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流星雷达论文-方欣,谷升阳,班超,李陶,熊建刚

武汉流星雷达论文-方欣,谷升阳,班超,李陶,熊建刚

导读:本文包含了武汉流星雷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气光学,中高层大气,大气温度,风场

武汉流星雷达论文文献综述

方欣,谷升阳,班超,李陶,熊建刚[1](2013)在《合肥钠测温测风激光雷达与武汉流星雷达水平风场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间层顶区域大气温度和风场是研究中高层大气动力学的重要参量。简要介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钠测温测风激光雷达系统。其可用于高分辨率探测中间层顶区域(80~105 km)大气温度和风场。给出了该激光雷达测量大气温度和风场的基本原理,对系统的发射部分、接收部分和光电探测采集及时序控制部分进行简要介绍,给出了该系统探测的大气温度和风场的结果。温度和风场结果分别与TIMED/SABER卫星仪器和武汉地基流星雷达观测结果进行了对比。(本文来源于《量子电子学报》期刊2013年01期)

方欣,谷升阳,班超,李陶,熊建刚[2](2012)在《合肥钠测温测风激光雷达与武汉流星雷达水平风场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间层顶区域大气温度和风场是研究中高层大气动力学的重要参量.简要介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钠测温测风激光雷达系统.其可用于高分辨率探测中间层顶区域(80~105 km)大气温度和风场.给出了该激光雷达测量大气温度和风场的基本原理,对系统的发射部分、接收部分和光电探测采集及时序控制部分进行简要介绍,给出了该系统探测的大气温度和风场的结果.温度和风场结果分别与TIMED/SABER卫星仪器和武汉地基流星雷达观测结果进行了对比.(本文来源于《第二届中国激光雷达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2-10-15)

谢秋洪,易帆[3](2010)在《武汉地区(30.5°N,114.4°E)钠流星尾迹激光雷达的初步观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将Na激光雷达的积累时间设置为3.2s,我们在武汉地区(30.5°N,114.4oE)对原子流星尾迹进行了测量.在16个晚上166h的观测时间里,总共发现了125个Na流星尾迹事件.这些尾迹峰值密度变化范围为4040~39170cm–3,平均值为16430cm–3.出现高度范围为77.2~111.6km,质心高度为92.6km.钠尾迹高度分布的上边界与同时观测到的平均钠层剖面相类似.特别地,尾迹高度柱状图最大值出现在平均钠层峰值处.这表明流星体进入大气层后消融产生能被地基激光雷达探测到的流星尾迹,更多的出现在常规金属层的峰值附近.这与早期的K和Fe尾迹的激光雷达观测结果一致.观测发现,偶发钠层的形成往往伴随着钠流星尾迹群,这些尾迹出现高度与偶发钠层的高度一致.(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10年12期)

