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氧基苯甲酸论文_刘志平,祝志凌,郑嘉桦,甘春芳,黄燕敏

导读:本文包含了二甲氧基苯甲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苯甲酸,氨基,化合物,中间体,重氮化,标记,甲酯。

二甲氧基苯甲酸论文文献综述

刘志平,祝志凌,郑嘉桦,甘春芳,黄燕敏[1](2019)在《(20R)-孕甾-5-烯-20-(2-甲氧基苯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孕烯醇酮出发,通过酯化反应在3-位羟基上引入不同结构酯链,再对20-位羰基进行结构修饰,合成了10个(20R)-孕甾-5-烯-20-(2-甲氧基苯甲酸酯)类化合物,并通过IR、NMR及HR-MS等进行结构表征。通过噻吩蓝比色(MTT)法体外测试了这些化合物及相应的中间体对人宫颈癌细胞(He La)、人肺癌细胞(A549)、人甲状腺癌细胞(TPC-1)、人鼻炎癌细胞(CNE-2)以及人正常肾上皮细胞(HEK-293T)的增殖生长抑制活性,结果显示,中间体2d和3d对A549的抑制效果显着,IC_(50)达到了7. 9和10. 3μmol/L,其对HEK-293T细胞无毒性。(本文来源于《化学通报》期刊2019年10期)

仝红娟,刘斌[2](2019)在《2-氨基-4-甲氧基氯代苯甲酸的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氨基-4-甲氧基苯甲酸甲酯为原料,通过氯代反应,再分别通过酯水解反应得到化合物2-氨基-5-氯-4-甲氧基苯甲酸和2-氨基-3-氯-4-甲氧基苯甲酸。其中间体及产物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ESI-MS确证,并考察了最佳氯代反应条件。结果表明:物料配比为n(2-氨基-4-甲氧基苯甲酸甲酯)∶n(NCS)=1∶1. 2,反应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反应时间为16 h,两种氯代产物2-氨基-5-氯-4-甲氧基苯甲酸甲酯和2-氨基-3-氯-4-甲氧基苯甲酸甲酯收率分别为47%和39%。(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与应用》期刊2019年08期)

袁其亮,钱捷,陈海峰,张敬德,宋彭飞[3](2019)在《奈诺沙星关键中间体2,4-二氟-3-甲氧基苯甲酸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甲基四氢呋喃代替四氢呋喃作溶剂,间二氟苯(2)与正丁基锂、硼酸叁甲酯反应得2,6-二氟苯硼酸(3),在确保收率的前提下,减少了溶剂的用量,同时使正丁基锂、硼酸叁甲酯的摩尔量分别由1.14和2.16减少至1.05和1.1。然后以水代替乙醚作溶剂,3与双氧水反应得2,6-二氟苯酚(4),反应更安全。以硫酸二甲酯代替碘甲烷作甲基化试剂,与4在2-甲基四氢呋喃与水的混合溶剂中反应得2,6-二氟苯甲醚(5),收率89.9%。最后5与正丁基锂和二氧化碳反应得奈诺沙星关键中间体2,4-二氟-3-甲氧基苯甲酸,纯度99.3%,总收率72.6%。该工艺原料价廉易得,反应收率高,已实现工业化生产。(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工业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张之奎,刘宏果,胡永青,张宝华[4](2019)在《4-氨基-2-甲氧基-5-氰硫基苯甲酸甲酯合成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药物中间体4-氨基-2-甲氧基-5-氰硫基苯甲酸甲酯(Ⅰ)生产中生成副产物多、原料利用率低的问题,以2-甲基-5-氨基苯甲酸甲酯(Ⅱ)为原料,室温下,在NH4VO3-NH4HSO4-H2O2-NH4Br-NH4SCN-H2O-CH3OH体系中反应,制备了化合物Ⅰ,通过优化反应条件,使化合物Ⅰ的收率达95%;母液中NH4VO3、NH4HSO4和NH4Br可反复利用。本方法收率高,NH4Br和催化剂无损耗、无污染,生产成本低。(本文来源于《煤炭与化工》期刊2019年01期)

