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纺论文-李文雅

摩擦纺论文-李文雅

导读:本文包含了摩擦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摩擦纺纱,色彩,工艺,彩色夹芯

摩擦纺论文文献综述

李文雅[1](2015)在《摩擦纺彩色夹芯纱的纺纱工艺与生产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突破传统摩擦纺纱线质量低、品种少、应用受限的现状,以及开发花式纱线新品种,以DREFⅢ型摩擦纺纱机的纺纱原理为基础,介绍用摩擦纺纱方法生产的一种花式纱线,因它具有特殊的花色效应,将其命名为摩擦纺彩色夹芯纱。以羊毛/腈纶50/50混纺的浅驼色、紫红色和米白色3组粗纱为包缠原料,以140旦/96 f本白色涤纶低弹丝为芯纱,在摩擦纺纱机上通过工艺研究开发出摩擦纺彩色夹芯纱。通过工艺配合,浅驼色,紫红色和米白色纱依次逐层包缠,纱线整体色彩朦胧又有层次感。该款纱线的创新点为:每种颜色逐层包覆但包缠量不同,色彩相互之间渗透,花色效应新颖;从横截面上可以看到各自不混色的3层色彩。(本文来源于《毛纺科技》期刊2015年09期)

史书真,田欣欣,陈国华[2](2014)在《摩擦纺渐缩管内旋转流场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假定摩擦纺渐缩管内的流体属于等温、不可压、湍流、粘性及定常流体。采用圆截面渐缩管,建立叁维立体模型并划分网格。利用FLUENT软件对渐缩旋转流场进行模拟,分析渐缩管的流场矢量图,速度云图,以及静态压强云图,得出渐缩管中流场的分布情况。(本文来源于《第十七届全国新型纺纱学术会论文集》期刊2014-04-23)

王显方,宋永生[3](2013)在《竹原纤维涤纶摩擦纺包芯纱工艺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竹原纤维摩擦纺包芯纱纺制方法及工艺优化。分析阐述了竹原纤维的特性,通过原料预处理,合理配置工艺参数,在摩擦纺纱机上开发出竹原纤维涤纶包芯纱,并利用正交试验优选了摩擦纺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竹原纤维涤纶48.6(68 dtex)tex摩擦纺包芯纱较优的纺纱工艺参数为:分梳辊速度5000 r/min,纺纱速度150m/min,摩擦辊速度5500 r/min。(本文来源于《棉纺织技术》期刊2013年04期)

王花艳,张许,王建坤[4](2010)在《摩擦纺海藻纤维包芯纱的纺制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海藻纤维在传统环锭纺纱机上成纱性能差的缺点,采用DREF-Ⅲ摩擦纺纱机,开发出以海藻纤维为主要包覆纤维、棉纱为芯纱的摩擦纺海藻纤维包芯纱,并利用正交试验,研究纺纱速度、摩擦辊转速以及芯纱比例对纱线性能的影响,确定摩擦纺海藻纤维包芯纱的最优纺纱工艺.结果表明:适当提高芯纱比和摩擦比,降低纺纱速度,有利于提高成纱质量;纺中特纱时最优纺纱工艺参数为芯纱比例50%,纺纱速度100m/min,摩擦辊转速4 000 r/min,摩擦比控制在4~5.(本文来源于《天津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0年06期)

徐海燕,陈南梁[5](2009)在《玻璃纤维/聚酯纤维摩擦纺包芯纱结构对其热压复合材料浸渍效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摩擦纺包芯纱混纤法加工热塑性复合材料由于各方面的优点深受关注,而基体树脂对增强纤维的浸渍问题一直是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的加工难点。通过拉伸强力和截面观察研究了不同的包芯纱结构对聚酯(PET)基体浸渍玻璃纤维(GF)增强纤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纱线结构对浸渍效果的影响很大。(本文来源于《产业用纺织品》期刊2009年04期)