陈晓博[4](2007)在《武汉全天空流星雷达的相位校正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流星雷达探测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最初,流星雷达主要应用于流星雨的观测及流星天文学方面。后来,随着雷达技术以及数据存储和处理技术的发展,流星雷达在MLT区域的大气动力学如大气平均风场、大气潮汐以及大气行星波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获取流星发生区域大气动力学的重要的空间探测手段。近十年来发展的宽波束全天空流星雷达技术中,采用了各向同性的发射和接收天线,可以同时观测全天空的流星回波,从而获得流星尾迹回波区域的各种参量(如背景风场速度、大气温度和压力等)。2002年初建于武汉的全天空无线电流星雷达是我国引进的第一台流星雷达系统。到目前为止,武汉流星雷达的观测数据已用于MLT区大气动力学特别是大气潮汐、行星波等众多问题的研究,另外在流星天文学、大气不稳定性研究等方面也做了初步的工作。武汉流星雷达为干涉式全天空流星雷达,该雷达利用接收天线得到信号的相位信息来确定目标位置,因而流星雷达系统的相位偏差会影响数据处理的结果。为了提高武汉流星雷达数据处理的精度和可靠性,本文首先尝试利用流星雷达获得的流星回波原始数据对流星雷达系统的相位偏差进行校正。我们以回波信号在各个接收通道之间的相位差,结合干涉式接收天线阵的几何关系建立了相应于各天线相位差测量值与偏差值之间的线性方程组,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方程组得到了流星雷达系统各个接收通道之间的相位差偏差估计值,得到校正后的流星回波的到达角。和已有的流星雷达相位偏差估计和校正的方法相比,这种方法可以通过流星雷达的观测数据来计算雷达系统各个接收天线通道之间的相位偏差量,而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硬件,实现了对观测数据的事后处理,可以方便的对已有数据进行例行校正。我们以2004年4月-6月的武汉流星雷达观测数据为例,计算了流星雷达系统的偏差估计量,并用校正后的数据来计算流星回波的空间位置。结果表明,校正后流星回波数在各个方向上随高度的分布比校正前更符合统计分布,表明我们提出的相位校正新方法的合理性。我们利用上述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5年12月武汉(30.6oN,114.4oE)流星雷达的观测数据进行校正后,进一步分析了武汉上空80-100km高度范围平均风和潮汐活动的变化特征。平均风的明显特征包括:纬向平均风基本为东向风,夏季在中层顶附近出现很强的纬向风剪切,80km处的风速约6-12m/s,而在85-95公里之间东向风速达到24m/s,冬季在90km以下也有较强东向风。西向风仅在有限的范围出现,3、4月份在86km以下西向风较强,12月在92km以上也出现微弱的西向风。经向风在春、夏季为南向风,在冬季为北向风。周日潮汐的幅度和相位都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周日潮的幅度在3、4月最强,在11月份周日潮存在次最大值,冬至点和夏至点处周日潮汐最弱。在各高度周日潮冬季的相位超前于夏季相位,经向分量的相位早于纬向分量。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武汉流星雷达相位校正的新方法,并用校正后的数据对武汉地区的流星分布和背景风场的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流星雷达相位校正的新方法可以较好地消除雷达观测中的误差,大大提高观测参数的精度,对进一步发挥流星雷达的效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方法可以用于全天空流星雷达的相位校正,也可以推广到类似的干涉式雷达探测系统。(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期刊2007-05-01)

陈金松,宁百齐,万卫星[5](2007)在《用武汉流星雷达观测象限仪座流星雨期间的流星速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武汉流星雷达,首次成功地观测了象限仪座流星雨及流星雨期间的流星速度,讨论了利用单站全天空流星雷达观测流星雨的相关问题.从观测结果可以发现此次象限仪座流星雨发生在2004年1月4日的0000-0800LT,其中流星峰值出现在0400LT,而且通过流星雷达观测到的流星雨期间的流星回波平面推测得到的流星雨辐射点也与该流星雨的理论辐射点位置对应非常好.利用流星回波振幅的Fresnel振荡方法计算了此次流星雨期间观测到的流星的速度,分析了该流星速度的分布,这次流星雨期间观测到的流星速度主要集中在10—30km/s,可以看出这种速度分布是由流星雨进入地球大气的初始速度和流星在大气中的减速过程共同决定的.最后研究了流星速度随高度的变化,并且由此讨论了地球大气对于流星体的减速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6年论文摘要集》期刊2007-02-01)

陈金松,宁百齐,万卫星[6](2006)在《用武汉流星雷达观测象限仪座流星雨期间的流星速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武汉流星雷达,首次成功地观测了象限仪座流星雨及流星雨期间的流星速度,讨论了利用单站全天空流星雷达观测流星雨的相关问题.从观测结果可以发现此次象限仪座流星雨发生在2004年1月4日的0000-0800LT,其中流星峰值出现在0400LT,而且通过流星雷达观测到的流星雨期间的流星回波平面推测得到的流星雨辐射点也与该流星雨的理论辐射点位置对应非常好.利用流星回波振幅的Fresnel振荡方法计算了此次流星雨期间观测到的流星的速度,分析了该流星速度的分布,这次流星雨期间观测到的流星速度主要集中在10-30km/s,可以看出这种速度分布是由流星雨进入地球大气的初始速度和流星在大气中的减速过程共同决定的.最后研究了流星速度随高度的变化,并且由此讨论了地球大气对于流星体的减速作用.(本文来源于《空间科学学报》期刊2006年02期)