徐广娟,路蓉,于小童,许彦红[5](2019)在《一种合成3,5-二(吡啶-4-甲氧基)苯甲酸的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以3,5-二羟基苯甲酸乙酯为原料,在一定的条件下与4-氯甲基吡啶盐酸盐反应,合成3,5-二(吡啶-4-甲氧基)苯甲酸.研究发现,当使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作为反应溶剂时,目标产物的产率可达到65%.同时,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等技术手段对目标产物3,5-二(吡啶-4-甲氧基)苯甲酸的结构进行表征.(本文来源于《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叶彬彬,陈海达,胡松,钱灵峰[6](2018)在《5-氯-3-氟-2-甲氧基苯甲酸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5-氯-3-氟-2-甲氧基苯甲酸是一种抗癌药物中间体取代苯化合物,具有较好的化学和生物活性,未来有望作为医药、农药和染料等精细化学品的重要中间体,目前未见相关研究报道。本文选择以5-氯-2-甲氧基苯甲酸甲酯为起始原料,经过硝化、还原、重氮化、希曼法热解以及水解成酸得到目标化合物,五步总收率达48.39%,相关中间体和目标化合物用HNMR及MS方法进行结构鉴定及确认。(本文来源于《广州化工》期刊2018年15期)

王伟,杜晓宁,徐建飞,雷雯[7](2018)在《稳定同位素~(13)C或D标记对甲氧基苯甲酸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稳定同位素标记对甲氧基苯甲酸是防腐剂、香料及药物等稳定同位素标记内标试剂合成中的重要中间体。本文以尼泊金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和碘甲烷-~(13)C或碘甲烷-D3为原料,碱性条件下经2步反应合成对甲氧基苯甲酸-甲氧基-~(13)C和对甲氧基苯甲酸-甲氧基-D3。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适合的反应温度、物料摩尔比、反应时间,优化工艺参数为:反应温度为80℃,物料摩尔比n(碘甲烷-~(13)C/D3)∶n(尼泊金乙酯)=1.15∶1,反应时间为6h。产品经液质联用仪(LC-MS)测试化学纯度和同位素丰度、经核磁共振(1 H NMR)进行结构确认,对甲氧基苯甲酸-甲氧基-~(13)C的收率为91.12%,碘甲烷-~(13)C利用率为79.32%,产品熔点为186.5~187.8℃,化学纯度为99.1%,~(13)C同位素丰度为99.0%;标记对甲氧基苯甲酸-甲氧基-D3的收率为90.49%,碘甲烷-D3利用率为78.70%,产品熔点为186.3~188.1℃,化学纯度为99.0%,D同位素丰度为98.1%。(本文来源于《同位素》期刊2018年04期)

李典正[8](2018)在《一种2,3-二氟-6-甲氧基苯甲酸的制备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属于化合物制备领域,主要探究一种2,3-二氟-6-甲氧基苯甲酸的制备方法案例。(本文来源于《化工管理》期刊2018年10期)

徐曼,汪咏梅,张亮亮,胡新宇[9](2018)在《3,4,5-叁甲氧基苯甲酸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比较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化学滴定法2种方法测定3,4,5-叁甲氧基苯甲酸的含量,提出了测定操作的实验条件,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判断和评价2种方法的准确性和实用性。经过Grubbs检验表明2种方法的测定数据均无异常值;通过偏态系数和峰态系数来检验方法的正态性分布,统计结果表明2种方法均遵从正态分布;同时进行了2种方法测定值的均数检验(t检验),结果表明二者的测定值无显着性差异。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测定值有更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可以作为首选,在不具备色谱仪的情况下也可使用化学滴定法。(本文来源于《生物质化学工程》期刊2018年01期)

