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硫代半卡巴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卡巴,水杨,苯基,硅烷,化合物,活性,硫脲。
硫代半卡巴腙论文文献综述
江炎兰,梁小蕊,吴世永[1](2013)在《苄基硫代半卡巴腙的IR及~1HNMR》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Gaussian09软件,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在6-31G基组水平上优化了苄基硫代半卡巴腙的分子结构,得到了其稳定构型及其能量。在优化结构的基础上用Hartr ee-Fock(HF)/6-31G方法计算了该分子的红外光谱振动频率并绘制了红外光谱图,对图中各峰位进行了分析探讨,用同样的方法计算了该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本文来源于《光谱实验室》期刊2013年05期)
郭桂全[2](2005)在《双酰肼及硫代半卡巴腙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谱学表征及其生物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酰肼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配位能力,能与许多金属形成配合物, 在磁性材料、光学材料、分子识别、催化、生物活性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而硫代半卡巴腙类化合物也是较强的配位剂,形成的配合物对于抗结核、麻风、风湿、疟疾、病毒、天花和某些肿瘤有一定的药物活性。锌、镍、钴是生物体内的必需元素,它们在生命体中大多以配合物形式存在。所以本文设计合成了一个双酰肼配体和两个相应的Zn(II)、Co(II)配合物,以及一个硫代半卡巴腙配体和两个相应的Zn(II)、Ni(II)配合物,并用IR、UV-Vis、TG-DTA、荧光、固态荧光、元素分析等实验手段对所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性质表征,并研究了它们与CT-DNA作用的键合模式,实验数据表明它们都是潜在的DNA探针,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其中吡啶-3-甲醛缩氨基硫脲Zn(II)配合物还具有抑菌活性,是潜在的治疗药物。本论文分为以下两部分:第一章:合成了一种新颖的不对称双酰肼类配体苯甲酰异烟酰肼C13H11N3O2,并通过溶液法合成了它的Zn(II)、Co(II)配合物,X-射线单晶衍射实验表明:两配合物的经验式分别为[Zn(C_(13)H_(11)N_3O_2)_2Cl_2] ·2H_2O 1 、[Co(C_(13)H_(11)N_3O_2)_2Cl_2(H_2O)_2]·2H_2O 2. 其中配合物1 为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mn21,a = 28.58(2)A|°, b = 6.118(5)A|°, c = 7.762(6)A|°, Z = 2, R_1 = 0.0670, wR_2 = 0.1504,配位构型为四配位的四面体;而配合物2 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_1/n,a = 22.06(4)A|°, b = 6.251(11)A|°,c = 22.73(4)A|°,Z = 4, R_1 = 0.0774, wR_2 = 0.1406, 配位构型为六配位的八面体。测定了它们的红外光谱,以及与CT-DNA 相互作用的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另外还测定了1 的固态荧光、差热-热重等性质。光谱研究表明,1 和2 都能以插入方式与CT-DNA 键合。第二章:根据已报道的文献,合成了硫代半卡巴腙类配体吡啶-3-甲醛缩氨基硫脲,并通过溶剂热法、溶液法分别合成了它的Ni(II)、Zn(II)配合物,经验式分别为[Ni(C_7H_7N_4S)_2] 3、[Zn(C_7H_7N_4S)_2(H_2O)_2(CH_3CH_2OH)_2](NO_3)_2 4. 其中配合物3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_1/c,a =5.4774(16)A|°,b = 19.865(6)A|°,c = 7.530(2) A|°,Z = 2,R_1 = 0.0303,wR_2 = 0.0656,配位构型为四配位的平面四边形构型;而配合物4为叁斜晶系,空间群为Pī,a = 8.054(3)A|°,b = 8.936(3)A|°,c = 11.208(4)A|°,Z = 1,R_1 = 0.0254,wR_2 = 0.0707,配位构型为六配位的八面体构型。测定了它(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05-05-01)
