批判[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9

[10].黄明理.论新时代意识形态的批判精神[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9

论文知识图

高校研究生批判精神培养体系的...“批判精神”分指标的树状聚类...吉本一6、“您认为实验设计比您以前想象的难...教师对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认同度高校学术讲座对研究生学术精神引领的...

标签:;  ;  ;  ;  ;  ;  ;  

批判精神论文_赵伟,王秀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