徐海燕[6](2008)在《热塑性摩擦纺包芯纱纺织预型件的织造》一文中研究指出纺织结构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混料具备良好的纺织加工性能是顺利加工纺织预型件的前提。由于热塑性摩擦纺包芯纱的特殊结构,采用机织和纬编针织两种方法进行预型件的加工,结果表明:热塑性摩擦纺包芯纱有较好的纺织加工性,其经纬密度等技术参数和纺织结构均可根据热塑性复合材料成型物的要求进行选择。(本文来源于《高科技纤维与应用》期刊2008年02期)

徐海燕[7](2008)在《热塑性复合材料用玻纤/涤纶摩擦纺包芯纱的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摩擦纺包芯纱是加工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一种好方法,但以玻璃纤维长丝为芯纱的包芯纱与普通服用包芯纱存在很大的差异。实验对不同参数玻璃纤维/涤纶包芯纱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存在一个临界摩擦比值,相对应摩擦纺包芯纱的捻度最大、断裂强度最大和抗剥离性最好;但当摩擦比提高到4以上时,条干均匀性变化趋缓。指出可通过后道工序对摩擦纺包芯纱的要求来选择不同工艺参数的摩擦纺包芯纱。这对后道纺织预型件加工和复合材料成型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高科技纤维与应用》期刊2008年01期)

徐海燕,陈南梁[8](2008)在《热压工艺对GF/PET摩擦纺混纤纱浸渍效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摩擦纺包芯纱混纤法加工热塑性复合材料由于各方面的优点深受关注,而基体树脂对增强纤维的浸渍问题一直是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的加工难点.这里通过拉伸强力和截面观察研究了不同的成型条件对聚酯(PET)基体浸渍玻璃纤维(GF)增强纤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型条件对浸渍效果的影响很大.(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1期)

徐海燕[9](2007)在《GF/PET摩擦纺包芯纱预混料浸渍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连续增强纤维GF/热塑性树脂纤维PET预混料(摩擦纺包芯纱)进行了研究。具体对包芯纱的加工、包芯纱的结构和性能、包芯纱的热压浸渍性能、包芯纱的纺织预型件和复合材料的加工等部分进行了详细讨论。包芯纱加工时,热塑性树脂必须首先加工成短纤维棉条。在摩擦纺纱机上通过摩擦纺包缠法加工可将连续增强纤维和树脂纤维结合在一起形成包缠结构的预混料(包芯纱)。对纺纱加工范围的分析表明,这种加工方法可以方便地调节包芯沙的混比,并保证树脂纤维完全包缠增强纤维丝束,纺纱加工高速高效,成纱可形成较大卷装。从后续加工角度建立了包芯纱的结构和性能指标及其测试方法,并考察了纺纱工艺对它们的影响。结果表明,混比和摩擦比是两个重要的工艺影响参数,其中摩擦比对包芯纱性能的影响存在极值点。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存在的一个最大问题是热塑性树脂的熔融粘度高,对增强纤维浸渍性差。本文通过对包芯纱预混料热压后的截面图和热压后被浸渍的玻璃纤维束与未被浸渍的玻璃纤维束的断裂强力的比较得出的断裂时树脂浸渍对玻璃纤维束提供的力来研究热压工艺和包芯纱结构对浸渍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可以得到断裂时树脂浸渍对玻璃纤维束提供的力与浸渍效果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树脂浸渍对玻璃纤维束提供的力越大,浸渍效果越好。通过这种分析方法得到了热压工艺和包芯纱结构对浸渍效果的影响:成型温度越高,浸渍效果越好;保温时间越长,浸渍效果越好,但是当超过一定的保温时间以后浸渍效果达到一个极限;存在一个临界压力值,此时浸渍效果最好;随着增强纤维体积含量的增加,浸渍效果越差;摩擦比越小浸渍效果越好,存在一个摩擦比临界值,浸渍效果最差,超过这个临界值,虽然浸渍效果有所好转但是浸渍效果还是很差。前人对浸渍模型的研究都是以完全浸渍时间来判断,但是完全浸渍时间在实验中很难把握,本文从基体浸渍度出发讨论了包芯纱的浸渍模型,并得到了实验的验证。通过机织、编织和针织等方法摩擦纺包芯纱可以顺利的成型纺织预型件,进行机织物加工时,虽然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经过防剥离处理的包芯纱可以顺利的进行织造。并且包芯纱纺织预型件可以方便地成型一定结构的纺织结构型复合材料构件。(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期刊2007-01-04)