谢静,冯丽娟,胡学步,祝心德[3](2004)在《水杨醛硫代卡巴腙及其Ni(Ⅱ)、Zn(Ⅱ)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了水杨醛硫代卡巴腙配体及其金属镍、锌的配合物,所得化合物分别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摩尔电导和电子光谱进行了表征,同时对配体进行了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表征,给出了化合物可能的结构.(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4年03期)
谢静[4](2004)在《硫代半卡巴腙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合成了一类新型的硫代半卡巴腙席夫碱,它们分别是水杨醛硫代半卡巴腙(ST)和苯甲醛硫代半卡巴腙(BT),同时还分别合成了它们与Cu(Ⅱ)、Ni(Ⅱ)、Zn(Ⅱ)、Mn(Ⅱ)和Co(Ⅱ)五种过渡金属的配合物。以上共20种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 对所合成的全部化合物用元素分析,热重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及摩尔电导等进行了表征,配体还用质谱,核磁共振氢谱进行了表征,配合物ST-N-Zn也用核磁共振氢谱进行了表征,并根据以上表征确定了所合成化合物的组成,推出了它们的可能结构。配体ST是叁齿配体,通过亚胺和氨基上的氮原子以及酚氧原子与金属离子配位,配合物近似具有平面四边形构型。所有化合物均为非电解质。配体BT是二齿配体,通过亚胺和氨基上的氮原子同金属离子配位,配合物近似具有平面四边形构型。配体为非电解质,其他金属配合物均为1:2型电解质。 用光度法测试了ST系列部分化合物在不同浓度下对水稻幼苗细胞相对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在1-10ppm浓度范围内对水稻幼苗细胞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选取了对水稻幼苗生长有比较显着促进作用的部分化合物,用光度法测试了它们对水稻幼苗抗性系统酶(SOD酶和POD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被测化合物在1-10ppm的浓度范围内对水稻幼苗SOD酶和POD酶的活力均有明显的激活作用。 用圆滤纸片法和浓度稀释法测试了两个系列部分化合物对两种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活性。结果表明:所有被测化合物对以上两种细菌都有一定的杀菌活性,并且配合物的活性强于配体。 对BT系列的部分配合物,以次氯酸钠为单氧氧源,在不同的酸碱度和温度的条件下,对其催化苯乙烯环氧化反应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所选择的两种配合物均具有一定的催化活性,但是其转化率和选择性都有待进馨硕士学位论文MASTER’5 THESIS一步提高。反应体系中水相的pH值在一定范围内对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没有太大的影响,但过高的酸度会使转化率和选择性急剧下降。反应过程中,最适宜的温度区间为60一80℃。本实验中选用配合物BT-Ni,以次氯酸钠为氧源,在体系pH值为n,温度在60℃时能获得较好的催化环氧化效果,其中苯基环氧乙烷的转化率达到了23.6%。(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04-05-01)
江炎兰,李敏一,潘燕娜,邓志威[5](2004)在《2D EXSY研究水杨醛硫代苄基半卡巴腙分子内活泼质子的动态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用二维交换谱 (2DEXSY)研究了水杨醛硫代苄基半卡巴腙分子内活泼质子在丙酮溶液中的动态特性 ,建立了活泼质子与溶液中的水分子间的化学交换网络 ,并计算了化学交换的速率常数K .(本文来源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4年02期)