陈金松[7](2005)在《武汉流星雷达在空间环境探测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流星雷达是一种重要的空间探测手段,开始时主要应用于观测研究流星雨及其相关的天文学问题。上世纪40年代流星雷达开始了在高层大气动力学探测方面的应用,而最近发展起来的全天空流星雷达是最新的一代流星雷达系统,2002年初建于武汉的全天空流星雷达是中国大陆的第一台流星雷达系统。现代流星雷达系统的主要探测目标是流星区大气动力学,这其中的一些非常典型的研究课题包括:大气平均风场、大气潮汐和大气行星波。为了充分发挥流星雷达的探测潜力,本文尝试利用武汉流星雷达开展了流星雷达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研究,这主要包括流星雷达在高层大气动力学不稳定性探测和流星雨及流星速度观测方面的初步研究工作。首先,利用武汉流星雷达2003年5月至2004年4月一年的风场及温度数据,结合大气模式MSISOO,利用Richsrdson数(Ri)研究了武汉上空大气动力学不稳定性的季节特性。大气在1月至3月呈现较低的稳定性,其中Ri出现小于0.25,表示动力学不稳定性可能发生;而在6月至8月大气表现出很高的稳定性状态,Ri出现大于1。分析了垂直风剪切在这段时间内的变化,风剪切的峰值同样出现在1月至3月,表明风剪切是导致大气动力学不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而不是垂直温度梯度。重力波与潮汐的相互作用可能是决定大气不稳定性的一个主要因素,而其中发生的临界层效应是一种可能的重要机制。另外,利用武汉流星雷达首次成功地观测了象限仪座流星雨及流星雨期间的流星速度,讨论了利用单站全天空流星雷达观测流星雨的相关问题。从观测结果可以发现此次象限仪座流星雨发生在当地时间2004年1月4日的0点至8点,其中流星峰值出现在4点,而且通过流星雷达观测到的流星雨期间的流星回波平面推测得到的流星雨辐射点也与该流星雨的理论辐射点位置对应非常好。利用流星回波振幅的Fresnel振荡方法计算了此次流星雨期间观测到的流星的速度,分析了该流星速度的分布,这次流星雨期间观测到的流星速度主要集中在10~30km/s之间,可以发现这种速度分布是由流星雨进入地球大气的初始速度和流星在大气中的减速过程共同决定的。最后研究了流星速度随高度的变化,并且由此讨论了地球大气对于流星体的减速作用。总之,本文讨论了武汉全天空流星雷达在高空大气风场探测外的其他研究领域的应用结果,从中可以看到流星雷达所具有的非常强大的探测能力及其潜在发展前景。不过,这里仅仅开展了一些非常初步的研究工作,更多有意义的后续工作期待着进一步的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期刊2005-08-01)

姜国英,熊建刚,万卫星,宁百齐,刘立波[8](2005)在《武汉上空MLT中准16日波的流星雷达观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武汉流星雷达2002年2月20日至2003年11月10日的观测数据,研究了武汉上空中间层低热层(MLT)中的准16日波,即周期范围在12—20天的行星波.分析结果表明,16日波的纬向成分通常比经向成分要强.(1)在2002年和2003年,波振幅最强都出现在当年的秋季(约9月10日—10月10日).Lomb-Scargle(L-S)谱分析得到振幅最大值约为16m/s.2002年夏季出现了同年次最强的波动,但2003年没有发现这一现象.两年的冬季都没有出现强的16日波.(2)2002年,在86—98km 处波动较强,最大振幅(约16m/s)出现在90km、94km 处而2003年低高度的波动要比较高高度的波动强.武汉上空 MLT 中,秋季的16日波是能量上传的波动,即它的源在较低的大气层.2002年夏季的波动的能量是下行的,波源可能在南半球.(本文来源于《空间科学学报》期刊2005年01期)