赵青青,任宁,张建军,耿丽娜,王淑萍[10](2017)在《2-溴-5-甲氧基苯甲酸与2,2:6',2''-叁联吡啶镧系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荧光及其热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合成了四种单核镧系配合物[Ln(2-Br-5-MOBA)_3(terpy)(H_2O)](Ln=Gd(1),Tb(2),Dy(3),Er(4);2-Br-5-MOBA=2-溴-5-甲氧基苯甲酸;terpy=2,2:6',2''-叁联吡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对四种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实验表明四种配合物是同种晶型的八配位的单核分子,这和我们之前所报道的双核结构有所不同。四种配合物的分子结构是非常有意思的:两个相邻的单核结构单元通过氢键作用产生了一个伪双核结构,这些伪双核结构之间通过O-H···Br氢键和π–π堆积相互作用进一步形成了一维链状和二维面状超分子结构。同时还利用同步热分析与傅里叶变换红外联用(TG-FTIR)技术对配合物的热分解机理进行了分析。采用非线性等转化率法(NL-INT法)得到了四种配合物在第一步分解过程中不同转化率下的活化能。并在室温下对配合物2和3的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铽和镝的配合物在绿色和黄色发光材料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另外,还研究了目标配合物对白色念珠菌、大肠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六届全国热分析动力学与热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7-11-24)

二甲氧基苯甲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2-氨基-4-甲氧基苯甲酸甲酯为原料,通过氯代反应,再分别通过酯水解反应得到化合物2-氨基-5-氯-4-甲氧基苯甲酸和2-氨基-3-氯-4-甲氧基苯甲酸。其中间体及产物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ESI-MS确证,并考察了最佳氯代反应条件。结果表明:物料配比为n(2-氨基-4-甲氧基苯甲酸甲酯)∶n(NCS)=1∶1. 2,反应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反应时间为16 h,两种氯代产物2-氨基-5-氯-4-甲氧基苯甲酸甲酯和2-氨基-3-氯-4-甲氧基苯甲酸甲酯收率分别为47%和39%。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二甲氧基苯甲酸论文参考文献

[1].刘志平,祝志凌,郑嘉桦,甘春芳,黄燕敏.(20R)-孕甾-5-烯-20-(2-甲氧基苯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J].化学通报.2019

[2].仝红娟,刘斌.2-氨基-4-甲氧基氯代苯甲酸的合成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9

[3].袁其亮,钱捷,陈海峰,张敬德,宋彭飞.奈诺沙星关键中间体2,4-二氟-3-甲氧基苯甲酸的合成[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9

[4].张之奎,刘宏果,胡永青,张宝华.4-氨基-2-甲氧基-5-氰硫基苯甲酸甲酯合成新方法[J].煤炭与化工.2019

[5].徐广娟,路蓉,于小童,许彦红.一种合成3,5-二(吡啶-4-甲氧基)苯甲酸的新方法[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6].叶彬彬,陈海达,胡松,钱灵峰.5-氯-3-氟-2-甲氧基苯甲酸的合成[J].广州化工.2018

[7].王伟,杜晓宁,徐建飞,雷雯.稳定同位素~(13)C或D标记对甲氧基苯甲酸的合成[J].同位素.2018

[8].李典正.一种2,3-二氟-6-甲氧基苯甲酸的制备方法[J].化工管理.2018

[9].徐曼,汪咏梅,张亮亮,胡新宇.3,4,5-叁甲氧基苯甲酸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J].生物质化学工程.2018

[10].赵青青,任宁,张建军,耿丽娜,王淑萍.2-溴-5-甲氧基苯甲酸与2,2:6',2''-叁联吡啶镧系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荧光及其热性质[C].中国化学会第六届全国热分析动力学与热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7

论文知识图

13-溴-2-(2′,3′-二溴-4′,5′-二甲...二甲氧基苯甲酸的EI-MS京大戟京大戟京大戟-3-甲氧基-4-羟基反式苯丙烯酸正十八...一二甲氧基一2一[2一经基一4一甲...

标签:;  ;  ;  ;  ;  ;  ;  

二甲氧基苯甲酸论文_刘志平,祝志凌,郑嘉桦,甘春芳,黄燕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