[6](2001)在《新型多取代硫代半卡巴腙类配体的合成与结构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作者为化学系赵文献教授和忻州师院化学系赵明根教授 .全文发表于《SCI》源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有机化学》Vol.2 1,No .9,6 81~ 6 84 ,2 0 0 1.系赵文献教授主持的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 (No .0 0 4 0 3(本文来源于《商丘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1年06期)
赵文献,赵明根[7](2001)在《新型多取代硫代半卡巴腙类配体的合成与结构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发展金属离子配体 ,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多取代氨基硫脲。烯丙基异硫氰酸酯与水合肼溶液反应 ,制得 4 烯丙基氨基硫脲 (1)。 1分别与联乙酰 (2 ,3 丁二酮 )、水合茚叁酮、乙二醛反应 ,合成出联乙酰双缩 (4 烯丙基氨基硫脲 ) (2 )、茚叁酮 1,3 二缩 (4 烯丙基氨基硫脲 ) (5 )、乙二醛二缩 (4 烯丙基氨基硫脲 ) (6 )。联乙酰和氨基硫脲反应制备出联乙酰双缩氨基硫脲 (3) ,环已酮与 1在无水乙醇中回流反应合成出环己酮缩 (4 烯丙基氨基硫脲 ) (4)。缩合反应操作简便 ,条件温和 ,反应时间只需 0 .5~ 2h ,产物收率达到 70 %~ 87%。这些化合物均未见报道 ,其结构通过元素分析 ,IR、1HNMR和MS进行了鉴定。初步测试了它们对金属离子的配位性能 ,发现这些多取代氨基硫脲配体很容易与Cu2 + 、Co2 + 、Ni2 + 、Zn2 + 、Ag+ 、Hg2 + 、Hg2 + 2 及稀土离子形成稳定的螯合物。(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01年09期)
袁知舜,吕凌[8](1997)在《二苯基硫代卡巴腙汞基光致变色聚合物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了侧链含有二苯基硫代卡巴腙汞基的丙烯酸酯共聚物,研究了它们的光致变色性能,探讨了共聚物结构及一苯基硫代卡巴腙汞基含量对光致变色性能的影响,变时间为5~10s,回复时间为40~120s,先致变色性能良好.(本文来源于《河北工业大学学报》期刊1997年03期)
高诚祥,盛祖昱[9](1992)在《N-水杨醛硫代半卡巴腙光度法测定常量铜》一文中研究指出N—水杨醛硫代半卡巴腙的化学结构式为:是一种黄色针状结晶,熔点为231℃,能溶于乙醇,微溶于热水,而不溶于冷水、苯、乙醚等有机溶剂。该试剂与Fe~(3+)生成暗绿色配合物,与Cu~(2+)生成绿色配合物,与Co~(2+)、Ni~(2+)生成黄色配合物,但与Cu~(2+)的反应最为灵敏,是分光光度法测定铜的好试剂。N—水杨醛硫代半卡巴腙与铜的反应原理是:(本文来源于《化学世界》期刊1992年01期)
卢雪然,梅嘉,盂令芝[10](1988)在《具有光致变色性能的有机硅化合物 Ⅰ.γ-(二苯基硫代卡巴腙汞基苯氧基)丙基叁甲氧基硅烷的合成及其光致变色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苯基烯丙醚与叁甲氧基硅烷在四(叁苯膦)合铂存在下进行硅氢加成,得到γ-(苯氧)丙基叁甲氧基硅烷。后者以醋酸汞汞化,再与二苯基硫代卡巴腙反应,得到γ-(二苯基硫代卡巴腙汞基苯氧)丙基叁甲氧基硅烷,其结构通过元素分析、红外、质谱和核磁鉴定。将γ-(二苯基硫代卡巴腙汞基苯氧)丙基叁甲氧基硅烷溶于甲苯或甲基硅油中,制成的溶液在日光照射下,其颜色在4~30s内从原来的橙红色变成兰紫色,在散射光下又重新回复到原色,时间为10~109s。变色或回复原色的时间与光强度,溶液浓度有关。在其UV和VS连续扫描谱中,其480hm带强度随扫描进行逐渐加强,而590nm带则逐渐减弱(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88年02期)
硫代半卡巴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酰肼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配位能力,能与许多金属形成配合物, 在磁性材料、光学材料、分子识别、催化、生物活性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而硫代半卡巴腙类化合物也是较强的配位剂,形成的配合物对于抗结核、麻风、风湿、疟疾、病毒、天花和某些肿瘤有一定的药物活性。锌、镍、钴是生物体内的必需元素,它们在生命体中大多以配合物形式存在。