熊建刚,万卫星,宁百齐,刘立波[9](2003)在《武汉上空中层和低热层大气潮汐的流星雷达观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武汉流星雷达是2002年元月建成的我国第一部全天空流星雷达,本文对2002年2月19日到7月31日流星雷达观测的潮汐的讨论表明,武汉中层顶以周日潮汐为潮汐运动的主要分量,它的强度远大于半日潮汐,周日潮汐和半日潮汐的波源都在80km以下.周日潮汐分量在3、4月份最强,并且经向分量略强于纬向分量.两个分量的峰值在约95km处出现,分别达到44m/s和60m/s.半日潮的最大值24m/s出现在4月初约93km处.周日潮汐和半日潮汐的振幅和相位随时间呈现出拟周期变化的特征,这可能是潮汐与行星波非线形相互作用的结果.观测结果与GSWM模型的比较表明, GSWM模型在相位随高度变化趋势上与观测结果一致,但模型的周日潮相位比观测约超前1-2h,半日潮相位约滞后1-4h.在周日潮汐较强的月份,模型与观测有较大的差异,观测的幅度通常在95km附近有极大值,而模型并没有极大值. GSWM模型对半日潮的幅度的估计通常过小,观测的半日潮汐幅度有时甚至超过模型值的一倍以上.(本文来源于《空间科学学报》期刊2003年05期)

熊建刚,万卫星,宁百齐,刘立波[10](2003)在《武汉上空中层顶附近大气环流的流星雷达观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2002年2~9月流星雷达的观测, 分析了武汉上空中层顶附近大气环流的特征. 在80 ~ 100 km高度范围内, 冬季纬向环流以西风为主, 在冬季环流向夏季环流转变的过程中, 3月到5月上旬中层顶附近出现纬向东风环流, 但在观测高度内, 5月中旬以后纬向环流基本上为西风. 经向环流主要吹向赤道, 峰值随时间向下移动, 7月份峰值达21 ms-1. 将每月的平均风与HWM93模式进行比较, 观测得到的北风的值、西风的最大值以及西风转向高度等都明显与HWM93模式不同.(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03年10期)

武汉流星雷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间层顶区域大气温度和风场是研究中高层大气动力学的重要参量.简要介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钠测温测风激光雷达系统.其可用于高分辨率探测中间层顶区域(80~105 km)大气温度和风场.给出了该激光雷达测量大气温度和风场的基本原理,对系统的发射部分、接收部分和光电探测采集及时序控制部分进行简要介绍,给出了该系统探测的大气温度和风场的结果.温度和风场结果分别与TIMED/SABER卫星仪器和武汉地基流星雷达观测结果进行了对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武汉流星雷达论文参考文献

[1].方欣,谷升阳,班超,李陶,熊建刚.合肥钠测温测风激光雷达与武汉流星雷达水平风场的对比研究[J].量子电子学报.2013

[2].方欣,谷升阳,班超,李陶,熊建刚.合肥钠测温测风激光雷达与武汉流星雷达水平风场的对比研究[C].第二届中国激光雷达学术会议论文集.2012

[3].谢秋洪,易帆.武汉地区(30.5°N,114.4°E)钠流星尾迹激光雷达的初步观测[J].科学通报.2010

[4].陈晓博.武汉全天空流星雷达的相位校正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07

[5].陈金松,宁百齐,万卫星.用武汉流星雷达观测象限仪座流星雨期间的流星速度[C].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6年论文摘要集.2007

[6].陈金松,宁百齐,万卫星.用武汉流星雷达观测象限仪座流星雨期间的流星速度[J].空间科学学报.2006

[7].陈金松.武汉流星雷达在空间环境探测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05

[8].姜国英,熊建刚,万卫星,宁百齐,刘立波.武汉上空MLT中准16日波的流星雷达观测[J].空间科学学报.2005

[9].熊建刚,万卫星,宁百齐,刘立波.武汉上空中层和低热层大气潮汐的流星雷达观测[J].空间科学学报.2003

[10].熊建刚,万卫星,宁百齐,刘立波.武汉上空中层顶附近大气环流的流星雷达观测[J].科学通报.2003

标签:;  ;  ;  ;  

武汉流星雷达论文-方欣,谷升阳,班超,李陶,熊建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