杜红丽[10](2006)在《摩擦纺成纱结构的研究及工艺参数对其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对摩擦纺成纱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究,并进一步探讨了摩擦纺纱线捻度的测试方法。通过对成纱结构的研究,分析出造成这种特殊结构的主要原因,并相应提供了改进纱线质量的措施。为进一步提高摩擦纺纱线质量,改进机械设备及机构的不足提供依据和理论基础。其主要目的是:克服成纱的不足,最终改善纱线的质量。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一、简述了摩擦纺纱的历史、摩擦纺纱的产品应用领域与前景。论述了摩擦纺纱的工艺特点、优势及其技术难点。二、对DREF—Ⅲ型摩擦纺纱系统的纤维输送过程、凝聚过程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剖析了纤维在输送和凝聚过程中的运动特点及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出摩擦纺成纱特殊结构的理论基础。叁、对摩擦纺纱线成纱结构及其纱线中的纤维状态进行试验和分析,为探讨摩擦纺纱的工艺设计和机构改进以及摩擦纺纱的产品开发等方面提供参考。四、引用“残余捻度”与“理论零捻度”的概念,利用残余捻度和强力的关系,推算出摩擦纺纱线的捻度的测试公式,为测试摩擦纺纱线的捻度进行初步探讨。五、分析纺纱工艺参数:负压、尘笼速度、纺纱速度叁个主要工艺参数对摩擦纺纱线质量的影响,探索叁者对成纱质量的影响规律。为提高纱线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天津工业大学》期刊2006-12-01)

摩擦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论文假定摩擦纺渐缩管内的流体属于等温、不可压、湍流、粘性及定常流体。采用圆截面渐缩管,建立叁维立体模型并划分网格。利用FLUENT软件对渐缩旋转流场进行模拟,分析渐缩管的流场矢量图,速度云图,以及静态压强云图,得出渐缩管中流场的分布情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摩擦纺论文参考文献

[1].李文雅.摩擦纺彩色夹芯纱的纺纱工艺与生产实践[J].毛纺科技.2015

[2].史书真,田欣欣,陈国华.摩擦纺渐缩管内旋转流场的数值模拟[C].第十七届全国新型纺纱学术会论文集.2014

[3].王显方,宋永生.竹原纤维涤纶摩擦纺包芯纱工艺优化[J].棉纺织技术.2013

[4].王花艳,张许,王建坤.摩擦纺海藻纤维包芯纱的纺制工艺研究[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10

[5].徐海燕,陈南梁.玻璃纤维/聚酯纤维摩擦纺包芯纱结构对其热压复合材料浸渍效果的影响[J].产业用纺织品.2009

[6].徐海燕.热塑性摩擦纺包芯纱纺织预型件的织造[J].高科技纤维与应用.2008

[7].徐海燕.热塑性复合材料用玻纤/涤纶摩擦纺包芯纱的性能分析[J].高科技纤维与应用.2008

[8].徐海燕,陈南梁.热压工艺对GF/PET摩擦纺混纤纱浸渍效果的影响[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9].徐海燕.GF/PET摩擦纺包芯纱预混料浸渍性能的研究[D].东华大学.2007

[10].杜红丽.摩擦纺成纱结构的研究及工艺参数对其质量的影响[D].天津工业大学.2006

标签:;  ;  ;  ;  

摩擦纺论文-李文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