所以本文设计合成了一个双酰肼配体和两个相应的Zn(II)、Co(II)配合物,以及一个硫代半卡巴腙配体和两个相应的Zn(II)、Ni(II)配合物,并用IR、UV-Vis、TG-DTA、荧光、固态荧光、元素分析等实验手段对所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性质表征,并研究了它们与CT-DNA作用的键合模式,实验数据表明它们都是潜在的DNA探针,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其中吡啶-3-甲醛缩氨基硫脲Zn(II)配合物还具有抑菌活性,是潜在的治疗药物。本论文分为以下两部分:第一章:合成了一种新颖的不对称双酰肼类配体苯甲酰异烟酰肼C13H11N3O2,并通过溶液法合成了它的Zn(II)、Co(II)配合物,X-射线单晶衍射实验表明:两配合物的经验式分别为[Zn(C_(13)H_(11)N_3O_2)_2Cl_2] ·2H_2O 1 、[Co(C_(13)H_(11)N_3O_2)_2Cl_2(H_2O)_2]·2H_2O 2. 其中配合物1 为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mn21,a = 28.58(2)A|°, b = 6.118(5)A|°, c = 7.762(6)A|°, Z = 2, R_1 = 0.0670, wR_2 = 0.1504,配位构型为四配位的四面体;而配合物2 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_1/n,a = 22.06(4)A|°, b = 6.251(11)A|°,c = 22.73(4)A|°,Z = 4, R_1 = 0.0774, wR_2 = 0.1406, 配位构型为六配位的八面体。测定了它们的红外光谱,以及与CT-DNA 相互作用的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另外还测定了1 的固态荧光、差热-热重等性质。光谱研究表明,1 和2 都能以插入方式与CT-DNA 键合。第二章:根据已报道的文献,合成了硫代半卡巴腙类配体吡啶-3-甲醛缩氨基硫脲,并通过溶剂热法、溶液法分别合成了它的Ni(II)、Zn(II)配合物,经验式分别为[Ni(C_7H_7N_4S)_2] 3、[Zn(C_7H_7N_4S)_2(H_2O)_2(CH_3CH_2OH)_2](NO_3)_2 4. 其中配合物3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_1/c,a =5.4774(16)A|°,b = 19.865(6)A|°,c = 7.530(2) A|°,Z = 2,R_1 = 0.0303,wR_2 = 0.0656,配位构型为四配位的平面四边形构型;而配合物4为叁斜晶系,空间群为Pī,a = 8.054(3)A|°,b = 8.936(3)A|°,c = 11.208(4)A|°,Z = 1,R_1 = 0.0254,wR_2 = 0.0707,配位构型为六配位的八面体构型。测定了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硫代半卡巴腙论文参考文献
[1].江炎兰,梁小蕊,吴世永.苄基硫代半卡巴腙的IR及~1HNMR[J].光谱实验室.2013
[2].郭桂全.双酰肼及硫代半卡巴腙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谱学表征及其生物活性[D].广西师范大学.2005
[3].谢静,冯丽娟,胡学步,祝心德.水杨醛硫代卡巴腙及其Ni(Ⅱ)、Zn(Ⅱ)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4].谢静.硫代半卡巴腙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
[5].江炎兰,李敏一,潘燕娜,邓志威.2DEXSY研究水杨醛硫代苄基半卡巴腙分子内活泼质子的动态特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6]..新型多取代硫代半卡巴腙类配体的合成与结构表征[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1
[7].赵文献,赵明根.新型多取代硫代半卡巴腙类配体的合成与结构表征[J].有机化学.2001
[8].袁知舜,吕凌.二苯基硫代卡巴腙汞基光致变色聚合物的研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1997
[9].高诚祥,盛祖昱.N-水杨醛硫代半卡巴腙光度法测定常量铜[J].化学世界.1992
[10].卢雪然,梅嘉,盂令芝.具有光致变色性能的有机硅化合物Ⅰ.γ-(二苯基硫代卡巴腙汞基苯氧基)丙基叁甲氧基硅烷的合成及其光致变色性能[J].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